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国模式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丁学良  页数:247  
Tag标签:无  

前言

博源基金会是由秦晓与何迪两位先生倡议成立的一个学术性团体,着眼于当代问题的研究,秉持开放、理性、包容的精神,志在建立一个学术的平台。秦晓在《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一文中说:“‘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这一转型自晚清始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程……到今天它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哈贝马斯语)。重新提出这一问题,有序地推进这一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对政治家、社会精英和民众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呼唤。”为此,博源基金会在2008年提出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课题的基础上,于2009年3月的理事会上又提出了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的构思,指出:“中国的现代性转型是一个跨世纪的,至今未完成的方案,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定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社会共识,应该成为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很认同博源基金会诸君的看法与价值理念。百年以来,中国长期处于国族求生存、发展而起的各种变革运动中,从曾(国藩)、李(鸿章)的洋务自强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包括清代“废科举,设学校”),到民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及1911年国民党共和革命,1949年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建构,一直到1978年开放改革所展开的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这一连串的变革运动背后,确有一股强烈的动力,那就是求国家之富强,求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但无可讳言,这一连串变革运动,不论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自愿的或不自愿的,都在向“现代的西方”借鉴学习,向西方取经(应指出,社会主义也是西方的,它是“反西方的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到启蒙的价值理念(如理性、自由、民主、人权等)都一一进入中国。故百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学术乃至生活形态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巨大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造成的。百年来一系列变革运动实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中国现代化。整体上,中国现代化是一个有方向性的历史过程,即是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性)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变,亦即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程。我们应该强调指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绝不仅是求国家的富强(经济现代化是而且仅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现代性,不多也不少,是指一个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中国前现代社会的传统的文明秩序(一个主要以儒学三纲六纪为规范的帝国秩序)已倾圮解体,而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还远远没有完全建立,今天仍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

内容概要

  如何认知“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前世今生”?什么是中国模式的内涵?国际社会在中国模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评估中国模式的绩效?中国模式付出了怎样的成本?小众市场经济遭遇那些困境?大众市场经济能否消解三富三贫结构?我们今天是否需要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是什么?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独辟蹊径的回答。

作者简介

  丁学良,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通讯研究员。

书籍目录

前 言第一讲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中国模式 所谓的“北京共识” 所谓的“华盛顿共识” 中国模式必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小结 回应问题: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的评价第二讲 中国模式的“史前阶段” 从参照“修正主义”到参照“资本主义” 小邻居,大启迪 四处探索,模式尚未形成 小结:“史前阶段”的重要遗产 回应问题:“开放”比“改革”更关键第三讲 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尝试很多,定论很少:统统凸显矛盾 支点之一:权力架构 支点之二:社会控制 支点之三:管制的市场经济 小结 回应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第四讲 中国模式的国际环境 寻找新的敌人:找到了! 急需帮忙时,帮忙人就到了! 回应问题:我对反美势头的想法第五讲 中国模式的绩效评价 隐性的参照系:跟谁比?跟哪个阶段比? 若以国家机器为着眼点 若以全中国为着眼点 回应问题:中国的再崛起第六讲 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 被相对剥夺的弱势 环境生态的破坏 体制性的腐败 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 回应问题: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第七讲 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 “急性病与慢性病”之 三个轮子之一:出口拉动乏力 三个轮子之二:投资的低效率 三个轮子之三:居民消费的抑制 三个轮子怎么继续转下去? 还有一笔大账:稳定的代价不可持续 回应问题:劳工权益与低碳经济的现实压力第八讲 中国模式的替代方案 两个时期走过的两条道路 小众市场经济的困境 走向大众市场经济 小结:以大众市场经济消解三富三贫结构 回应问题第九讲 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 关于特殊利益集团 “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 “常数”梗阻或抗拒 四种可能的对付办法 小结 回应问题: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缺乏制约第十讲 转变中国模式:向前看必须向外看和向后看 多种启发源泉支持转型的理性主义 向外看到的两类正面启发 也不要忘记向后看 “向老百姓还债” 小结 回应问题: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第十一讲 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对中国旧轨迹的突破 国际意义上同样将是了不起的转型 小结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只不过它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被禁止了,遇上巨大饥荒的生死关头不得已重新拿它出来救命而已。“文革”之后有四五年的时间,都是这种“救急压倒一切”的形势和相应的心态,当然也就谈不上构思、建制什么中国模式了。第二条原因是,“只有目标,不明途径”的整体局限性。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高层领导,虽然分享了一个深得民心的远大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但对于如何从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状况走到这一梦寐以求的目标,领导人集体心中没有底。这种集体皆缺乏经验的窘境,不能主要地归咎于他们。从1949年到1976年的将近三十年里,绝大部分时候各级干部都是被严厉督促“不断革命、继续革命、永远革命”。那个时代基本的政治哲学是,虽然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了,但我们的目的仍然是以革命即以破坏为主,建设是非常次要的,能够有机会破坏就先破坏了再说,要“破字当头”。连续二十多年的不断破坏,也就是“继续革命”。政治上的破坏,文化上的破坏,教育上的破坏,经济上的破坏,社会肌体的破坏,大饥荒中人口的破坏,破坏即革命才是主旋律。此后的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提醒全党干部:我们早就执政了,干嘛还要继续搞破坏啊?所以邓小平主政,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执政党即建设党,以搞建设为本。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和重大进步。不过,他们作为一个领导班子,对于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仍然是目标明确,手段模糊,因为实际经验太缺乏。

