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哈代  页数:445  字数:378000  译者:孙予  
Tag标签:无  

前言

  提起哈代,国内读者当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位英国伟大的小说家、诗人的作品早已引人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小说《苔丝姑娘》,这部小说以及根据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早已为国内读者和观众熟知,并为他们所喜爱。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生于一八四。年,殁于一九二八年,是英国十九世纪末期的大小说家和二十世纪初期的大诗人,一生著有许多作品,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还乡》发表于一八七八年,是哈代创作中期的重要著作.对这部作品重要意义的理解,不能离开这一时期英国的具体历史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完全是通过对农村与农民的血腥盘剥来完成其原始资本积累的。在这一过程中,新兴的资本主义以不可阻挡之势,将其大规模的经营方式逐步侵入农村,把封建时代的农村生产与生活方式破坏殆尽,同时,新式的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又使个体农民逐步走向贫困破产,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过程必然会引起激烈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原有的社会生活方式被冲垮,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哈代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以其犀利的笔锋。

内容概要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著名作家。《还乡》为他主要作品之一。    青年克菜姆厌倦了巴黎的都市生活,怀着开办乡村小学的美好希望,返回故乡埃顿荒原。没多久他结识了美丽的姑娘尤斯塔西雅。尤斯塔西雅心高气傲,厌恶荒原单调的生活,一心向往都市的繁华,为此她毅然抛弃了原来的情人,转而主动追求克莱姆,希望能通过他把自己带往巴黎。他俩的婚姻遭到了克莱姆母亲的反对,于是他们在婚后搬出母亲家。后因尤斯塔西雅的过失,克莱姆的母亲不幸死亡,这一秘密最后被克莱姆发现,于是爆发激烈争吵。尤斯塔西雅眼看去巴黎的梦破灭,又去找老青人帮忙出走。在一个风雨之夜,他俩一起跌入了湍急的河流中……

