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夏日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列昂尼德·茨普金  页数:215  字数:120000  译者:万丽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巴登夏日》于1977年开始动笔,1980年完成,因政治原因一直未能出版。
  1982年,小说几经展转被带到国外,在纽约的俄罗斯移民周报上公开发表。但刚刚连载一周,列昂尼德·茨普金便不幸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这部作品被人翻译成英语,只能以极小的印数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流转。
  十年之后,伦敦街头,苏珊?桑塔格无意中遇到了这部发行量极小的作品,顿时被深深震撼。这部集中了俄罗斯文学所有重大主题的小书,经过苏珊·桑塔格的大力推荐,逐渐走出英语界,走向全球,走向越来越多的读者、学者、记者、诗人、评论家……
  《巴登夏日》被众多世界级媒体誉为“二十世纪最后一部伟大的俄语小说”,逃过了被时间淹没的厄运,以英、法、德、意、西、芬兰、土耳其、希伯来等近20多种文字出版,确立了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作者简介

  列昂尼德·茨普金
  作家、医生。1926年出生于明斯克,1982年在莫斯科去世。作为一名医学博士,在国内外科学杂志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作为一位作家,一生酷爱文学,笔耕不辍,但囿于环境,只能“为抽屉写作”,终其一生,都没能亲眼看见自己的任何文学作品发表。
  《巴登夏日》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1867年离开圣彼得堡的行程为主线,杂糅进陀氏私人生活与文学精神、俄罗斯文学神韵,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命经历,叙述风格别出心裁、令人难忘,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后一部伟大的俄罗斯小说”。

书籍目录

爱陀思妥耶夫斯基 /苏珊?桑塔格(序言)
巴登夏日 / 列昂尼德·茨普金
从彼得堡到列宁格勒的旅行 /安德烈·乌斯季诺夫(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你想仅仅通过一本书便体验到俄罗斯文学的深刻与力量,读这本吧;如果你想仅仅通过一部小说就让灵魂变得更坚强、对感情的理解变得更博大,也读这本吧。  ——苏珊·桑塔格  《巴登夏日》涵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整个文学生涯。选用这个书名,作者可能有点委屈自己了。  ——《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狂热天才的编年史。  ——《华盛顿邮报》  《巴登夏日》是一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的狂想曲,其叙述的风格别出心裁、令人难忘,不啻为杰作。  ——《卫报》  茨普金的作品超越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黛洛维夫人》中那些最扰乱人心的时刻。抒情、巧妙的文字从未与现实相分离,却令我们深深陶醉。  ——《世界报》(法国)  茨普金在这本耀眼小说中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较量,一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那个伊凡·卡拉马佐夫所言会放任孩子受难的上帝的较量。  ——《纽约时报书评》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最后一部伟大的俄语小说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切  一部让理性冷静的苏珊·桑塔格热血沸腾的杰作!  一部和萨拉马戈、博尔赫斯、拉什迪和贝克特的作品媲美的小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巴登夏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1条)

 
 

  •   《巴登夏日》一下子把俄罗斯文学中所有伟大的主题都表现了出来。这靠的是其语言的精巧和迅速推进把小说统一为一个整体(据茨普金的儿子说,罗杰和安吉拉·基斯的英译本是一流的),这样的语言使作品能够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者(“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场景(“他”、“他们”、“她”)之间,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大胆而迷人地来回切换。但这又不是(叙述者茨普金朝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统一的现在,亦如不是统一的过去(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从1867年到1881年,即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那年)那样。过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尽情徜徉于自己记忆中的场景,以及早年生活的激情之中;现在的叙述者在激活他自己曾经的记忆。每个缩进的段落都以一个长而又长的句子开始,句子的连词是“和”( 有许多)、“但是”(几个)、“尽管”、“因此”、“而”、“正如”、“ 因为”以及“好像”,并伴有许多破折号。只有到一段结束,才出现句号。这些炽热的长句段在展开的过程中,情感之河越发高涨,不断地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茨普金的生活向前推进:以费佳和安娜在德累斯顿生活开始的句子,会冷不防地闪回陀思妥耶夫斯基服苦役的年代,或者回到与他和波莉娜· 苏斯洛娃的浪漫史有关的一次狂赌,然后又穿插进一段叙述者上医大的时光以及对当年咀嚼普希金一些诗句的回忆。茨普金的句子不禁让人想起萨拉马戈的连写句。这种句子对话绕着描写,描写缠着对话,还有既不愿一直待在过去时态里、又不肯一直停在现在时态里的动词。茨普金的这些句子绵延不断,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了托马斯· 伯恩哈特那样的力量和活跃的权威。显然,茨普金不可能知道萨拉马戈和伯恩哈特的作品,在二十世纪表现狂喜主题的小说方面,他有别的样板。他爱帕斯捷尔纳克早期散文《安全证书》,而非后期的《日瓦戈医生》。他爱茨维塔耶娃,他爱里尔克,部分原因是茨维塔耶娃和帕斯捷尔纳克都爱读里尔克。外国文学他看得很少,看也只看译本。在他所读的作家中,他最爱的是卡夫卡。卡夫卡有本小说集六十年代初在苏联出版,茨普金由此发现了他;当然,茨普金让人惊叹的句子则完全是他自己的创新。茨普金的儿子在回忆父亲时,说他痴迷于细节,有洁癖。他儿媳谈到他选择病理学作为自己的医学专业、并执意不做临床医生时说“他对死亡极感兴趣”。也许只有痴迷的、为死亡所困扰的疑病症患者(茨普金似乎就是一例)才会创造出这样一种自由得极其新颖的句子形式来。他的小说是表达强烈情感和丰富主题的理想工具。在一本篇幅相对较短的作品里。长句代表容纳,代表联想,也代表一种在许多方面都很坚强的性格所具有的充满激情的机敏。茨普金的小说是一次异乎寻常的精神历险,它刻画了无可比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人们在其中又有什么找不到呢?苏联时期(从1934年一1937年的大恐怖到叙述者在探索的现在)的苦难假如可以看作是理所当然(如果这样讲不是太奇怪),那么,小说与它们的脉搏是跳动在一起的。《巴登夏日》也是对俄罗斯文学的整个天地所作的一次充满激情的描述。普希金、屠格涅夫 (小说里有一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屠格涅夫争吵得非常激烈的场面的描写),还有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和道德挣扎中的杰出人物,如茨维塔耶娃、索尔仁尼琴、萨哈罗夫和博涅尔等,也都一一出场了,一起融入了茨普金的叙述中。如果想读一本书就能体验到俄罗斯文学的深刻与力量,就读这本书吧:如果想读一部小说灵魂就能变得更坚强、对感情的理解就能更博大,那也就读这本书吧。
  •   喜欢俄罗斯文学的读者不应该绕开这本小说,它丝毫不逊色于库切的《彼得堡的大师》。 《巴登夏日》是往事并不如烟的俄罗斯文坛,文学史上十大被遗忘杰作之一。 这部最初以英文出版的小书,在伦敦街头被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偶然发现。被剧烈震撼了的桑塔格看来,这部小说仅仅被出版是不够的,仅仅意识到它的杰出也是不够的——必须要确立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作品相继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得以出版,批评界给了它足够和全面的评价,纷纷称其为“文学史上被遗忘的10大杰作之一”、“20世纪最后一部小说”。 此外此书的技巧也是十分吸引人的,在苏俄的作家中也是很罕见的。
  •   茨普金其实是名医学研究员,这本书的问世源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痴爱。他从年轻时便为窘困的家境所囿,放弃了读电影学院做导演的梦想,却从未放弃文学创作——写诗歌,写小说,没有发表的途径,仅有的读者是他的太太、儿子和儿子的几名同学。《巴登夏日》完稿于1980年左右,他没有把稿子寄给出版商,也没有以地下文学作品的形式流传,以免被克格勃找麻烦。这样一部作品在1980年的苏联出版时不可想象的,他为此做的最后的尝试是在1981年托一位记者将手稿与部门照片偷偷带出苏联。在此期间他们夫妇被告知永远不可能离境,并因为儿子移民美国而丢掉了工作。1982年书稿在美国报纸连载,他的儿子在电话里告诉他这个消息。一周后,作家死于心脏病发作,一直到他死,俄国人都没有见到这部作品。这就是一本书的艰辛旅程。
  •   《巴登夏日》最终得以向世,不啻是个奇迹。这部1977年开始动笔,1980年最终完成的“亚小说”,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7离开圣彼得堡的行为主线,杂糅进陀氏私人生活与文学精神、俄罗斯文学神韵,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命经历。
  •   《巴登夏日》,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切。光凭这点,就该阅读。
    此次新版,改进了不少,从转帧到文字,喜欢。