后记

本书收录的是丁学良教授在小型内部讨论会上的系列演讲稿。我们感到,这部书稿(抑或说是“演讲录”)确是丁先生长期研究和思考的积累,其中不乏思想的亮点与建树。与国内大多数学者不同的是,丁先生没有站在“中国模式”的正方与反方,来辩论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模式,而是独树一帜地切人这个迄今仍然争论不休的命题。他承认,的确存在一种中国模式,它肇始于1980年代末;正是从此时开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就日益被特殊利益集团所裹挟。他分析了中国模式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论证了中国模式的内涵,对中国模式的绩效进行了中肯评价。他进而得出结论,要彻底摆脱当前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困境,就必须有一种替代方案,亦即“还权予民”:把创造财富的权利还给民众,把整个国家财富的运作和分配定向于“以民为本”。丁先生非常乐观地认为,倘若实现中国模式的更新换代,新的中国模式将是13亿中国公民的公共产品、公共财富;正在展开的21世纪,将会变成中国全体民众的盛世;这种转变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编辑推荐

《辩论“中国模式”》: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辩论中国模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8条)

 
 

  •   1、“中国模式”来自于外媒的炒作,而非严肃的学术概念。

    2、中国经济不奇迹。横向比,日本、四小龙(台湾、新加坡、香港、韩国)、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当年的经济增长丝毫不逊色于中国;纵向比,中国在1911年至1927年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低。

    3、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并没有脱出日本首创的东亚模式,而日本是学当年的德国的,这个模式或许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国家资本主义”。

    4、所谓“中国模式”今天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它有三大架构:A、以列宁主义为生命线,政府对政治、经济、文化握有绝对的控制权;B、严密的社会控制;C、管制之下的市场经济。

    5、所谓“中国模式”的实质,是小众市场经济。国内的说法是权贵资本主义,过去的说法是官僚资本主义。

    6、中国模式的出路在于从小众市场经济走向大众市场经济。

    7、内外交困的“中国模式”:

    A、出口乏力。

    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仅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产品国家竞争力逐渐丧失。

    B、投资低效率。

    产能过剩;政府债台高筑,乱发货币又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C、居民消费不足。

    国富民穷,官富民穷,城富乡穷。

    可以说,以上都几乎成为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共识了。

    以下几点是丁教授比较新颖的观点:

    8、“中国模式”的源起:
    动力:20世纪90年代几大历史事件的冲击,苏东波、台湾国民党下台,那场风波。

    学习对象:

    80年代,南斯拉夫、日本
    90年代,新加坡、香港

    9、出路:

    A、军人当政。

    巴基斯坦、印尼、非洲、拉美都发生过。

    B、暴民政治。

    所谓再来一次“文革”。

    C、开明专制。

    学新加坡。但似乎不太可能。中国太大。

    并且自邓以后,再没有任何人有能力、魄力、资格挑战既得利益集团利益。

    D、政治民主化。

    舍此别无它途。

    丁教授特别分析了,正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中国历史上曾3次痛失向现代文明转型的机会:

    第一次是晚清,1883年前后由李鸿章主导的官督商办;第二次是民国,1927年蒋介石南京政权上台后形成的官僚资本主;第三次,1990年后形成的权贵资本主义。

    10、所谓的“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

    走什么老路?