书籍目录

作者原序补遗第一卷  三个女人第二卷  归客第三卷  迷恋第四卷  大门紧闭第五卷  真相大白第六卷  后来的事情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茫茫岁月难变其貌  十一月的一个星期六下午,已近黄昏,这片广袤无边莽莽苍苍的埃顿荒原,正在逐时逐刻变得昏暗起来。头顶那片青天已漫起了一片空蒙的灰云,这片灰云就像一顶篷帐,罩住了整个荒原。  蒙住苍穹的是这片灰白的帐幕,遍布大地的是这片黑苍苍的石南植物,它们在天际处交接,呈现出一条清晰分明的界线。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下,这片荒原不等夜晚按天时自然降临,便早早蒙上了一层夜色,也就是说,在大地已经显出一片黑苍苍之际,天空依然清晰可见,昼光未逝.抬头望天,一位砍荆条的人会想要继续手头的活儿,然而低头凝望,他便会决定捆好柴束,打道回府.遥远的大地与天际的衔接处看来不仅仅是物质间的分界,而且也成了时间的分界。石南荒原黑苍苍的外貌使夜晚的降临提前了半小时;同样,它能推迟曙光的降临,使正午显得昏暗,使风暴还未降临,便提前显出它那副蹙额狰狞的面目,而在一个漆黑无月的午夜,它则使那片漆黑显得更其骇人。  事实上,恰恰便是在这黄昏转入黑夜的时刻,埃顿荒原那独特而伟大的壮观才真正开始,一个人如果没在此时此刻亲临此处,他便说不上是真正了解了这片荒原。这片荒原只有在以朦朦胧胧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之际,才能让人最深切地感受到它,感受到从此时直到下一个黎明出现的整个这段时光里它的全部力量,才能真正理解它;那时,也只有到了那时,荒原才向世人娓娓道出了它的真实故事。确确实实,这地方真是夜晚的一个近亲,当夜色降临之时,这块荒原的地形地貌和四周景色便明显地呈现出一种互相吸引,互相交融的趋势。这片忧郁凄冷的荒原上的圆阜和洼地似乎都挺起身来,真心诚意地迎接夜晚的朦朦昏暗,荒原吐出黑暗,天空倒下黑暗,两方的动作一样迅速。这一来,天也昏昏地也暗暗,双方以各自尽力促成的一半昏暗,紧密地连成了天地间的整整一片黑暗。  这时候,这个地方到处充满了一种专注的警觉,因为,就在万物全都昏昏沉入睡眠之时,荒原却开始慢慢苏醒,开始倾听。每天晚上,它那泰坦神般的形体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然而,漫漫的几个世纪过去了,多少次危机发生过,它却依然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等候着,只能让人觉得它是在等待最后的危机——那彻底毁灭的末日的来临。  对那些热爱这个地方、对它怀有一种独特的温馨、与它心灵相通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长满鲜花和果树的平原尽管一片欢颜,但它们却很难让人做到这点,因为它们唯有获得一个比现时更为美好的结局,才能使它们显得永远和谐一致。唯有沉沉暮色加上埃顿荒原的苍茫景色,才能促成这么一种氛围:庄严而不严峻,深沉而不显露,它的警示是那么醒目,它的淳朴是那么凝重,一座监狱的外貌总是极为庄重沉凝,一座宫殿,哪怕具有其两倍大的外表,却也难具它那种尊严,就是这样的一种气势赋予了这片荒原一种庄严肃穆,而公认的美丽风光之地是绝对不会具有这种庄严气势的。美丽的景色要同美好的时光愉快地结合在一起;可是天哪,就怕时光并不是那么美好环境气氛过于凄冷固然会令人感到压抑不快,然而出于人们自身的原因,一个过于明妍欢陕的环境却会更经常地让人得受到嘲讽,令他们更感痛苦。  唯有具有一种更细腻和更稀有的本能,一种新近才受激发的激情,才会感受到埃顿荒原的峻冷莽苍,那种只爱柔艳姣好之美的情感对此是无法体会的。  确实,这种传统的美的观念是否还未失去它的绝对主宰地位,倒是个问题。滕比河谷如果出现在图勒,说不定就是一片贫瘠凄凉的荒原:人类还处于年轻时代之际,对凄凉阴郁的外在事物会觉得格格不入,然而随着岁月变迁,我们会觉得对这类事物变得越来越心灵相通。当一个荒原、一片海洋,或是一座山脉,在历经沧桑岁月的磨砺后显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本陸时,它就会同人类中更具思想的那些人的心灵极为吻合,这样的时代似乎正在临近,即使它实际上并未来临。到头来,对最普通的游客来说,像冰岛这样的地方或许就跟他现时眼中欧洲南部的葡萄园和樱桃园差不多,而在他行色匆匆从阿尔卑斯山赶往斯海弗宁恩在朦胧中感到灾难和溃逃的逼近,过后我们的脑中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梦境,除非我们又看到跟它相似的自然景象,然而此时的埃顿荒原就正是昏暗骇人的梦境的杂乱无章、缥缈无际的发源地。  此刻,这儿成了跟人的性情完美吻合的地方——既不可怕、可恨,又不可憎;既不平凡、无意义,又不平淡乏味;不过,它跟人一样,是那么的无足轻重,那么的忍辱负重,依然只是以它那黑苍苍的单调色彩表现出其独特的不凡和神秘。就跟一些长期离群索居的人一样,从它的外表景致中似乎就显出了一种孤寂寥落。它有一张孤独的外貌,让人联想到会发生种种悲剧的可能性。  这片昏暗的荒弃之地,在所谓的《末日裁判书》中也得到过描述。它的情景跟书中记载的所谓“布露阿雷阿”完全吻合,莽莽野地荆棘丛生,石南荆豆遍地漫生。那时实行的是以里格来测量长度和宽度,尽管无法断定这种远古测量单位是否就那么精确,但从现今埃顿荒原的地域面积看来倒也相差无几。开采泥煤的权力——也即书中所记的“特巴雷阿布露阿雷阿”——在书中有关这地区的特许权中得到肯定。利兰夕在谈到整个这片黑黝黝的莽苍地带时说,它“长满了石南和苔藓”。  至少来说,这些对地域景致的描写是真切可信的——充分而深刻的证据,令人得到真正的满意。现在的埃顿荒原跟以前一样,依然是那么桀骜不驯,一副遭人遗弃的样子。文明进化是它的敌人,从这片土地开始有植物生长之时起,它就总是披着那身陈旧的黄褐色外衣,一件自然的沙丘时,或许他根本就不会去光顾海德堡和巴登。  最彻底的苦行者会很自然地感觉到,他有权在埃顿荒原漫游:在他敞开胸怀去感受这片荒原的种种意境时,他的沉溺决不会超越正常的限度。领略如此淡泊的色彩和静寂的风光,至少是每个人都生而有之的权利。只有在夏季最勃勃风光的日子里,这儿才具有一抹艳丽光彩的情调。擬重的意境通常总是通过庄重的外表而不是通过炫耀夺目的方式来加以体现,这种凝重的意境经常在冬季的黑暗、狂风暴雪和弥漫大雾中得到表现,那时的埃顿荒原才会对此种意境产生感应,因为风雪是它的情人,狂风是它的朋友。这时它成了一片奇幻之乡,半夜的噩梦让我们而一成不变的独特长袍。它就以这么件年代经久的上衣,表露出对人类对衣着的虚荣追求不屑一顾的晒笑。一个身着时髦服饰、光彩焕发的人来到荒原上,总或多或少显得古怪,有不伦不类之感。大地是如此原始,似乎让人觉得人的穿着也越古远越素朴才好。  从下午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就像现在这个时刻——一个人斜倚在埃顿荒原中心山谷的一蓬灌木丛上,放眼四望,整个世界除了满披石南的山顶和山腰外,什么也看不到,于是他便知道,四周和底下的一切,从史前到现今一直没发生过变化,犹如苍穹中的繁星一样,这一来,因世事变迁而产生的心神不宁、被新事物的发展而搅得心烦意乱的心绪便顿时会变得平稳沉静下来.这个伟大的末受侵扰的地方具有一种亘古的恒久性,连大海也不具备的恒久性。谁能说某一片大海真有那么年代久远?太阳将海水蒸发,月光将海水轻抚。每年,每天,甚至每个小时,它都在变化不停。大海在变,大地在变,还有那河流、村庄,以及人都在变,唯独埃顿荒原依然故我.它的地形既不是陡峭得要经受风雨的侵蚀,也不是平坦得可以听凭洪水冲刷,淤泥堆积。只有一条年代久远的古道和一座即将要提及的更为古老的古冢——它们本身几乎可称得上是漫漫岁月中自然产物的结晶——除外,而就是这条古道和这座古丘的些微不规则的变化也不是因为鹤嘴锄、农耕和锹铲的挖掘所造成,而是因最近的地理变化的轻微触摸所造成。  上文提及的这条古道在石南荒原的低地部分穿过,从地平线的这一端一直通到那一端。这条古道有许多部分几乎就与相邻的另一条古道相重合,这后一条古道发源于罗马人的伟大的西行之路,即称为爱西尼亚路或是爱克尼尔德大道的那条古道。这天傍晚时分,尽管沉沉夜色已将荒原上的细小景物遮蒙成混沌一片,但凝神细望,这条灰白色的古道几乎依然清晰可辨。

