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的女儿

出版时间:2011-9-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 希尔皮•索马亚•高达  页数:410  字数:250000  译者:孙成昊 程亚克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幕  他拿出手里攥得皱巴巴的纸片,仔仔细细看了又看,想要确认纸上写的东西和门上挂着的红色标牌是否一样。他害怕自己会弄错,所以拿着纸片和门上的标牌来来回回对照了好几遍。待他确定无误,才伸手按下了门铃,门内传出尖利的铃声。在等待开门的工夫,他用手掌抚摸门旁的铜牌匾,手指感受着凸字的棱角。门突然开了,他赶紧把手缩回去,把另一张小纸片交给了来应门的女人。女人看了看那张纸,抬头扫一眼来访的男人,后退几步,领着他进屋。  女人轻轻地侧了侧头,示意他跟着穿过门厅。男人用手摸了摸衣服,确认衬衫已经牢牢地扎在啤酒肚下的腰带里,接着又捋了捋灰白的头发。那个年轻女人走进一间办公室,把纸片交给里面的人,然后指着椅子,示意男人坐下。接着,他走进办公室,坐了下来,十指紧扣。  坐在办公桌后的男人戴着窄边眼镜,瞥了瞥进来的人,说道:“我知道您在找人。”

内容概要

  《秘密的女儿》的故事从印度的一个雨夜开始讲起。印度,雨夜。卡维塔经过艰难的阵痛,终于生下了一名漂亮的女婴,她给孩子起名为乌莎。
  第一个孩子因为是女婴而被夫家杀害,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卡维塔苦苦哀求丈夫不要带走孩子,次日不顾身体的疲惫,光脚徒步将孩子送至孟买的孤儿院。
  地球的另一端,美国女医生萨默在确定自己的不孕诊断后,决定与印度裔丈夫克里希一起收养一个孩子。看到孤儿院寄来的乌莎的照片后,他们就爱上了这个孩子,于是千里迢迢飞到孟买,抱着乌莎回美国。
乌莎从小衣食无忧,但是对自己的身世充满了深深的好奇,而萨默对她的身世一直讳莫如深。乌莎常常暗自神伤,并且不断地给自己的生母  写着一封封没能寄出的信。命运的巧合使得乌莎在读大学时获得奖学金赴印度一年。来到孟买后,她想方设法打听自己的生身父母的消息。
  一头是将她送至孤儿院的贫穷生母,一头是对她关爱呵护备至的坚强养母,面对两端的牵绊和深情,她会如何抉择?

作者简介

  希尔皮·索马亚·高达,她的父母是从孟买迁至加拿大的印度人。她在多伦多出生并长大。本科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在斯坦福大学获得MBA学位。目前定居加州。

书籍目录

序幕
第一部
 1 晨光熹微 1984年,印度,达哈努
 2 一干二净 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3 绝不重蹈覆辙 1984年,印度,达哈努
 4 轻而易举 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5 漫漫长路 1984年,印度,达哈努
 6 合情合理的假定 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7 珊迪孤儿院 1984年,印度,孟买
 8 别无选择 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9 一丝慰藉 1985年,印度,达哈努
 10 一件伟大的事情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11 花小钱,省大钱 1985年,印度,塔内
 12 入乡随俗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13 远大抱负 1985年,印度,孟买
 14 雨季 1985年,印度,孟买
 15 胜利 1985年,印度,达哈努
 16 冒犯 1985年,印度,孟买
 17 缘分 1985年,印度,孟买
 18 银铃 1985年,印度,孟买
 19 母性的本能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第二部
 20 沙克蒂 1990年,印度,达哈努
 21 不安的平静 199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
 22 “金点” 1990年,印度,孟买
 23 又到感恩节 199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
 24 午后休息 1991年,印度,孟买
 25 房租过期 1998年,印度,孟买
 26 转眼十六年 200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
 27 重重阻碍 2000年,印度,孟买
第三部
 28 父母周末来访 2003年,美国罗德岛,普罗维登斯
 29 现实生活 2004年,印度,孟买
 30 割舍不断 200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
 31 和往常一样 2004年,印度,孟买
 32 暗流涌动 200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
 33 欢迎回家 2004年,印度,孟买
 34 兄弟姐妹 2004年,印度,孟买
 35 《印度时报》 2004年,印度,孟买
 36 听天由命 2004年,印度,孟买
 37 绝色印度美人 2004年,印度,孟买
 38 一无所有 200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
 39 一言为定 2004年,印度,孟买
 40 分居 200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
 41 两个印度 2004年,印度,孟买
 42 唯一的憾事 2004年,印度,孟买
 43 滨海大道 2004年,印度,孟买
 44 焦柏蒂海滩 2004年,印度,孟买
 45 又一个谎言 2004年,印度,孟买
第四部
 46 做爸爸的不会忘记女儿 2005年,印度,孟买
 47 只见过一次 2005年,印度,孟买
 48 “革命馆” 200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
 49 唯一的安全之所 2005年,印度,孟买
 50 一往情深 2005年,印度,孟买
 51 印度的母亲 2005年,印度,孟买
 52 没有印象中的好吃了 200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
 53 家事 2005年,印度,孟买
 54 异常平静 2005年,印度,达哈努
 55 这就是家人 2005年,印度,孟买
 56 远涉重洋 2005年,印度,孟买
 57 清晨祈祷者 2005年,印度,达哈努
 58 临别礼物 2005年,印度,孟买
 59 重燃希望 2005年,印度,孟买
 60 真是做了一件好事 2009年,印度,孟买
译后记