    “窗外是彼得堡的冬夜,一辆有轨电车隆隆地在下面驶过,整个房子带着莫季亚的台灯应声而颤,像是一艘停泊在岸的轮船。”

    永恒,如同利戈夫卡大街的灯光,进入了历史。
  •   一直缺货,原来是要出新的。
    老早就听说,看这本书需要找一个悠闲的整天,一气呵成。果然如此。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对俄罗斯文学感兴趣,我看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很少,但是看完这本书,对他兴趣大增。他是怎样一个充满激情的矛盾体!一个最终戒赌的资深级赌徒!当然还是一个敏锐的知识分子。
    不知道这本书能不能称得上“伟大”,但称“经典”没有问题。
    纳博科夫不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好奇的是,他若看了这本书,会有怎样的看法。
  •   买这本书是因为它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关系。最近迷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买回来还没有细看,翻阅时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作者用了大量的破折号。第二个是觉得这种创作方式挺有趣。这种叙述感觉不是我最喜欢的。我更喜欢那种好像进入你的心里对你说话的感觉,比如陀式、雪漠老师、索尔仁尼琴等等,肯定还有一些作家是这种类型的,但是我的脑子里此时只想起了这三位作家。托尔斯泰的那种议论,我也非常喜欢,看他的书,就像是在跟一位充满悲悯的伟人面对面聊天,他总是望着远方,或微笑,或严肃地叙述着他生命里有过的一些生活和思考。他的文字跟心也没有什么距离。总之,我更欣赏那些有着深邃思想、悲悯情怀的,理性的,又能用一种非常平等、专注的态度来叙述的作家。我还没有细看这本书,不敢说自己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我只想说,很感谢本书的作者,他用自己的视角,叙述了一些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关的事情。无论我喜欢还是不喜欢,我想,它对了解那位大作家,肯定会有一定帮助的。
  •   伟大民族的伟大小说~~

