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山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宁肯  页数:374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池莉万事皆有因,从不写序的我,之所以序宁肯的《环形山》,最直接原因来自一次酒后。去年夏季的一个颁奖晚宴,获奖者宁肯很快就喝高了。他摇摆着失控的身体,热情地过来敬我酒。见势不妙我竟没有躲开。结果不幸被宁肯近距离喷中,数点饱含酒气的油花,污了我一件上好衣裳。就这一刹那,我窥见了宁肯和我同样的一种隐秘心理:不愿意得罪人!理性上我们清楚地知道利弊,这类热闹场合也不是过于逼人,人完全可以不必勉强自己。但有时候,道理没有面子大,偏就是要硬着头皮,怎么都不愿意得罪人——人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人都是矛盾体,却人人并不都会因为内心充满矛盾而成为作家。只有天生的作家,他的内心敏感和矛盾与生俱来,纠结缠绵至灵魂深处,不安和战栗到你必定经由文学书写之途,方得解脱。这简直可以说是一种疾病。直至今春阅读了宁肯的《环形山》,蓦然回首去年夏季的酒宴,一种感觉就出来了:宁肯是一个天生的作家。一个文学书写疾病患者。天生的作家比之后天的作家,我认为他们具有完全不同的质地。后天的作家为社会所生,天生的作家为文字而生。就文学品质来说,天生的作家具有更高的期待值。《环形山》正是如此。《环形山》很固执也很漂亮地书写着矛盾:脑袋与身体的矛盾;脑袋与身体的南辕北辙;既要脑袋清醒又要保住脑袋;脑袋一主宰,就发现了不可救药的身体;身体一主宰,就发现啥事都已经做出来了。就这样,宁肯用《环形山》进行了一次自残性探讨。以至于嬉笑怒骂与调侃都难解恨,自嘲至地痞流氓腔调也空结愁。好看之处,就在这里。好看之处,还有宁肯写粗鄙。之所以要重点说说粗鄙,是因为好像粗鄙这个东西,由于对年轻读者极有感召力,更加上写起来又比较爽,不少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或者作家年轻的时候,都乐于写粗鄙。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都写得比较难看,显脏,恶心人。把粗鄙写得好看是有相当难度的。粗鄙本身的低文化属性,决定了它生命纹理的简陋和粗暴。想要拥有文学魅力,仅有原始粗鄙是不够的。宁肯显然有自己独具的匠心,他决意要写粗鄙的时候,就已经充分注意了人物形体与态度的设置和站位,于是粗鄙立刻就获得了一种整体协谐感。在矛盾漩涡中粗鄙,在思考激流中粗鄙,聪明机灵的粗鄙,不甘粗鄙的粗鄙,随着小说的推进,人物生命源源不断注入文化能量,粗鄙也就变得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起来。应该说这是一种蒙艺术之神青睐才有的文学直觉和悟性,其含有技巧更超越技巧。此番《环形山》是再版,首版除了获得许多文学评论家的溢美之外,也获得媒体的贴标:“嫖客与爱情”的故事,或者“谋杀与侦破”的故事。据说宁肯是为了“可读性”设置某这某那故事的。可是我觉得,2006年那时候的宁肯比现在更要稚嫩,当时一准被媒体绕进去了。《环形山》分明是一部布满精神创伤与心理矛盾的苦涩自语。其所具有的文学感染力,完全可以抵达更加广阔深远的时空,根本无须靠嫖客与谋杀增加所谓“可读性”。可读不可读,其实作家本人永远无法知晓,因为那是上帝的事,乃命中注定。我则会说: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小说。关于无视爱,践踏爱,侮辱爱,直到蹒跚学步跌跌撞撞试图走向那个叫做人类之爱的东西。尽管路途遥远,人们已经启程。正如宁肯借苏瘸子以嫖客的口吻作了一个很真诚的表白:“无论我曾有过多少某一类女人,就爱情而言,我仍然是一个处子。”正是,在当今中国,爱是最稀缺资源。我们任何时候开始懂并开始爱,都为时不晚。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内容概要

