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回忆录

出版时间:2011-5-1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作者:[美]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页数:235  译者:赵文伟  
Tag标签:无  

前言

与其说《李鸿章回忆录》是自抒己见,不如说它是在替李鸿章为自己辩护,当然,李鸿章本人也很乐于为改善他的国家和民族谏言。值得提醒读者们注意的是,这份译稿是首度公之于众。    李鸿章绝非心细之人,当他北上天津时,大量手稿被留在了汉口,当他从直隶总督任上调离时,他又将二十四年来所写的大量手稿留在了天津。直至李鸿章去世后,他那位在两广地区做官的侄子才从汉口、广州、上海、南京、苏州、北京、天津等地将他的手稿收集在一起,并存放于李鸿章在广州的故居里。    大约是在两年前即1911年左右,经大清国政府准许并征得李鸿章遗产托管者和继承人的同意,我们才得以着手研究李鸿章的资料和笔记,并委托曾在李鸿章身边做过秘书的罗伯斯上校将它翻译出来,协助他完成此项工作的还有北京的李鸿章仆人王秀才和广州的一个老员外。    虽然,李鸿章的日记洋洋洒洒一百六十多万字,他的笔记也是浩如烟海,然而我们只摘选了部分内容译成英文,同时这些日记也是首次与英美读者见面。    读者也许会注意到,我们在单独的标题下设置了不同的主题。事实上,原稿中的主题纷繁芜杂——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仅仅一行字就概括了一群人。而此后当李鸿章在另一个地区担任不同职务时,他会把这个主题重新提起,这时他会就此写上三页、五页或者二十页。再后来,他又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同一个主题。    因此,将李鸿章的全部手稿结集出版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最好的方式是对他的日记和其他手稿加以筛选,并冠以恰当的标题,同时将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翻译们在将李鸿章的优美文字转换成英文的过程中几乎未遇到太多困难,然而在确定日期这个问题上却变得手足无措,因为在早年间,一直上溯到他在天津任直隶总督时,李鸿章采用的是一种奇特的周期和纪年法在手稿上做标记,就连参与这项工作的中国学者也困惑不解,他们一致同意删掉很多日期,并一致认为,如果想把写作的每个条目的确切日期弄清楚,即便交给研究中国历史的资深专家,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    1870年以后,尽管李鸿章大体上采用了现代的书写方法,但是为某些条目和手稿标注日期时,他还是会走极端,比如他这样写道:“农历五月十三日,光绪,可恶的一年。未时。”他会用这种方式记录不太重要的想法,但是完全忘了标注时间和地点,而这些历史资料可能会激起全世界的兴趣。但凡出现类似情况时,我们都会把日期补上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这件事与李鸿章一生的某个阶段适当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有意提高或降低《李鸿章回忆录》的政治、历史或文学价值。    或许有人会说,这本书的容量无法囊括李鸿章就不同主题下所写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但是,编著者如此选择的目的,在于收录那些他认为最有广泛和持久意义的文字。    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1912年12月1日,上海

内容概要

  2011年是李鸿章逝世110周年。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一百年前,在各色人物出于现实利益考量,将李鸿章妖魔化为“卖国贼”的时候,这本书的出版,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生,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该书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曼尼克思宣称从李鸿章一百六十多万字的日记和家书中编撰而成,但这却遭到史无前例的巨大争议。书中展现了李鸿章作为文人一面的浪漫,作为外交活动家的卓越成就,和在甲午海战失利后的内心苦闷。
  美国评论家认为曼尼克思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李鸿章回忆录》堪称是一本伟大历史小说,它的整个故事,本身也如同一页传奇。至今还有一些懒惰的历史研究者将它当作史实进行引用,给历史研究带来黑色的玩笑。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即使这是一部小说,它也比任何其他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写出了李鸿章:一位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

