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眩晕卷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  作者:单书健//陈子华  页数:429  字数:288000  

内容概要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意在选取古今临床家于中医临证确有裨益之经验,以资临床镜鉴。宗此标准,古代文献之选辑,以明清文献为主。本书是分卷《头痛眩晕卷》。主要介绍头痛、眩晕病症的古今医家经验。本书由单书健、陈子华编著。

书籍目录

古代医家经验
 头痛
  虞抟 头痛正传
  张景岳头痛论
  叶天士 头痛案绎
  何梦瑶 头痛辨治大要
  林珮琴 新感名头痛 久病为头风
  汪文琦 头痛会心录
  郑钦安 辨治头痛 法遵六经
  李文荣 戴阳头痛案
  王旭高 阴亏阳亢,胃虚浊泛头痛案
  马培之 脾肾不足,心气亦虚,内风萌动案
  贺季衡 头风案
  张锡纯 肝火上逆头痛案
  王仲奇 头痛两案
 眩晕
  虞抟 眩晕正传
  张介宾 眩运论
  叶天士 眩晕案绎
  何梦瑶 眩晕辨治大要
  华岫云 肝风
  林珉琴 眩晕治裁
  汪文琦 眩晕会心录
  陈修园 证辨风火痰虚 治求肝脾肾元
  谢映庐 眩晕一得
  俞震 眩晕医案按
  范文甫 眩晕多虚 六味通用
  张聿青 营亏阴旺,中气痞阻眩晕案
现代医家经验
 头痛
  王少华 阐发阴虚阳亢证侯 详明滋水降火法度
  董国立 痛辨肝郁与神伤 选方择药求周详
  陈景河 宣络开郁 理气理血
  胡建华 首重化瘀 兼祛风痰
  张志远 定时作痛 唯审阴阳
  郑荪谋 阴虚阳亢不避辛温 化裁六味辛芷良方
  杜雨茂 风寒痰瘀痛 加减散偏汤
  严苍山 温补肾督 养血熄风
  王为兰 疏达气血豁瘀结 散偏有方需化裁
  陶克文 头痛效方养血平肝汤
  易希园 和营息风功效宏 眉棱骨痛有良方
  邓铁涛 血府逐瘀治顽痛 阴虚六味合磁朱
  胡翘武 头痛六证辨治
  娄多峰 求因通为主 任能重丹参
  熊魁梧 风寒热湿气血凝 头痛六法每可凭
  沈炎南 加减清上蠲痛汤治疗偏正头痛
  章真如 疏风散火汤治疗肝火头痛
  赵金铎 抬偏头痛五法
  李克绍 头痛妙方选奇汤 轻用羌防在通阳
  夏度衡 静以制动 芍牡丹草
  李修伍 白芷藁本代麝香 瘀血头痛效亦彰
  顾丕荣 头风顽痛分部治 按经择药拟效方
  刘献琳 疏风通络,当审寒热气血 平肝潜阳,需酌相火阴虚
  朱进忠 详审舌脉症 随病之攸利
  李寿山 顽痛从瘀治 通络活血汤
  周炳文 大旨祛风 首别阴阳
  孟澍江 论病风痰瘀,效方头痛煎
  戴丽三 开门宣畅 散寒除湿
  张泽生 自古头痛多效方 不求辨证难为功
  肖 熙 久痛入络用全虫
  周次清 头痛两效方
  余瀛鳌 偏头痛不休 柴芎蔓芷汤
  谢昌仁 祛风化痰 头痛大法
 高血压
  周仲瑛 风火痰虚错综复杂 标本气血难循一法
  盛国荣 利水降压需选达药 温阳化气调和升降
  刘献琳 降血压需辨相火阴虚之偏盛
  何炎粲 苦辛酸降,继以甘咸 培土暖中,亦可御风
  周次清 三期别浅深 虚实酌肾肝
  孟景春 诊治高血压必须知常达变
  曹惕寅 气血痰火 唯求一通
  焦树德 证辨四端明纲目 法取先贤识微著
  李仲守 源在肝肾要在脾 莫畏参芪守病机
  吴颂康 三脏阴虚,风火相煽 滋水涵木,熄风可安
  王士福 或用辛凉或用升阳 镇肝熄风需酌四降
  俞长荣 不远辛温遵经旨 但求潜降难为功
  王仲英 风阳痰火为祟 清脑熄风是法
  江世英 治重肝脾肾,药贵甘柔平
  刘渡舟 高血压,不可胶执法重镇 三草汤,平中见奇守病机
  魏长春 欲期降压唯求本 燮理阴阳以应机
  柴浩然 虚实为纲每权变 为防反跳更细斟
  陈苏生 肝阳上亢 温阳潜镇
  万友生 阴风上逆 温肝可平
  张海岑 病审风痰火 治求肝脾肾
  汪履秋 自拟降压汤治疗高血压
  高泳江 疏肝调血汤 治疗高血压
 眩晕
  刘渡舟 虚审阴、阳、气 实辨风、火、痰
  江尔逊 风火痰虚相兼为患 驱清豁补数法一方
  杜雨茂 肾阴中气两虚 温润升降并举
  郭维一 虚实夹杂 务求其本
  李鸣皋 息风,治胃不治肝 平眩,疗血亦疗风
  丁光迪 眩痛多风不尽风,谨守病机求变通
  钟一棠 眩晕难守一法 用药尚需入微
  麻瑞亭 健运中州复升降 调畅肝胆祛滞郁
  颜德馨 眩晕执七法 临证细度量
  吕同杰 重在脾胃 斡旋升降
  胡毓恒 辨眩属少阳,清眩柴胡方
  翟明义 痰湿眩晕病 化裁六味方
  张子琳 肝阳上亢证 平肝清晕汤
  孔伯华 疏导柔肝每为主 化浊降逆亦求之
  赵棻 滋水涵木镇浮阳 虚风上扰紫灵汤
  徐小圃 温肾潜阳 以治眩晕
  路志正 健脾渗湿理冲任 清热止带平眩晕
  陈景河 眩晕化瘀为大法 诸虚痰湿亦用之
  陈枢燮 因分内外主宰于风 证有虚实明辨其要
  陈玉峰 风火痰虚辨证是求 效方达药应机以施
  刘渡舟 阐扬奥义识汤证 渗利水饮泽泻方
  徐景藩 病苦冒眩用经方 化痰涤饮重泽泻
  陈潮祖 补虚泄浊 定眩有方
  陈治恒 上工平气 斡旋枢机

