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如童话.半如陷阱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福建教育  作者:洁尘  页数:177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必须坦白地说,由于时间的原因,洁尘的这本新书,我只能先跳着读其中的一些。洁尘在这本书里推荐的书和电影,我也只读过和看过其中的一部分。  奈保尔、赫拉巴尔、卡尔维诺、奥斯特、帕慕克……  我先引用她的两段文字:  帕慕克描述他黑白的伊斯坦布尔,那些在冬天的傍晚时分裹着黑色大衣、穿过年久失修斑驳暗淡的街道回家的人们,那些在寒风中颤抖的枯枝,那些凝固在伊斯坦布尔上空挥之不去的排山倒海的忧伤……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容易被稀释的怀旧,而是一种宿命般的生存现实和內心现实。帕慕克不动的、反复的、持续的凝视、底片似的影像储存,呈现出了一个极富魅力的旧日帝国斜阳映照下的古城,其要素就是黑白两色,里面蕴涵着“呼愁”(土耳其特有的说法,意谓集体忧伤)、雪、一个被称作废墟之城的城市那完美的天际线。

内容概要

人对于情绪的记忆是最不准确的。情绪本身的漂浮在当下都是最难以捕捉的。但情绪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的东西会结晶,会凝固。大悲大喜这些最基本的核心情绪凝固下来后,随时间的流逝会变,也许会融化,也许会转化。最幽微的核心情绪是伤感,而这最为漂浮不定的情绪到后来都会转化为最美妙的记忆。

作者简介

洁尘,作家,六十年代后期出生于成都,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文化记者、副刊编辑、出版社编辑。现居成都,从事职业写作,出版有长篇小说、散文集和随笔集近二十部。

书籍目录

序:读洁尘杨子第一辑 抵达之迷 抵达之迷 被打动了吗? 关于城市,卡尔维诺这样说 始终于书,始终于爱情 半如童话,半如陷阱 神谕和幻影 遥远的黑白和身边的紫 那种笔记本 保罗·奥斯特的作家们 乌有之乡 赫拉巴尔的阳光 那个曾经是自己的孩子 记忆 稀薄的理性之光 你得惯于无聊 当一个完美的封闭的传奇被打开时 平底锅与百合花 成为一个母亲 在余震中读余震 箱根的爱情 东京的浅灰 京都一日 房间里四处都是漂浮的阴影 不谈感情,不讲道理第二辑 浆果处处 五月之前之后 硬得像膝盖的果子 人·建筑·植物 玫瑰之书 浆果处处 同一时间的温柔和绝望 紫罗兰和接骨木 四月靡丽 藤蔓和等待实现的谶语 庭院深深深几许 芳香绳索 石榴树下石榴裙 芒果和狗 神谕之花 豹子和兰花第三辑 红丽恰好 像植物一样的安忍 十年老友,久而敬之 绝色之一种 清福和眼福 我看见池塘里栽种有睡莲 泡桐和两把刀子 红丽恰好 与孙文波无关 在中间的读者 找到了自我的人 胭脂