  他是一个瘸子,精于数学,酷爱希区柯克,曾是传奇教师,后来机缘巧合成为一个私家侦探。他有一个模样酷似高仓健的女助手,两人有着纠缠不清的情爱关系。受简女士之邀请,他来到北京郊外的一个生态庄园,为简女士写传记。但慢慢的,他发现庄园里隐藏着各种秘密。
  他跟踪经常梦游的简女士和沉默寡言的马术教练来到一个隐蔽的场所,见到三位被简女士制作成活标本的男人,以及自己曾经爱恋的少女苏未未。于是,各种爱情与阴谋的戏码开始上演。
  《环形山》通过描绘奇异的社会景观,呈现出人们病态的心理和极端的行为,暗示了现代人在物质武装下的精神荒芜。

作者简介

  宁肯
  当代最具探索意识的作家之一。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西藏生活多年,现任《十月》杂志主编。
2001年《蒙面之城》出版,轰动文坛,畅销一时,荣获老舍文学奖、《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全球中文网最佳小说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提名。
  此后十多年,相继出版了《沉默之门》《环形山》《天?藏》三部长篇,每部长篇都深受好评。《沉默之门》获得红楼梦文学奖、鼎均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提名。《环形山》因其独特的风格,被评论界认为是“一部为中国文学增加异质的小说”。《天?藏》再次获得老舍文学奖、首届施耐庵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被认为是一部无论形式内容都“可以反哺欧洲的小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简氏庄园有多么邪恶,我就有多么神秘,这也是我不曾料到的,特别我还曾是“女子十二侦探”的幕后人,而至今没一家报纸能采访到我,因此罗一的美女侦探再度被推向媒体前台。一家时尚娱乐周刊特别可恶地推出了我与“女子十二侦探”在一起的专题豪华版,我会见美女侦探的酒会被描述为我破案归来的酒会,酒会场景和细节被尽情展示:我与十二美女的合影;与每一位美女的碰杯;与罗一牵手款款起舞;甚至我摘掉苏姑娘的墨镜、我的某一神态、我抽象地对着天空的致辞——整个一本周刊都是我和美女侦探的报道。除了苏姑娘——我举证她妹妹谋杀,她恨得我咬牙切齿,所有的美女都接受了采访,虽然她们并不了解我,之前连听都没听说过还有我这么个人,但是她们都尽可能多地谈论我。 罗一成为我最权威的发言人,被记者追逐,在事务所召开新闻发布会,讲述了陪同我第一次到简氏庄园的情景,谈到对简女士如同魔鬼的印象,谈到我们怎样保持热线联系——完全是胡扯。不过她的确知道得很多,因为我跟苏姑娘说得太多了。罗一把我描述为英雄、独行侠、新世纪以来最成功的侦探卧底,同时显示我们之间有多么亲密,简直就是两个不同战场的战友。周刊把我们说成是绝配,天造地设的一对,我们在酒会上的照片充分证明了这点。如果我是孤胆英雄,那么她就像英雄的密友。然而她也找不到我,她无法提供我们更多在一起的亲密的照片,她连我现在在哪儿都不知道,她无法向媒体交代。所以,她才轰炸我的手机,昏了头扬言要把我们的“结晶”扼杀掉。 初冬,北京被一场初雪覆盖,一场小雪就让城市基本不动了。交通堵塞,整个城市道路如同停车场。审判在这一天来临。因为涉及到死刑,案子移到市中院。如果在县法院,这天无疑会让更多记者叫苦,估计整个通往县城的路都会瘫痪。现在好了,在市中心。这是媒体最后的机遇。审判已让娱记等得太久,因为再无兴奋点可挖,公众已陷于淡漠期。现在好了,高潮即将来临,那么再回顾一下前期的报道,再一次让读者兴奋,因此预热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在媒体上开始了,有些小报还推出了倒计时、有奖问答。

