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时代的宗教与教育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作者:滕志妍  页数:249  

内容概要

不论在教育世俗化的道路上走多远,各国都得在公共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保留宗教文化知识教育。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宗教本身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
第一章 追本溯源:教育世俗化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教育世俗化思想的社会历史渊源
第二节 启蒙运动与教育世俗化思想的正式提出
小 结
第二章 他山之石:西方主要国家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政策探索
第一节 教育世俗化运动与世俗教育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西方各国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模式及成因
第三节 当代西方主要国家宗教与教育关系的新情况与新对策
小 结
第三章 历史回眸:民国时期我国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政策
第一节 前奏:西学东渐与启蒙思潮
 第二节 演进:民国时期宗教与教育关系基本政策之演变
 第三节 特例一:庙产兴学与国民政府的汉地佛道教政策
 第四节 特例--:伊斯兰新文化运动与民国政府的回族教育政策
 第五节 特例三:非基督教运动与教会教育政策
 小结
第四章 政策梳理:新中国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政策的变革抉择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宗教与教育关系政策
 第二节 1957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宗教与教育关系政策
 小 结
第五章 实证透视:当前我国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状况
 第一节 我国中学教科书中宗教内容的文本分析
 第二节 学生与准教徒的叠合身份认同
 第三节 甘南藏族自治州寺院与学校的博弈
 第四节 阿语学校对回族两极教育需求的调适
 小 结
第六章 理性探索:世俗化主导下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平衡与调适
 第一节 宗教与教育关系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在世俗化取向主导下理性调适宗教与教育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补记

章节摘录

  宗教除了是一种特定形态的思想信仰外,还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文化是与自然正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由人创造的,实质上就是“自然的人性化”,即人化,而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产物则是“人化的自然”。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广义的文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是以各种各样民族的、区域的、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它反映现着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的文化则指人类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是由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宗教是人性异化的产物,也是人类的创造,是人性升华和放射,并客观化、对象化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因此,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宗教的文化性是显而易见的。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社会文化之提升,国民精神修养的熏陶有积极的贡献。世界诸多制度性宗教对人类文化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科技快速而惊人地发展,人类社会仍与宗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国民教育体制中禁止宗教教育,会使人类重要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失却有效的传递途径,但是若允许在国民教育中施行宗教教育,则又可能违背宗教自由与政教分离的原则。宪法学者认为“如果与特定宗教的教义无关,而以一般的养成宗教的理解与情操,为国家教育的基本方针,则与信仰自由原则并无矛盾,而为宪法之所许。因此,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叙介各类宗教,并作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解释,甚至将之纳入正式的课程并不违背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俗化时代的宗教与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