    恢复中国自秦以来,官僚阶级控制一切的老路。
  •   丁学良教授所描述的中国模式很客观真实。。是真正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描绘的。。。
  •   作者这样的学者让人感觉到中国的未来尚有一丝希望。可惜的是很多类似作者这样的学者为什么都是生活在“香港”。
    作者快人快语,借中国模式的分析而提出了很多有关中国政治、社会、经济领域未来的建议。虽然他的很多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我们需要这样的学术氛围。
  •   中国模式好坏与否,首先要了解发展过程中的真相,在进行分析。丁教授这本书敢于直面问题,对发展中的中国出现的问题做思考,值得研究人士和有责任感的人阅读思考。
  •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有目共睹,赢得了世界经济界、社会届的强烈关注,西方学者以及国内某些研究机构提出了所谓的中国模式,由此也引发了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此文详细阐释了何谓中国模式,他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和西方模式的比较,观点比较新颖,亦有可商榷之处,值得一读!
  •   今天总算看完这本书,给我一种大气磅礴又不失细心的感觉。通过作者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来为未来中国的转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本书若是放在前几年,相信可能归类于“××”之列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刺激”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解剖,让我们对当前中国面临的状况和自身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这是目前国内很关相关著作所达不到的。对我而言,比较关心的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作者在倒数第二章中提到,要真正做到中国社会的转型,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起较高的道德标准,其次在进行具体的政策适用,在这里,我就想,较好观念的树立,是由这必要性,毕竟良好的社会意识会对社会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我认为这不是关键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制度,就中国而言,就是要对当前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做一个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使之能有利于转型的需要,毕竟观念这种东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制度则相对稳定些。 所以,整部书,基调是悲观的,最后的一点似乎“异想天开”的乐观,要么真的是笔者的想法,要么可能就是纯粹为了能在大陆出版所做的“自我拔高”?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书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书中所分析的问题是每一个国人都会面临的都无法置身事外的都会与自己的利益切实相关的(当然,已经移民的除外)。只有人民自己才能代表自己,不要奢望哪一个政党真的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只有这个国家有了充分发展的成熟的公民社会了,只有这个国家有了民众可以真正表达自己意愿的民主制度了,只有这个国家的执政者是民众选出需要为民众负责了,我想也许我们才能真正的国强民富起来才能真正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也才能真正的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这些年,“中国模式”被吵得火热,预知真相,请读是书。我在读这本书时,几乎每页都用笔划出精彩的部分,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本书还具有扫盲的作用。
  •   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有学术价值的不多,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没有将有关讨论纳入学科的分析框架之中。本书各章节虽然由演讲稿组成,但是作者的发展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素养,使得本书具有了一定的学术价值
  •   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模式,尽管书中没有给出定论,但是抛砖引玉的一些设想,一些疑问,一些历史性的巧合,这些就是我们要总结的,不但要改变我们的认识观念,还要边个我们的方法论.
  •   本书从中国模式的涵义、内容、成果、不足及其改进,提出了客观可行的思路,内容翔实,数据准确,说理充分,一口气读完给人以醍醐灌顶、如梦初醒之感,感谢丁先生!
  •   对中国模式的争论很多,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才是正道!
  •   中国模式太大中国特点较好
  •   很好,全方位了解中国模式。
  •   中国应不应该有自己的模式?
  •   所谓中国模式是伪命题!
  •   对中国模式的全民批判性思考,可解谜思。书友,请看,没错
  •   思辨中国模式
  •   国内著者很少能够写出如此高质量的书。该书从国外学者的视角,开放地、客观的、公正的解释和讨论中国模式,让人受益非浅!
  •   对定义阐述的娓娓道来,对模式的解读很犀利!
  •   丁学良也算是个典型的学者,博园基金会的书大都可以一
