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谶歌

出版时间:2010-11-1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承志  页数:4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张承志在中国作家群中是一个异类,虔敬的宗教情怀和长期的边疆经历,使他的散文拥有一种让人不敢逼视的光芒。放弃了营造故事的小说体裁之后,他选择借助散文体、使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思想。    他的游记散文拥有无比开阔的地理意识,这是它们区别于一般游记的显著特点。无论《匈奴的谶歌》里的祁连山口,还是《两海之聚》里的直布罗陀,张承志总是喜欢把一个小小的地点融进雄浑开阔的大陆版图中展开描写。他尤其偏好那些洲际之间、民族之间的交界点,尤其擅长描写不同族系的文化在同一个地理位置上的碰撞与融合。他喜欢在文章里加入历史考据,类似《幻视的橄榄树》里对泉州地名的考证推敲;喜欢在文章里描画地图,《水路越梅关》里他借用文天祥的诗,居然勾画出了从广东一直探入北京的一条古代水路。所以读他的散文会有一点累,不过一篇读罢却会让你大呼过瘾。

作者简介

张承志
  原籍山东济南,穆斯林。1948年秋生于北京。
  高中毕业后在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插队,放牧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81年毕业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历史学硕士。曾就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政治部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现均退职,为自由作家。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1978年以来,分别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二届及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若干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95年获首届爱文文学奖。2009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迄今出版著作(单行本)约六十部,主要有《黑骏马》、《北方的河》、《鲜花的废墟》、《谁是胜者》、《聋子的耳朵》、《心灵史》、《敬重与惜别——致日本》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粗饮茶  禁锢的火焰色  语言憧憬  狗的雕像  夏台之恋  南国问  粗饮茶第二辑  鞍与笔  水路越梅关  近处的卡尔曼  幻视的橄榄树  匈奴的谶歌  早期意味  呜咽的马头  自由的街巷  视野的盛宴  十张画  旱海里的鱼第三辑  两海之聚  两海之聚  比邻的古代  水法庭  恩惠的绿色  把心撕碎了唱  摩尔宫殿的秘密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匈奴的谶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我爱张承志写草原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语言非常出彩。这部匈奴的谶歌还没来的及看。但印刷包装都好,我喜欢。
  •   不矫情的说,没有张承志我的阅读会怎么样?
  •   经典散文,值得阅读和咀嚼,好书
  •   好书读起来很难过,让我好几天心里沉沉的
  •   是正版,包装不错,印刷很好。本书值得一读。
  •   公公做学问的,点名要这本
  •   “天善良地降下小雨。”这样的文字集合的书籍,怎能不令人销魂。
  •   很喜欢张承志的书,所以都好了。
  •   偏激在这里进化为一种风格,能力没的说。就是有的句子过于绕了,深沉有了,却反而有误深刻。呵呵
  •   没有想得洗得好 内容不出所料 笔风刚硬
  •   沧桑,说不出的沧桑
  •   读过张承志的《黑骏马》之后就特别想找他的散文来翻看
  •     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著名的河西四郡从此作为王朝的楔子,钉入了辽阔的祁连山草原。祁连山不仅是匈奴的边界,它还是匈奴的主要牧场。
      以前我们总把它当成牧歌时代,其实它是预言牧歌终结的一语成譏。好像兴衰运命一样,不同的游牧民族,在强盛时他们遮断孔道,到了衰败他们又黯然消退。他们分别充当过一时的主角,在这片荒凉与肥美并存,四通八达又自成体系的大草原里,喂养自己的男女老幼,获取着喘息,代代地生养。
      河西走廊的两千年,终于走完了。如今它已经走在了绝路上。也许它是我留意过的最长久的一个过程。它的兴衰,经历了两千多年。陪着它走尽了自己的路途的,是祁连山的游牧文明。
      读完整篇,作者缓缓地叙述拉开匈奴壮阔的历史,遗憾的是《九月》里描述的“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还远。我的歌声呜咽我的泪水全无,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永将不再有。
  •      作家的血液里有与故乡的泥土味道深刻的一致性。北方凛冽的风,呼啸的泥沙,磅礴恢弘的戈壁······信手拈来的方块字似乎就只是为了那份粗犷的情怀而准备,蒙古包的那一一致性杯烫过胸膛的浓茶,那份在大风雪里拳头相碰的兄弟情,那份只属于北方汉子的热血,永远让南方的作家不可触及······尽管放下这本书已有一段时间了,我就是想在我放下一段时间后,这本书能有什么让我印象深刻,有的,那只平凡的像土一样的狗,在日本街头,有一座狗的雕像,象征着忠诚勤劳,有流浪的吉普赛人在生活,作者笔下的一幕让我有点心疼那个在追逐着自己梦想生活的吉普赛男人,“赚够了钱,我就回家,给家人好一点生活。”多么卑微渺小的心愿,但是却让我无法忘记,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这样简简单单,多么希望可以像他那样,有了一个目标,然后就心甘情愿地奋斗下去,不用理会别人的目光,就算自己只是在捷运站卖艺,就算总会招来很多不屑的目光,那又有什么关系,目标就在面前,自己只看到它就可以有勇气一直坚持下去。这让他想起过去内蒙的那条狗,咬了个恶棍然后被打的,不哈巴,不见风使陀,该咬的就恨着一口咬下去。在黄昏里,我读到这一段,听了下来,想着,要等多久,我才可以,像吉普赛人那样,真心追逐,无怨无悔地坚持。有时候,狗有的勇气,我都没有。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喜欢里面不加修饰的纯粹,也许当感情沉淀到了一定的境界,笔就不再仅仅是受控于双手,而是骨子里的血液。
  •      张承志的散文是值得收藏的。这本更集多年佳作于一体,作者信马由缰,且行且歌,将发现与认识融入到看似随心实则精到的文字中。从曼哈顿到慕尼黑,从格拉纳达到科尔多瓦,从摩洛哥到罗马,从祁连山到乌珠穆沁,一路走来一路歌,作者的感触源自具体的景致风物,却缠绕着历史人文,伴随着他的磅礴的情感喷涌而出,还有精美的插图,观之养眼养心,用张承志的话说就是“美文当中药,审美以养心。”
  •     这么大的知识和思想含量,让我觉得捧着这本书像捧着一块金子,沉甸甸的。
      看到里面有一篇,谈到梵高的画在慕尼黑的待遇,不得不佩服德国人的艺术标准与鉴赏力,正像张承志写下的:“慕尼黑的选择是惊人的……而美国就不一样了。”记得那年在慕尼黑四四方方的街道上骑着自行车兜了一圈又一圈,却始终无缘,没有找到在博物馆内静静等候观众的梵高的画,那种遗憾至今未能化解。而《禁锢的火焰色》却用一笔一笔的刻画、反反复复的涂抹,用张承志热烈而一针见血的文字,将这三幅画一一带到了我的眼前,它们是《阿尔景色》、《奥维尔风景》、《向日葵》。
      文字与色彩之间虽然笼罩着一道厚厚的幕布,但张承志的勇气和力量却能将其刺破,让人呼吸到艺术的真实……
  •   今天的年轻人,的确容易怀旧,这可能是对现实的另一种评价,也可能是一种对未来的无望,过去的事总能唤起他们另一种情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