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法)雨果  页数:全两册  字数:1180000  译者:李玉民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这是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青少年的罗兰保存一期《堂吉诃德》画报,上面有一幅“老俄耳甫斯”彩画:苍苍白发罩着光环,他正抚弄着竖琴,为苦难的民众引吭高歌。《悲惨世界》的作者留下的这副形象,也许是大众更乐意接受的。    捧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里斯托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历时三十余年,从一八二八年起构思,到一八四五年动笔创作,直至一八六一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一八0一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一八二八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一八二九年和一八三O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到了一八三二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一八四五年十一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一八四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设使雨果也像创作其他小说那样,构思一明确便动笔,那么以他的文学天才,他一定能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一八四八年书稿写出五分之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惩恶劝善的力作;虽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学宝库存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数的称得上厚重的鸿篇巨制。    这三十余年,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说一八三0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所发生的那场斗争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一八四八年革命,以及一八五二年他被“小拿破仑”政府驱逐而开始的流亡,则是他的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等;流亡,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忌社会、法律、权威、信仰,也不再顾忌虚假的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把他置于这一切之外,给他一个大解脱,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从而也就给了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使他达到历史、现实和未来所有视听的声音。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就是从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无所不在,绝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些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人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思考者,能够全方位地考察这些因果关系,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己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一八六二年七月初,《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从反面证实这部作品的特殊分量:居维里耶·弗勒里称雨果是“法国第一号煽动家”,拉马丁撰文赞赏作家本人的同时,抨击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很危险……灌输给群众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责他喜欢庞大,喜欢夸张,喜欢过分。然而,他这种放诞的风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惨世界”中奋击冲荡,恰恰为人类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呐喊长啸。    时间和历史和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著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李玉民    二○○五年三月    于北京花园村

内容概要

一部揭示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雨果称这部小说为“社会的史诗”,小说问世以来曾被世界各国17次拍摄成电影电视。小说以冉阿让一生的经历贯穿全书,通过描述一个农民出生的贫穷工人冉阿让努力向善却充满不幸的命运,展示了下层人民的深切痛苦。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雨果 编译:李玉民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等。

书籍目录

译序
作者序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正义者
第二卷 沉沦
第三卷 一八一七年
第四卷 寄放,有时便是断送
第五卷 下坡路
第六卷 沙威
第七卷 尚马秋案件
第八卷 祸及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一卷 滑铁卢
第二卷 洛里翁战舰
第三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
第四卷 戈尔博老屋
第五卷 夜猎狗群寂无声
第六卷 小皮克普斯
第七卷 题外话
第八卷 墓地来者不拒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一卷 从其原子看巴黎
第二卷 大绅士
第三卷 外祖和外孙
第四卷 ABC朋友会
第五卷 苦难的妙处
第六卷 双星会
第七卷 咪老板
第八卷 坏穷人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一卷 几页历史
第二卷 爱波妮
第三卷 普吕梅街的宅院
第四卷 人助也许是天助
第五卷 结局不像开端
第六卷 小伽弗洛什
第七卷 黑话
第八卷 销魂和忧伤
第九卷 他们去哪里?
第十卷 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
第十一卷 原子同风暴称兄道弟
第十二卷 科林斯
第十三卷 马吕斯走进黑暗
第十四卷 绝望的壮举
第十五卷 武人街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
第二卷 利维坦的肚肠
第三卷 出污泥而不染
第四卷 沙威出了轨
第五卷 祖孙俩
第六卷 不眠之夜
第七卷 最后一口苦酒
第八卷 人生苦短暮晚时
