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班级的建设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永生  页数:326  字数:27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的基本场所。影响班级建设的基本因素是班级中的交往互动。班级中的交往互动是指班级情境中不同主体间(包括主体自我间)相互的作用与影响、沟通与协调、矛盾与冲突的行为或过程。其核心主要包含三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性、社会性以及自我伦理性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个和谐的班级,应该是知识性关系、社会性关系和自我伦理性关系皆协调运行的结果。事实上,班级中交往互动的这三重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承载了班级的各种重要功能,包括知识信息交流、社会能力培养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等。当然,这三重关系也由于各种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形成不同作用状态,会直接影响班级的性质变化,制约着班级建设的各种形态的形成。    本书借鉴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研究了班级中交往互动的主体、功能、类型、具体过程以及在具体建设实践中应该秉持的原则,试图查明班级中交往互动的三重关系在班级建设中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本书以实验学校一线老师的实践材料为基础,具体研究了随着班级建设过程的推进而呈现的班级的社会组织性质、社会系统性质和特殊初级群体性质的嬗变,以及和谐班级建设的具体实践范型。    本书努力突破既往班级研究较注重笼统的师生主体管理类型关系分析的局限,提出了班级交往互动主要是知识性、社会性和自我伦理性这三重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班级性质是动态的、变化的,努力建构班级交往互动理论的架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班级建设理论。同时,本书的研究与实验学校的班级建设实践紧密结合,以交往互动理论为指导,突破长期以来在苏联工学制集体主义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班级建设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初步探索班级建设的几种操作模式,丰富和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主体性教育实践。

作者简介

李永生,男,1966年12月生,安徽合肥人。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曾在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做副校长,主管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信息技术等工作。近年,在教育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期间,在《新华文摘》、《教育评论》、《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班级和谐的“细脉” 第一节 班级建设的新视界 第二节 和谐的“细脉”——班级中交往互动的三重关系 第三节 “细脉”的律动模型第二章 我们都是局内人 第一节 我们不是旁观者 第二节 局内人之间 第三节 局内的生存第三章 类型与过程 第一节 班级中交往互动的类型 第二节 班级中交往互动的基本过程第四章 魅力与规约  第一节 班级交往互动中的魅力及体现  第二节 班级中交往互动的规约的秉持第五章 从有序到和谐  第一节 国内外班级建设及交往互动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关于班级性质的纷争  第三节 从有序到和谐  第四节 以班级性质动态观分析交往互动第六章 和谐班级的建设——班级建设的三种具体形态 第一节 社会组织型班级的建设 第二节 社会体系型班级的建设 第三节 特殊初级群体型班级的建设 第四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班级建设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班级和谐的“细脉”  第一节 班级建设的新视界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说过,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在班级情境中,作为连接人与人、人与事的中介的交往互动,对其深刻的说明、理解,可以触及和谐班级律动的“细脉”;深入把握其本质内涵,就可能获得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班级建设和研究的嘹望和谐班级建设之新视界。  透视班级中的交往互动交往,在英语中是communication(或Intercourse),意为the act of communicatin9,动词意为to share or exchange informa—tion,etc.。在汉语语境中,是人际接触、来往的意思,有沟通、传达、交流、共享信息之意,强调“相互”和“共同”。交往应该是寻找和发现共同点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寻求共识和“共视”的过程。按哈贝马斯的观点,交往行为是主体间以达到相互理解为目的的一种“意见一致”。这种意见一致,不能是一方作为主体,通过处置或外在干预强加于对方而产生的。  互动,在英语中是interaction,意为“act on each other”,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意。互动是指凡发生相互作用的行为。在符号互动论中,芝加哥学派认为“互动是与他人和群体之间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即“双方能够相互识别对方,预期对方反应,以便彼此适应”。因此,他人和群体就成为人们情境定义中的对象,自我是另外一个在人们的情景定义中非常重要的对象。在符号互动论中,爱荷华学派则认为“互动依赖于角色过程,经常包括那些服从于情境期望的行动”。⑤简单地说,互动既有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行为发生,也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行为的发生。  国内学界对交往和互动的内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认为,互动“就是指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互动的实质在于,元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和往返活动”。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认为,交往是指“由于共同活动的需要而在人们之间所产生的那种建立和发展相互接触的复杂和多方面的过程”。关于交往性质,目前有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是“联系说”(丁立群,l992),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问的社会联系”。③第二种是“相互作用说”(王玉恒,1993),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④第三种是“活动说”(韩明谟,l992),认为“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问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谐班级的建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希望理解如何开展和谐班集体的建设有切实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