章节摘录

  4 轻而易举  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萨默  “你好,我是惠特曼医生。”萨默走进诊疗室,看见一个女人正努力让左右扭动的婴儿平静下来。“今天又有什么麻烦事吗?”  “这孩子从昨天开始就这样了,哭个不停,脾气暴躁得很。做什么都哄不住他,我觉得他可能是发烧了吧。”女人很随意地扎着一条马尾辫,上身套着沾有污渍的运动衫,下身穿着牛仔裤。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萨默瞥了一眼表格。“迈克尔?想看看我漂亮的手电筒吗?”萨默不断开关耳朵探针灯,孩子果然对这个灯有了兴趣,伸出手一把抓住。萨默张大嘴,露出夸张的笑容。小男孩也模仿着张大嘴,这时萨默赶紧把压舌片塞进孩子嘴里。“他饮食什么的都正常吗?”  “是的,我觉得挺正常的。他刚来我家几周,所以我不太确定什么才是正常。我们领养他的时候,他刚六个月大。”这位母亲突然灿烂而自豪地笑了,这一笑似乎把眼袋都给遮没了。  “嗯嗯,孩子,这个怎么样?想玩这个好玩的木片吗?”萨默把压舌片递给了小男孩,很快拿起孩子扔在一边的耳朵探针灯,然后又朝孩子的两个耳朵里看了看。“到目前为止情况怎么样?”  “他适应得很快,现在他总想让我们抱出去遛遛。即使你昨晚起来尿尿了三次,我们仍然寸步不离,是不是,小家伙?”妈妈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温柔地捅了捅孩子胖乎乎的小肚子。“他们说得一点都没错。”  “说什么?”萨默摸着男孩肿大的淋巴结问道。  “等你有了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最甜蜜的爱莫过于此。”  听到这里,萨默的胸口感到一阵熟悉的刺痛。她不再看着男婴后背上的听诊器,抬起头冲男孩的妈妈微微一笑。“这孩子有你这样的妈妈真幸福。”说着,她从口袋里取出开药方用的本子。“是这样的,这孩子的右耳严重感染,不过左耳看起来很正常。而且,小家伙的胸腔和肺部也很健康。我给你开些抗生素,孩子吃完就好了。到今天晚上,他就会舒服多了。”说着,萨默伸手把药方递给那个女人,碰了碰她的胳膊。  萨默之所以喜欢这份工作,原因就在于此。她可以把焦虑的母亲和啼哭的孩子领进诊疗室。等母亲带着孩子离开时,母子俩都会因为自己的诊疗而感觉良好。萨默在医院实习时,第一次把一个情绪异常激动的小孩哄得安静下来。那个女孩患有糖尿病,静脉曲张,需要进行血液测验。小女孩闭上眼睛后,萨默握住女孩的手,让她描述自己看到的蝴蝶长什么样。萨默只扎了一针就取出了血样。等萨默给小女孩缠上绷带时,她还在描述蝴蝶的翅膀呢。萨默的同学都竭尽全力才能在治疗过程中不让孩子哭喊闹腾。这下子,他们对萨默的表现惊叹不已。萨默本人也沉醉其中。  “谢谢您,大夫,”孩子的母亲感激道,“担心死我了。看着孩子哭,我却不知道他到底得了什么病,心里别提多着急了。我觉得他就像是个小病秧子。现在,我只能试着每天多了解他一点。”看得出来,这位母亲已经明显舒了一口气。  “不用担心,”萨默说着扶住门把手,给病人开门,“不管孩子是亲生的还是领养的,为人父母的都这样。再见,迈克尔。”虽然已经下班二十分钟了,萨默还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了门。她放下医疗用具,一头趴在桌子上。一侧脸,萨默看到一颗塑料的人体心脏。这是从医学院毕业时,克里希送给她的礼物。  “我把自己的心托付给你,希望你能好好照料它。”克里希当初把这个“心脏”交给萨默时这么说道。克里希说话时饱含深情,如果这话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肯定平淡无奇。  这还得从十年前说起,萨默和克里希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雷恩图书馆昏黄的灯光下邂逅。每天晚上,他们都去泡图书馆。周一到周四晚上,当同学们都在学习的时候,他们在图书馆学习;每到周五,同学们都结伴外出聚餐,而周末,同学们都会出去徒步旅行,可是,萨默和克里希两个人仍然坚持泡在图书馆里。周五晚上和周末的时候,坚持待在图书馆的人并不多。