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逻辑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马克·布坎南  页数:208  译者:李晰皆  
Tag标签:无  

前言

大多数人都认为,20世纪70年代早期,纽约、芝加哥和美国其他城市出现的种族隔离现象之所以顽固不化、持续不断,显然是和种族主义颇有关联。那时,黑人只能蜷缩在市中心极度贫穷的角落,而周边富裕的市郊地带则被白人占据。研究发现,在商业领域,员工的雇用、晋升和劳动报酬方面都普遍存在种族偏见,房地产行业更是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在黑人居住区和白人居住区之间划清界限。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之间的关联看似无可辩驳,然而,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仍然怀疑,人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个并不那么明显却甚为重要的因素,种族隔离从原则上来说,会不会和种族主义根本毫无关系?于是,谢林开始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来检测自己的想法,道具是一副国际象棋的棋盘和一把硬币。棋盘上的正方形代表房子,硬币则用来代表人——深色硬币代表黑人,浅色硬币代表白人。一开始,他把硬币摆放到棋盘的格子上,深浅硬币随机混合,数量相当,组成了一幅黑白完全融合的社会图像。接着,他开始移动硬币,看看这个社会的组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怎样的变化,同时,这个想法对可能影响人们行动的因素做出简单的假设,然后移动硬币,看看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在第一个实验中,谢林假设每个人都是种族主义者,凡是发现周边的邻居中有一个人是来自“其他”种族的,他们就会搬家。他用这一假定的规则依次考虑每一枚硬币的情况,是该原地不动,还是该移动到附近开阔的格子内。结果,他发现这个社会快速地被分隔了,深浅两色硬币互不相干,分开聚集在一起。不出所料,种族主义的确能造成种族隔离。然而,种族隔离的现象一定是由种族主义造成的吗?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为了找到答案,谢林设计了第二个实验。这一次,他在真实的人性面前退一步假设,每个人都非常乐意与其他种族的成员做邻居。但是他想,哪怕是在种族问题上非常宽容的人,也会情愿避免让自己成为极少数群体的一分子。白人会有黑人朋友和黑人同事,他们也会乐意住在一个黑人占绝大多数的居民区里,但不会愿意成为那个社区里唯一的白人。这其实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族歧视”心态。在这个实验中,谢林假设所有人都会留在原先住的地方,除非他们发现左邻右舍的同一种族已经变成了一个极少数的群体,譬如说占整个社区的比例,不到30%。也许你会觉得,每个人都慢慢地对种族之间的融合感到心满意足,最初黑白混合的状况就会维持下去。但恰恰相反,谢林发现那些硬币再次分离到完全不同的区域,泾渭分明。图1是这个实验的现代电脑图示,显示了一个融合得恰到好处的社会(左图)是如何自然而然地转变成为一个分隔的社会(右图),尽管在此之前没有哪个人有过隔离的想法。荒谬的是,人们不愿住在极少数群体中的单纯想法,最终却把融合的群体完全破坏了。谢林在1971年发表的一篇小论文中宣布了一个怪诞的结论——即便种族主义明天就能消失得无影无踪,某些类似物理学定律的东西仍然会使种族之间相互分离,就像油和水永远不会融合一样。谢林设计的种族隔离的游戏是社会科学史上的一个经典,显然这个游戏暗示我们,任何考虑种族隔离问题的人,在把这个问题只归咎于种族歧视的态度之前,最好再好好想想,是否存在其他原因。不过,这个游戏还传达出一个更为普遍的讯息。我们一般认为,一个集体或者群体的行为,应当非常直接地反映出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特点。譬如说,如果发生暴动,一群人发了疯似地砸碎商铺的店面,那么我们通常认为,这种现象是暴动成员怒火的发泄,或是导致他们愤怒的原因所致。这种解释看似很有道理,然而根据谢林的试验,这种想法实际上是种谬论。至少在某些情况下,社会结果并不一定明显地反映出每个人的欲望和意图,或是习性和态度。如果单凭我们的直觉去解释人类社会是如何运作的,那就完全乱套了。不过,谢林的研究还是传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息——洞察人类世界有一个好方法,就是从平常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跨出来,走一条更简单的途径。不要只把焦点放在人们的个人心理上,而应该把人当作原子或是遵循某种简单规律的分子来看待,并且设法找到引导这些规律的模式。谢林暗示,看似复杂的社会事件,背后的起因通常可能是很单纯的。我们人类也遵循着某种类似于物理学规律的法则,通过审视这一点,我们就能发现那些隐藏的逻辑。本书探索的正是这一理念,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几年前,我还是《自然》(Nature)期刊(一本公认的尖端科学期刊)编辑的时候就发现,有些投稿的论文作者一门心思地在人类世界中找寻某种像物理学规律一样的数学规则。事实上,他们试图按照物理学的思路来研究社会科学。现在回想起来,我想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经过多年的漠视,研究人员终于开始认真地考虑谢林的思维方式了。自此,我称之为“社会物理学”的现代研究工作也开始迅速发展,让我确信我们现在正处于历史性的重要时刻。我们正亲眼目睹一场社会科学的巨大变革,就像物理学的“量子革命”。或许,我们在出现人类世界明确的“规律”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世界存在着定律般的规律,而且也认可了,这种规律无论如何都不会与个人自由意志的存在相互抵触;我们可以做自由的个体,结合起来的群体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这一点就非常像物理学中的现象,虽然原子状态非常混乱,但是到了热力学或行星运动层面却犹如时钟般精准。在从事社会物理学的研究时,现在的研究者和多年以来的物理学家一样,都开始重视电脑这个科学工具的强大力量。有史以来,伟大的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都在玩令人着迷的“假如游戏”。假如人们极其贪婪和自私,社会还能正常运转吗?还是最终会瓦解掉?假如人们不贪婪自私呢?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会总是为他人着想呢,还是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社会转型是如何因此而改变的呢?不幸的是,这些苦思冥想很大一部分仍然停留在徒劳无果的“假如”上,因为,随着百人或千人聚集到一起,因果关系的网络就会不断壮大,连最伟大的人类智慧也被淹没其中,使得人们无法预见结果。如今,科学家已经学会利用计算学来估量他们的智慧,在“虚拟”的社会实验中,按照程序找到那些假设的答案,以此来研究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在这本书里,我不想假装自己做得尽善尽美,更确切地讲,我的目的只是想阐述一种我认为特别重要的思维方式,并举一些例子,尽量把最近社会物理学领域内最令人兴奋的发现呈现给大家。