《曾文正公家书》李鸿章老师的人生自述!修身、齐家、平天下!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译者:赵文伟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和战地记者。他早年参加古巴战争,写作了大量轰动欧美的报道。后参加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有幸认识李鸿章和晚清政要。自称曾与李鸿章有过多次会晤,通过李鸿章秘书得到李鸿章失踪日记,潜心编著《李鸿章回忆录》,但这遭到了众多质疑。他在中国期间,采访过袁世凯,后成立太平洋通讯社,因制造虚假新闻受审,最后在夏威夷终了一生。赵文伟,青年翻译家,精通英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曾留学意大利。热爱文字翻译工作,喜读中国史书。译著有:《歌剧魅影》、卡尔维诺的《疯狂的奥兰多》、《双轮马车的秘密》等西方经典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 《李鸿章回忆录》始末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原序 《李鸿章回忆录》的价值科士达(哈里逊总统国务卿、国际事务专家,李鸿章顾问)
第一章 伟大的文学抱负
第二章 对基督教认识的变化
第三章 剿杀太平军
第四章 与慈禧特殊的关系
第五章 七百万人之死
第六章 献身农业
第七章 反思中日甲午战争
第八章 政变在即
第九章 沙皇加冕典礼
第十章 德国人与事
第十一章 出访英法
第十二章 横渡大西洋
第十三章 美国见闻
第十四章 鸦片瘾与鸦片交易
第十五章 义和团运动中的任务
第十六章 奉命救驾
第十七章 出兵保朝
第十八章 割让台湾
第十九章 评价政要
第二十章 日记中的小注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传奇中的传奇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2009年初的一天,我翻看美国《国家》杂志,无意中看到一篇介绍《李鸿章回忆录》的文章,甚是惊讶。在我的印象中,与李鸿章有关的众多出版物里目前还没有一部李鸿章本人的回忆录或者传记作品问世。于是出于好奇,便托朋友从海外捎来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李鸿章回忆录》。翻开一看,这已是第4版,据说1913年的首印版本已很难从市面上找到了。    《李鸿章回忆录》居然出自一个美国人之手?怀着好奇和寻求真相的心理,在极短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人物一点点迫近,历史浮现在眼前。一百年前的人与事,像看回转片一样历历在目。一代名臣犹如一个赶马车的人使出浑身解数只渴望能左右历史车轮的倾轧,而对于个人的安危,早已置之度外。    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在晚清重臣中,他又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虽多次救大清国于危难,却又代表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为后人对他的评说留下一道难题,也给历史留下了层层迷雾。后人写的关于他的传记文章都难免会落入窠臼,只有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还算公允:“他代表了他所在时代的最高成就,却难以超越时代的鸿沟。”我们小时候看的有关李鸿章的历史书本中,多是一些脸谱式的描写,或是陷入一种谩骂、谴责,用我们所谓的历史观,把他钉在“卖国贼”的耻辱柱上,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纠缠了近一个多世纪。但当我看到曼尼克思的《李鸿章回忆录》时,眼前突然一亮。于是连夜查阅国内出版书目,竟然还没有《李鸿章回忆录》的中文译本问世,不知是出于当时的政治原因,还是已经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咨询了几个出版界朋友,他们也含糊其辞,索性自己查阅资料,越发觉得这本书的中译本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李鸿章回忆录》的作者曼尼克思是一位战地记者,早年曾参加过古巴战争,在美国有着与海明威一样的声名。1900~,他作为美国第九步兵团的一名士兵,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行动,在中国待了不到两年,接触到李鸿章的英文秘书毕德格,并通过他采访到李鸿章本人。据曼尼克思说,他通过李鸿章的仆人王秀才得到了李鸿章珍藏多年的个人资料和日记。他捧卷夜读,发现李鸿章原本就打算写回忆录,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写成。曼尼克思受到启发,在1911年回国后,从“李鸿章160万字的日记、资料中”,编辑整理出17万字的《李鸿章回忆录》。    该书一出版就风靡欧美,多次再版,曼尼克思也被评为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之一。可就在曼尼克思声名鹊起之时,《李鸿章回忆录》却遭到多方质疑,最甚者是来自波士顿的杜维德。杜维德在大清海关任职多年,精通中文,与李鸿章关系不浅。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期间,杜维德是全程陪同的随行官员。他认定“李鸿章访美回国前的一段文字有误”,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密夫林出版社迫于压力,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对该书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该书是真品,有着非同一般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事实上,此书未出版之前,就在美国《太阳报》连载,引起不小的轰动,也曾遭到质疑。为了回应这些质疑,密夫林出版社在出版这部书之前专门邀请科士达看过这些书稿。科士达曾担任过哈里逊总统的国务卿,曾作为李鸿章的英文顾问,参与马关条约的谈判。科士达看过后,认为书中所写内容和细节与历史相符,并真实地反映了李鸿章当时的心境。科士达还为此书写了序,给予了李鸿章和《李鸿章回忆录》高度肯定。在此后的时间里,虽也不时有质疑的声音出现,但丝毫没有改变《李鸿章回忆录》成为历年畅销书的事实。    2009年,澳大利亚历史学家雪珥在美国《国家》杂志上撰文说    “《李鸿章回忆录》是历史上最早的伪书,曼尼克思是最伟大的骗子”。他质疑的理由是跟随李鸿章多年的英文秘书毕德格曾经保存了大量的李鸿章官方和私人文件,装了整整一大箱。李鸿章去世后,他就一直在撰写《李鸿章与他的时代》,但毕德格在李鸿章逝世后不久也病逝了,所有文件连同箱子在他死后也一并失踪。有人怀疑是曼尼克思拿走了那箱文件,但雪珥认为不可能,因为据说曼尼克思退伍后,有人在旧金山见过他,也就是说,曼尼克思在旧金山时毕德格还未死,也就不可能得到那只箱子。不过这也是个人推论,或许毕德格出于对同胞的信任,早早把这些珍贵的资料让曼尼克思带走了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曼尼克思的创作素材果真来源于这些资料,就不能说这是一部“伪书”,而是一部相当有史料价值的著作。但遗憾的是,至今也没有发现那只神秘的箱子,有关李鸿章的个人物件也在历史运动中毁掉了,根本无从查考这些日记的真伪。    如果说曼尼克思仅凭想象杜撰,就能把历史事件写得这样逼真,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鸿章早年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做着桂冠诗人的美梦,可时运不济,最后投笔从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出超群的军事才能,后来又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可他偏偏生在了晚清这个动荡的年代。曼尼克思给予了李鸿章充分的理解,并把他放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他所做的一切,真实记录了他的心境。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李鸿章在尽一切努力挽救自己的国家。这位走在时代前列的“改革家”到后来却走在了“改革”的背面。他痛恨康有为等“逆历史潮流”的改革,拼命保驾倾危的朝廷,结果却事与愿违。他终究走不出他的时代,挽救不了已经腐败到骨头的清政府。国家的灾难却要让个人承担历史的责任,永久背负“卖国贼”骂名,一个孤独的先行者读来格外让人扼腕。    曼尼克思尤其钦佩李鸿章的外交才能,他出访欧美时,所到西方各国,无不掀起一股“李鸿章热”,这位大清头等出使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思维敏捷、手腕高超,西方媒体把他誉为“东方俾斯麦”。即便是他晚年代表朝廷与法、日、俄等国家签订诸多条约时,也得到了对方尊重,因为“他争取到了他所在国家的最高利益”,表现出了卓越外交家的智慧。但在国内,他的政敌却不会轻饶他,不仅把挑起战争的罪名给了他,也把卖国的骂名给了他。曼尼克思没有屈服于这种声音,在“回忆录”里,他展现出李鸿章风光背后的无奈、坚强背后的脆弱,并让我们看到李鸿章作为儿子、丈夫、大臣诸多角色的光芒,现在读来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当读到李鸿章母亲死后,他向慈禧辞官三年回家守孝这一节时我哭了,不止为这种单纯的孝心,而是为中国政治特有的“家长中心制”,他们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由于没有先进制度作保证,这个孩子备受欺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最后还要穿上战衣代表他的国家去签订缔结和平的条约,却是以领土为代价,割地赔款,他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辛丑条约》签订数月后,李鸿章离开了人世,一代名臣就这样在历史的硝烟中沉寂了,留给后人的是他那一生沉重而坎坷的心路历程。    曼尼克思作为一位在现代政治文明下成长起来的美国人,他能把自己想像成“李鸿章’’进行创作,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书中附录的几首诗,写出了李鸿章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心情,所以很难用现代语言把它翻译出来。我请教了一些专家,他们觉得一个外国人如果不精通汉语,是很难写出这种格律诗的。    其实,关于这部回忆录是不是真的摘自李鸿章的手稿已经并不重要了,单就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就已经难出其右了。更为有趣的是,作者的身份充满着传奇,再加上该书问世前后的经历,一并构成了这部传奇中的传奇。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各色人物出于现实利益考量,将李鸿章妖魔化“卖国贼”的时候,这本书却很好地描绘了李鸿章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曼尼克思本人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有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李鸿章回忆录》作为一本历史小说堪称伟大,它的整个故事,本身也如同一页传奇。——《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李鸿章回忆录》编辑推荐:全球畅销经典,影响西方近一个世纪,风靡欧美的最伟大的中国人传记;史上最具争议的李鸿章传奇,国内首次独家出版。影响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中国人传记,史上最具争议的李鸿章传奇,国内首次独家出版。畅销近一个世纪的传记经典,欧美各国无数次印刷传播,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它比任何其他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写出了李鸿章:一位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历史亦小说,小说亦历史,李鸿章日记面世,首次披露甲午战争始末,还原一代名臣心路历程。迄今为止唯一 一本由外国人写的李鸿章传记。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新书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这便是号称从多达160万字的李鸿章手稿和日记中节选编译而成的《李鸿章回忆录》(Memoirs of Li Hung Chang)。美国哈里逊总统国务卿、国际事务专家、中日马关谈判期间受中国政府邀请担任李鸿章的顾问的科士达(John W. Foster)为《李鸿章回忆录》作序,他在序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在过去的百年内,这个世界涌现出了很多学者、将领、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像李鸿章那样将这许多身份集于一身。因为他在这些领域的杰出表现,这本从他的日记中摘引编纂的回忆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性格和他的一生。”科士达对本书的肯定和美国各大报纸的纷纷报道,让这本中国人传记在出版仅仅一年多时间里重印了7次,全美上下继1896年李鸿章访美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和李鸿章热。那个时代,也只有那个时代,高傲的美国人才会对一位中国人如此崇拜和尊敬。本书的作者曼尼克思(William Francis Mannix)不愧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他的传奇经历、放诞不羁的性格和传神的写作手法,让《李鸿章回忆录》和它的整个故事成为出版史上的一页传奇。转眼,离李鸿章去世已110年,细数过去,回顾历史,在过去的100多年间,能出其右的中国人寥寥无几。引用一位美国学者唐德刚的话说,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是一个,李鸿章是一个,还有半个是顾维钧。能够拿到这样携带着满身光环和传奇色彩的书稿,是我们做编辑的做大荣幸。说实话,从策划编辑、责任编辑到文字编辑,无一不被书稿的内容所吸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连夜审读,加班加点,目的就是希望本书能尽快与国内读者见面。如果把本书比喻成一部美国大片,正如电影《阿凡达》只有在第56分钟可以上一趟厕所外,《李鸿章回忆录》二十个章节,至少有十九个章节不容错过。而且编辑们在审读完书稿后一致认为,有几章是读者必须细细品读、深切感受的。例如,第七章“反思中日甲午战争”,看到甲午战争和马关谈判的细节,庆亲王指着李鸿章的鼻子大骂“是你发动的战争,现在我们倒要看看你是否能结束这场战争,而且不要在倭寇面前给国家丢脸”。第九章至第十三章出访欧美时,李鸿章作为清朝出访特使的外交风采和欧美各国为从李鸿章身上获得利,表现出的阿谀奉承的嘴脸(当时西方各国对大清特使给予的接待均超出了应有的范畴)。十六章“奉命救驾”,大清“裱糊匠”在79岁高龄,仍带病与列强谈判为国操劳,在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吐血而亡。临终前李鸿章这样写道:“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犹未了,诸君莫做等闲看。”这本《李鸿章回忆录》是对他临死前的心境和丁沛流离的一生的最好阐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李鸿章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4条)