  •   博源文库的书都值得看。资中筠老先生的《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是我的第一本,现在这个是第二本,总的感觉是良心学者的客观学术心得,换句话说他们不会强加给你某种理论,只是想去意识形态化的给你一个客观世界,培养的是一种普世价值、独立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这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下社会更值得重视。我们缺少的就是从世界眼光看中国发展,或者说应该是跳出框框俯视中国发展,而不应该是夜郎自大、骄傲自满,非如此不识庐山正面目。
    这一批学者对我们来说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值得反思。
  •   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论,同时行为流畅
  •   最近买了好多社会政治学的书,中国当代史为这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中国独立的学人们加油,通过你们自己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中国,也将会为世界提供新的中国式见解。
  •   丁学良先生的这本书,我在出差的汽车上,利用6个多小时拜读完毕,真的很值,观点很好,给我思路上很多启发,是比较前沿的。值得购买、阅读!
  •   言人之不敢言,好书,丁学良老师是真学者
  •   其实读书不贵多而贵精,需要多真正具有有见解、数据以及国际视野的好书,此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   非常值得一看 探索当代中国的启蒙读物
  •   写的不错,指出了中国的很多弊端,分析不是很深入。
  •   后半部分讲述中国过去几百年官僚体制的兴衰很有见解。
  •   与脑残的五毛们辩论,此书和蔡定剑先生的《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堪称利器!
    美中不足,书的封面有一点点磨损。不过无碍大局。
  •   有些问题很难理解,书读的少啊~
  •   为这样的教授自豪吧
  •   帮老爸买的,他平时喜欢看这类书籍,这次趁当当做活动,好嘛,列了个书单给我。。。都很好,除了外包装有破损,不过不影响书本身的质量。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看过也感悟颇多
  •   目前只读了很少一部分,很好的一本书。此外,读了总序,对整套书很期待。
  •   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很多,所以买来看看。正版
  •   不管物流,还是卖家态度,还是书的质量都可以给绝对的赞。。
  •   老公让买的,应该不错吧。
  •   虽然比港版少了一整章,但是核心思路已经表述的比较清楚了
  •   买回来看了一下,还是很不错的,算是一种思想的更新吧??我觉得这一类的书应该多看点
  •   挺好,理论性很强
  •   网上评价不错,确实不错
  •   大家功力,分析透辟,不隐晦,不伪饰。
  •   了解形势,启迪民智,开拓视野
  •   一本演讲集,有一定的思想
  •   观点很值得参考
  •   分析不错,值得一看。
  •   正版看着就是好
  •   用纸考究,排版很好,适合批注阅读。高价必然用好纸,好书就是好价格。推荐。
  •   好书 值得看 便宜
  •   文章很精彩,很切中时弊
  •   值得买的一本有内容有观点的书。
  •   丁教授的书籍一直以来都值得重点关注和推荐
  •   何谓中国模式?很大的一个标题。作者将华盛顿模式和中国模式做了全方位比较。前者是以芝加哥学派的新自由主义经济为核心,后者则是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值得一读。
  •   如果说08或09年,中国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哪些,我相信中国模式绝对可以参选。辩论中国模式这本文集从学界全方位的视角谈论了中国这一独特经济、政治奇迹。在这里,我并不想说这些观点怎样,但对于我们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成长,肯定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材料。
  •   虽说只是演讲形式的合集,但相互之间还有理论脉搏在里面,特别作者的视角比较独特,与书名对应上,辩论,承认中国模式,但对内容却持有一定的观点。
  •   中国模式到底怎样,看看该书,会有收获。
  •   社会学角度解读中国模式,读此力作。
  •   相关科技大学丁学良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其作品可以一读。
  •   中国几十年的发展,成功之处确实举世瞩目,令人惊叹;但“一将功成万骨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环境的污染,福利的低微,是绕不过去的沉重话题。
    丁教授的论述,有理有据,发人深省。
    确实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品味。
  •   受到一定启发,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中国问题
  •   虽然难说深刻,有些地方还停留在对现象的罗列和分类归纳,缺乏对于动力机制的真正探讨。但是,延续丁的一贯风格,不带遮拦、不捣浆糊、清晰明了、坚持普世价值,对于该书所讨论的主题而言,具备了此种特点的论述,总能让人有所收益。
  •   对我来说有点深奥,需要慢慢看
  •   图书的装帧是哪种像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那样的,很朴素。相对厚度来说价格偏贵。内容还没细看,但错掠得翻了一下目录,还是很吸引我的。虽然是理论阐述,但紧密结合当前的实际而求索!似乎每个10年之初都会出现的先锋锐气。
  •   一种观点,启迪思维
  •   真理愈辩愈明
  •   书本质量好,速度快,内容非常客观全面,值得一读。
  •   视角独特,现实性强,观点引人深思,值得一读。
  •   就是贵了点。感觉再便宜点更合理些。
  •   收齐了慢慢看吧
  •   勾画精到
  •    丁先生的这本书,从讲道理到安排内容,都很清楚,适合做笔记。作者对某些观点的臧否,他个人所持的态度,在字里行间表述得很清楚,同时并不妨碍进行学理讨论。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对秦晖的判断深以为然,即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来自于低成本的任泉和环境优势。
      