对于我来说,了解群体组织及其演变的规律无疑是我们这个年代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全球变暖到环境恶化,再到核武器的不断扩散,人类之前从未面临过如此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握群体的社会活动。当然,我并不认为,任何社会物理学的伟大发现都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如果我们真的想为了人类,为了这个世界,开辟一条通向未来的安全大道,我想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摸爬滚打”而已,就像我们过去就是“摸爬滚打”过来的一样。但是,如果能正确地理解掌控世界和构成我们社会生活的隐形力量,我们“摸爬滚打”的技术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内容概要

  在《隐藏的逻辑》一书中,作者布坎南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正在上演一场“量子革命”。物理学法则开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关人或“社会原子”的崭新图像,而且与现实存在的个体自由意志毫不冲突。混乱的原子活动能够组合成精准的热力学,人类的自由个体也同样能组合成可预测的模式。社会物理学家能剖析潮流的变化;能预测企业是成是败;能解释犯罪增多的原因。了解群体组织的规律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隐藏的逻辑》例证丰富,论点尖锐,容易理解,充满了智趣的游戏和刺激的实验,为我们看待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马克?布坎南(Mark
Buchanan),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理论物理学家。曾任《自然》(Nature)与《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杂志编辑,并为诸多英美报刊撰写文章,目前从事科学写作。他还著有另外两本颇具影响力的作品,一本是《改变世界的简单法则》另一本是《连结》。

书籍目录

第1章 要思考的是模式,不是人
要思考的是模式
社会原子
反馈机制
一门独特的科学
第2章 “人”的问题
科学的配方
非理性的科学兴盛
事件与争议
人是“不知好歹的两足生物”
最终的障碍
第3章 思维的本能
经济的思维方式
一个猜数游戏
出错是一种本能
现代人的头,石器时代的脑
不断进化的人
第4章 适应性强的社会原子
什么是“肥尾现象”?
今晚去不去EIFaro酒吧?
不切实际也有效力?
预见未来
回归现实
第辜盲目从众的社会原子
眼见为实
企鹅思维
微妙的连锁反应
物理学的观点
简单点,再简单点
第6章 互相合作的社会原子
做一个自私的好人
自私与无私
无私行为的根本
社会凝聚力
“群体的我”
第7章 阴谋与科学
人类的普遍性
财富的问题
火星上的“河流”
为什么会存在企业?
合与不合
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8章 回顾历史,迈向真理
一个更自然的传统
帝国的灭亡
组织就是一切
知识的另一面
致谢

章节摘录

要思考的是模式,不是人嘲讽要求进步的希望是最愚昧的,是精神贫乏和头脑枯竭后发出的最后声音。——亨利•路易斯•门肯(Henry Louis Mencken)1992年的夏天,在克罗地亚达尔美逊(Dalmation)沿海城市斯普利特(Split)的一个小型体育馆里,波斯尼亚战争的流亡者向《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记者彼得•马斯(Peter Maass)讲述他们亲眼目睹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就在一夜之间,一个作风正派的正常人突然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一位名叫阿旦的农夫说,从毗邻村庄来的塞尔维亚人在他的村子里杀害了35人,撕裂了他们的喉头。“他们就这么被杀了,”马斯报道说,“那些杀害他们的塞尔维亚人曾是他们的朋友,曾在去年秋天帮他们一起收割,一起分享年少轻狂的青春秘密,一起在那些炎炎夏日,到德林纳河(Drina River)里光着身子游泳,夜里和村里那些没规矩的女孩子厮混。然而转眼之间,看似毫无征兆,他们就变成了杀手。”20世纪90年代的头五年里,无数来自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以及科索沃的人都像阿旦一样,讲述着邻里间反目成仇、朋友间自相残杀的故事。战后,一些官员采访了来自克罗地亚小镇弗科瓦(Vukovar)的一名男子,他回想起那些来自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的邻居们,说道:“我们过去都是朋友,常常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然而,1991年,一片充满仇恨的乌云如有毒气体般笼罩了整个小镇。邻里间的问候,一度不变的亲切和友善,都为了表现某种种族身份和所谓的民族团结——实际上只是一种把“我们”从“他们”中区分开来的方式——而变得粗暴不堪。男人回想说:“昨天他们还是你的好朋友,而今天你就开始需要寻求他们的保护,可他们几乎再也认不出你了,他们再也不敢做你的朋友了。”这类事件令人恐怖和困惑的地方在于(唉,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再平常不过了),它们看似毫无缘由,却莫明其妙地发生了。某天所有看来稳定不变的东西都突然土崩瓦解了,人们变得面目全非,被迫无奈地做出一些他们之前从未想到过的行为。这就仿佛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突然掌控了,哪怕是那些目标明确、计划周全的人,也无力阻止事态的演变。德国作家塞巴斯蒂安•哈弗纳(Sebastian Haffner)在其著作《反抗希特勒》(Defying Hitler)一书中回忆了作为纳粹分子的敌人的他,是如何被迫参与纳粹活动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纳粹党,也就是统一穿着褐色衣服的军人,在街上行军时,只要看到有谁不行礼,他们就鞭打谁。哈弗纳自己的反抗方式通常都是躲开纳粹军。但是,当他和其他学法律的学生被勒令关进教化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也穿上了褐色衣服,加入到相同的行军行列中去了。“抵抗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自杀。”哈弗纳如此写道,受压迫者无意中却转变成了压迫者。“当我们从村子里走过,道路一旁的人们高举双臂,向旗帜致意,或者有些人迅速从家门口消失了。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我们,也包括我,会把他们痛打一顿。这之间的变化不是一点点,当我们没有跟在他们后面行军的时候,我——毫无疑问还有我们中的其他人——看到那些旗帜都会躲得远远的。而现在我们却变成了对所有旁观者形成暴力威胁的人,表现得绝对盲从。路边的人要么向旗帜致意,要么躲得远远的,因为害怕我们,因为害怕我……”是什么让完全普通又正常的人一头扎入集体的疯狂中呢?