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上海译文  作者:伊恩·麦克尤恩  页数:379  字数:265000  译者:郭国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麦克恩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获得1975年的毛姆奖以来,他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终于在1998年以《阿姆斯行丹》折桂。其新作《赎罪》同样获得2002年布克奖提我虽然最终未能如愿获奖,但评论界却给予了较之《阿姆斯特丹》更多更动听的溢美之词,认为比《阿》更丰满,更好读,既有讨好读者的动人情节、喜剧因素,又不乏色调,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时值1935年,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颇有作家天分;管家的锤子罗比在塔利斯先生的奖助下已经与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一道从剑桥大学毕业,而且他俩情投意合。一个炎热夏日,塞西莉娅当着罗比的面,脱去衣服,跳进池塘戏水。这一切都被布里奥妮尽收眼底,恰逢当晚,来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强暴;布里奥妮武断地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做证指控罗比,罗比因此被捕入狱。但坚信他无罪的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与他相爱。五年后,罗比出狱,当时正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娅随后应征入伍,布里奥妮也成为一名军队医务人员。经历世事之后的布里奥妮终于愧疚,主动走向罗比与塞西莉娅,为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道歉,但是无情的战争先后夺去了罗比和塞西娅的生命,留下布里奥妮活在深深的自责中而无法赎罪。

作者简介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获得1975年的毛姆奖以来,他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终于在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折桂。其新作《赎罪》同样获得2002年的布克奖提名,虽然最终未能如

编辑推荐

  伊恩·麦克尤恩是1998年布克奖获得者、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本书是他的最新力作,讲述了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正是的人性的堕落与救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赎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0条)

 
 

  •   13岁的布里奥妮为什么会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做证指,在书本和电影中都没有很明显的描写和场景去回答这一个问题。布里奥妮不可能不明白她这样做会改变罗比和姐姐塞西莉娅的一生,那么她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的将罗比推向深渊,也许源于一连串的误会和保护姐姐的本能,但为什么会产生误会。书中开篇就说布里奥妮对自己所写的戏剧进行排练,她是一个聪明有作家天份的女孩,应该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至少比同龄人强很多,可她还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真正的谜底可能需要从内心深处挖掘,人的骨子里会隐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罗比是管家的孩子,身份低微,依靠布里奥妮父亲的资助才读完学业,在布里奥妮心中的地位自然比较低下。因此在当晚,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强暴,布里奥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罗比,也许她会觉得只有罗比这种身份卑微的人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丝毫没有怀疑哥哥利昂的朋友马歇尔,因为马歇尔出生高贵。布里奥妮错了,她错以为卑微的人没有高贵的灵魂,而高贵的人也不会拥有一个卑贱的灵魂。
    罗比刑满释放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他参加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娅随后应征入伍,布里奥妮也成为一名军队医务人员。战乱中的罗比和塞西莉娅并没有因为分开而有所疏远,他们依然执着的相爱,与此同时,布里奥妮渐渐的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罗比和塞西莉娅的爱日益浓烈,而布里奥妮也在自责、愧疚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当布里奥妮终于鼓起勇气想为当年的事向罗比和姐姐道歉时,无情的战争已经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书中最后一部分的标题是1999年,伦敦。此时,布里奥妮已经成为了一名作家,写下了最后一部小说《赎罪》,将真相讲出来,也为自己渴望救赎的心找到出路。然而,布里奥妮在书中的罗比和塞西莉娅并没有死于战乱,而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接受节目访谈时,她是这么说的,“我姐姐和罗比从来没能在一起,他们多么渴望在一起,也理应在一起,直到现在,我还觉得是我拆散了他们。但是,对于这样的结局,读者怎么能获得幸福和满足呢?所以,在书中,我要将罗比和塞西莉娅在现实中错过的幸福还给他们,这不是软弱,也不是逃避,而是一份迟来的仁慈,我把幸福还给了他们。”
  •   这是一本关于救赎的小说,恐怖伊恩那故事讲述的异常精彩,据此拍摄的电影也非常优秀!
  •   结构精致,笔法冷静,并不是一味煽动人的浅浅伤感,让人对命运起了不自觉的敬畏感叹
  •   非常感人,跟电影一起看感觉更好
  •   印刷,包装挺好
  •   看过电影,还不错的。作为畅销书引进的吧,但觉得这个作者的书写得很古典、严谨。但是,虽然故事编得不错,并不喜欢。
  •   公司团购的书,看封面不错,内容应该也不错吧,购书还是比较相信当当网。
  •   可读性强,冲突激烈,感人至深
  •   恐怖伊恩的成名作。一如既往对人性的挖掘。只是书的纸质不怎么样啊
  •   郭国良这本书翻译的不好,语言感觉不给力,点不了睛。
  •     如果我没有看到过情节透露,看这本书应该会有更大的震撼,更大的惊喜,更多的激情,可惜可惜被剧透了。受了一些影响,不过书还是挺好看的,就是到了后面读着有点压抑,拼命一口气读掉它,读完了却又不想这个就是结局了······
  •     至今为止,我算是看完了麦克尤恩老师已出版的小说作品所有的中文版,其中这一本赎罪由于其名声在外,特意留在了最后才看
      
      确实这是一本不太一样的书
      
      有很多作家,包括一些一流的名家,看他们的作品,一本是滋味,两三本是风格,看个十来本就会发现其实有一定的套路
      
      麦克尤恩的套路就是喜欢安排温水煮青蛙式的心理和剧情铺垫,对白和场景几乎都是镶嵌在臆想式的心理活动中完成的,并且斯人最牛逼之处在于特别的认真,倘若要写 星期六 这样一个外科医生的故事,那么他会花很长时间采访与咨询外科专家以确保写出外科医生式的臆想,又比如要写 追日 这样一个诺奖物理学家的故事,那么他就会真的找物理学家去咨询小说内容以确保写出物理学家式的臆想;
      
      第二个个模式化套路在于温水慢火之余,一定会安排一个带有血腥或肉体意味的剧情突转点,但这个点的安排从早期作品到晚期作品,呈现渐渐延迟的趋势
      
      比如赎罪里的强奸,水泥花园里父母的死亡(并把母亲封进了水泥块里)出现地都很早
      而无辜者里前夫暴死并被分尸,追日(分上下两部)里偷情者暴死,在切瑟尔海滩上 里新郎的早泄,都安排地相对较晚,切瑟尔海滩上甚至拖到最后才写到新郎早泄这及其戏剧化,充满黑色喜感的一幕,而一旦这一突转完成,剧情会进入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状态,人物的关系往往会极大地畸变,并且由于这种畸变瞬间整个故事的趣味性大大提高,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到底。
      
      赎罪是符合以上模式的
      
      其不一样之处在于,最后的结局,是一个虽然悲剧但却笔法温良的结局,难得地没有用讽刺,戏谑,夸张,黑色来画上句号。
      
      恐怖伊恩给了个不那么恐怖的结尾
      
      除了结局意外,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二部分敦克尔克撤退那一段里,在暴戾的陆军散兵想要借机发泄把一个无辜的空军士兵群殴致死的时候,罗比和他那两个同伴居然未经商量就默契合作把那个空军士兵救了出来
      
      虽然作者对罗比的动机未加阐释,但这种人性和善意正面推动剧情发展的安排在麦克尤恩小说里是很少见的
      
      正因为少见,才格外让人动容
  •     "Come back. I will wait for you."
      