后记

1964年7月31日,美国太空船“徘徊者”7号坠毁之前17分钟拍下了人类第一张月球照片。照片中最大的环形山名叫阿尔芬斯环形山,上面是帕提玛斯环形山,下面是阿喀琉斯环形山。环形山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中套着一个小环形山,有的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有的中心坑穴深达八千多米,四周是岩石。我愿在这次修订版的后记中再次引用本书的开头,因为“环形山”这一概念对本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简女士赴死时说了一句类似咒语的话:“……我在环形山等你们。”的确是一句咒语,但也可以看做是祈祷。事实上本书在写作时一直叫《环形山》,出版时改成了《环形女人》,现在有机会修订,我决定重新改回来。如果世上有最荒凉的山脉,无疑是我们每天晚上瞩望的月亮上的环形山。地球上任何一处的荒凉都无法和月亮相比,我们瞩望月亮,实际上也不仅仅是瞩望它的美丽,也是在瞩望某种荒凉。是的,荒凉——无论当今人类的荒凉感,还是生态破坏后自然界的荒凉——是本书真正的主题。当时名为《环形女人》不过是权宜之计,自己不坚定,现在感到后悔,感谢时间给了我修正的机会。的确,小说写了个女人,一个内心如环形山的女人,因此在我的写作中比较另类,不像纯文学,不是通俗小说,也不是两者的结合,所谓的“雅俗共赏”。这些都不是,也根本没想这些,只是自然而然地写成了。那么它是什么呢?我自己说不清,读者或批评界对此书的评价亦大相径庭,有的认为是我所有小说中最有价值的,说它给中国的小说增添了异质的东西,有的说它恶俗,混乱,低下,恶心,无聊,各有各的道理。无论如何,我想一个作家有一部自己和读者都一时看不清的小说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也因此,这次修订不会是主题上的与结构上的增删与调整,与批评无关。主要是段落与叙述语言上的修修补补,让所有的局部与叙述语言都清晰起来明亮起来,当然,这丝毫改变不了本书整体上的浑沌与晦暗与价值观上的分裂、荒凉。说到荒凉,我非常愿意把我与本书最早的一位编者的一段对话再次献给大家。这位编者读过本书受到很大刺激,她在第一时间对我说:“读完你的小说,已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我对黑暗和孤独习以为常并且热爱,然而你的小说让我感到了一种更大的黑暗与孤独。美丽的假象被剥去,丑陋触目惊心,读完一段我抬起头来就似乎觉得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周围的一切都那么不真实。我之所以感到恐惧跟小说里面的密室或者谋杀无关,是小说的内在的力量让我感到恐惧。总之读你的小说就像一个梦境,读后有大梦初醒的感觉,让人恍恍惚惚,却又明明朗朗。你的《蒙面之城》和《沉默之门》这两本书无论怎样荒凉,都有一种人的意志的建构力量,而这本书虽然更有后现代色彩,但也让我有一种釜底抽薪的茫然与无着,难道你不能给读者一点点温暖吗?哪怕在最后给一点点?”我当时的回答是“不能”,现在,我的回答依然如此。是的,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绝望之书,某种彻骨的绝望情绪至今挥之不去,而且事实上越来越密不透风。我觉得如果怀有同样绝望情绪的读者能在阅读本书后宣泄了某种刻骨的绝望情绪,就算达到了本书目的。感谢“浦睿文化”,感谢本书的读者。2012年4月10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执着于创伤记忆与西藏情结,对峙于历史与现实,始终保持着前驱的姿态,使宁肯成为一个中国最独有的小说家。他的独特性他人都无法取代,所创造的文学世界充满思考和令人不安的惊叹。他是中国最有个性和十分罕见的作家之一,就是放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也有自己独有的舞姿和歌声。    ——阎连科    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小说。关于无视爱,践踏爱,侮辱爱,直到蹒跚学步跌跌撞撞试图走向那个叫做人类之爱的东西。    ——池莉    这是一本绝望之书,某种彻骨的绝望情绪至今挥之不去,而且事实上越来越密不透风。    ——宁肯

