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吉他射击的人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意)巴里科  页数:177  字数:172000  译者:罗晋标,陆素珍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收录47篇文化随笔,内容主要涉及音乐和戏剧,但也有影评、书评、体育、绘画、科技、考古、宗教、政治等广泛领域的文章,均为巴里科为意大利《新闻报》和《共和国报》撰写的专栏,向我们展现了意大利这个古老国度的当代文化生活全貌。文章中充满了一个观察家的独特视角和文化品性,深邃优美,富于哲思。因为是发表在报章上的随笔,所以篇幅的要求使得作者在惜字如金的条件下主题铿锵却又不失精巧雅致,巴里科堪称一位《用吉他射击的人》。

作者简介

阿利桑德罗·巴里科(1958-),生于都灵。1991年出版个人的首部小说《愤怒的城堡》,以风格清新受到意大利文坛瞩目;1993年推出第二部小说《海洋,海》一跃成为意大利年轻人中风靡一时的明星作家。
他是欧洲各种重要文学奖的常胜军。《海洋,海》一书在意大利赢得维多雷古文学奖和波斯克城堡文学奖;《《愤怒的城堡》甫一出版就同时获得法国著名的梅迪奇外国作品奖和意大利康彼埃洛处女作奖;〈蚕丝〉出版后更立刻登上意大利畅销书排行榜,迅即盘踞欧洲各大文学书籍的畅销书排行榜。而他1999年的新作《城市》,在出版的头几个月仅意大利就有二十万的销售量。他的剧作《海上钢琴师》被朱塞佩·托纳托雷改编拍成电影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
他的作品属于后现代主义,笔调优美抒情神秘,故事情节仿佛寓言传说,意在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欲望。
巴里科同时也从事音乐评论,在意大利主持一个有关歌剧和另一个有关文学的电视节目,享有极高的声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劳里埃·安德逊行星  滚球  没有切利比达克的一个夜晚  埃布拉  复杂性(一)  复杂性(二)  世界的起源  街头演出的《迪多内和埃内阿》  饼干厂里的一个破碎城市  孤独的公牛  日常的小梅兹奎塔  整个斗牛的分分秒秒  在瓦莱塞的一点非洲  帕特·加雷特先生  为天堂的最后演奏  要坚强,挨饿,活着第二部分   星星,条条,蘑菇番茄酱  布赫梅塞(一)  布赫梅塞(二)  钢琴科学家  没有脸和没有害怕的人  毫无活动的斯卡拉歌剧院  橄榄球的激烈舞蹈  乌托邦法庭  在男高音的日子里  唐·乔万尼走千里  爱丁堡(一)  爱丁堡(二)  爱丁堡(三)  幕间插入  波希米亚人第三部分   东京(一)  东京(二)  《毁灭》:一个世界的目录  大家都去斯卡拉歌剧院  橡胶人  当他们为王的时候  网上看哈雷-博普彗星  最后的女明星 ……

编辑推荐

  意大利著名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电影作品《海上钢琴师》编剧、原著作者继卡尔维诺和艾科之后,当代意大利文学最令人瞩目的先锋小说新星。  巴里科从周围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入手,进行有条不紊的梳理和剖析,其文字的精美与精确相映成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吉他射击的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如果看看人家给报纸写的文章,再看看我们报上那些所谓的文化随笔或评论,真是差别太大了。是一本很读也很有意思的书。
  •   很有意思的书,思想很特别,值得一读~
  •   唉,说什么好呢。冲着作者去买书,谁知道居然与《海上钢琴师》的差距如此之大!透过文字依然能看出作者写《海上钢琴师》的风格,只是那万恶的翻译……纯粹就是Google翻译机器翻的水平么!失望啊!我还不如去看意大利文译成的英文版呢……
  •   作者应该是个高手,作为报纸上嬉笑怒骂的随笔,行文自然与小说有不同,而且专栏文章,还难免有故意“绕包”凑字的嫌疑,但抛开这些,作者思想尖锐,文字也有趣,可惜的是,翻译的语言风格盖过了作者的语言风格,读起来就那么累,必须有超常的耐心和出色的语文基础重新翻译译文。再一个累的地方就是排版太密字太小。
  •     非常不错的评论家,虽然这本书翻译的有些语无伦次,却无法遮掩其深邃的笔力和调和的色彩。意大利作家阿利桑德罗·巴里科(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电影作品《海上钢琴师》编剧)运用自己广博的学识和视角倾力打造了这47篇优秀评论文,内容极其丰盛,涵盖了音乐、戏剧、影评、书评、体育、绘画、科技、考古、宗教、政治等广泛领域的题材,可谓满汉全席的大宴了。为之叹服。
      
