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的文学建构与嬗变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郭亚明  页数:246  

内容概要

  《新时期小说的文学建构与嬗变》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时期小说30余年的基本发展过程、主要面貌及其文化社会品格。着意于阐释新时期小说创作与整体文学的关系。论述中不以作家,而以时代、文学运动和现象为线索,从而加大了作品的容纳量。其中,既有对一些重要文学现象的宏观把握,又有对一些代表作家作品的微观透视,尽力做到纵横兼顾,点面结合。《新时期小说的文学建构与嬗变》材料丰富,观点稳健,论述平实,尊重学术既成,且有新识卓见,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还十分切合教学实践,是各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及自学者教学用书的可选之作。

作者简介

  郭亚明,1962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记忆表象的艺术外化》、《自由意志与命运的较量》、《超越人生的白日梦》、《论张欣小说的叙述选择及其文化意味》等学术论文60余篇,著有专著《新时期小说创作论稿》,《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参编《新时期短篇小说精选漫评》、《中外名著导读》、《中国古典文学人物形象大辞典》等教材、辞书多部。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回归第一节 伤痕小说: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恢复第二节 反思小说:回归中的现代性追求一 悲剧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复归二 丰富深厚的表现内容三 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四 多样的艺术技巧探寻第三节 “改革小说”和社会问题小说一 “改革小说”的命名与内涵二 社会问题小说及其表现内容第四节 知青小说:被改写的青春文化一 知青文学的命名二 知青文学表现内容及其特点第二章 “寻根小说”:承载文化和生命的形式第一节 市井乡土小说:个人民间与小说本体一 市井乡土小说的发展流变二 市井乡土小说的文学意义第二节 “寻根小说”:承载文化和生命的形式一 文化冲撞与寻根思潮二 20世纪80年代寻根小说的发生三 寻根文学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第三章 先锋小说:从个体意识到生命意识第一节 新时期意识流小说与“现代派小说”一 新时期意识流小说概述二 新时期“现代派小说”概述第二节 先锋小说:从个体意识到生命意识一 先锋小说的内涵二 先锋小说的发展历程三 先锋小说的成就与局限第四章 新写实小说:风情民生的时代投影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风情民生的时代投影一 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提出与界定二 新写实小说的新文学品格三 对新写实小说的评价第二节 “王朔现象”一 “王朔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命名二 王朔小说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价值取向三 王朔小说的意义与局限第五章 女性主义小说:“她”的自塑第一节 “女性文学”的内涵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小说繁荣之因一 文化转型带来的发展契机二 “女性主体意识”的极力张扬三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入四 众语喧哗第三节 从新时期女性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发展一 樊篱中的思考与探索二 争取爱的权利三 抗拒父权制姿态第四节 新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一 “天使”与“恶魔”二 用女性话语重塑女性新形象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超越传统的叙述观念,叙述视角的选择和转换更加自由灵活,也更加新鲜多样。与说教性目的和简单化结构相适应,我国传统小说往往采用外在旁观式或者叫全知全能式的叙述方式。新时期小说一开始就打破了这种单向式、直线式叙述视角的一统格局,表现出叙述视角的多元化特点。所谓叙述视角多元化是指在小说创作中设置多个叙述视角,构成复合交错的态势。每个视角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和感官化,相互之间并不受制于和遵循着一个先存的外在的和完整的叙述框架,有时甚至不一定集中于同一线索。这些叙述视角既按照各自独立的人格和意志表现自己的中心意向,又彼此参照互为补充,共同建构一个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生活经纬的世界。这种彼此转换的叙述方式在现代文学中已有涉猎,但是真正受到普遍关注还是在80年代以后。如靳凡的《公开的情书》和汪浙成、温小钰的《土壤》都是采用四元视角,王兆军的《拂晓前的葬礼》采用三元视角,苏童的《祭奠红马》中的视角则是急遽而巧妙地不断转换,在谌容的《人到中年》、高行键的《有只鸽子叫红唇儿》、韦君宜的《洗礼》、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等一批小说中,作家都设置了两个以上的视角。这些多元视角复合交错、各臻其妙,呈现了一种辐射性的开放的多重阅读审美效应。这也表现在经过十年浩劫的洗礼后,人们不再用单一的眼光去看世界和人,他们本是纷繁复杂的,人的审美眼光也应是多层面多角度的。  但新时期的有些作家也惯用单一视角,如张承志、阿城、陈村、莫言等作品中的“我”的视角。但是这些“我”与传统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已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包含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小说新形式追求之后的蜕变和回归,产生了一种新的张力,意味着一次新的综合。苏童也惯用第一人称,但在具体过程中“我”的角度又往往不止一个。在他的第一人称叙述中常出现的就有两个,像《故事:外乡人父子》便是通过回忆写祖父讲的一个外乡人的故事。由于小说对祖父讲的故事又套在我的记忆中,所以在祖父的视线外又隐隐约约地投射着我记忆的阴影。这种叙述的套层是给时间以自由的天然跳板,可供叙述者调度的时空显得很宽广,苏童的《井中男孩》也运用了同一种手法。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时期小说的文学建构与嬗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