章节摘录

  08年夏天,在东京浅草寺,花100日元抽一观音签,是吉签。签文日:“正好中秋月,蟾蜍皎洁间。暗云知何处,故故两相攀。”签文旁边附有解签的文字,请同行的日文翻译解释了一下,大意是说,这个签跟我当时的心境、处境、环境很吻合,如同中秋明月一般澄澈皎洁,很是安静祥和。这让我很欢喜。  在东京街头,的确有一种安详的感觉。按理说,应该有一种比较浓厚的异国之感,也应该比较兴奋,但我真是不兴奋,也没有太重的异国感觉,心情只是一味浅淡愉悦。这中间的缘故,也许是与一大帮中国人在一起,也许是周围日本人与中国人无甚差异的黄色人种的特征,还也许是正好是清凉的雨天,再也许是行人和街景的色彩都很素淡雅致,就是霓虹灯无数的银座和东京湾,也显得很素淡雅致。回国以后,我想起东京留给我的印象,色彩基调是浅灰的,然后从浅灰中透出亚光的青、绿、橙、紫,有绚丽的感觉,但并不鲜艳。这跟我在日本买的一条方巾的味道是一样的,那条方巾的基调是淡青灰色,上面浮着一簇簇浅水红色的樱花,看上去,一股早春里仰望天空和花树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很满意自己在东京的心情。到了这个年龄,我讨厌郁闷、同时也害怕狂喜,最有把握最享受的就是那种浅淡愉悦的心境,只有在这样的心境里,眼睛才是静的、才能看得多且看得深透一些;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里,细节,最为美妙的细节,才能出现。我以为,细节一向不是抓来的,它是自己出现的,在一个人心境合适的时候,它才能开出花朵来。  在银座街头,我和周围的人注意到一个中年女人。她穿着黑地白花的和服,撑着伞,着白袜踏着木屐碎碎地走着。行人尽是T恤便裤,穿和服的这个女人显得十分突出。街这边,我们这群中国观光客纷纷举起了相机。女人没有朝这边看,但她分明感觉到有很多镜头正对着它,她加快了脚步,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中,轻盈地逃开了,那姿态有点猫的感觉。  也在银座。夜色中,我站在著名的三越百货的屋檐下,陪着几个同行的男士打望日本美女.终于,来了一个美女,身形纤细、五官清丽,一双长长的美腿在超短裙摆下十分显眼。美女也穿得很素净,黑白搭配。男士们举起了相机。美女微微侧过头来,看了一眼,嘴角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脚步节奏依旧,不更快也不更慢,飘然而过。毕竟是年轻人,洒脱多了。  很奇怪的是,我读过看过那么多关于东京的作品,小说、随笔、电影,还有日剧,但在东京,我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半如童话.半如陷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追寻永恒的美丽
    ----读洁尘《半如童话,半如陷阱》
    u 胡忠伟
    久雨的日子,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潮湿和阴郁。这样的雨天,最宜读书。读洁尘的随笔集《半如童话,半如陷阱》,被她冷静与从容、华丽与唯美的文字感动着。在这个一切都速成、一切都变得短暂而易朽的时代,洁尘以一份敬畏心,一份天真和一份喜悦,心无旁骛、风雨无阻地将眼光和精力投向电影、小说和书本,投向这些“无用的”智慧和美的事物面前,加入自己的凝望和创造,精心的摘录,细致的品尝,并将这些美的事物留给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的人,让我们回味,让我们静静地修复已然败坏的心灵。
    最早看到洁尘的文字,是在《散文》杂志上,大概是两三年前吧,她在《散文》上开了一个“物质主义”的专栏。那些华美的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有一篇关于蔷薇的文章,她深情地写道:
    蔷薇是我痴迷的一种花卉。这种痴迷中,汉字蔷薇从字形到读音的组合给予我的美感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种花盛开的景象,花朵本身的细致微小和藤生植物特有的蔓延繁茂结合在一起,既谦卑又骄傲,既娇弱又强壮,既喜兴又凄凉。每年四月,它们大规模地开……