  •     翻译的烂已经严重到影响阅读的地步了
      不过尽管如此
      你还是如同用伤风的鼻子仍然能嗅出晚餐的香味一样感受到巴里科的奇特的思维。
      写日本那个太绝了。
      多么可惜这个版本的翻译不好。
  •     Alessandro Baricco是个不错的评论家,风格很犀利,很有力度,然而这一切只有你读了原文,或者是读了好的译文才能深刻理会,可惜这本《用吉他射击的人》中文译本不能带给大家真实的感受。
      
      今年的文化周Baricco先生自己也来了北京,他所有发言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si trovano sempre errori...”,意思是说人们阅读他的作品总是能找到错误。这种情况是难免的,可贵的是他敢于正视。当然,正视的前提还是要有水平的。
      
      明说吧,《用吉他射击的人》被翻译给糟蹋了,我做过考证,当初在自己的blog上激动地写下:
      
      “用吉他射击的人——翻译评论之不作评论
      今日有幸买了本前人民日报驻意大利记者,被意大利政府颁发“功勋骑士”的罗先生的译作:《用吉他射击的人》。该书为意大利著名作家ALESSANDRO BARICCO散文集的中文译本,最后一篇文章的名字就叫做《用吉他射击的人》,为BARICCO的一篇书评。原文与译作如下,在下才疏学浅,于此不作评论⋯⋯“
      
      原文在此就不呈现了,在下后来所做的考证翻译如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体会一下好作品被翻译糟蹋会给读者带来多大的痛苦。
      
      用吉他射击的人
      
      如此开始。几十个流浪汉,挤在一节火车车厢里,酒气熏天,侃侃而谈,相互打闹着。运货的车。闭上眼睛,闻都闻得出来。火车南下芝加哥,穿越着40年代的美国。年少的,年老的,什么样儿的人都有。话说个不停。而且,还都好说个话。他们说着:咱们,打哪儿来啊?这辈子,都做错啥了呀?然而这些都不在乎,他们歌里唱道: this train is bound for glory,这列火车驶向荣耀, this train,这列火车。
      
      他们还真是乐于此道,热情不减,接着什么时候就有谁掉出去了,掉了一半出去,两只脚晃荡晃荡,就快碰着地面了,飚风弱旗,让人心惊肉跳的。当火车放慢的时候,他跳了下去,开始跑,凌空抓住了擦身而过的沿梯,爬了上去,一阶一阶,上了车厢顶。风吹着,景移着。那人随身还带了把吉他。播弄了几个音符。顶上那边,还有其他三个人。他们凑在了一块儿。望着天空,畅想那雨水。明尼苏达的天空,就是一段故事。朵朵白云,接着是乌云密布,然后大雨倾盆,冲洗着一切。此刻,三人中的一个拿着他的毛衣,递给了那个拿吉他的人说:下雨,会弄坏的。
      
      吾迪·格斯里,用吉他射击的人 那人把吉他包进了毛衣里,就像那是个婴儿一样。而另外一个人把衬衫也脱了给他。而这第三个人,衬衫都是脏的,但不要紧。火车在大雨下奔驰,顶上四个人都光着膀子,吉他被包裹着,像个发烧的婴儿一样。
      
      如此开始。拿着吉他的人是吾迪·格斯里。而他的自传体小说《这片土地是我的土地》就是这么开始的,几年之前它由Savelli出版社出版,现在Marcos y Marcos出版社再版了克里斯蒂娜·贝尔泰亚(Cristina Bertea)的译本,还请亚里桑德罗·波特利(Alessandro Portelli)1 写了序。这书很奇怪。
      相当地不够好。那几篇文章里面的一篇让编辑用很多很有见地的注解拆成一块一块的,都毁了。它从四分五裂中冲出来,像个醉汉骑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可是它吸引着你,就像火车一刻不停,发出的铿铿锵锵的声音,而到了旅行的最后,不太舒服,但还是旅行。有一股力量,在里面,一种不可抗拒的真诚,因此,一切都不必计较了。
      
      到了300页之后,正巧碰上这样的话“她的双唇在我的脸颊上就像是蝴蝶的翅膀”,我倒不是说这样的语句有多漂亮,但起码不像200页之前那样让人难受了。在那本书里面,吾迪讲了他自己的故事,要么至少他讲了他爱讲的那些故事。他来自一个叫做奥克玛(Okemah)的城市,而之后这个城市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了解到她的这个流浪汉儿子的伟大,也就是说用尽了所有的时间去忘记他曾经是个共产党员。他的家庭兴衰好像伟大的斯坦贝克 2 笔下所描绘的那样,却又是一个典型真实的写照,准确残酷地描绘了这样一个美国。开始很富足,之后潦倒,然后在另一个城市从零开始,接着家破人亡,母亲逝于一家精神病医院,父亲流亡到得克萨斯一个角落,一辈子做尽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以此了却余生。
      
