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判解研究-二0一0年第四辑总第十九辑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作者:赵秉志 编  页数:241  

内容概要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0年第4辑)(总第19辑)》包括了:名案法理研究、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定性、疑难案件探讨、盗窃空白支票并使用之行为定性、假冒他人身份伪造票据背书转让如何定性、强迫交易罪若干问题研究、防卫过度及其罪名的认定、自发性群体事件中个人刑事责任的认定、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的界定等内容。

书籍目录

名案法理研究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定性——“番茄花园”软件侵权案法理研究疑难案件探讨盗窃空白支票并使用之行为定性——孙志华盗窃案假冒他人身份伪造票据背书转让如何定性——董某票据诈骗案强迫交易罪若干问题研究——以唐文等强行乞讨案为例防卫过度及其罪名的认定——陈某故意伤害案自发性群体事件中个人刑事责任的认定——从李某非法拘禁案件切入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的界定——王杰、何流、向林、汪雄、王卯绑架案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案件定性。——张晋之等人盗窃案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以陈某抢劫案等个案为视角的分析私借公款收受利息行为的司法认定——王晓成、崔宝成挪用公款案个罪探讨专栏敲诈勒索罪手段的认定——陈世裕等人敲诈勒索案关于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区分难点的实证分析——顾欣等人敲诈勒索案疑难案件争鸣将收取的保险费用于个人的定性——仝敏职务侵占案争鸣将收取的保险费用于个人构成职务侵占罪将收取的保险费用于个人构成诈骗罪热点案件透视家庭暴力中的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之辩——董珊珊被其丈夫施暴致死案死刑个案专论李长河雇凶伤害案反思案例比较研究“碰瓷”案件的司法定性比较域外名案评析技术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凯茨诉合众国案(Katzv.UnitedStates)评析司法解释研究试论对初犯、偶犯的从宽初犯——对《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十九条的解读试论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理——对《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二十条的解读对我国刑事和解模式的思考与构建——兼评有关刑事和解的司法解释《关于规范上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评析——以刑事审判业务为视角

章节摘录

  那么,侵犯着作权罪中的发行行为是否也应当限定为出售和赠与行为呢?行为人非法出租他人作品严重侵害着作权的行为是否应受刑罚处罚呢?笔者认为,发行行为作为法律概念,体现的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其内涵应当是丰富的。例如出售行为,就包涵了批发、零售、代销、推销、搭售、展销、贩卖等各种有偿性的交换活动,又如赠与行为,不仅指具备对向性的无偿施受行为,也应包括散发、张贴等具备无偿性特征的发布行为。因此,发行既不以作品受众的合意为前提,也不以受众是否有偿获得作品为条件,只要提供的方式合法,作品原件或复制件发生了转移,都属于发行行为。因此,按照发行行为的通常含义,出租也应当属于发行的一种。但新着作权法将其从发行权中删除,作为一项单独的权利——出租权予以规定,这是因为出租和出售或赠与等行为虽具备本质目的的一致性,即为了满足公众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需要,但是二者还是存在不同。出售或赠与行为的后果是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买受人获得了该物的所有权,出租关系中的承租人则是在约定的期间内通过租赁物权而对载于该物之上的作品享有非商业性的利用权,法律特征的不同决定了着作权法对二者区别保护。  因此,笔者认为,对侵犯着作权罪行为方式的理解应当与着作权法保持一致,因为“任何能被解释和需要解释的法律概念都不再是日常用语意义上的概念,因而不能按照日常的理解来解释这些概念,而必须根据法律确定的保护目的来进行解释,‘这种规范性的解释可能会明显地背离日常使用的词语意思”。法律既然将出租权独立出来进行特别保护,意味着出租与发行已然在刑法上具备了不同意义,也即非法出租行为与非法发行行为相比,表现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按照罪刑法定的要求,对于未经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的行为不宜认定为“发行行为”。   ……

编辑推荐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0年第4辑)(总第19辑)》的名案法理研究栏目中,刊登了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干部潘永涓同志的案例研究文章《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定性》,对名噪一时的“番茄花园”计算机软件侵权案涉及的刑法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值得认真研读。对疑难案件的探讨有了新的突破,除了在疑难案件探讨栏目中刊登九篇颇有见地的案例研究文章,还开辟了“个罪专题探讨”和“疑难案件争鸣”两个栏目,在前一个栏目中,组织了两篇文章,通过两个不同案件,对敲诈勒索罪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在后一个栏目中,则组织了两篇文章对同一个案件的定性问题进行了交锋,旨在提示读者从不同角度思考相同的问题。“热点案件透视”栏目中刊登了田甜同志的文章《家庭暴力中的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之辩》,对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董珊珊被其丈夫施暴致死案进行了沉重反思。在“死刑个案专论”栏目中,则刊登了林燕同志的文章《李长河雇凶伤害案反思》,对另一个社会影响极大的案件进行了深度思考。刘媛媛同志在“案例比较研究栏目”中发表的《“碰瓷”案件的司法定性比较》一文,以及孟军博士在“域外名案评析”栏目中发表的《技术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一文也颇具新意,值得一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刑事法判解研究-二0一0年第四辑总第十九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