    像这样的文字,唯美,朴实,素净,又极具张力,给人满心的想象。洁尘,她的文字,一如她的名字一样,素净,简洁,精致,耐看,没有丝毫的污染。她生于成都,长于成都,成都的慢文化给了她充裕的时间,悠闲的气质,她的文字中流露出一份闲逸之心。她在《在印度支那的海上》、《情人》等篇中,尽情地穿梭于原著的小说文本和电影之间,她记得“飘流”那一段里的细节:
    狂泼而至的阳光、没有帆的小船、蓝得令人心悸的海水和天空、一个永远绕不出去的有小岛构成的迷宫般的海域、两个坚定的奄奄一息的出逃者(法国军官和他的越南情人)以及他们虚脱时眼前摇晃着的斑斓的光斑。一段绝望的男女之情放在一个美丽的、古怪的风景里,告诉我们那片迷离海域的禁地意味和不伦之恋的不得善终。
    洁尘是敏感的,她用自己灼灼才华,完美地表达着小说文本和电影展示出来的美丽和忧伤。她的细腻,将女性特有的柔美与机敏发挥到极致,用词精妙,有出众的语感之魅。但她从不腻味,一书一影,一花一木,虽多是写情写景,却不会泛滥,更多的是点到为止的灵性和妙不可言的意会。悠长岁月和丰富的阅读在她身上反映出其特有的重量和质感,洇出了皱纹、斑点和一些练达的、狡猾的、不那么单纯的东西,由她的作品我们会看到一个保持成长性的作家面对时间而呈现出来的独特的敏锐和智性。看洁尘的文章有种亲切感,常常感到某些论调似曾相识,又突然触目惊心,好像是自己也曾想过同样的问题但又没想完似的。她说,写作并没有摧毁自己的容颜,使自己感到身心交瘁,她却从《邦尼和克劳德》里当时只有24岁美国女演员唐纳薇身上发现,一个曾经美艳现在已57岁的女人快速老去的另一种秘密:
    最容易在女人脸上留下摧残痕迹的‘物质’恐怕就是野心了。我觉得杜拉斯、夏奈尔、波伏娃,跟唐纳薇一样,脸上都有这种‘物质’,有非常独特的动人效果。这种面容,男人都不喜欢,有一大半的女人也不喜欢;母亲不喜欢,但男人中的例外————父亲往往喜欢;现实不喜欢,历史喜欢;生活不喜欢,小说喜欢。以后一定会有关于唐纳薇的传记电影,由另外一个有野心的女演员来演她。
    她的文字除却小说,基本是两类,书评和影评。她称这两类文字是“借他人的酒杯倒我自己的酒”。她用心酿造的文字之酒,“可以触碰那些平时秘而不宣的脆弱和感动”。
    读她笔下的奈保尔、格林、伍尔芙、萨藤……看她写法国片的华光丽影、西班牙片的活色生香、日本片的清隽淡雅……迷醉在她编织的纷繁文字与陆离光影里,流连,逡巡。她的叙述,挟带着浓烈的书卷气息,精心掺进了她的思想、她的阅历、她的感悟、她的气息。那是从逝去的年华中粹取的精华,那是自丰沛的情感中提炼的光华。
    她的深刻,超越了性别的局限,行文大气,虽处处机锋,却不会置人于逼仄,让人心生虚无与悲凉。她爱生活,爱家庭,爱读书,爱写作,文字里弥漫的是迷人的智性。她最终体现的,是一个作家最本质的情怀,对文字不曾消褪的挚爱。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华丽炫目之窗,让我们感受她的挚爱和真诚,挚爱之下是喷薄而出的诚意,对写作的诚意,对阅读的诚意,对生活的诚意,而这样的书写,是一个读书人最私密的享受。
    洁尘行走在文字的王国里,外在的一切其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掌握了自己的内心,达到了某种修为。因此,文字之于她,似乎代表着一种概念,一种孤独而芬芳的远方生活,它代表着野外、跋涉、体力和心灵的艰难付出及高度融合,背离了物欲,放眼自然和专注内心。
    作家杨子在《半如童话,半如陷阱》序言里说:洁尘花费时间阅读和看影碟,并不是一种苦役,而恰恰是文字里透出的轻盈、精致、细密和热爱玩赏美丽事物的女人气息互为因果,所以,“洁尘不会为她用在细读上的时间懊悔,她摘到的,一定是这一株月季上的月季,这一株蔷薇上的蔷薇,而不是玫瑰上的牵牛花,或者苹果树上的土豆。”
    今年,洁尘推出了她的散文随笔文集----《一种发狠的青春》、《在转角处告别》、《美得不寒而栗》、《爱情的尽头是爱情》、《半如童话,半如陷阱》、《流年》,这样,我们就有了重密集阅读她的条件和理由,在这样的阅读里,洁尘所散发出来的对美丽事物的追寻,安详、强大而久远。
    (全文2114字)

