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逝水年华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页数:203  译者:余斌  
Tag标签:无  

前言

一 抓住现在                                                                                                                        弄人的造化让人来到世上,惟一的目的似乎就是让他受罪,果然如此,我们就得为自己对此项使命如此热衷,去向造物主表功。受罪的来由数不胜数:疾病缠身,情场变幻,朋友反目,世态炎凉,还要加上因生活干篇一律而生的郁闷麻木。痛苦既如此之多且没完没了,我们自然巴不得早点死了拉倒。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想找份报纸看看的人或许会随手翻开一张名为“不妥协”的报纸。这家报纸刊载新闻追踪、都市花边消息、分类广告、尖酸刻薄的社论,且以此享有名声。该报还另有一招,即隔三岔五弄出些不着边际、大而无当的问题,让法国的名流做答。比如,“尊意以为对令媛当施以何种教育为佳?”再如,“您对改善目下巴黎交通拥挤状况有何高见?”1922年夏天,报上给撰稿人出了这么个挖空心思想出来的问题: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想找份报纸看看的人或许会随手翻开一张名为“不妥协”的报纸。这家报纸刊载新闻追踪、都市花边消息、分类广告、尖酸刻薄的社论,且以此享有名声。该报还另有一招,即隔三岔五弄出些不着边际、大而无当的问题,让法国的名流做答。比如,“尊意以为对令媛当施以何种教育为佳?”再如,“您对改善目下巴黎交通拥挤状况有何高见?”1922年夏天,报上给撰稿人出了这么个挖空心思想出来的问题:              一位美国科学家宣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至少这个大陆的大部将被毁灭,遭此巨变,数十亿人将难逃一死。倘该预言应验不爽,在确知死期不远到死亡降临这段时问里,你认为人类对该预言会做出何种反应?再者,据你所想,你在这最后的时刻会做些什么?                                       第一个面对这人类、地球均遭没顶之灾的惨淡图景做答的名人,是位名叫亨利·波尔多的知名文人,此人现已无人问津,当时却是大名鼎鼎。他断言,预言会令大多数人乱作一团,径奔离得最近的教堂,要不就是窜入最近的卧室。他本人则不会狼狈至此,他会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去登山,尽赏阿尔卑斯山美景,礼赞奇妙的大自然。另一做答的巴黎名流是位叫贝尔特·鲍维的名伶。她没说自己将有何举措,倒是要让读者来分担她有点不大好说出口的隐忧——男人对其行为的长远后果没了任何顾忌,岂不是要变得无法无天?此种论调颇令人心寒,对另一名人弗菜雅夫人来说却是“深得我心。”弗菜雅夫人在巴黎以善看手相闻名,据她判断,在末日将临之际,人们没工夫沉思来世,他们及时行乐尚且不及,哪会想着修炼灵魂,以待来生?——她真是不幸言中,另一作家亨利·罗贝尔兴头头地宣布,他要尽情享乐,去玩最后一局桥牌,去打最后一场网球、最后一场高尔夫。                           最末一位就临终计划发表高论的名人是个离群索居、唇上留须的小说家,没听说他对桥牌、网球、高尔夫之类有何兴趣(虽说他曾试着下过一次国际象棋,且靠别人帮忙,放过两回风筝)。此君生命最后的十四年是在一张狭窄的床上度过,这十四年他的常态是身上覆一堆薄薄的毛毯,就着床边一盏微暗的灯,写他那部长得令人称奇的小说。小说名为《追忆逝水年华》,自打1913年第一卷问世,已然被推为经典之作。一位法国批评家认为作者可与莎±比亚相提并论,一位意大利批评家则把他比作司汤达,另有一位奥地利公主,甚至愿意与他谈婚论嫁。不用说,此人就是马塞尔·普鲁斯特。普鲁斯特并非自视甚高之人(“但愿我能对自己的估价高一点!——可叹,那是不可能的”),有一次甚或将自己比作一只跳蚤,又曾将自己的作品形容为一块让人无法消受的牛皮糖,不过他还是有理由感到满足。有位出使法国的大使,也算是见多识广,不轻许人的了,他就认为,该给普鲁斯特颁发文学大奖,即使不是马上。大使如此描述普鲁斯特:“他是我所见过的最不寻常的人——甚至赴晚宴他也穿着长外套。”

内容概要

  本书是“德波顿作品系列”之一。普鲁斯特的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谁都觉得自己应该去读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又确属望而生畏的书。但在德波顿的这本结合了文学传记和实用、励志手册的书里,作者以他严正详实的专业学识为根基,用他的生花妙笔向我们娓娓道出《追忆》的真正妙处,描绘出普鲁斯特真实而又生动的精神肖像;同时他又把圣典拉到人间,从巨著和大师身上寻觅到改变我们每个普通人谷世人生的妙招法门,指点我们如何珍惜时光、体验人生的真谛、学会调整人生的轻生缓急。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

书籍目录

权作译序(余斌)
一 抓住现在
二 读书为己
三 优哉游哉
四 直面痛苦
五 传情达意
六 交友之道
七 心胸豁然
八 享受爱情
九 弃书不观

章节摘录

弄人的造化让人来到世上,惟一的目的似乎就是让他受罪,果然如此,我们就得为自己对此项使命如此热衷,去向造物主表功。受罪的来由数不胜数:疾病缠身,情场变幻,朋友反目,世态炎凉,还要加上因生活千篇一律而生的郁闷麻木。痛苦既如此之多且没完没了,我们自然巴不得早点死了拉倒。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这是一部关于《追忆逝水年华》的书。书中有大量的引证、摘录,有对普鲁斯特笔下人物、情节、场景的描述分析和口语。这是一部以普鲁斯特为主角的书。普鲁斯特的大名,几乎出现在全书的每一页,他的性情脾性,浮现在德波顿的字里行间。这是一本风趣的书,然而里面不乏一本正经的教诲之言。这是一本教训之书,然而全书贯穿着揶揄调侃的语调。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追忆逝水年华》的书。本书中有大量的引证、摘录,有对普鲁斯特笔下人物、情节、场景的描述分析和口语。这是一部以普鲁斯特为主角的书。普鲁斯特的大名,几乎出现在全书的每一页,他的性情脾性,浮现在德波顿的字里行间。这是一本风趣的书,然而里面不乏一本正经的教诲之言。这是一本教训之书,然而全书贯穿着揶揄调侃的语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拥抱逝水年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3条)