第九卷 最终的黑暗,最终的曙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夜晚临睡前,他还说道:“永远也不要害怕盗贼和凶手。那是身外的危险,小危险。还是惧我们自身吧。偏见,就是盗贼;恶习,就是凶手。巨大的危险在我们自身。威胁我们的脑袋或者钱袋的危险,何足挂齿!一心考虑威胁我们灵魂的危险吧!”接着,他又转身对他妹妹说:“妹妹,教士绝不可提防他人。他人所为,得到上帝允许。我们认为危险临头的时候,只应当祈祷上帝。祈祷上帝,不是为我们自己,而是要让我们的兄弟避免因我们而失足。”不过,他一生极少有重大情况,这里也仅仅叙述我们所了解到的。其实,平常日子,他总是在同样时刻做同样事情。他一年的每个月,就像他一天的每个时辰。至于昂布兰大教堂的“宝物”的下落,提出这个问题会令我们为难。那些东西的确很好看,很诱人,值得抢去救济不幸者。况且,已经抢走了。弄险的行为干了一半,接下来只要改变抢劫的方向,只要再朝穷人走一小段路就行了。这件事我们绝不断定如何了结。不过,在主教的故纸堆中发现一张字条,意思相当模糊,也许同这事有关,上面这样写道:“关键在于明确这东西应当归还大教堂,还是应当归还医院。”八酒后哲学上文提过的那位元老院元老,人精明强干,行事总是勇往直前,毫不顾忌经常遇到的阻碍,即人们所说的良心、信誓、公道、天职。他直趋目的,在他升迁和牟利的路线上,一回也没有犹豫过。他当过检察官,官运亨通,为人也渐趋温和,绝不是心狠手辣的人。他在生活中兢兢业业,总抓住有利的方面,有利时机,抓住意外的财运,然后,对于他儿子、女婿、亲戚,甚至对他朋友,也能尽量帮些小忙。其余的事,在他看来无不有些愚蠢。他颇有才智,又粗通文墨,自称是伊壁鸠鲁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希腊哲学家,主张享乐主义。的信徒,也许不过是比戈—勒布朗比戈—勒布朗(1753—1835):法国庸俗作家。的门下。他好拿无限和永恒的事情,以及“主教老头的空论”打趣。有几回,他以和蔼而不容置疑的口气取笑,米里哀先生就在场洗耳恭听。记不清在哪次半官方的聚会上,某某伯爵(即那位元老)和米里哀先生,都应邀在省长府参加宴会。到了上甜食的时候,那位元老已有几分醉意,但仍不失庄重的仪态,他提高声音说道:“喂,主教先生,咱们聊聊吧。一名元老和一名主教面面相觑,就难免要挤眉弄眼。咱俩都是占卜官。我要对您讲句心里话:我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您说得对,”主教答道,“摆弄哲学,就要躺在床上。您睡在金屋雕床上,元老先生。”元老听到这话,精神抖擞,又说道:“那咱们就当当老顽童吧。”“就是当老魔鬼也成啊。”主教答道。“告诉您说吧,”元老又说道,“德•阿尔让侯爵、皮朗、霍布斯和内戎德•阿尔让侯爵(1704—1771)、雅克—安德烈•内戎(1738—1810):法国两名二流作家,在这里与大哲学家霍布斯和皮朗并列,以表明这位元老的品味。先生,都不是等闲之辈呀。在我的书房里,我喜爱的哲学家的书切口都是烫金的。”“如同您本人一样,伯爵先生。”主教截口说道。元老继续说道:“我恨狄德罗,他是个空想理论家,徒托空言,鼓吹革命,骨子里信仰上帝,比伏尔泰还要笃诚。伏尔泰嘲笑过尼达姆在《哲学辞典》中,伏尔泰曾讽刺尼达姆(1713—1781)力图调和自然繁殖理论和对造物主的信仰。,其实好没道理;因为,尼达姆举鳗鱼为例,证明上帝是无用的。一匙面团加上一滴醋,就可以取代‘要有光’在《创世记》第一章第三节中,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这句话成为一切伟大发现的格言,从黑夜到白昼,从无到有。。假设那一滴要大得多,那一匙也大得多,就构成世界了。人,就是鳗鱼。因此,要永恒之父干什么呢?主教先生,关于耶和华的假说令我厌烦,那只能造出头脑贫乏的浅薄之辈。打倒令我头疼的万物之主!叫我心安的虚无万岁!虚无才叫我安心!要我把心里话全倒出来,而且,也理应向我的牧师坦白相告,老实说,我还是能明辨是非的。您那位耶稣,到处宣扬忍让和牺牲,却迷惑不了我。那无非是吝啬鬼对穷鬼的劝告。忍让!为什么?牺牲!为了什么?我没见过一只狼肯为另一只狼的幸福献身。我们生活在自然界,还是讲讲自然界的话吧。我们处于顶峰,就应有高明的哲学。如果鼠目寸光,何必站那么高呢?还是寻欢作乐吧。生活,就是一切。若说在别的地方,在天上,在彼岸,在某处,人还有另一种前景,这种鬼话我一句也不相信。哼!教我牺牲,教我忍让,那么我一举一动都要当心,还要为善恶、正邪、吉凶等问题大伤脑筋。为了什么?只为将来我对自己的行为有个交代。什么时候?等我死后。多美的梦啊!等我死后,我会有个好结果。让幽灵的手抓一把灰给我看看。我们都是过来人,都撩起过爱西丝女神爱西丝:古埃及神话中的婚姻女神。的衬裙,实话实说吧:这世上无善无恶,惟有生物。我们要求真,要刨根问底,追本穷源,鬼都明白!要嗅到真理,入地搜寻,把真理抓住。这样,它才能给您美妙的乐趣。这样,您就会仰天大笑,不信鬼神了。主教先生,在根本问题上我绝不含糊,人永生之说,不过是骗小孩子的鬼话。嗬!多么迷人的许诺!您爱信就信吧,亚当能兑现的空头支票!人有灵魂,能变成天使,从肩胛骨长出蓝色翅膀。帮我想一想,是不是泰尔图林泰尔图林(155—222):基督教卫道士。讲的,幸运的人将从一个星球遨游到另一个星球?就算这样吧。那也无非变成星际间的蝗虫。还有什么,能见到上帝。得,得,得。什么天堂,全是无稽之谈。上帝,是荒谬绝伦的鬼话。当然,这种话,我绝不会拿去刊登在《箴言报》上!但不妨在私下里讲讲。为了上天堂牺牲人世,无异于丢开猎物去追捕影子。上永生之说的圈套!还不至于那么愚蠢。我是虚无。我就叫元老院元老,虚无伯爵先生。我生前存在吗?不存在。我死后还会存在吗?不会。我是什么呢?不过是某种机体聚合的一点尘埃。在这尘世上,我能做什么呢?倒是可以选择:受罪或者享乐。受罪,能把我引到何处呢?引到虚无。白受了一辈子罪,享乐又能把我引到何处呢?也是虚无。但我毕竟享乐了一生。我已经选定了。要么吃,要么被吃。我还是吃,当牙齿总比当草料好。这就是我的明智。剩下来的事儿,就顺其自然了,掘墓人守在那里,即使为我们这些人准备了先贤祠,最后,什么都要掉进那个大洞里。完结。荡然无存。彻底清算。这便是化为乌有的地点。死了,就一了百了,请相信我这话。说什么那里有人要同我谈谈,我一想就忍俊不禁。妈妈的胡编乱造。编出妖魔鬼怪来吓唬小孩,还编出耶和华来吓唬大人。算了,我们的明天是黑夜。在坟墓后边,只有虚无,对谁也不例外。纵然您曾经是萨丹纳帕路斯萨丹纳帕路斯:约公元前八世纪,传说中的亚述的昏君。,曾经是万森•德•保罗万森•德•保罗(1581—1660):法国天主教教士,最后都要归于寂灭,这才是真实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活着。您掌握自我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老实跟您说吧,主教先生,我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我也有自己的同道,绝不会听信那种无稽之谈。至于下等人,那些赤脚汉、穷光蛋、可怜虫,当然需要点什么。那就给他们享用传说、虚幻、灵魂、永生、天堂和星宿。给他们大吃大嚼吧,让他们涂在干面包上吧。一无所有的人还有慈悲的上帝。这是最起码的了。关于这一点,我绝不提出非难,但为我本人还是保留奈荣先生。仁慈的上帝适于平民百姓。”主教鼓起掌,朗声说道:“高论,高论!这种唯物主义,确是美妙绝伦的东西!不是谁想要就能得到的。嘿!一旦得到,就大彻大悟了,既不像迦东迦东(公元前95—前46):罗马政治家,信奉禁欲主义,先后反对庞培和凯撒,失败后自杀。那样傻乎乎地任人放逐,也不像艾蒂安圣艾蒂安:基督教的头一个殉道士。那样让人用石块击毙,更不像贞德那样让人活活给烧死。凡是获得唯物主义这个法宝的人,就可以优哉游哉,就觉得一身轻,卸去所有责任,以为能放心大胆地吞噬一切,地位、俸禄、爵衔、正当或非正当得来的权力、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丧尽天良,这些美味的东西吞下去,等消化完了,就钻进坟墓里正寝。多么舒服啊!我不是指您而言,元老先生。然而,我也不能不向您祝贺。你们这些大老爷,正如您所说的,你们有一套自己的哲学:这套哲学又巧妙又高明,专门适用于富人,适于各种口味,为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这套哲学深深扎进地下,是由非凡的探求者发掘出来的。信仰仁慈的上帝是老百姓的哲学,正如栗子炖鹅肉是穷人的蘑菇煨火鸡,而您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你们真不愧是仁慈的王公贵族。”九妹子叙述的兄长要想说明迪涅主教先生的家庭状况,也说明两位圣女一言一行,一思一念,乃至女人的易受惊吓的本性,为什么能服从主教的习惯和意愿,甚至先意承志,无需他开口吩咐,我们最好将手头掌握的一封信抄录于此。这封信是巴蒂丝汀小姐写给她的幼年朋友布瓦舍夫隆子爵夫人的。亲爱的夫人,我们没有一天不提起您。这固然是我们的习惯,但是还有一个缘故。设想一下,马格洛太太在掸灰和洗刷天棚和墙壁时,竟发现许多东西。我们这两间壁纸陈旧并刷了白灰的屋子,现在也无损于类似尊府的一座宅第了。马格洛太太将壁纸全部揭去,发现下面有东西。我们的客厅有十五尺高,十八尺见方,里边没有安放家具,有时用来晾衣物,天棚原来是描金的,同贵府一样,改为医院时,用布覆盖了。还有,所镶的护壁板,也是我们祖母时代的。不过,我是要让您看看我的房间,那壁纸少说裱了十层,马格洛太太发现底地有油画,虽非杰作,但也看得过去。画上是密涅瓦密涅瓦: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封泰雷马克泰雷马克: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为骑士;花园图上也是他,名称我忘记了。最后,还有罗马贵族仅在一夜去过的地方。还要对您说什么呢?我这里有罗马男人和女人(此处有个词字迹不清),以及全部随从。这些壁画,马格洛太太全部擦拭干净了;有几处破损,今年夏季她要修复,还要全部重新上色,到那时,我的房间就会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画馆了。