      It's a long journey. Deaths are around. Thirsty. Starved. Blistered. Tired. You keeps me walking. Every time touching your letter in the chest pocket. That moment, in the early morning mist, amid all the confusion and the judged hostility, you ran to me, your hand touching mine, cuffed in cold metal. It's a moment of ours that we claimed with right.
      
      And you said:" It's ours. It's ours only. Come back. I will wait for you."
      
      We were then worlds apart. Never to meet again.
      
      Despite the title, the novel is not about atonement. It's not about Briony, though one cannot help feel sympathy for her own torturement, particularly in that tender moment in the ward when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French soldier, who died a moment later. Falling in futile love is one of her ways of atonement, in a way, I guess.
      
      It's about how a random incident played its consequences in two people's lives. Powerful, irreversible, consequences. Love, despite the immense hopes that it carries, does not deliver the miracle that we are told to believe in. Cecilia and Robbie might as well marry someone else. Won't their lives be easier?
      
      Yet, we love love. In the journeys we take, we think there is a goal that is loftier enough to rationalize all our doings in hindsight. Steve Jobs said so. One tried, crashed, burnt, redoubled, again, and again, until one finally found out that giving up is the best shortcut life has to offer.
      
      It's in this light that I read "Atonement". I thought I am enlightened enough than this. But when Robbie joyously walked across the park to the dinner party, fully anticipating to marvel at the excitement of life that suppose to wait in his future, I realized with the gut wrenching I knew so well his doom was written long before Briony committed her "crime".
      
      I wept for both Cecilia and Robbie, but mostly for Robbie. Though most of his peers suffered in their bodies, he suffered in his heart -- he is so driven to chase what he believes is his. And that rarely works.
      
      Vivid, rich, in its every details. "Atonement" is an overwhelming experience for anyone who thinks he already knows enough, and yet, still quite cannot forget what he used to be.
  •     女主角的名字读起来有种神圣的质地——Cecilia,西方神谱中音乐保护神的名字。
      
      “刚才,塞西莉亚用她的双眸将他吸引到身边,那目光是多么的迷人。她把他从回忆中,从敦刻尔克,从通向敦刻尔克的道路中唤回,那呼唤的声音是何等温柔。还有那个夜晚,塞西莉亚把她从噩梦中救回,把她抱到她自己的床上,她就这样对她说的:‘快醒醒,布里奥妮,这只是个噩梦。布里奥妮,快醒醒。’”
      
      这是布里奥妮小说的结尾,她亲爱的姐姐还是一如既往地温情动人。在不存在的回忆里,她将会抽出一小时见一位律师,做一个罗比在多年前那桩犯罪里是清白的声明,并签上名公证。而她的姐姐和罗比最后牵着手陪她去到了车站,她已经为自己多年前的错误做了深深的忏悔。她已经赎罪了。
      
      故事最后是布里奥妮的自述,一个垂垂老矣精神敏感的老人,在英格兰的乡间别墅里和亲人过她的七十七岁生日,一群小孩子为演出了她多年前写的剧本《阿拉贝拉的磨难》,仿佛时光倒流。但死去的人却再也回不来:罗比·特纳于1940年6月1日在布雷敦斯死于败血症,塞西莉亚于同年的9月在贝尔罕姆地铁车站爆炸中丧生。
      
      她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意识模糊,思绪混乱,最后溺死在里面。
      
      在小说第二部分里,罗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依靠成已为护士长的塞西莉亚的信件活下去。这个二战的士兵在大衣内口袋里——贴近心脏的地方,藏了一叠信件,他默念她信里那句“我会等你。你要回来。”他在黑暗的谷仓里回忆那次晚宴,她的墨绿丝衬礼服和白皙的颈脖,然后像捧着她的手一样,虔诚地亲吻她寄来的信。
      
      “Find you,love you,marry you,and live without shame.”
      “找到塞西莉亚,爱她,娶她,毫无屈辱地生活。”
      
      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这种等待看不见希望。撇开布里奥妮虚构的那个结局,或许他们从罗比被诬陷入狱那一刻,便从未见过面。恋人的影子永远只在梦里出现,醒来便是废墟里身边战友的尸体,或是医院里苦苦呻吟的伤员,绝望汹涌得无法平息。
      
      这本书叫《赎罪》,可生者的忏悔,如何能让死者听见。
  •     觉得伊恩的文字,多少有点罗嗦。当然,我可能是更看重故事过程的人,而对书中的许多细节描述,或特别的心理描述,觉得容易造成阅读速度的障碍。但有人喜欢读这种风格文字,也许数量还不少。这也说明了为何伊恩·麦克尤恩总会入围布克奖角逐——应该有四到五次入围。看资料讲《赎罪》是其最好读的小说。但其实不太是我喜欢的风格。若不是为了看原著改编的电影,我可能不会读这种风格的文字。但其实故事还是有一些深度的。
  •     去年这时候看了电影,今年来看这本小说。电影的讲述者是一个女性,我想当然的以为作家也是一个女性。伊恩·麦克优恩是一个英国作家,他出生于1945年,并非和布里奥妮同龄。他在讲述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救赎的故事,正如书中那个编辑写给布里奥妮《泉畔双人》的退稿信中所言的那样,“太深厚,让人感到烦腻”。
      这篇小说让我耳目一新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他的叙事细致而有章法,关于布里奥妮、西塞莉亚和罗比的心理活动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同时有三个主角现身讲述,将误会的根源尽显读者眼前。
      第二,作者一开始就试图对小布里奥妮的作家式的幻想力和偏执揶揄不已,又掺杂着不厌其烦的描述艾米丽的心态,描述昆西家族的混乱,渲染了整个大环境来给布里奥妮的行动作出辩解。作者在“不辩解,赎罪”的同时,又在解释布里奥妮在自己的位置中行为是有动因的。在这个意义上,《赎罪》是一个黑暗系列的成长小说!
      第三,小说第二部分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和医院救护的描写令人触目惊心。罗比和耐特尔三人,在自身危亡时刻还不忘救助一个皇家空军小兵。其中,罗比他们帮一个吉普赛老妪抓猪回圈的场景,颇有隐喻意义。
      很佩服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编剧,省去了很多的线头和铺垫,却仍然能将故事讲述的清晰明了,不失情怀。令人倍感欣慰啊!读完小说,解释了我很多的疑惑。
  •     零零散散花了一个多月的是把它看完了,如果非得说点什么,也许可以简陋的提及这么几点:1.全书以三段式的剧情介绍了故事的发展,开头一段剧情巧妙相当惊艳,中间段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了战争的情况,我个人觉得有累赘之嫌2.无疑女主人翁的心理变化是故事的主线,也是全书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刚触及成人世界的小女孩来说,青春期心理加之天才的智商,后果是惊人的,这也是酿成悲剧的根源。3.相较于女主人翁的极力赎罪,另两位“共犯”就活得冠冕堂皇了,这也是悲剧不得以平反的原因
  •     看完了电影,又把原著给啃了。得了两点体会:第一,哪怕有一点点的阴差阳错都能毁了你的爱情,所以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的事情,珍惜你们现在还能在一起。第二,不要自作聪明,以为看透了别人,在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人这一生,做好自己就已经不容易了,就别给别人的生活添烦恼了。
      