 
 

  •   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谁都觉得自己应该去读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又确属望而生畏的书。但在德波顿的这本结合了文学传记和实用、励志手册的书里,作者以他严正详实的专业学识为根基,用他的生花妙笔向我们娓娓道出《追忆》的真正妙处,描绘出普鲁斯特真实而又生动的精神肖像;同时他又把圣典拉到人间,从巨著和大师身上寻觅到改变我们每个普通人谷世人生的妙招法门,指点我们如何珍惜时光、体验人生的真谛、学会调整人生的轻生缓急。
  •   引余斌先生之言“这是一本风趣的书,然而里面不乏一本正经的教诲之言。这是一本教训之书,然而全书贯穿着揶揄调侃的语调。”从《追忆似水年华》解析普鲁斯特,让我们学会珍惜时光、体验人生的真谛等等。
  •   英伦才子德波顿,这是一本类似为名人做传又貌似是读后感的书。书中记录了许多关于普林斯顿的生活细节,还有摘录了普的《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片段,用来诠释他的生活哲学。
  •   看完德波顿这本书让我非常想去读一下那本《追忆逝水年华》,想体悟一下它究竟有多么的难读与难懂,多么的平凡与伟大。
  •   一直很喜欢这类的书,买到之后打开发现包装也很不错书的质量也很好,追忆似水年华是很好看的一本书,这本书就像是跟一个生活在普鲁斯特周围的人在聊天,感觉很特别。
  •   因为《追忆逝水年华》名气很大,在书店翻了一下,感觉像行将离世的老者的回忆,都是伤感...这个“拥抱”阳光值=“追忆”+NNN
  •   拥抱逝水年华需要淡然的勇气和豁达的心情。无论放不放下,都已是过去了。与其苦苦折磨自己不然放下,拥抱,接纳、人生,没什么大不了的
  •   非常喜欢它的装帧设计,很漂亮很有感觉,纸质不错,印刷也没有什么问题,德波顿的书应该还是不错的。
  •   很喜欢这本书,也因此书喜欢上了普鲁斯特!故事很吸引人!
  •   了解了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同时佩服作者德波顿
  •   如何珍惜时光、体验人生的真谛、学会调整人生的轻生缓急。
  •   对普鲁斯特的一个靠谱解读,作者的想法太丰富。
  •   本身很喜欢阿兰的书,内容不错,本书的纸张也挺好的
  •   一直都是阿兰的粉丝,他的书基本上都买齐了。
  •   收藏~~ 喜欢阿兰的书
  •   珍惜时光学会调整人生的轻重缓急
  •   很喜欢的外国文学,阿兰特有的洒脱与睿智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   英伦才子的作品,很棒
  •   以阿兰的视角清晰的阐释了这个人的内心
  •   快递还行,还没读,书应该不错
  •   买的阿兰的一套书,都非常好,有同感,有启迪.
  •   书的质量好,物流也快,很不错的一次购书体验 。下次再来
  •   现在,在树上快餐文学散满了,这样的书太少啦。超级喜欢
  •   书好,作者也好
  •   拿到这本书,首先是随意的翻了下,由于感觉政治味道太重,想来是闲暇时候在读,谁知道随手翻了几页,就被它的故事吸引住了,值得一读的好书!
  •   喜欢阿兰德波顿,他的书很有哲理。
  •   挺好的,书的包装很完整。质量也不错。
  •   还没看,不过肯定错不了,正在把这套书收集全
  •   是朋友推荐的书,挺不错的~
  •   书,我喜欢的。包装有点不好。导致有点小损坏,虽然不影响,但是看着有点不舒服
  •   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很好的书
  •   一直都大愛Alain
  •   英国才子,一般般,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如此有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很精美的一本书,正在看!觉得不错!
  •   很美的文章,很棒的文集,对生活有着不一样的诠释。
  •   同学没告诉我觉得咋样呀呀呀呀呀呀
  •   喜欢他写的作品
  •   我们内心深处有某些我们自己不得其门而入的角落,阅读则提供了打开心灵门扉的神奇钥匙,即此而论,阅读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令人赞叹。
  •   朋友推荐的,应该还可以
  •   还没看,应该不错 吧
  •   一直想买这本书,看起来感觉不错,等忙完这段时间仔细的读一读
  •   此书值得一读,提供一种关于生活的另外一种观察方式。
  •   不错的书籍,安安静的读,会有很多收获
  •   还没读呢,相信会带给我同样的感触,越来越浓深
  •   非常好的一本书 让人安静
  •   相当不错,有见解,分析到位
  •   包装不错 送货速度快 正在阅读中 很受用
  •   这本书的到货速度比我想象的快,包装很好,没有破损。一直都想买这本书。收到就立即来评价了,还没来得及看。
  •   依然是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一本书
  •   非常好的一本书啊
  •   很早就想拥有这本书了
  •   商品不错 文字不错 很好 以后还会购买
  •   同学推荐的,好!
  •   阿兰德波顿的表达很容易看懂,也很深刻!值得慢慢回味!
  •   很喜欢 速度很快 我看了几本
  •   帮朋友买的,她超爱的。
  •   刚收到书籍,挺好的。很喜欢。以后会经常来逛逛的
  •   不错,很满意,比我之前的那本好多了
  •   晚上下的单,隔天中午到货,够快。
  •   是作为礼品订的,很精美
  •   包装很漂亮,很实惠,我喜欢
  •   很经典的书籍。
  •   再次欣赏,也是很好看啊
  •   買了一大堆,折後很便宜
  •   如题、、
  •   还没看呢,好友推荐便买了。
  •   还没看呢 期待 包装ok
  •   比较喜欢他的风格。
  •   书的质量好,物流也快,很不错的一次购书体验
  •   美丽的文字 启迪思维
  •   不错,看完之后感觉很有用
  •   帮同事买的,感觉还不错~
  •   德波顿的书文笔都非常出色。在内容上,这本比想象的严肃了点,稍微不和心理预期。给4星
  •   德波顿的书很有意思
  •   看了这本书让我买了原著-《追忆似水年华》。