这些学生都是学习最刻苦、最用功的。回首往事,萨默才明白,其实这些刻苦用功的人都想努力证明什么。周围的人都觉得萨默稀奇古怪,觉得她不合群。由于萨默的名字有点嬉皮士风格,她还长着一头脏兮兮的金发,总是蓬头垢面。所以周围的同学总是瞧不起她。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也曾让萨默感到苦恼。可是,多年以来,她已经学会如何应对外界的看法。上高中时,化学老师建议她让自己的男搭档来主持实验,萨默坚决反对。高等数学的课堂上只有她一个女生,可她还是顶住了别人的嘲弄。周围人小瞧萨默,萨默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她总是把别人的鄙视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萨默,跟某个季节的拼法一样吗?① ”萨默向克里希自我介绍时,克里希这么问道。“冬天、春天……是吗?”  “不是的。”萨默微笑着回答道,“正确的拼法应该是S-O-M-E-R。”萨默慢慢等着克里希琢磨自己的名字。她平时就喜欢有点与众不同。“这是一个姓氏。你的名字克里希,是拼作C-H-R-I-S吗?”  “没错,我是叫克里希。不过拼法是K-R-I-S。这是克里希南的简称,你可以直接叫我克里希。”  萨默被克里希浓重的英国口音所吸引。克里希说一口流利的英音,萨默觉得克里希的口音与自己平淡无奇的加利福尼亚口音比起来显得文雅极了。萨默很喜欢听克里希上课时回答问题,不仅仅因为他口音迷人,还因为克里希的回答无懈可击,堪称完美。  有些学生觉得克里希太过自负,可是萨默觉得聪明才智也是一种性感。有一年春天,在盖比家举行的晚会上,萨默才发现原来克里希脸上长着酒窝。在晚会上,萨默慢慢啜着掺着朗姆酒的热带水果潘趣酒。她知道这种酒的后劲很大,所以没敢多喝。克里希向她走来,好像已经喝过好几杯了。  “我听说迈耶也叫你暑假时去他的实验室工作了,是吗?”克里希说话有点含混不清。他坐在一张白色的草坪躺椅上,跷着二郎腿,身子凑向萨默。  难道他也要去吗?萨默的心咯噔一跳。对于大一的新生而言,最诱人的奖励莫过于接到迈耶教授的邀请。“是啊,你也要去吗?”萨默问道。虽然心里很激动,可是萨默极力表现得毫不在乎。克里希的眼睛盯着萨默衬衣领口的小铃铛,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迷人的衬衣。萨默意识到克里希在注视自己,很庆幸自己聚会前好好换了身衣服。  克里希摇摇头,端起粉红色的酒水又喝了一大口。“不,我去不了。我暑假得回印度,这是我们去医院实习之前唯一回印度的机会了。我要是不回去的话,我妈非要了我的命不可。”克里希说完微微一笑,脸上泛起酒窝。萨默感到一阵眩晕,从自己的小腹深处一直传到脑袋里。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喝醉了。克里希凌乱的头发散在眼睛前面,看起来就像是个小男孩。萨默极力克制自己的手,不让它伸出去捋克里希的头发。后来,克里希告诉萨默说,他那天晚上也被她迷住了,特别是她的绿眼睛在火把的映衬下熠熠发光,还有无论克里希说什么,萨默都乐在其中。  自那以后,他们每天晚上都在一起学习。每当考试临近,他们俩都相互测验,互相激励。克里希也喜欢跟萨默进行机智的辩论。有时候说不过萨默,他就甘拜下风,毫不介意。萨默感觉和克里希在一起,比和自己的前男友在一起时高兴多了。萨默的前男友和她一起攻读了两年的医学预科,两个人都努力准备医学院入学考试。最后,萨默成功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而那个男的没被录取上。就这样,男的把萨默甩了。萨默为此懊悔不已。过了好几年,萨默才明白过来,后悔的其实应该是那个男的才对。  萨默很喜欢在学校和克里希一起抓紧时间学习,但更喜欢克里希温柔的一面:他说话的方式;晚上躺在床上的样子;惦记家中兄弟时,或者回忆和父亲沿着海滨石墙散步时流露出的思念之情。“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萨默总爱问克里希这个问题。印度听上去那么令人神往。