用“疯狂”来形容那些发生在波斯尼亚、纳粹德国的事是否正确呢?关于这类事件,我们是应该用人类心理的突发奇想来解释呢,还是用人性道德的沦丧来解释?抑或,会不会存在一个并非那么神秘,却更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原因呢?1974年,当印度人口达到5亿高峰的时候,印蒂拉•甘地(Indira Gandhi)领导下的政府决定是时候该采取极端措施了。当时卫生部部长说:“我们已经尝试了各种手段,现在我们不得不走最后一步了。”他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男子绝育营”,而且根据一项新的法律,有三个孩子并且孩子都还活着的男人必须到这些营地报到,做绝育手术。那些不愿前去报到的男子将被强行逮捕。作为高压政治的一种手段,警察们可以扣押食物分配卡、医疗证和驾照,他们还在一个村子里威胁一名男子,如果他不接受绝育手术就把他的店铺烧毁,尽管他的妻子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单单在一年之内,就有超过800万人被绝育。然而,甘地政府真正的目的很快就暴露了,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和社会的自然现象做斗争,压迫那些违抗他们意愿,反对他们习俗和信仰的人。在一场暴力抗议中,甘地政府不得不放弃这项计划,而印度人口增长的势头仍旧居高不下。如今,印度除了南边的科拉拉邦(Kerala)之外,全国的人口仍在增长。科拉拉邦是印度社会的一个奇迹,不靠宣传,没有残暴,不用高压政治,科拉拉邦却莫明其妙地达成了其他地方没能达成的目标。科拉拉邦的大多数人都是农民,依靠种植粮食、茶叶或是像豆蔻和胡椒之类的辣椒为生。典型的科拉拉人拥有的炊具和工具都很少,赚的钱只是美国人均水平的七十分之一。然而科拉拉人一般都能活到72岁,接近美国的平均寿命77岁。而且,当印度其他地方的人口在急剧上升的时候,科拉拉邦的人口数量是稳定的。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而言,科拉拉邦看上去和印度的其他地区没什么两样,不比其他地方富裕,土地也不比其他地方肥沃,怎么就会如此与众不同呢?使科拉拉邦与众不同的一个原因是教育。并非是你们所认为的关于计划生育或是节育的教育,而是教人读书、写字和算术的普及教育,尤其是教女性。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科拉拉邦政府在志愿者组织的援助下,坚决努力地开展大范围的扫盲运动。数万名识字的志愿者奔赴乡村,尽力为15万不识字的人扫盲,其中三分之二的接受教育者是女性。一小队志愿教师们开始教她们学习最基础的知识。一位志愿队长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说:“我们就在牛棚里,在空旷的院子里上课。”三年之后,也就是1991年,美国宣布科拉拉邦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地方。这一杰出的成就似乎对人口增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1999年一位印度计划生育专家所说的,“现在如果人们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就会觉得尴尬,觉得难以启齿,而在七八年前,人们一般是生三个孩子,而且我们当时还觉得那么做挺好,但是现在是两个孩子,而在受高等教育的家庭里,大都只要一个孩子了。”经济学家和社会研究者现在都认为,科拉拉邦对女性的教育是一颗魔力弹,把人口增长这个大气球里的空气都吸附走了,那个气球曾稳稳当当地被传承了数千年之久。那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节育计划、计划生育甚至是强行绝育都失败了,然而教育却奏效了。让女性学会读报写日记,让她们学会数超过一百的数、做三位数的乘法,怎么就能造成如此大的差别呢?要思考的是模式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理解事物的唯一方式是对模式进行思考,而不是对人。无论是理解种族主义突然爆发的原因,女性教育和节育之间的关联,还是理解顽固不化的种族分裂,抑或是一系列其他重要又有趣的社会现象,金融界的也好,政界的也好,时尚界的也罢,都是思考模式,而不是思考人。旧的思维方式认为,社会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是复杂的。许多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未能用诸如物理学或是化学中的可靠理论来理解人类世界的原因。说到底,原子是简单的,而人不是。我想解释为什么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人们有时的确是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但这并非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有开车的人都会有这种令人不快的驾驶经历,在公路上开着,突然交通就慢慢地停了下来,看似没有任何缘由。你慢慢地向前开了30分钟,嘴里还咒骂那些你前面的“白痴”们,并且拉长身子想看看是什么东西造成了交通堵塞。然而,没有交通事故发生,没有车辆抛锚,也没有道路维修。不多久,交通又意想不到地再次畅通了,你又能毫无障碍地顺利通行了。交通专家称这种现象为“幻影塞车”,就是一种自发产生的基本模式,在交通拥挤的公路上随处可见。驾驶员能很快地对周遭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但是当道路变得越来越拥挤,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时,我们的反应能力就再也无法应付了。任何无意中聚集起来的车辆都会自动减速,所以簇拥的车子越来越多,车速也越来越慢,交通堵塞自然而然也就发生了。在有大游行或是演唱会的时候去公共场所,你会发现某些表象截然不同,但在概念上又极其相似的东西。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比肩接踵地在拥挤的人群中挪动,其实真的和个人意向没多大关系,相反却和模式颇有关联。随着人们尽量避免和其他人发生摩擦,一个跟着另一个走,另一个人又跟着其他人走,人们开始自动形成一股人流,连贯有序地运动着。紧靠你左边和右边的人朝着你走的方向动,而再走远一点,他们就朝着其他方向走了。人们随着这些人流走动也不无道理,因为朝着其他方向行动要困难得多。任何人流都能凭借这一点很快吸引到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使队伍越来越庞大,随之又能吸引到更多人。模式限制了人们的选择,使人们更可能按照巩固模式的方式来行动,加强模式的能量和影响力。这些例子说明了,在简单的情况下个人意欲与社会结果之间存在一种令人费解的关系。没有人想让交通堵塞,对于每天在全世界都让道路陷入瘫痪的“幻影塞车”,你甚至不能指责是驾驶员的坏行为所导致的。同样的,人群中没有人想计划人流运动的开始,或是人们运动的方向。模式在骚动和混乱中自发产生,自行积聚着能量。这就像是没有编舞的舞蹈表演。人流像蛇一样迂回前行,去向何方并不能反映人流中每个个体的实际期望,甚至不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向。2004年,被关押在巴格达阿布格莱布(Abu Ghraib)监狱的伊拉克囚犯,遭受美国士兵虐待和羞辱的照片公布于世,美国人备感震惊。