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前后

出版时间:2009-0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作者:【英】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  页数:178  译者:孙艳萍,石冬梅  
Tag标签:无  

前言

  古老而智慧的中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绚烂的文化,先秦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的思想学说,基本界定了此后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并且演生为内在的精神价值,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规约着这片土地上亿万斯民的心灵世界。然而,近代中西文明碰撞交汇,以及斯时中国所处的特定历史情境,不仅让我们对那些来自海洋异质文明的了解成为当务之急,而且在这种了解背后更承载着文化和现实的双重使命。自晚清第一批试图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开始译介西方学术文化,形成中国西学译介涓涓细流,递及民国时代新学人的大力引进而渐成滔滔之势。他们内心孜孜以求的不仅仅是文化意义上的习知,更希图通过对西学的了解,滋养和更生己国之国民精神,以实现近代中国求富求强的急切历史诉求。  时至今日,中国致力社会现代化的努力和全球趋于一体化并肩而行。尽管历史的情境迥异于往昔,但中国寻求精神补益和国家富强的基调鸣响依旧。在此种情形下,一方面是世界各国思想文化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仍然渴盼汲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以图将之融入我们深邃的传统,为我们的文化智慧添加新的因子,进而萌发生长为深蕴人文气息、批判却宽容、自由与创造的思维方式。惟如此,中国的学术文化才会不断提升,中国的精神品格才会历久弥新,中国的现代化才有最为坚实长久的支撑。

内容概要

F.M.康福德(1874-1943)是英国著名古典学家和诗人。1899年至1943年任教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一生著述颇丰。    本书是作者在四篇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是有关古希腊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涉及苏格拉底时代前后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等内容。在书中,作者以苏格拉底为分界点,将古希腊哲学史分为四个阶段:苏格拉底之前的爱奥尼亚科学、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当然,作者并非只探讨这几个人,和他们同时代的其他重要学者及学派也有所涉及,对亚里士多德以后的斯多噶派和伊壁鸠鲁学派也有论述。

作者简介

  F.M.康福德(1874-1943)是英国著名古典学家和诗人。1899年至1943年任教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一生著述颇丰。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第一章  苏格拉底之前的爱奥尼亚科学第二章  苏格拉底第三章  柏拉图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译名简释索引爱奥尼亚哲学是科学的吗?毕达哥拉斯传统中的神秘主义和科学柏拉图与奥尔弗斯柏拉图的多神论:一个致歉柏拉图的国家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苏格拉底之前的爱奥尼亚科学  在讲座的过程中,我将谈到希腊哲学中最具创造力的整个时期——苏格拉底之前爱奥尼亚的自然科学、苏格拉底本人的哲学以及他的主要继承者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我并不打算简要勾勒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这近三个世纪的思想史,我只想阐释为什么苏格拉底的生活和工作突出标志着那段历史的关键点或转折点。我们将会谈到前苏格拉底时期,然后谈谈苏格拉底,最后要讲到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发扬光大了的苏格拉底哲学。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名字被用来描述他之前和他之后的希腊哲学?  柏拉图在他的一部对话录中已经让苏格拉底自己描述了他所引发的思想革命,也就是苏格拉底是如何将哲学从研究外在的自然转移到研究人以及在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目的?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死的当天,他和朋友们的谈话触及了这样的问题,灵魂是否是一种有始有终的东西?这个问题要求人们重新检视原来对于短暂事物的形成和消亡的解释。让我来回顾一下这段著名对话。  苏格拉底开头说到,在他青年时期,他急于知道哲学家们如何解释世界和生命的起源。但是他不久就放弃了这种关于自然的科学,因为他对那些已给出的解释和理由感到不满意。例如,当时认为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发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冷热的运动引起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苏格拉底前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非常喜欢古希腊的历史和哲学史,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西方哲学的发源地。
  •   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古希腊哲学。本书的特点有点儿向中国学者的考据,着重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进行考证和解释。总体来说,限于作者的学术视界,本书对于义理的阐发上有很大的不足。但这无关紧要。一本书有一本书的价值就够了。
  •   这个书的题目似不宜这样翻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