 
 

  •   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新书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这便是号称从多达160万字的李鸿章手稿和日记中节选编译而成的《李鸿章回忆录》(Memoirs of Li Hung Chang)。
      美国哈里逊总统国务卿、国际事务专家、中日马关谈判期间受中国政府邀请担任李鸿章的顾问的科士达(John W. Foster)为本书作序,他在序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在过去的百年内,这个世界涌现出了很多学者、将领、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像李鸿章那样将这许多身份集于一身。因为他在这些领域的杰出表现,这本从他的日记中摘引编纂的回忆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性格和他的一生。”
      科士达对本书的肯定和美国各大报纸的纷纷报道,让这本中国人传记在出版仅仅一年多时间里重印了7次,全美上下继1896年李鸿章访美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和李鸿章热。、那个时代,也只有那个时代,高傲的美国人才会对一位中国人如此崇拜和尊敬。
      本书的作者曼尼克思(William Francis Mannix)不愧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他的传奇经历、放诞不羁的性格和传神的写作手法,让《李鸿章回忆录》和它的整个故事成为出版史上的一页传奇。
      转眼,离李鸿章去世已110年,细数过去,回顾历史,在过去的100多年间,能出其右的中国人寥寥无几。引用一位美国学者唐德刚的话说,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是一个,李鸿章是一个,还有半个是顾维钧。
      
  •   很值得一读的书!强烈推荐!
    “2011年是李鸿章逝世110周年。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一百年前,在各色人物出于现实利益考量,将李鸿章妖魔化为“卖国贼”的时候,这本书的出版,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生,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该书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曼尼克思宣称从李鸿章一百六十多万字的日记和家书中编撰而成,但这却遭到史无前例的巨大争议。书中展现了李鸿章作为文人一面的浪漫,作为外交活动家的**成就,和在甲午海战失利后的内心苦闷。
      美国评论家认为曼尼克思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李鸿章回忆录》堪称是一本伟大历史小说,它的整个故事,本身也如同一页传奇。至今还有一些懒惰的历史研究者将它当作史实进行引用,给历史研究带来黑色的玩笑。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即使这是一部小说,它也比任何其他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写出了李鸿章:一位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


  •   
    很难想象,美国人曼尼克思作为美国的一名士兵,在中国仅仅待了两年时间,在对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写出如此传神的《李鸿章回忆录》,实在令人惊叹。
    纵观诸多关于中国人的传记,还是觉得外国人写的中国人传记比中国人自己写的要好看。比如美国人写的斯图尔特•施拉姆的《毛泽东》,就相当精彩。究其原因,我认为外国人写传记,不像中国人写传记一样,非要遵循严肃、刻板的原则,原原本本地写历史,有的甚至站在统治者一方的角度上,要么完全歌颂,要么完全批评,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没有客观地表达历史人物。外国人写传记,除了引用当事人的书信和日记文件,引用真实历史材料外,还站在中立的立场,客观真实地反映一位历史人物的一生。
    这本精彩的人物传记最终被当成历史小说,也许是参杂了太多的个人想像。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这本书的历史材料和作者个人的想象,五五分成各占一半,所以也不能完全认为它没有任何历史价值。一口气看完《李鸿章回忆录》,一个鲜明个性的李鸿章活跃在脑海里。
    年轻时期的李鸿章,考科举,中进士,点翰林。他天资聪颖,怀揣着伟大的文学抱负。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为自己苏州杀降行为的辩护,显示了他残忍暴戾的一面。
    救济饥荒时期的农民,又说明他存有怜悯和同情之心。
    与慈禧太后的对话,看得出他一副奴才像,恐怕这也是封建时代的官员必备的升官法宝。
    马关谈判的回忆场景,展示了他作为一国特使和外交家,巧言令色不畏强敌,能与敌国周旋的本色。
    出访欧美期间,受到西方各国最高级别的款待,令人意外,其中的许多细节,是史书上看不到的。面对西方各国记者的刁难和问责,李鸿章展示了作为一位外交大臣幽默而机敏的一面。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面对康有为等人激进的改革方案,他愤怒至极。骂康党“愚蠢的行为”恐怕遭致国家的分裂。
    在生命最后关头,毅然带病北上与八国联军谈判,签订《辛丑条约》。后吐血而亡,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   众人都知“时势造英雄”,殊不知时势也能埋没英雄呢!在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即有壮志豪情也不免会在一片哀歌当中“折戟沉沙”。依我所见,晚清的李鸿章正是一个如此人物。

    少年时节,李鸿章曾有诗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年少豪雄之情可谓极矣!辗转岁月,戎马倥偬,当真已“封侯拜相”了的李鸿章在甲午之后心气却早已变尽了,“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我对李鸿章其人其事虽略有感喟,然所知却不多,一点很有限的认识,基本来自一本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这本书是才子手笔,洋洋洒洒,议论风发,缺憾处是叙事不足。才子文章大抵如此,控不住才气,个人情感、见解过于表露,虽然很好看,于文章、事体却甚显不足。