人们觉得难以置信,美国军队中不管是正式军人,还是全国各地还在上高中和大学的普通孩子,居然会参与鞭打和羞辱那些毫无防备的囚犯,而且快乐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我们不难找到这样一个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是坏的模式,而不是坏的人。30年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斯坦福大学的同事在普通学生身上做实验,把他们关在像监狱一样的心理学系地下室里,一些人当囚犯,另一些人则做狱警。研究者把学生平常的衣服都拿走,发给他们制服,并为他们编号,给狱警发反光太阳镜,并给他们统一取诸如“监狱警官先生”之类的称号。心理学家的目的是扯掉那些学生个性的面具,然后看看在那种情况下事态会如何演变。以下是津巴多对所发生事情的描述:“对囚犯的敌意、虐待和凌辱一天比一天厉害。不到36小时,第一个囚犯的情绪就崩溃了,他哭喊、尖叫,失去了理性。我们不得不放了他,接着在那之后的每一天,我们又不得不因为出现情绪的极端反应而释放一个人。原本这项实验计划持续两周的时间,但六天之后我就终止了这次实验,因为情况实在失去了控制。我们选择的那些孩子原先都是健康的正常人,后来都崩溃了。那些原本是和平主义者的孩子后来却做出虐待人的行为,从施暴、行恶和惩罚囚犯中得到快乐。”津巴多指出,在阿布格莱布发生的事情遵循了同样的模式,这种模式和个人所处情境的关系,要比它和个人的关系大得多。在公布的许多照片中,狱警并没有穿着他们统一的制服,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他们是匿名的,他们作为狱警的人格被“分解”了。他们为囚犯贴上了如“被拘留者”或是“恐怖分子”这样的兽性标签,与别人相比,那些囚犯是低人一等、一文不值的,而且他们误读了自己对囚犯的职责与监督权力。虽然这也许不是所有虐待发生的原因,但是无疑为虐待建立了一定的条件,使虐待的行为得以生根发芽,自然生长。虐待囚犯的狱警越多,他们就越不把囚犯当人看待,越觉得他们就是应该被虐待。现在再想一想仅仅靠教育就让科拉拉邦人口增长得到控制的方法。思考模式,而不只是思考人,你会发现这类事件,还有其他一些诸如此类的事件,就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令人费解了。正如我们在之后要详细探讨的,种族仇恨和种族猜忌会自我生长。的确如此,从表面来看,在原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合作的基本逻辑有时候甚至会导致人们仅仅根据表象(如文化、宗教或在其他方面)的不同,盲目地猜忌和怀疑别人,从而为一个群体巩固自身的凝聚力提供一个很有效的方式,无论这种凝聚力从外表来看有多邪恶,破坏性有多大。正如我们所见,简单的数理分析表明种族中心主义本身就有一股自我驱使的力量,让许多人都难以抵抗。或者再想一想科拉拉邦的教育,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西方的国家随着女性接受教育后,出生率也逐渐下降了。这本身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因为教育得以使女性在家庭以外寻求其他的兴趣,比如在工作方面或是在其他方面。但是在科拉拉邦这一事例中,奇怪的地方就在于这种转变是突然发生的。理解这种现象的奥秘也许就在于理解一种能够自我加强、自行巩固的模式。没有人是孤立地生存着,没有人的行为能不受到别人的影响。当每个人都接受了教育之后,当生活变得要依靠教育的时候,那么之前放弃教育还算是个能够理解的决定,而现在显然不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教育本身得以自我持续,并不是因为作为个体的人们有所改变,也不是因为人们的心理,而是因为群体模式的逻辑和巩固这种模式的因素。我想,作为个体的我们,出于融入周遭世界的本能的种种行为,制造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并反过来影响我们,把我们推向另一个方向,造成了好的或坏的社会结果。我们被拽入社会的洪流中,与此同时,这股洪流的力量也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诱惑力。我们协助制造了潮流、青年运动,一窝蜂的疯狂,宗教仪式,爱国主义热情,或是股票市场的恐慌,可之前我们毫无这样的意图。看来,当我们跟从隐藏的社会潮流的力量时,通常很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然而它们却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倾向于把一件事和某些想法联系在一起,而不会想到别的,抑或对我们认为是流行的或是被社会认可的东西造成了影响。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来看待这一切,首先我们要对物理学进行仔细的剖析。社会原子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物理学家做的许多事,包括至今仍在做的事,都是为了弄明白很多原子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什么。根据原子的种类,尤其是它们组合的方式和相互混合的模式,人们会得到不同的物质,如液体、固体、能导电的金属、不能导电的橡胶,或是半导体、超导体、液晶和磁体等。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就是,部分的性质通常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组织,它们组合起来的模式和形式。在原子和分子层面的确没错,说到高于这个层面的东西亦是如此。尽管我们通常都忽视了这一点,但是在这个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东西的确是起因于模式与组织。如果走在离北极600英里(相当于965千米)远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ergen)属斯瓦尔巴特群岛(Svalbard)的一部分] 冰冻的苔原上,你会看到某些看似是古代人类活动的迹象。那里的土壤中嵌有许多石子,在有些地方,石子被小心翼翼地堆成圆形,形状不偏不倚,非常精准,直径大约有6英尺长(相当于1.8米)(见图2)。这种完美的几何图形看似是用细心和耐心制造出来的,但是出自谁之手,又是为了什么目的呢?科学家现在知道,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目的,如果说大自然存在某种神秘的活动,那么这种现象就是由模式在大自然力量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正如地球物理学家布拉德•沃纳(Brad Werner)和马克•凯斯勒(Mark Kessler)在几年前证明的那样,主要的驱动力只不过是冰冻和融化的相互循环机制而已。原理是这样的。我们假设一开始没有环状石堆,土壤和石头的混合程度也并非绝对统一,只是很偶然的,某些地方的石子多一些,而其他地方的土壤多一些。当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在这种地方经常这样),由于土壤含有更多的水分,因此石子比较多的地方比石子少的地方要冰冻得稍快一些。同理可得,土壤较多的地方冰冻得要稍慢一些。冰冻程度的细微失衡就造成了地球物理学家所谓的“冻胀”,正是这一股扩张力将土壤往多土的区域推动,将石子往多石地方推动。