    然后好想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   是我喜欢的作品,它介于自传和小说之间,可以看到陀氏的另一面.何况作家的文笔妙不可言.
  •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我感兴趣的内容。
  •   如果您热爱俄罗斯文学,那么不要错过哦。
  •   看得我眼花缭乱……其实我想起的是《尤利西斯》
    密集纷繁的记述,自由酣畅的表达,天马行空的描绘,要跟着跑才行
    就算是夏日,就算是假日,在俄国人凝重的笔端也透着不可承受之轻
  •   到货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作者以前没有听说过,但是作品思想性很强.,就是读起来很累,几乎不分段!!很奇特阿
  •   读这本书的时候像是在做一个悠长的梦,梦里有人在吵架,有人在奔跑,有时在车上,有时在路上,各种声音和形象忽远忽近,变幻无常。合上书的时候想不起来这书到底有没有分章。
  •   春节无聊,躺床上看书,看着看着就流泪了。
  •   现在的书纸张全部用环保纸,粗糙,感觉不是太适合收藏。
  •   这么经典 不用多做介绍了吧 喜欢的建议收藏 质量非常不错~
  •   先买来囤着,有空再看
  •   这个暑假以来我最喜欢的五本之一!!!!!
  •   无论封面还是内容都很喜欢。
  •   简单读了几页,还未看到,但整体内容有吸引力,值得一读。
  •   有几页有褶皱,不过还不错
  •   还没看哦,一定不错,期待。
  •   博尔赫斯这世界还有能跟他比的作品吗
  •   写作的手法很独特,但是对于不了解俄国文学的人来说,有些地方比较生涩。
  •   除了想象,还会有书?会剩下唯物
  •   可以多了解一点
  •   不是很理解的说
  •   别人不知道,反正我喜欢
  •   如果喜欢陀斯妥耶夫斯基,可以看看。当然,琐细的文体,意识流,使这本书的可读性不太好,而且有点破坏我心目中伟大作家的形象。
  •   买的时候调仓这本是单独送来的,不厚,价格便宜,买来先屯之
  •   内容还没看,就是觉得这本好小啊,看来是精品~
  •   也许奔着苏珊桑塔格的介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细读个别段落还好,但是整本书实在很难读进去。很不喜欢这种一个章节就一个大段落的排列方式,看起来累人,又没有办法一口气读下去
  •   不错的好书,很好
  •   非常好,很不错的一本书
  •   巴登夏日
  •   二十世纪最后一部伟大的俄语小说
  •     (一)
       这本书是在班里的书柜中发现的,想看这本书也只是因为觉得名字不错,外加扉页上本班“泰斗”的尊姓大名(捐书人的签名),立即不明觉厉。读这本书之前,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只是想着看起来很薄,就今天读完吧……甚至于当我拿起这本书,看到序言上“文学史上被遗忘的10大杰作之一”“20世纪最后一部小说”之类的评论,还心存疑虑。但正是在这诸多诱因下的推助下,我长驱直入——结果是,我被这本书吓到了……
      我没有开玩笑。
      那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平淡的语言、宁静的描述,一切都看似那么波澜不惊。但是一旦进入其间,你就好像落入洪水,除了随波逐流、从流飘荡之外,你别无选择。你会因多种原因沉浸其中——深彻的感悟、自由的遐想、温暖的感动……即便如此,你却没有那种难以自拔的感觉。有一瞬,你以为你领悟了作者写作的思想,他却突然拉出一个长长的破折号,说另一件事情去了……你就那么不明所以的一读到底,那一刻,你脑海中是无数的疑问和一种说不出沉重感……仔细回想,才发现之前觉得跳跃的情节,竟是如此连贯完整!即便如此,你还是觉得自己读不透它,于是你又一次陷入沉思……沉默,沉默,然后又拿起这本书来一阵乱翻……
      有人评价说:这是一篇为文学而写作的小说。我真的觉得这本书我看早了,在我不了解俄罗斯文学,没有接触过足够丰富的文学手法时,我害怕自己把这本书浪费了……所以,无论如何要试着写写,这篇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写好的读后感……
      (二)
      随着火车驶向列宁格勒的方向,我已经被困在了这长长的火车轨道上……沿着同一条线索,我经历了两次旅行,思想在过去与现在、夏日与冬日、男人与女人间穿梭,——此时的我,已不完全是我,我是我幻想中的我、页扉上回忆着的我、置身于旅途之中的我——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世人眼中伟大的文学家,安娜眼中失败的赌徒、喜怒无常的孩子,屠格耶夫眼中曾经独具一格的天才作家,现在的小丑;我是安娜,我提前到了一个小时,轻松地超过自己同年级的一个同样优秀的女同学,成为费佳需要的速记员,——我在上楼梯的当口遇上了暴风雨,巨浪中只剩下一根桅杆,而能握住的,只有我一个人,——我成为了陪伴费佳后半生的人,陪他至死;我是茨普金,从莫斯科前往彼得堡的文学信徒,带着“永恒的问题”——归根结底,我只是一个生命的旅行者。
      (三)
      书中给读者最直观的震撼,就是其新颖的写作方式。放眼望去,页面上是无数零星散布着的破折号,很少看到句号,甚至分不出段落,经常是连着几页才写完一段,然后漫不经心的圈上一个句号。这样的写作方式正是让读者有被困其中、一气呵成的感受的来源之一。
      叙事上作者采用了双重叙事手法——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写法。作者分别记述了相隔200年的两次旅行,一个是作者自己在冬日“若无其事”的重走了所有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关的地方,另一个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安娜的西欧之行。百度百科上有一句点评甚妙: Baden(巴登)-Baden这个字的音节就像是火车运行时有规律的摩擦和碰撞声,与叙事的节奏也符合,而夏日给人的是一种慵懒单调的印象,二者的结合,便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韵味。
      书中的称谓在我、他、她三个人间不断转化着,看似情节杂乱无章的故事,又因人称的转换突出了主次,因人称的转换以某种规律联系在了一起。而作者茨普金能将如此零散的片段整合在作品中并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无疑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更何况他本人还是个医生,更何况生前如同梵•高一样不被人重视……
      (四)
      列举了此书诸多非凡之处,此时,我才安下心来写写自己的感受——我怕它们太过平淡无奇,而无法显现出原著及作者的优秀。
      有人评说此书是“幻想现实主义”。的确,作者笔下费佳夫妇的夫妻生活是非常真实可感的——太过真实可感了,一对生活在200年前的夫妇生活,作者怎么可能知道呢?除了通过大量的资料对二人进行了解外,作者必然发挥了想象,并进行了小说人物的再创造。“回到家,费佳‘扑通’一声跪在安娜•格里高利耶夫娜的面前,把她吓得一直退到角落里,他跪着爬到她面前,嘴里不停地说着:‘原谅我吧,我的天使!’”短短一句话中涵盖了细节、动作、语言等多种描写,无疑引人入胜。而看过这短短的一句话,我们若不知道“费佳”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爱称,我们将完全想象不到这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简直就像是一个孩子气的普通男人,甚至有些狼狈。这也是作者的巧妙之处,即使在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屠格涅夫尖酸辛辣的关系时,也更重视对于二者关系恶化后,屠格涅夫对于他的尖酸讽刺。在我看来,作者选择这样的写作方式别有用心,是欲将费佳败落、颓废的一面表现出来,从而反衬他对于文学的执着,对于人生三角的塔尖的执着。
      除此之外,书中有一段情节吸引了我的眼球。写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后,情节跳转到“我”在费佳久居的街道上驻足观望。我连问了自己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这个人的生命历程让我如此感兴趣、如此着迷,尽管我这种人(犹太人)是他明摆着不喜欢的那种?接着,作者描写了“我”所看到的一个片段:教堂边,穿着寒酸的一家三口掉进了雪坑,女儿最先爬出来,父母才挣扎着站起来,女儿领路在前面走,或许是为盲父母感到不好意思……我试图在这二者间寻得联系。此书最早的发现者及推广者苏珊•桑塔格说:“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我想,不管是作者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都一样,都有着自己看似毫无理由却始终执着的东西:对于作者也许是文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某种人生的高度。他们如同盲人一样在磕磕绊绊中向前蹒跚,却始终受某种精神的引领,在不断摸索着——我不知道这是否象征着一种永恒……
      (五)
      故事在一种与开头极其相似的平静氛围中结束了,留下了诸多纷繁的感想、浪漫的情节,如同寂静中悸动的喧哗,等待着人们用灵魂去谛听。
      留下的还有……疑问,只是我们没有机会再去询问作者了……
      
      【注:本文参考及引用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dW7XLc9d4WI5I5oThc48wGHoJ7oF-gI4FC2Pcr7NG-b4x53sPTUEaRFEhssM4Ofrchca_28ptAfRuhbh4QDA_
      2.http://book.douban.com/review/1955403/
      3.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70556/
  •     陀思妥耶夫斯基用自己的文字表明了他对人生的恨与仇,他的敏感帮助他思考,他去揣摩的那些人,便是他的作品里的原型,但更多的原型只是他自己,也只有安娜可以清楚地理解这一切,也只有在安娜面前费佳才会像个孩子般哭泣,乞求原谅。
      这本书像一部唯美的文艺片,有美丽的风景,那些穿插的回忆,甚至是错觉,它展现了费佳和安娜再平常不过而又充满无奈的现实生活,如果这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事,它的魅力还会这么大吗?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里充满嘈杂,让他奔波劳碌,所以难以想象,他是如何脱离这些,进入他的创作状态。
      茨威格说陀思妥耶夫斯基长了一张农民的脸,仿佛在暗示他经历过的大苦大难是在表达对得起这样看着就觉得苦难的脸一般合理。在《巴登夏日》没有对他直面的肖像描写,所以想象不出农民的面貌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命运有什么直接关系,他像一个孩子,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时而脾气乖戾,时而浪漫温柔,他在安娜面前任意妄为,又恐惧害怕安娜会离开他,他的矛盾,在安娜那里都是转瞬即逝的埋怨罢了,他们一如他们会在一起般的符合命中注定不可分离。
  •     
      
       第一遍读《巴登夏日》,很累。尽管有苏珊桑塔格写的导读和作者简介梳理线索,理清头绪,把握方向,但真正自己开始阅读时还是不免费力。它确实有我们印象中的苏俄文学的厚重感,但又不失其“与世隔绝”的自我性。
      
       据苏珊的介绍,医生作家列昂尼德•普茨金是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忠实拥趸。在酷爱文学并坚持创作的习惯中,熟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并常在脑中虚构素描其作品中人物和情节发生地点,“他以想象之力将自己的生命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汇织成源源不断、激情澎湃的叙事流”,基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没有为公开发表做设想的准备,可以说所有的创作,即所谓的“抽屉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为文学而文学,为艺术而艺术”。基于此背景,在阅读这部小说前,我不自觉的多了份敬意,更由于此背景,在阅读完小说后,为其独具匠心的布局走向、别出心裁的叙述风格和一丝不苟的略具有压迫感的语言特色而叹服。
      