  •   逝去的年华一去不复还,时不时的去回想一下年少时的纯真、无鞋是如此的美好!
  •   翻译的不是很好,少了点阿兰的随笔口吻
  •   不想看长篇巨著的,看看这本解读吧。
  •   很精美,正在看《爱情笔记》
  •   回顾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   比想象中的薄,但很适合阅读
  •   将要看这本书,期望它不要让我失望
  •   硬壳的装帧很得我心,想买这本书很久了,一直没找到,到后来都忘了,偶然**当找到了二话不说拍下~!虽然有些碰撞压痕,但还在接受范围内袋装包装不能要求太高了。
  •   还不错吧,纸张还行,内容也很好
  •   有些内容看了还是很有体悟的
  •   小小哲思,还轻松
  •   主要是分析普鲁斯特的一生和《追忆似水年华》,语言风趣,看起来非常舒服。
  •   这位作者的书我基本上全买了,他对他自己的个人经历的描述,对我很有启发。
  •   跟琼瑶差不多,比琼瑶稍稍深刻些吧,没意思
  •     读阿兰也许是一个机缘巧合,正所谓在合适的年纪遇到了合适的书。
      写《爱上浪漫》和《爱情笔记》的时候,阿兰也不过是20多岁的年纪,涉世未深,对恋人间细细密密的情感体悟纯粹直接,正值当时自己也情窦初开,正所谓一拍即合。只不过阿兰笔力太好,能写别人之不能写,遂自然而然把自己的感受化成了书。《爱上浪漫》、《爱情笔记》和《亲吻与诉说》皆是他此时的作品。没有套路,没有规则,神马照片插画示意图,不拘一格、行云流水,怎么肆意怎么来。所以读他的书常常会有聊天的感觉,时而滔滔不绝,时而又一语中的。往往在你觉得他掉书袋掉得太过瘾以至于快要离题万里的时候,笔锋一转,他又回来了。
      才气逼人,这是他最初被人记住的特点。以至于在他日后的每一本书中,都要刻上“才子型作家”的标签。
      他确实有才,而才情的根基来自于他的敏感。因为敏感,他能够见微知著,思考常人所忽略的问题,琢磨别人熟视无睹的事情。所以被赞为 “英国文坛的奇葩。”……“恐怕连扫把的传记都写得出来”。
      他的写作从爱情开始,逐渐扩展至旅游、工作、建筑、哲学等,可谓遍地开花。写作的感觉也似乎很一致,就是见招拆招,遇到一个问题分析一次,连小说都不例外。每每行文至主人公内心挣扎之处,他便会以一种神来之笔的方式开始分析,玩味,最后往往归于一语,却常常精准地让人叫绝,相见恨晚。这充分弥补了他的小说情节性不强和散漫的写作特征。小说如此,散文更甚,基本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但是照样能够让人读得有滋有味。
      他是如何做到的?正如普鲁斯特所说: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阿兰最特别之处在于能够把常人感受得到却又无法表达出来的感觉浮于纸上。一种现象、一种感情,经他解剖之后,会让人觉得自己经历的他都曾经历过,我们的悲伤快乐似乎都能够与他共享。他的文字好像在说:“失恋了么?哎,我懂你的感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来,我再给你几方良药,你看如何?”就这样,就被他瞬间治愈了。
      来看看他如何写爱情:
      “爱的需要总是先于爱一个特定的人。我们选择的伴侣必定在相遇的人当中,如果给予不同过的范围,不同的航班,不同的时间或者事件,那么我爱上的人可能不是克洛艾……我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注定去爱和注定爱上一个特定的人之间的区别,以为今生注定要爱上克洛艾,而不是注定要去恋爱。”
      “爱情的反讽之一,你越不喜欢一个人,你越能信心百倍,轻而易举地吸引她,强烈的欲望使人丧失了爱情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漫不经心,你如被人吸引,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因为我们总是把最完美的品质赋予我们深爱的人。”
      “最具有魅力的不是那些立刻就允许我们亲吻(我们很快会感到无趣)、或永远不让我们亲吻的人(我们很快会忘记他们),而是那些忸怩地牵引着我们在这两极间期待的精灵。”
      是不是瞬间理性了很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但若说为阿兰赢得世界声誉的,还应该算是《拥抱似水年华》和《哲学的慰藉》两本书。
      这两本书确定了其中心的思想,从爱情一隅提升到人生哲学,可谓境界始大。虽然,它们都属于读书笔记,但非同一般的是,阿兰用掉书袋的方式掉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便是帮助人们发现和寻找幸福。普鲁斯特皇皇七部头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有人看了三年不知其所云,但却被阿兰小小的一本《拥抱似水年华》精准地概括,并传播开来。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等哲学家艰深的思想被他一番拨云见日,马上就变得平易近人起来。而这些文豪、哲学家们留给他的,则是他标志性的缓慢思考,见微知著的体悟和深刻洞见,我想,这就是读书人最高的追求吧。
      随后的《身份的焦虑》、《工作颂歌》、《幸福的建筑》等书将阿兰的哲学思想在不同领域进一步铺陈开来。慰藉是阿兰使用较多的一个词语,无论在他的演讲还是书中,他常常使用这个词作为他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愿我们懂得这个世界然后与这个世界和解。正所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阿兰能够带给人慰藉,恰恰在于,他的书里洋溢着的“我懂你的感受”的贴心感觉。
      细数我读阿兰的日子,掐指一算也快有10个年头了。现在的阿兰比起年轻时候,文笔更为内敛和深邃。2012年在他的新作《写给无神论者》里,依旧是阿兰式的掉书袋,但锐气少了很多,更多了一份温厚和善意。而这个主题,也算是阿兰对新的精神领域的一次探索和开拓。2013年的《无聊的魅力》一书,可看做他这么多年精心写作的总结和导读。只是,作为40度高烧的阿兰迷来说,近年来他的作品质量确实有所下滑,所以会特别怀念那个《拥抱似水年华》和《哲学的慰藉》的阿兰•德波顿。惟愿他能够再度归来、惊艳众人
      