自然而然地,就仿佛是被魔力驱使一样,一个自然的分类过程把土壤从石子中分离出来,并把它们推向不同的地方。因此,起初土壤和石子任意的变化模式被加强了,出现了土壤占多数的区域和石子占多数的其他区域。这只是原理的一部分——紧接着还有其他事发生。随着石子聚集起来,石堆也越来越高,但是堆得太高的石堆变得不牢固,一些崩塌的石子往下滚,使石堆延伸成逐渐变长的石脊。有时,这些石脊一直延伸,没完整个石堆,有时,石脊的末端最终又碰到了一起,形成方形或是三角形,接着又演变为圆形,就像(由马克•凯斯勒摄于斯匹次卑尔根岛的)图2所显示的那样。自我组合基本过程的电脑模拟显示,这种扩张力完美地解释了实际模式的规模和布局,其中根本不需要人类的“智慧”或人类活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无数多的结构中,几乎都发现了类似的发挥作用的“自我组织”,如使老虎背上或蝴蝶翼上生出条纹的生化原理、大海里的波浪、沙漠中的沙丘,抑或是飓风硕大的气旋模式。这些自我组织的本质是一种自我生成的模式,如一圈石子或是水晶中原子的精准分布,生成的方式与局部的具体性质没多大关系,甚至毫无关系。任何对斯匹次卑尔根岛的土壤和石子的研究,都无法解释那些完美无缺的圆形,就像任何对空气分子的研究都无法帮助人们弄明白什么是飓风一样。要解释清楚这一切,就需要我们从模式、组织和形式的层面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思考原子,或是任何一种用显微镜才看得出来的部分。那么人呢?显然,或者说应该很明显的是,我们很可能也遵循着同样的群体组织的演变过程。托马斯•谢林对种群分裂的解释就是一个再清楚不过的例子。如果我们把人看作“原子”,或是把构成群体世界的基本组成看成是“社会原子”的话,那么也许我们可以预测,大规模的模式形成,所组成的团体与个体本身的特征无多大关系。也许社区、政府机构、市场和社会阶级会成为某种像石脊一样的构造——我们遵循着至今仍未知的社会法则,没有人要求我们这么做,而我们却不可避免地进行着自我组织。社会学家认为,有些群体比其他群体更有凝聚力,因此它们能更好地组织起来,迎接挑战。管理理论家坚信,有些企业的适应能力比其他企业更强,更有弹性,这一点虽然与更好的员工有关,但是与“组织”的关系其实更大。推崇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一贯喜欢借用市场自我组织的魔力、亚当•斯密(Adam Smith)无形的手,或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所谓的“自发性秩序”,这是一种个人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人们需要的东西得以生产出来,并摆满超市的货架,其中没有任何从上而下的控制或是中央计划。尽管人们比原子或石子要复杂许多,但是社会科学的主要工程看上去的确很像物理学,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清楚这一点。首先,你必须明白社会原子的特征,然后了解许多这样的原子在制造群体模式和结果的过程中,互相接触后会发生什么。令人鼓舞的是,这正是那些最令人兴奋的科学工作在做的事。反馈机制自我组织的本质就是过程A导致过程B,接着B再导致更多的A,A又诱发更多的B,如此不断循环下去,形成一个螺旋形的反馈机制。股票价格的下降致使人们抛售股票,因此又导致股票的价格降得更低。一个人暴动会吸引其他人加入其中。公园里一条若有若无的踪迹诱使有些人走了上去,留在草地上的脚印使那条踪迹更加明显,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走上去。通常来说,反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只有当你考虑到系统中各种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时,你才能发现其中的反馈机制,而不能狭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局部上。若干年前,德国物理学家德克•赫尔宾(Dirk Helbing)受到谢林思考方式的启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探索“人流”——人们聚集在一起并跟着他人穿过人群的方式——是如何自发形成的。一般来说,步行着的人们在不撞到别人的同时,试着往他们想要去的方向走。但是赫尔宾却发现,这一明显的事实,其结果却并不明显。他用电脑模拟几百人的行动,“人们”沿着一个宽阔的走廊或是人行道朝相反的方向(比如左和右)走动。在必要的情况下,这些人会因为避免与他人碰撞,稍微地转变方向,朝另一个方向走。这一模拟实验显示,这一简单的个人行为,结果却很快形成了一条经过自我组织的连贯“人流”。这是为什么呢?秘密在于,当人们为了避免碰撞改变了方向后,只要发现有人的移动方向和他们是一样的,就不会再往另一个方向走,这样就使相似运动的人们走到一起。自然而然地,“人流”的队伍——即便是瞬间形成或偶然形成的“人流”——都会随着其他人的加入而逐渐壮大。“人流”是人们群体移动的自然结果,是自行组成的结构,没有谁有这样的意图,就像是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圆形石堆一样。当然,自我组织并非总是有益的。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Budapest)的交通管理部门通常都在高峰时段安排几辆公共汽车跑同一条路线,以此来应对拥挤的交通。但是后来他们开始受到乘客的抱怨,说有时一辆公交车要等上半个小时到45分钟,然而有时三辆公交车又在同一时刻全来了。对于公众来说,这显然是由于公车司机的糊涂,或者某些积极的管理政策太反复无常。好在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真正源头,也很快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同一条线路上安排三辆或者更多辆公交车的话,尽管隔开相等的时间发车,但相互之间的距离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跟在后面发车的公交车,一般来说,上车的乘客平均会少一些,因为前面那辆车已经接走了一些人。所以第二辆车停站的时间就比第一辆车少。因此,第二辆不可避免地赶上了第一辆,第三辆又赶上了第二辆——最终经过自我组织后,三辆车就排成了一列。不过,这样的理解也给我们暗示了一种解决方案。交通管理部门承认,最终的问题在于安排在同一路线上的公交车不允许互相超车。这就意味着,那些后发车的公交车,永远都不能超过前一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指导司机遵循新的规则:如果他们看到前面有另一辆跑同一路线的公交车停站了,哪怕那辆车不可能把所有等车的人都接走,他们也可以直接超过前一辆车,继续往下开。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公交车的自然扎堆规律,使交通变得更有效率(虽然我确信等车的人看见空空如也的公交车飞驰而过,肯定会感到不满)。还有一个事例,也是由赫尔宾及他的同事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理解群体的自我组织后,对群体行为的管理也变得不同了。赫尔宾把他们的模型用在行人身上,考察人们在慌乱的情况下——比如试图从烟雾呛人的剧院里逃生时——会做出怎样的行为。这个模拟一方面证实了我们在童年时候都学过的知识,也就是别慌乱逃跑,因为冲向出口的人群堆积起来,会造成堵塞,而人们行动得稍微慢点,就能避免堵塞逃出去。