她在阁楼的角落还找到两个古式托架,重新描金要花费六利弗尔银币,还不如省下钱给穷人;况且式样很丑,我希望有一张桃花心木的圆桌。我始终很愉快。我哥哥心肠特别好,钱财都给了穷人和病人。我们的生活十分拮据。这地方冬季非常寒冷,帮助生活困难的人是应该的。我们毕竟还有炉火和灯光。您瞧,这就非常舒服了。我哥哥有自己一套习惯。他谈话时,总说一名主教就应该这样。您想想,临街的房门从来不上锁。谁都可以进来,而且能直接走到我哥哥的房间。他无所畏惧,连黑夜也不怕。拿他的话说,这就是他所特有的勇敢。他不让我替他担心,也不让马格洛太太替他担心。他敢冒各种危险,而我们察觉了还不许表露出来。必须善于体会他的苦心。下雨他也出门,走在泥水里,冬天还要远行。他不怕黑夜,也不怕路上不安宁和遭遇坏人。去年,他就独自前往盗匪聚集的地方。他不肯带我们去。他在那里待了两周,平安返回。我们还以为他身遭不测,而他却安然无恙。他说:他们就是这样抢我的!说着就打开一只大箱子,里面满满装着昂布兰大教堂的全部珍宝,那是盗匪送给他的。他那次回来时,我和他的几位朋友迎出去两古里远;我禁不住责备他几句,但十分小心,趁车轮隆隆作响时讲的,免得别人听见。起初,我心里常想:什么危险都挡不住他,真拿他没办法。现在,我习以为常了。我总示意,不让马格洛太太阻拦他。由他冒险去吧。我拉着马格洛太太回房间,为他祈祷,然后睡我的觉。我心里很坦然,情知他一旦出事,我也就不活了,随我哥哥和我的主教去见仁慈的上帝。马格洛太太更看不惯她所说的他的冒失行为,不过现在,习惯已成自然。我们俩一同担心,一同祈祷,然后睡我们的觉。魔鬼进屋就进屋吧。归根结底,在这所房子里我们怕什么呢?总有最强大的那位和我们同在。魔鬼可以经过这里,但是仁慈的上帝常驻我们家中。有这一点就够了。现在,都无需我哥哥开口,不用他讲话我就明白:我们完全把自己交给了天主。这就是同心志高远的人相处之道。您向我打听福克斯家族的情况,我问过我哥哥。您知道他全了解,而且记得一清二楚,因为,他始终是一个极忠诚的保王党人。不错,那是冈城财政区一个古老的诺曼底世家。五百年前,福克斯家族出了几个贵绅,一个叫拉乌尔,一个叫若望,还有一个叫托马斯,其中有一个当了罗什福的领主。后裔的最末一位名叫居伊—艾蒂安—亚历山大,当过团长,在布列塔尼轻骑军也有相当的军衔。他女儿玛丽—路易丝嫁给了阿德里安—查理•德•格拉蒙,即元老院元老,法国禁卫军上校和陆军中将,路易•德•格拉蒙公爵的公子。他们的姓氏有三种写法:Faux、Faug、Faoucq。亲爱的夫人,请您转求贵戚红衣主教先生保佑我们。至于令爱西尔瓦妮,她在您身边待的时间很短,当然无暇给我写信。既然她身体康健,又按照尊意行事,并且始终爱我,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我通过您收到了她的问候。我的身体不算太坏,但是日益消瘦。再见,信纸已写满,不得不就此停笔。万事如意。巴蒂丝汀一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于迪涅又及:令嫂同她少君家眷一直住在此地。令侄孙天真可爱。您知道吗,他很快就满五岁啦!昨天,他看见缠了护膝的一匹马走过,就问道:“咦!它的膝盖怎么啦?”这孩子,真是可爱极了!他弟弟在屋里拖着旧扫把当车拉,嘴里喊着:“驾!”通过这封信可以看出,这两位妇人善于曲意顺遂主教的行事方式,理解男人胜过男人自己,表现出女性这种特殊的才能。迪涅主教的仪态始终温文尔雅,淳朴厚道,有时却做出果敢、伟大而崇高的事情,又毫不显出有意为之。两位妇人为他提心吊胆,但还是由他做去。有几次,马格洛太太在事前试图劝阻,不过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或事后从不妄置一词。一旦开始行动,她们从不打扰他,连一点异议的声色都没有。在某种时候,无需他明讲,也许由于淳朴到了极点,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她们却隐约感到他在尽主教的职责,于是她们在家中就化为两个影子,不由自主地侍候他,如果退避就是服从的话,她们就会悄然引退。她们天生一颗灵敏细腻的心,能体会出有些关怀反而会妨碍他。我不是说她们理解他的思想,而是了解他的性情,因此,即使认为他有危险,也不再看护他了。她们把他托付给上帝了。况且,正如上文所看到的,巴蒂丝汀说,她兄长殒命就是她的末日。马格洛太太没有这样讲,但她心中自有主张。十主教面对鲜为人知的贤哲在上面抄录那封信件所载的日期之后不久,他又有一件惊人之举;而在全城人看来,比起他上次深入强盗出没的山区之行,这件事更为冒失。离迪涅城不远的乡下,住着一个与世隔绝的人。直截了当说吧,那人从前当过国民公会国民公会:一七九二年九月十二日组建,法国革命时期的议会。代表。他名字叫G。在迪涅这个小天地里,一提起国民公会那位G代表,大家都不禁谈虎色变。一个国民公会代表,好家伙,您想像得出吗?那是以“你”和“公民”相称呼的年代里存在过的。那人简直就是个怪物。虽说他没有投票赞成处死国王,但也相去不远了。他近乎是个弑君者,曾是个无比残暴的人。正统的王室复国之后,为什么没有把这人送上重罪法庭呢?不砍他的头可以,宽宏大量嘛,但是也要让他好好尝尝终生放逐的滋味。总之,以儆效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况且,他是个无神论者,跟所有那些人一样。——无非鹅群讥笑雄鹰的妄语。不过,能说G是雄鹰吗?如果考虑他离群索居的生活所包含的警觉惕厉,就可以这样说。他没有投票赞成处死国王,因而没有列入放逐法令所规定的名单,得以留在法国。他的居所离城仅有三刻钟的路程,远离所有人家,远离所有道路,不知住在哪个荒山沟里。据说他那里有一片地,有一个山洞,有一个巢穴。没有邻居,甚至没有过路的人。自从他在那条山沟落脚之后,通往那里的小路就被荒草覆没了。大家提起那地方,就像谈起刽子手的家。然而,主教却念念不忘,他时常眺望天边,眺望一簇树木——那位老代表居住的山沟的标志,喃喃说道:“那里有一颗孤独的灵魂。”他在内心深处又补充一句:“我应当去看望他。”不过,老实说,这个念头乍一出现觉得自然,略微思索一下,又似不妥,进而觉得奇怪和讨厌了。须知在内心深处,他还是赞同一般人的印象。他虽然还不明确,但是对那个国民公会代表产生一种近似仇恨的感情,用“厌恶”的字眼来表达就更准确了。可是,羔羊长了疥癣,牧人就该却步吗?不应该。况且,那又是怎样的一只羔羊啊!这位仁慈的主教不知所措。有时,他朝那边走去,随即又返身回来。终于有一天,在巢穴侍候那位G代表的牧羊少年进城来请大夫,说那老魔头要死了,人已瘫痪,挺不过这个夜晚了。这个消息在城里传开,有人就说:“谢天谢地!”主教立即操起拐杖,套上外衣,一来教袍太旧,二来要起晚风,他就这样走了。他到达那个被人唾弃的地方,太阳快要落山了。他看出巢穴近在咫尺,不免有点心慌。他跨过一条沟,越过一道篱笆,打开栅门,走进破烂的庭园,仗着胆子朝前走了几步,突然发现那洞穴就在荒地尽头的荆丛后面。那个小木屋低矮简陋,但是整洁,正面墙上钉着葡萄架。门前摆着一张农村扶手椅式的旧轮椅,一位白发老人坐在上面冲夕阳微笑。站在老人身边的男孩就是那个牧童,他正递给老人一罐奶。就在主教观察的工夫,那老人提高嗓门说道:“谢谢,我不再需要什么了。”说着,他那张笑脸从太阳移到孩子身上。主教走上前去。坐着的老人听见脚步声,便转过头来,脸上现出久住空谷忽闻足声所能有的全部惊讶。“自从我住到这里,”他说道,“这还是头一次有人登门。您是谁,先生?”“我叫卞福汝•米里哀。”主教答道。“卞福汝•米里哀!听说过这个名字。当地人称卞福汝大人,难道就是您吗?”“正是我。”老人微微一笑,又说道:“这么说,您就是我的主教啦?”“有一点儿吧。”“请进,先生。”国民公会代表朝主教伸过手去,但是主教没有同他握手,只说道:“我很高兴发现别人骗了我,显而易见,您没有病。”“先生,”老人答道,“我会好的。”他沉吟一下,又说道:“过三个钟头我就死了。”然后他又接着说:“我懂点医道,知道临终时刻是什么情形。昨天,我只是脚凉;今天,已经冷到膝盖了;现在,我感到寒气往腰上走,一旦到达心脏,我就停止了。太阳很美,对不对?我叫人把我推到户外,最后看一眼周围的景物。您尽可同我讲话,不会耗费我的精神。您赶来探望一个要死的人,做得不错。临终时刻,是得有人守在身边。人人都有点儿怪癖,我就是想熬到黎明。然而我知道,我挺不了三个钟头了。到那时天就黑了。其实,有什么关系!完结,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做这件事不必等到早晨。好啦,我就死在星光下吧。”老人扭头对牧童说:“你去睡吧。昨晚守了一夜,你也累了。”孩子便进木屋去了。老人目送他进去,仿佛自言自语:“在他睡觉的时候,我就死了。这两种睡眠可以和睦相处。”这话本来能打动主教,可是他并未感动。在这种对待死的态度中,他觉不出有上帝的存在。说穿了,高尚心灵的小小矛盾也应当指出来,在一般场合,他情愿嘲笑这个“本大人”,然而这次,人家没有称他主教大人,他就颇感不快,几乎要以“公民”回敬人家。大凡医生和教士,都好以粗鲁而随便的态度对待别人,他没有这种习惯,却突然产生了这种愿望。然而,这条汉子,这个国民公会代表,这位民众的代表,归根结底曾是个人杰,主教感到要严肃对待,有生以来这也许是头一回。那位国民公会代表却以谦和热诚的目光打量他;从那神态可以看出,人行将化为尘埃时的谦卑。主教平素总是抑制好奇心,认为好奇心近乎冒犯别人,但是此刻,他却禁不住审视这位国民公会代表,而这种专注又不是从友善出发的,如果对方是别人,他很可能就要受良心的责备。