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梦

出版时间:1988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作者:紫阳道人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屋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擅长写书评,有时候规规矩矩写着,不久便成了一篇读后感,完全以自我随想为主题,散漫、无章。
      买着此书的时候,是在一个日光明妍的午后。
      只身逛书市,东瞧西看,买书的愿望比翻书闻墨韵的心思浅淡很多。在一家颇有些年头的小书坊翻到《金屋梦》
      薄绿的书页,出墙红杏下作揖的男子,云鬓高耸的窈窕女子。初看,一如70、80年代出版的书籍,简约而工整,并无夺目特色。不过,作者本就是最亮眼的招牌,清朝的紫阳道人。当时,还买了几本已有三四十年头的书,时光悠远,纸张泛黄,轻轻摩挲,让人静神沉心的质感从指腹传来。
      看电子书极为快速,一宿便能看几十万字,但对于纸质书来,往往十天半月也难看遍。我从三月三日开始看,到写这篇文章时候,已有50多天。每晚,入眠之前,拣起书翻阅几页,然后安然就寝。三天之前,书还只看到第十三回,这几日,除了正常作息,便是抱着书,尽兴之处,执笔做几字的札记。现在翻阅此书,字迹潦草凌乱,当真污了书的悠久美感。
      
      
      《金屋梦》其实是《金瓶梅》续本,《金瓶梅》是明清著名世情小说,它刻画了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等女性角色,文中对艳情性事过度描写,一度被列为禁书,但因对宋朝时事政治、风俗人情描写细致、全面,不少文学评论家给予较高的赞誉。
      少年,偶见柜子里藏着四册繁体字竖版插图的《金瓶梅》,好奇心重,竟然躲在房间里偷偷翻阅,因识字不久,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后来渐渐明事了,才知道那些图画足以乱人心智,我极为羞愧不安,恰逢当时在练毛笔字,惶恐中,便哗啦几笔涂得漆黑,方不解恨,一把扔进了废书堆,卖给了收书小贩。
      大了,明白了当初的《金瓶梅》可能是珍贵的版本,悔恨当初的幼稚天真。也许有心理阴影,此后,就对这几字上心了,也便有了现在《金屋梦》一书的来由。
      
      
      该书简介其是《金瓶梅》续作中最好的一部,以宋代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为背景,以原著人物及其他们的后代和转世在战乱中的家庭生活、儿女情长、悲欢离合为线索。但大概从一开始,就没把它当做史籍读阅,因此,对于那些生硬的史实背景,几乎如走马观花。
      不消说,清朝的小说于我一今人来说,总是新鲜别致的。古代文人写这种叙事类的小说或剧本和当代文人不同,他们会穿插很多的古诗词作为评论总结性陈辞,或化用,或自创,或用典,流丽且大方。
      之前,看过李汝珍《镜花缘》,《镜》情节离奇,想象瑰丽,着着实实让我惊艳一大阵,现在看鬼神人共生、佛道释兼并的《金屋梦》,再也没用当初的感觉。不过,入神处,看到诙谐幽默场面,不觉失笑。总言之,这是一部成功的古典艳情小说。
      
      
      如果要用几个词语概括本书,我会以“轮回、离乱、夙怨、空色”形容它。
      且先说轮回,潘金莲、春梅、李瓶儿因前生淫乱人间,作恶多端,死后在地狱受苦,再度投胎为人,都是容貌无双,才艺出众的佳人。金莲转世为金桂,父死母寡,饱受战乱之苦,及笄后,情窦初开,极度渴求与男人结合,共赴云雨,纵享前世欲情,但天不如愿,雨夜勾引书生不成,终觅一下作秀士,本以能成其好事,但依旧欲望未遂。因这等淫乱愿望太过强烈,竟引淫魔妖鬼入春梦,醒后,精气大减,邪气入体,突生恶疾,成为石女。而春梅,也如潘金莲一般,日夜想着男人,本以为能嫁与英俊郎君为妾,但没想到遇上母夜叉大房,新婚三天,就被打得雪肤肉绽。而瓶儿遭京都名妓李师师诱拐,成了柳巷粉头,花街娼妓,之后,与郑玉卿私奔,被盐商苗青看上,郑玉卿喜新厌旧,把她卖给苗青。所谓轮回因果,花开有度,花谢有数。这种下的善果,上天一分也不少会报给你,而积下的恶性,也休想逃避。
      