  •     我觉得伊恩的文字,多少有点罗嗦。当然,我可能是更看重故事过程的人,而对书中的许多细节描述,或特别的心理描述,觉得容易造成阅读速度的障碍。但有人喜欢读这种风格文字,也许数量还不少。这也说明了为何伊恩·麦克尤恩总会入围布克奖角逐——应该有四到五次入围。看资料讲《赎罪》是其最好读的小说。但其实不太是我喜欢的风格。若不是为了看原著改编的电影,我可能不会读这种风格的文字。但其实故事还是有一些深度的。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许多赎罪的东西吧。或者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些令自己不安的秘密吧。我们可能不经意间,就会犯下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慢慢发酵,最终变成一种让自己“不安”的罪。有些我们能意识到,有些也许我们无法意识到,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直到我们有一天不得不去面对我们曾经的冲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才意识到,这样的不安,会让我们吃不下饭,或让我们无法安心入睡,或我们无法面对过去熟悉的事物,或让我们的心中永远沉了一颗石头。
      
      小说中的女主角就因为自己的骄傲、欲望、不负责任的言辞或些许嫉妒,一辈子都背上了“罪”。一家人的命运都因为一句谎言,变成了一种悲剧。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可能并不会因为这样的错误而意识到什么。但是,这随便留下的火星,却让一场大火燃烧了几十年。直到她长大成人,意识到了年少无知犯下的罪而感受到冰冷的孤独时,才品尝到了生活的苦难。
      
      有时候想,生活真是个奇妙的东西。虽然我们常说,不知者不怪。但是,再小的孩子,出于再幼稚的动机而酿成的祸,也必然会遭受到来自生活的反击。这就是生活。再小的罪,也是一种罪。不论你是成人,或是孩子,都必须为犯下它的行为付出某些代价。赎罪,或是让生活继续的唯一方式,亦或是我们重新开始生活的一个门槛。
      
      虽然它是一个悲剧故事,不得不让人们面对生活残酷的一面,但是,这就是生活。人们还需要继续生活下去,不论你是无辜的受害者,或是犯了罪过的“罪人”——我们只能选择让自己好过一些的方式,继续走下去。我们都需要面对苦难,艰难的走下去。
      
      这就是生活。
  •     先是看了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深深钦佩于他文字的精致,情绪的深层化表达。然后再看赎罪,同名电影已经看过,再来看书时,等于将电影再温习了一遍,纸上的段段文字全化作电影里的镜头在脑海闪过。
      看赎罪,如果你稍不专心,很容易被麦克尤恩那些抒情的长句搅乱,然后会读不下去,觉得枯燥,有点教科书式的感觉。但是如果专心下来看,会觉得时间不知不觉就变短了,会沉浸在情节里,在罗比的悲惨遭遇中唏嘘不已,被十三岁的布里奥妮惹恼,被塞西丽娅抽烟时的紧张,犹豫和痛苦所打动。悲惨于布里奥妮所服务的医院,被战争的恐怖吓到,被炸开头皮的士兵,削去半边脸的痛苦。然后等到布里奥妮的赎罪,但是这个赎罪从不曾发生,从十三岁到十八岁成年,布里奥妮以作为一名护士而积极展开内心的救赎,一个心里早熟的女孩,心思慎密又敏感多疑,用自己幼稚的判断葬送了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一对情侣的一生。为什么赎罪从来不曾发生呢,因为事情不会因为内心的悔悟而发生丁点的改变,痛苦已经酿成,布里奥妮自己虚拟的在战争中生还的罗比与塞西丽娅只是在她的笔端发生。赎罪永远都不可能完成,尽管布里奥妮活到了七十七岁,用小说还原十三岁犯下的过错,用笔端来声讨自己,但这赎罪永远只对自己心理有效,对于在1940年6月战争中死于败血病的罗比,对于在1940年九月因等待溃败的法国士兵归来而葬送在车站爆炸中的塞西丽娅来说,赎罪永远无效。
  •     
      读麦克尤恩的这部小说,你绝不会有时间和有心情闲思漫想,情节的节凑感和主题的沉重感与你左右相随,迫使你急切地读完。读的过程就好想你走进了一个深黑的隧道,走出来的时候,你跟布赖尼奥一样,黑暗已经在你的心上投下影子,让你无法很快释怀莫名的罪恶感。 每个人都有罪,每个人都无罪,有罪的人,可恨又可怜。在一种焦灼中,你开始诘问自己是否有罪,你的罪如何得到救赎。人都有知耻之心,罪过必定会带来痛苦,赎罪的体裁具有一种普适性。并不一定是邪恶的人才会犯罪,想要解救姐姐的布莱尼奥实际上非常善良,有正义感,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为自己所犯的罪痛苦一生。麦克尤恩用战争阶段了她赎罪的机会,让人痛到深处。
      
      
      我认为伟大的小说家总会在生动情节和深刻主题之间制造出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借助于这种平衡,读者既不会被情节吞噬,而无法体会主题的深刻,也不会觉得主题奴役情节,情节被弱化掉了。麦克尤恩的这部小说就做到了既让情节引人入胜又赋予主题深刻的寓意。
      
      也许,我不应该用情节这个词,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叙事技巧。麦克尤恩在第一部中把布莱尼奥设定为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虽然其中有其他视角的介入,如罗宾和姐姐的,但是她的视角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当她指认罗宾强奸罗拉的时候,她坚定的态度,似乎不允许我们怀疑。在由《赎罪》改变的电影中,知道结尾,布莱尼奥看到劳拉和马歇尔结婚的时候,才意识到那个人是马歇尔。布莱尼奥不仅仅对于剧中人是一个不可靠叙述者,对于读者也是。在对布莱尼奥的刻画上,麦克尤恩尽力地把布莱尼奥刻画成一个理智,有秩序,有头脑的孩子,这种刻画让我们忘记了她其实是个孩子。不可靠叙事的使用,给小说带来了一种动力,一种冲突,一种悬思。最值得一提的是布赖尼奥这个不可靠叙述者身份一直持续到第三幕结尾,她编造了与姐姐和罗宾见面的场面,可见她是爱他们,想赎自己的罪,直到结尾,几十年后,她才坦白说姐姐死于罗拉婚礼前,罗宾没有从战场上回来。一种被截断的赎罪欲望,布莱尼奥要背负一生。
      
      此外,作者对多视角的使用、折射和覆盖,使小说获得了一种内在的整体性。比如说,水池边的一幕,分别从布莱尼奥,罗宾和塞西莉亚的三个视角进行描述,甚至还暗示罗拉也看到这一幕。小说第二部和第三部是罗宾和布莱尼奥对战争的不同体验,一个是在战争,一个是在医院。包括那个时时出现,在不同人口中流转的股东花瓶,都似乎成了一种情节和情感的粘合剂。
      