不过,在他看来,一个国民公会代表可以不受法律保护,甚至不受慈悲法律的保护。G则神态自若,这位八旬老叟身材魁伟,躯干几乎保持挺直,说话声如洪钟,足令生理学家叹为观止。大革命有一批这类与时代相称的人。这老人身上能体现出千锤百炼的人。生命眼看就要结束,他还保有健康的全部姿态。他那炯炯的目光、铿锵的声调、双肩有力的动作,无不令死神张皇失措,足令伊斯兰教的接引天使阿兹拉爱尔望而却步,以为找错了门。G看似要死了,但这是由于他的意愿。直到临终还能自主。只是双腿动不了,黑暗从这个部位抓住他。双脚死了,变冷了,而脑袋还活着,保持全部生命力、全部智慧。在这严重的时刻,G好像东方故事中的国王:上半截肉身,下半截石体。旁边有块石头,主教坐下。对话突然开场了。“祝贺您啊,”他以谴责的口气说,“您总算没有投票赞成处死国王。”国民公会代表似乎没有注意“总算”这个词所暗含的尖刻意味。他完全收敛笑容,答道:“不要太过奖了,先生;我投票结束暴君的统治。”这是庄严的口吻回敬严厉的口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主教又问道。“我是说,人也有个暴君,就是蒙昧。我投票结束这个暴君的统治。这个暴君产生的王权是伪权威,而科学才是真权威。人只应当由科学来统治。”“也由良心统治。”主教补充道。“这是一码事。良心,就是我们天生就有的良知的总和。”这种论调十分新奇,卞福汝主教听了颇为诧异。国民公会代表继续说道:“至于处决路易十六的提案,我投票反对。我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处死一个人;然而我觉得有权利铲除恶。我投票赞成结束暴君的统治,这就意味结束女人卖淫,男人为奴,结束儿童的黑夜。我投票赞成共和制,就是为这一切投了票。我赞成博爱、和谐、曙光!我协助破除成见和谬论。谬论和成见崩溃了,就会现出光明。我们那些人推翻了旧世界。旧世界好似苦难的罐子,从人类头顶翻落下来,就变成一把欢乐的壶。”“混杂的欢乐。”主教说道。“不妨说扰乱的欢乐,自从一八一四年所谓复旧变故之后,欢乐就消失了。唉!我承认,大业没有完成;我们在事实上摧毁了旧制度,可是在思想领域却未能彻底把它铲除。除掉恶习并不够,还必须移风易俗。风车不存在了,而风还在刮呢。”“你们只管摧毁。摧毁可能有好处,不过,带着愤怒的摧毁行为,我可不能苟同。”“有正义就有愤怒,主教先生,而正义的愤怒是一种进步的因素。没关系,不管怎么说,自从基督出世以来,法国革命是人类最有力的一步。固然不彻底,但是非常卓越。这场革命引出所有未知的社会革命。它减轻了人们的精神负担,起了安抚、镇定和开导的作用,使文明的洪流荡涤大地。法国革命好得很,它是给人类的加冕礼。”主教不禁咕哝道:“是吗?九三年一七九三年:法国革命进入高潮,处死国王的一年。!”国民公会代表从椅子上直起来,神态庄严,几乎是悲壮的,他以垂死的人的全部气力大声说道:“啊!您说出来啦!九三年!我就等着这个词呢。一千五百年间,乌云密布,十五个世纪之后,乌云消散了,而您还指责雷霆。”主教嘴上未必肯承认,心里却感到什么部位被击中了。然而,他却不动声色,答道:“法官以正义的名义讲话;教士则以慈悲的名义讲话,慈悲不过是更高一层的正义。雷霆劈下来,总不该弄错地方。”他逼视着国民公会代表,又补充一句:“路易十七?”国民公会代表伸手抓住主教的胳臂:“路易十七!说说看吧。您为谁流泪?为那个无辜的孩子吗?那好吧,我同您一起洒泪。为那个年幼的王子吗?我就要求考虑了。路易十五的孙子是个无辜的孩子,他在神庙钟楼上遇难,惟一的罪过就是生为路易十五的孙子;而卡尔图什的兄弟,也是个无辜的孩子,他被吊在河滩广场的拱腋下,直至气绝,惟一的罪过就是生为卡尔图什的孙子。在我看来,两人都同样死得很惨。”“先生,”主教说道,“我不喜欢将这两个名字相提并论。”“卡尔图什吗?路易十五吗?您是为哪个鸣不平呢?”二人一时默然。主教几乎后悔来到这里,不过他也有异样的感觉,隐隐为之心动。国民公会代表又说道:“唔!神甫先生,您不爱听真话,嫌太生硬了。基督却喜爱。他拿着一条笞鞭,清除神庙的灰尘。他那鞭子电光四射,正是真理的无情代言者。他朗声说:让小孩子们……原文为拉丁文,是耶稣对不许孩子听道的门徒讲的,全句话为:“让小孩子们到我这儿来。”当时并没有区别对待那些孩子。他毫不犹豫,同时提起巴拉巴斯的长子和希律巴拉巴斯:煽动者,犹太人要求释放他而处死耶稣。希律大帝(公元前73—前14):犹太国王。的长子。先生,童真就是它本身的王冠。童真无需殿下的头衔。无论贵为王孙公子,还是贱为花子乞儿,童真都同样是崇高的。”“的确如此。”主教轻声说道。“我坚持这一点,”国民公会代表G继续说道,“您向我提起路易十七。我们得沟通一下。我们是否不管上层还是底层,要为所有无辜者,为所有死难者,为所有孩子痛哭呢?我会这样的。因此,我对您说过,必须追溯到九三年以前去,我们应当先为路易十七以前的人痛哭。只要您和我同哭老百姓的孩子,那我也和您同哭王室的孩子。”“我为他们所有人痛哭。”主教说道。“一视同仁!”G高声说道,“天平如果倾斜的话,那也应当偏向老百姓一边。老百姓受苦的时间更久。”二人又沉默了。这回还是国民公会代表先开口。他用一个臂肘支起身子,用拇指和蜷曲的食指掐着脸蛋,正像人在盘问和判断事物时无意做出的动作;他那质问主教的目光,充满临终时刻的全部精神。他的话几乎是爆发出来的:“是的,先生,老百姓受苦的时间更久。喏,再说,这一切都谈不上,您干吗来盘问我,向我谈路易十七呢?我并不认识您。自从到这地方,我就独自一人生活在这围墙里,双脚从不跨出去,除了扶持我的这个孩子,我不见任何人。不错,您的大名有时也隐约传到我耳边,应当说名声并不太坏,但是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精明人诡计多端,总能蒙骗这个老实厚道的老百姓。对了,刚才我没有听到您车子的声响,也许您把车子停在那边岔道的树丛后面了。跟您说,我并不认识您。您对我说您是主教,但是通过这一点,我也根本不能了解您的人格。总之,我要再问您一遍:您是什么人?您是一位主教,也就是说,一位教门中的王爷,那些人披金戴银,饰以徽章,吃着年金,享受教士俸禄的那伙人里的一个——迪涅主教的职位,一万五千法郎的固定收入、一万法郎的补贴,总共两万五千法郎——餐桌上有美味佳肴,身边有仆役侍候,天天肥吃肥喝,礼拜五还吃黑水鸡,出门趾高气扬,乘坐华丽的马车,随从前呼后拥,住的府邸非常气派,而且,坐在高头大马的车上,还打着赤脚走路的耶稣—基督的旗号!您是高级神职人员,因而,年金、府邸、骏马、侍从、宴席,人生的享乐应有尽有,您同那些人一样也拥有这些,同那些人一样也享受这些,这很好,然而,这既暴露无遗,又不够明显,还不能让我看清您内在的主要价值,而您前来也许要让我明智些。我是对谁讲话?您是谁?”主教垂下头,答道:“我是一条虫原文为拉丁文。。”“好一条乘坐华车的虫!”国民公会代表咕哝道。现在轮到国民公会代表趾高气扬,主教低声下气了。主教温和地接着说道:“就算这样吧,先生。不过,请您向我解释一下,说我的华车停在不远的树木后边,说我肥吃肥喝,礼拜五还吃黑水鸡,说我拿两万五千法郎年金,还有府邸、仆役,可是这一切怎么证明慈悲不是一种美德,宽宏大量不是一种天职,而九三年不是伤天害理的?”国民公会代表举手拂了拂额头,仿佛要拨开一片乌云。“在回答您之前,我请求您原谅,”他说道,“刚才我失礼了,先生。您到我家来,就是我的客人,我应当以礼相待。您对我的思想观点提出异议,我也只应限于反驳您的论点。您的富贵和享乐生活,固然向我提供驳斥您的论据,但还是要讲点气度,我不宜利用。我向您保证不再提了。”“谢谢您。”主教说道。G又说道:“还是回到您要求我做出的解释吧。谈到哪儿啦?您刚才对我说什么?九三年是伤天害理的?”“对,是伤天害理的,”主教说道,“马拉马拉(1743—179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领袖,人称“人民之友”。对着断头台鼓掌,您是怎么看的呢?”“博须埃博须埃(1627—1704):大主教,法国教会的实际领袖。在龙骑兵杀害新教徒时高唱圣诗,您又是怎么看呢?”这句答话毫不留情,像利剑一样直刺目标。主教不禁浑身一抖,竟想不出一句话来反击,可他讨厌这样点博须埃的名字。最聪明的人也有自己的偶像,有时因为别人不尊重这种逻辑而感到内心受到伤害。国民公会代表喘息急促了,这是临终时倒气,说话断断续续,但是他的眼神表明他的神志还完全清醒。他接着说道:“再随便扯几句吧,我乐于奉陪。那场革命,总的来说,得到人类广泛的赞同,只可惜!九三年却落人口实。您认为九三年伤天害理,那么整个君主制度呢,先生?卡里埃若望—巴普蒂斯特•卡里埃(1756—1794):国民公会代表,在南特曾下令溺死贵族。是个强盗,然而您怎么称呼蒙特维尔蒙特维尔侯爵(1636—1716):曾残害新教徒。呢?富吉埃—丹维尔富吉埃—丹维尔(1746—1795):巴黎革命法庭公诉人。是个无赖,那么您又怎么看待拉莫瓦尼翁—巴维尔拉莫瓦尼翁—巴维尔(1648—1724):曾残害新教徒。呢?马雅尔马雅尔(1763—1794):九月大屠杀事件的参加者。固然残忍,可是请问索勒—塔瓦纳索勒—塔瓦纳(1509—1573):元帅,屠杀新教徒的策划者。呢?杜谢纳神甫《杜谢纳神甫》:是极端分子埃伯尔出版的报纸。固然凶残,那么您又怎么形容勒泰利埃神甫勒泰利埃神甫(1648—1719):耶稣教士,路易十四的忏悔师。呢?砍头匠儒尔当砍头匠儒尔当:马蒂厄•儒夫(1749—1794)的绰号,因策划一场屠杀而闻名。是个恶魔,然而还赶不上卢乌瓦侯爵卢乌瓦侯爵:路易十四的大臣,曾命令焚烧莱茵伯爵领地。。