    713500 陕西彬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精致,雅致,别致。这是洁尘在书中不断提到的三致。其实还有细致,呵呵。
    这本书刚看完第二遍。好书,一般我都会读2遍,昨晚还写了一篇读后感,鉴于“版权”的问题,暂不发布,哈哈。

    抵达之谜,浆果处处,红丽恰好。读第二遍时方才领略了文字的精华与深邃。
    一座实体花园和一座心灵花园。亦是作为一个女子,最丰盛的经营与收获。
  •   喜欢洁尘的书几乎买下了她的所有的书很美好的成都女子很美好的文字
  •   洁尘的小说比较少,但里面有很多话会让人产生共鸣。第一次读洁尘的中毒时,惊喜的很,后来又陆陆续续看了四五次。直到再找不出新的好句子。
  •   每次看洁尘的书都有种心灵得到释放的感觉,她看过的书都会激起我想看的欲望,大爱~
  •   洁尘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被称为书房作家,她的书,几乎本本都买,收藏。
  •   一直喜欢洁尘的书,无论是小说还是评论,所以一看到当当上有她的书卖,那肯定是必买无疑的。所幸,洁尘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这次当然也是。这几年来,她一直在精神上引导着我,我在她的带领下读书,看碟,用朋友的话来说是思想境界提高了不少。
  •   很有味道,对洁尘的书的喜欢是不断地积累的,那是不错的体验。
    太悲太喜都不是好事情,有一个递进的过程,反而是一种收获。
    看了她的书会想去看她提到的作者的作品,想看那些电影。
    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一个成功的评论家了。
    起码引起了别人对那些作品的兴趣和关注。
    我尤其喜欢她提到的那些写植物、园林的作者写的那些简句——简单而有内涵。
    那就是炎热的夏日里的凉风或是秋天的黄昏吧。
    有一丝丝的凉快和忧伤。
    带起心的涟漪。
    轻轻的痛和疼在荡漾着。
    不伤人,但引起你的思考。
  •   洁尘的书几乎都要买下的。
  •   一下子买了好多的书,没来得及看,我喜欢洁尘的文字,是她的书只要有的都买了。
  •   洁尘的文字冷静、理性,往往一语中的,又不失温情,令人感动。,一如她的名字,干净,纤尘不染。
  •   “半如童话,半如陷阱”,书名就很有诱惑力。
  •   给同学买的生日礼物,听说是她喜欢的一位作家,内容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   书很不错,物超所值,值得购买。
  •   好呀,开看!
  •   她的书虽然发行量不是很大,但是基本都买全了。从华丽浓烈到极度绚烂再归于平淡,见证了她的嬗变,分享了她的成长。这本就是归于平淡的体现,图画、照片都没有,只有白纸黑字。还是那么有洞察力,敏锐、睿智、风趣,我喜欢。
  •   休闲时看看挺有趣的
  •   喜欢作者的风格,她的作品买了不少,这本也舍不得拉下
  •   有一次在论坛帮好友整理书评集的时候,为了不太单调的写“某某书评”,便想给他的合集起一个名字,就像电视台的“子午书简”般,有些笔墨的味道。思来想去,还是在另外一个好友的提醒下,想到了“字字珠玉”一词,便取了“珠玉”二字作为他书评合集的名字,正好应了他妙语连珠,字字入扣的评论风格。
    当从读者原创的书本推荐的洁尘的《半如童话,半如陷阱》一书时,一看是书评与影评的合集时,便有了想看一看的冲动。却想着,这为何会是这样一个名字呢?是在说他看过的书,还是她的文字风格呢?
    在看得过程中,才发现,她的书名是取自一篇她的书评,关于约翰.伯兰特的《午夜善恶花园》。不禁有些唏嘘。但读完所有的文字之后,回头想想,书名如此,也是有些道理的。书,对于我们爱书之人来讲,便是如此,不管是新鲜出炉的新书,还是流传已久的旧作,都是充满着诱惑,同样也充斥着“鸡肋”的危险。所以很多人买书之前,都去会翻看一下相关的评论,而此时的书评尤其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写评的人来说,真的是要有责任心的。
    作者的书中,所提到的书,我并没有全都看过,有的甚至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却丝毫不会影响到阅读的效果,看过便交流一下,没看过完全可以当做是一篇散文来读。作者的文字是优雅的,清丽的,温暖的,所写的评论并非是一种纯评论的,论述的应用文字,更多的一些心情以及感想的拾遗。
    虽然如此,但是并不影响其对于书或者电影的评论效果。而这里,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并没有用过多的所谓“好与坏”的词语,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的描写,让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风格来感受是否值得。
    就如,她在评论《蓝莓之夜》电影一文中,说到王家卫这些年来电影时,她写到“作为观众,我希望看到一个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流露出来某种岁月的痕迹,也就是说,岁月应该是这个艺术家身上反映出其特有的重量,我想看到一些练达的,狡猾的,不那么单纯的,最好还是比较复杂的东西,还想看到一种保持成长性的艺术家面对时间东西呈现出来某种幽默感。”这是批评么?不然,更是一种对于她对于导演,对于电影的一些真实的感触,而这,确实不让人反感。
    或许这便是她的一种观念,通过这么多的书评和影评的写作中的提炼,升华凝结而成的一种风格。虽然不那么凌厉如利剑直入人心,却如绕指柔般的在心头缓缓地,久久的不能退去,忘怀。
    看此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学习,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她的写作方式,而是她的态度,一种认真的去对待品味思考每一本书的内容和思想的态度。这是我所欠缺的,是我所需要补充努力地。
    认真看书,仔细品味。写评,要的是一种态度。
  •   今天收到洁尘的两本新书已快晚上6点了,送货员说因为是替哥哥帮忙,不太熟悉地址路线所以来晚了,看着他认真又憨厚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动,祝他们全家幸福。带着这份温馨,好好享受洁尘的美文吧。
  •   我其实是期望看到更丰富的内容,但是感觉面还是有点窄了。我一直都挺喜欢洁尘的,觉得她很细腻。
  •   初看都不觉得怎么像洁尘,如作者在书中说道,‘不谈感情,不讲道理’。但是以后她出书还是会一直买下去的
  •   还未看到书,不过应该没有损坏
  •   好像旧书,封面都脏了
  •   不错的,书名看着蛮玄乎的,内容倒是不错~
  •   清楚阅读时,并没有看到封面形容到的细腻美好,但安静下来静静看,会体味到作者美好单纯的悠闲生活。这样在朗日下做最纯粹的阅读,这样痴迷于文字,笔记的日子一样干净而美好。尽管没有多么打动人心的文字,但依然能够感知到不同的阅读心境。
  •   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的写法。
  •   内容纸张不错
  •   影评一般。。。。
  •   我看别人书评写的好象挺好看的,但是买回来,发现一般!不知道是不是不合我的调调!
  •   感覺寫得一般。但是能知道不少未曾讀到的書。
  •   非常差,好像一本旧书,封面很脏,非常失望!!!书本还没翻开,就失望透顶,这是什么情况,不是对书内容不满意,是对当当发的这本书很不满意,希望换货!!!!!
  •     面对这样的大灾难,理性的作用于我是很微弱的,而神秘主义和泛神论多少可以算是消除内心高压和抑郁的一个途径吧。
      