    此次得知《李鸿章回忆录》出版,起先便起了一个老大的疑问,李鸿章写过回忆录吗?后来得友人告知,乃系一外国好事者所为,即所谓“伪书“是也。

    当我手抚其书的时候,遗憾地想“要真是李鸿章自己写的回忆录该多好”!遗憾归遗憾,退而取其次,眼下这本书也还挺有“可爱”之处的。首先写该书的人是一美国人,能起心来写一本别国人物的“回忆录”,就事体来说已是难有的,这个人想必很有点不羁的性格和敢作敢为的性情吧?若不把该书当回忆录来写,而仅当一小说来创作,也即少了“伪”的部分,那我真要为其鼓掌、呐喊了。其次,李鸿章所处的时代,离我们现在已有一百多年时间,虽然同属一国人,我们离他和他的时代已经很有距离了。这本《李鸿章回忆录》从英语翻译而来,情态、语句离现代中国人倒却挺显‘近乎’的。其三,该书虽系伪造,然情理事体大致不错,作者是李鸿章的一名“粉丝”,对李鸿章是有过比较详细、认真的了解的。基于以上三点,我感觉这本《李鸿章回忆录》是一本可读之书。

    最后,我想以我的浅见,对李鸿章再做一点个人的评价,虽然他是早已作古之人,怎么评价对他是已全无所谓的。他是一个历史人物,作为后来人是有权力对以往的历史(包括历史人物)作或是或非,或深或浅的评判的。我认为李鸿章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人杰,但不能算是“英雄”。他比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更高大、更多经受了世事的砥砺和锻造,作为一个人他远比平常人丰富和深刻。然而他毕竟不是一个能摆脱或超越时代限制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即使克苦克艰,但怎么说也不能闪烁出光辉的色彩。李鸿章没能成为一个英雄,所以我们也才感叹他的人材为时代所埋没。
  •   100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100年来,人们对他的争议,从未中断过。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远在逃亡地的慈禧复电李鸿章,说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望他“早日痊愈,荣膺懋赏”。但是,李鸿章没有等到“荣膺懋赏”的那一天。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

    李鸿章可谓生不逢时,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大清国就一直在内困与外患的局势下苟且生存。李鸿章生前做的几件事情,为历史对他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作为军人,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苏州 “杀降”等的极端做法,惹怒了“常胜军”统领戈登等西方人,虽然得到了曾国藩和清政府的认可,但是刽子手的事实是实实在在的。在这本回忆录中李鸿章为自己的“杀降”行为极力辩解。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带领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在那时,大清国没有“外交”的概念,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外交家”。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但是也因为他的外交能力,他的一生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几十份不平等条约。1896年,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出访欧美,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访西方的外交大臣。李鸿章的特殊身份和个人影响力,使之受到了欧美各国的款待。
    在官场上,他与很多高官的政见不和,如与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他孤傲的性格和求和自保的消极做法,为朝野上下痛斥。这也是导致他悲剧结局的原因。
    《李鸿章回忆录》也许是见证他性格和各个时期心态的一本书,他高傲、孤独、无奈的形象,只有读者读完这本书后,才能真正理解。
  •   为李鸿章的命运而叹息,为李鸿章的志向而感动,在那样一个暗无天日的末日时代,末路英雄的命运更加叫人扼腕。当年,李鸿章踌躇满志地参加科举,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其气势与决心可见一斑。事隔几十年后,在他临终时,又写道:“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两首诗时境中同,一个慷慨豪气,一个沧桑悲凉,可叹一个家国重臣的内心曲折。
    在众多本鸿章的书籍中,还没有一本写李鸿章的心路历程的书,初看见这本回忆录时,纳罕一个美国人怎么会了解李鸿章,然而读后便不禁拍案,它讲活了李鸿章,生动展现了一个末代英雄内心的挣扎与坎坷。
  •   20世纪以前的西方,人们对东方的这个古老的国度一直有这神秘的印象,西方人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中国,书籍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了解通道。为此西方人写下了不少有关中国的“梦幻”式“史书”,最早的当属《马可•波罗游记》。在它问世以来的700多年间,围绕它的争议就没停止过。学者们甚至质疑,马可•波罗根本就没有到过中国,整本书都是为了传教士和商人的利益而编排的故事,用以激发西方人对传教和通商的热情。
    早在《李鸿章回忆录》以前,就西方人写了两本畅销至今的“史书”:《慈禧外传》和《清室外记》,这两本今书已被西方学者确证为虚构“小说”。 在这两本书中,慈禧不仅是个女独裁者,还是个堕落的性变态,后来人们所耳熟能详的那些慈禧的丑闻,几乎都是发端于此。巴克斯甚至到处写文章描绘他与慈禧太后的性关系。但就是这样一个英国混混,却俨然成了西方的汉学家,并且得到了爵位。直到1973年,牛津大学现代史教授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经详细分析,才揭露出巴克斯伯爵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而西方出版的有关中国及慈禧的著作或文章,而且这些著作十分严肃、可考,但西方读者似乎更乐意于传播濮兰德和巴克斯关于慈禧性变态、谋杀、投毒和阴谋的描述,这些伪造的“史书”将中国的话题演变为西方的一种大众娱乐。
    《李鸿章回忆录》与那两本书不一样,他的真实性让西方人乃至中国人都很轻易地相信,它就是真品。虽然美国的出版社把它定性为一本小说,但是其中的部分材料,却又那么真实。至今没有学者能够给出真正的答案,《李鸿章》到底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小说,还是有着历史价值的参考文献。不过小说亦历史,历史亦小说,真正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人编的,许多历史事实都随着历史的发现和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更换不断变化。即使是历史教科书,有时也不能当历史书来读。
  •   影响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中国人传记,史上最具争议的李鸿章传奇,国内首次独家出版。★畅销近一个世纪的传记经典,欧美各国无数次印刷传播,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历史小说。
  •   对李鸿章的印象,最初是银幕上的那个留着山羊胡子,出入于各种场合,说着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主顾左右而言其他,或者心狠手辣、城府极深、不苟言笑的样子,然后是在历史书上记住了他的名字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对他一直没什么好感。
    但近来陆续读了一些与李鸿章有关的书,读得越多,了解越多,震撼越多,困惑也越多。
    谈李鸿章,自然想到曾国藩。李鸿章之于曾国藩,就像管仲之于鲍叔牙,韩信之于萧何。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枭雄,他们亦师亦友,相濡以沫。论学问人格,当时无出曾国藩其右者。论人情练达,处事圆滑,李鸿章更算是首屈一指。但正是李鸿章的实用与圆滑,使得世人更难揣测其真实的思想和追求。
    “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看似优雅风光,其实却矛盾尴尬,甚至苍凉悲苦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他真正具有的是怎样的一个内心世界?
    终于读到这本由一位美国记者曼尼克思代笔的《李鸿章回忆录》,算是解答了我心中不少困惑。曼尼克思借助首度公开但可能并非“意义重大”的史料,重组、复活了李鸿章的一生的心路历程。
    人的精神和心路历程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是一种内在的历史。了解一个人的气质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面对像李鸿章这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时,终于借助曼尼克思这样一束光照到他的内心深处,我们可以不再那么束手无策或者习惯于白脸红脸地——白脸是永远的奸,红脸是永远的忠——认识李鸿章了。
  •   “影响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中国人传记”——几乎是句肯定会有多种断句方式的“病句”,像这本书一样诡异。“影响二十世纪西方世界的,那个最伟大的中国人的传记”?“影响二十世纪的,西方最伟大的,关于中国人的传记”?——不知道。

    “史上最具争议的李鸿章传奇”,well,不是传记,是传奇。传奇在明清就是小说的意思。我也认同封底的一句话:“这是一部疯狂的作品,令美国新闻界蒙羞,却造就了文学史的奇观。”虽说措辞又是西方式的轻佻和言过其实。

    怎么说呢,这就是一本1912年左右出现的,美国人写的,关于中国名人的书。这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要看书中说的历史,那多半不准确;但可以体会这本书之存在本身在默默呈现的一种历史。这更有意思!

