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湖北辞书  作者:刘晓莉主编  页数:27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五千年的文明,卷轶浩繁,中国文人名士占据了太多太重要的地位。我始终认为,联系着中国一代文人从古至今的文化情结,是那始于春秋秉承于两汉归结于明清的中国文人风骨。在儒家的教导下许多风骨文人忠君爱国,然而实际上,他们继承的依然是一条统治者们认可范围内的优良传统,在这个优良传统中,千古文人们也总是每多欢乐,每多忧愁。于是,我们看到,失意落魄的文人傲骨嶙峋,位居险要的文人殚精竭虑,国破家亡的文人声嘶力竭,犹豫不定的文人踌躇前行。    相比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文气魄,人们或许更加喜欢那个“……会嵇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个性飞扬、轻狂和桀骜不驯的李白。李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和豪侠的气概,他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但是长安三年的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受到现实的冲撞。于是曾经的政治包袱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另一方面,李白为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也提倡即使行乐的思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旦太白先生抱负得以施展,我们将失去一位伟大的“诗仙”,但我总时时地为他感到一种深切的惋惜和悲哀。    同李白一样不得志的文人很多,或许杜牧是比较隐蔽的一个。一开始很难想象舞榭歌台,青楼梦好的杜牧能有多少匡扶社稷的才情,然而在重读他的诗的时候,去惊奇地发现,诗人笔底有一种出奇的有志难抒的无奈和苍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更让人惊奇的是,杜牧还是一位敢于言政、论兵,具有出众才能的军事理论家。    这位风流绝代的诗人不但注释过《孙子兵法》,还曾写过《守论》、《战论》、《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等文章。他认为身居高位者务必文武双全。在《上周公书》中,他说:“伏以大儒在位,而未有不知兵者,未有不能制兵而能止暴乱者,未有暴乱不止而能活生人、定国家者……安有谋人之国,有暴乱横起,戎狄乘其乱,坐于庙堂之上日:‘我儒者也,不能知兵。’不知儒者竟可知兵也,竞不可不知兵乎?”这也是对当时在朝政要之无能的尖锐批判。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委身于熏天的奢靡里,在二十四桥凄冷的月色中,诗人醉生梦死,留下一串串冰冷的吟叹,这是后世的柳永所永远无法企及的。    而这之中,总有那么几个清高一点的,脱离仕途的诱惑翩然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显然是一个典范,他将文人的风骨演绎到了另外一种境界。自首无成的陶渊明曾说:“老少同_死,贤愚无复数”,大为感叹生命苦短,长生乏术,对此,屈原之前就曾大发感慨:“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可叹年华流逝,英雄渐老,壮志未酬。然而,在同样的叹息之后,前者潜心归隐,后者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种方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陶潜早年便有爱慕自然 '企羡隐逸的思想,所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当他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恋这种生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所以,仕途十三载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直到请辞彭泽令。    嵇康的格式大家也太过熟悉,就勿庸多言。他不似李白、杜牧等人一心治国平天下,也不像陶潜等人带着无限的失望和遗憾离去,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可以像他那样完完全全不理会种种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彻底地厌恶官场仕途。