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熟语的文化认知

出版时间:2012-08-01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王岩 著  页数:205  

内容概要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自己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都清晰地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多种现象及它所蕴含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精神。汉语负载着汉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汉文化又都沉淀结晶在汉语言文字中。汉语熟语是汉语言语汇系统中最有特色的群体,它内容深邃,形式简洁,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所蕴含的文化比一般词语更具有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它无论是从生成机制上、生成理据上、语言本体(语音、语形、语义)特征上、语用功能上,还是在亚文化现象中,都镌刻着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汉语熟语的文化认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语用意义。   《汉语熟语的文化认知》的对象是包括谚语、成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和锦句七个下位类型在内的汉语熟语。该研究从文化学、语言学、发生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和理论,提出了对汉语熟语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知,对汉语熟语的文化属性和民族文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析,探讨了汉语熟语生成的文化机制和文化理据,探寻了汉语熟语的文化世界、文化功能,并从亚文化的角度对汉语熟语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作者简介

  王岩,博士,南阳埋工学院副教授,1970年出生,河南新野人,河南省语言学会理事。199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起就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起就读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先后在《河南大学学报》、《汉字文化》、《小说评论》、《湖北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20篇;主持(参与)省及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项目7项;出版著作(教材)6部。

书籍目录

摘要第一章 绪论一、汉语熟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二、汉语熟语文化研究的现状三、汉语熟语文化研究的意义四、汉语熟语文化研究的内容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 熟语论略一、熟语的概念二、汉语熟语的下位分类三、熟语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第三章 汉语熟语的文化属性一、文化的视野二、语言的文化属性三、汉语熟语的文化属性第四章 汉语熟语的民族文化特征一、汉语熟语语音语形的民族性二、汉语熟语的具象性三、汉语熟语的隐喻性四、汉语熟语的人文性五、汉语熟语的文学性六、汉语熟语的理据性七、熟语的地域性第五章 汉语熟语生成发展的文化机制一、汉语熟语经历着萌芽、生成、传播、变化的发展过程二、用发生学的观点研究汉语熟语三、汉语熟语生成的理论基础四、熟语形成发展的认知理论研究第六章 汉语熟语生成的文化理据一、熟语类型的文化理据二、汉语熟语的文化理据第七章 汉语熟语的文化世界一、汉语熟语中的物态文化二、汉语熟语中的制度文化三、汉语熟语中的行为文化四、汉语熟语中的心态文化第八章 汉语熟语的文化功能一、汉语熟语的审美功能二、汉语熟语的语用功能三、汉语熟语的教育功能第九章 汉语熟语的亚文化现象及研究一、业文化的概念二、语言与亚文化三、汉语熟语亚文化现象研究现状和意义四、汉语熟语亚文化研究的内容第十章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无论是“结果、部分和条件的关系”,“背景和领域的关系”还是“符号和管轨的关系”都描述了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不可分。从这个角度讲,语言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其文化属性。我们认为文化属性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统语言学把语言看作人类交流、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作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符号结合而成的形式体系,转换生成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人类的天赋机制等。不同的语言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的某一方面的本质进行了探究和揭示。认为是工具也好,符号也好,天赋机制也好,根据上述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和界定,我们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力量和文化模式,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文化行为。首先,语言的本体语音、语义、语法等都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语音不同于自然界的声音,它是一种有意义的声音,这种声音和意义结合的具体方式要由创造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全体成员来共同约定。语义是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的抽象和概括,是人类思维的成果,更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民族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种类。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之所以为我们现代人所认识和了解,最重要的还是依赖于前人的历史文字的记载。如果人类社会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符号的参与和帮助,人类就不能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传递信息,也就不能进入社会,更不能形成真正的文化。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将会停止,所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教育的、军事的活动都将无从说起,都将毫无意义。第三,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文化行为。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语熟语的文化认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