正如赫尔宾所认为的那样,“越慢则越快,欲速则不达”。但是现在更出乎人们意料的事发生了。一个房间肯定会有一些桌子,那么桌子的大小和摆放的位置会怎样影响到人群的逃生呢?显然,障碍物肯定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然而,和我们的直觉相反的是,这些桌子有时候也会对情况有利。尤其是把一张桌子摆放在距离出口前几十厘米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调整人群,让逃生的人们更有秩序。那张桌子改变了自我组织的模式,使每个人能更快地逃出去。了解自我组织的模式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为了人类的利益该如何管理自我组织应该是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我想大多数人也都认为社会学家在开展工作时,用的就是这样的研究方法。然而,让人意外又非常不解的是,直到最近,谢林、赫尔宾及其他一些先锋才脱颖而出(对照传统而言),实际上,很少有社会研究者按照这种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一门独特的科学也许你会认为,社会学家应该把时间花在研究基本的社会现象上,譬如社会各阶级是如何形成的,或者一个群体或商业公司的成员变动不断,但它们的“文化”仍能延续下去的方法。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社会学家会观察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我们有模仿他人并和周围人合群的倾向性,或是我们对不断变化着的世界的快速适应能力。群体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由人们的行为造成的,所以要解释群体社会,就应该先观察群体社会中的人,观察他们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然而,许多社会学家并不是真的按照这一方法来研究社会。他们会通过调查来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比如贫穷与犯罪率、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等等。找到了一种联系,他们就说一件事解释了另一件事。为什么靠近市中心的地方犯罪率会那么高?很简单,那是因为市中心区域的穷人多,于是这两件事就被放到一起。这本身没什么不对,一种关联的存在,或联系两种事物的模式的存在,的确能暗示发生了某些有趣的事。但是,疑问也至此不前了,研究者们不再深入探究人们的行动是如何导致这一模式的,不再仔细考察根本的因果机制。贫穷是怎样改变个人行为的呢?为什么贫穷会导致犯罪呢?这类问题没有被深入地挖掘,仿佛社会学只是应用统计的一个分支。经济学家在做社会学研究时有另一种方法(如今也是最权威的方法)。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事物的起因、人与人的动机,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社会结果的。但是,除此以外,这些研究工作还有一个特质。一些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如20世纪50年代的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争辩说,理论家不该为了要尽力描述个人行为的真实“图像”而烦恼不已。相反,在构建那些能让他们做出“预言”的理论时,应该寻找那些便于找到的“图像”。例如,最常见的假设就是:人是完全理性的生物;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可能犯任何错误;在追求自我利益时极度地贪婪。这种假设的方法与另一种假设(即一个群体的特质正好反映了组成这一群体的典型个体的特征)一样,至今仍然使理论家深受其害。正如我在之后的章节中将更深入探讨的,经济学理论家通常都假设说,一个人的行为从来都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行为,这种假设的方法只是为了让他们的数理分析变得更简单,而不是为了寻求精确性和真实性。其他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似乎已经举起了永远战败的白旗,忙于为过去的伟大思想家的著作改头换面。现在对于霍布斯(Hobbes)、韦伯(Webber)、涂尔干(Durkheim)或亚当•斯密无休无止的争论都集中在他们真实想说的是什么,而不是他们说过些什么,或是别人认为他们说了些什么。面对现实世界的凌乱细节,那些社会学家更倾向用一种“宏观”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无拘无束地用抽象的理论做依据,完全不顾用现实来检验理论的必要。于是,他们似乎最终走到了一个极度愚蠢的边缘。在这一点上,影响力反常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流派体现得再明显不过了。“后现代主义者”坚持认为,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一个由客观物体组成的真实世界,我们也不可能理解客观物体的性质。相反,真理是完全武断的,是由社会默许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另一个普遍的论断是,由于我们的思维与交流和语言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致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文本”,于是社会理论变得或多或少和文学批评等同起来。任何人写的任何东西都没有固定的或真实的意义,意义仅仅取决于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埃尔顿(Geoffrey Elton)在谈到后现代主义思潮时,将其等同于“理性的崩溃”,因为“后现代主义”具有诱惑性,而且随意地构建理论,这本质上是让理论创始人摆脱了一种按照逻辑思考的责任。在我看来,社会学似乎已经到了一种非常怪异的境地。不过我认为很幸运的是,这几类社会科学正在迅速成为历史的遗物,原因有两点:第一,几十年以来,心理学界涌现了大量杰出的实验性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许许多多的人类行为并不像我们之前被误导而认为的那么复杂,让人难以摸索。如果你愿意相信,“社会原子”通常都遵循着非常简单的规律;第二,科学家们现在明白了,使群体世界变得复杂的并非是个人的复杂性,而是人们走到一起并制造模式的方式,通常这些方式都是出人意料的。在求证模式比人更重要的想法时,我们试图清清楚楚地解释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其他金融市场的逻辑,看看思维模式是如何自我发展,在没有人事先意图的情况下,集合力量又瓦解力量的。我们还将考察那些令人好奇又几乎是机械性的谣言、潮流以及一窝蜂的狂热,看看它们是如何运转的,并了解我们的群体行为所遵循着的准确性惊人的数学模式。