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必读(全二册)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钱基博  页数:6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钱基博作品集:国学必读(套装共2册)》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书籍目录

序言
卷上 文学通论
 作者录
 作者待访录
 一魏文帝《典论.论文》
 二 梁昭明太子《文选序》
 三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
 四 宋苏子瞻《答谢民师论文书》
 五 明苏平仲《瞽说》
 六 明唐荆川《与茅鹿门主事论文书》
 七 明顾亭林《日知录》论诗文十一则
 八清魏善伯《伯子论文》九则
 九清魏凝叔《日录论文》七则
 一○ 清侯朝宗《与任王谷论文书》
 清方望溪《古文约选》序例
 一二 清方望溪《书韩退之平淮西碑后》
 一三 清方望溪《与孙以宁论作传体要书》
 一四 清刘海峰《论文偶记》五则
 一五 清姚惜抱《复鲁絮非论文分阴柔阳刚书》
 一六 清方植之《昭昧詹言》论诗文二十二则
 一七 清恽子居《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叙录
 一八 清恽子居《上曹俪笙侍郎书》
 一九 清李申耆《骈体文钞序》
 二○ 清阮芸台《文言说》
 二一 清梁苣林《退庵论文》两则
 二二 清包慎伯《文谱》
 二三 清包慎伯《答张翰风论诗书》
 二四 清包慎伯《与杨季子论文书》
 二五 清包慎伯《再与杨季子论文书》
 二六 清章实斋《文集》
 二七 清章实斋《古文十弊》
 二八 清曾涤生《复李眉生论古文家用字之法书》
 二九 清曾涤生《复陈右铭太守书》
 三○ 清曾涤生《求阙斋日记》论文九则
 三一 清张廉卿《答吴挚父论学古人之文在因声以求气书》
 三二 清张廉卿《答刘生论文章之道莫要于雅健书》
 三二 清吴挚甫《与姚仲实论文书》
 三四 清吴挚甫《与严几道论译西书书》
 三五 清严几道译《天演论》例言
 三六 清马眉叔《文通序》
 三七 清马眉叔《文通例言》
 三八 胡以鲁《论译名》
 三九 容挺公致《甲寅》记者论译名
 四○ 章行严答容挺公论译名
 四一 梁任公《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四二 胡适之《文学改良刍议》
 四三 胡适之《谈新诗》
卷下 国故概论

章节摘录

  仆少年溺于声伎,未尝刻意读书,以此文章浅薄,不能发明古人之旨。然其大略,亦颇闻之矣:大约秦以前之文主骨,汉以后之文主气。秦以前之文若六经,非可以文论也。其他如《老》、《韩》诸子,《左传》、《战国策》、《国语》,皆敛气于骨者也。汉以后之文,若《史》、若《汉》、若八家,最擅其胜,皆运骨于气者也。敛气于骨者,如泰、华三峰,直与天接,层岚峞蹬,非仙灵变化,未易攀陟,寻步计里,必蹶其趾。姑举明文如李梦阳者,亦所谓蹶其趾者也。运骨于气者,如纵舟长江大海间,其中烟屿星岛,往往可自成一都会,即飓风忽起,波涛万状,东泊西注,未知所底,苟能操舵觇星,立意不乱,亦自可免漂溺之失。此韩、欧诸子所以独嵯峨于中流也。六朝选体之文,最不可恃。士虽多而将嚣,或进或止,不按部伍。譬如用兵者,调遣旗帜声援,但须知此中尚有小小行阵,遥相照应,未必全无益,至于摧锋陷敌,必更有牙队健儿,衔枚而前,若徒恃此,鲜有不败。今之为文,解此者罕矣。高者又欲舍八家,跨《史》、《汉》而趋先秦,则是不筏而问津,无羽翼而思飞举,岂不怪哉?顷见足下所为杜周、张汤诸论,奇确圆畅,若有余力,仆目中所仅见,殚思著述,必当成名。然亦少有失,觉引天道报施汤、周处,稍涉觎缕。行文之旨,全在裁制,无论细大,皆可驱遣。当其闲漫纤碎处,反宜动色而陈,凿凿娓娓,使读者见其关系,寻绎不倦。至大议论,人人能解者,不过数语发挥,便须控驭归于含蓄。若当快意时,听其纵横,必一泻无复余地矣。譬如渴虹饮水,霜隼搏空,瞥然一见,瞬息灭没,神力变态,转更夭矫。足下以为何如?  ……