  •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通俗化。
       关于通俗化的争论其实缠绵(?)了很久,尤其是在“于丹读论语”的时候,“六经注我”、书的大卖、学者反对之声,简直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殿堂级的东西,究竟应该继续神圣之还是通俗之,一时间各执一词难分高下。在我看《哲学的慰藉》的时候,周国平先生在推荐序里,一面夸德波顿先生通透、将哲人智慧应用自如,一面又提出不足——“哲学应该有两种用途,一是慰藉,一是爱智慧。”读至此,我觉得周国平先生似乎想在两者之间分个高下出来,并且显而易见,他站在了后者的阵营。而我读完《哲学的慰藉》,在周国平这样一面肯定一面不肯定的态度引导下,却仍是皱眉不得解,二者该如何分高下?
       阿兰在自序中,亦是观点鲜明,给周先生的批评立了一个实实的靶子。他说:
      
      
       是的,他对“功利性”直言不讳,而“功利性”无疑就是通俗化的最大的动机了。
       不知道资中筠先生是否看过阿兰的大多数作品才得出的结论,她说,许多思想家最重要的思想早在20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那么之后的岁月便都是用来巩固完善自己的观点。从阿兰最早的《拥抱逝水年华》到后来的《哲学的慰藉》,我看到他功利性读书的主张是一以贯之的,我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对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必须从所读之书中获得点什么。于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始功利性地阅读《拥抱逝水年华》。从书名来解读,我认为这是写给我这个年纪的人看的一本书。我正在“逝水年华”,并且我不知如何拥抱它,于是愉快地开始阅读了。(ps:就凭余斌能把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译作“拥抱逝水年华”,我就知道我可以放心地去阅读这本书了。)
       我相信这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好像他总是这样啊)。普鲁斯特是文学神坛上的一个人,我知道这一点,但是我却不知道普鲁斯特是神坛上怎样一个人。知之吾幸。(于是又想到,什么时候有人能这样写写我的鲁迅!)可以证明阿兰成功之处的一点就是,他让读者我产生了非常愉快的自我评估,让我相信,普是一个和我一样糟糕,有着诸多毛病的人,而我是一个和普鲁斯特一样可爱和珍稀的人。甚至我也对《追忆》产生了亲切感,这本书我原以为自己跟它是不会有半毛钱关系的。爱传主,也爱自己,通过爱自己,更爱传主,阿兰达到最高境界了。而他所走的路径,不过就是将普鲁斯特的形象通俗化之,于是可理解化之。然而我所见的许多作品,虽然做到了“可理解化”,但却不是准确地将其“可理解化”,因此,恐怕也就不能称之为“通俗化”了吧。
       我相信阿兰是一个入世的作家,目前为止,我读他的书,目的就是寻找慰藉(= =、、、),《拥》是一本励志书,指路书。看完此书,我觉得自己确实需要一本励志书的,但不是市场上泛滥的《不得不做的50件事》,需要这样精致一点的,……因为你是珍贵的,你值得拥有珍贵的而不是粗制滥造的东西。我们都匆匆上路了,但不是随便两张地图都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我希望你,快乐地到达终点。(恶、、、)
       所以,说到底,通俗化对于普通人来说,它的作用就是很大。不能缺少的通俗化,正如不能缺少的桥梁,又或许我这一生都不再去读《追忆》,但我至少已经领受了我所能领受到的那一份智慧。但我并非支持所有的通俗化,我必须为它们加上一个定语,诚挚真切的,如果一定要问我该怎么做,我只能回答:请去拜阿兰•德波顿为师吧。
      
      
      
  •     中文部分 (148页第二段)
      "给朋友写了信过后却决定不将其付邮,这种事是常有的,而寄出的信往往比没寄出的更有趣。"
      英文部分(354页最下面一段)
      "More interesting than the letters we send our friends may be the ones we finish, then decide not to post after all."
      真正的是意思其实是“最有趣的信是我们写给朋友却不打算寄出的信。‘
      
      还有前面有一个段英文在原文中完全就没有翻译。
  •     国内出版的书名为《拥抱似水年华》,不要看它如此文艺的名字,其实原著是非常直接和实用的名称《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普鲁斯特如何改变你的人生。
      作者也在书中说了,他认为读书就要追求实用。
      
      其实不管从原著名称还是目录来看这本书都应该被归为典型的人生励志书籍。对于它的营销完全可以师从刘墉的书籍:《你不可不知的人生重塑书籍》《拥抱自己》。而出版社呢则最适合让中信出版社,它应该会将作者塑造成于丹的形象:以经典解读来指导现代人如何生活。我认为藉由上面两种方式能将此书传播到更广的受众范围,不失为在中国的明智策略。
      
      若不然,此书在文艺类别中显得如此实用。有失文艺范。
      咋一看目录我也被如此实用的标题唬住了,书的每一章都直接表达要教我们HOW,如何去读书?如何交友?如何恋爱?废话,这类书籍多着呢。在书籍市场里最不缺的就是教人如何的书籍,其中《如何成功》拔得头筹。读罢目录,我对此书的兴趣大减。
      
      然而在真正进入阅读正文之后。才发现序中的一个书评非常点睛:”德波顿把严肃的哲学思考,给恋人的建议及文学上的见解,当作彩球抛向空中做杂耍表演,令人叹服。恰是此种表演,令他置身于欧洲机智,婉妙的文学传统之中。“
      
      这打破我在读前对于出版社给他的英伦才子封号颇不以为然的感受。全书读毕我至少可以说以前我未读过有这样一类文字,他对于《追忆似水年华》的引述,信手拈来,而其思路和写法又往往跳脱我们传统对于杂文或散文的理解,随性,而又严密论证,变化多样,时而以小说,抑或调侃来叙述他所发现的普鲁斯特的完整人生态度和生活。
      
