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英模第四辑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开国英模》编委会 编  页数:229  

前言

  1.本丛书是为配合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英模事迹而组织编写。  2.本丛书共计5册,每册选入20位英雄模范人物。  3.“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是从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联合主办的专题评选活动中,由全国人民参与投票评选产生。  4.丛书中介绍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事迹,乃以官方正式公布的人物生平为准撰写。

内容概要

历史不该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双百”人物评选,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人物评选,世人瞩目;百位英雄人物,成长与革命,真实再现,读之潸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经典,情感的共鸣,精神的洗礼,一生奋进的财富。庞世烨主编的《开国英模(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第4辑青少年版)》选入20位英雄模范人物,包括于化虎、马立训、毛泽民、毛泽覃、王尽美、王若飞、邓恩铭、冯平、任常伦、关向应等。

书籍目录

于化虎(1914—2004)马立训(1920—1945)毛泽民(1896—1943)毛泽覃(1905—1935)王尽美(1898—1925)王若飞(1896—1946)邓恩铭(1901—1931)冯平(1899—1928)任常伦(1921—1944)关向应(1902—1946)寻淮洲(1912—1934)许继慎(1901—1931)阮啸仙(1897—1935)何叔衡(1876—1935)旷继勋(1895—1933)杨殷(1892—1929)杨闇公(1898—1927)萧楚女(1893—1927)李兆麟(1910—1946)邹韬奋(1895—1944)

