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 主编,傅溪鹏 编选  页数:370  
Tag标签:无  

前言

  傅溪鹏  辉煌的“报告文学年”  丰富多彩的生活,孕育丰富多彩的报告文学。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收的一年,也是文学创作丰收的一年,更是报告文学创作丰收的一年。  2008年,中国震撼世界。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环球喝彩赞誉不绝的前所未有规模最大最精彩的29届北京奥运会,并荣获最多金牌奖牌,显示了中国体育的辉煌;“神七”飞天,实现了“太空漫步”的理想……这些均展现了中国的强大国力与伟大的智慧。同时,这一年,中国也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与严重冰雪狂暴袭击的考验。抗灾中,中国人民的勇敢无畏与强大战斗力,再一次显示了中华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国前程无量……  祖国的发展强盛,营造了精彩的社会生活,为文学尤其是为报告文学准备了丰厚的创作沃土,特别是报告文学这支“轻骑兵”更是脱缰驰骋于前沿阵地……近两年来,文学之花灿烂盛开,五彩缤纷,硕果累累,具体也表现在文学奖项上的丰收。继2007年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之后,2008年相继又举办了“茅盾文学奖”、“石花怀”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和“我与奥运”暨第五届正泰杯报告文学大奖等各项文学大奖;同时,全国文学界与许多报刊,尤其是文学类报刊,大多都启动了各类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活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举办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优秀报告文学奖”启动三四个月来,便收到数百上千篇(部)参评作品……  2008年,是祖国的辉煌年,也是辉煌的“报告文学年”。  伟大的成就。火热的生活,驱动激发了当代报告文学作家作者们的时代责任心与社会使命感。伟大的时代,诞生了大批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与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的伟大历史事件。促涌起了报告文学创作大潮。这方面题材的报告文学佳作,如同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数量与质量均令人惊喜不迭。其中的代表作,如张胜友的《东方的觉醒  珠江故事》,吕雷、赵洪的《国运——南方记事》,陈启文的《中国式总理——南方冰雪报告》,何建明的《1978:春雷响起的地方》,李春雷的《木棉花开》和孙晶岩的《奥林匹克的中国盛典》,孙大光的《中国申奥亲历记》(2007年中国报告文学年选已选用),王敬东的《超越》,谭杰的《关于“制造”姚明》等等。这些佳作,思想性强,文学色彩浓烈,展现了时代特色与深深的民族情怀……  张胜友的《东方的觉醒——珠江故事》,以珠江为依托与创作焦点,以《万古江河》、《开启国门》、《深圳破冰》、《潮涌珠江》、《继往开来》和《中国之路》六个气势磅礴的小标题,描写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并在体制遭遇挑战与障碍的关键时刻,破釜沉舟地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突破,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光大道,展示了改革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政治风采……创作立意高远,构架宏大,思想深刻,艺术精湛……  吕雷和赵洪合作的《国运——南方记事》,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国的高度、全面翔实地再现了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走过的艰险历程……因为邻接经济发达的港澳,使广东自然成为中国历史进展最为敏感的地区,也为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变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有一批深谙中共中央改策精神,坚决贯彻执行“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改革意图的省地领导,不畏艰险,排除障碍,大胆开拓,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片新天地,使深圳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使广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作品描述的事件、故事人物,生动感人,震撼人心。  “年选”节选了《国运》中的部分章节,突出地记述了中国改革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三次南巡,尤其细腻地描写了已经88岁高龄的小平同志第三次南巡的过程,表现了伟大的历史人物的高瞻远瞩、气势恢宏、深谋远虑、脚踏实地地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幸福,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作者把一批改革领导人物放在改革激流中去刻画描绘……他们在旧与新、改革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冲突中,在来自某些高层人物斥责“深圳除了五星红旗还在飘扬外,遍地都是资本主义……”的险境下,直面严酷的现实,直面种种非难、指责,甚至冲击与高压,坚决以小平同志的改革理念为航向,披荆斯棘,越过“险山恶水”,开拓出一条光辉大道……人们会记住,历史会记住这些开拓者先行者的名字:谷牧、习仲勋、任仲夷、谢非、林若、袁庚、吴南生、黎子流、梁湘、梁广大、厉有为……  陈启文的《中国式总理——南方冰雪报告》,塑造了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总理在冰雪灾害中亲临现场指挥救灾,时刻牵挂人民生命财产,可亲可敬的国家领导人形象。他的慈祥、真挚、朴实、平易近人、不畏个人安危的崇高品格,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何建明的《1978:春雷响起的地方》告诉人们,改革开放的春雷最早炸开的地方肯定是贫困的中国农村,有1978年12月按手印分田的安徽小岗村的18户农民,有孕育出“特区”的深圳人,更有1976年就“分田到户”的浙江台州皂树村农民。浙江人说,浙江人是“改革风暴”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田埂上的第一批中国“股民”……”  李春雷的《木棉花开》,是近年来少见的精炼精彩的短篇报告文学佳作。全文两万字左右,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在改革开放第一线上“杀出一条血路”中的任仲夷。任仲夷是广东改革前沿阵地上一批改革者中的佼佼者。他和其他开拓者站在时代大潮的最尖端,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智慧中流击水……编者说,30年虽短,却已凝固成为了历史,而这些人的名字,还有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枚枚恒久的钻石,将会在时空的深处闪烁出光芒,成为这个民族永不磨灭的宝贵记忆……正如木棉花开,南国正红……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人类的文化体育盛典,其开幕式即是这个巨型狂欢节的第一道盛宴。世界舆论高度评论说: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空前,创意特殊,场面惊艳,无与伦比,令人震撼……”显示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振兴腾飞与民族风采、艺术魅力……孙晶岩的《奥林匹克的中国盛典》,向读者再次展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个五彩缤纷艳丽夺目的夜晚,那个全人类精英们狂欢的巨大场景,进而开掘出了这盛大开幕式的筹备、策划、演练的艰辛复杂内幕……读一读这篇作品,就会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与享受……  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种不幸都是灾难,逆境往往是一种爱的祝福,一种成功的暗示与预告……王敬东的《超越》描写了残疾青年李超洪奇特得令人惊叹震撼敬佩的人生故事。残疾而身柱拐杖的李超洪,以超人的毅力、耐力与智慧,自学成才,成为书法家、青年学者;克服常人都难以战胜的各种艰难,成功地与世界各国近200位首脑人物联系,得到支持,终于编著出版了《世纪之约——各国首脑助残宣言》,为“北京奥运会”献礼,参与“人文奥运”的建设;他还编著出版了《不残的人生——全球残疾名人传》……他的成功,他给人的启迪,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谭杰的《关于“制造”姚明》,是精彩可读性很强的短篇。作品简练地告诉读者一个真实鲜活、趣味横生的名人姚明……  灾难带给人类死亡、痛苦、悲哀与巨大的经济损失,可往往也是考量与锤炼人们意志与能力的重大关键时刻,也是对人类灵魂的洗礼,也还能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与明天……面对灾难,中国的报告文学作家们如同“轻骑兵”,神速地奔赴抗灾前线,参与救灾活动,用他们的生花之笔,最快捷地写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纪实作品,再现了一个个英雄场景,讴歌了一批批抗灾英雄……  张乐的《穿越死亡谷——一个军人的救灾亲笔》,是救灾路上惊心动魄的亲历实感。作品表现了当代军人勇敢、无畏、倔强与大爱的英雄本色,人民子弟兵的担当与亲情……  何建明的《英雄汶川》,描写了英雄的汶川人民在“5·12”大地震灾难面前,抗灾的英雄气概,舍己救人的崇高品格,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他们没有被灾难震倒,而是更坚强地站立起来,更坚定自信地向前,走向美好明天……  李鸣生的《废墟上的儿童节》,用奇特笔触再现了800多位家长与幸存的孩子与教师们,在震后校园的废墟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意义深长的儿童节的情景……家长们中,有年轻的爸爸妈妈,年迈的爷爷奶奶与姥姥姥爷,还有哥姐弟妹们。他们深切地哀悼326个遇难的孩子和老师……宣誓了抗灾重建的决心与信心,坚定走向美好明天……  李春雷的《夜宿棚花村》,以作家亲历其境的感受,用散文诗般的文学语言,倾诉了震后的“棚花村”的实情实景,让读者既读到了地震对村子的毁灭性打击——住房倒塌,家财全损,悲痛愤然;但也读到了村主任和村民们抗灾重建的决心与信心,他们“正一步步走出灾难,走向阳光,由无序到有序,由慌乱到镇静……”由此,更读到灾民们坚强的灵魂!  “年选”特地节选了人民爱戴的国家领导人胡耀邦的女儿满妹写的《思念依然无尽一回忆父亲胡耀邦》一文。