我们将考察在前南斯拉夫、卢旺达所发生的事,并勾勒出种族中心主义背后隐藏的逻辑,回到不断演变的历史深处,看看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之间永无止境的战争怎么会在非洲大草原上重新上演,并给我们最根本的社会习性——尤其是我们相互合作或帮助陌生人的能力——刻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把人看作“社会物质”的原子如何能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许多种模式会在人类社会重复地发生。譬如,社会阶级的存在模式,财富无情地流动到少数人手中的模式等。如今,研究者越来越发现,理解人类社会就好比理解物理学概念的原子是如何组合到一起,构成了我们知道的所有物质一样(有些物质是黏性的,有些是光滑的,有些能导电,有些不能导电)。钻石发光并不是因为构成钻石的原子是发光的,而是因为那些原子组成了一种特殊的模式。通常来说,部分不是最重要的,而模式才是最重要的,人类社会也不例外。这本书与财富、权力、政治、阶级仇恨和种族分裂有关,同时也与风尚、潮流和暴动有关,它会解释,为什么群体内会自发产生善与信任都笼罩整个金融市场的沮丧和浮躁的情绪又从何而来?总的来说,这本书与社会意外——那些不知从哪儿来却又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事件和变动——有关,并解释了为什么在察觉这些意外发生的原因时,我们会感到如此无能。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在思考自己的行为动机时,想法总是错误的,因为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以个体的身份来思考和行为。但是马克•布坎南的观点新颖独特,他从我们周遭的世界发现事例,并告诉我们有一股更强势的力量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类社会。令人吃惊的是,那股力量就像一个随机的数据模型,居然能够解释一个世纪前的量子物理学。从这个视角出发来理解人类的行为实在是太奇妙了。”——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长尾理论》作者,《连线》(Wired)杂志主编)“很少有一本书能让我看得这么愤怒,又让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每一页。这本书是对装模作样的人文科学最好的打击,而作者是个有才气的挑战者,他对所有那些自以为了解人类行为和历史模式的人提出了质疑。”——麦克•戴维斯(Mike Davis)(社会评论家,《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作者)“这本书向我们清晰又友好地介绍了社会学理论,不需要你懂数学,或具备其他任何前提条件,它充满了惊喜,为我们思考人类如何进行互动提供了全新的看法。”——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helling)(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博弈论革新者)“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就好像它包含了能解释人类社会的秘密,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近几十年来,有人认为群体社会是泾渭分明的,有人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没能做得更好,而马克•布坎南毫无戒心地告诉这些人,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仿效那些用来研究大自然的有效方法。《隐藏的逻辑》思维敏捷,旁征博引,研究的是最高等的问题。读一读这本书,也许就能预见社会科学即将到来的革命。”——李•麦金泰尔(Lee McIntyre)

编辑推荐

马克•布坎南在《隐藏的逻辑》一书中的观点新颖独特,他从我们周遭的世界发现事例,并告诉我们有一股更强势的力量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类社会。令人吃惊的是,那股力量就像一个随机的数据模型,居然能够解释一个世纪前的量子物理学。从这个视角出发来理解人类的行为实在是太奇妙了。这本书是对装模作样的人文科学最好的打击,而作者是个有才气的挑战者,他对所有那些自以为了解人类行为和历史模式的人提出了质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隐藏的逻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1条)

 
 

  •   《隐藏的逻辑》一书英文原名为《The Social Atom》,每个社会成员个体仿佛物理世界的一个原子,即互相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根源是个体自私逐利的本能,相互吸引的根源是个体间互惠利他的情操。
    书中的很多实验表明,人群中同样存在“羊群效应”,后来者会无缘由的模仿先行者的行为和意见。最先表态和行动的少数人很容易控制整体的态度和行动方向,这是因为尚未表态和行动者易于认为先行者代表了多数的意见,在少数派压力下后来者多会违心的改变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跟随。
    书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人类大脑中存在理性和本能两套决策系统,本能系统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经验映射,在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场合发挥作用;理性系统往往慢半拍且应用者较少,理性系统需要训练且因寿命及智力因素而难以普及,故现代社会的表现实际还是由各个体内祖先遗留的本能系统所主导。
    阅读《隐藏的逻辑》,得出如下结论:1. 出于社会性动物的安全性考虑,人类个体尽力避免成为少数派,少数派要承受相当的压力;2. 出于个体利益,人类个体必然是逐利而自私的;3. 但由于其社会性,人类个体追逐自我利益而侵犯甚或只是断绝了他人逐利的可能时,会产生愧疚感,而愧疚感是人类向善的根源!
  •   隐藏的逻辑(乌合之众背后的模式研究) 隐藏的逻辑(乌合之众背后的模式研究)买给老公的,他喜欢看。
  •   1.没有读,物理学家的思维,是文学家无法深入理解的;2.客观地揭露了复杂问题后面的深层次简单逻辑;3.觉得自己逻辑差的人,可能会理解不了。
  •   作者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现象从另一种角度解读,新的视角,新的见解
  •   把逻辑写得新颖别致,推荐喜爱思考的人读读
  •   物理学家谈社会学,非常好的视角和理论。
  •   可以解释很多现实的现象,给人很多启示
  •   这根我们平时臆想的世界运行的法则不一样.值得深究!
  •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的好书,带给人全新的视野。
  •   希望尽快能够有时间看完这本书
  •   大致看了下,书还不错,就是物流太慢了。
  •   读到读者上的一片文章,发现摘自本书,于是赶紧就买回来一本,发现自己现在很少主动的思考了。
  •   另一个角度的哲学
  •   可以提供很好的坐标.好玉
  •   里面蕴含真正可推究的科学
  •   有些东西说的挺有理。但是越看越看不懂了,毕竟是文科生,哎~
    书还是不错的,推荐购买。
  •   这本书好难啊!!