      叶芝在《凯尔特的薄暮》一书中说:
      /夜里,如果你走在灰色小路上,在白色村舍便发出芳香的接骨木中穿行,看着远方若隐若现的云峰吞云吐雾,你就轻易地越过理性那层薄薄的蛛网般的面纱,发觉那些生物,那些妖仙们,正从北面的白石方门中匆匆飞来,或者正从南面的心湖里纷纷涌出。
      
      我很赞同这样的观世方式,我所理解的叶芝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适度突破理性的"面纱",在神秘主义的湖水中浸润一下,对于沉重的生命来说,也是一种轻盈的机会。
      
      ————————————————————
      随便摘抄
      
      偶尔的段落和标题很美
      ep
      抵达之谜
      浆果处处 紫罗兰与接骨木 平底锅与百合花
      红丽恰好
      
      
  •     洁尘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当代女作家,但她的新书《半如陷阱,半如童话》却让我觉得似乎有些平淡,可能是我对西方现当代文学了解不够的原因,半个晚上就看完了这本书。
       书中唯一使我深受教益的是《房间里四处都是漂浮的阴影》文末的一段:“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讨论应该具有的‘景深’:放松,自在,卸下,接纳,尝试,不凝神聚气于某一点,也不惧怕伤害,甘于吃瘪,适当示弱,坦然面对可能无法把握的局面,顺势,勇敢,接受一切的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后悔,哭泣和疼痛——这样的‘景深’面对变幻的生活,可能比较合适。生活史变幻的,也是强硬的,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的景深耕深远一点更丰富一点。这样一来,就开阔了,开阔了就柔和了,柔和了就自由了,自由了就强大了。”
      
      这段话真是深得我心,但话说回来,喜欢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文字,本身就是停留在“舒适区”的表现呢。
      
  •     边看洁尘的书,边做记录,不知不觉竟也列了一个书单出来,都是她书里提到的那些阅读。
      很多都是我没有看过的。看来,我也要加紧看书速度了。
      
      《抵达之谜》 V.S.奈保尔
      《星空下的婴儿》 安德鲁•西恩•格利尔
      《看不见的城市》 伊塔诺•卡尔维诺
      《风之影》 卡洛斯•鲁依斯•萨丰
      《天使堕落的城市》 约翰•伯兰特
      《午夜善恶花园》 约翰•伯兰特
      《纽约三部曲》 保罗•奥斯特
      《幻影书》 保罗•奥斯特
      《神谕之夜》 保罗•奥斯特
      《伊斯坦布尔》 帕慕克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赫拉巴尔
      《底层的珍珠》 赫拉巴尔
      《过于喧嚣的孤独》 赫拉巴尔
      《自传三部曲》 赫拉巴尔
      《获救之舌》 卡内蒂
      《耳中火炬》 卡内蒂
      《眼睛游戏》 卡内蒂
      《凯尔特的薄暮》 叶芝
      《一把雨伞给这天用》 威廉•格纳齐诺
      《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迷惘》 卡内蒂
      《耳证人》 卡内蒂
      《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
      《在地图结束的地方》 保罗•奥斯特
      《月宫》 保罗•奥斯特
      《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
      《芒果街上的小屋》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玫瑰圣经》 约瑟夫•雷杜德
      《独居日记》 梅•萨藤
      《海边小屋》 梅•萨藤
      《过去的痛》 梅•萨藤
      《梦里晴空》 梅•萨藤
      《感觉的自然史》 戴安娜•阿克曼
      《花事》 科莱特
      
