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王凤喈(上、下册)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福建教育  作者:王凤喈  页数:134  

内容概要

  《中国教育史(套装上下册)》内容包括教育史的范围、中国社会文化的分析、中国教育史时期的划分、虞夏商周之教育——上古教育、虞夏商及西周之教育、东周(春秋战国)之教育、秦汉至清咸丰末年之教育——中古教育、秦汉魏晋南北朝之教育等。

作者简介

王凤喈(1896-1965),湖南湘潭人。幼时随父发蒙,习读经史,“对于历史,极感兴趣”。后入小学、中学,“课余读物,文史为多,每周作文,十之七八为史论”。(《修订版序》)1916年湘潭中学毕业,以国文系第一名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抵京后改入英语系。1920年毕业,任湖南私立明德中学英语讲习。1921年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育史讲习。1925年被推为长沙私立晨光大学校长。1927年参与筹办上海国立劳动大学,任教务主任。1930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研究教育心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返国任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教授,次年任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兼副教务主任、教育系主任。后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1949年5月赴广州,任职教育部,继赴香港任教私立辅仁书院。1950年赴台,任编译馆馆长迄于逝世,主持编、译、审、刊中外典籍与大、中、小学教科书及丛书多种。

书籍目录

《中国教育史(上册)》目录:修订版 序第一篇 绪论第一章 教育史的范围第二章 中国社会文化的分析第三章 中国教育史时期的划分第二编 虞夏商周之教育——上古教育第四章 虞夏商及西周之教育第一节 社会背景第二节 教育概况第五章 东周(春秋战国)之教育第一节 社会背景第二节 教育概况第三节 教育思想第六章 结论第三编 秦汉至清咸丰末年之教育——中古教育第七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之教育第一节 政治与教育第二节 学校教育第三节 选士制度第四节 教育思想第五节 学风第八章 隋唐宋元明清之教育第一节 政治与教育第二节 学校教育第三节 民间教育第四节 科举制度第五节 教育思想第六节 学风第九章 结论《中国教育史(下册)》目录:第四编 近代教育第十章 通论第十一章 近代学制之演进第十二章 近代教育行政之演进第十三章 近代侨民教育之演进第十四章 近代教育思想之演进附录一、各代科举制度之比较二、漫谈前清考试三、清初俞长城之八股文四、清末夏曾佑之殿试卷五、湖南时务学堂六、长沙明德学校与天津南开学校参考书

章节摘录

三、中国教育史之两方面研究中国教育史,可分二方面:一日教育制度,一日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又可分为两方面:一日选举制度,二日学校制度。选举制度为中国文化之特产,数千年来中国所以无绝对的贵族政治,全赖选举制度之调剂。有选举制度,故平民亦有握政权的机会。选举制度,原为由乡里推选有德望才能之人,贡之天子,以便录用。其后选举因乏客观的标准而发生流弊,至隋唐改为考试制度;方法虽不同,其选贤举能之目的则一。故选举制度之演变,不但与教育有关,而且与政治有关。过去学校有官府设立者,有民问设立者。官府学校虽各代均有,但除两汉外似未能为教育学术之重心。民间之学校有两种:一为私人研究学术或预备考试之学校,一为注重实用之民众学校。前者史料尚多,后者史料甚少。盖以国家无整个之筹划,民间学校多任其自生自灭,无人管理,亦无记录,故研究殊感困难也。我国教育制度,无论是选举制度或学校制度,完全是以士的阶级为对象。所谓国家教育,就是士子的教育,国家对于士子教育所以特别注重,有两种意义:从积极方面说,是要培养并拔选贤良,以为国家之用;从消极方面说,是要安插豪杰之士,免得扰乱社会。对于此点,苏子瞻说得最痛快。他说:“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史(套装上下册)》是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教育史-王凤喈(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