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自述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江西教育  作者:贝多芬  页数:130  字数:122500  译者:张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贝多芬自述(鼓掌吧,朋友们!)》简介:他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大师,被人尊为
“乐圣”。他一生坎坷,二十六岁就双耳失聪,却用音乐唤醒了德国的民族精神。铁血宰相俾斯爱在听了他的乐章后说:
“这是为整个一代人的斗争而嚎哭。”他自己也说: “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
”这就是贝多芬,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人,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这《贝多芬自述(鼓掌吧,朋友们!)》是他自己留下的文字,从中我们可以见证天才的轨迹、大师的足迹,以及那不可复制的“命运”。

作者简介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一生创作了大量乐曲,尤以《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最为著名。

书籍目录

关于艺术
对自然的热爱
关于文本
关于作曲
关于演奏
关于自己的作品
关于艺术及艺术家
作为评论家的贝多芬
关于教育
关于贝多芬的性情及人格
苦难者
通世智慧
神祗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关于艺术贝多芬和艺术间的联系几乎可以称为是纯属个人喜好。艺术就是他所膜拜诉求的女神,他向其致以谢意,竭力维护她。他将其赞为绝望时的救世主;他自白道,只有她的安抚才能平息他愤怒的自我的心灵。当读到贝多芬的文字时,你会发现只有艺术才是他的伴侣,不论是在穿过田野还是在森林徜徉的时候,艺术都是在失聪后和他分享寂寞的伙伴。在贝多芬心中,自然和艺术这两个观念是紧密相连的。他丰富理想的艺术观念使得他以一种宗教式的狂热虔诚地宣称他心中的女神的纯洁性。任何一种伪艺术或陈杂艺术都会激起贝多芬发自心底的仇视;因此除了纯粹的艺术目的以外,其他利用艺术的流行做法或者仅仅是强调技法的做法都会招致他的愤怒指责。而且他在艺术上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艺术女神让他充满忧伤的人生拥有了纯粹的欢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贝多芬是我呼吸困难时的空气,是我梦寐以求的大自然,是丧失信仰而感到惘然若失时渴望的宗教,是黑暗中朝无限广阔的世界打开的一扇窗户。  ——罗曼·罗兰    ……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斯塔索夫    人们会忘掉玫瑰花并不常开,灼热的阳光并不永照,夜莺并不始终歌唱,田野并不永绿,小溪并不永流……你不会相信世间还存在战争、疾病和贫困。  ——柴可夫斯基    《英雄交响曲》在音乐上的革命等同于美国和法国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的革命。  ——弗莱明    他的作品的深度无人能及,因为他的内心拥抱的是整个宇宙。  ——克劳迪奥·阿劳

编辑推荐

《贝多芬自述:鼓掌吧,朋友们!》囊括了有关贝多芬的简要传记评述,每组评论后都附上了引据的诗词。贝多芬在这些引用中展现出他对艺术及理智的思考有着强烈的关注(或者可以说是迷恋),同时也热衷于通过创作启发他人心智的艺术作品帮助他们减轻痛苦,这样就可以使他们足够睿智从而摆脱自身悲惨的命运。他对那些自诩为艺术的伪艺术所持有的鄙视强烈而直接。虽然称不上过分审慎拘谨,但是在有关婚姻问题上,贝多芬还是有着很高的评判标准的,而且从道德层面上反对那种单纯为了“繁殖欢愉”的婚姻,或者其他形式的通奸行为。他终生未婚。不过有趣的是,实验心理学家发现,那些对人性有着强烈热爱的人会过于关注研究严肃的人性,而不易于同他人保持一种私人的亲密联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贝多芬自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