      或许我们读完也不一定会去追读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因为这确实是一本巨大的著作:最新译林版的书是2259页,总共重2.9KG。如果让德波顿用最简洁的字来概括这书,那就是三个字:”别太快“,这是普鲁斯特生活智慧的密钥。
      
      德波顿的书在国内再版了。在他的《身份的焦虑》给中国读者的自序中写到: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焦虑。《拥抱似水年华》同样到来的及时,在这个一切都太快的社会里,该让大家领略和见识”别太快“的生活魅力和智慧。
      
      我希望读这本书的读者年龄越小越好,我极力地推荐给我的弟弟妹妹们看,因为我希望他们能越早地领略一些”别太快“生活智慧的风景,关于交友,关于恋爱,关于读书,关于时间,关于痛苦,关于心胸,关于旅行。生命的长度总是有限,宽度也有限,美好总是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的成本去感受和领悟的,而不是仅仅付出时间去争取成功。
      
  •     【擁抱似水年華: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作者:艾倫.狄波頓/著 
      出版社:先覺
      
      蔡:我們今天跟來賓討論的結論,可能達成這樣子一個結果--我們並不覺得經典的閱讀,應該被其他的方式來取代,可是要得到經典的養分可以有不同的管道,比方說看一部很棒的電影,像『時時刻刻』這樣子的電影,它雖然沒有辦法讓你領略到維吉尼亞吳爾芙文學原著當中精妙之處,可是卻把吳爾芙一些很重要的精神,在電影裡面給傳遞出來了,這個在我看就是一種成功的改編;像羅智成他並不贊成的這本書,我卻要拿它在做最後的一個推薦,就是『擁抱似水年華』,因為這本書雖然不能夠取代閱讀『追憶似水年華』,可是這本書所呈現對於普魯斯特這個人的描述卻是非常精采。
      
      蔡:當然我必須要提醒你:請不要把這本書當成是勵志書籍來閱讀,書名雖然訂成了叫『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看起來好像是普魯斯特扮演一個人生導師的角色,可是實際上,你如果看這個書就知道,這個書名是有點諷刺的一個說法,裡面雖然講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小說當中,教你如何建立人際關係、如何贏得友誼、如何表達感情、如何忍受痛苦,可是實際上普魯斯特絕對不是一個好的人生導師範本,我們透過這麼有趣的描述的過程當中,可以比較多吉光片羽式的領略到普魯斯特這個人到底有多有趣,以及這本書當中大量的引用了『追憶似水年華』裡面的精采片段。也許透過閱讀這本書,你可以對普魯斯特達成一個基本的瞭解,或者甚至產生出好好的把『追憶似水年華』讀完的一個企圖。看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對人最大的啟發,應該來自於它告訴我們觀察這個世界有非常多的方法,知識常常發揮出驚人的力量是別的東西所沒有辦法取代的,我相信這一本『擁抱似水年華』應該會有同樣的效果才對。
  •      我想看的书或者是我能读进去的书有两种,一种是能够解决我生活中的问题或困扰的,另外一种便是作者在书中的某些看法或观点与我的直觉保持一致。这些直觉上的观点在我心里往往像流星那样一闪而过,瞬间即逝,但通过阅读,你能找回那些隐藏在你内心的东西,就像把那些流星一粒一粒的重新捕捉回手上,到最后那些聚集的星星便会汇聚成一盏明灯,那种感觉也便是《拥抱似水年华》的末尾所表达的“阅读是通向精神生活的一到门槛,能将我们导入精神的世界”。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便是他的成长史,我深以为然。纵观我的阅读之路,最开始主要以轻阅读为主,比如我喜欢的阿兰.德波顿的系列,通过看这些书,他们又会把我指向西方的某些浅显的哲学书或者人文科学书,再一步一步匍匐前进。有些厚重的书可能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读不进去,通常就果断放弃,因为我相信始终有一天阅读量和背景知识积累足够得多,我便能开始阅读稍微阅读厚重的书。
      
      
       之前已经读过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这次读《拥抱逝水年华》发现前面的章节的主题与其他几本并无大区别,那便是启发人如何在普通的生活中以另外一种角度重新发现生活的趣味,不要让习惯使人麻木迟钝。
      
       他经常指出很多平凡无常的风景或静物摆设经过画家绘画之后,能在平淡中见惊奇,使我们感受到原来平凡无奇的生活也可以深藏意义和趣味。经过他的提醒,我发现我重新开始有了画画的冲动。我于是买了本画本画我平常生活中的景物,包括实验室的电脑桌,平时去超市骑车经过的那座小山,我发现确实如Alain所说,看着这些画我发现原来过去我都没有好好观察过我的实验室的摆设,我路过的那座小山前面有一面苏格兰的旗子,我的牙刷是红白相间的,我的电脑的firefox图标是一只小狐狸(这个被室友取笑了)。
      
       还有就是我开始发现过去一些我读不进去的书,像《出埃及记》 ,像《追忆似水年华》,一些看不懂的画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宗教画,像莎士比亚的诗歌,在阿兰.德波顿这里积累了一些西方哲言,圣经故事,作家轶事后,我开始有一些悟出这些作品的意义与美感,让我这个门外汉瞥见了艺术殿堂门缝里透出的一丝烛光。比如我开始接触一下圣经里的某些段落,举个《传道书》的例子——I returned, an saw under the sun, that the race is not to the swift, nor the battle to the strong, nor yet bread to the wise, nor yet riches to men of understanding, nor yet favour to men of skill; but time and chance happeneth to them (太阳底下,我见到跑得快的人未必一定赢得到比赛,强壮的人未必赢得到战争,有睿智的人未必赢得到生计,有知识的人未必能富有,有技巧的人未必能赢得到喜爱,一切都取决于时机),这段话想表达的是有时候世事是很难预计和预料的,文字很优美,有气势,而且我最喜欢的是读起来的rythm。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决心开始认真读《追忆似水年华.去斯万家那边》第一卷,希望循着《拥抱逝水年华》的一些启发引领我品尝出普鲁斯特笔下平凡生活中的美感。
      