  •      喜欢和爱,终究不一样。
       我喜欢很多作家,独爱的是这一个,这个在成都的女人,洁尘。独爱她,会每天看她的博客,早早在网上下订单等她的新书。独爱她,会把她评论过的电影,一部部找来看,把她写过的书,一本本买来读。
       独爱她,便觉得她什么都好,写下她的名字,“洁尘”,也是一片超凡脱俗的意象。独爱她,反而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开始,谈论她。
      好在很多人谈论过她。同一战壕的赵赵说她有书闺范儿,“透彻的眼神在这城市中穿梭”;作家岱峻评点她的文字,“在制造语言异端,又以四两拨千金的手段,化激扬为干戈为天花乱坠”;编辑小安喜欢她,“不仅仅是一个厉害的作家,她也是一个厉害的贤妻良母,家庭幸福到让我羡慕”。诸多评论中,还是横跨诗歌、建筑、酒吧业的翟永明最通透直白,在这位大姐信手编成的《白夜谭》一书中,洁尘单独成篇,篇名即是“生女当如洁尘”。
       到底,这些都是她(他)们眼中的洁尘,不是我的。我定下心,把她今年出的书—《一种发狠的青春》、《在转角处告别》、《美得不寒而栗》、《爱情的尽头是爱情》、《半如童话,半如陷阱》、《流年》,重新一路读了下来,试图找出我独爱她的理由。
       她很好看。“美女作家”的名头,配不起她,太轻飘了。她端庄不拘谨,沉静不封闭,素颜不寡淡,是我独爱的类型。她散发出的光芒,温婉,不刺目,却有穿透力,能打动人。我将这光芒,武断地称之为知识的力量,安详,且强大。安详,是青春沉淀之后的对人生的安排不再拧巴的安详;强大,是博大的阅读量累积撑起的对情感对生活智性评判的强大。
       她的好,还在于她顺意的人生。志同道合的夫君,活泼聪颖的儿子,带两个花园的大屋子,不受干扰的书房。在作家,尤其是女作家中,这样顺意的人生,实属罕见,简直像一个标本。她中过毒的杜拉斯,有那样陡峭的人生,所以,杜拉斯一出场就已是沧海桑田千疮百孔。她迷过的张爱玲,有那样漂泊的经历,所以张爱玲从来都是冰冷的拒人千里之外。她没有遭遇那样的人生,愈发显得珍贵。她喜欢对爱情有判断力的女人,我独爱对人生有自制力的女人,像她这样的,写相当感性的文字,过非常理性的生活。
       她的口碑也好。经常看她在博客上发照片,一拨一拨的闺蜜,惬意的饭局,轻松地郊游。都是真性情的朋友,极认真推荐她的新书,极认真评点她的文字。我知道,她不喝酒,抽一点烟,很淡的芙蓉烟。这几年,照片上一点看不出她的变化,岁月之手对她很留情,不舍得划出痕迹。她曾说“心灵复杂的人是会变形的人。如果一个单纯的人,无论经历什么无论多大岁数,长相都不会走形。”她应是心里保留纯净之地的人,因为,她的眼神清澈淡然,我很爱她笑的样子。
       不过,她的这些好,还是抵不上她的文字好。这是我最着迷的部分,是我独爱她的最核心之处。她的文字除却小说,基本是两类,书评和影评。她称这两类文字是“借他人的酒杯倒我自己的酒”。是的,她的酒如此甘醇可口,“可以触碰那些平时秘而不宣的脆弱和感动”。
       我迷恋这一杯杯的美酒,像个无可救药的“贪杯者”,一次次沉醉,在她编织的纷繁文字与陆离光影里,流连,逡巡,不知所措,格外清醒。她的叙述,挟带着浓烈的书卷的气息,不是脚踩云端空无着落,而是精心掺进了她的思想、她的阅历、她的感悟、她的气息。那是从逝去的年华中粹取的精华,那是自丰沛的情感中提炼的光华。
       从没在她那里感受到戾气与矫情。她深刻,具备超越了性别的思想深度,行文大气,有独道的哲思之魅。但她不尖刻,虽处处机锋,却不会置人于逼仄,让人心生虚无与悲凉。她细腻,将女性特有的柔美与机敏发挥到极致,用词精妙,有出众的语感之魅。但她不腻味,一书一影,一花一室,虽多是写情写景,却不会泛滥,更多的是点到为止的灵性和妙不可言的意会。她那么爱生活爱家庭,想必她的本意,是要写出世间的好,所以她温润通透,散出的是沁人的平和。她那么爱读书爱写作,想必她的世界,是丰富有趣的美好,所以她明朗豁达,倾出的是迷人的智性。她最终体现的,是一个作家最本质的情怀,对文字不曾消褪的挚爱。挚爱之下是喷薄而出的诚意,她对写作的诚意,对阅读的诚意,对生活的诚意,对职业的诚意。是的,正是这份诚意,让我毫不犹豫的、坚定的独爱她。
       许多个夜晚,我在阅读她的阅读中度过,读她笔下的奈保尔、格林、伍尔芙、萨藤……看她写法国片的华光丽影、西班牙片的活色生香、日本片的清隽淡雅……那些个夜晚,她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华丽炫目之窗,我不知疲倦地抄录她擅长制造的“警句”, 我甚至无比热爱铅笔尖划过书页的声音,我以为,那是一个读书人最私密的享受。
       我这样独爱她,爱了很久。现在,我到了她所说的“神赐女人力量的年龄”,她说过,“35岁也是一个坎了,就你的一生来说,最美的时光过去了,但最好的生活似乎还没有到来。”
       我不怕时光的流去,因为我可以想象的到,在还没有到来的最好的生活里,一定会有她和她的文字,赐给我力量。而我,当然还会追随她的文字一直,一直老下去。
      