      当然,最让我喜欢的还是这部小说的“元小说”意味,布莱尼奥本身就是一个作家,她的描述,让我们辨不清那些是虚构,那些是真实。小说融入了麦克尤恩自己对小说创作的沉思。也许,对于小说家来说,现实也是无法触摸的。
      
      最后,虽然小说主题承重深刻,但是尤恩的语言轻盈,在描述上使用的诗性语言非常动人。
      
      
      
      
      
      
      
  •     作者首先让我们相信布里奥妮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由一个白痴将事情搞砸就达不到预订的效果了。她的确聪明,想象力丰富并且敏感,就像所有早熟的孩子一样内心生活远比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只可惜她毕竟还是个孩子,所有的知识要么来自于书本要么来自于想象,后者可能还要多过前者。从她那个小小的剧本《阿拉贝拉的磨难》可以看出,她也不是一个内心阴暗的孩子,她习惯在故事的结尾给受尽磨难的主人公一个圆满的结局。可即便这样,或者说正是因为这样,在一次自以为是的判断中,她不可避免地(因为丰富的想象力,敏感的天性,以及幼稚的正义感)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不仅导致了一段爱情的悲剧告终,还有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以及她自己余生所受的内心谴责。
      读到第二部时,在一望无际的细枝末节中,故事的主线却长时间的停滞了。这使我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尾。于是我一边读一边设想结尾会是怎样:
      1. 虽然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念,罗比终究没能活着回来。
      2. 历尽艰难,罗比回到了英国,塞西莉亚却死了,或者嫁给了别人。
      3. 罗比身负重伤回到了英国,在一家医院里奄奄一息,那医院恰好是布里奥妮工作的医院,她为了赎罪细心地照料他(没人知道塞西莉亚哪去了),最终他们相爱了。
      我承认我能想到的结局一个比一个恶俗,一个比一个廉价。
      读到第三部,我越来越倾向于第三种设想。虽然第二部的结局在描写的语气上已经暗示了罗比的死,可那毕竟还只是个暗示。经过第二部缓慢而又平稳的叙述之后,我不太相信第三部还会缓慢而平稳下去。然而第三部一上来又是与第二部保持一致,几乎都是不带情节的细节描写,只是将场景从战场换成了医院,视角由罗比换成了布里奥妮。直到一批批伤员被送到布里奥妮所在的医院,于此同时同样是护士的塞西莉亚则被刻意忽略,这有点像是在为罗比出现在布里奥妮面前做铺垫。读到布里奥妮艰难地将一名伤员抬进病房,重又走下去准备抬之后的伤员时,那感觉明显就是在暗示罗比就在下面,先别管他们会不会相爱(所剩的页数似乎已经不足以让罗比原谅布里奥妮),我相信他们至少会相遇。然而什么都没有,当她再来到外面时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原来我所想的,只是作者想让我去想的。
      布里奥妮在医院的描写也在当晚与那个头盖骨被掀去的法国男孩的聊天后渐渐淡出。后面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故事回到了主线,布里奥妮去参加了表姐罗拉和巧克力大亨的婚礼,这段奇妙的姻缘让她明白(事实上她也没指望)罗拉永远不可能再去指认真正强奸她的人了,因为她已经嫁给了他。
      第三部的结局同样令人意外,我想到了多种可能却从没想过会是圆满的结局。布里奥妮终于下定决心去面对塞西莉亚,她得到了预料当中的冷漠,当她终于被让进房间,在一阵尴尬的沉默中,她发现罗比竟然已经回来了,他们住在了一起,他非常健康,强壮到能把她从楼上扔下去。即使是布里奥妮觉得罗比没准真会揍她时,她感到更多的也是强忍着的欢喜。只有罗比活着回来了并且能和塞西莉亚生活在一起,她的过错才有可能被原谅。他们似乎真的原谅了她,毕竟他们也弄错了真正的强奸犯是谁,当罗比觉得应该去向哈德曼道个歉时,他对布里奥妮的态度也稍微缓和了下来。布里奥妮没想到他们会送她到地铁站,这让她觉得简直是一种恩赐,最后她想,他们的爱情是如此强大,她的罪过以及残酷的战争都没有将它摧毁。
      然而这只是这段故事的结局,却不是整篇的结局。最后几页里作者告诉我们原来前三部只是布里奥妮在七十七岁生日时完成的一部小说,她声称最大幅度地保持了故事的真实性,然而却在结尾处做了手脚。罗比没能活着回来,塞西莉亚也死于同年的地铁爆炸。她永远没法得到他们的原谅,甚至没有机会对他说声抱歉,她也因此整整一生无法原谅自己。开篇那个因意外而终止的舞台剧《阿拉贝拉的磨难》直到最后才得以上演,这稍微拉平了一点结构上的失衡;其实整篇故事也就是如此,一个悲剧作者却刻意给了它圆满结局。如今布里奥妮已经七十七岁了,她知道自己也活不长了,这时她用一部小说让他们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她的赎罪方式,也是她的自我救赎。在背负了一生的内疚之后,同时她也代替他们,在即将失去记忆之前,原谅了自己。
      