    我想起那首美国人传唱的关于姚明的歌:“oh yaoming! you what a big thing! you ***e from beijing!”他们弄错了,应该是上海。可又有什么关系呢?
  •   李鸿章一直以一个孤独的英雄角色站立在晚清历史上,有人赞他力救时弊,有人骂他是卖国贼,他无法辩白,孤独地站在历史舞台上任人品头论足。
    其实李鸿章并不孤独,在众多的痛骂声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情之声。如今,连这位美国作家也寄予了他理解与同情。一位孤独的强者站在孤独的舞台上默不作声,而台下众多观众中有一人替他倾诉了内心的苦闷,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感谢曼尼克思,感谢他发出的孤独之声。
    这本回忆录是一部很好的珍藏之作,细细品味孤独英雄的内心世界,投以他们最大的抚慰,使他们不再孤独。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在晚清重臣中,他又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虽多次救大清国于危难,却又代表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为后人对他的评说留下一道难题,也给历史留下了层层迷雾。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李鸿章早年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做着桂冠诗人的美梦,可时运不济,最后投笔从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出超群的军事才能,后来又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可他偏偏生在了晚清这个动荡的年代。作者给予了李鸿章充分的理解,并把他放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他所做的一切,真实记录了他的心境。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李鸿章在尽一切努力挽救自己的国家。这位走在时代前列的“改革家”到后来却走在了“改革”的背面。他痛恨康有为等“逆历史潮流”的改革,拼命保驾倾危的朝廷,结果却事与愿违。他终究走不出他的时代,挽救不了已经腐败到骨头的清政府。
    国家的灾难却要让个人承担历史的责任,永久背负“卖国贼”骂名,一个孤独的先行者读来格外让人扼腕。
  •   “一分痞气,二分底气,三分运气,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热忱,七分悟性,八分应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这算是对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形象写照。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对李鸿章的隐忍的描述。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当他每一次出场都招来耻辱和责难时,那种“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对他的重压是别人难以想象的。印象最深的是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几乎输掉了自己整个淮军。但命运召唤他,只允许他承担责任,他必须克制住自己巨大的伤痛,尽力用外交承担弥补自己的过失,赴日本与伊藤博文签下了《马关条约》。在马关签约期间,李鸿章还险遭暗杀,左颊中弹。回国后李鸿章没想到自己做了清政府的替罪羊,成了全国的公敌。他就像一个身败名裂的赌徒,将自己的家当和名声输得干干净净。他被清廷和国人抛弃了,从此他住进了京城一幽僻处——贤良寺,在贤良寺渡过了他最后的五年时光。这段时间他貌似隐居了一段时间,其实他从未放弃对外部世界的警觉,时刻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时机。
    “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这是他期间对自己的自嘲。李鸿章还是有韬略的,腹中应该有一个广袤的世界吧。否则联想他所处的时代,世界天翻地覆,“天朝”万物将倾,对一般人来说早就乱了方阵,但李鸿章没有,他反而更坚忍,为那个危如累卵的朝廷兢兢业业,效力一生。也难怪慈禧听闻李鸿章在贤良寺吐血而卒后感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   外国人为中国人写传记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本李鸿章回忆录也出自外国人之手,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却在文学界和史学界激起了千层巨浪,作者曼尼克斯忽而被评为伟大的历史小说家,忽而又背负创作伪书的骂名。
    很难想象一个作者在身陷囹圄的情况下,闭门造车,在完全不了解李鸿章本人的情形下,凭借自己看到的中国历史书籍,整合出一个有血有肉,真假难辨的李鸿章。且不说作者笔下的李鸿章与历史上的李鸿章本人相似度有多高,这个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故事。
  •   李鸿章一直是晚清的一个重头戏,与曾国藩一样,这师徒两个成为晚清最受争议的两位重臣。曾国藩带领湘军披荆斩棘,有人却畏其杀罚过重,“天津教案”更令其四面楚歌。而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爱徒,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组建淮军,镇压起义,并开创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运动,直到后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于是,被后人唾骂。
    然而,这都是国民给他戴的面具,千百年来,再没有对李鸿章其他的看法。这本《李鸿章回忆录》的出版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使人认识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李鸿章。他是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他是一位权倾朝野的重臣,他还是一位文采斐然的才子,他也有内心的矛盾,他也有内心的挣扎……这样一个人绝不可能只用一个面具式的形象就能概括得清的,这或许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   李鸿章确实是一个历史的罪人,但是堂堂一个大清帝国,为什么每次打了败仗都要他去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呢?而且李鸿章自己知道,只要在条约上签字,必然会遭国人的痛骂,难道他是傻子吗?
    清政府不是傻子,李鸿章也并不是不爱国,了解李鸿章为人的人都知道,李鸿章有诸葛亮的忠君之心,却没有诸葛亮的政治环境。
    李鸿章错在太忠于他的朝廷,曾国藩说李鸿章“拼命做官”。估计他是想做一位历史的中兴人物。可惜时运不济,在国家每一次危难的关头,只要朝廷一句话,不管在多远的地方,多大的年纪,他都敢于承担历史的责任,背负历史的骂名,坐在与列强的谈判桌上。因为他知道,在清廷,根本没有一个有外交能力的官员,可以让列强少割一块肉,少吸一口血。八国联军侵华,远在广东的李鸿章,身患重病。慈禧太后的一张旨令,让全家老小围在年近80岁老人身边哭了一个晚上。最后他还是作出了北上谈判的决定。
    后人总是以功绩和成败论英雄,却从来不考虑历史人物当时所处的条件。李鸿章称自己是大清的“裱糊匠”,人家的房子破了,糊得好说你是英雄,糊得不好说你是卖国贼。这真是历史的悲哀!
  •   李鸿章——这个被冠以“卖国贼”“保守派”等各种骂名的历史人物,历来饱受争议。他原本可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封建帝国的士大夫,无奈生不逢时,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他最终未能挽狂澜于既倒,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百姓,他两边都没有讨好,落下一地的骂名。尽管《李鸿章回忆录》被认为是伪书,里面的内容真伪难辨,可是看完之后却让人觉得这个“伪作”比任何关于李鸿章的资料都显得真实。尽管有虚构的嫌疑,但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我们全面的认识李鸿章还是有帮助的。
  •   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李鸿章形象高大、正派、一心为国。这本《李鸿章回忆录》虽没有《走向共和》的李鸿章那样正面,但至少有很多正面客观的因素。李鸿章一生的功绩不可能因为他代表大清帝国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而辱没,他对中国近代史的推动,对摆脱中华民族羸弱衰败的局面功不可没。李鸿章派出的留洋学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人士,这是这些人让中国人真正觉醒。李鸿章深知自己斗不过深入骨髓的腐朽封建体制,培养后来人也许是他最想要的。
  •   看到第七章李鸿章反思中日甲午战争时,发现里面的内容与我们从小接受的知识大相径庭,纵然甲午战争败了,纵然签订了屈辱条约,可这只是代表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外交权衡的结果,并不代表议和大臣李鸿章本人不努力、不作为。对外受列强欺辱,对内举国上下谴责,作为个人他已经尽力了,“人到老年却要被烦恼和卑劣的流言所困……不管怎么样,我不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丝毫的后悔……”一代雄才,只是因为和一个昏庸的朝廷和一个羸弱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便被永久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何其冤乎!