因此,人们对嵇康的心有太多揣测,也争议颇多。就编者来看文人之于社会,最大的贡献在于传扬高层次的精神,撒播先进的种子。嵇康生活的魏晋,一方面多有名士,一方面却又百般摧残,千头万绪,纠葛不清。嵇康明白,倘若自己身陷其中,也绝不可能改变黑暗现实于是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用超拔的个人色彩扩张出了另一种精彩,在动荡的社会中掀起可一股高亢的纯真和刚健,其一啸、一弹、一死,留给晋朝,留给后人的是相当动人和清新的生命乐章。风骨之于嵇康,因其际遇不同而展现了不一般的色彩。但作为教化和震撼的哲学意义,则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作为一个站在社会最高层的文人,他的风骨同样衬托出一个时代的风貌。    中国古代的文人名士承袭着儒家学说的传统,以忠君爱国为行世的最高主旨,得以或失意,或出世或入世,或忠顺或叛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文其人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地鉴赏和领悟,编者也愿以此作为初衷和引领,和读者一起进入历史的殿堂。

书籍目录

千古老子(节选)黑暗王国里的一枚残烛孟子的逻辑远水救不了近鱼——说庄子屈原:无路可走——再读圣贤梦释韩非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蔡邕之死曹操不杀陈琳凝结在鹦鹉洲上的祢衡情结祭风骨嵇康和阮籍真名士,王羲之还差一截陶渊明:戴着桎梏高蹈的自由之子谢灵运之死放逐自我者的牧歌才如江海命如丝——绝句之旅哀莫大于心不死读韩愈白居易的“求助诗”普救寺·元稹·西厢记良辰未必有佳期——闲话李商隐黄巢的目标歇后郑五后主情怀潇洒苏东坡放翁自放鸢飞鱼跃读朱熹把栏杆拍遍黄钟大吕——元曲之旅矮子解缙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前世今生历史喜剧中的悲剧主角——谈李贽之死 董其昌现象 一个归隐者的自白 风流江左三人行——范牧之的情殇 小议钱谦益 陈子龙之死 江南士子悲歌录——“悲歌击筑动哀音”的不仕者归庄 纳兰心事几曾知 九秋风露鹤精神名士王闽运的脾气和疯气刘鹗的活法终古凝眉

章节摘录

  翻开《孟子》,赫然的就是“孟子见梁惠王”,司马迁为孟子作传,寥寥数十言中,也专门提及他见梁惠王。盖因梁惠王是孟子鼻尖的壁,前额的棒。孟轲先生数十年苦学儒家内功,练就一身“浩然之气”,自以为可以充塞天地之间,不料一见那个资质愚憨的梁惠王,梁惠王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理想的前额碰了个大包:他一句话就让孟子泄了那鼓胀澎湃的“气”。那一句话是什么?是:当孟子兴冲冲满怀自信地去大梁的魏廷见梁惠王,正要施其“善辩”的本领,来一番抵掌而谈,谈笑之间,平治天下。不料这梁惠王一见孟子,倒先不冷不热地来了这么一句:“老头子,你不远千里来我这里,是带来了什么对我国有利的东西么?”  孟夫子带来了什么7他只带来了“仁义”,有关“仁义”的道理。可人家不要“道理”,人家要实实在在的“利”。聪明绝顶悟性极高的孟子可能一下子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绝对功利的时代了,人们要的是“效益”,是可以量化的实惠。传统的思想已被人抛弃了。他所尊崇的东西经被现实毫不留情地“亵渎”了,他所学的“仁义道德”也已成了名,其实的“屠龙术”——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需要仁义的“龙”,他磨出的宝剑已没有斩杀的对象。于是我们在《孟子》中看到的是尴尬的孟子,左支右绌的孟子,捉襟见肘的孟子:他不能弃“仁义”而就“功利”,但为了让当代的大大小小诸侯们还买他的“仁义”,他只能殚精竭虑地证明“仁义”,乃是最大的“功利”,这是一种“削足适履”式的工作:他要削现实之足去适应他闭门造车造出来的“仁义之履”;而现实正如王子的舞鞋,他的“仁义”是可怜的“灰姑娘”,他必须让柔软娇嫩的灰姑娘的玉足适应现实的冰冷铁硬的“舞鞋”,才能在现实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并非“嫁于帝王家”。  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因为道德行为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利”,那也就有了“不道德”的嫌疑;而若没有“利”,则又不能鼓励人实行道德。况且,要证明道德的人一定得好报,实在是于理无据,于事无征。但孟子已没有退路了,他只有硬着头皮去做这件事。但这样一来,他的破绽也就大了。  孟子曾自诩他有两大优点,一是“知言”,一是善养浩然之气。