先生,先生,我可怜大公主和王后玛丽—安东尼特,我也可怜那个信奉新教的可怜女人:那是一六八五年,路易十四当国王的时候,先生,那女人上身扒光,被绑在木桩上,乳房胀满了奶水,心里充满了恐惧,她孩子放在附近,饿得脸色惨白,望着奶头连哭喊的气力都没有了;刽子手却对喂乳的母亲吼道:放弃邪教!让她选择,不是舍掉孩子就是舍掉信念。让一位母亲遭受坦塔罗斯那种刑罚坦塔罗斯:希腊神话中的吕狄亚王,因触怒天神宙斯,被罚永远站在水中,头上有果树;他口渴想喝水,水就下降,肚子饿想吃果子,树枝就升高。,您又怎么说呢?先生,请记住这一点:法兰西革命自有它的道理。它的愤怒会得到将来的宽恕。它的结果,便是更好的世界。从它最猛烈的打击中,产生出一种对人类的爱抚。我简短截说,不讲了,理由太充分了。况且,我这就咽气了。”国民公会代表不再瞧主教,平静地用这样两句话表达完他的想法:“是啊,进步的野蛮行为叫作革命。这种行为一结束,人们就能认识这一点:人类受到粗暴对待,但是前进了。”国民公会代表并不知道这一阵,他一个一个接连占领了主教内心的堡垒。仅剩下一处,那是卞福汝主教最后的防卫;突然,从那掩体后面抛出一句话,几乎重新显露开始交锋时的那种激烈口吻:“进步应当信仰上帝,不能由不信教的人来扬善。无神论者是人类糟糕的带路人。”年迈的人民代表没有答言。他浑身颤抖一下,仰头望天,眼里缓缓漾出一滴泪,胀满眼眶之后,便顺着青灰的面颊流下来。他出神地望着幽邃的苍穹,低声讷讷地,几乎自言自语:“你哟!理想哟!惟独你存在!”主教受到难以言传的震动。沉吟片刻,老人抬手指天说道:“无限是存在的,就在那里。如果无限没有我了,那么我就是它的止境,它也就不是无限了,换句话说,它就不存在了。然而,它存在,因此,它有一个我。无限的这个我,就是上帝。”垂死的人朗声讲这几句话时,仿佛看见什么人,浑身微微战栗,进入心醉神迷的状态。话一讲完便合上眼,气力耗尽了。显然在顷刻之间,消耗了他生命仅余的几小时。刚刚讲的几句话,把他同死亡拉近了。最后时刻到了。主教明白,时间紧迫,原来他是作为神甫来到这里的。他从极度冷淡逐渐转为极度激动;他注视这闭上的双眼,抓住这只冰凉而皱巴巴的手,俯身对着临终的人说:“这是上帝的时刻,如果我们白白相会一场,您不觉得遗憾吗?”国民公会代表重又睁开眼睛,脸上呈现笼罩着阴影的庄严的神态。“主教先生,”他缓缓地说,这种缓慢的口气由于气力不支,也许更由于心灵的尊严,“我一生都在思考、钻研和观察。六十岁时,祖国召唤我,命令我参与国事。我服从了。当时有积弊我就消除积弊,有暴政我就摧毁暴政,有人权和法规我就公布和宣传。国土被侵占,我就保卫国土;法兰西受到威胁,我就挺身而出。我从前不富有,现在仍然贫困。那时我是国家当政者之一,国库的地窖里装满了钱币,墙壁受不了金银币的压力,有坍塌危险,不得不加柱子撑住。我在枯树街吃二十二苏的份儿饭。我救助了受压迫的人,劝慰了受痛苦的人。我撕破了祭坛上的布毯,确有其事,但那是为了包扎祖国的伤口。我始终支持人类走向光明,有时也抵制了那种无情的进步。有机会我也保护过自己的对头,你们这类人。在佛兰德勒的彼特格姆,恰好在墨洛维王朝墨洛维王朝:法兰克人建立的王朝,约始于四六年,终于七五一年。建造夏宫的地方,有一座乌尔班修会寺院,即博利耶的圣克莱尔修道院,一七九三年多亏我它才幸免于难。我不遗余力地尽了职责,也尽可能做好事。结果,我遭到驱逐,追捕,通缉,迫害,还遭受诬蔑,嘲笑,侮辱,诅咒,不得不背井离乡。我白发苍苍,多年来一直感到许多人自以为有权鄙视我,那些无知的可怜群众以为我青面獠牙。我离群索居,远离仇恨,也不怨恨任何人。现在我八十六岁,快死了。您还来向我要求什么呢?”“要您的祝福。”主教说道。主教扑通跪下去。等他抬起头来一看,国民公会代表脸色森然,已经咽气了。主教回到家中,便陷入无名的思绪里。他祈祷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好奇的人有几个胆大的,力图引他谈谈那个G代表,但他一言不发,仅仅指了指天。从那以后,他对儿童和受苦的人更加和气热情了。只要有人一提到“G老贼”,他就心事重重,神态异常。谁也不能断言,那人的神智从他的神智前经过,那人伟大的良心在他良心上所引起的反应,对他的精神趋向完善毫无作用。这次“乡下拜访”,对当地小集团来说,当然是一次饶舌的机会:“那种人垂死的病榻,难道是一位主教该去的地方吗?显而易见,别指望他改邪归正。所有革命党人都是异端。因此,何必去那里呢?去那里看什么呢?主教一定是非常好奇,要看看魔鬼如何摄走那人的灵魂。”有一天,一位阔寡妇,就是自作聪明,妄自尊大的那种人,对主教讲了这样一句俏皮话:“主教大人,有人问起,大人什么时候能戴上红帽子红帽子:法国革命党人的一种标志。。”“哦!哦!真是一种粗俗的颜色,”主教回答,“幸而蔑视帽子上红色的人,还崇敬法冠上的红色。”十一保留态度从上文若是得出结论,认为卞福汝主教是个“有哲学头脑的主教”,或者是个“爱国的神甫”,那就很可能错了。他同那个国民公会代表的会面,甚至可以说是结合,给他留下一种诧异,使他变得更加和善。仅此而已。卞福汝主教绝不是个搞政治的人,尽管如此,在这里也许应当简短地指出,在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假如他想过采取一种态度,那么究竟是什么态度。不妨回顾一下几年前的情况:米里哀先生就任主教不久,就和另外几个主教同时被皇帝封为男爵。众所周知,教皇是在一八九年七月五日至六日被拘捕的;为此拿破仑召开了法兰西和意大利主教联席会议,让米里哀先生参加了。联席会议于一八一一年六月十五日在巴黎圣母院召开,首次会议由斐许红衣主教主持;包括米里哀先生在内共有九十五位主教出席。不过,他只参加一次大会和三四次专题讨论会。他是山区的一位主教,过惯了简陋贫苦的生活,十分接近大自然,因此到了那些达官贵人中间,似乎带去了改变会议气氛的见解。他很快返回迪涅。有人问他为何来去匆匆,他回答说:“我妨碍他们。外面的空气是我带给他们的。我对他们就像一扇敞开的门。”另外一次他说道:“有什么办法?那些大人全是王公贵戚,而我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农村主教。”他的确讨人嫌,说话做事都很怪,有一天晚上,在一个地位很高的同事的府上,他居然脱口讲出这样的话:“如此漂亮的座钟!如此华丽的地毯!如此漂亮的号服!这些东西一定烦人。我可不愿意让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终日冲我耳边嚷:有人在挨饿!有人在受冻!还有穷人!还有穷人!”顺便说一句,仇视豪华的物品并不见得明智。这种仇视隐含对艺术的敌意。不过,对神职人员而言,除了显示身份和举行仪式之外,就不应该讲排场,那种习惯会暴露行善济贫未免徒有虚名。身为教士而养尊处优,就是倒行逆施。教士应当靠近穷人。要劳作就必然沾些尘土,而一个人日夜接触种种苦难、种种不幸、种种贫困,自身怎么可能毫无圣洁的清寒之色呢?能够想像一个人站在火堆旁边而不感到热吗?能够想像一个工人终日在冶炉旁干活,连一根头发也没有烧焦,连一个指甲也没有熏黑,脸上没有流下一滴汗,没有沾上一点炉灰吗?教士,尤其是主教,他的慈悲心怀的首要证据,就是清苦的生活。自不待言,迪涅主教先生就是这样考虑的。同样,我们也应当相信,在某些敏感点上,他不会附和那种所谓的“时代思潮”。他不大参与当时的神学争论,在牵涉教会和国家的问题上,他也讳莫如深;不过,有人若是真的打破沙锅问到底,就会看得出他倾向于罗马教派,而不大推崇法国教派法国天主教中主张独立的称法国教派,主张依附教皇的称罗马教派。。我们描写一个人而又不想隐讳,就不能不补充一句,他对逐渐失势的拿破仑的态度极为冷淡。从一八一三年开始,凡有抗议政府的行动,他不是参加就是赞成。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卷土重来,经过本地区时,他也拒不迎驾;在“百日政变”拿破仑于一八一四年四月六日被迫逊位,流放到厄尔巴岛。一八一五年三月初他在南方戛纳登陆,重返巴黎,至六月下旬再次逊位,史称“百日政变”。期间,他还拒不指示本教区为皇帝做弥撒。除了妹妹巴蒂丝汀小姐之外,他还有两个亲兄弟:一个是将军,另一个任过省督。他时常给他们写信。有一段时间,他对头一个兄弟口气严厉,因为在戛纳登陆那时候,那个当将军的兄弟在普罗旺斯地区任一方指挥官,率领一千二百名士卒追击皇帝,就好像有意放行。而当过省督的兄弟为人忠厚本分,回到巴黎在珠宝匣街隐居,他给这个兄弟写信的语气就亲热多了。可见,卞福汝主教也有表示政见的时候,也有心酸的时候,也有阴云。一时情绪的阴影,还会掠过他这片只容永恒事物的温和而伟大的脑海。当然,这样一个人还是没有政治见解为好。请不要误会我们的意思,我们绝不想把所谓的“政治见解”,混同于对进步的强烈渴望,混同于爱国的、民主的和人道的信念,而在当今时代,这种信念应该是任何慷慨心灵的底蕴。仅仅间接涉及本书内容的问题,在此就不深入讨论了;一言以蔽之,卞福汝主教如果不是保王派,在静穆的瞻仰中,他的目光如果一刻也没有走神儿,那就更加出色了。须知这种静穆的瞻仰能超越人间的风云变幻,清晰地望见真理、正义和慈善这三道纯洁之光闪耀。上帝创造出卞福汝主教来,绝不是为了什么政治作用,尽管如此,卞福汝主教以人权和自由的名义所提出的抗议,他面对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所采取的高傲的反对态度、甘冒风险而大义凛然的抵抗,这些我们既理解又赞赏。不过,抗拒一个逐渐失势的人,毕竟不如抗拒一个扶摇直上的人那么大快人心。我们只喜欢有危险的斗争;不管怎么说,只有最初投入战斗的人,才有权清理最后的战场。