       这不是一遍读完就能束之高阁的闲散小说,也和自己以前读过的一些双线选择性构思的作品不同。通俗的看来,就像是一个狂热追星族在偶像过身数十年后为补充其生命的完整,为体验所谓的虚拟的参与感而去行走,沿着他们的路线,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依据手中的素材构建可能有过的情状。虽然没有言明故事的叙述者身份,但这个“我”其实就是作者自己,这段旅程也“实际”发生过,其中的路线安排,“我”的随身物品的不经意提及,就是为什么读者对这个当下的旅程没有距离感。列车上的旧书翻阅,偶像故居的留恋,更何况纪念馆博物馆等息息相关的地方,跟着他的身影,我们是熟悉的局外人,清醒冷静的旁观这个青年,看他可以做到何种程度的参与,即使是自我安慰性质的参与。以同一条路线的起始点、各个链接点、终点为标记,列宁格勒,莫斯科,德雷斯顿、巴登、巴塞尔……这些根据《日记》考证后的线路站点在列车的轰鸣和前行中拉开的帷幕为作家追寻的人物的生活轨迹勾勒出线条,为小说叙述展开的时间独立性铺陈道路。
       于是在“我”的这一路旅程中,随着场景的切换,相应的另一个时空的两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心理状态也自然的带出,颇具镜头感但又毫不突兀。陀氏夫妇的蜜月旅行按计划线路但又总是稍有偏离的行程由于一些总是重复出现的状况而不那么甜蜜。尤其是在巴登的那些个失眠的夜晚,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天在赌局中的得失无法计数,在某件事上越是遇到困难,就越想要重复着这个过程,而每一次重复反而会引起更大的失败,这种无法控制的强迫症使得原本新婚夫妇无间且宽容的爱负重累累。但也就是这些额外的却总在重复的矛盾更使得安娜对陀氏的爱和宽容可贵,是在他失去来自同行,亲人的本就不多的支持后仅有的可贵的情感需要。在这些叙述中,读者看到的陀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学巨擘,而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在窘困时需要被容忍包容,在自尊被无情打压后仍然小心翼翼的守护,“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就欺骗自己,臆造什么理论安慰自己、减轻痛苦——陀氏在服苦役的时候也是这样,近乎病态的自尊从没有屈从过遭受到的侮辱,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把受侮堪称一种成就——‘我遭受苦痛,并从中受益’”。诸如此类的插叙,这些在当下的回忆中,牵引出的之前的故事,都是其完整人生的一部分,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的陀氏的经历比单纯的人物传记更能打动人吧,这也就是作者的独到处之一。明里双线走向,暗里嵌套针线牵引,使得不厚的一部作品信息含量巨大,读来充满张力。
       适时的喘口气,视角就会切换到当下旅行者“我”这边。衔接这些的则是无数自由转换,来去无章的破折号和转折关联词。同时也就是这些不打招呼的切换使得首次阅读不那么流畅明晰。但不得不承认,被随镜头感强的情节带入后,这些冗长的句子又会像是越缠越紧的绳索拉拽着你继续读下去,会有饥渴却充实之感,这期间读者的位置似乎仍然是熟悉的陌生人,似乎真正参与的还是那个旅行的青年人和若干年前的陀氏夫妇,画面昏黄苍茫却又近在眼前。
       而在旅行中渗透的思考的“永恒的问题”,关于痛苦,关于自尊心,关于罪恶,关于抉择等,则需要你回头重新启程,顺便衔来其他资料傍之体会再议。
      
  •      只不过一个疲惫的下午,百无聊赖的我在一排排各种言情小说中看中了这本《巴登夏日》,于是就经历了一场艰难而奇幻的旅行。
      
       一大段一大段的句子和几乎都不怎么分段的文章让我读的就像是在努力咽着一个大大的干馒头还不给口水喝。虽然吞咽困难,但是多嚼几下还是觉得很好吃,虽然好像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吃,但就是觉得好好吃。小说使用的双重叙事的手法让我的眼前跳过一个有一个的黑白画面,刚开始还有点点的不适应,不过适应后觉得有点像是在看魔术师表演魔术。而这两点也正是我吃不消的地方,因为我的习惯是睡前看书。可是这小说却让我想一直一直的看下去,我完全不知道要在哪里落下书签。而且,就算我今天在这里落下了书签,明天再看的时候也要花点时间来温习昨天看到的内容。有时候总觉得看这本书真是个“体力活”啊。
      
       也许是我看这本书的季节是在冬天,也或许是因为俄国总是给我一种很冷的感觉,所以虽然小说里的各种画面在我的眼前近乎光怪陆离的跳跃变幻着,可我仍然觉得有那么一丝丝的凉意在我的身体里流窜着。虚构与现实的穿插跳跃,茨普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交替出现让我几乎迷失了旅途。这是在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吧,可为什么我把茨普金的身影重叠了上去。这些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想法吧,可为什么觉得也想是茨普金的想法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妻子安娜在1867年的游历——德累斯顿、巴登、巴塞尔、法兰克福、巴黎。他们一文不名,他们焦虑不安,他们要与傲慢的外国人周旋,他们感到困惑、蒙羞、他们被种种无常的情绪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深陷赌博的巨大漩涡中,当掉了几乎所有的值钱的东西。他在赌博中几乎迷信的寻找着那在我看来不切实际的成就感,并同时体会着在我看来那些荒唐的自卑与挫败感。但那些荒诞的画面正一一反应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里状态。或许,在那些画面里也渗透了作者茨普金的心路历程。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愿意妻子在夜晚的告别中畅游大海。同时,他希望夫妻之间的爱情绝对的灼热与慷慨,他猜测着妻子的感情,说出伤人的话,却又在之后不惜用头来撞击墙以求得到妻子的原谅,就像是一出闹剧。而在茨普金的笔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激情正式来源于这种夫妻之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孤独的独自向前,在他看来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帕纳耶夫、涅克拉索夫们手拉手,跳着圆舞,忙乱地被虚荣折磨着,他们不能理解促使他不断向上的那股神秘的热情和动力,他始终心无旁骛地向前,而他们则总是在考虑和权衡着什么。而我想,这也正是作者茨普金的看法吧。
      
       文章一大段一大段的读过去,好像是在做过山车,又好像是在不断的加速。不过最终都归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不过几次的心跳,茨普金到站了。一切归于平静。
      
       这是两个人的旅途吗,还是一个人的旅途?我已经分不清楚。也或许我根本就不需要去分清楚。只需要在合上书的同时长吁一口气——真是一场不错的旅行啊。。
      
      
  •     如果你是一个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些兴趣的读者,看了俄国作家茨普金的《巴登夏日》,你或许会把这个作家名字前的标签改一下——他不是一个伟大作家?我的意思是他是一个既伟大又“混蛋”的作家!
      