萨默脑袋里开始想象高高的椰子树左右摇摆,热带暖风拂过脸庞,还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水果。萨默除了去加拿大看望过祖父母,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美国。萨默一直渴望有一个大家族,就像克里希描述的那样:有两个兄弟可以相伴左右,还有一大堆堂兄妹、表兄妹,每次家庭聚会时都能临时凑出两支板球队。萨默是家里的独女,所以和父母关系很特别,但总觉得缺少了兄弟姐妹的那种手足情谊。  早先在医学院的日子虽然平淡,但是很幸福。他们整天都和朋友待在一起。他们俩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且都过着质朴的学生生活。他们全身心地刻苦学习,不问世事,知足地生活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那时候,“越战”结束了,尼克松下台了,性解放运动也轰轰烈烈地上演了。萨默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教会克里希应该靠马路右侧开车。后来,克里希告诉萨默,自己很感谢她,没有让自己觉得因为与众不同而局促不安。但萨默却不以为然,她觉得自己和克里希的相同点多于不同点,因为自己是闯入男人世界的女人,而克里希是闯入美国的外国人。此外,撇开别的不谈,他们俩还都是努力学习的医学院学生。  他们第一次参加临床考试时,萨默已经和克里希深深相爱了。这是她人生中第一件轻而易举就做到的事情。他们很快就融入对方的生活,萨默无法想象没有了克里希,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他们终于迎来了最后一个学年,两个人开始讨论起该选择什么样的医生培训计划。萨默选择了儿科,克里希选择了神经外科。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在这两方面都有一流的培训计划,但竞争很激烈。  “我们有多少把握?”克里希问萨默。  “我不知道。我那个培训计划有六个名额,也许会有五十个申请人?那就有十分之一的概率,肯定比你那个还要低。”  “要是我们一起申请呢?”他说道,“作为一对夫妇申请,已婚夫妇。”  萨默看着克里希。“那……我们的把握会大些。”萨默轻轻地摇摇头。“等等,那么……你这是想要……”  克里希淡淡一笑,耸耸肩。“我想,难道你不愿意?”  “愿意,”萨默也笑了。“我知道我们已经谈过这件事了,但就现在吗?”  “嗯,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你觉得呢?如果我们两情相悦,结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克里希抓起萨默的双手,深情凝视着她。“我很肯定你就是我要娶的那个人。对不起,没能准备些正式点的东西表达我的真心诚意。我知道,这样的求婚算不上浪漫。”克里希微笑着说道。  “没关系,”萨默说道,“我不需要那些东西。”  “我知道。”克里希亲了亲萨默的手,“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爱你。”  他们匆匆去了一趟法院领结婚证,准备领完证再操办一场像样的婚宴。毕业以后,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医院附近找到一间小公寓,急急忙忙掀开了二人世界的新篇章。  萨默办公室的门响了。“惠特曼医生?”  “请进,”萨默把心脏模型放回桌子上,站了起来。“我在呢。”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生与死、强与弱、得与失、乐与悲,人生中的种种命题都在此书中有所阐述……高达写出了一本不容忽视的小说……感情真挚,对母爱的复杂性理解深刻,很难想象这是她的处女作。  ——印度《时尚杂志》  高达生动地描绘出了现代印度社会的矛盾之处……写出了一个关于文化认同、女性地位及收养的故事。  ——美国《图书馆杂志》