编辑推荐

钱基博所著的《国学必读(上下)》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75作为教科书印行出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今天读来,仍有很大启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必读(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钱基博先生为普及国学常识而编选的一部中学教科书,下册为“国故概论”,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
  •   很崇拜钱基博先生,很喜欢他的书
  •   非常喜欢,大家之作!
  •   挺好的,就是少买了一本,单买还要交运费,另外监狱运费也开在发票里,因为这是单位买的,每次我都自己搭运费
  •   历代和国学有关的重要的文章汇于一编,可惜是简体横排。
  •   这种选本,现代教授是选不来的。一篇篇,慢慢读,很有味道。
  •   关于中国的古典文学,读此书让你爱益非浅!
  •   很好,很喜欢它的印刷和版本
  •   想买来督促自己学国学的,翻看了一下发现对我来说有点难了,比较学术,需要十二万分的静下心来,才能看的进去,才可能看的懂。
  •   好书,国学里面的专业人士看的,类似学术笔记
  •     说来话长。  偶有《国学必读》(钱基博)二大册,直排,860页,中华书局民国十三年第二版。诸般好了,美中不足的是影印本,点划不很干净,把玩之余,时有所恨。  逛当当,无意中发现此书有新版,而且一下就看到三个版本,大喜,毫不犹豫一口吃下。——盖想犹豫也犹豫不成也。一则偶知道这书在体例上不容易,当当上看不见实书,纯文字介绍难见高低,二则当当的折扣诱人,比书店划算多了。偶赌运气:几个版本总该有个好的吧?尽发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君尸……  书来得很快,广西师大版二册60元,上海古籍版二册45元,华中师大版全一册75元,一水儿簇新,各自都是某套丛书中的一种。广西师大《20世纪中国文化学术名作新刊》,上海古籍《钱基博著作集》,华中师大《钱基博集》。  然而打开一看,无一在期待中。三个版本都很失败,不好说徒有其名,但的确叫人窝火。花钱倒在其次,问题是用130个大洋买回了一堆郁闷。如今这个出版界哟,啧啧    老书新刻,最要紧的莫过“忠实”二字,但三个版本谁做到忠实了呢?谁都没有。  同一个人同一本书,文字大体无差,所有问题都出在技术层面上:  简化字与横排本。三个版本都是横排,横排可以谅解,六○后读竖排爱窜行,西文竖排也难受,这都罢了;糟糕的是,广西上海两种不但横排,同时还是简化字本。用简化字操练“正宗”国学,到底有些杀风景,是不是?  【按:简化也简化得不彻底,实际情况是繁简混用。仅下卷十七陈恭甫《经郛条例》1篇,羼入的繁体字就十好几个(广西版8字唸?詷瓛禷類麗覈,上海版10字夥讙闇?鹵拏麗?唸彄),国学必读上下册共89篇,两个版本最后一共羼入了多少繁体,只能估计了。】  着重点。民国之初西式标点开始流行,本书作者们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圈点习惯,50万字的《国学必读》,热情洋溢的着重点上万个,星罗棋布像围棋子,而这三个版本就象剃刀坂田似的,把黑子吃得一个不剩。这不仅损害了原作者们刻意强调的很多东西,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原书风貌。杀风景之二。  夹注。大国粹。《国学必读》原版中的夹注有几百处,这是偶最期待也最忐忑的地方。那么这三个版本是怎么处理夹注的呢?广西上海直接把夹注排成单行小字注,武汉连小字都懒得改,干脆用一个括号了帐。呜呼!夹注排成小字注,真小字注如何区分?夹注排成括号注,真括号如何区分?杀风景之三。  【按:着重点和夹注,是整个《国学必读》的两大传统特征。牺牲这些特征多半和排版成本有关,这能理解,但就算您不想出钱做细活儿,好歹也招呼一声啊!人家不。人唯恐你不**呢!广西师大在出版前言中断然指出,他们的版本“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当初原貌”。】  冷字。治国学绕不开冷字,这的确是个麻烦,三个版本在这方面都下了一些功夫,但都不如人意——拼字,讹字,造字,画字,别字,代用字,五花八门。