在政权如日中天的时候,谁没有百折不挠地控告,那么当政权日暮途穷的时候,他就应当缄口。只有揭发称王的胜者,才有权审判为囚的败者。至于我们,只能看着老天睁眼,降祸惩罚了。一八一二年开始解除我们的武装。到了一八一三年,一向噤若寒蝉的立法院,在国难当头之际,胆量陡增,居然大放厥词,那种行径只能令人气愤,而为之鼓掌就大错特错了。在一八一四年,那些元帅纷纷卖主求荣;参议院从一个泥塘跨进另一个泥塘,起初奉王子为神明,这时又大肆侮辱;还有那种狂热崇拜,随后又改弦更张,唾弃自己的偶像,凡此种种不堪入目,我们理应扭过头去。及至一八一五年,已有大灾大难降临的征兆,法兰西因感到祸患逼近而不寒而栗,张开臂膀等待拿破仑的滑铁卢也隐约可见了,当此之际,军队和人民痛苦地欢呼气数已尽的独裁者,就丝毫也不可笑了。姑且不论这个独裁者如何,但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一个伟大的人,在深渊的边缘紧紧搂在一起,这其中的悲壮意味,像迪涅主教那样的心灵,也许不应当视而不见。除此而外,在任何事情上,他都一贯仗义,率直,公道,既精明又谦和,总不失身份;他乐善好施,又善气迎人,而善气迎人也是一种行善。他是一名教士,一位智者,也是一个人。我们刚刚责备了他的政治见解,还准备相当严厉地评论这一点,不过我们也应当指出,他还是很宽容和平易近人的,而且比起我们这些在此议论的人来,也许更为宽容和平易近人。——且说市政厅有个门房,当初还是皇帝安置在那里的,他原是旧朝御林军的下级军官,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荣获勋章,他像鹰那样是个坚定的波拿巴分子。这个可怜的家伙常常信口胡言乱语,而根据当时的法律,那便是“叛逆言论”。自从皇帝的侧面像在荣誉团勋章上消失之后,他就不再穿“制服”了,如他所说,免得佩带他的军功章。他虔诚地亲手将皇帝侧影像,从拿破仑授予他的十字章上取下来,这样就留下一个洞,而他不愿意用别的饰物代替。他常说:“我就是豁出去这条命,也不在我胸前挂上那三只癞蛤蟆!”他也明目张胆地嘲笑路易十八,说他是:“扎着英国绑腿的老风湿!快拖着他的辫子滚到普鲁士去吧!”他十分得意,能把他最恨的两样东西“普鲁士和英格兰”,在一句话里就骂出来。骂得痛快是痛快,可也丢了差使。他和妻子儿女流落街头,衣食无着。主教让人把他找来,口气温和地责备他几句,就任命他为教堂侍卫。米里哀先生在他的教区里,是个名副其实的牧师,是大家的朋友。这九年中,卞福汝主教一贯行为圣洁,态度和蔼,结果使迪涅全城都洋溢着互敬互让的家庭式温和气氛。就连他对拿破仑的态度,也为老百姓所接受,仿佛默宥了。老百姓真是又善良又软弱的羊群,他们崇拜他们的皇帝,也热爱他们的主教。十二卞福汝主教的孤寂将军身边总簇拥着一群年轻军官,同样,主教周围几乎也总有一帮小教士,即如可爱的圣弗朗索瓦•德•萨勒所说的“黄口小儿教士”。哪一行都有追求者,围着功成名就的人,世间哪种势力无不拥有徒众,世间哪种荣华无不拥有幕宾。追求前程的人,总要蜂拥缠着现时的赫赫显名。任何宗主国都有其参谋部。任何稍有影响的主教,身边都会围着一群小修士,他们在主教府巡逻,维持秩序,小心伺候,以博得主教大人的一笑。能讨主教的欢心,就是进身台阶,有望当上副助祭。人总应当不断进取,而教会也绝不会亏待神职人员的。世上有人戴峨冠,教堂同样也有巍峨的法冠。得宠于朝廷的主教也同样富有,坐吃年息,他们老于世故,出入于上流社会,不但懂得祈祷,也懂得祈求,不大讲究手段,促使全教会的人都来登门拜谒,充当教会和社交界之间的纽带,身为教士更像神甫,身为主教更像教会大员。能接近他们都深感荣幸。他们利用自己的名望,向周围的人普施恩泽,把富足教区的肥缺、有丰厚俸禄的教职、主教代理的头衔、随军教士的职务和大教堂里的差事,都赏给那些趋奉的人和亲信,赏给那些善于讨得欢心的一帮年轻人,以便将来还要将他们提拔为主教。他们本人升迁,就能带动卫星升天,真是整整一个太阳星系在运行。他们的光芒照得随从都红得发紫。他们一人发迹,随从都能得到油水。老板管辖的教区越大,宠信分掌的地盘也就越大。况且,还有罗马在。一名主教有机谋晋升为大主教,一名大主教有机谋晋升为红衣主教,就可能进而当上教皇选举团的秘书,就可能跻身于教会最高法庭,佩带表明身份的绣黑十字架的白呢披带,当上陪审官,再进而成为教皇侍从,再进而成为教廷官员,只需跨一步,就能从大主教升为红衣主教,而从红衣主教到教皇,只要把红衣主教的选票集中烧毁的工夫就够了指红衣主教联席会选举教皇的投票。。凡是戴着圆帽的教士,都可以幻想戴上教皇的三重冠。如今,神甫是惟一能照例成为国王的人,又是何等尊贵的国王!那是至高无上的国王。因此,一所神学院,是何等有效地培植野心的苗圃!多少见人就脸红的唱诗班的孩子,多少年轻的神甫,头上都顶着佩莱特佩莱特:拉封丹寓言《卖牛奶的女人和牛奶罐》中的人物。她幻想卖了牛奶买一百只鸡蛋,孵出鸡养大,卖了钱买猪,卖了猪再买牛,牛生牛犊,想得高兴,不小心牛奶罐摔到地上。的奶罐!野心又多么容易化为使命,谁知道呢?也许诚心诚意,错而不觉还自迷其中!卞福汝主教又朴实又穷困,与众不同,不属于头戴大法冠之列。这情况一目了然:他身边根本没有年轻教士。大家都知道,在巴黎“他吃不开”。没有一个年轻人想把自己的前程寄托在这个孤独的老人身上。没有任何发为幼苗的野心会如此愚蠢,会在他的荫庇下生长。他的那些议事司铎和副主教,全是和善的老头儿,跟他一样有些土气,和他一样困守在这个教区里,无路通往红衣主教的职位;他们很像他们的主教,惟有一点不同:他们是完事的人,他是完成的人。刚出神学院校门的青年,分到卞福汝主教手下任职,都明显感到不可能成长壮大,纷纷走门路尽快离开,投向艾克斯或欧什的大主教。因为,我们再重复一次,人人都想要发迹高升。陪伴一个过着清心寡欲生活的圣徒,是相当危险的;他可能把无可救药的穷困症传染给你,害得你腿关节僵硬,难以往前行进,总之,你不得不更加克制自己。有鉴于此,大家都逃避这种癞疥似的德行。这就是为什么卞福汝主教的周围冷冷清清。我们生活在阴暗的社会里。要飞黄腾达,这就是自上贯彻下来的慢性腐蚀教育。顺便提一句,飞黄腾达,是一件相当丑恶的东西。它貌似才能,实为欺世盗名的冒牌货。在大众的眼里,成功和出人头地几乎是一码事。成功,这个才能的假相,有一个上当者:历史。惟独尤维纳利斯尤维纳利斯(约60—约130):拉丁文诗人。和塔西佗塔西佗(约55—约120):拉丁文历史学家。对此有微词。在当今时代,有一种几乎是正宗的哲学,到成功的门下甘为仆役,穿上成功的号服,卑躬屈膝地效命。飞黄腾达吧,这就是学说。风云得意就意味本事才干。你中了彩票,就被视为一个精明的人。谁得势谁就受人尊敬。生来命好,什么都不成问题。交上好运,其余的也就顺理成章了。只要万事亨通,就能身价百倍。除了反响要延续上百年的五六个重大例外,当今推崇的仅仅是短视。镀金即真金。谁撞上大运没关系,只要飞黄腾达就是好家伙。俗物犹如一个老那喀索斯那喀索斯: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他自我欣赏,恋上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憔悴而死,变为水仙花。,自我欣赏而又为俗物鼓掌。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方面,只要达到目的,就立刻赢得众人喝彩,被夸为旷世奇才,被誉为摩西、埃斯库勒斯、但丁、米盖朗琪罗,或者拿破仑。一个公证人摇身一变而议员;一个假高乃依写了一部假的《提里达特》;一名太监居然掌握整个后宫;一个从军的小市民偶尔打了一个划时代的大胜仗;一名药剂师发明了纸板鞋底,当成皮底鞋卖给桑布尔—默兹军队,挣了四十万利弗尔年金;一个货郎娶了高利贷,这一公一母生下七八百万;一名传教士因为摇唇鼓舌而当上主教;一个大户人家的总管退职时成为巨富,便被擢用为财政大臣。上述种种,世人都称做天才,如同说穆斯克东穆斯克东:大仲马小说《三剑客》中波尔托斯的仆人,相貌粗俗。的嘴脸非常俊美,克洛狄乌斯克洛狄乌斯(公元前10—54):罗马帝国皇帝。的仪表十分庄严。他们把烂泥塘中鸭子的爪印,同苍穹上的星辰混为一谈。十三他所信仰的在宗教观念上,我们对迪涅主教先生无需探询。我们面对这样一颗心灵,只能油然而生敬佩。正义者的良心凭其言语就应当相信。况且我们也认为,只要具备了某些品质,人就可能在不同的信仰中发展各种美德。那么,他如何看待这种教条那种奥义呢?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只有接纳赤裸裸灵魂的坟墓才一清二楚。但是有一点我们能够肯定,信仰上碰到难题时,他从不采取口是心非的解决办法。钻石绝不可能腐烂。他是竭诚相信的。他常说:“相信天父。”原文为拉丁文。而且,他行善所得的种种满足,既无愧于良心,又能喃喃说道:你和上帝同在。我们认为应当指出的是,不妨说在他的信念之外,在他信念的界外,还存在极度的爱心。正因为如此,“因为深深爱过”原文为拉丁文。,他才被那些“持重的人”、“严肃的人”和“理智的人”看作是脆弱的。在这个可悲的世界上,私心都打着博雅的旗号,最喜欢卖弄“持重”、“严肃”、“理智”这类字眼。极度的爱心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平静的善意,正如我们在前面指出的,他不仅爱及所有人,有时还爱及生物。他待人接物毫无鄙夷之态,对上帝的创造物一向宽容。任何人,甚至最善良的人,身上总是不自觉地存留一分对动物的狠毒,这也是许多教士所特有的,然而,迪涅主教却绝无这种心地。他固然没有达到婆罗门教的那种境界,但似乎深思过《传道书》上的这句话:“谁知道动物的灵魂归宿何处?”