  •      早在初三上学期时,我就已经看了《赎罪》的电影,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和在中国的上映,应该是《赎罪》小说能够翻译出版的重要原因。同时,对电影的喜爱也是促使我阅读这本小说的原因。但是,被评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之一的《赎罪》,其小说本身的实力相较于电影是毫不逊色的。阅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美丽的风景、悲壮的场面可以在镜头下还原,但是,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战争给人身心带来的创伤,确是镜头永远无法说尽的,只有文字,才可以将它们,真实的、完全的、赤裸裸的展示在你的面前。
       小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所占篇幅最长,第二部、第三部其次,第四部最短。然而,第一部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第二、第三部的故事贯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而第三部和第四部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则跨越长达五十年之久。所以,这本小说的叙事结构十分有特点,持续时间越短的,反而讲述的越细致;时间相隔越长的,却一笔带过。如果你没有看过小说,一定会觉得这不符合常理,但是究其这样构架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一天的重要性,因为这戏剧化的一天,改变了罗比的前途命运,改变了塞西莉亚的生活,更改变布里奥妮的成长轨迹。是因为这一天改变了一切,才会有第二、三、四部里罗比经历战争的洗礼以及布里奥妮漫长的忏悔和赎罪。
       小说以布里奥妮的视角展开,前三部以第三人称叙述,到了第四部转而以第一人称(布里奥妮)叙述,让读者有“戏中戏”的感觉。虽然那戏剧化的一天可以用“阴差阳错”来概括,但是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敏感、早熟,却是这个误会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中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布里奥妮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了她思想的早熟、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情感的复杂矛盾。她看到那个容易令人误会的场景后,自己便展开了联想。由于早熟,布里奥妮对男女之情是略有了解的,但是她的年龄太小,是根本无法真正明白爱情的内容。布里奥妮最致命的缺点,是她的自以为是。我觉得,早熟的孩子常会因为自己比同龄人有更成熟的思想,内心有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以使她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是不能被轻易否定的。因此,她会被自己对自己思想的坚信不疑所误导,产生更错误的观念。目击那个场景后,布里奥妮已经对罗比产生了偏见,而在随后接到那封含义更加直白的信后,她自然认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证实,甚至,她的内心可能受到了一丝鼓舞。随着情节戏剧化的推进,看到图书馆的一幕后,布里奥妮对罗比的看法已经与现实完全扭曲,这也是她后来指证罗比的重要原因。由于父亲与母亲感情的淡薄,布里奥妮并没有感受到多少家庭的温暖,这是她内心不安全感的根源。她对罗比的偏见,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她想要保护姐姐的心情。她认为罗比占了赛西莉亚的便宜,他在欺负她。而她有责任保护她,拯救她。潜意识中,她已经把罗比当成了自己的敌人,一个孩子,当然会把敌人想象得变本加厉地坏。强奸少女这样的事只有坏人做得出。这种看似合理的想法应该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她对罗比的指控。最后,对于布里奥妮情感的复杂,我想说,根据书中的描写,布里奥妮其实在指控罗比的时候,心中已经产生了愧疚的情感,她总是在心中默默安慰自己,为自己找开脱的理由。她的想法已经不由自主地祈求起赛西莉亚的原谅。支撑她继续指控的,只是一时的强烈的愤怒。另外,从一些插叙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布里奥妮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曾经向罗比表达过爱慕之意,但是面对一个孩子罗比很自然地选择了拒绝。那么,布里奥妮将罗比和姐姐的事情抖落出来,会不会怀有着一丝嫉妒?如果布里奥妮是个单纯善良的孩子,那么罗比可能不会深陷那么大的误解中,可惜,布里奥妮不仅早熟,而且情感非常复杂,她虽然不是一个坏孩子,但是由于一点点的私心作祟,她陷害了罗比,也让自己的一生背负上了罪恶的十字架。
       在第二部中,场景切换到了法德战场的交界。小说跟随着罗比的步伐,其实是以一个亲身经历战争的士兵的视角,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情景。而第三部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战场后方的医院里。这一部以布里奥妮的视角展开,通过写一个弱女子的亲眼目睹伤员惨状,思想由此发生巨大改变,从侧面展现战争的残酷与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这两部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战争的残酷。有无数年轻的少年像罗比一样,放弃自己的梦想,不得已地走上战场,还没来得及体验人生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比死亡更可怕的,还有惨烈的伤口。在布里奥妮工作的地方,她看见了许多因为没有麻醉药,因为伤口太具有破坏性而疼痛不已的伤员。书里对于伤口触目惊心的描写令我几次不忍继续看下去,而描写士兵强忍伤痛的文字更令我感到畏惧而心痛。比起电影选择的强化美感,弱化残酷,小说的文字更赤裸、更真实、也更有力。布里奥妮为了惩罚自己,放弃了去牛津大学读书的机会,强迫自己每天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这种折磨,在她看来,是一种赎罪,可以让她稍稍感到心安。布里奥妮会有这种深深的愧疚,也是因为她的早熟。她早早地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并且无法原谅自己曾经的自以为是,同时她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从此不愿再给自己任何信心。因此她一直沉浸在那个错误中,走不出来,也不愿走出来。
       到了第四部,小说开始以七十七岁的布里奥妮的口吻叙述。她即将老年痴呆,一点一点失去记忆,失去自理能力。但她并没有为此痛苦,甚至述说自己的病情时还带着欣喜的口吻。也许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惩罚,是她最好的赎罪方式。也许对她来说,失去记忆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是她唯一可以摆脱自己禁锢自己的十字架,赎清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孽的方法。
       这是一部沉甸甸的小说。小说中从头至尾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愧疚之感。没有任何人要求布里奥妮去赎罪,没有任何人无法原谅布里奥妮。她一生都无法解脱,一生都需要赎罪,只因为,她自己无法原谅自己。有时候,我们可以用尽全力逃出其他人的牢笼,却永远无法逃出自己的牢笼。
      2009年暑假
      
  •     當初在眾多翻譯者中,挑中了郭國良的作品,也膜拜于他的偉大翻譯
      之後看了電影,發現電影還沒小說來得精彩,不知道是因為翻譯者的優異,還是由於電影時間局限所造成
      我折服于他的想像力,折服于他的神經質,折服于他的敏感
      我還是愛伊恩的,愛那個無限陰暗卻又想像力無限的伊恩
      他這種敏感這種神經質,類似于梵高,同比于梵高
  •     I read this book twice and had different feelings. When I first read this novel for a book club meeting, it was an extremely slow read for me, which could be me refusing to accept such a tragedy. Young Briony, a narcissistic girl, her fantasies have tragic effects which are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crime's repercussion. I was plunged into sadness. One year later, it is not so depressing to keep up with the story as last time. I guess my mind gets tougher. This book makes me want to read more of McEwan's work.
  •      之前在图书馆找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最后拿到手的就是这本书。拿到手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从女主人公布里奥尼写剧本,排练小说开始说起。慢慢地开始觉得,书实在是过于冗长。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无意间瞥见一些她无法理解的事物,从这些事中主观认为犯罪凶手就是与自己家庭走得很近的女仆儿子。致使姐姐与家庭的决裂和一个少年前途的毁灭。伴随着成长与眼界的开阔,她逐渐意识到自己铸成的大错,最后在无尽的愧疚感中感叹着物是人非。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写了三百多页。总觉得叙述之类的话无处不在。每当情节前进一点点的时候都会加上很多的描绘句。让我作者觉得作者就是在凑字,让自己的书看着没那么薄。看的时候,内心很纠结。不是因为情节,也不是为小说中的人物伤心。单纯地因为小说本身。
       十三岁的却正处于一个少年时代将逝,向成年迈进的年龄。有些事情似懂非懂,朦胧晦涩。但是我觉得,书里的主人公偏激得有些难以理解。她俨然已经把自己当做一个大人看待。对于罗比和姐姐的关系相当人地自作理解。自大而狂傲地认为罗比欺负了姐姐,她的所见为日后在法庭上果断指证罗比埋下伏笔。
       可是她没有理智地想过罗比与姐姐地位吗?罗比只是女仆儿子,接受着布里奥尼父亲的资助,在他们家的地盘上,罗比贸然造次,最后只会让自己难堪。再者,罗比从小看着布里奥尼长大,陪她一起玩耍。与姐姐更是青梅竹马。这些一点一滴积累起的回忆,怎么会在这时让布里奥尼想到他是个色情狂?即使把十三岁即将成年的借口搬出来,也有些牵强。文字不少,却让人觉得某些地方没有写到位。总不免是个硬伤。
       无尽的文字中,作者把女主人公从少年写到老年,残忍地让她目睹了一切,并得知了真相。然而错误无法挽回,往事只容回首,主人公最后只能独自在内疚中无法自拔。
       书名是赎罪,在我看来,她并没有完成赎罪。当年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要说对不起的人也早已不在,铸成的错无法收回——罗比的名誉前途在她看似勇敢,其实愚蠢的指证后就灰飞烟灭了。最爱的姐姐与家庭断绝关系,执着地站在罗比身边。
       不是很待见这本书,但是我仍然期待作者的其他小说。我的经验是:好奇害死猫,孩子就是孩子,不能充大人。
      