  •   对历史了解不多,对晚清了解也不多,只知道那几个著名的不能再著名的人物。偶然看到了这本《李鸿章回忆录》,听说它曾在国外风靡一时,于是买来翻阅。
    关于这本回忆录争议众多,有人说它是伪造之作,有人说它是真实叙述。想一个外国人,能对中国有多了解,能私自写出这么一部洋洋洒洒的长篇之作?再看其文字,描写得真刻深入,尤其是对古诗词竟有如此深的造诣,实令人不敢相信。
    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对李鸿章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对晚清有了新的认识。
  •   让你了解细节的中的李鸿章。对于李鸿章,每本书作者写他的角度都不一样。这本名叫李鸿章回忆录,其实是把李鸿章的日记(如果真是根据李的日记的话)先翻译成外文,用外文写,然后买给大陆读者后,再翻译成中文的。强烈建议:直接用文言文把李鸿章的话引下来。否则,用外国人的笔调,引用李鸿章文言文的日记,感觉不那么历史!
  •   李鸿章的经历值得大家一看。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外交家、军事家、政治家和大文人,洋务运动的开创者之一,晚年忍辱负重,签订割让台湾的条约,但是,弱国无外交,这当然不能怪他一个人。虽然是小说,但也非常精彩。历史亦小说,小说亦历史。这句话太对了!这本书是当当网独家营销,外面很少见,值得购买。
  •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但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个人。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   本书1913年在美国出版,到了21世纪,依然还在销售。关于本书是不是基于李鸿章本人的日记和手稿,颇有一番争论。但无论怎样,本书所展现的李鸿章,是一个试图鞠躬尽瘁以挽救帝国于危难的改革能臣。实际上,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专制帝国最危险的时刻正是其试图改革之时,而李鸿章尽管是能臣,但也未能让帝国转危为安。本书所展示的内容及有关观点,实际上在近年来有关李鸿章的写作,都得到重新阐发。但是,一部一百年前就出版的书籍,说出了一半年后历史学者方能写出的东西,这本身就值得我们仔细阅读此书。
  •   每个人是自己的,每个人也都是历史的。一个人在他自己的生命里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过程,同时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完成了他的使命。不管他是历史的无名之辈,还是历史的领袖英雄,他都只是历史的过客,都只是历史这盘大棋中的一个棋子而已。
    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都是充满着硝烟尘土的,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在金戈铁马下举旗而出,却最终在起义的战火中消亡。事隔几百年后,又一个王朝在金戈铁马下脱颖而出,而在它的末日中却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它所面临的不光是内忧起义,更可怖的是还有四面来的敌人。
    晚清这个时期本就充满着许多神秘色彩,腐朽的封建制度已将国家牢牢锁死,此时的清廷不知自己被困牢笼,还在坐井观天,而西方列强们已从四面八方群集攻来。这是晚清不可避免的命运,李鸿章这枚棋子任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根本是徒劳的。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他一直是怀着振兴救国的梦,但这个梦最后终于被沉重的历史辗在了车轮下,无声无息。
    不管后人对李鸿章褒也好,贬也罢,其实都不再重要,他走完了他的生命,也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只是当他再回忆起那个雾影重重的时代,又将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   今年是李鸿章逝世110周年,作为一位铁杆“章迷”,我已经很少再买新出版的关于李鸿章的书,而《李鸿章回忆录》是个例外,这是一部少有的兼备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   李鸿章也出回忆录啦?我是第一次看到,赶紧买来以飨大脑。这个曾被美国总统格兰特称为当时世界四大伟人之首,并与德国首相俾斯麦齐名的人,怎么去研究,都不为过。其中,我认为只有这部回忆录是最贴近事实真相的。
  •   以前对李鸿章的认识仅仅从教科书里的只言片语获得,而教科书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么是正面人物,要么是反面人物。很难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过往是非。看完这本《李鸿章回忆录》,无论是正文的日记还是附录的答纽约记者问,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有血有肉的李鸿章。特别是附录中答纽约记者提问那篇文章,很难想象李中堂会跟卖国贼的形象联系在一起。钦佩之意油然而生!
  •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   李鸿章是在签完《辛丑条约》整整两个月后的那一天离开人世的。据在场的人说,他临终时“两目炯炯不瞑”。李鸿章在弥留之际为什么忧思惶恐,不能安详地离去呢?念危局固然不假,但顾忌身后挨骂更让他难以“庶无遗憾”地合上眼睛。因为他最后完成的一项使命是把国家的财富和主权交给了洋人。
    不可否认,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但如若对当时的实际情形做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得知责任并不在李鸿章一人。李鸿章是战败国的使臣,战败国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是很难在谈判桌上挽回的。李鸿章在谈判中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本。尽管他使尽浑身解数,还是饱尝了屈辱的苦涩。显而易见,在敌人炮口下的“议和”,清政府无论派谁为“议和”代表,都不可能改变战败受辱的地位。
  •   作为清朝外交特使的李鸿章出访欧美各国,表现出了一个外交大臣应有的风度。不过这本书里没有提及一些详细的政治和外交上的细节,倒是很多生活上的细节,反映了李鸿章生活中的另一面。
  •   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颠覆。现在看来,我们对清末的朝廷官员的气节一直是存有怀疑的,故而说李鸿章崇洋媚外也没有几个人会反驳。比如镇压太平军,本来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结果请来英国人戈登,也是我们熟知的“洋枪队”、“常胜军”,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其他国家的利爪也纷纷伸进了我们的领土。理论上,李鸿章应该是感谢戈登的,与之交情不错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李鸿章是一个不会犯原则性错误的人!他知道“戈登曾经秘密上奏,请求朝廷任命他为中国军队的总司令,其他总督统领的军队也归他统帅”,狼子之心昭然若揭!来自上面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李鸿章挺住了,并利用智慧化解了,他是真正地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
    后来,有人评论李鸿章是近代 “两个半”外交家之一(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一点也不为过!
  •   李鸿章的失败,是一个时代的失败,而不是个人的失败。他的悲剧在于试图挽狂澜于既倒,拼命抢救于无救,这也是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剧。从书中提到的他与伊藤博文的一些谈话就看出他的无奈了。伊说:“10年前我告诉你要改革。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一点变化或改革?”李说:“我国的事样样都囿于传统,我不能按我希望的事去做……我希望的过分了,而没有实行的能力,自己深以为耻……”他自称为“裱糊匠”,也难怪梁启超后来评价李鸿章是时势所造的一般英雄,而不是造时势的非常英雄。
  •   这是一本讲中国名人的外文书的翻译品,作者是美国人,按照他对李鸿章的理解,翻译了一轮,然后再翻译成中文,又是一轮。李的文采等等,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可以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去看一下他们怎么看待那段历史中李鸿章的作用,看看他们的解读。
  •   这是一位传奇的记者,在美国的大牢中闭门造车,却成为李鸿章的知音;这是一部疯狂的作品,令美国新闻界蒙羞,却造就了文学史的奇观;在普遍撒谎的年代,一个比真相还要真实的谎言,令自身也成为一页凝重的历史……
  •   我对晚晴以及李鸿章的历史记载不是怎么清楚,闲来无事买了这本书,一口气读完,我很欣慰,彻彻底底的了解了一位历史名人——李鸿章,对他是无比的敬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多磨多难却一直秉持着自己的信念不倒,虽然他是一个很具有争议的人物,但他对当时的晚清的确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这点是不可否认的。
  •   “卖国贼”只是我们对李鸿章的误读。李鸿章一生做过许多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单就创办洋务,振兴中国工业而言,就已经是莫大的功劳。洋务运动是民族工业走向近代化的开始,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工业奠定了基础。北洋海军被认为是当时世界十强海军之一。至于为何败于甲午海战,并非完全实力不济的因素,还有政治环境和国家对军事建设的支持程度。