章节摘录

  从“机枪迷”到爆破手  1940年10月,部队奉命由泰山区调到沂蒙山区。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当时。这里是山东党政军机关所在地,也是全省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因而也就成为敌人“扫荡”的重点。敌人“扫荡”后,常在我根据地边缘设下据点,企图分割、蚕食和封锁我抗日根据地。部队来到沂蒙地界,受命拔除对我根据地危害极大的“钉子”。  敌人的这些据点大部分修筑在四周都是悬崖绝壁的崮上,只有一条供人行走的羊肠小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了攻克这些据点,部队挑选了最勇敢的战士组成精干的小分队,决定出其不意,夜间偷袭。马立训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小分队。  他与战友们先后攻克了水塘岗、小红山、半边寨、油篓崮、小田庄、周家崮等险要据点。在拔除青蛇寺据点的战斗中,马立训手提浇上火油的公鸡,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到据点的围墙下,点燃“油鸡”,狠狠地甩进敌人的据点内。据点内顿时火种连燃,烈火熊熊,敌人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就这样,在开辟沂蒙山根据地的一次次战斗中,马立训总是舍生忘死,冲锋在前,表现出超人的机智和勇敢。  1941年春,敌人调集大批部队向我中心根据地“扫荡”,我山东各部队展开了反扫荡战役,一举歼灭了汤头、尖子山、沙沟峪之敌,拔除了敌人安插在我根据地的全部据点。马立训协助战友炸毁莱芜吴家洼据点,炸死汉奸30余人。他还参加了攻打汪闪敌人据点的突击队。他和战友们冒着倾盆大雨,从汪闪围墙西南角登梯冲进庄内,与敌人展开巷战。全歼敌人一个中队,缴获捷克式轻机枪一挺。战后,上级将这挺机枪配给了马立训所在班。从此,马立训成了“机枪迷”,没白没黑地操练,很快掌握了射击要领,并且能独立排除故障。  1941年5月,驻沂水县的日军出动了七百多人到我根据地朱宝庄抢粮,上级命令我一、二连反击敌人。战斗打响以后,机枪手刘淑铭不幸中弹牺牲,马立训立即接过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把敌人的火力压了下去,掩护部队胜利冲进朱宝庄。在与敌人展开巷战时,马立训同志机智勇敢地把机枪架在墙头上,居高临下,痛击敌人。这次战斗,毙伤日军一百余人,鼓舞了根据地广大军民的斗志。马立训因在此次战斗中立了大功,被提升为机枪班班长。  1941年7月,部队奉命挺进山东战略要地——蒙山。刚到达不久,日军就对这里展开了大扫荡,在蒙山周围安设了数百个据点,各个山口关隘也修筑了碉堡。敌人的严密封锁,切断了我军和老百姓的联系,造成了部队给养、医药供应的极大困难。马立训带领机枪班割草、抬石头,搭起了第一问小营房。没有粮吃,就挖野菜充饥;没有做饭的锅,就用脸盆代替;鞋穿破了,就用破布缝补一下;没有烟抽,就采来山问的石花和野黄花代替。火热的革命熔炉,艰苦的斗争生活,将马立训锤炼成为出色的抗日勇士。  为粉碎敌人对蒙山的封锁,上级决定采取“敌进我进,打到敌占区”的方针,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拔掉离部队最近、威胁也最大的岳家庄据点。  岳家庄据点设有五大碉堡,四周有坚固的围墙,墙外有壕沟、鹿砦护卫。我军最好的武器在敌人的碉堡面前都无能为力。为此,团长陈奇指示部队学习研究爆破技术,用炸药炸碉堡,摧毁敌人。马立训自告奋勇,和战友一起,仔细琢磨,认真研究,积极试验,在第一、二次攻打岳家村据点时,他们把炸药装在瓷罐里,用自制的“土”导火线引爆,没有成功。后来,马立训提出用破布和麻袋包紧炸药,用手榴弹引芯作为导火线,把它们一起捆到木棍上,竖到敌人的碉堡下,然后引爆。这个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团长的赞同,当即叫通讯员拿来两条缴获的破军毯,截成四块,扎了四个炸药包。当天晚上,部队对岳家村据点发起第三次进攻,在火力的掩护下,马立训双手抱着炸药包,机智勇敢地冲到鹿砦下,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鹿砦飞到了空中。马立训怀着兴奋的心情,紧接着抱起第二包炸药,炸开了据点的围墙。马立训越战越勇,又从战友手中夺过第三包炸药,冒着滚滚硝烟,冲向敌人的碉堡。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战士们喊着“杀”冲进了岳家村,全歼守敌一百多名。马立训成为全团翘指称赞的第一名爆破手。  “开路先锋”“神炮”威名  1942年春,部队奉命开辟鲁南根据地,马立训所在连整编为山东纵队第一旅第三团第一连。当时,鲁南环境比蒙山更艰苦,更复杂。在攻克南大顶、孙徐、石家楼等据点的战斗中,马立训总是手提炸药包,冲在最前头,摧毁了敌人的无数道鹿砦和无数座碉堡,领导和同志们称他为“开路先锋”。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马立训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炸死日伪军60余人,特别是在歼灭惯匪刘黑七(本名刘桂棠)的战斗中,他更是大显身手。  刘黑七是个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的大土匪,手下有几千人,勾结日寇、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是鲁南地区的一大祸害。1943年11月,马立训所在的部队担负攻打刘黑七老巢——柱子村的战斗任务。  柱子村位于费县南部,是刘匪苦心经营的一个最坚固的堡垒。刘匪的司令部和主力部队都驻在这里,整个村子有两道围墙,均有一丈多高,三尺多厚。围墙四周驻有突起的炮楼,刘黑七自称柱子村是“铜帮铁底”、“万无一失”。  11月3日,部队带着捆绑好的大小炸药包,抬着云梯,急行军40公里,于当晚9点运动到柱子村外围一片洼地里隐蔽下来。一连连长命令“偷爆”,马立训抱起炸药包,“嗖”地跳出掩体,借着夜色的掩护向前冲去。围墙上的敌人发现后,立即向他猛烈扫射,子弹像密集的雨点向他飞来,但他毫不畏惧,机智地滚进围墙下的一条小沟里,借着火光向围墙张望。经过观察,他决定将爆破点放在碉堡与围墙的结合部,这样既能炸开碉堡,又能将围墙炸开缺口。他看准爆破点,抱起炸药,跃出小沟,灵活地运动到围墙下,将炸药包放在看好的爆破点上,迅速拉开导火线,翻身滚进身边的沟里。一声巨响后,敌人的炮楼炸掉了半边,围墙炸开了一个缺口,部队乘机发起冲锋,迅速攻进了第一道围子。经过一场激烈的巷战,刘匪全部退进了第二道围子里。二道围子的工事比一道围子的工事还要坚固,刘匪企图负隅顽抗。  马立训冒着敌人的炮火,迅速将炸药包送到了东门,一声巨响,东门炸塌。在硝烟中,部队发起冲锋。这时,刘匪猛烈反击,成百名匪兵怪叫着从缺口压过来,妄图将我军赶出围子。马立训手疾眼快,立即将随身携带的小炸药包连续投向敌群,炸得匪兵血肉横飞。其中有一个炸药包炸燃了敌人的马棚,顿时火光冲天,受惊的百余匹战马狂嘶乱叫,挣脱缰绳,四处狂奔。刘黑七的老巢霎时乱作一团,溃不成军。我军越战越勇,直捣刘匪司令部,当场击毙了刘黑七。  马立训英勇果断连破敌阵立了大功,被誉为鲁南三团的一门“神炮”。不久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提升为一连二排排长。  1944年7月,山东军区召开隆重的英模大会,马立训被选为战斗英雄出席,并在会上介绍了他的英雄事迹。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政治部主任肖华等首长亲切接见了他,并授予他“特等战斗英雄”和“山东爆破大王”的光荣称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开国英模第四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