耀邦同志深沉的爱国情怀,高瞻远瞩,坚持改革开放,忘我勤政,追求富民强国的卓越贡献跃然纸上,深埋在人民心中……女儿的思念,也是国人的思念……思念中,将带来对国家民族前途新的启迪与思考……  军旅作家张正隆的《枪杆子:1949》是今年出版的独具特色的战争题材报告文学,真实地记录了东北野战军(即四野)解放东北后,入关打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过长江,一路南下,激战湘云贵,渡海拿下海南岛,直至天涯海角的漫长艰辛的征战历程。作者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采访素材和史料,回溯描写了当年大量鲜为人知激动人心的战争细节、人物……是一部思想性文学性较强的佳作。本“年选”节选了有关描写“东北虎”的“领头虎”林彪的这部分章节,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林彪。作品新鲜,生动,感人,可读性强。  今年,我接中央文明办和中国作协指示,组写主编的《大爱无疆》一书,描写的是全国53位道德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同时另外主编的《第五届正泰杯报告文学大奖获奖作品集》收录了一批优秀佳作。我从中遴选了几篇精品:康纲联的《马班邮递员》、范稳的《雪山下的朝圣》、李新烽的《非洲踏寻郑和路》,讴歌了崇高闪光的灵魂与深沉的民族情怀……  康纲联的《马班邮递员》,描写了山区马班投递员王顺友长年跋涉于千山万水,不辞辛劳,为百姓们送信,保持邮路畅通,同时也为老百姓捎带购买农用工具、百货生活用品……由于山路险恶,时常摔伤滚下山坡河谷,夜宿山野、饥寒交迫是家常便饭……但他依然数十年如一日,一往无前……因为他有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雪山下的朝圣》是汉族作家范稳亲历一条藏民朝圣之路后写的一本书,是对藏族文化与宗教的认识,以及对朝圣旅途上藏族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的考证……作家领悟了宗教的敬畏之情,也感受了信仰的虔诚与珍贵,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品透露出一种民族情怀……读后,会令人悟彻一种信念与坚强……  李新烽的《非洲踏寻郑和路》是他这位驻非洲记者的亲历力作。他在出色完成《人民日报》驻外记者繁重的采写任务同时,多年来,不时抽空寻访当年我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大船沉海,生还后定居非洲沿海的船员后裔们,深入他们的村庄、家庭,与他们促膝谈心……倾听他们回忆他们背井离乡的几代祖先的艰难经历,记下了他们的生活现实、对故土的思念和倾慕祖国的深厚情怀……这部作品,题材新鲜,笔触生动,独具阅读情趣!  只有精神能够穿越过去、现在和未来。30年前,宗福先创作的《于无声处》,成了全民宣泄情感,敢说真话的好戏,一炮打红,家喻户晓。30年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重新排演《于无声处》,依然场场爆满……尤其是80后的年轻人观看后,感触更多,对父母说:“没想到,你们那个年代那么压抑还那么有激情。”周玉明的《不可复制的传奇——宗福先创作(于无声处)的故事》,通过一个好戏穿越几代人心理时空的现实,阐明了世间最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最真挚的美好情感,是可以永远温暖传播给人们正义的信念和光明的希望,即使是在黑暗或灾难的时刻……  胡传永的《陪读,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硝烟的战场》,是部读后令人心痛,引人深思的现实主义佳作。眼下的中国大地,悄悄地形成一支“陪读家长队伍”……但这不是人们常说的到海外留学的“陪读”,而是在这片尚且“贫困”的国土上为中学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们“陪读的家长队伍”,而且大多是较为贫穷的“家长们”,为了孩子,他们可以放弃打工,可以倾家荡产、破釜沉舟地去“培养”他们的孩子……听来可悲心酸,也不禁叫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是国家社会的责任?还是这些家长们的“自食其果”?值得人们共同探讨!  《可可西里,我为你哭泣》,既是作家姜耕玉的呐喊,也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呐喊!可可西里,这片祖国母亲河美丽源头的悲惨遭遇,过去也有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披露过,呐喊过……然而似乎没有引起更大的社会关注……非法采金、偷猎羚羊等野生动物,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可恶现象,又有“死灰复燃”……我们选登这部作品,是希望再一次大声呼吁人们来关注这个问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未来,为了地球的生命,我们应对那些“淘金者”、“偷猎者”大喝一声,当头一捧;也要讴歌可可西里的环境保卫战士们。更应该尽快地建立一个有效的保护机制……  牛汉口述,何启治、李晋两位作家代笔的《我与胡风及“胡风集团”》一文,是节选于《我仍在苦苦跋涉》一书。这部书历述了作家兼资深编辑家牛汉坎坷艰难丰富的一生……而“年选”节选的这一章节,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反右”中,受冤被捕入狱的牛汉的经历,同时也记述了所谓“胡风集团”的这个历史冤案与“平反”的前前后后……这部作品,应会为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政治路线的对错,对社会对人们的人生有着何等的重大影响……希望人们的将来能够一路平安,希望我们的民族、社会能够一路平安……  2008年11月26日  于北京书香园古泉斋

