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杨中举  页数:371  

内容概要

   《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文学创作的内部生成与传播研究;借鉴、比较与文化、文学的传播;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等。

作者简介

  杨中举,文学博士,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临沂市首届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曾师从我国著名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专家郑克鲁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现主要从事外国文学、跨文化传播、传播学、行业文化传播等研究。主持教育部、省艺术学科重点课题、市厅级等科研立项5项,出版研究专著多部,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及其他各级教材8部;获中国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技术学会颁评的科蕾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声像作品优秀编剧奖,临沂市社科成果奖等多项。 主讲课程:外国文学、20世纪西方文学、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跨文化传播学、传播学。

书籍目录

导 论:全球传播时代与人类文化、文学的命运第一章 文化、文学创作的内部生成与传播研究.一、语录的“经典化”、记事的“前景化”与对话的“开放性”——《论语》文体、意义的生成与传播阐释 二、自然本真与专制变态的力量冲突——《木木》的寓言叙事与寓言式传播三、金箍棒与紧箍咒:——多重文化象征传播符码四、从《黑色之书》到代表作《宠儿》——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编辑生涯与小说创作的启示五、论帕慕克小说创作的“绘画情结”——兼论绘画传播六、阅读与传播的力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新人生分 七、从自然主义到象征主义和生态主义——美国海洋文学论八、善恶美丑的多重变奏——论雨果小说人物的类型友人物传播功能 第二章 借鉴、比较与文化、文学的传捅一、从中欧墓志铭文学看中西民族文化个性的异同二、维。苏。奈保尔的旅行情结——兼论旅行传播三、跨界流散写作:比较文学研究的“重镇”——兼谈移民的传播作用 四、莫里森小说对黑人“口头传统”的艺术活用——兼论口头传播的艺术再生成功能五、毛利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传播者——新西兰毛利族女作家帕特丽夏。格蕾丝六、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西方生态理论的承袭、传播与融合——当代中国生态美学思想生成论 七、古代中国文学在欧洲的传播及“东方主义”式的接受第三章 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第四章 走向全球传播:传播媒介变革与文化、文学变革后记

章节摘录

   身心是一片没有受到外界污染的净土,他在乡间自然哺育下成长,有着高大的身材,用不完的力量,他追求工作的完美,认真对待自己做的每项工作,他要求爱情的纯洁,对大自然万物充满热爱之情;与其说他聋哑的生理缺陷使他成为一个怪人,不如说正是这一缺陷使得他逃避了现实丑恶对他的侵袭,保持了心灵的纯真与天然本色。正是这种天然的人格力量,才使他赢得了众人的敬畏,甚至那个变态的太太也喜欢他;也正是这种坚韧的自然本性使他经受住了由乡村到城市的生活大转折,忍受了失掉爱情的痛苦,承受了失去小狗、杀死小狗的悲愤,最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乡村大自然的怀抱,对以老太太为代表的专制变态的势力进行了沉默而有力的抗拒,那一段返乡旅程上的心理展示和自然景色描绘是对这种自然本真力量的颂歌:“他抱着坚定不移的意志,怀着不顾一切而又轻松愉快的决心,沿着公路往前走。他挺起胸膛迈着大步,一双眼睛贪婪地直望着前面……夏夜正在来临,又清静,又温暖;太阳落下的那一边,地平线上还是明亮的,晚霞的余辉还在微微地泛红;另一边,青灰的夜色却已经升起了。黑夜就是从那一边过来的。四面八方有成千上百的鹌鹑在叫唤,秧鸡也竞相呼应……他看见天上无数的繁星,替他照着路;他好比一只狮子,又强壮,又勇敢,放大了脚步往前走……”可见,尽管盖拉辛失去了爱人,两次失掉了小狗,但他巨人的腰没有弯下,作家在结尾部分不厌其烦地多次写到了他的强壮、高大、有力,一如从前,相反倒是那位专制的老太太对于哑巴的出走无可奈何,最后一命呜呼。总之,盖拉辛作为哑巴、巨人、大力士,具有一般寓言故事中人物的概念化、代码化倾向,同时他又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小说人物。读者既可以把他看作一个大力士、巨人形象,也可作为一个受迫害的奴仆形象,又可作为一个反抗者,还可理解为一个历经坎坷而不失本色的英雄,或者理解为几种性格的组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