      《巴登夏日》是俄国作家茨普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1867年离开彼得堡的行程的一次“文学想象”,虽然是以小说的体裁写就,但创作的现实依据是陀氏的最后一任夫人安娜对其的个人回忆。作者对于小说的叙述方式,让我想到了美国作家迈克尔写伍尔夫的《时时刻刻》,那是伍尔夫和另外两个女人在一起交互叙述的平行故事。而在《巴登夏日》中,作者对于陀氏生活场景,小说场景,以及叙述者“我”所处在的场景的来回切换,已然到了走笔如神的程度。陀氏的复杂在于,他是一个心理变化快如闪电的人,捕捉那一刻的心态就像我们伸手去抓泥鳅一样,抓到了很可能却抓不稳,随时都有从手中溜走的可能。
      
      但别忘了作者的另一重身份——一名医生。医生对待病人的职责就是客观如实的告知病人的病情,但如果说茨普金对陀氏的描述仅仅停留在医生对于病人的观察记录上,又不免对不起书中充沛的叙述激情和精确的心理捕捉。
      
      他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赌场中赢了钱之后的心理状态——“他觉得自己站的很高,甚至看不见地面了,一切都笼罩在白云之中,而他正踩在云端”。随后,一个尴尬的细节随之而来,在陀氏的想象的过程中,他竟然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钱给搂到自己这边来,但“他仍在腾云驾雾的翱翔,并没有意识到发生的一切”。这是陀氏骄傲的一面。可接下来,当你看到他连续输钱,从家中不断拿值钱的东西当掉去赌,最后甚至连妻子安娜的嫁妆也要“牺牲”掉时,你觉得这个男人真是一个十足的没有责任感,于家室不顾的混蛋。但接下来,他对安娜的歉意又让你觉得这形象简直是天国的圣徒。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在善恶之间徘徊不定,他一会是极富爱意的天使,一会又变成邪恶可怖的魔鬼。
      
      可以说正是在这样摇摆不定的状态下,陀氏才有可能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既能写出《宗教大法官》那样对于俄国极权政治时代的预测,也能写出《伊凡的梦魇》中对于背叛上帝后炼狱般的苦痛折磨。
      
      安娜在《巴登夏日》中的对白并不多,通常她只是哭泣,忍让,不断的迁就。可以说若不是出于发自内心的深爱,很难有一个姑娘愿意为了这样一个常人眼中“病态十足”的男人付出一切。
      
      安娜的付出没有白费,在晚年时,一部又一部恢弘深刻的小说是对其最好的回报,而陀氏的生活也渐渐好转,二人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只是好景不长——小说最后,安娜对着陀氏的遗体哭泣,她发现,多年的苦役,他的身体却依然那么洁白。
      
      遗憾的是,作者生前囿于当时苏联的政治环境,一直没能看到此书的出版。十年后的伦敦街头,苏珊桑塔格发现此书后,热情推荐这部作品。书里书外,都是故事。情真意切,心灵相通。
      
  •     有只蛙一辈子都待在井里叫呱呱。有天鸟停在井边跟蛙打招呼,并聊到海有多大。蛙说海肯定没我的井大,至多1/4吧,鸟说不止。蛙说撑死了1/2,鸟说还要大。蛙根本不相信海有自己的井大,并要求鸟带它去实地考察一番。终于蛙到了海边,但因为不敢相信眼前的浩渺,于是脑溢血死了。
      
      看过苏珊桑塔格奶奶的文学评论集我就像这只蛙,浩如烟渺的文学典籍,想来都令人血脉喷张。
      
      《巴登夏日》是桑塔格奶奶从一个小书摊里拾得的贝壳,不仅慧眼识珠,还如同文物修复般,溯其来源,释其藏印,并不吝以最华美的辞藻赞扬它为20世纪最令人兴奋、最具独创性的小说。正由于桑塔格的大力推荐,此书才被人了解,而直到茨普金名声斐然,他的母国俄罗斯还未获准出版此书。
      
      《巴登夏日》的作者茨普金是一名优秀的医学研究人员,但犹太人的身份让他的家庭与他命途舛然,但悲痛却总能成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茨普金在医疗所工作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许多作品。此书是他的最后一本,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第二任妻子的史实为基础写成。
      
      业余作家的文学成绩,桑塔格评论其为“抽屉”而创作,为文学本身而创作。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反犹背景并未影响茨普金的创作动力也被解读为,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令桑塔格奶奶很反常的用了如此多主观又激进的形容词本身就让人不得不对《巴登夏日》另眼相看。“20世纪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桑塔格成就了“20世纪最后一部小说”——《巴登夏日》,公众人物的能量可见一斑。
      
      文章是富含激情的,大段大段的长句如同奔流前行的江河。费加(即陀氏)在赌桌上耗尽钱财,虽对怀有身孕的妻子万分歉疚,但依然当走她身边所有的首饰衣物。安娜(妻子)无数次要离开费加,但最后还是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所有旅程。用这样快速激情的表达方式描写这种常见的感情纠葛,让人被顺势卷带进场景中,而不会因太过平常而自然出离故事。
      
      虽然文章富含激情,有业余作家的新奇背景以及评论大家护航,但对我本人无甚触动。连岳说过,研究爱情的人最讨厌坚如磐石的爱情,因为这样的爱情没有困惑。所以对此书我只能写出这样干巴巴的评论,只能当做桑塔格主题阅读的屌丝组成部分存在。
      
      
  •     1.不要寻求幸福,甚至是那些人人都要有的最一般的幸福;
      不要建立幸福,哪怕只是在某一个人的生命中,甚至是一个将死的生命;
      而最不应该建立幸福的就是孩子的生命
      
      2.当一件怪事早被人们预料到的时候,怪事也就不是怪事了。
      
      3.在一个过程中越是遇到了困难,就越是想重复这个过程,而每一次重复反而会引起更大的失败。
      
      4.我们不也是经常这样么,当我们陷入苦难的时候,我们就想起一个什么理论来安慰自己,减轻痛苦。
      
      5.把遭受侮辱看成是一种成就——我忍受痛苦,并从中受益。
      思想从于模式 谁都无能为力。
      
      6.离别,无论怎样,都是一种死亡。不管曾经多么讨厌、多么想赶快离开的地方,一旦真的离开了,也总是让人不禁感伤,因为这个地方今生今世可能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7.自己以前所攀登过的山竟然那么矮小,他们简直就是可怜的小土包。
      
      darling给我的生日礼物,读小说或者纪传体算是读书中比较有趣不累人的事情。
      
      书中多次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自己被嘲笑的画面 即使是在“告别”的时候也一样,做苦行役的记忆烙在了他的人格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说费佳,心中其实深埋着自卑,这股力量促使他更加奋进,甚至可以说是极端。
      这一点还可以从他与屠格涅夫的友谊看出,屠格涅夫可以算是一个他的伯乐之一,但当他成名之后屠格涅夫多次向别人提及费佳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作家,费佳非常生气。
      最后不得不提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犹太的态度,本书作者作为一个俄籍犹太人,虽然狂热的喜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伟大的作家会在受尽苦难的犹太人的伤口上撒盐,更何况他的很多粉丝都是犹太人。或许这本书已经在冥冥中给出了答案。——因为嘲笑。
      他终于可以找到能嘲笑的对象了.
      可怜 可笑
      他的命运像是一场赌博 他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赌博
      他想要爬上那座山 他做到了
      但和大家一样 他是个常人
      下山
      将是更艰难的生活
      如果你知道你的偶像厌恶你的民族
      如果你知道你的偶像晚年生活颓废
      如果你知道你的偶像和你想的不一样
      如果 你知道
      你还会一样把他当偶像 甚至为他写书么?
      我们对于偶像的定义似乎歪曲了
      我们知道他整容了
      我们知道他吸大麻了
      我们知道他离婚了
      我们就开始臭骂他
      偶像真的就是呕像........
      俄罗斯的文学我不是很懂 读翻译的书籍 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画面感很强 读的时候总会让我想起读《飘》的情境。
      