  •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赎罪》
      
       读尹恩麦克尤恩的作品时,我好像个孩子,看着内心里最隐秘的一部分堂而皇之的被陈列于纸上,天真又残忍,可爱但愚蠢,于是在惊叹为何如此准确的同时,又怀着微醺般的羞耻心,渴望着能更多更久的看看这“另一个自己”。
       小说比电影残忍,“小说的特色是滔滔不绝的思绪和意识,对阅读所得,你得全心投入。电影则高度依赖演员,以某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幻象,以为自己可以跟得上思绪的进程。”电影里,我们尚可对着凯拉奈特莉发发花痴,而在小说里,就不得不忍受小布里奥妮那幼稚又冗长的精神世界了。但小说又比电影精彩,影像太偏重表面而且最终也还是需要用文字去解析,只有面对文字,我们才能获得“全心投入”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冷冰冰的故事,13岁的布里奥妮沉浸在对写作和幻想的狂热的兴趣之中,塞西莉娅和罗比对于之间关系的转变显得无所适从。罗拉,杰克逊和皮埃罗小小年纪就被送至塔利斯家过起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塔利斯太太呢,在忍受着丈夫的不忠和扰人的头痛同时又要撑起这个正处于转变时期的塔利斯家。这乱糟糟的一切在一个让人心烦意乱的夏天被推上舞台,就像布里奥妮的那个仓促中排演的话剧一样的乏味而又沉闷。罗拉被强暴了,布里奥妮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和偏见一口咬定施暴者正是罗比,将这个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目标明确,心怀恶意,持之以很,从不动摇,从不疑虑”的送进了监狱,从此,三段人生就此改变。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布里奥妮的视角描述了强奸事件的始末,第二部分则是罗比出狱后的从军生涯。第三部分是长大后成为了见习护士的布里奥妮对于她所犯下的罪行的反思和挽救。
       虽然第一个部分时间跨度仅为两天,但作者用几乎长到夸张的篇幅描写了这两天中塔利斯家发生的种种。还是标准的伊恩式手法,大段大段对于环境的主观描写,天气,景物,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这种流于意识的写法像是张开了触须的怪物,潜伏在这座大宅子的各个角落,在不厌其烦的对于炎热天气的抱怨之后,我们知道,在某一个临界点,那个怪物会收拢起触须,将一切碾碎。那个布里奥妮,多像是小时候的我们,敏感自负,耽于幻想,与某个假想敌做着斗争,时时刻刻。她迷恋写作的原因,大概也就是因为在小说中,她能够找到“成为一个皇帝”的满足感,在那里,一切都是有序而规整的,“死亡是道德欠佳者的专利,而婚姻是一份报道,直到最后一页才奉上”,她的脑子有一部分是早熟的,但另一部分却是幼稚的,这种对于爱情的幼稚的洁癖,导致了她的脆弱以至于格外容易被摧毁。当现实世界的发展偏离了幻想世界的道德轨道时,她手忙脚乱的企图从幻想的世界中抽离出一些妄想来弥补现实逻辑的空缺,但这种做法只会导致误解和幻觉,而布里奥妮,她是一个更相信幻觉的孩子。
       麦克尤恩的多数作品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男性符号的缺失(或者说是父亲这一身份的缺失)。在《只爱陌生人》里父亲是只存在于记忆之中的阴影,《水泥花园》中的双亲索性在一出场就接连过世了,《赎罪》里,杰克塔利斯在强暴事件中始终都是缺席的,他被困在了一班火车上呼呼大睡,利昂虽为长男,却也没能有所作为,倒是让一个13岁的姑娘逞尽了威风。这种符号的缺失导致他笔下的故事充满了一种阴性的意味,那种对气息氛围和意识的察觉,对于周遭环境的留意,也都是女性特有的敏感。阴性思考带来了什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思维的感性化以及对男性的潜在敌意,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于幻想的沉迷,她们宁可相信一个13岁孩子的证言,也不愿意面对罗比正直而又清白的一生。阴盛阳衰带来的另一个要素就是不合身份的责任感,男性消失时,本应担负的责任就落在了女性的身上。塞西莉娅和塔利斯太太都觉得自己对于这个家应该负起责任,尽管她们窄窄的肩膀无法担负这重任,而布里奥妮更是对姐姐抱有一种病态的责任感,若不是出于对姐姐的保护,她大概也不会犯下如此荒唐的错误。
      
       出狱后的罗比参了军,期间他一直都和塞西莉娅有着书信来往,此时塞西莉娅早已和塔利斯家断绝了来往,毅然成为了一名战地护士。他们在信中倾吐爱慕,互述衷肠并约定战争结束后再相聚开始新的生活。布里奥妮也放弃了剑桥的学位转而成为了见习护士,第三部分便是她见习护士的生涯。在医院里,任何脏活累活都属于她们,工作之余还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童年的愧疚和罪恶感成为了她的梦魇,她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着自我惩罚,当你将全部心思都用在把面前的器皿擦洗干净反复消毒时,也就没有那么多功夫被良心折磨了,她甚至参加了罗比的婚礼,看着她嫁给了当年强暴过她的男人,这是一种讽刺还是一种归宿?在罗拉冷漠的眼神中,布里奥妮明白,所有人都知道真相,但每个人都试图闭口不提。她找到了塞西莉娅的住处并且在那里遇见了罗比,他们在她的注视下忘情的长长的拥吻着。布里奥妮答应向她的父母承认当初她做了伪证,然后发表一份声明再向律师宣誓,然后他们并排走着将她送往地铁站,到目前为止,宽恕似乎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看过书的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不过是布里奥妮的另一个幻想罢了。
       全书最巧妙的地方就在这里,并不是说这种“书中书”的布局,而是这布局展现的方式。还记得布里奥妮收到的那份来自出版社的信吗?她将自己的作品《泉畔双人》送到了出版社并收到了回信。在信中,编辑是这样评价这个故事的——“抓住了人物的意识流,并将其细微差异展现于读者面前”,“一味地大写特写他们每个人的感知感受而与此同时依然将光,石和水描写得惟妙惟肖”,这不正是我们在读第一部分时的感受吗?原来不仅仅是第三部分,我们所读到的《赎罪》全书,都是出自布里奥妮的笔下。难怪全书的描写是这样的阴柔;难怪第二部分和第一,三部分相比人物形象显得略微单薄,描写也不再繁琐,甚至有些不合理的情节,因为那是她靠想象编撰的故事,她没法切身体会军队溃逃的生活。难怪在第一部分里,时间仿佛被冻结了,布里奥妮正是通过这样不烦其反的反复描写,来减轻自己心中的愧疚,那是这个故事开始的地方,是罪恶还未被犯下的时刻,那时感情的面纱才刚刚揭起,有情人刚刚澄清了误会正准备饮下他们的第一杯甜酒,她多希望时间就停留在那一刻,而不是之后匆匆流走的64年。
       布里奥妮的赎罪并不是成为一个护士,而是书写,还原那个真实的有些丑陋的自己,还原那些愚蠢根源的势利,还原那段实际上纯洁无比的爱情并抹去情人双双客死异乡的惨淡结局,真实的故事早已结束了,即非气势磅礴也不空洞无物,但很仓促,也很无情。
      