外形的丑陋、本性的扭曲,都不会引起他的惶惑和气愤。他只是非常感慨,往往油然而生怜悯之心。他那沉思默想的神态,仿佛要超越表相,进一步探究生命的前因后果。还有时,他仿佛请求上帝减轻罪罚。他常以语言学家研读一本古籍的眼光,心平气和地观察自然界还存在的大量混乱现象。遐想中,他嘴里时常冒出怪诞的话。一天早晨,他在园子里散步,以为独自一个,没有瞧见跟在他身后的妹妹;他突然停下脚步,注视地上的什么东西:那是一只黑色大蜘蛛,毛乎乎的,样子很吓人。他妹妹听见他说:“可怜的昆虫!这不是它的过错。”这种好心肠近乎神圣的孩子话,有什么不可以讲的呢?就算幼稚吧,可是这种崇高的幼稚,正是圣弗朗索瓦•达西斯的马克—欧雷勒的所作所为。有一天,他怕踩死一只蚂蚁,还扭伤了脚腕子。这位正义者就是这样生活的。有几次,他就在园子里睡着了,那情景真是令人无限敬仰。据说,在青年乃至壮年时期,卞福汝主教是个好冲动的,也许有点粗暴的人。他这种普施万物的仁慈,与其说是本性,不如说是一种伟大的信念在生活过程中,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点滴积淀而成的。须知滴水穿石,人心亦然。滴穿的洞不会消失,心中的积淀也磨灭不了。我们好像已经说过,到了一八一五年,他有七十五岁了,但是看上去不像过六十岁的人。他个头儿不太高,身体有点肥胖;为了减肥,他喜欢走远路,而且步履矫健,脊背只是略显弯曲。我们举出这种细节,并不想得出任何结论。格列高利十六世格列高利十六世(1765—1846):一八三一年至一八四六年为罗马教皇。到了八十岁高龄,身子还挺得直直的,笑容可掬,但他仍不免是一个坏主教。卞福汝主教有一副人们所说的“英俊的相貌”,但是他为人十分和蔼可亲,就让人忽视了他的英俊相貌。他交谈时,像孩子一样快活,我们已经说过,这是他的一种神采;别人在他身边,毫无拘束之感,就觉得他周身都释放着快乐。他的肌肤红润,满口洁白的牙齿完好无损。他的笑容十分爽朗,显出一副坦荡而平易近人的神态。这种神态在一个青年身上,人见了就会说:这是个好小子;如果在一个老者身上,人见了就会说:这是个慈祥的老人。我们还记得,当年他给拿破仑的印象就是这样。初次见面给人的印象,的确像个慈祥的老人。然而,如果跟他一起待上几小时,只要稍稍留意他那若有所思的神态,慈祥的老人就会逐渐变样,呈现出一种难以描绘的威严之态;他那宽宽的严肃的额头,本来因白发苍苍就显得庄严,在沉思中就倍加庄严了。慈祥中显示出来的威严,并不妨碍慈祥继续发光;我们目睹一位含笑的天使缓缓张开翅膀,同时又笑容不敛,就会产生类似激动的心情。敬意,一种难以言传的敬意,逐渐侵入你的肌体,升到你的心田,你会感到面对一颗久经磨炼的、宽厚而坚强的灵魂,其思想无比宏大,因而只能是温柔的了。正如我们看到的,祈祷,祭祀,施舍,安慰伤心的人,种植一块园地,广施友爱,节俭生活,热情接待,克己为人,保持信心,研究,工作,这些事充满了他生命的每一天。“充满”一词十分恰当,自不待言,主教的这一天非常充实,满满装着善良的念头、善良的言语和善良的行为。然而,到了夜晚,等两位妇人回房休息之后,他睡觉前如果由于天气寒冷或者下雨,未能到园子里待一两个小时,那么这一天还不算完整。仰望夜空的壮观景象,通过静思准备入睡,这对他来说,似乎成为一种仪式了。有时,夜已很深了,两位老妇人如果还未睡着,就能听见他走在小径上缓慢的脚步声。他在园子里,单独面对自己,聚精会神,心情平静,惟有崇拜之意,他对照内心的恬静和太空的静谧,在黑暗中感慨星斗可见的光辉和上帝不可见的光辉,心灵敞开接受从“未知”降落下来的思想。在这种时刻,夜间开放的鲜花奉献芳香,他也献上自己的心:这颗心在夜空的繁星中,就像点亮的一盏灯,忘情地放射光芒,融入整个大自然的辉光中;也许他本人也说不清思想里发生了什么,仅仅感到有什么东西从他体内飞升,又有什么东西降到他身上。灵魂的冥奥渊深和宇宙的冥奥渊深,两者神秘的交流。他想到上帝的伟大和存在,想到无穷的未来这种奇异的神秘,也想到无穷的过去这种更为奇异的神秘,还想到他眼前朝各个方向延展的所有无限,但是并不想理解,只是观察这种不可理解的现象。他并不研究上帝,只觉得上帝光辉耀眼。他考虑原子的奇妙遇合赋予物质以形貌,确认并显示力量,在统一体中创造出个体,在空间创造出比例,在无限中创造出无穷数,并且通过光制造美。不断遇合又不断分解,这便是生和死。他背靠衰朽的葡萄架,坐在一条木凳上,透过果木瘦枝曲蔓的暗影,仰望着繁星。这一角园地,被木棚仓房占据,草木少得可怜,但是对他来说,这已经十分宝贵而足够了。这位老人还希求什么呢?他生活中极少闲暇,那一点闲暇时间,也是白天用来侍弄园子,夜晚用来静观冥想。园地虽然狭小,但是上有天空,不是足够用来崇拜上帝,轮番观赏他那最美妙的作品和最卓绝的作品吗?的确,这不是应有俱有,此外还渴求什么呢?小小的园地足供散步,无际的天空足供遐想。脚下,可供培植和采摘;头上,可供探究和思索。地上几朵鲜花,天空所有星辰。十四他所思考的最后再说几句。这种详细叙述的方式,尤其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如果借一个时髦的字眼来说,很可能把迪涅的这位主教描绘成“泛神论者”,还会让人相信,对他或褒或贬,他身上体现我们时代所特有的一种个人哲学。这类个人哲学思想,往往在孤独者的头脑里萌发,扎根长大,在那里取代宗教。我们要强调指出,凡是认识卞福汝主教的人,绝不会无端产生这种看法。指导这个人的是心灵。他的智慧是由心灵放射的光构成的。毫无系统,却有许多善事。探赜索隐,往往令人迷惑;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费神去探求世界末日的情景。使徒可以勇往直前,而主教则必须谨慎从事。也许他有自知之明,不去过分探究应由大智大勇的人考虑的问题。奥秘的大门,能引起神圣的恐惧;那些幽暗的门大敞四开,然而却有一种声音,对你这生命的过客说:不要进去。闯进去就要大祸临头!而那些天才,可以说超越了教义,在抽象概念和纯思辨方面又沉到闻所未闻的深度,他们就向上帝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的祈祷大胆地挑起争论。他们的崇拜也提出质疑。这里却是直截了当的宗教,对于试图往上攀登的人来说,则步步有惊险和责任。人的遐思绝无止境,而且冒着危险,分析并深入探究自己想像的奇妙境界。由于类似反光的作用,几乎可以说,这种遐思也会令大自然炫目:我们周围的世界要反射

编辑推荐

《悲惨世界(2011升级版•珍藏版)(套装上下册)》是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人性的光辉。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著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悲惨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9条)

 
 

  •   全书以**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   说实在的,我对法国文学并无明确而直接的好感,虽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国家缔造了欧洲最大的文学宝库,但是,我对于莎士比亚、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里什文等人更具好感。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旧时巴黎也拥有的那种哐哐当当的车马声、泥泞不堪的街道、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不知道为什么,法国文学给我就是这些印象,即使在雨果的散文名篇《自然》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造物的神奇。
    于是,无论是雨果还是巴尔扎克,给我们展示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法国社会史,的确,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作品甚至可以当作历史、地理、哲学的教科书来读,这也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广见博识与鞭辟入里,只是,阅读的沉重仍然挥之不去。
    就此书而言,冉阿让的形象自然不像卡西莫多那样典型和符号化,也不像于连那样尖锐和鲜明,雨果的笔更像一把时而锋利时而驽钝的手术刀,有时让人高度紧张,有时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在你放松的时候,或许你正在错过最美妙的时刻。
    所以,在阅读和编辑一些现实题材的小说作品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把它们与雨果或是其他法国大师的作品比较起来,由此可见法国文学的影响,它绝不是浮光掠影式的,而是深入骨髓、直达灵魂的。
    自此,谨以对雨果及其他人的深深敬意,坐在书桌旁,沉下心来,再次翻开此书,尤其是针对年少时曾经跳读的段落,仔细品味,奉为至宝。
  •   那么这个世界真的是悲惨的么?