章节摘录

版权页:喻嘉言诊金道宾之脉,左尺和平,右尽如控弦,如贯索,上冲甚锐。喻日:是病枝叶未有害,本实已先拨。必得之醉而使内也。日诚有之,但已绝欲二年,服人参斤许。迄今诸无所苦,惟闭目转眩,则身非己有,恍若离魂者然,不识可治与否?喻日:夫人生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则不脱;阴欲下脱,阳上吸之则不脱。惟大醉后大犯房劳,五脏翻覆,百脉动摇,二气乘之脱离,有顷刻殒于女身者。病之得有今日,犹幸也。但真阳不能潜藏,常欲飞腾泄越耳。治之之法有三:以涩固脱,以重镇怯,以补里虚,更佐以介类沉重下伏之物,引之潜降,使真阳复返其宅,凝然与真阴相恋。再用大封大固之法,可以收功。《经》云:阳者,亲上者也;阴者,亲下者也。故凡上脱者,妄见妄闻,有如神灵;下脱者,不见不闻,有如聋聩。上脱者,身轻快而汗多淋漓;下脱者,身重着而肉多青紫。昔有新贵人,马上洋洋得意,未及加寓,一笑而逝者,此上脱也。又有人寝而遭魇,身如被杖,九窍出血者,此下脱也。是病始于溺情,继以纵欲,必须大夺其情,永积其精,再加千日之把恃,乃不为倏然之上脱矣。附:一人忽觉自形作两,并卧,不别真假,不语,问亦无对,乃离魂也。用朱砂、人参、茯苓,浓煎服。真者气爽,假者即化。松陵贡士吴友良,年愈古稀,头目眩晕,服补中益气汤。始用人参一钱,加至三钱,遂痞满不食,坐不得卧,三昼夜喃喃不休。石顽往候,见其面赤,进退不常,左颊聂聂瞤动,诊其六脉皆促,或七八至一歇,或三四至一歇。询其平昔起居,云是知命之年,便绝欲自保,饮啖自强。此壮火烁阴,而兼肝风上扰之兆。与生料六味,除去茱萸,易入钩藤,大剂煎服,是夜即得酣寝。其后或加鳖甲,或加龙齿,或加枣仁。有时妄动怒火,达旦不宁,连宵不已,则以秋石汤送灵砂丹,应如桴鼓。盛夏酷暑,则以小剂生脉散代茶。后与六味全料,调理至秋而安。震按:眩晕有实有虚。如壮盛人,实痰实火,脉滑大有力者,二陈、苓、栀;不恶心者,用酒制大黄二三钱,或加入,或为末,茶调下。如肥白人,痰多气虚,脉濡大或细软者,六君加芪、附。又《内经》谓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故因于外风者,二陈加荆、防、钩藤、天麻;因于内风者,即类中之渐,宜虎、膝、牡蛎、枸杞、首乌、桑叶、菊花、生地、人参。戴复庵日:头脑挟风,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常黑花,如见有物飞动,或见物为两,宜大追风散,或秘旨正元散,加鹿茸,不效。一味鹿茸,每服五钱,酒煎去渣,入麝少许。盖鹿之阳气钟于头,故以类相从也。此即就风之一端而有虚实之分也。若在夏月,有冒暑而眩晕者,又不得概从风治。夫肝为风木之脏,故《内经》以眩晕专责之肝。若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眩晕者,近时最多。董载臣日:妇人患此更多,宜逍遥散为主,轻则合四物,重则合六味加黄连,极有效验。

编辑推荐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真知灼见,振聋发聩,一花一世界。于兹荟萃精华,指点迷津无遗蕴,叹为观止。灵机妙绪,启人心扉,千叶千如来。且看熔;台古今,临证活人有灵珠,岂可不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头疼眩晕卷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有些古今医案,但是收录头痛眩晕的东西不全,叫临证金鉴名称有点大。
  •   这本书写了古今名医对头痛眩晕各个证型的诊疗方法,真的是百花齐放,让人受益匪浅。
  •   内容很好,都是前辈的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   辨证和治疗方法介绍得详细,很实用。
  •   值得购入的一本书!稍微看了下,很不错的!
  •   内容详细,省的一本本去找了。。。
  •   文轩网还是不错的,亚马逊买书放心,下面的书店也放心。
  •   很好,很细很具体,可借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