编辑推荐

  《秘密的女儿》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曾在整个夏天义务工作于印度的一家孤儿院,因此获得了《秘密的女儿》的素材来源。《秘密的女儿》通过一个被遗弃的印度女婴乌莎连接起她印度的生身父母和美国的养父母两个家庭,深刻地描写出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母亲的命运,因共有的女儿相生相系的感人故事。《秘密的女儿》也展现了对印度和美国两国文化的探讨。《秘密的女儿》2010年3月在加拿大出版后,六个月内就重印了14次,至今仅在加拿大的销量就超过了300000册,《秘密的女儿》是2010年加拿大第一畅销小说。美国版上市后也迅速攻占各大畅销榜。目前《秘密的女儿》已售出二十五国版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秘密的女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6条)

 
 

  •   三万里的漫漫牵系,二十年的绵长思念。亲爱的妈妈,你好吗? 本书通过一个被遗弃的印度女婴乌莎连接起她印度的生身父母和美国的养父母两个家庭,深刻地描写出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母亲的命运,因共有的女儿相生相系的感人故事。一头是将她送至孤儿院的贫穷生母,一头是对她关爱呵护备至的坚强养母,面对两端的牵绊和深情,她会如何抉择?
  •   通过一个被遗弃的印度女婴乌莎连接起她印度的生身父母和美国的养父母两个家庭。生母卡维塔为了给女儿生的希望,刚生产就徒步去孟买的孤儿院,养母萨默总想着把最好的给女儿。两个母亲对乌莎的爱真挚而深切。
  •   讲诉了三份母爱的故事:卡维塔对乌莎那份遗失的母爱,一直守候着,牵挂着;萨默对阿莎那份不被理解的母爱,一直担心着,挣扎这;还有印度所有母亲对于女儿的母爱,最让人心痛,最让人无奈。
  •   “卡维塔想象着乌莎已经长成了小女孩,头上扎着两条小辫,每一条上都系着白丝带。乌莎的样子在她脑中再清晰不过了:她微笑着和其他孩子追逐打闹;她在孤儿院与其他孩子一起用餐,也许安静,也许热闹;晚上,也许她并没有那么快睡着,就在熄灯后趴在窗台边看星星。”
    隔不断的母女亲情让人为之落泪。
  •   以前总是对印度这个国家好奇,知道她贫穷落后,也知道她拥有极多的高科技人才。宝莱坞电影我总觉得是障目的东西,真实的印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秘密的女儿》我觉得应该是印度平民生活和情感的写照了。其实跟中国老百姓的很像,读起来特别有共鸣。故事情节发展合情合理,不像别的小说那么明显的戏剧化。
  •   我被乌沙跨越万里寻找母亲的事迹所感动。哪怕她知道她母亲是因为贫穷而放弃了对她的抚养,也毫不嫌弃(人家才不要拼爹拼娘呢!),而且她在印度接触过那么多贫穷的女性,从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她们的动人点和闪光点。这个故事真的挺好挺感人的!
  •   第一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急急忙忙从网上买来看,既同情母亲的无奈,又为乌莎寻找母亲而着急,心一直都跟随者小乌莎,值得一看!
  •   这个故事里面有两个部分,印度的和美国的。个人喜欢印度的部分多一些,虽然这里比美国那部分沉重得多。太多熟悉的场景,太多可叹的命运。为所有努力工作和生活的人歌唱吧!为天下所有的母亲歌唱吧!
  •   这本关于印度的故事是我看过的印度题材小说中最好看最贴心的了。书里一点过于异域的背景知识都没有,全部的全部都让人感同身受,而亲情真的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啊!这本书,我觉得好看超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项塔兰》《我心姐妹》。
  •   这本小说虽然背景在印度,但是中国人读来特别有共鸣。比如极度的重男轻女,不满小地方的老命运而要来打都市打拼(从最苦的境遇开始),夫妻、亲子之间的矛盾等等。觉得一切的一切都像发生在自己身边那样让人感同身受。所有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所有卑微地生活在大都市,却努力要改变命运的人,来看看这本书吧!