内容概要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收的一年,也是文学创作丰收的一年,更是报告文学创作丰收的一年。    2008年,中国震撼世界。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环球喝彩赞誉不绝的前所未有规模最大最精彩的29届北京奥运会,并荣获最多金牌奖牌,显示了中国体育的辉煌;“神七”飞天,实现了“太空漫步”的理想……这些均展现了中国的强大国力与伟大的智慧。同时,这一年,中国也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与严重冰雪狂暴袭击的考验。抗灾中,中国人民的勇敢无畏与强大战斗力,再一次显示了中华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国前程无量……    2008年度的报告文学创作,不管是在内容、题材、手法等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拓展、创新,给人一种新貌的感觉。报告文学遵循着社会发展规律,依然不可阻挡地发展前进着……

作者简介

傅溪鹏,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59-196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先后在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安全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机关工作过,20世纪80年代先后任《报告文学》常务副总编、《中国艺术报》副总编等职务。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78年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报告文学处女作《重任在肩》至今,创作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评论等作品,先后结集出版了26部报告文学集和散文集;主编或与他人联合主编了五六十本报告文学集。

书籍目录

傅溪鹏 序张胜友 东方的觉醒——珠江故事何建明 1978:春雷响起的地方——中国改革开放农民革命风暴发祥地纪实吕雷  赵洪 国运——南方记事陈启文 中国式总理—— 《南方冰霄报告》李春雷 木棉花开满妹 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张正隆 并非“反越位”战术——解读林彪张乐 穿越死亡谷——个军人的救灾亲笔何建明 英雄北川李鸣生 废墟上的儿童节李春雷 夜宿棚花村孙晶岩 奥林匹克的中国盛典王敬东 超越谭杰 关于“制造”姚明——误读与沟通康纲联 马班邮递员——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王顺友胡传永 陪读,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硝炯的战场姜耕玉 可可西里,我为你哭泣周玉明 不可复制的传奇  宗福先创作《于无声处》的故事范稳 雪山下的朝圣牛汉(口述) 我与胡风及“胡风集团”李新烽 非洲踏寻郑和路