编辑推荐

《环形山》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盛赞!宁肯是一位有着非凡勇气与才华的作家,他的作品将尖锐的政治批评与深刻的人性解剖结合在一起,将瑰丽神秘的西藏高原的风情与喧嚣的都市场景联系在一起,将现实的无奈生活与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苦苦追求融为一体。但更为重要的是,他用丰沛的想象力和博取众采的胸怀,创作了属于他自己的故事和文体。阎连科、贾平凹、马原、格非一致推荐!池莉专文作序!国内唯一一位两获老舍文学奖的作家宁肯代表作品!一部关于爱与荒凉,病态与极端,虐恋与欲望,物质与荒芜的现实主义杰作,以幽暗放肆的笔触,悬疑小说的构架,直抵这个时代各种荒凉与残酷的爱。

名人推荐

执着于创伤记忆与西藏情结,对峙于历史与现实,始终保持着前驱的姿态,使宁肯成为一个中国最独有的小说家。他的独特性他人都无法取代,所创造的文学世界充满思考和令人不安的惊叹。他是中国最有个性和十分罕见的作家之一,就是放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也有自己独有的舞姿和歌声。——阎连科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小说。关于无视爱,践踏爱,侮辱爱,直到蹒跚学步跌跌撞撞试图走向那个叫做人类之爱的东西。——池莉黑色的反叛或拒绝因为写作的关系,几个朋友每隔一段时便会有一次聚会,有时稍稍频繁,有时则不。这种聚会虽然只是吃饭喝酒或是参加各种活动,但聚会时的话题却总是围绕着文学与写作。宁肯认为他更多地是靠直觉和感受来写作,但这并不是说他的写作全凭才华的放任挥洒,恰恰相反,宁肯的所有创作都是建立在勤奋的工作之上。我曾经和他说起法国作家艾什诺兹一个小说通常写四遍,即写完一稿,放在一边,然后写第二稿,然后第三、第四,并以为那是一种很难学习的写作方法,宁肯则回答说,要说起来,他的每个自然段起码也都改过四遍以上。宁肯的想象力有时在我看来十分离谱,但结果却总是让我意外。记得有一次我们结伴去顺义山脚下的一个农庄,傍晚的时候,夕阳还未西下,黑暗已经从四面升起,将整个山坡收拢,作为习惯于灯火辉煌的城里人,我们禁不住感到一种阴森之气。玩笑中,宁肯说,对了,我有这么一个构思,表面上,农庄的女主人致力于绿化荒山,采菊东篱,但是在山庄的某个房间里,还不知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说,将她以前所有的负心情人制作成人体标本什么的藏在某个角落。之后大家还往这个构思上添油加醋,但是,以我拙于情节构思的才智来看,这情节实在太过天马行空,诡异离谱。在傍晚的山脚下,因为怕黑大家说笑罢了。但是,正是以这样一个山庄,以这样随便说说玩笑般的构思,宁肯完成了他的第三部小说《环形山》。这部书虽然情节离奇,但仍延续了宁肯骨子里反叛与拒绝的色彩,只不过更加黑色,同时也多了一种从容与超然。宁肯小说的核心性格就是反叛。第一部作品特点最为鲜明,马格的流浪生涯系列出走与拒绝,这些反叛不仅仅是超出了世俗的理解与考虑,甚至也远远有悖于理智的讨论。马格的所有出走与拒绝,或许只给出了部分的心理上的或者是人物性格上的说明,但他的那些拒绝却远远不是在理论上清楚而明确的。《蒙面之城》中宣泄出这种反叛精神,而《沉默之门》,在某种意义上,则给出了那种反叛的由来与根源。《沉默之门》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诉说了如果不反叛会是何种下场,那就只能发疯。如果说在《蒙面之城》中是狂野的反叛,那么在《沉默之门》中则是压抑后的发疯,而到了《环形山》,宁肯则稍稍变得有些超然,他的笔触开始生发出一些谐谑调侃的意味,私人侦探的“踮脚”设定颇有象征意义,意味着一切都是摇晃的不确定的甚至否定性的,他所面临的世界似乎不再像《蒙面之城》中那么庸俗世故,也不再像《沉默之门》中那样变态压抑,现在这个世界,在《环形山》中则变得疯狂而喧嚣。