      另外:这本书的纸张质量蛮不错的
      附赠书签
      我爱有书签的书
      还有作者生平的介绍
      还算圆满
  •     巴登夏日是一个书,这个书是一个好书。
      目前我还没有拿到它的纸质版本。
      网上也看不到它的片段。
      所以对我它是一本神秘的书。
      它到底写了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
      所以我点击了想读。
      意思就是想读读看。
  •     在十中图书馆发现的。之所以选读,是因为看了序和推荐词。
      比如,作者居然是个医生,但著作却被评为“文学史上被遗忘的10大杰作之一”、 “20世纪最后一部小说”。尤其是说到,可以通过这样一本书管窥俄罗斯文学。似乎,我比较少或者甚至是没有读过所谓的俄罗斯文学吧。所以,这一点对我很有吸引力。
      
      接着,听说,写作手法很不一样。情景没有过渡式的交替写作,并且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段落。
      
      于是,读了,并且也被吸引了。
      
      之所以被吸引,是其中关于坐在火车上的情景的描述。简直让我惊异。
      我跟办公室的同事说,他写的情景,怎么居然和我坐火车时的那种感受、那种情景如此的相似。不,应该说,是他把我想要表达的那种感受、那种情景用文字轻而易举地描写出来。
      
      也许,这就是文学吸引我的根源所在吧。
      
      同办公室的同事拿起来翻了翻,嘿,还真是没有段落,还真是不知所云,于是佩服我居然能读下去,而且还如此的欣喜雀跃。
      
      呵呵,其实沉进去了,读起来也是极好的一种享受。尤其是“坐火车”的感觉。也其实,即使情景没有过渡,沉进去了,也是很容易分辨的。
      
      总之,蛮喜欢的一本书。 
  •     我觉得他的名字不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了,而是费加Федя,他的妻子,他的家人大抵都会这么称呼他,而那个长长的名字留给别林斯基,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留给那些站在高处曾经高傲过的人们,留给那些自我恣意的人们。费加在一个高高的山上,他在慢慢往上爬,他爬得灰头土脸,他回头望下去,看见他们在山脚下跳圆舞。“忙乱地,被空幻的虚荣折磨着。”费加继续往上爬。死亡是终点。那时他就会跌下混沌的黑暗中。
      我基本上是瞄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去看《巴登夏日》的。在这本书中关于这位伟人的传记部分有多少是真实的,只有作者知道。而我们知道,在创作这本书的原则上,茨普京坚持“所有事实部分必须符合真人真事及其真实情境。”(序言 P9)好吧,让我们暂且这样相信。去看看费加,跳开他的浩渺庞大的书去看看他。
      如果有人陀氏作品的形成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看到许多有趣的细节。费加的生活,就是他的作品。作品或许还远不如他的生活激动人心。他是一个易怒的人,他时不时与安娜争吵,又跪在她面前乞求她,求她饶恕,他没有给她完满的生活。在费加的生活里有《赌徒》,那是一个赌红了眼睛,千金散尽仍然不知悔改的赌徒。屠格涅夫看到他在巴登,立即就明白了,“他对轮盘赌的痴迷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有《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那个为父亲乞求的孩子,那位父亲这样说道:“他在哀求他‘饶了爸爸,饶了爸爸’的时候,忍受了多大的痛苦——这一点只有上帝知道,还有我知道,您哪。……我的小伊柳沙在广场上吻他的手的时候,一分钟内便悟透了真理的全部含义,您哪。”在《巴登夏日》中我们突然看到,这个孩子就是费加,他为了生存,为了赌博,为了自己的才华被重视,他穿着一套旧礼服抓着别人的衣襟,他去饭店不顾侍者的冷眼找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借钱,不,是讨钱。还有《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他是以一个对立面出现的。冷漠高傲的斯塔夫罗金是费加的对立面。费加在生活中处处乞求,处处碰壁,而斯塔夫罗金接受的正是来自四面的乞求,他不动声色地离开。还有许多,许多,费加是一个梦者,他在梦里看到自己的《白夜》,《一个荒唐人的梦》……
      费加遭受侮辱,而他有自己的办法,“把遭受侮辱看成是一个成就”,他“滑了下来反而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这又如何呢。他恨自己乞求的面目,却每天都在面对。于是在费加这样的生活中,存在了一种独特的东西。那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冈察洛夫不会有的。在《七缀集》里说到陀氏。古希腊人说:“狐狸多才多艺,刺猬却只会一种看家本领。”钱锺书说陀氏是天生的刺猬类型。哪里是天生呢,费加哪里能做一只狐狸呢。他只能看到刺猬身上尖锐的刺和脚下的泥土,甚至众叛亲离,而狐狸的华丽皮毛他是不奢望的。
      费加在画廊看画的时候,看到一张椅子,他浑身突然起了异样的感觉,于是第二次来到画廊的时候,他按捺不住全身的狂热,他站了上去。
      所有人的脑袋都在他的眼下,《西斯廷圣母》就在他的面前。
      