      在作者看来,“中国模式”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而政治经济学也是他贯穿全书的基本角度。 “中国模式”概念高于“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这一对对子,是“逻辑次序上,在距离具体经济过程的分隔意义上”。(P10)脱离具体器物典章的较抽象认识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庸俗的意识形态争论”(好像温铁军老师喜欢这么用)。
      
      至少对我来说,对两个“共识”的讨论非常有价值。作者指出,所谓“华盛顿共识”是经济学者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给左右支绌的拉美国家开出的政治、经济药方,大体可以概括成十条(P7),属于规范的经济学阐发。相形而下,同样拜老美(这次是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所赐的“北京共识”,虽然很有些针锋相对的理想主义情怀,但是实在没什么学理价值。揆理度情,力挺这个共识的衮衮诸公,包括国际主义者和反资本主义者、本土爱国者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若干一线学者和富有同情心的多元论者,以及各种说不清道不明思想的支持者。当真看看内容,揆诸吾国实况,这个“北京共识”多少有些不靠谱。反倒是“华盛顿共识”,那些南美老君要真能贯彻上几条,还真是不错,比如“多投资公共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此消彼长,少买点军火,还能顺便打击毛孔滴血的军火资本家。
  •   这本书还是能了解到一些知识的,但郎教授的一些观点不够谨慎
  •   这种水平的博士论文实在让人汗颜,只能算一个优秀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有相当差距,读起来像白开水一样,独立评论那么丰富史料,被写成这样,悲哀
  •   想一般了解这类问题
  •   细读后再评论
  •   正在。。
  •   辩论中国模式让我找不到重心所在
  •   中国模式之辩,只有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才不失辩论的意义。丁学良的书,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图表等,对中国模式的内涵、绩效以及形成的环境做了比较详实的分析;对“中国模式”的成本和内外交困也做了比较公允的分析,有些我们经常接触,也有些很少见到,系统地读一读,很有必要,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稍显不足的是,对中国模式如何升级换代,作者仅停留于理念层面,没有划出明确清晰的路径图。让大家明确要改革很重要,如何改却是更为重要的。
  •   书收到了,很好,能看到不一样的内容。
  •   "中国模式"之辩,值得反思的书,强烈推荐。多少年了,夜郎自大害死人,改革开放的成绩已经不证自明,但是我们仍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所谓的中国模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科学发展才是最本质的问题。此书非常值得一读。
  •   很久前看到过他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今天的辩论“中国模式”同样优秀
  •   丁学良颠覆了一些我的观念!
  •   很好的书, 大家的经典之作
  •   本书的可以与秦晖教授的《共同的底线》配套阅读,收获会更大些!另外丁学良先生的《什么事世界一流大学》也非常经典啊!
  •   还没时间看 应该不错吧
  •   好东西好题材好内容z
  •   其实我一开始没打算买这本书的,我看中的是萧功秦的《超越左右激进主义》,然后亚马逊给我推荐了这本书,去百度看了看评价,也还算不错,就买了,至少包装什么的很好,物流也很快,具体内容还没来得及看
  •   稍微偏学术一点,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流畅易读,分析得比较透彻,不留情面。
  •   建议大学生必读书目里增加这本书!很多学生就没有想法,或者是人云亦云,可能与相关市场的抵制有关系,这本书能出版真不错,推荐大学生们阅读!
  •   难得的好书!第一遍借的朋友的看的,看完后就自己又买了一本再看一遍外加批注和收藏~~~~很好的书,让人思考!
  •   对当前政治经济发展的现状有深入分析。
  •   丁学良、郑永年都是海归,他们留在香港和新加坡,但心系国内,是研究中国社会卓有成就的学者。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结论正确与否,而在于这种求真的胆识和严谨的研究方法。这种敢于求真的态度在国内鲜见。唯其鲜见,因此更为珍贵。
  •   yoyaun
  •   有没有中国膜五啊
  •   因为丁学良是丹尼尔贝尔的学生
  •   博源这套书 都还不错
  •   中国模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