      再说离乱。战争乱世,贻害平民,西门庆那端正贤淑的大夫人吴月娘守着败落的西门府和年挚的儿子,转南往北,不小心与儿子离散,而奴婢小玉也与玳安夫妻分散,十年间,主仆四人各行三方,相思相望不相见。而那些平民轻则弃家,重则丧命,人如草芥、飞蓬。庙宇荒芜,僧尼零落。所谓乱世离合,飘萍断梗。因缘际会,聚散无常。
      
      夙怨。在佛家的世界里,真正的重生为人须等上世的业债恩怨结算清楚。前生害人,今世偿还,这是轮回之因果。金莲一生纵欲贪性,偏偏摊上了一个等于被阉割过的瘸子丈夫,石女配太监,两人空有色心,忍受着情欲的煎熬。原来这丈夫却是当初与金莲淫乱的陈敬济,两人在黄泉路上还眉来眼去,故被神佛判定来生永不能真正行房事。而春梅害死过守备府的孙玉娥,来生与丈夫仅有三天枕席之欢,这风流味短,便被孙玉娥转世的大夫人害得半生不死。而瓶儿害死丈夫花子虚,携家财嫁给西门庆,来生被花子虚转世的郑玉卿卖给盐商,被心中良人出卖,这滋味非身理之痛可拟比。情怨向来分明,恩仇自会清晰,欠的泪,承的情,即便今生不报,来生也当纠缠索要。
      
      空色。对佛家的教义心向往之,几年前在看《西游记》时,一一将其开卷佛偈抄下背诵。后曾抄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这两部作品为基础,该书的禅语偈子和佛家典故就很容易理解,对这一层主题的理解自然深刻许多。佛家劝人行善积德,不过只因一切情色皆空,放开一些,看透一些,以图减轻孽障,好转世为人。所以,金莲法号莲净,神如白莲纯净;春梅法号梅心,心若梅花冰清。结局之时,已超脱三界五行。所谓烟花化空花,欲海成苦海。空色不定迹,何必痴与迷。
      
      看完小说后,没有多大惋惜愤慨,这些女子可怜可悲可叹,但小说过多描绘男尊女卑,因果循环等封建糟粕,自然也是削弱了它的文学感染力与艺术穿透力。但也不能否认,这类书籍有种向善的力量,至少让我心又平寂许多,温善许多。
      掩上书籍时,我正坐在花园香樟树下。一对年逾六旬的老夫妻扯开嗓子吆喝要不要装窗纱。看他们头发苍白,依旧带着水壶,背着窗纱工具,招揽生意,怜悯之心油然而起。可转念一想,这种悲悯无凭无据,他们二老说不定没有定势思维里的悲惨,我何必做些矫情的怜惜呢,庄子和惠施曾在壕沟上讨论“子知鱼之乐”等哲学命题,而我何不学学庄子的潇洒豁达。果然,毛病又犯了,一下子从佛的色相虚空扯到了道家的顺势无为。
      
      
      附上四则人物评论,算是品读本书后的第二重感想吧。
      
      评潘金莲:
      月下引书生,化身狐与妖,分明一娇滴滴小娘子,却吃个闭门羹。生得俏生生,偏是冷清清,无人知绮念,欲火烈自燃,夜入鸾凤梦,醒后空悲啼。终究情事一场梦,何必怨人间路苦,色相皆空。
      
      评李瓶儿:
      前世谋人命,今世偿情债。以为是居家良人,学卓氏文君。不想他喜新厌旧,把人抛弃无情分。绝世尤物,因情而迷,因迷而误,因误终丢了卿卿性命,一尺白绫,两生因果,散尽恩怨。
      
      评春梅:
      可怜玉人,时乖命蹇,少丧亲父,唯靠寡母。日思思图嫁如意郎,夜想想共赴巫山雨。婚配与世家少年郎,倒不意是锦衣缩头君。平白遭妒,雪肤绽血,秀发成秃,半夜恍惚梦里梦,分明前世夙仇,今世相抵。原来青灯长斋,不染尘埃,能渡苦海。
      
      评李师师:
      世道狐媚惑主,人评美色误国。贪人贪心与贪欲,聪明反被聪明误。数十载黄铜累积,几千担石头堆砌,一宿成他囊中物。身飘飘如飞絮无依,心惶惶似水萍沉浮。本料想有富贵繁华,却不期是眼底空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