      
  •     洁尘的新书《半如童话,半如陷阱》,由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我用3月16日—3月26日前后大约十天的时间看完了它。时间的前后连续起来,看起来是十天的时间,可能花在这本书上的时间就是两三天比较集中的时间,看这本书的其间,我也在看其他杂志和其他书籍。
      这本书,“是新的读书随笔集,里面收录的文字都是之前的书没有收录过的。”其实里面也有几篇曾经在其他集子里看过的文章,虽然它们只占到1-2%左右。这只是一个小问题。散文集的特点,就是常常是曾经辑录过的文章,重又在另一本散文集子中出现。习惯,也便宽容。
      
      这本书,“去年,2009年春节,我催着朋友杨子给我写序,催得他头大,但没办法,因为出版社催我。”可见,早在2009年春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出版的意向以及出版计划。
      虽然吧,这本书的出版计划已久,但是,却出现几处小错误。
      1、P30,第四段,“……这种迷恋的根本原因在于在于能够抽离,能够把现实场景幻化为乌有之乡;……”(《保罗·奥斯特的作家们》)(两个“在于”,难以理解。)
      2、P32,第二段,“……那部迄今为止让保罗在·奥斯特在电影方面成就最大的电影《烟》,……”(《保罗·奥斯特的作家们》)(“保罗·奥斯特”的名字错误。)
      3、P68,第四段,“……孩子一半是父母的,一般是老天爷的。……”(《成为一个母亲》)(另一个一半,却成了“一般”。)
      4、P103,第二段,“……玫瑰是被阐释和衍生的最多最丰富的花卉之一,……”(《玫瑰之书》)(“的”字,或许应该是“得”吧?!)
      这类小错误,并不是语法问题,也不是时间匆忙问题。这类问题,不知道是出在写作者自我审定的不仔细上,还是出版社编辑的马虎上。
      只是,我真的想说,对于一本2010年2月刚出版的书,能够比较集中的发现这一些小问题,只给了我一种感觉,买到了盗版书的感觉。
      而阅读《半如童话,半如陷阱》这件事,也就成了一件极度忍耐的事。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对于盗版书,大多是抱着讨厌情绪的。
      
      阅读洁尘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2008年暑假那段时间,把学校图书馆里所藏的所有洁尘的书,都一并借来看了。后来,也断断续续买了她好几本书。
      那一个问题,老是存在,有人也许会当做是她的写作特点。王朔说过,一些写作者老是在引用,好像跟被引用文字的作者很相熟的感觉。
      洁尘也会引用其他写作者的文字,而这同时,她也常常引用自己曾经的文字。或许吧,只有自己是跟自己最相熟的人。
      这本《半如童话,半如陷阱》中,洁尘引用自己文字的篇目有:《当一个完美的封闭的传奇被打开时》《箱根的爱情》《四月靡丽》《藤蔓和等待实现的谶语》等四篇。
      