章节摘录

  东方的觉醒——珠江故事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胡锦涛  序篇  珠江一历史注定她将演绎和见证中华民族之大变局!  源出于云南曲靖的西江,与游走于江西的北江、东江,犹如三支急箭直射广东境内,汇合成奔湍汹涌的浩浩长流;尔后又急匆匆漫向珠三角千里沃野,呈扇面形分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等八大江门注入南海。正可谓:“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人南洋。”  珠江同系中华民族母亲河,共创中华文明不朽之精魂,却又有别于黄河、长江。水纳百川聚拢而来,不择曲折挥洒而去……于是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珠江流域风潮激荡、文化碰撞、兼容并蓄、观念标新、开放融和……斯地也奇,男儿有志,一代又一代最先觉醒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图强报国,在珠江两岸上演了如此多彩多姿的历史活剧,更于当今挟世界改革之潮流,开启了一个高蹈宏阔的中华新时代……  主题歌《远航》  等待了许久,许久,  等待也是一份情缘,  当希望女神飘然而至,  化作一道美丽的倩影。  山也为之昂头,  水也为之扬帆;  激荡一江春水,  万古江河奔腾。  啊,民族觉醒中华复兴,  炎黄子孙风雨兼程。  莫道是前路漫漫滩险浪高,  请送去一声平安的祝愿!  第一集 万古江河  中国地域之广袤博大,乃气象万千也。  绵延起伏的南岭山脉起自云南,东入贵州,再折向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省边界而直达于海。  其间,山体雄浑,岭岭相接,尤以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诸山岭最为著名,统称“五岭”——中国江南这一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便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成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同时也无情地阻隔了岭南地区与北方中原的交通往来和文化、经济联络。  北人遂称岭南为“蛮夷之地”。  始自远古时代,珠江流域便为古百越民族栖息之地。  上溯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继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发动对占百越大规模军事征讨。秦军翻山越岭抵达广西,为纾解军队物资运输之急需,举三年之功劈山凿渠修建了贯通湘江与漓江的水道——灵渠,却也奇妙地把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连接了起来。  一个因军事而兴建的古代水利工程,就这样为推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从此,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连为一体,中国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的国家内循环系统开始得以建立。  岭南地区被正式纳人中原王朝的版图。  字幕: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十一时三十分  或许,这样一次举世瞩目的考古打捞,将带给我们对于珠江和珠江流域太多的思索与叩问。  丽日和风,高天淡云。“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阳江海面整体出水。随后,在半潜驳船的托举之下,“南海一号”被运往专门为它建造的“水晶宫”。  专家鉴定,古船造于南宋时期,应是行驶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商船。八百多年前,这艘船从珠江口出发,开始它的国际贸易之旅。船上的大批瓷器中有些甚至是国外客户的定制品,当时流行的生产模式之一是国外用户绘出所需物品的样式,再交由中国瓷窑烧制,这或可算作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的“来样加工”。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在书写珠江千百年来从不曾间断过的向世界开放的信史。无疑,这无愧为一座中华文明开放文化基因含量丰厚的纪功碑。  追溯历史,公元15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开始把这个星球上的各个国家带入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1569年,比利时人墨卡托以“墨卡托投影法”为基础绘制出第一张世界地图。在他看来,地理不仅仅可以确定城市和河流的方位,它还是掌控世界政治时局最便捷的途径。  肇庆,16世纪广东、广西两省的首府。1584年(明万历十二年),一个叫利玛窦的意大利传教士来到这里。在这里,他刻印了《山海舆地全图》,这便是中国人接触到的第一张世界地图。自古信奉“天圆地方”的中国人惊讶不已:原来脚下的大地居然是圆的,从这头出发走一圈还能够回到原出发地。  马礼逊则是西方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这位原先供职于伦敦布道会的英国人,搭乘美国货船“三叉戟号”,从纽约启程,绕道爪哇、澳门,经过海上四个月的风涛颠簸之后,于1807年9月8日抵达广州。  马礼逊在华27年,他首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同时也把《三字经》、《大学》等中国典籍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为以后汉英字典编纂之圭臬;创办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兴办“英华书院”,开办教会学校之先河;同时,先后在澳门和广州开设眼科医馆.首创医药传教之方式。  马礼逊在译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堂、开医馆、置印刷出版业诸方面都有首创之功,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近代中西文化传播的先驱者。  其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因航海业的发达与随后工业革命的勃兴,饱受海洋浸淫又经历文艺复兴洗礼的西方思想文化,正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大国的相继崛起,迅速改变了世界格局。  