编辑推荐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还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还乡这部书,基本已经能够感受到哈代作品中的基本特点。比如男主角聪明文弱又稍显意志不坚,女主角个性鲜明却总是不幸,人物命运的发展既是生活的必然,却又被种种偶然的事情所左右。幸好还有红土贩子这个让人感到温暖的角色,可他却是哈代应出版商的要求增加的。但一切任务,似乎都不如哈代笔下这个神秘的荒原更加让人心动。他赋予荒原神秘的力量,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主宰了他们的灵魂。哈代笔下的女性,尤其是女主角,都个性鲜明,富有现代气息。书中的尤斯塔西雅跟这个古老神秘的荒原格格不入,她需要的是繁华城市中热闹的气息,她需要的是种种新奇事物带来的冲击,同时她也需要异性的欣赏和赞美。这些在古老的荒原都无法实现,最终她没有摆脱荒原的束缚,但她的精神早已逃离了这里,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进入荒原。男主人公约布赖特则是另一个极端,虽然他在巴黎从事珠宝生意,但他的心灵从未离开荒原,对城市的浮华没有任何依恋。促使他回到家乡的不但是一份责任,更是宿命。他面临的问题更像是我们这个时代大部分所遇见的问题,是适应这个变化中的繁华世界还是追求自己纯净的心灵家园。哈代已经在书中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离开和逃避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发展如同奔流,个人只能顺从这个趋势才能继续生存。古人企图寻找桃花源,但它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心灵深处。先说题外话,这本书属于上海译文的译文名著文库,这次上译决心不小,大有竖起新世纪外国文学旗帜的想法,光看看每本书书脊上淡淡的数字编号就能感觉出来。人文的还乡是由张谷若先生译的,似乎人文还请张先生的女儿张玲女士主持了一套哈代文集,也重新翻译了这部还乡,有兴趣的话可以比较这几个版本,再对照英文原版书,收获可能更大。毕竟把英文转化成中文,中间损失的不止是文字。
  •   我买的时候是哈代的几本小说一起买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的书质量是有保障的,拿在手里感觉很不错, 翻译得也还行,能再便宜点就更好了
  •   唉,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很满意...
  •   少小离家的他,归来却是空空的行囊。他放弃了他远大的前程却毅然留在了这个破败的荒原上......表面上看这是讲述四个年青人,两对情侣之间的事。可是从这两对失败的的婚姻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更多。约布赖特这个在巴黎有着远大前程的年青人因为无法忍受那终日只追逐金钱的珠宝行当毅然回到了家乡——埃顿荒原。在这个荒原有一个不安之于素的女人——尤斯塔西雅,她向往的是富丽堂皇的城市生活,她向往的是众人艳漾的贵妇生活。可是当她和约布赖特相遇时,悲剧已经在这两个看似般配的人的埋下了种子。这是两个有着不同理想的人,命中注定他们的婚姻是悲剧的。家乡和都市,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为了心中的眷恋又不得不回到魂牵梦萦的故土。这个艰难的抉择不仅仅是哈代时代的英国人的选择择,这同样也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不得不面临的选择。哈代为本书起名为“还乡”,我理解为作者是对城市浮华背后的种种矛盾的一种无言的抗争。还乡——选择了去面对心中的最后的纯净的守望。你也会远择“还乡”吗?
  •   荒原有大美,但作品的画面感影响了作者对人性理解的深度,以致一部长篇一天就读完了,除了同情之外缺少一些耐人寻味的内涵,不如哈代的短篇小说那么洞悉心曲,令人掩卷长叹。也许这本书更适合年轻人去读,它对青春期少年的道德意味确实无可挑剔。
  •   以前很难买到的书,当当真好,哈代太有才了
  •   不错!书到得也很快~
  •   不过亦只是个人喜好。相较还是喜欢狄更斯作品。
  •   刚拿到书,字好小,书和图片上的也不一样,好在书还值得一看
  •   实惠,书好。
  •   很喜欢译文的这个系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