  •   李鸿章出访欧美的事件值得深入了解,但是历史书上似乎没有写。也很少有这样的书,不知道是不是没有真实的史料,这本书都是李鸿章生活的上内容,如果有外交细节那就更好了。
  •   儿时对李鸿章没有什么认识,只是读过历史课本上片面、偏激的评价。
    就如同书中反映的清末曾、李对西方基督教的认识——从误解到理解,再到赞许——大概相同。
    李鸿章不愧为一个时代的顶尖人物,只是限于成长的历史、环境,所以被梁启超批评不学无术,我认为有失公允。
  •   个人很崇拜李鸿章,看报道说李鸿章日记出版,买了一本。不过这本是外国人写的,算是历史小说。要是有李鸿章的日记出版就好了。
  •   《李鸿章回忆录》尽显西方世界对晚清中国的态度以及西方人对这个闭塞的东方大国的各种印象。
  •   老爹是个李鸿章迷,没事就买李鸿章的书看。这次送他这本李鸿章回忆录,他好开心。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们。
  •   这本回忆录把李鸿章的性格写得淋漓尽致,把他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和缺陷的一面同时彰显,有血有肉,细节处见真情,是难得的佳作。
  •   以前对李鸿章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一个卖国贼,不知道他还是个外交家,曾作为中国第一个外交大臣出访欧美。难怪人家说中国出现过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算一个。
  •   能体现李鸿章功过是非的重要历史事件几乎都囊括其中了,剿杀太平军、甲午战胜、出兵保朝、访问欧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等。对这些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描述和评论,还是有史实意义的。
  •   不能单单看国外的,也要研究国内的。这本书,是将李鸿章全部文字120余万字的日记等,截取部分集成的书。因为是外国人写的,将文言转为外语,再翻译成白话汉语,经过两层,闲得很诡异。我想真要是出这样的书籍,作者应该将作者所罗列的李鸿章的原文找出来,集成即可。
  •   李鸿章回忆录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在现了那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
  •   因为马关条约,李鸿章被国人冠以卖国贼的骂名,而他自己则认为是他的极力争取让大清帝国在马关谈判中不至于丢进脸面。大清国命数已尽,谁去签合约结果都一样,都是会被唾弃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李鸿章也是无辜的。
  •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他的一生很传奇,这边传记更是传奇,本人感觉这位外国人眼里的李鸿章比较真实,就是在叙事语言格式上有点不自然 英语的习惯 期待更多的人拜读
  •   原来李鸿章还是这样风趣的人,外国人的写作创作就是不一样,有特色,值得收藏,当年轰动呀,感谢出版社重见天日,喜欢李鸿章就要全部了解各类评说,尤其是这种影响了西方一个世纪的中华人的传奇励志大作。
  •   本人是李鸿章之谜,李鸿章的好书每本都看。这本李鸿章回忆录写得还算精彩,每个事件都写得很具体。不过口味是外国味道。
  •   李鸿章一心为国,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但是对国家的功劳不可埋没。
  •   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话用在李鸿章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豪迈之余尚带沧桑,感慨之际备生悲凉。一代重臣晚年回首,却看到支离破碎的家国,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再伟大人的人物内心里都会有别样曲折的情感,对国、对家,乃至对生命。
  •   非常不错,以当时清政府为合法政府为背景来叙述与太平天国,义和团以及洋人之间的合作与矛盾,能读到平日里读不出来的感觉。历史书籍贵在能以客观的口吻来评价,对待李鸿章这样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应该如此,所以极力推荐
  •   看完这本书,对李鸿章的认识进了一步,书里有很多细节性的描写都可以感觉出这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的两难境地。总体来说,这本书将李鸿章表现得挺到位的。
  •   早年,自定为伟大的文人,最终成为朝廷重臣,近代中国的重要见证人及参与人。功过后人评,李鸿章不失为誉谤一身之人。
  •   最近看了中国书店新出的另外一本书《帝国即将溃败》,里面有西方人评论李鸿章不懂海军。在按照西方标准的模式来说,的确李鸿章的北洋水师离世界的海军水平还差很远,但是这与中国的政体不无相关,李鸿章能做到的已经是前无古人的大事,万事没有标准,他为国家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称赞,是历史的开荒者、开拓者。
  •   人以外国人,都木有见过李鸿章本人就写了这么一本回忆录,居然还让人觉得那么真实,太神奇了。
  •   此文以李鸿章的口吻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以及中外关系。
    很好看,像小说一样。稍微奇怪的是最后写到这本书可能纯属杜撰。?
    不过可读性很强。顺便学点外交知识。
  •   那些英文诗在李鸿章的诗词里面应该能找得到吧,这一万块钱的奖励灰常有诱惑力!
  •   李鸿章回忆录,要看看的!200减100的优惠时购买的最后算下来购买属于3.3折,实在超值!
  •   书中写到了李鸿章游历欧美的经历,还有李鸿章对西方各国的印象的描写,看着挺有意思的。
  •   看这本书的后记说这个作者到过中国的时间不长,他怎么会了解这么多李鸿章的工作和生活细节,太诡异了。如果真是一本历史小说,那作者确实太有才了。
  •   “与慈禧特殊的关系”一章里,李鸿章与慈禧的对话像剧本,语言生动有趣。回忆录写到这种份上,难得。
  •   李鸿章在1990年4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毕竟,除了家人和故友之外,太后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李鸿章会把慈禧当成最好的朋友?这个有点悬,毕竟封建时代的君君臣臣尊卑观念那么重。
  •   李鸿章作为清末的一个历史人物,其功过如何解读?他的所作所为是功是过,他终究无法超越他的社会,他的时代,他的追求。还原一个真实的李鸿章,留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忆。
  •   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还原一个真实的李鸿章很重要啊
  •   李鸿章作为中国与日本《马关条约》谈判人,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一条,李鸿章责任重大,割让台湾一章应该是他为自己行为辩护的。但是现在的内容没有这种感觉,是不是被出版社删除了?求原版。
  •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集众多优秀品质于一身,这在19世纪末的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西方人对李鸿章的评价还真是高。
  •   李鸿章一个孤独的老头,站在历史的终点,为大清国拉扯到最后的关头,终吐血而亡。作为后人,只能怅惘!
  •   李鸿章在中国长期被误解,甚至现在依然被冠以卖国贼的名号。我个人对李鸿章了解甚少,所以希望这本外国人写的书,能够给我以公正的感觉。
  •   从本人接受的教育而言,李鸿章绝绝对对地是个反面人物、历史罪人,没想到就最近10年的时间,我的历史观会发生这样一种彻底颠覆,由鄙视至敬仰竟然来的如此悄然。本书能够客观真实地给予李鸿章以评价是现在读者的幸运,但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方面,还是脱离不了老外的盲目自信。
  •   李鸿章回忆录 还没看 应该不错
  •   李鸿章回忆录,帮朋友买的
  •   李鸿章是我们安徽人,但是一直也就闻其名,对其人不了解,这次通过这本书,了解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因为这是李鸿章自己写的日记,所以对某些事情的看法肯定会比较主观,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李鸿章很真实的,为人真实,日记真实。
  •   书是爱人订的。李鸿章是极富争议的人,了解历史才能了解此历史人物。
  •   一个老外写的晚晴大臣的一生.李鸿章,外交家,在那个年代是个忠臣,心里..苦.另外想想,封建时代还真没有中华大地哪个人或者家庭可以取代那样的皇太后主子.应时而生,世界终究需要洗牌.
  •   李鸿章——这个被冠以“卖国贼”“保守派”等各种骂名的历史人物,历来饱受争议。
  •   李鸿章在1990年6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野蛮的义和团杀死了日本驻华使馆一秘。这至少意味着要日本开战。派别人去当议和大臣吧,我已经受够了赔礼道歉,干站在那里任人谴责辱骂。”看到这句话觉得李鸿章也很不容易,生在那样的年代,很多事情都没办法自己选择。
  •   对晚清的历史愿意研究,李鸿章是晚清重要的人物,在历史的背景下的自述。
  •   历史人物事迹的真真假假总是让人难以辨别,不管此书中的李鸿章跟教材上的李鸿章差异有多大,也不管哪一个李鸿章更符合所谓的史实,无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   看看一个外国人怎么评价李鸿章,从另一面了解历史人物,不能以偏概全
  •   也许过去我们对李鸿章的误解太多,然而,过往的历史总要有个说法,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他很不幸,就是那个必须要站出来的人。