仍以经郛条例为例。武汉版本来是书宋版,但427页一页当中就抽了十来个报宋体冷字填入版面,实在抽不到就拼(比如427页前方那个怪字),拼也不用心拼,还是用报宋拼,最后连报宋都拼错了,左半拼成一个“葬”字;上海版情况好一些,这个字没拼错,但也是个显然的报宋(457页),此后的458、459、460页,每页都有报宋笔划出没;广西本情况最好,但“葬”又成了讹字。造字之难看更不在话下,请读者参看广西版474页第3行或武汉版427页第1行那个怪字,亦可参看全书中的甲骨文和八卦符号。别字,典型的请参看广西版421页第5行……。最不能容忍的是代用字。“古文尚書訓旨釋皋陶?黼黻之文”,原书作草头,三家都直接写成言旁本字,连条注都不加。本字的随意抽替,把三版本的校勘学意义直接打回原点(简化字版不用打就在原点上),顶多算个普及本罢,可以童蒙,不可以他用。杀风景之四。  吊线图。民国时期的文人酷爱括号吊线图,人们喜欢管这叫“表”。著书立说就象在课堂板书似的,随手就是一个大括号,飘逸,潇洒,随心所欲,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大括号下面还套着小点儿的大括号,高兴了旋转90度再来一个……跟排版公司打过交道的都知道,这种吊线花括号看着简单,真想做漂亮了绝非易事。难做不要紧,您仔细点儿啊!人家不。看看三版本那些个大括号,线条僵硬,比例糟糕,强半尾钩钩得不是地方,有的看上去简直就是根直线,总而言之,杀风景之五。  …………  三军过后不开颜。偶的这次网购只能评为不及格,和09年那次冒冒失失一口吃进八本欧汤?西顿有一比了。偶不怪当当,当当做了该做的一切,没有责任,要怪只能怪自己。当年的八本西顿,偶认栽不退货,今天的3套钱基博,偶同样认栽不退货。但偶的当当经今天又增加一条:当当有风险,买书需谨慎。偶决定向偶阿姨学习,她比偶聪明,永远都是在专卖店里揣摩定了才到淘宝下单。偶将来也要这样,除非太好太重要太急迫的,不在实体书店吃透了决不下手,嗜书者共勉。    当然,三版本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广西版来得最早,上海版价格最优,武汉版封皮设计很大气兼磨砂撒银,观感手感都极好,开本也好,可惜全一册太重,也做成分册就好了。(顺便也就说一句,拜托出版社诸君静听:书的重量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以偶珍藏的中华书局59版的二十四史为例,241个分册,厚度大体相当,用纸轻、薄、软、腻,一点儿弹性没有,托在手里轻松,翻起页来不累,而且订口上都锁着线,一翻到底毫无遗憾,这种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真正读书人需要的是质朴,不是花哨。坊间某些出版公司把整个24史做成豪华三巨册,长城砖头似的,那他妈是给人看的么?那是给暴发户摆谱儿用的。)    当当外话。上面的话都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前两天逛书城,居然又见一套国学必读,上下两本,知识产权社出版,呵呵,一拥而上啊这是!……这次偶学乖了,先调查研究一番……匆匆翻阅10分钟,肠子都悔青了,这本子看上去还真是个精品!——体例上十相俱足,编排美伦美奂,缺点是书皮太硬,纸张偏厚,翻着有些累,第二个缺点是太贵了,两本定价120元,快赶上沪版三套的价钱了。当然人贵有贵的道理,做成这个模样大概硬是得这么多钱。钱不会走错路,信不诬也。……店主傲然声称昨日已售出一套,目下只此一套,最多九五折云。……他还真会说话,九五折,直接就是不折罢。偶郁闷,不买了。唐波夫熊,又及。  【按:一个文史边缘的产权出版社能做出这么漂亮的钱基博(也是一套丛书:《民国文存》),其中的含义耐人寻味。想来没有别的原因,自古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产权社大概是水性不如人吧,不敢逞能。不逞能便有了小心,最后收获的自然是精品。小心是真学问。】  【再按:偶决定将已买的那三套《国学必读》统统半价让售,需要者留言。】  
  •   钱基博大作
  •   錢基博編撰
  •   排版太密,最好对比其他出版社的在入手
  •   钱先生的著作要好好读
  •   书的内容都没看过,帮被人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