所谓“知言”,乃是他认为他能洞察天下纷纷纭纭各家言论的漏洞,他把各种有毛病不严密的言论分为波辞(偏险诡辩之辞),淫辞(夸大过分之辞),邪辞(邪恶不正之辞),遁辞(闪烁其辞之辞),他说他能一一洞悉其奸,把它们批倒批臭。固然,先秦言论笔走偏锋,专认死理比比皆是,这也可见我们在一开始,思维就缺少严密的形式逻辑的约束。但这种批评言论由孟老夫子振振有辞地说出来,我就哑然失笑。何以故?因为他所严加申斥的波遁邪淫之辞,恰恰是他老先生最多。他的思考与写作,全靠他的“浩然之气”,在讲究“文以气为主”而无视逻辑严密性的中国作文传统中,他老先生的文章,也一直是经典之文。但他的文章,若用最浅明的逻辑去烛照一下,就可以照出他老先生的很多“硬伤”。比如,齐宣王暗示孟子,他想要通过武力手段谋求国际霸权,恢复以前齐童公时齐国的地位。孟子不赞成“霸道”,他当然要反对,但他不能反封齐宣王的目标,因为那样就道不同不相与谋了,宣王也就不会听他唠叨了。顺便插叙一件事,以前孔子去卫国,卫灵公想用武力来振兴国家,问孔子如何打仗,孔子说,我没学过打仗,只学过祭祀。卫灵公就不理他了。孟子怎能不吸取这个教训?所以,他只说齐宣王的方法与手段不对,用武力去谋求霸权,就如同缘木求鱼。缘木求鱼”可笑处不在“求鱼”,而在“缘木”,也就是说,他反对的不是齐宣王的谋求霸权,而是宣王的谋求霸权的手段——武力。他说,缘木求鱼还只是愚蠢,用武力行霸道不仅愚蠢而且危险,后患无穷。这样一吓唬,把忠厚的齐宣王吓得双眼圆睁:“有这么可怕吗?”  孟子不依不饶:“恐怕比我说的还可怕啊。让小小的邹国与强大的楚国打仗,你以为谁能取胜?”  宣王说:“那还用问吗?楚人胜。”  孟子说:“所以,小本来就不可敌大,弱本来就不能胜强,寡本来就不能敌众。天下方圆千里的地方有九块,把齐国土地拼起来,也仅在其中的一块。以一去征服八,与邹人妄图征服楚人有什么区别?”  孟子真是论辩高手,他一个假设,便有了一个前提,而且这个假设与前提确实不容辩驳,那么依此前提推出的结论也就自然蒙住了齐宣王。这个推理过程是这样的:A:小不可敌大,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B:齐国小(九分之一),其余各国大(九分之八)。C:以一敌八,齐国失败。  但若我们稍有理性,我们马上会想到,若照孟子的说法,除了出现一个以德服人的圣王,大家纷纷受招安,否则天下永远不能一统。可事实是,后来秦统一了六国,并且,假如孟子活到公元前221年,他会很难堪地发现,秦统一的方法,正是齐宣王想用的武力——甚至比齐宣王更加绝对的武力。  同样,假如齐宣王能活到那个时候——也就是说,把齐王建换成齐宣王,齐宣王就一定会发现:孟子的逻辑有问题,他的结论错了,齐国被他耽误了。由正确的A项推出错误的C项,中间的B项肯定有问题。是的,孟子在这里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也许他不仅欺人,更可能是不懂逻的他先把自己弄糊涂了——他把齐国与其他各国土地、兵力、经济等比高度抽象化了,抽象为数字1:8。这一抽象很厉害,它一方面突出了齐国的弱小,同时又把其他各自为政互不相能甚至可能互相蚕食鲸吞幸灾乐祸的各国看成了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这样一来,当然是齐国之一,不能敌诸国之八。但是,这个“八”,不是一个“八”,而是八个“一”,齐国完全可以各个击破,就像后来秦国所做的那样。孟子这里耍的花招,是逻辑学上常见的:偷换概念。  在“证明”了霸道必败之后,孟子开始给齐宣王推出他的“正当方法”——王道。他告诉宣王,如能发政施仁,天下要做官的人就会都想到你的朝廷中来任职,农民都想到齐国的田地上耕作,商贾也都跑来跟齐国做生意,旅行者也都要到齐国来旅游,其他各国持不同政见的人都要到你这儿来寻求政治避难并请求你给他们做主。到了那时,谁还能与你对抗?  这一幅“天下归心”的图画确实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但孟子没有证明“发政施仁”为什么就能产生这样的结果。依我看,那些一心要做官的人大约就不愿到这样的国家来做官,因为这样的朝廷没有足够的威风,更没有足够的油水——他猛捞一把的想法不能实现,他不会来。在齐宣王的追问下,孟子和盘托出他的理想国,是“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老人可以安享晚年”。这样的理想国,也许我会有兴趣去考查一番,作一番政治学研究,但要我全家移民过去,怕要出大娄子。首先我儿子会吃了我的肉,因为这小子一顿无肉一顿不吃饭,他现在才九岁,要让他等到七十岁以后再吃肉,他怕要先咬死我。其次我老婆会剥了我的皮。虽然我老婆因为跟了我这个穷人,一直艰苦朴素,并且已修养到化艰苦朴素为内在欲求,但要她在五十岁前一直穿着麻袋片,她肯定会忍无可忍。我总不能为了向孟子表示敬意,让我老婆孩子食我肉,寝我皮。我也不是新儒家,我不必为此牺牲。  