      我想,我还是会读洁尘,会在一些文字中被迷惑,被牵引。
      一半欣赏,一半恰是挑剔。对于自己喜欢的作者,我们常常做这样的事情。
      
      
  •     读一本散文的乐趣,在于近观一种生活。
      怀着些许偷窥的兴奋,随洁尘衣袂翩然,步入她的花园——虽不是深宅秘院,等闲也入不得啊——园里,伊手植的蔷薇、芍药、栀子、茶花次第绽放,藤蔓迤逦爬上墙壁,在窗前筛下微微荡漾的清影。偶有朋友来访,花气茶香里,言笑晏晏,自是往来无白丁;而大多时日,昼长人静,是充实而空灵的独处时光,待她泡上茶,顺手拈起一册书,闲闲度过阳光微醺的午后,或是开电脑,写两段文字,看一部电影,都是赏心乐事。
      被文学、电影、花朵锦簇围拥,过着诗般生活的女子,却也无时不享用着人间烟火——就像“洁”与“尘”在同一个名字中的完美共生:她是一个恬静的妻,结婚十几年,会“墙边掐两棵葱,煮面的时候用”,洗碗时恐惧油麻藤后壁虎出没的担心,也能敷笔成文;她还是一个宠溺而又忐忑的母亲,懂得在天才的传记里寻觅育儿成败的蛛丝马迹……
      当然,不时,还有潇洒的远行,浅灰色的东京,吃街头芒果冰的越南……
      家庭与事业,物质与精神,达到完美的平衡并互相促进,过着这等生活的女子,再籍七分慧心、三分闲情,所思怎能不幽深剔透,所写怎能不华美从容?
      这一切,于我,一个在京城无根漂泊的小白领来说,便是理想生活最闪闪发光的范本了。
      帕慕克、卡尔维诺、奈保尔、赫拉巴尔、麦卡勒斯……都是我的心头好,然而我没时间。在拥挤的地铁上、昏昏欲睡的床前,在每个奔忙的日子,他们的影子掠过我眉间,虚浮一晃,我把握不住。
      我营生如蚁,唾血如燕,却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简陋巢穴,更岂敢奢念一座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何时才能凝望每一朵花的开放,并叫出它们的名字?
      我被生活压着,像背着十头叠罗汉的大象狂奔,无暇顾及那些细微之美,而它们随即一闪而逝,如一尾受惊的小鱼,再也无法聚拢。
      现实永远冷冽而干枯。若过不上理想的生活,幸好还能遐想;若想象不出,就去读书吧。
      她写道:“人们都说,居家写作的女人弄弄园艺是最好的调剂。我深以为是,也受惠已久。其实我认为所有女人弄弄园艺都是最好的调剂。有一个园子,或者一个庭院,植物的静谧与丰饶,对应着女人的丰饶和静谧,这中间有一种同质的气息交流和能量互换。在这种交流和互换中,有一种很深的东西在滋长。……当女人对植物用情很深的时候,植物也会以一种微妙的方式,通过各种感官把深情反馈回女人。这一过程中,花娇叶媚,而女人的内心也静若止水,也摇曳多姿,也有些风,有些凉,有些湿润,有些幸福。”
      洁尘热爱植物成癖,更钟情描写植物的文字,每遇精彩的句子,也会如获至宝,小学生似的赶紧抄下来。她最爱是梅•萨藤写庭院里的那些事儿,每隔一段时日便翻出来重读。梅•萨藤之于洁尘,正如洁尘之于我。“我所阅读的梅•萨藤是一个独居且隐居的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了,写作和园艺,创造和享受,劳动和冥想,入世又出世,既热情开朗又安静内省,既世俗化又精神化,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美丽非常迷人的女人。” 她的笔下全是仰慕。
      同是爱花成痴的女作家,梅•萨藤与《花事》的作者科莱特下笔又迥异。“萨藤是把花放在她的餐桌上来写的,而科莱特似乎用的是呈现钻石的方式,她把花仔细掐了下来,然后放在一块黑色的天鹅绒上,还加了一束追光。相比之下,我当然更喜欢萨藤那些周围围绕着厨房、事物、猫、雨水、青苔的味道以及些许霉味的花儿们。” 洁尘的比喻生动、恰切,三言两语,尽得风流。此类玲珑妙句,在书中俯拾即是。
      一个四十岁的女子,尚未被岁月侵蚀得黯淡粗糙,甚至,竟还保持着少女般的容颜,以及少女般纯净的笔致,或许不得不归功于这种宁谧、悠然的生活方式。你看,她的散文——烂漫、自由,如林间闲步,随兴所至;虽布满令人敬畏的人名与作品,却不艰深;花花草草、书书卷卷,距现实很远,却离灵魂很近;是纯女性的视角,却不黏缠于寻常情爱,“不谈感情,不讲道理”;不再归纳,而醉心于细节,在一个个细节的美妙呈现下,人生逐渐缓慢下来,通透起来,宽广而去……
      她评价约翰•伯兰特的作品,是“半如童话,半如陷阱”,这充满灵性的断语,用于她自己的作品,用于理想生活之一种,亦是恰切不过。
      
  •   又是你,在这里偶遇,不在自己的页面发表却出现在此地。
    充满情感的文字,每每让人读后难以忘怀的情书般的评论。
  •   真不好意思,我以为这也是在自己的页面发展。
  •   我也喜欢她,这或许是我在这所校园读她的最后一本书了
  •   写了我想说的。
  •   一半欣赏,一半恰是挑剔。很好。半如欣赏,半如挑剔
  •   一个四十岁的女子,尚未被岁月侵蚀得黯淡粗糙,甚至,竟还保持着少女般的容颜,以及少女般纯净的笔致,或许不得不归功于这种宁谧、悠然的生活方式。你看,她的散文——烂漫、自由,如林间闲步,随兴所至;虽布满令人敬畏的人名与作品,却不艰深;花花草草、书书卷卷,距现实很远,却离灵魂很近;是纯女性的视角,却不黏缠于寻常情爱,“不谈感情,不讲道理”;不再归纳,而醉心于细节,在一个个细节的美妙呈现下,人生逐渐缓慢下来,通透起来,宽广而去……
  •   太好了。我也想去看她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