因缘际会,珠江流域顺理成章成为西学东渐的首选登陆地,并由此引发中西方文化、观念、思想的激荡与融合。  东方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终于迎来一次剧烈的冲撞。  1773年,一支庞大的英国船队出现在珠江口对面的伶仃洋面,这是英国勋爵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勋爵怀着对东方黄金和香料的觊觎与渴求,企图促成正做着“天朝大国”梦的乾隆王朝与“日不落国”的大英帝国互派使节,签订两国贸易协定。  不幸的是,一个小小的礼仪之争酿成了历史的拐点。  马戛尔尼将如何觐见乾隆皇帝?清王朝以君临天下的傲慢坚持行三跪九叩之礼,英国则坚持单膝跪地亲吻国王之手……争执从8月12日一直持续至9月10日,英方终于失去耐心,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暂时搁浅了。  半个世纪之后,英王却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这扇大门。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显然是挟工业革命之威、如日中天的英帝国,对夜郎自大如落日辉煌的清王朝的一次真枪实弹的大较量……也充分印证了西方列强的发家史,一路伴随着血与火的“向外扩张,瓜分世界”的殖民主义战略!  显而易见,始于18世纪中叶,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尤以英国全国铁路干线建成为标志,整个人类文明进程迈向崭新的蒸汽时代一一这便是发轫于英格兰席卷欧洲大陆传之北美地区的工业革命,最终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性飞跃。  今日,我们可以视此为:第一轮经济全球化。当西方工业文明正加速着历史车轮前进时,中国恰恰在这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丧失了全部机遇。显然,“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清王朝从老大帝国跌落至谷底,被迫洞开国门——正如李鸿章痛心疾首喊出的:“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  山河破败,国将不国,扼腕兮长叹息!  一批生于珠江流域或为官于珠江流域的士子学人,最先感受到了欧风美雨的冲击。此时,遥想三百年前利玛窦携来的第一张世界地图,痛彻心肺之余,纷纷发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泣血呼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晚年授江苏高邮知州的魏源(1794-1857),奋笔著百卷本《海国图志》。他曾为后人留下两句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令有识之士感到莫大悲哀的是:魏源的煌煌巨著,却成为日后日本国推动“明治维新”、从而迈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巨大思想库。  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的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郑观应(1842-1922)作《盛世危言》,震动朝野,国人争相传阅。全书贯穿“富强救国”之主旨,囊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项改革之方略。张之洞极其推崇日:“上而以此辅世,可谓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  虎门——这里拥有珠江八个入海口中最宽阔的水面和最繁华的城市景观。  正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先驱林则徐(1785-1850)在这里的销烟壮举,让“虎门”名扬中外。一生“经世自励”、忠勇可鉴的林则徐,曾一道奏章上书道光皇帝力陈禁烟之主张,日:“法当以严,若犹泄泄视云,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倾全力组织翻译《四洲志》(原书名《世界地理大全》,英国人慕瑞所撰,1834年伦敦初版),为近代学人第一次翻译世界地理著作,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之风气。  林则徐留下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最为大义凛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炎黄子孙自强不息!  广东顺德人梁廷相(1796-1861),是洞察国际局势最为深刻的人物之一。鸦片战争惨败,他为警醒国民而发愤著述,连续出版了《合省国说》、《耶稣教难人中国说》、《粤道贡国说》和《兰仑偶说》,后合刊为《海国四说》。  其中,一八四四年出版的《合省国说》是中国人独立编写的第一部美国通史,其论述的美国国家制度对于清朝臣民不啻为振聋发聩之声。次年出版的《兰仑偶说》(“兰仑”即伦敦),则系统阐述了英国一千余年的历史沿革,我们今天通用的“轮船”、“火车”二词,即从该书最初的译名“火轮船”、“火蒸车”演变而来。  曾任广东巡按使的徐继畲(1795-1873),1848年出版名著《瀛寰志略》,成为当时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著作。全书详述了与中国文化反差甚大的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列强。1876年,清王朝首任驻英国大使郭嵩焘随身携带《瀛寰志略》,成为他一路考察欧洲风物民情的指南。  容闳(1828-1912),广东香山(今珠海南屏,珠海原属香山)人,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第一位留美博士,曾任学生监督,兼任驻美副使,长期驻美。  ……

编辑推荐

  《2008中国报告文学年选》力求从今年丰富多彩的报告文学园地中,摘选出更为引人入胜、更为让人喜爱的一丛丛艳丽芬芳的花朵,献给广大读者……  2008年报告文学创作的题材视野比以往都更为开阔了些,因此作品内容就更为丰富,也就会给人更多的思想启发和精神食粮,就更能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08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了好几本关于报告文学的书,主要是想学习下。这本最满意,文笔优美,真实感人,特别是其中的木棉花开等篇目,写得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