  •     《巴登夏日》最终得以向世,不啻是个奇迹。这部1977年开始动笔,1980年最终完成的“亚小说”,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7离开圣彼得堡的行为主线,杂糅进陀氏私人生活与文学精神、俄罗斯文学神韵,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命经历。这部扮演“伟大的俄罗斯小说”终结者角色的小说,手稿经过友人带到国外,于1982年3月在纽约的俄罗斯移民周报《新报》上首次公开发表。1982年3月20日,作品风刚选载一周,茨普金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      这本书很短,正文只有不到十万字,可我还是到了第三次翻开它的时候才把它从头到尾地看完了。原因很简单,它全书只有十个自然段,一句话占了几页纸也是常事。在这些连绵不绝的长句中,“我”和费佳的故事就像是书中长途夜车窗外的风景,时隐时现,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更要命的是,这本书的整体性非常强,只要放下,就很难再跟上,只能重头再看。没有足够耐心与毅力的人,还是绕过这本书好了。至于桑塔格的评价,我觉得是夸大其词了,这本书的思想深刻性还没达到能代表俄罗斯文学的高度,虽然在感情的表达上作者表现出了深厚的功力(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再看每句话,都觉得整本书的感情向我涌来,浓缩到我正在读的句子里头),但在更能体现俄罗斯文学价值的思想性方面,他做得还不够好。
  •       经过苏珊·桑塔格作序,这本出版多年却寂寂无名的小书换了面貌似的重回人间。我决定订购它,不止是相信这位文学鉴赏家,而主要是对小书所涉及的一个人很着迷;据悉,这是有别于库切《彼得堡的大师》的作法,它也企图为读者勾勒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形貌。断章取义借那位卓越鉴赏家的话,“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我就不免掏了腰包,以凑齐一个小型聚会应有的最少人数。库切的发言另当别论,花开两朵,暂表一枝。
        如果你有一部陀氏传记或他的遗孀安娜写的《日记》或《回忆录》,你可以不必读它;如果你认为陀氏的形象已全部覆盖于他的小说之上,也可以不去理会它。况且,它的作者只是一个业务的文学爱好者,并不诉诸广发读者来与之共鸣。他默默地写这部著作,好似在收集无数花瓣,以便复原出最初的花萼——一个陀氏的小说迷通过辛苦收集到的引文、照片、他人评介、日记、逸闻、遗迹,苛刻地拼凑出那个无所不能的小说家的真实面目。不是要毁灭一个偶像,相反,是通过描绘这个人的诸多悲欢场景来推动自己的写作活动,使之充满意义。
        不谋求作罢即可发表的待遇,仅仅是出于一种爱好,他刚好有足够的素材与兴趣,也正好有一种自认为合理的配方,将陀氏的命运与其小说中各种人物的生涯,也与自己的处境巧妙地融为一体。他把这种混合的溶液的搅拌工作当成人生的次等大事来对待,夜以继夜。幸好,他并不打算与陀氏博大精深的文学振幅攀比,而是挑一个名叫“巴登”的小城来盛放一个巨人的全部形象。他不顾忌文学史上那已存在的小说章法,只要凭着类似乘客的旅行体验,就足以从故人的辙痕中找到行文所需的活水。可以说,他必须尽可能小心翼翼,将所掌握的碎布条裁缝着,以编织出一件可穿多年的冬装。作为他的读者,你首先要了解他本人为何要适时在表述的火车上搭便车,要知晓他派遣的那些破折号到底与铁轨有几分神似,然后,你还必须是陀氏文学天地的常客,才不致在他颠簸的旅途中迷乱了双目。他的针脚赫然入目,甚至可以说,他有意挑起读者的胃口,与之一同追寻巨人的命运轨迹。
        问题在于,读了这本被苏珊·桑塔格过誉了的亚小说,并不会使你增进对陀氏小说的理解,它不是一份导游手册,亦非讲演提纲,更像是,它奉献一个无名之辈对写作的恋恋不舍,通过他写作上的近似洁癖的措辞造句手法,你就能获悉他离一位猥琐嗜赌的巨人曾有多么近。你也可以认为,因为这种近距离观察,使得他有点拘谨,他还不能像异乡人库切那般从陀氏的继子这一个针孔里看到小说更丰富的经纶。但基于他大胆选择“巴登夏日”作为书的标题,我们就不禁赞叹他已踏上了小说的腹地。至少,他聚精会神的工作已形成一件贴心的内衣,即便陀氏再世,也会从纷乱的应酬中抽身,来领这份人情,并侧目于这个人的自得其乐:通过只具个人意义的写作而与伟大的写作合围。
      
  •      就读书的忍耐力而言,我一向对自己评价很高,很少有书连续三次读不下去的。《巴登夏日》荣登榜首,迄今为止,三次之后我犹未坚持读完。虽然我还很有决心到哪天实在无书可看时,一举拿下,但实在是,实在是,读起来很痛苦。第一是细碎若纸屑般的记述,第二是书中可怜又可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次是苏珊桑塔格跳出来评价。说在这本书里面能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深刻与力量。
       但我只看到作者絮絮叨叨地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自私、刻薄、算计,以及面对强权的退缩、卑微、恐惧和扭曲的自尊,以及人格分裂。看到陀氏夫妻淹没在琐碎而凌乱的日常生活里。
       越看越觉得奇怪,这个老陀怎么能写出像样的作品来?更何况,他写的不是平常的东西啊?!写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总得告诉我们这只母鸡为啥与众不同吧?
  •     1.
      这本书怎么好,桑塔格都已经说过了,那篇文章,姚君伟译了一稿(《巴登夏日》序言),黄灿然译了一稿(《同时•爱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桑塔格是要给茨普金及其绝无仅有的长篇还个名分,所以,一面是赞扬茨普金,一面是赞扬茨普金赞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整个文章主旋律相当严肃高昂,令人读而心升敬意。《巴登夏日》多优秀多神气,轮不到偶多说,只能说说阅读体验,整本书几乎就是一大段,阅读时相当有快感,像是一次视觉上的激流勇进,不断在加速,相当刺激。当然高峰过去,最终依旧是平静、舒缓、略带伤感。
      
      在本书最后他人所写的超长后记中,有这么一句话,说:“阅读《巴登夏日》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事实上,如果我们把那些个宗教性和形而上哲理暂且抛开,《巴登夏日》最吸引人的,则是对那件“不值一提的疯狂小事”的记述,当费佳遇到安娜,两种重金属元素,一场美妙的化学反应,诸多场景分外有俗常现实效果,令人一路读一路忍不住要笑,当然如果你愿意,可以把若干片段读给身在旁边的爱人听,那争吵、那打趣、那爱与那痛……赫赫,原来陀思妥耶夫斯基老爷和大家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2.
      初次见面的那天,安娜顺着又陡又窄的楼梯往上走,不住地整理着披肩,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不时看一眼自己的书包,里面装着刚买的铅笔和信纸,她甚至感到天旋地转,仿佛在上楼梯的当口遇上了一场暴风雨,巨浪中只剩下一根桅杆(费佳),而能握住的,只有她一个人。她轻松地超过自己同年级的一个同样优秀的女同学,成为他需要的速记员,因为她提前到了一个小时。他口述(《赌徒》),她记录,即使发现他投过来的目光热烈而专注,她也一刻不停专心记录,即便是感受到了那种甜蜜的矜持,她依旧一脸严肃,甚至禁欲般地闭上眼睛来躲避他的目光。他温柔地逮住了猎物,她则紧紧地抱住了桅杆,不会再被冲走。
      
      他将自己的一切告诉了她——包括苦役生活、包括癫痫病、包括自己的穷困潦倒。即便,那个时候,安娜还很年轻,而且漂亮,费佳已经上了年纪,身材不高,四肢短小,看上去好像即使他从桌旁站起来也不会比坐着高多少;即便,在费佳姐姐家里,安娜总是碰上主人不友好的目光,因为她不是他们心中的人选,安娜依然以泰然的直视回敬他们;即便,她需要面对一个邋遢年轻人幽远的表情(费佳与前妻的孩子);即便她后来知道《赌徒》的女主人公真有其人……她也不在乎,她一次次担心自己手中的桅杆就要滑落了,但始终不失尊严地和费佳在一起,用她的青春守护着他。
      
      第一次在家里见到安娜,费佳就坚信这个看起来甚至还是个学生的姑娘一定会留在自己身边,成为他的妻子,这种预感,在她坐在他书房圆桌前的一刹那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一股秘密电流流过他的肌肤,虽然已是容易得脑血栓的年纪,他毅然决意为她超负荷地运作起来,然而,她的年轻依旧令他受挫,自我怀疑,内疚……尤其那“告别”、“游泳”,费佳每每是挣扎得靠不了岸或者匆匆上了岸,好颓废的样子,对于此,安娜倒没什么。
      
      直到有一天他们要离开彼得堡,出了国,暂时远离那些厌恶的目光,远离那个男孩,远离所有的债主,坐上火车,从彼得堡出发,先到维尔诺(立陶宛城市,米沃什的故乡),两天后抵达柏林,辗转到德累斯顿,之后到了巴登。他奔着大赌一番而来到这里。
      