       在全书的最后,七十七岁的布里奥妮回到老家,那里已经被装潢成了一个酒店,在这里,她度过了她七十七岁的生日,那出曾经半途而废的话剧《阿拉贝拉的磨难》终于在64年之后成功上演,当年那些不合格的小演员们,此刻已经变为了观众席上形销骨立的老者,他们形销骨立他们触景生情,而属于布里奥妮的磨难也将在缓慢的忘却中获得终结。
       这儿有罪恶,也有钟情相恋的人,如果只有一件事情让人心存感伤,那不是罪不可恕,而是罪无可恕,因为世界上唯一有资格原谅她的那两个人,早已不在了。
      
  •     请几天看了本《巴别塔之犬》书中写的是关于一个男人的故事,作者确是个女的。让我不禁联想起这本书。在我以前看过的书中只有这本是一个男人写的关于女人的故事。换位思考是可以理解的。但换了位置之后,还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思维吗?毕竟男人和女人的构造上就是存在差异的。像这样换个位置来写的故事,我不知道有多少能写的很深入对方的心灵。就像《巴别塔之犬》一个男人的故事,女人写起来,感觉那个男主角很女性化,而这本,在我回忆的时候又觉得那个女主角太MAN了。。但是看看故事还是可以的吗。。。
  •     悲剧从那个午间开始,从她走进房间、从阳光庸懒地照在窗前、从她趴在桌前写小说起,悲剧就埋伏在那。她心里翻涌着各种情节、场面,她怀着写作的冲动。她总是将生活和小说混淆,她只有十三岁,她在成长。
      
      
      
      姐姐站在窗外的泳池边,站在罗比的面前:解开衣服,脱掉裙子,然后钻入水中。那个损坏的花瓶立在罗比的脚边,罗比却无动于衷。他一直无动于衷。他看着姐姐脱下衣裙,看着姐姐钻入泳池,看着姐姐身形毕露地从泳池里站起来,湿漉漉的姐姐拿着损坏的花瓶气愤地转入门廊,他还是无动于衷地站着。
      
      
      
      布里奥妮对罗比的愤恨一定从那个时刻开始,罗比欺负了姐姐,或许还有她。她站在窗前,站在刺目的阳光下,站在她成长的疼痛里。时间在她耳边撕裂,发出“叭叭”的响声。然后姐姐和罗比都走了,只留下一滩水渍,和寂寞的泳池。布里奥妮从那一刻开始远离自己。
      
      
      
      
      
      或者,悲剧缘于罗比无可抵挡的想念,他的爱从时间深处奔涌而来,无比清晰和热烈,于是有了那封给塞西莉娅的信,有了布里奥妮信使的身份。她拿着给姐姐的信,不假思索地撕开,那几个单词的组合超出她的理解,可还是令她羞愧,她积攒的愤怒使悲剧完成了一切起承转合。
      
      
      
      或者,悲剧还缘于小树林里的那次对话,她站在水边问罗比,如果我落水了,你会救我吗?罗比说那当然。不会游泳的她义无反顾跳入水中,罗比惊惶失措奔力援救,事后她问罗比,知道为什么我要你救我吗?罗比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我爱你。十岁的布里奥妮对十九岁的罗比说:因为我爱你。这句话穿透她单薄的身体,穿透一年又一年的光阴,成为一切事情最后的真相。那就是她爱的力量,赴死的力量。
      
      
      
      或者,悲剧的导火线还在于那个图书室,在于那道昏暗的光线,在于她看到了罗比和姐姐抱在一起,看到他们赤裸的身体,接吻、做.爱,那一刻,她失去了她的童年。她在完成成长后把自己飞速毁灭。她顺利完成了对罗比的陷害,顺利地拆散了罗比和姐姐。
      
      
      
      自始至终,她都没有交待为什么陷害罗比。自始至终,我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布里奥妮。自始至终,罗比和塞西莉娅只是拥有了图书室的那一次结合,罗比被害入狱,参军,经历战乱,他们的爱情在逢火连天的时代颠沛流离,只是,他们从此没有再在一起。罗比败血症死于布雷敦斯,塞西莉娅于同年9月在贝尔罕姆地铁车站爆炸中丧生。但那满含深情的八个字,在历史的车轮中久久回响。塞西莉娅在信中对罗比说:你要回来,我会等你。
      
      
      布里奥妮老了,她知道自己老了,她后半生用尽所有的力量来尝还自己的罪恶。“怎么样才能获得赎罪呢?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种实体或更高的形式是他能吁求的,是可以与之和解的,或者是会宽恕她的。在她身外,什么也不存在。在她的想像中,她已经划定了界限,规定了条件,上帝也好,小说家也罢,是没有赎罪可言的,即便他们是无神论者亦然。这永远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最后,她坐在的士车里,她的记忆力越来越孱弱,她倒在了遗忘的绝望中。我把书的最后一页的一行字打上黑色的标记:我第一次尝到了绝望的滋味。
      
      《赎罪》,麦克尤恩最经典的诠释。
      
  •      今天读到《赎罪》里布里奥妮犯下罪行的部分,她直视着警官的眼睛说:“是的,我看见了他”。
      
       读过前文,我陷入了一种不能不理解她的状态。她才13岁,善良可爱直率,具有梦幻气质和作家天赋,这也本来是她得天独厚的地方。只是她不小心一天之内,受到了太多次来自成人世界的冲击。她只是还不太懂罢了,她不懂罗比和塞西莉亚所为是出于爱情,又太容易被表象所欺骗,就连指证部分也不能说全是她的错,警官太急躁太独断了,让她去掉“认为”二字。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她葬送了她姐姐塞西莉亚和罗比的一生,并且使得她自己也深陷罪恶感折磨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她向罗比面对面地道歉,其中有一句的语气几乎变成乞求了:“我当时只是个孩子。”罗比却没有给予她原谅,他反驳说:“你当时都13岁了,你要多大才懂得明辨是非?”然后,一切都破碎了,无法辩驳的事实摆在面前:她,布里奥妮,是个犯罪者,并且无论她做什么,都于事无补。
      
       作者麦克尤恩的残酷在于,他最终让受害者塞西莉亚和罗比终成眷属,却永远不是在现实中,而仅仅是在布里奥妮的幻想和作品里。幻想里完成的赎罪,到底有什么用?
      
