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法】弗朗索瓦•于连,狄艾里•马尔塞斯  页数:374  译者:张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世界知道中国,不自今日始,回溯历史,中外文化交流共有五次高潮。文明交流的深度、广度也是近代超过古代。    文化交流、交融、吸收、互补,也不是可避免的现象。只有在国力充实、文化发达、科学先进的情况下,才可以在交流中采取主动,吸取可用者为我所用。当国势衰弱,文化停滞,科学落后时,往往在交流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失去对外来文化选择的主动权,成为完全被动的接受者。鸦片战争以后,在长达百年的这一段时间里,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有些是我们主动吸收的,也有些是中国所不愿接受的,也有些是被迫引进的。    历史告诉人们,当前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世界上一个地区出现了经济危机,全世界都会受到震动。文化方面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紧密程度,却也有牵一发动全身的趋势。当前文化交流的条件大大超过古代,传递手段之迅捷,古人无法想像。因此,文化交流的责任也远比古代社会沉重。“国际汉学研究书系”负担着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艰巨任务。

作者简介

弗朗索瓦•于连(Fransois Jullien),是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曾任国际哲学家会同衔议会长,创办《远东—远西》杂志、马塞尔·格拉奈(即葛兰言)研究所。他一直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论著从开始受到冷遇到近年来引起广泛反响,大有填补福柯、巴特之后空白之趋势。主要著有:《鲁迅,写作与革命》、《迂回与直入:概念的战略在中国,在希腊》、《论效益》、《肾者毋意或哲学的另类》、《论时间,生存哲学的元素》等。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汉学作为思想和方法论作者告读者书译者的话引子请予刊登福柯的反应(代序)    一、汉学家或哲学家?——种不适宜的地位    二、福柯和中国的“特异性”    三、在帝国主义结束和哲学的枯竭之后:当代记事历程  第一章  一个梦的考古    一、寻打另一种《工具论》    二、希腊爱好和中国经验    三、“直到我们内心深处整个西方在动摇”(巴特)    四、第一课汉语    五、自由的代价  第二章  毛的学生    一、反对传记体写作    二、一位符学家在中国    三、法国版的毛主义和原版的毛主义    四、向群众学生    五、说意识形方面的蠢行    六、“三中全会精神”    九、劳改知识:科西嘉的老鼠赞扬毛主义的猫    八、沙粒技术或怎样利用个人关系掌握一个群体  第三章  中华墨及其他    一、《华盖集》和鲁迅    二、革命及其本章就如此简单吗?    三、偷渡者、watchers(观察家)和未代文人——关于当代间接之路和传统评论    四、另一个入口,另一个迂回:日本的“扭曲”    五、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影射的经验论哲学的迂回:中国工具  第四章  论一般汉学研究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汉学状况    二、法国学派简史——马塞尔·葛兰言    三、为使中国思想乏味的几种可靠手段    四、Breaking the code:另一种逻辑?  第五章  被遗忘的创伤:古典时代产在于中国的欧洲经验    一、“我们时代最重要的表情……”:耶稣会士的使命或欧洲扩张时期未能征服中国    二、“中国使之黑暗,但有光明可寻。您寻找这光明吧。”(帕斯卡尔)    三、帕莱南神甫的影响    四、罗马和中国:什么是相遇?    五、布道团的悲剧,可认识论最大障碍的真相    ……从东——西两端阅读尾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我一直喜欢于连的写作方式,所以国内出版的于连的著作只要能买到都买了,而且都认真地读了,既因为他的论述方式,更因为他入于中国古典传统而出于欧洲当代现实,发人之未发,把中与西、古与今巧妙而又深入地联系了起来,给人以思想和智慧的享受。
  •   还是听梁文道介绍的,今天刚到,正在看。
  •   书中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由中国来反思哲学的命运和西方从古希腊直到20世纪欧洲“衰败”的历史经验,作者认为只有中国思想才能发现西方“理性”的成见与不足,并进一步说道“在当今最能引发思考和震撼哲学思想,为理论创新提供机会” 。从而,从另一个方面,对法国汉学做出了总结。
  •   这是法国汉学家于连的作品,其特点是从中国的经典来解读西方思想,反思西方的问题。他的另一部作品《圣人无意》也译成中文。这种写法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典在中国背景下的作用,帮助不大。
  •   有北大教授从于连的文章中把国学大师徐复观回译做“徐福官”,还算笔下留情,没当他是“副官”
  •   我们要换一种角度看自家的事情或许可以有更新的感悟。这本书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很值得读一下。
  •   正在写论文,想看看他对轴心时代的中西文化的对比评述的。所阐述的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深入,也许我应该把他所有著述都找来看看。
  •   不读此书,很难理解于连的意义,很容易误读于连的意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