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第7辑)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中江,李存山 主编  页数:484  字数:452000  

内容概要

  《中国儒学(第7辑)》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王中江、李存山主编的《中国儒学(第7辑)》从第三辑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刊出一辑。

书籍目录

先秦儒学研究
林义正:孔子对《诗》的诠释方法——李退溪与朱熹诗风的差异及其成园
池田知久:孔子的宗教批判
谷中信一:孟子人性观的现代意义——阐扬“人的尊严”的思想家
出土文献的思想史研究
杜维明、王中江、王博等:“出土文献与古代思想记忆的
新方位论坛”纪要
朱子学研究
吴吐:目的论与朱子“体用也定”“理先气后”义之衡定——一个反思判断的诠释
谢晓东: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朱熹新民思想
匡钊:朱子礼学研究的精神性意义
王垫、黄玉顺:比兴:诗学与儒学之本源观念——朱熹《诗集传》再检讨
张新国:论朱熹传统主义的经典诠释方法
朱人求:朱熹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
李存山:朱子《学校贡举私议》述评
方旭东:朱子科举经济学初探
李伟波:颜元与朱子的对话——从《四书》解释出发
王志楣:朱、庄之理的比较分析
朱平安:北孔南朱铸道统道理相继续文命——朱熹与中国文化
观念史:“天下”概念
小野泰教:安部健夫《中国人的天下观念》的意义及课题——在日本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天下概念
赵旭东:天下:作为一种中国人的宇宙观
沃格林:世界一帝国与人类一体
儒学散论
陈更宇:秦律“不孝罪”对家庭关系的调整
任蜜林:纬书的天人关系说
周桂钿:如何评价唐太宗——以儒家政治哲学视角
小岛康敬:“天道”与“人道”的交响——展望二官尊德的天人观、新实学
安靖如:牟宗三论自我坎陷:诠释与辩护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刚刚讨论的问题在他那里都有一个特色。因为上帝的观念在中国没有出现过,而在西方没有一个哲学家不讨论上帝问题。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是不是讨论上帝的问题,它的宗教性就强;不讨论上帝的问题,宗教性就不强?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从商周慢慢发展下来,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宗教减淡了,然后哲学出现了。但是人文是怎么样的人文?我们往往把人文当做理性主义的出现,那么是不是就是这样?非常难讲。到了孔子的时候,就对死、对祭不重视了,就“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曲解。孔子也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记》里讲了那么多祭祀,那么你说对死、对祖先不重视,是不可能的。它的宗教性是相当强的,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 李锐副教授:学派的问题我再回应一下。我最近做的一个课题就是关于学派的问题。研究学派需要区分两种学派。一种是诸子百家,比如说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另一种是六家,像儒家、道家、阴阳家,包括后来的九流十家。我觉得这里面容易混淆的就是儒家和墨家。儒家和墨家既是六家里面出现的两家,也是百家学派里面有牵涉的两家。所以胡适先生说他不承认有什么道家、法家,但他没有说儒、墨。而冯友兰先生也说先秦就有六家,或者说九流十家。他的根据也是儒、墨。那么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两种区分怎么看。我的看法是,一个是百家学派,需要有学术师承、学术渊源的学派,那么儒家和墨家显然也是可以算在里面的。当然儒家还可以细分,墨家也分为三派。我们还有一种区分,就是从学术宗旨、学术兴趣和学术问题所确定的一个学者群来划分。这样一个学者群里,可能有师承关系,也可能没有师承关系。这个就是六家和九流十家的来源。其中有的是有共同的学术问题、学术兴趣,比如儒、墨是这样,刑名家谈论“白马非马”也是这样。他们都说“白马非马”,可是我们看到,公孙龙和完说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在谈六家的时候,是根据他们的学术宗旨或者说学术兴趣来谈的。所以这两种学派经常把我们搞混淆了。我觉得,黄老也是这样。有学术师承渊源的黄老是河上丈人这一批。而司马迁归纳的也许是有共同兴趣的黄老。这两种应该区分清楚。我觉得,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百家的那种学派。因为不但是中国如此,我们看《名哲言行录》这本书里面,古希腊也是这样。希腊人区分学派非常注重师承,而不是你自己创造了什么。那么每个创造都可以创立一个小派。我们又看佛教,他们讲师承渊源,也是讲究血脉传承。经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人来讲同一部经,可是这个不是师承渊源,这只是教法的传授。这两者是不同的。我们应当把两者区分清楚。而且我们讲先秦的时候,百家最好要重点来讲,而六家和九流十家我们也可以讲。白先生的书我也是经常看,他在这一点上强调的十分清楚,他做了明确的定义。比如他讲到宗旨,就是道法结合、兼采百家。还有您讲从学术脉络来判断黄老帛书的位置,您这个做法确实是避免了一个问题,即我们在讲黄老帛书时代的时候,经常谈到一个方法,叫做“重文分析法”,就是每一段文字里和它有一个重合的文字,那么不是一个早,就是另外一个晚。这样一早一晚的话,确实经常打架,你说早,我说晚。我觉得,在早晚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两者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编辑推荐

《中国儒学(第7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儒学(第7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