      P.S.1 阿兰.德波顿在今年1月发了本新书《Religion for Atheists: A non-believer's guide to the uses of religion 》(宗教无神论者:非信徒的宗教使用指南》),还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期待有中文版。
      
      P.S.2 阿兰.德波顿现在的样子与书里当年风华正茂的照片大相径庭啊,不过还是很有wisdom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看,这是他09年的一个演讲视频http://www.ted.com/talks/alain_de_botton_a_kinder_gentler_philosophy_of_success.html
      
      
  •     在当今世界最焦躁国度的最快节奏城市,有一伙儿人,用两年半的时光,一字一词一句地,朗读了一部大书。有个孙子觉得这事儿特牛逼,进而,为了沾染些牛气,用一部电影的时间,走马观花地,看完了关于此大书的一本小书,然后像是也参与了这事儿似的,对人雌黄道:这书写得真TM好。
      
      这部大书是马赛•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本小书是阿兰•德波顿的《拥抱逝水年华》;那伙儿牛逼的人叫“朋歌”,那个装逼的孙子是我。
      
      为了兑现允赵哥的承诺,我打算凭粗浅的见识、低俗的品味、拙劣的词藻,写下此篇,絮叨一下:这书到底TM哪儿好?并借由此文,表达对那伙儿人的敬意。
      
      《拥》实际上是本关于马赛以及他那部《追》的“八卦”合集。对于看惯了香港《壹周刊》或英国《太阳报》的读者来说,这种阅读的愉悦感,实则不难理解。明知不可能过上明星的日子,却又能八一八人家的生活情感喜好,获得一点儿“似乎明星”的满足感,或“不过如此”的优越感。所以,那个下午,我曾一度陷入似乎读完了《追》的自我陶醉之中。不过,与《太阳报》们不同的是,《拥》的“八卦”太过切切实实,文笔太过清新脱俗,态度太过推心置腹,继而,竟汇集出一部“指导生活的教义”来。
      
      
      1. 阿兰说:要“抓住现在”
      
      马赛是个“离群索居”的人,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四年在一张狭窄的床上度过”,他有一堆臭毛病,他的生活方式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联想到“热爱生活”。
      
      可也是他,用一部百万言的巨著——《追》“探究人们何以会将光阴虚度,生命空耗”,“告诉人们该怎样停止生命的浪费,该怎样去领略生活的美好”。
      
      阿兰说:“一旦得知大难将临,每个人都会倍感时间宝贵,生命无价,普鲁斯特这部富有教益的书则更进一程:但愿生命的思索与我们常相伴随,不要等到末日将至的那一刻…”
      
      记起自己曾在中学时,在一次家人以为的离家出走行径中,忽然间醍醐灌顶,反复告诫自己要“热爱生命”,并在当时最珍重的本子扉页上写下“活在当下”。天晓得,如今的我是否明白了这话。说理解吧,为何会还觉得有这许多不顺不爽?说不理解吧,为何又过得如此不思进取呢?
      
      2. 阿兰说:“读书为己”
      
      马赛有个蜚声国际的医生父亲。老头子著作颇丰,讲求实用,对马赛写小说的抱负不屑一顾。马赛却发掘了另一番读书的益处:让我们“如重游旧地”,可“疗救孤独”,可“触摸心灵”。
      
      马赛说:“读天才作家的新作,我们会欣喜于种种的发现,我们在书中找到了我们自感羞惭的念头,我们压在心底、不敢表露的快乐和忧伤——一句话,我们发现了一整个我们曾经鄙薄不屑的情感世界。恰是这书教我们领略这世界的价值,让我们幡然醒悟。”
      
      其实,直到现在,我也未曾有几次体验如此这般的读书乐趣。新近的一次意识到读书之好,也不过是发觉,想要变得智慧,这至少是条可循之路。于是,一直以来,对大部头的世界名著都敬而远之。至今,自觉的好书,大多属现实题材,具备切实的逻辑,客观的资料,可纳的收获。自然,其间或也源于一度的困惑:为何有如此多饱读诗书,遍尝文化精粹的主儿,却一副令人生厌的操蛋样儿?
      
      
      3. 阿兰说:应该如此这般“传情达意”
      
      马赛厌恶人们说法语时加几个英文词,用老套的固定词语表达,他“捍卫一种坦率、明快的表达方式”。
      
      阿兰说:“我们的表达方式实与我们的感受方式息息相关,而我们描绘这个世界的方式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最初怎样体验这个世界,正因如此,陈词滥调之害,委实不可等闲视之。”
      
      让我摘一段,马赛在看到令他反感的用“羞涩”来形容月亮后,自己写的陈说:
      
      “有时,月亮会出现在午后的天上,像一小片白云,轻轻走来,悄无声息。此时的月亮让人联想到一个暂时不必登场、尚未着戏装的女演员,她想走到前台一侧且看一会儿同伴的演出,又生怕被人发现,所以蹑手蹑脚,尽量藏在幕布之后。”
      
      喏,你看到了吗?多美的句子!
      