  •   内容不错,印度南部通过教育控制出生率记忆时代广场复兴的例子很实用
  •   思考角度很好,阐明道理的方式也比较易懂。值得购买
  •   东西好 有独立包装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   这本书真不错,很通俗易懂,通俗而深刻。
  •   挺启迪的一本书
  •   内容精辟,实用价值高
  •   新时代的智慧,值得一看
  •   标题和摘要吸引我,内容有待阅读
  •   如题,需要认真读,也值得认真读的好书~
  •   发货很快 ,愿意选择
  •   第一,作者大部分结论隐藏在行文叙述中,对于缺乏耐心的读者而言,比较费劲,容易半途而废、弃之不顾。粗读一遍发现中译本还有几个语病,而且翻译得不够畅达,有些地方用词不准确。
    第二,作者在书中引用的大大小小的实验例子不下40个,另外还有不少生活案例。这就是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能否就以实验室设计出来的“模式”完全套用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如果能,那必须证实这些“模式”具有普适性!然而,一旦丧失普适性,模式便具有局限性,而这样的模式不可能上升为“法则”。
  •   一本研究群体行为的书,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推荐
  •   因为手边没有别的书可看,所以隔几天看一点,也算是看完了。
    这是一本领导艺术的书,以我们熟悉的物理常识为例,告诉所有的领导者,你们的工作不是去充分的了解下属,而在于制定好的规则来产生一个鼓励大家往同一个方向走的集体意识的环境,通过不断的修正规则,改善环境而强化集体意识。
    希望所有的领导者都看一看,尽管我对你们能看这本书表示怀疑,对你们能看懂这本书完全不相信。
  •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的尝试
  •   作者从独特的视角研究大众心理。
  •   对于逻辑,认真的啃读..我喜欢这样的内容
  •   物理学家的眼镜看世界,读过受益良多啊
  •   书看了两遍,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   正在看,尚未品味到其中滋味。
  •   很有意思的观点
  •   读完了,除了有点浪费纸外,内容蛮新颖
  •   书还没看,看书名挺吸引我的,,
  •   比较哲理性的书,看着不错,启发很多哦
  •   书很干净,版面不错。是一本不错的开拓思维的书。
  •   这本书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但是却是一本好书
  •   内容还没看,大略看了下开篇,还行
  •   质量还行,内容还没看。。总体感觉还可以
  •   有自己的独到性。
  •   一本好书,开阔视界
  •   找到问题的关键让我们事半功倍,值得学习。。。。。。。
  •   勒庞的书是对民众文化和思维质量的重要提醒和批判,但他的左派精神却是要不得的。阅读勒庞就是要看看勒庞时代的价值判断及其角度。
  •   研究社会学的另类思路
  •   总金额数值得一看
  •   都是短篇,看的没什么意思,没营养,和最神奇的24堂课那本书的形式差不多,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   一开始是在光合作用书店翻到这本的,感觉还可以,拿到手仔细一看,翻译是个咩呀,主谓宾都分不清,代词满天飞,一开始还以为我阅读水平出了问题,仔细看看,不是,建议懂点英语再来做翻译
  •   我发现读这本书的朋友,百分之九十一定都没读过 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 。隐藏的逻辑中探讨的所有问题,预知社会这本书都非常详尽非常缜密地探讨过,隐藏的逻辑只能算是预知社会的简介而已。本书的书名很好,书中反反复复有一句话非常重要,“要思考的对象是模式而不是人”
  •   我想说这是一本很适合“学院派”的书,因为它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用物理学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当然了,说到底它还是一本社会学的书。
  •   无论是语言还是理念,都很值得反复看上几遍
  •   非常好,虽然作者的研究方向才刚刚开始,但是在我看来,非常有意义,从基本的人类特性来观察思考人类社会的模式,从简单的方向出发,综合全面发现社会整体的现象。很好,很有启发,我认为这本书的学习和《周易》可以互相参考。
  •   同学推荐的 不错 收货很快
  •   还行吧,就是这种书看完需要勇气~毅力~
  •   现象背后有真相,但真相背后有逻辑
  •   书本的实质内容是不错,但是内部章节的编写比较乱,不知道是作者问题还是翻译问题
  •   这是我对复杂系统着迷后又看到的一本小书。这本书秉承复杂系统研究的思路,对人类社会背后隐藏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建议先看看梅拉尼米歇尔的《复杂》,会对作者探讨的问题更有感觉。
  •   我是一个爱书之人,注意图书的质量,这批货的质量还是不错的,除了这本书,希望发货时注意一下图书质量,不然我会毫不留情的退掉的。
  •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對於單獨一個人的行為,我們無法完全能預測.但當觀察許多人所構成的群體,其集體行為卻往往出現一些固定模式.這是一部由美國物理學家所寫的書,嘗試由物理學的角度來探討群體行為模式.書中沒有數學公式,圖表不多,言簡意賅,但讓讀者能以一種全新角度看待社會群體.
  •   非常值得一读的一本关于讲述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本书,尤其是对于传统经济学理论假设的颠覆,不进有理论上的反驳,更重要的是每个反驳都有相关的社会学实验予以佐证,而传统经济学不过是在理想假设的基础上生搬硬套地建立一堆数学公式,既无法指导社会实践,也无法和已经发生的经济事件进行印证,实在是诸多经济学者闭门造车的结果,让人觉得本书作者的理论更有理有据,可信度更高... 阅读更多
  •   买了三本,唯独这本买的书角折了三个折!特别不喜欢新书有损坏!书是别人推荐的,说很好,可是这本翻译的不行,很多时候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怀疑是不是译者只顾翻译,根本没有相关的知识。。书是09年出版的,市面上也没有其他译者的版本,凑合着看吧。
  •   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口水成分比较多,翻译也确实比较糟糕...后悔买了...
  •   隐藏的逻辑
  •   隐藏的连连。
  •   很早就想看这本书了
  •   内容很好,纸质不太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