  •   这两本书的感觉很像,但是这一本气势更磅礴,而且更过瘾(不存在的女儿总觉得刚到好戏就结尾了)。期待早一天影视化。
  •   买来一口气就看了20多页,翻译的也不错.与印度女性有关的书籍.可以当作小说看看.
  •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是的印度
  •   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让我们呼吸到第一口空气,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让我们第一次放声啼哭的是谁?母亲,这个名词承载了多少责任,多少辛酸,多少岁月?母亲,她给予了我们许多,而我们却不知这背后的代价,寄托了多少爱,只知无度的索取,还对母亲大声的责骂。但这一切的一切,她都默默的忍受着,装进自己心里的小盒子。多少的泪流进心里,只在合适的时候痛苦,这些,们可曾看到?答案是:没有。上学以后,我们看着别人的妈妈光鲜亮丽,而自己的妈妈却人老珠黄,不禁开始嫌弃,说出的一些话,一句一句的重伤母亲的心,殊不知,母亲的心早已千疮百孔。母亲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外表是如何造成的,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只知道她变老了,所以就变丑了。可脸上的那些岁月痕迹,恰恰是因为我们,她为我们操劳,为了我们不辞辛苦。他也有过年轻的时候,她也喜爱化妆品,可为了我们,她省下了这些钱,哪怕是为了帮我们买一点好吃的也行。所以,感谢我们的母亲,不论你到哪里,她都会牵着思念的线,时刻无尽的思念。。。
  •   她是幸运的,有爱她的生母,虽未见上一面;有拿她如珍宝的养母。她曾经那么任性,当她慢慢地知道了真相,她为自己以前的咄咄逼人而羞愧,她也知道了被遗弃是对她最大的爱~
  •   一本不错的书。尤其适合新为父母的人看,从孩子到父母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都很值得我们思考。这本书给了我们相互理解的机会,给了我们相互支持的理由,很不错,超赞一个!!!
  •   养母和生母到底要选哪一个?
  •   看完这本书后,心里留下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那些正在或可能发生在你我生命中的片段。它们是如此真切,让我久久不敢直面。 贫富穷达谁都要面对,它们向你袭来的时候,你到底如何选择?
  •   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靠。父母总是无条件的为我们付出,不论肤色与国籍。这本书也因为这种亲情而让人爱不释手。
  •   这本书,对于母女、亲子、夫妻、人生与命运,多种主题都进行了很好的剖析,非常启发人。是一本故事和思想性都非常好的书,值得推荐!
  •   小时候我总是幻想,我自己的爹妈不是我真正的爹妈,我真正的爹妈应该是一户有钱人或者是知识分子或者在海外哪怕是在台湾……总觉得自己跟眼前的爹妈气场不和,处不来。
    直到生活中的岁月的点滴痕迹显示出:唯有他们,才真的爱我。
    看了这本书,我还是忍不住悄悄yy一回,想象一下,如果我真的是被收养的呢?
    挺理解不了那些收养别人家小孩的夫妇的,会真心爱他们吗?
  •   对于亲情的思考很深刻,很感人。
  •   故事很感人,内容也深刻,和现在的社会背景挺符合的,值得一看
  •   不愧是畅销书,看了让人印象深刻
  •   用一天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书写的是很不错的 最重要的是当看完书以后 自己静下心来体会书中人物的情感 会很心酸 很感动
  •   断断续续看完 很不错的故事 从另一侧面了解了不一样的世界
  •   我只想评评这本书的结尾。跟我之前自以为猜到的不一样,但非常符合自然人情。
    这是一本朴实不张扬的小说,但是书里面的人伦情感非常真实自然。
  •   有时候。亲情是一总无法割舍的东西。
  •   不错,值得去看,十分感人
  •   这本书挺感人的,而且我觉得里面某些角色像我
  •   感人小說!
  •   感动!震撼!书印刷质量精美,不错!
  •   这本书看到动情之处,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很不错
  •   非常值得一看,经典!喜欢。看了电视剧才买的,比电视剧更精彩