      不是每个日落都是火红,不是每个星空都是璀璨,就像,不是每个美女都肌肤胜雪,不是每个英雄都刚毅不阿。我们生活千姿百态,陈词滥调不能形容于万一。我们都有自己的精彩独特,切莫被文学或是别人的样式强奸了你自个儿的生活。
      
      另再摘一段马赛的话:“我们的虚荣,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喜好模仿,我们的抽象能力,我们的习惯,这一切一直都在起作用。艺术的使命恰恰是消除这些作用。引领我们重返正确的路径,循此走入深处,我们会遇上一个真实存在而又内在于我们的未知世界。”
      
      
      4. 阿兰说:要“心胸豁然”
      
      阿兰归纳马赛的审美观:“我们的不满多半非因为生活有什么内在的缺陷,而是因为我们不能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并引用《追》的叙述者是如何因一小块玛德莱娜点心,换了副眼光看世界,而发现生活的真谛。
      
      “温暖的茶水和着那小块玛德莱娜放入后内,立时有一阵战栗之感穿过我身,我万念皆空,专注地品味起出在我身上的奇事。一种微妙的快感,侵入我的感官那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不知从何而来。那一刻,生命的无常之感突然了离我远去,人生的灾难于我无伤,生命的短暂也只不过是幻觉……现在我不再感到渺小、孤独和无聊。”
      
       当沉浸于回忆时,他明白了记忆的宝贵,正是这些记忆给了他灵感,让他最终写出《追》,找到自己的“普鲁斯特时刻”。
      
      接下来,阿兰又引用了《追》叙述者孩提时代一直对海向往不已的例子。他的想象源自于哥特时期的书中描写,惊涛拍岸,险峻峥嵘。可真到来到度假胜地,却发现灿烂的阳光,宁静的海面,不禁大失所望。
      
      阿兰得出结论:“由因科技和建筑变化惊人,我们的世界被越来越多尚未及转换为优美景象的场景和事物所占据,遂使我们生出思古之情,对已然消逝了的那个世界不胜想望。那个世界其实并不当真就更美,之所以看去美妙无比,皆因那些令我们张开审美之眼的大师们已经其中的景物一一描绘。令人担忧的是,对现代生活笼统的厌恶排斥情绪正在四处弥漫,实则现代生活自有其迷人之处,只因甚少画作能将其表现而出之,我们往往就视而不见。”
      
      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每每关注新闻快讯,了解历史真相,接触成功人士,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像我一样产生幻灭,充满怀疑,时时自问:这个世界真的越来越好吗?这时,停一下,试着换个角度,再仔细看看。
      
      “美的形象并不轻易充分显示自身,而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正等着我们去发现。”美不仅存在于度假时的碧海蓝天,也在于日常中的馒头白粥。
      
      此节最后,阿兰讲述《追》中,盲目崇拜艺术的贵妇根本没有自己的判断,而从未学过艺术史的女仆却有精妙的直觉。我相信你身旁一定有这样的人,满嘴的阳春白雪,张口狄更斯,闭口萧伯纳,常光顾剧院博物馆,自觉高人一等,可事实上除了矫情还是矫情。我一直觉得,某种程度的文化消费,其本质也是消费文化。
      
      
      5. 阿兰说:要“弃书不观”
      
      其实本节说白了就七个字:尽信书不如无书。
      
      “好书了不起而又美妙的特征之一即在于,对于作者而言,书也许可说是‘结论’,对读者而言,书则是‘散发’(由此可见阅读在我们精神世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书本当然重要,但也有其限制)。”“一本好书会让我们自己的思想止步不前,因为它让我们有惊艳之感,因为我们心灵所能产生的一切都不及它内在的优越。”“一本好书会让我们觉得再无话可说。”
      
      这或许能解释我前段时间的疑问:为啥很多人会乐意为90分钟的一部电影花费笔墨,却不大情愿为看了几周的一本好书留下只言片语?
      
      “把读书当做修行,则未免将其看得过重,阅读本不过是一种刺激。它是通向精神生活的一道门槛,能将我们导入精神的世界,却远非精神生活的全部。”“所以,即使是最好的书,有时也应弃之不顾。”
      
      
      其实啊,阿兰还说过:…………
      
      但,我可不能一次全告诉你。否则,你自己看书时还有什么劲儿啊。
      
      
      好吧好吧,我承认我可能没很好地说明这书究竟好在哪儿。最后,让我再试试更直接一点儿说说:
      
      同样是写读后感,我写的是这副糙样儿,可阿兰的却笔调清新,文字优美,微言大义,机警聪慧,天马行空,穿梭古今……而且,最最可贵的是,全书竟如此地——逻辑清晰。这其中无论哪一点,都让人可望不即,让我徒生羡嫉,发自内心地“羡慕、嫉妒、爱”。
      
      阿兰用这200多页的文字,告诉我们:幸福,不在于赶场似的充实,而在于时常的驻足;不现于物质的丰腴,而现于内心的充盈;不依赖他人的颂扬,而依赖自我的欣赏。他告诉我们,该如何自信地,从容地,寻找我们私有的“普鲁斯特时刻”,度过我们自己的“似水年华”。
      
      (赵哥,您看我写这样成吗?还有,出于我对阿兰的迷恋,能把其他几本书也借俺瞅瞅吗?)
      
      【P.S. 写得再糙,也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复制粘贴前请经过俺允许。】
      Linked: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6426895/note/194318950/
  •     这部小说的故事没有连贯性,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甚至离题的叙述,结构有如一株枝丫交错的大树。它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没有进展、高潮和结局。普鲁斯特十分厌恶为作品的需要而虚构情节,他唯一感兴趣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是生活的真实。
  •     普鲁斯特?啃老族的杰出人物么。
      
      如果说你对这位啃老族代表的生活有着浓厚兴趣的话,我在此担保,德波顿的这本书必然是你的不二选择。
      
      作为一本不能再不正经的书评,它能八卦到这个程度实在是相当的了不起,从祖宗到亲友到我们亲爱的伍尔芙女士乔伊斯先生无一不足。我整整两个星期的文数和思修就这样被治愈了T T
      它甚至涵盖了良好的售后:去哪儿品尝普鲁斯特最爱的玛德莱娜小甜饼,或者说你想要亲自下厨,试一试弗朗索瓦丝巧克力奶冻?《重现的美食》里面有的是正牌的食谱。想要亲临普鲁斯特遗风的话,里兹饭店随时恭候您大驾光临,说不定服务员们还在津津乐道于代代流传下来的普鲁斯特随手一给200%小费的故事…… 总之,作为一本Proustian文本,它已经足够让我这种读《追忆似水年华》从来撑不过前三十页的人狠狠压抑下内心 “不要去看”的劝诫而生出冲回家翻出那些砖头的欲望了。顺便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想要买本《重现的美食》逛一趟贡布雷狠狠地附庸风雅一回。
      