    因此,梁启超那句“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真的是有无限感慨在里面,而我此时也真的与梁公有同感!
  •   虽然我不赞同卖国贼的一说,他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他可以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进行更全面的改革,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李鸿章肯定是懂得时局的,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过度,他没有勇气对体制进行改革,让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我觉得这才是他罪过的地方。也许梁启超评价他不学无术也许就是在这方面对他的职责。
  •   还没来得及看,但很喜欢李鸿章,也一直很喜欢外国人写的传记,应该不错。
  •   清代已去多时,但影响至深,每每谈及清王朝,除了皇帝外,总有两个不可越过的人物,一个是曾国藩,另一个便是李鸿章。这师徒俩支起了清王朝的左膀右臂,一直垮下,另一个便再难支起。于是,清王朝便揉碎桃花落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般的逝去了。这本书勾起了我的回忆,仿佛那遥远的钟声再次在耳畔响起。
  •   李鸿章,曾国藩中国最富争议的人物
  •   此书让我们更客观的了解历史,全方位的解读一代名臣李鸿章。
  •   最近突然好奇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读了这书确实瓦解了我对历史的顽固认知。作者很牛,不是用一贯的春秋笔法,而是始终以“我”的口吻借助公开但可能并非“意义重大”的史料,重组、复活了李鸿章的一生。这样的治史风格首先是想象的胜利。
  •   李鸿章不愧为时代的豪杰,能够在清王朝倾危的时候挺身而出,担当挽救民族于危亡。在国人闭关固步的时代,能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即使没有提出改革政治,但是他创办的一系列近代化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迈向世界走出了一大步。
  •   第二章有这样李鸿章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心里是为了中国的最大利益着想,就不要再反对洋人进来,不管他是商人、传教士还是游客,因为无论如何,他注定回来,无论是骑着马扛着刺刀,还是坐在军舰的大炮上。
    这个思维从现在来看,确实太超前了。
  •   以李鸿章为线,勾勒出了当时的世界格局,借李鸿章之口道出了西方列强与晚清政府之间不可调和的各种矛盾,写得很精彩。
  •   今年是李鸿章逝世110周年了,他的事迹和精神还依然留至今日,可歌可悲可叹啊
  •   近现代历史,李鸿章是绕不过去的一章,这本书对李鸿章的描述很让人信服。
  •   说不尽的近代史,李鸿章是近代史总最出彩的一个人物,也是很多现代人非常感兴趣的一个人物。
  •   以前就知道李鸿章参加过沙皇的加冕典礼,跟西方人的接触很多,但称他为外交家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了。看了这本书中详细介绍的各种细节之后,才发现,他确实可以算是那个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家。
  •   李鸿章在1898年12月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只要有麻烦,就派我出诊,然而如果病人死了,或者突然痊愈,没有人表扬我,我得到的永远是责备。无论德国人强占胶州,还是英国人垂涎威海卫,或者黄河决口,我总是那个随叫随到的郎中。但是我非但没有领到酬金,还会因此被罚款。这样的语句在本书中不只出现了一次,看了之后感觉挺凄凉的。
  •   书中提到了李鸿章对常胜军将领戈登将军的评价,说戈登有很多缺点,他傲慢、脾气坏、管不住自己的嘴,还没完没了地要钱,但他依然是个人才。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外国人在中国有多霸道了。
  •   这是一本真正的了解那段历史和李鸿章这个人物的书,好书,好书
  •   全书已经看完,感觉李鸿章完全就是一个刽子手的形象,这本书很多地方都写到他残忍暴戾的一面。与他救灾爱民的章节有点矛盾。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