世界上常有这样的事:一开始可能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被逼做的,但既做之后,却发现此事极具挑战性与刺激性,于是自己想做且做上了瘾,一发而不可收。孟子大概就有这种情况,他可能发现,证明道德及道德行为具有无与伦比的现实威力,是一件极愉快的事,他可能还认为这种证明意义重大,从而有了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原动力。于是我们现在读到的《孟子》七篇,这种证明比比皆是,触目皆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大约要算中学课本上必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选本以最前两句为题,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段了。这一段不长,我先引在下面: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价值认定的角度说,我举双手赞成孟子。我们应当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去做一个有道的人,而不能成为一个无道的人《当然,孟子这里原是指有道之君和无道之君),而且,得道的人,应当在“得道”的同时,“得到”众人的帮助和支持;失道的人,也理当为人摒弃而使之付出“失道”的代价。  但这里只是说“应当”,“理当”,只是一种道德诉求,而不能说“一定会”。道德诉求并不总是转变为客观事实。事实上,道德及道德行为并没有一个预设的好结果在前方等着。(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如果实行“道德”,就是冲着那已预设好的利益而去的,那么,“义”即是为“利”,这种行为本身也就不再是道德行为)况且,“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也是常见的社会现状,冤的不仅是一个窦娥。即以孔子、孟子自身而论,他们算是得道之人了吧?但他们一生的遭遇又如何呢7还不是处处碰壁,为人所拒何曾多助过?我只看见拆他们台的小人小政客一拨又一拨,不见什么对他们捧场的人。说句不招人喜欢的话,假如孟子再生,就是新儒家们,怕也不一定会去助他,那么倒霉的人,连个学界祭酒都不是,助他有什么好处吗?不得道者,也不一定就寡助。大盗柳下跖手下的人据说也是“三千”,和孔子的门徒打了个平手(庄子说他“盗亦有道”,但此“道”与孟子的“道”不能混淆),鲁哀公不能算是得道明君吧?但鲁国人谁敢不服从他?孔子恰恰是带头恭敬他,抬举他,辅助他,引导大家忠诚他。只可惜鲁哀公还不大稀罕。  所以,孟子这一段正气浩然的道德之论,虽有极大的感染力,以至几千年来成为对莘莘学子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培养的必读章节,但逻辑上却不大讲得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层层论证,更缺少基本的逻辑关联。“然而不胜者”,可能有多种原因,不一定就是没有地利;反过来,有地利没有天时,比如当今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固有资源丰富的“地利”,然而没有中央决定开发西部的“天时”,也不行。所以,也可以说“地利不如天时”。而孟子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更是一厢情愿地先假定他要贬低的不重要的条件(地利)都具备,然后再证明因他要推崇的重要条件(人和)缺乏而失败,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是十足的蛮不讲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难道能证明“万事不如东风”吗7阿拉伯谚语日:压断骆驼脊梁的是最后一根羊毛。难道我们就此可以证明这最后一根羊毛比其他的羊毛都重,甚至比所有其他羊毛的总和还重吗?其实,一物之实现,必要条件可能只有一个,而充分条件往往有多个,缺一不可。这“多个”充分条件的任一个,都不能说比其他条件更重要。如果我们可以学孟子,假定其他充分条件都具备,仅让自己要证明它更重要的条件缺乏而使一物不得实现,以此证明此条件比其他条件更重要。我们还可以证明“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呢。下面我就模仿孟子的口吻来试做一下:  鲍子日:“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十万之众,数千之乘,少长有礼,同仇敌忾,夫同仇敌忾者,人非不和也。然委而去之者,是城不高也,池不深也,兵革不坚利也,米粟不多也。故人和不如地利一也。物非不博也,地非不大也,矿藏非不丰厚也,人民非不勤劳也。弃置而不得开发,是地利不如天时也。”  ……    前言  五千年的文明,卷轶浩繁,中国文人名士占据了太多太重要的地位。我始终认为,联系着中国一代文人从古至今的文化情结,是那始于春秋秉承于两汉归结于明清的中国文人风骨。在儒家的教导下许多风骨文人忠君爱国,然而实际上,他们继承的依然是一条统治者们认可范围内的优良传统,在这个优良传统中,千古文人们也总是每多欢乐,每多忧愁。于是,我们看到,失意落魄的文人傲骨嶙峋,位居险要的文人殚精竭虑,国破家亡的文人声嘶力竭,犹豫不定的文人踌躇前行。  相比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文气魄,人们或许更加喜欢那个“……会嵇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个性飞扬、轻狂和桀骜不驯的李白。李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和豪侠的气概,他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但是长安三年的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受到现实的冲撞。于是曾经的政治包袱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另一方面,李白为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也提倡即使行乐的思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旦太白先生抱负得以施展,我们将失去一位伟大的“诗仙”,但我总时时地为他感到一种深切的惋惜和悲哀。  同李白一样不得志的文人很多,或许杜牧是比较隐蔽的一个。一开始很难想象舞榭歌台,青楼梦好的杜牧能有多少匡扶社稷的才情,然而在重读他的诗的时候,去惊奇地发现,诗人笔底有一种出奇的有志难抒的无奈和苍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更让人惊奇的是,杜牧还是一位敢于言政、论兵,具有出众才能的军事理论家。这位风流绝代的诗人不但注释过《孙子兵法》,还曾写过《守论》、《战论》、《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等文章。他认为身居高位者务必文武双全。在《上周公书》中,他说:“伏以大儒在位,而未有不知兵者,未有不能制兵而能止暴乱者,未有暴乱不止而能活生人、定国家者……安有谋人之国,有暴乱横起,戎狄乘其乱,坐于庙堂之上日:‘我儒者也,不能知兵。’不知儒者竟可知兵也,竞不可不知兵乎?”这也是对当时在朝政要之无能的尖锐批判。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委身于熏天的奢靡里,在二十四桥凄冷的月色中,诗人醉生梦死,留下一串串冰冷的吟叹,这是后世的柳永所永远无法企及的。  而这之中,总有那么几个清高一点的,脱离仕途的诱惑翩然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显然是一个典范,他将文人的风骨演绎到了另外一种境界。自首无成的陶渊明曾说:“老少同_死,贤愚无复数”,大为感叹生命苦短,长生乏术,对此,屈原之前就曾大发感慨:“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可叹年华流逝,英雄渐老,壮志未酬。然而,在同样的叹息之后,前者潜心归隐,后者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种方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陶潜早年便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所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当他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恋这种生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所以,仕途十三载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直到请辞彭泽令。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江山代有才人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本书很好!也讲了历史也有自己的想法
  •   写文章举例子是本不错的书
  •   这套系列水平一般,可能都是业余的问题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