      这就是没有体系的原始自由主义的美国,财富和贫穷迅速盲目地闪过,就像沙尘暴。命运多舛,房屋烧毁,城市兴衰,战争随时爆发。一个完善疯狂的造钱机器无情地将那些褴褛衣衫驱除出去,让他们成为自生自灭的游牧民族。吾迪就是这些褴褛衣衫中的一件。他用一把吉他和令人厌恶的天赋以民谣的形式讲故事。就这样讲述着他的游牧生活和他的部落大众,以一种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方式,斯坦贝克也不例外。他以一种汽油罐式的嗓音歌唱,老是拿天气说事儿,甚至于就像一种拿监狱开涮的调调。这些年他所获得的名声完全可以让他东山再起,而且在美国衣食无忧。而他的内心有一种呼唤让他不去想这些利益,一种面对不平的责任感。于是他从未停止过。可以说,他过了一辈子在火车顶上光膀子的生活。书中写道,他的父亲曾经教他不要惧怕任何人,而他的母亲总是教他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仔细想想,这就是两个极端,他的人生,他的政治抱负,他的见证和艺术活动,都在这之间跌宕。
      
      除强与扶弱。勇气与怜悯。再仔细想想,其实整个这本《这片土地是我的土地》就是存在于这样的老式剪刀差之中。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不算是著作,这本书也能抓住你,让你呼吸着那空气,让你沉浸在那激情、纯真、诚挚的氧气当中。那股你几乎已经忆不起来了的空气。除强与扶弱就是这失落的灵魂的两极,让你再也看不见怒气的碰撞,天气的爆发。再也没有人有本事想像得出来了。在历史的绿台之上,上演着一场令人窒息的撞球比赛,仁义啼啼嗒嗒主宰着比赛,一颗颗台球苦闷至极都褪去了颜色,想想看哪一颗曾是你的呢。而他,吾迪,就知道哪颗是他的。他在吉他上写着:这把琴宰杀法西斯。然后就射击出歌曲,而不是子弹,但却直奔敌人,精确地指名道姓,武器斜挎于肩,从不离手。这也是他的乐趣,绝不仅仅是责任而已,喜欢看到事物颠覆:不是瞄准那曾经赢得一切的无可厚非的逻辑性,而是本能地从眼睛里看到那可能有人已经失去了的绝对的非逻辑性。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 3, 虽然不是什么哲人,有一次在一个音乐会上随口讲了句话:“吾迪进入到你的身体,把他认为贴近你的那部分拉出来。”他的演奏就像是教堂公报,因为现在狡猾人群的愤世嫉俗已经被蚕食殆尽,不是拿它来做光明正大的分析或者竞选前期的混战,要靠它来褪去那含糊不清的拙劣纯真。我们被放在秤上称量,怒火和怜悯是落下来的货物。可是也应该相信,什么地方有什么人还有那么一点纯真,会驻足看一眼那些潦倒的人,给他们一些时间去证明一点什么。《这片土地是我的土地》有350页那么长的时间。如果有耐心看一看,一行一行地读一读,然后抬起头来,慢慢说出像“怒火”或是“反抗”,甚至“除强扶弱”这样的话,那就不会有恶心的感觉,而会觉得上次在服务站停留的时候好像忘记些什么了。可以再回头,回到那个酒吧,问问:对不起,我落了些东西在这里,也就是怒火和怜悯,不怎么重要的,但却是记忆,我需要保留的。放心没人会拿走的。这不是会有人偷的东西。可以在那里找回来,就在厕所的洗脸池上面。搁在口袋里,从新上路。
      
      路总归还是这条路。而旅行就会完全不同了。
      
      1 Alessandro Portelli 亚里桑德罗·波特利,罗马大学美国文学教授口述历史学家。
      2 Steinbeck John (Ernst) 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小说家,多以农业工人为题材,代表作为《愤怒的葡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胜负未决的战斗》、中篇小说《鼠与人》等,获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
      3 Bruce Springsteen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1949年至今,美国70年代最辉煌的摇滚巨星之一,到了90年代依然光彩照人。)
      
  •   我都要被翻译给逼疯了
  •   同意。
  •   嚴重同意,連澀谷他都不會譯,譯成石布亞。哈哈哈。
  •   译得太差了,那些电影节名跟足球队名都不是惯用的那些,看得头大
  •   电影节名?足球队名?有些不知所云哎。其实通俗领域的翻译和文学翻译还是有区别的,真正成文的东西往往需要再三斟酌斟酌的⋯⋯
  •   你是专业的?
  •   啊我就想呢。小说那么棒,为什么随笔就看不下去。
  •   - -!终于一扫一直以来的郁闷。。。难怪我看不懂了。。。
  •   原来不只我自己有这样的感受……还有这种中文序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应该包括译者自己都会跳过去这几页不看吧,既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非要加印上那么几页呢。
  •   翻译非常差,但我还是很喜欢。可恨啊,应该找人再译一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