      世界原本没有悲惨和幸福,人们创造了它们。
      一个面包、一个烛台,他们站在路中央,等待人们给它们定义:赃物还是圣物。
      有时候,人犯错,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是被逼迫到了角落。如果你可以从人为的不可原谅中分辨出这些,请你给犯错的人一个机会,让他站起来。有时候他站起来了,就是这个世界更明亮了。而这个光,可以照耀更多的黑暗角落。谁知道呢。
      雨果说:“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这些话,我们看在眼里,念在嘴里,也应该永远的记在心里。不为了记住这本书本身,而是为了记住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教会我们的,希望我们的。
      这是一本爱与宽容与救赎的书。人类是不是孤独,我们是不是拥有神的庇佑,没有一个实体来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只能相互拥抱才能渡过答案没有揭晓的漫长时光,否则我们就成为天上的星星:哪怕闪耀,却也各自在黑夜孤单寂寞,无法见到阳光,然后自己殒落。
      一本这样的书,充满慈悲,充满爱。读的时候,字里行间优雅美妙,甚至觉得手指轻轻抚摸过书页,就有诗歌的曼妙和历史的深邃。无论是主题、文字、情节、人物...均为上上乘。
  •   早就知道雨果写得著名的《悲惨世界》,可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终于放假了,有时间阅读了,书非常好,是正版,纸张也非常好,可以大包眼福了!
  •   这个不用介绍了,几乎众人皆知的法国作家雨果的最优秀(个人观点)的一部作品
  •   雨果的大作,必读书目。赞叹作家的人道主义理想
  •   雨果有大爱、大胸怀、大智慧!一部沉甸甸的大书!
  •   很喜欢的书之一,一直都喜欢看雨果的书,很有感触,爱不释手
  •   写得不错,就是有点罗嗦,雨果描写战争远不及国人。
  •   雨果的名著,值得读,两本书很厚,又便宜。
  •   《悲惨世界》——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   悲惨世界不是第一次看,买来收藏的,不愧为名著!
  •   第一遍看悲惨世界,还是上高中的时候了 因为学习紧张,还要防着老爸老妈,看了很久 跟着主人翁一起历险,也教会了我责任和爱。
    虽然现在明白了不过是一个故事,不过是在美化资产阶级,资本家的钱每一分都是沾着血和汗的
    但是 还是很喜欢当年读书的感觉
    还是很喜欢再看一遍这个美丽的故事
  •   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   当老板真好,可以慷党国的慨,看悲惨世界,享快乐人生
  •   悲惨世界,看完要一定耐心。
  •   悲惨世界,有点厚重。还没看完,看完细评见微博
  •   悲惨世界很好看
  •   初中的时候在同学那儿看的《悲惨世界》 第一本世界名著 很有感触

    这本书是往家里寄的 没看到实物 但是老爸说不错
  •   冉阿让的精神值得学习
  •   7年前在大学图书馆看了三册版的上册和中册, 可惜一直都没有看完.
    记得当年看这本书时,前言里面有一段话:一切无知的、贫穷的人的罪,都是那些有知识的、富有的人的罪。不知道是我记错了还是什么原因,这一本里面没有这段话。
    不过百年过后,原著所说的世界并没有改变。
    只要...,只要...,只要...,这本书就有它的价值!那几个只要是现实世界最深刻、最精练的描写。
  •   很期待的一部小说,可惜手感一般
  •   历史类,内容太悲惨,孩子不是很喜欢
  •   世界上往往有很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痛苦
  •   书很好,印刷包装都很好,国外经典小说之一典,发货少了一本,客服处理很快,永远支持当当!
  •   非常真实的社会反映!
  •   历史的鸿篇巨著!刚看了开头,以后慢慢品!
  •   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嬴弱没有解决,这本书就是有用的。
  •   世界名,买来看看。第一眼,觉得封面不错
  •   排版不错 世界名著
  •   世界名著的确不同凡响,就是外国人名太难记了,本来是女儿买来看的,后来只能我自己看了
  •   首先商家送货及时,书的质量好。
    这是一本好书,如果读这本书的人多一点,就会少很多贪腐,多许多仁爱。
    这本书很厚重,关爱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就是人间大爱。
  •   大段大段情景历史的描述很难看进去,这是必然的,时代不同,知识积累也不够,是我自己的问题,书是好书!
  •   经典之作,杂书万卷,不如经典一部
  •   看到那书的上下册都觉得心情好
    包装什么的都蛮好 外国名著有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我
  •   一直很爱看名著,总觉得名著之所以能成之为名著,一定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必有可圈可点之处,这本也同样吸引着我,很好
  •   名著,女儿读文科有需要,自己也这次重温曾有的感动。
  •   很好的一本名著,数的质量没问题!
  •   价格实惠。这个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之一。很爱。
  •   给弟弟买的,本来以为要好久,想不到两三天就到了,赞一个,听说非常不错。
  •   啊,好书,没说的,就一个字,好!
  •   经典中的经典,值得爱书之人收藏
  •   好厚的书,我没想到,值了。原先只看过电影,很喜欢书中的人物。
  •   正在阅读中。。。爱不释手 好书啊 好书
  •   小时候读的这本书,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钱,现在工作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它买回来
  •   还在慢慢看有些难懂
  •   给妈妈买的 版本似乎不很新
  •   印刷很精美,很不错。值得购买。
  •   帮朋友买的,点名要这个出版社的,感觉不错。
  •   看了都说值
  •   非常喜欢这本书。文学巨著。
  •   还是经典读起来耐人寻味
  •   太喜欢了!!!!!!!!!!!!!!!!!!!
  •   出版社差点,只是适合看,不大适合收藏。
  •   内容和印刷质量都挺好的
  •   我整套买了外国的名著,还是不错,内容和包装都满意,我是在当当搞活动时买的,比去实体书店买方便多了,而且真正的物美价廉。
  •   需要保存的书
  •   赞喔!~
  •   送货速度真的很快 实话
    但是送货的那个女的态度不太好 当时我不在家
    第二天是个男的给我送的服务态度非常好
    非常感谢
  •   朋友推荐!
  •   帮同学买的~同学很喜欢。
    现在同学都让我帮忙买书。
    有的人问我在哪买的?
    我自豪的说:“当当!” 西西~我喜欢帮别人买东西~
  •   还没看不过我想肯定不错。
  •   很厚的两本书,印刷还不错,纸质也还不错,字的大小还可以,不是那种很小的字。
  •   书的质量肯定是没话说,翻译的水平也很高,特别喜欢封面。
  •   名著让人受益匪浅
  •   动人的故事,仁爱的感化,道德的力量!
  •   为了收藏
  •   翻译的很好,纸质也不错,看着很舒适,是本好书
  •   很好啊~!
  •   是大师的作品,一直想买的,
  •   很好的书(*^__^*) 嘻嘻……
  •   一直都想买这本书,今天终于买下来了。
  •   帮朋友买的,希望她喜欢。
  •   现在才评论,书很好,内容更好!
  •   很好的书,以前看过,忘记那个版本的了,这个是给孩子买的
  •   朋友介绍的,很好...是正版的
  •   刚刚收到货 包装的狠好
  •   正版,收藏
  •   翻译得不错,我喜欢,价格也实惠。
  •   好!帮别人买的,自己没看不知道如何,但是,一定是本好书。
  •   好厚两本哦,好书!支持名著
  •   厚厚的两本书,还没来得及看
  •   还是简易版孩子更想看
  •   还没能理解、、
  •   老师要求买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还没拆封,很厚
  •   童年的记忆深入的一本书,因此买了,还是看不懂得,但是觉得心安,纸张很一般,印刷很一般
  •   纸张级差,开本安排得也不好,太厚翻不开看起来不方便,第一次翻开就有点脱胶,劝大家不要买,我这是良心评价
  •   没想到塑封起来的书,书皮也能那么脏。。。其中一本侧面出现了有点心寒的褶皱...内容还是不错的。插图也很清楚。
  •   一直都很支持北京燕山出版社的书籍,觉得翻译的很好。几乎家里所有的外国名著都是他们出版社的。前几天刚看了《悲惨世界》的电影,所以买了书籍来读,内容不错就是很厚,还没有读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