在《蒙面之城》中如果是沉着的不妥协的拒绝,在《沉默之门》中则是令人绝望的痛苦呻吟,那么,到了《环形山》,宁肯则开始怀着谐谑调侃的心情观察和玩味这个充满喧嚣与骚动的世界。有人说《环形山》受到蒲松龄的启示,将卡夫卡融合到希区柯克之中,这些说法我认为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宁肯找到了一种新的心态把握他的小说世界。蒲松龄、卡夫卡或希区柯克,那只是一个作家多种素养的一部分而已,它们对作者的影响总是神秘的,不该简单地成为人们谈论作品的标签。宁肯的作品中充满了反叛、疯狂与黑色情绪,但是我接触的宁肯却是一个非常厚道与随和的朋友。如果说“风格即人”在散文家比较明显,那么在小说家显然复杂得多。小说是间接的艺术,却可能更本质地体现一个人,但这种本质却不一定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这大约就是小说家的复杂性吧。——魏高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形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环形山》通过描绘奇异的社会景观,呈现出人们病态的心理和极端的行为,暗示了现代人在物质武装下的精神荒芜。
  •   看了池莉写的序,引起我很大的好奇心。
    心理描写贴切到位,是我喜欢的小说类型。将粗俗事件的描写变得细腻美好,甚至有点像是双城记里描写的风格。
    内容看了一半,还没看完,里面关于侦探的那个女助手的形象有望成为现代文学里一个经典形象的潜质。
    总之推荐购买和阅读。。。
  •   侦探、二奶、沙尘暴、环保、庄园可以揉在一处
  •   非常好不错的,当代作家也有一些好作品
  •   如题 可读性非常强的一本书 人物搭配有些怪异 但确实是一本成功的小说 作者很会讲故事
  •   一本对现代人思想进行剖析的书,写出了当今社会一些人精神病态,一本值得阅读思考的书籍
  •   对于这个作家,我只能说对我影响很大
  •   侧柏总会高过灌木。诠释了爱。
  •   侦探的元素,深刻的哲理,书写的广度。。。都到了。。。只可惜,魂儿没了。
  •   书还没有看,不过各方面都很好
  •   孩子看了说是讲女人的书,他说还可以,建议我可以看
  •   不错不错啊,很好的书,值得一读。
  •   书的质量好的,朋友很喜欢。
  •   很不错,正在读。。。。。。。。。。。。。
  •   刚开始看不懂,后来好像也没懂
  •   读完后只感觉压抑。人性的阴暗被放置于显微镜下,看似清晰,却被无穷放大。
  •   这是我读到的最不一样的书,我到至今还尚未领悟他完全所语,不过很有意思,很有想法,让你看完感觉,嗨,真的不一样。我会好好理解并好好理解的。
  •   拜读中,有些晦涩,的确是一本“绝望之书”!!
  •   书挺好的,池莉作序,可惜第175页缺印少字,第一次买到漏字的书,过了换货期限了,很不爽。
  •   蒙面之城》到《环形山》,宁肯的每本本都值得一读再读。《环形山》跟其他三本相比,保持了一贯诗意、内省的风格,同时在情节上很好看。
  •   噱头太多了吧。自己又不好好解释。没意思。
  •   内容很丰满,看到了很多看不到的地方
  •   感觉内容整体有点儿冷,晚上看不知觉就被带入情境中,觉得有点儿怕。。嘿嘿。。有些不懂作者想表达些什么,可能看的不深入。。书的纸质不错。字体有点儿小。不过很清晰。
  •   终于等到了这本书的再版,一如既往地喜欢!封面也很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