中美关系史话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陶文钊  页数:176  字数:11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奠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教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人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活》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内容概要

  1784年2月22日,在繁忙、喧闹的纽约港,“中国皇后”号扬帆远航,由此拉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序幕。最初,中美两国只有商贸往来,并没有政治关系,但随着两国商贸关系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列强的纷纷入侵,美国一步一步地染指中国的政治、外交,并不断攫取在华利益。从《望厦条约》、《天津条约》、《普安臣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开始,中美两国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美国开始步入了全面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的时代。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从清末到建国前的中美关系。

作者简介

陶文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长。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研究所工作。曾任美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华美国学会秘书长。1982年10月至1984年10月作为国家公派学者赴美国进修中美关系史。1993年下半年受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基金资助,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英国公共档案馆等处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主要著作有《中美关系史(1911~2000)》(三卷本)、《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主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合著)、《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三卷六册,主编)等。

书籍目录

一 西方来客
  1.“他们把我们当作新国民”
  2.白银流向中国
  3.传教士来到中国
二 条约关系
  1.《望厦条约》的订立
  2.《天津条约》的订立
  3.蒲安臣与《蒲安臣条约》
三 华工血泪
  1.谋生在异国他乡
  2.排华风潮
  3.愤怒的抗议
四 门户开放
  1.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2.两项借款
  3.庚款兴学
五 民国初年
  1.从共同阵线到单独行动
  2.美国与“二十一条”
  3.《蓝辛—石井协定》
六 两次会议
  1.巴黎和会
  2.华盛顿会议
  3.山东问题的解决
七 动荡年代
  1.美国与直系军阀
  2.美国与广州革命政府
  3.美国与大革命
八 事变前后
  1.美国与初建的南京国民政府
  2.“不承认主义”
  3.棉麦借款与白银协定
九 抗战前期
  1.抗日战争第一年
  2.苦撑求援
  3.走向结盟抗日
十 战时盟友
  1.特殊关系的形成
  2.坎坷的军事合作
  3.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十一 转折关头
  1.赫尔利调处
  2.扶蒋反共政策的形成
  3.雅尔塔协定美国与中苏条约
十二 战后初期
  1.美国支持国民党垄断受降权
  2.马歇尔调处
  3.《中美商约》的签订
十三 走向对抗
  1.抢救“沉船”
  2.考虑“脱身”
  3.走向对抗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美国不但自己拒绝承认中国新政权,而且倚仗其在西方世界的当然领袖地位,力图拼凑一个不承认新中国的“共同阵线”,孤立新中国,把它排挤出国际政治舞台。1949年春,一些英联邦国家和北约国家出于各自的利益,开始酝酿对解放区的各级政府给予“事实上的承认”。美国则竭力加以阻挠,对“任何类型的承认”均表反对,认为即使给予新政权以事实上而非法律上的承认,也会“在政治上鼓励共产党人而使国民政府感到沮丧”,并希望有关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结成“共同阵线”。此后,美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对于与外国建交的问题,中共有自己的方针,这就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关交系”,而首先是这些国家不能帮助国民党。如果美国能断绝同国民党的关系,中共也考虑与其建立外交关系。但中共估计这样做的可能性极小,美国政府绝不会很快改变敌视政策,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因此决定,与美国建交的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总之,中共是不会低声下气地以美国的规范来约束自己,恳求美国承认的。尽管如此,中共并不拒绝与美国外交人员打交道,并且希望能与美国建立某种关系。最突出的事例是黄华与司徒雷登的接触。南京解放后,担任南京军管会外事处长的黄华根据中共中央及南京市委的指示,在5~6月间数次会见司徒雷登及其秘书傅泾波。黄华要求美国政府断绝与国民党政府关系,停止对其援助并撤退驻华美军,在此基础上承认新政府。根据傅泾波提出的要求,中共表示同意司徒雷登访问北平,与中共当局面晤。但美国最高当局否决了这一动议。中共与美国和解的一次重要尝试遭到挫折。美国政府还力图对新政府实行贸易上的制裁。中共对于外商来华贸易持欢迎态度。1948年3月,当中共得知英国政府愿意同解放区建立通商关系时,明确表示了欢迎态度,认为这“对双方都有利”。1949年4月底,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长姚依林派人向尚在北平的前美国总领事柯乐博建议,扩大华北与美国占领的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希望中美贸易恢复到战前水平。

编辑推荐

《中美关系史话》为中国史话•近代中外关系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美关系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通读此书,可以对中美关系史有个宏观的了解,适合初学者。
  •   大作者写小文章,好看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