      ——回到啃老。
      
      德波顿必然没有打算将我这个道德败坏的标题之意昭告天下,更何况他落笔之时啃老一词尚未出生,真正的啃老族们(比如普鲁斯特)也早已功成名遂身退啃老之列。于是我大可以在这个标题上加上四个字:普鲁斯特教你怎么样在出名前正大光明地啃老。
      
      看看普鲁斯特出道前的生活吧:1899年,年龄:28。常年缠绵病榻,没有挣过一文钱。此前写文章被《评论周刊》的编辑婉拒无从发表,倒是习惯于与社会名流出入高档社交场所,挥金如土,宴请往往点满桌贵得离谱的晚餐,消遣是没事就去卢浮宫晃悠晃悠,或是捡个晴天逛逛香榭丽舍,再不就上剧院,或是在秋日去阿尔卑斯山疗养。说得难听点,十足的败家子,挥霍金钱也挥霍时间:景仰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斯金于是在病榻上为他的译本奋斗了整整六年最终以口出怨言,不再为“普鲁斯特教授”的头衔劳神费力作结;更不提,一本小说写了四年,丝毫没有完结的迹象(至少在1899年看来是的)。
      
      在此我们似乎应该为普鲁斯特庆幸:幸好他生在富裕的体面人家,有足够的资本让他啃老。
      
      不然呢?
      
      卧病在床无钱就医,死亡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迫于生计说不定还真从事起了他自己一度提到的糕饼师工作,虽说他连一片吐司也做不出来,并且不怎么喜欢面包。也许白日的工作令他疲惫不堪回家倒头便呼呼大睡我们又去何处寻那个失眠少年长达30页的奇思?更不提,迷人的椴花茶和玛德莱娜,诺曼底海滩的假期,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首演的神奇会面,谁来提供他每次沐浴要用的十二条毛巾或是其他普鲁斯特专用品送到拉维奈洗衣店的护理费?
      
      更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去哪里找那本皇皇巨著?
      
      当然了,作为啃老族的杰出代表,普鲁斯特的情况较为特殊。自然,新世纪的啃老族做不到一个个像普鲁斯特这般挥霍。他们没有普鲁斯特丰厚家产,大部分的父母也只是工薪阶层。他们同时兼具了宅居动物的属性,会在半夜被“审核不通过”的信息震醒。他们之中不少人还有着文学梦,妄想着在地下室里面蹲出新一代卡夫卡。
      
      这样的梦想在现下究竟有多可笑?
      
      我无从回答。我所知道的只有:在现在,想要不为世事所扰,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做点学问,啃老似乎是暂时的出路。“暂时”可长可短,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与众人的眼力。若不信,民国时期还有一帮家底殷实的骨灰级啃老族们可算作明证。
      
      不管是有意无意,普鲁斯特教啃老,教的其实是一边啃老一边有所为。特此申明,那些一边啃老一边在电脑游戏中混混度日的不在弟子之列,虽说我不保证你哪天就打出了一个世界冠军,那个时候,请用奖杯砸我。
      
      末了再多嘴几句:德波顿这本书,实在是社会广大失意人士的福音。啃老族就不再赘述了,
      对那些自诩才华出众可恨无人具此慧眼只好终日吟哦“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人,德波顿告诉你,即便是普鲁斯特(他可是普鲁斯特!),出道之前剧本也曾被打入冷宫;
      对那些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德波顿告诉你,与其放弃一小时的工作浪费于与一些貌合神离的朋友高谈阔论,普鲁斯特更愿意与沙发为伍;
      对于那些出身低微,与那些大人物从来都缘悭一面的人,德波顿告诉你,不要再为了那一面而耿耿于怀了,伯爵也好亲王也罢,亲炙其人只会让此前向壁虚构的优雅形象烟消云散,落得个大失所望;
      对那些入不敷出赤字频频的人,德波顿大概会语带惋惜:“只可惜你没生在普鲁斯特的巴黎,错过了他的小费”;
      至于那些情场失意桃花走低之人,德波顿告诉你,当年普鲁斯特笔下的巴黎名媛,书中的智者勒鲁瓦夫人,挑眉说道:”Love? I make it often, but I never talk about it.”
      
      啊对了,还不能忘了那些天生苦瓜脸的朋友们,没事就拿出来翻翻吧,聊供一笑。
      
      最后,我在此诚挚地建议德波顿先生,不要再写什么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了, 改行写How Alain De Botton Can Change Your Writing,书成必然盘踞畅销榜首,历久不衰。
      
      
      The Moral?作为一个文本,它已经完美了。作为一本书,它被出版社毁了。
      
      (友情提示:上译这版中译不错,无奈做得实在太没诚意,错误百出,逼我重拾给出版社写信的坏习惯……= = )
      
  •   才读了一本他的《旅行的艺术》,很喜爱,会继续读他的书下去。
    他在TED还有一场“新无神论者2.0”的演讲,曾让我很想办一期“无神论者可以从宗教中学到什么”的读书会。
  •   呵呵,那你可能会对《象与骑象人》里面第九章《神圣》的内容感兴趣,作者是无任何宗教信仰的自由派,小的时候不理解宗教对人的意义,有一种对宗教嗤之以鼻的感觉,直到很后来他才领悟到宗教能给人带来一种“神性”感,这种感觉能够让人的精神维度更加高尚。但这种神性其实不一定通过宗教才能感受到。作者举了个例子,一个电视节目在采访一个音乐家,他小时候染上酗酒还是赌博这种恶习,后来碰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音乐老师,这个老师帮他戒除过去的恶习,后来他还成了有名的音乐家,节目在这个时候,轮到了这个音乐家的学生出场了。其实人在看这种节目的时候,一样会产生“神性感”,这种感觉是心中很温暖很感动的感觉。而且在很多古典文学名著,名画,或者古典音乐作品都可以带来这种感觉,我才开始理解为什么西方文学界为什么那么重视古典主义教育,因为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品质。
    当然Alain那本书还提到宗教的其他的借鉴作用,如果我人在广州的话,我很有兴趣参加这个话题的读书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