  •   这是一本触动人心的一本书,很好看!!!
  •   看了一百多页~不错~
  •   还没有开始读、但是是想买很久了的书、
  •   书的质量没的说。作品感人至深
  •   包装还好,印刷也很好
  •   很不错的书哦,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当然啦,是不能跟原版的原汁原味比的。希望有更好的翻译版本出来,还会继续支持的
  •   rt,very moving,a nice story about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   “印度《时尚杂志》对这本书的评论很到位:生与死、强与弱、得与失、乐与悲,人生的种种命题都在此书中有所阐述……高达写出了一本不容忽视的小说……感情真挚,对母爱的复杂性理解深刻,很难想象这是她的处女作。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这个故事,可以直接翻到中译本的译后记。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也许并不算是一个新奇的故事,但是作者却把它铺展的那么耐人寻味。一开始作者便通过不同的场景将故事中的所有主角摆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种了解会随着故事的推进变得深刻。我们不应当对故事里的每个人过早的下定结论,应当充分关注引领他们行为的背后的那些东西,比如印度的文化。异域的文化总会让人困惑,不是吗?不应该因为我们的某种不认同就把其一棒子打死。细致的描述引人入胜,让读者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每一个人。如果你能把故事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你会学到的更多。故事里面人物的选择会对你面对的一些问题指引方向。
    ”---douban storerice
  •   一直认为印度题材的小说一直不如电影来的吸引人,事实上也如此,也许是翻译的文字的缘故,读一些印度题材的小说总觉得很枯燥。但这本还不错,无论是翻译,还是故事,都挺吸引我看下去的。小小的遗憾就是戏剧感稍微欠点儿,也许作者讲求的是写实吧。
  •   一个抛弃爱女的人、一个保密身世的人和一个渴望归根的人──共同交织出的一段关于亲情、文化和认同的故事。写卡维塔的那些让人动容。
  •   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故事,虽然不至于太戏剧化,但总会消耗我们的情绪和精力。这本书的故事如此自然平实,让人有着深深的共鸣。书中描写一家人在孟买的打拼尤其真实。
  •   不是说故事,相似的是其中传达的印度元素。
    读完之后更加想去那个国家看看了
  •   感觉有点太写实了。不过还是非常好看的,对于了解印度风情来说,可谓大开眼界!
  •   不错,看过之后,两个母亲都是为了爱。都在努力维护着这份爱。很感人。
  •   你闲来无事,又不知看点什么时可以选她
  •   挺好的,感动!
  •   里面的女主角有点太任性了 不是很喜欢
  •   同学推荐的 真的不错
  •   写得一般般,不值得收藏。
  •   主人公最终找到自己的想要的!选择了自己所选择的。
  •   觉得挺可怜,还行啦情节吸引
  •   内容一般,没有太震撼的感觉
  •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质量不错,很满意
  •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不如那本《不存在的女儿》好。感觉表达得很浅薄,不具有深刻性和细腻性。没有启示。
  •   实话说吧,这本书真的写得很好,让人忍不住一直看一直看,但是装帧有问题,不知道是出版社的原因还是什么的原因,从154页直接跳到了251页,然后再往回跳到180多页,不知道别人有没有一样的遭遇,除了这个问题,可以说这本书堪称完美。
  •   同事極力推薦買回公司圖書室
  •   质量不是一般的差,真搞不懂当当现在的服务质量怎么能差到如此境地
  •   封面很好 内容不错
  •   为之感动了
  •   比较感人的一本书
  •   故事不温不火大团圆的结局
  •   秘密的女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