       《复活》的最后给了我们卡秋莎获得美好爱情的期盼,《追风筝的人》给了我们哈桑的儿子开心的笑声,在犹太人死难碑前下跪的德国总理的故事,最后给了我们犹太人流下的眼泪。纵使过去的罪恶无法弥补,这种自我救赎的结局仍然使人心生不少安慰。
      
       而麦克尤恩,带着他特有的冷色调。将布里奥妮置身于类似西西弗斯的苦难之中。推着赎罪的石头一点一点上山,好不容易推上山顶,都只能绝望地看着它无法挽回地滚落原地。
      
       所有犯下的罪行,都是罪不可赦。
      
       亲爱的麦克尤恩,你成功地摧残了你自己。也摧残了读者的心。至此,阅读不再是愉悦的享受,而是你用美好构建起来的完美折磨。
  •     因为是看过了电影再看的原著,所以不免有点被电影角色所局限。如布里奥妮一般,常常,我们固执的以为所见的就是正确的,近乎无理的承担起无谓的责任,而在不觉中给人生蒙上阴影。年轻时因为无知和固执所犯下的错,有时是穷极一生也无法弥补的。
  •     赎罪使我第一次感觉到电影可以做的比书更好。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个夏日午后,briony跳进河里问robbie会不会救她。于是这一段回忆成为了briony苦难生活中少有的甜蜜。她也许过于文艺,自私。但是整个社会就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没有人怀疑那么小一个女孩的证词。在robbie被冤枉后,所有人都将所有错推到了briony身上。她就这么承受了,代价是一辈子。谁都没有做错什么,但所有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     一个错误的判断葬送了两个人的幸福;一个谎言让自己背负一辈子的责备;一个无知的举动,用一生去赎罪。就算用自己的一生去赎罪,去忏悔,也无法让受伤的人重新获得幸福!
  •     《赎罪》
      
      1、电影和小说 推翻伪命题:“小说的故事活在叙述里,电影的故事活在想象里”。
      
       《赎罪》是部好电影,却不是部好小说。小说不够好不是叙述的问题,而是麦克伊恩胃口太大,想包罗万象,反而埋没了主线;电影还不错不是因为加入了编导无与伦比的想象,恰恰是由于本身的时长限制,电影聪明的选择了缩写而不是改写,去掉了不相干的叙述——把罗里巴索的盖头首饰袍子都扯掉,美人就露出来了——美人到底是老麦生的,是他成就的电影。
      
       不论老麦几次入围布克奖短名单,我始终认为他现在的长篇不及之前的“小型杰作”,这“小型杰作”不只包括公认的《水泥花园》和《只爱陌生人》,还有《梦想家彼得》(当然当然,这只是“我以为”),一部被评论家称做老麦迷茫时不明所以写就的童书。
      
      2、人性、罪恶和赎罪 推翻伪命题:“伤口是美丽的,疮痂是丑恶的”。
      
       电影中强化了布里奥妮对罗比的感情,让人觉得她信口胡说铸成大错是源于一个吃了姐姐塞西莉娅的醋的小孩子,要把满腔怒气发泄到未来姐夫罗比身上,但小说中的布里奥妮更像是《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愫细外加堂吉珂德,先是不知性为何物,后是自命不凡树立假想敌挺身而出害得他人身败名裂命丧黄泉。看到布里奥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伸张正义的时候,恨得牙根痒痒(从小到大,我受得了主人公殒命,受不了主人公被冤枉),在本子上划拉:“她的戏没有演成,她就变着法儿演,这不能原谅!不能原谅!!不能原谅!!!”
      
       但是看着看着,也就原谅了。布里奥妮犯下了一个错误,她的家人竭尽全力使得错误板上定钉,布里奥妮划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她的家人千方百计不让伤口结痂愈合。他们乐于资助一个佣人的儿子上学,上最好的学,乐于看到他拥有锦绣的前程,更乐于发现这个优秀的孩子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强奸犯,跟自己的儿女无法相提并论——就连塞西莉娅不也没有任何根据的认为,强奸她表妹的是另一名佣人的儿子么?
      
       但是布里奥妮无法赎罪了,最起码无法让罗比完成心愿:“找到塞西莉娅,爱她,娶她,毫无屈辱的生活”。战争夯实了她的罪恶,让她彻底失去了洗刷灵魂的可能。
      
      3、因为爱情 推翻伪命题:爱纯不纯就看有没有那层膜。
      
       一开始塞西莉娅厌烦罗比,当她发现这厌烦源自对他巨大的爱(某个东西太大了,就看不清它的全貌),便以身相许——这巨大的爱不是纯爱?!
      
       “一切障碍都必须被鞭策他前行的力量所战胜,哪怕这一优势微不足道。在天平的一头是伤口、干渴、水疱、疲劳、酷热、下肢的疼痛、斯图卡式轰炸机、远途、英吉利海峡;在天平的另一头是‘我会等你’以及她说这句话时的美好记忆”——天平那一头,跟战争较劲的爱不是纯爱?!
      
       为什么只有“爱你的精神,不爱你的肉体”的爱是纯爱?去他妈的《山楂树之恋》,ZB纯,NB傻,MB烂。
      
       特别喜欢罗比上战场前和塞西莉娅相见的一幕。入狱三年,他们唯有靠书信保持联络,见了面,反倒唯唯诺诺,说些没油没盐的话,相逢似有恨的心境只有情到深处的人才能体会。
      
      4、勘误 推翻伪命题:还有校对这回事。
      
       (1)P264“他们躺在洞中,往外张望着,他们看起来就像土拨鼠,特纳不禁想到。”
      
       (2)P266“粘乎乎的水泥地板散发出阵阵饮料那微酸甜美的气味。”
      
       (3)P272“这时特纳隐隐感到一种似曾熟悉的虚幻正在钳制着他。”
      
       (4)P394“有情人生生不息。只要我最后一稿的打印孤本留存于世,那么我那纯洁率性而有奇缘的姐妹和他的医生王子定会相亲相爱,直到地老天荒。”
  •     撇开麦克尤恩精心搭建的叙事框架,以及“奋力尝试是一切的一切”的赎罪观,布利奥妮从指认罗比是罪犯,到确认罗比的无辜的转变过程耐人寻味。   书中,布利奥妮只有一次,且只用一句回答对此进行了解释,当罗比问她现在为什么又如此确定他没有强暴罗拉,她回答:“我正在成长。”麦克尤恩在此布下了迷阵。第一部分,布利奥妮放弃了排演《阿拉贝拉的磨难》标志着她对童年的告别,那个隐藏的叙事者丝毫没有吐露布利奥妮对罗比有任何非同寻常的感情;但是,在第二部分罗比回忆起多年前那个夏日前那个布利奥妮情窦初开的早晨;接着在第三部分,布利奥妮也突然想起了她曾经对罗比的迷恋,不过叙事者通过布利奥妮告诉读者,“随后这事就马上忘到九霄云外了”。书的最后一部分—“1999年 伦敦”,读者发现之前读到的是布利奥妮所写的小说,原来前3个部分的叙事者就是布利奥妮本人。这时读者就有足够的理由对“随后这事就马上忘到九霄云外了”这个断语进行质疑。   麦克尤恩的布利奥妮一直在赎罪中,但她却一直没有说出她的罪因。
  •   哇 老师你好腻害!
  •   这是故事大纲。期待看到一些评论。
  •   顶LZ
  •   姑娘你的长评如短篇小说让人回味无穷。被你这么已剖析对这本书很有兴趣~赞~
  •   她的罪因不就是撒谎害罗比入狱,害她姐姐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