      抵达这里后,他一天得在住处与车站(赌场所在)之间来回跑好多趟,没钱就回来取,赌光了所有的钱,还当掉了不少东西,每次像抱着赴约般的心情去,踩着虔诚的步踏,一步不多,一步不少,总是千方百计走上1457步,他觉得这是个幸运的数字,恨不得把自己献给赌台。可想而知安娜多郁闷,她或者同他吵或者冷漠对之,却从来恨不下心不给他钱,即便是连房租都付不起的时候。无论各种状况叨扰,她始终温柔待他,她始终平静坚定,从未慌了手脚。无数次,他一进门就给她跪下,又是讨好,又是道歉,又是捶胸顿足,骂自己是一混账(唉,这个令人矛盾又爱恨交织的老头子啊!),没让她过上好日子,安娜总是处之泰然,就让他闹腾一番,在她面前,这个平日不苟言笑的老男人像个委屈的孩子。她心疼他,对他不离不弃。
      
      桑塔格所说很对,这本书所描写的重点,并不是赌博(虽然费佳的恶习,实在连读者也痛恨得牙根痒痒——sogdiana),也不是写作(书里有很多关于陀老爷的花絮和评论——sogdiana),也不是救世(关于陀老爷的宗教理念和对普希金的崇拜之情的描述不乏神来之笔——sogdiana),而是夫妻之爱那灼热、高洁的绝对性,谁能忘记把他们夫妻做爱比作游泳这一意象?安娜对费佳所怀的无所不原谅但永远高贵的爱,与文学信徒茨普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爱合拍。
      
      3.
      鼎鼎大名的屠格涅夫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后大加赞赏,他评价说——喜悦的震惊、不朽的质朴,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一回听到这么独特的赞赏,他于是将屠格涅夫视为知己,向他敞开心扉,跟他长谈自己的想法,陶醉于这份不寻常的友谊之中。直到,他发现自己是自我陶醉,屠格涅夫突然往他身上捅冷刀子,而且搞得好像是无意,或者误伤。
      
      他们在巴登碰见那回(这段或许是虚构,但虚构得很是高明),屠格涅夫身边有一同行女郎,屠格涅夫死活没想到在一个欧洲疗养地能碰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走上来用他那细细地女人嗓音开口介绍道:“来,介绍一下——呃——呃——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曾经是位工程师,现在是彼得堡的文学家。”屠格涅夫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称呼陀思妥耶夫斯基为工程师的机会,即便是“曾经的工程师”,好让大家知道他“半路出家”的身份。初交往时,屠格涅夫可能出于同情而对他很关心,可很快就变了味儿,时不时使两把“暗刀子”,嘲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困窘与贫穷,打心底里看不上他,又掺杂着一种复杂的嫉妒。
      
      有一回,陀思妥耶夫斯基躲过大厅的重重关卡冲到高级客房里去拜见屠格涅夫,遭遇的,依旧是屠格涅夫特有的表情和做作的惊讶,依旧是与他身材不相称的细声细调:“呦,是您啊——随便坐吧,别客气。”陀思妥耶夫斯基驴唇不对马嘴地回着话,每当他想攻击别人的时候,总是这么不着边际的说话。
      
      他们对话是这样开始的:
      
      “实在是对不起啊,屋子里太乱了”——屠格涅夫说道:“或者是德国人常说的‘混乱’吗?”
      “我看,您早就是德国人了,所以不必不好意思”,陀思妥耶夫斯基接着说,“您的小说更是德国化……”
      “就把你的话权且当作对我的赞扬了”,屠格涅夫回敬道:“歌德和席勒使德国文学……”
      “您从来就没真正理解过俄罗斯……”,倔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示弱。
      “你去趟巴黎,在那买架天文望远镜,然后再看看你亲爱的俄罗斯”,屠格涅夫接着说。
      ……
      
      茨普金写道:他们就这样,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面,围着一张,圆桌,像两个击剑运动员,手拿一柄看不见的长剑,你来我往,暗暗较量着,——这场发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之间、因而人对于俄罗斯和西方的态度有分歧而产生的争论也被永远地写入了俄罗斯文学史中。
      
      这不由让人想到木心《俄国纪事》里的一小段:
      
      颂赞新鲜蔷薇的
      屠格涅夫在法国
      天才地置一幢别墅
      他那大胡子老友
      吃亏就在缺这项天才
      
      我当时读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大胡子或许便是陀老爷吧?!今天看来基本是了。
      
      4.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眼里,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帕纳耶夫、涅克拉索夫们手拉手,跳着圆舞,忙乱地被虚荣折磨着,他们不能理解促使他不断向上的那股神秘的热情和动力,他始终心无旁骛地向前,而他们则总是在考虑和权衡着什么。令陀思妥耶夫斯基难忘终生的是那幅名为《死去的基督》的画作,虽然别人送了《西斯廷圣母》给他,以为他喜欢的是那幅。
      
      关于《死去的基督》,茨普金写道:画上的耶稣头戴荆棘之冠,若有所思地坐着,胳膊肘支在膝盖上,瘦骨嶙峋的手毫无生气地垂在大腿上,画上的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一张小市民的脸,红红的下垂的脸颊,通红的土豆鼻,他伸出一只肥肥胖胖长着浓密恨猫的手指指着耶稣,——他坐在台阶上,狂风大作,周围飞着小树枝和小石子,不是是谁还冲他狂笑着,他却仍然一脸的冷峻和沉思,石头和雪块不停地从山上滚下来,他却起身继续执著地向上爬,向着山顶,继续前进,——这就是人类的理想,也是他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深深的埋在他的心中,从未曾改变和放弃,他有时候甚至故意嘲笑自己对这个理想的固执,可是每当置身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和众人不理解的笑声中时,他就更加坚信这个理想一定能够实现,那位不知名的画家在画里为自己之名了一条道路,自己现在就在这条路上,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时,茨普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那个画中人神奇地三位一体了。没啥,《巴登夏日》里,类似段落还有很多很多。
      
      5.
      后来费佳和安娜回到列宁格勒,费佳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是本书平静而伤感的尾声,但书写一点也没放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朋友家人轮番登场,各有特色,有勾心斗角之事,也有至深至真的怜悯感,不变的则是安娜的爱与关怀,其气氛令人想起雷蒙德·卡佛曾经写过的契诃夫之死那个短篇《差事》中的场景。与此相心灵之旅相呼应的,是作者本人茨普金的生命旅行,时空交错,跳接自如,节奏简洁明快。然而关于这部分,偶已经不想再说什么,因为,皮沙发上,陀老爷已经奄奄一息,只剩不多的几次心跳,而茨普金先生也终于到站了。
      
      6.
      篇名应该调整为,当费佳遇到安娜,还有屠格涅夫,还有他自己,还有茨普金先生……
      
  •     这是一部很幻想的小说!
      很幻想很现实主义的一部作品!
      书中通过两条主线穿插其中,而且书中很少分段,即连贯又离散。如果不仔细阅读,挺容易搞到提案南地北的,所以最好还是一口气读完吧。
      其实我觉得费佳是很幸福的。哪怕他可能觉得自己很倒霉,给一些小角色弄得心烦气躁……他有一个好妻子。正所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要自爱,要爱对方,还要爱你们的婚姻。在一个男人的角度,费佳不是一个好丈夫。在某方面,他不自爱,还很自私,死性不改,无可救药!很多次,安娜都包容了他……所以,一定要懂得惜福!
      一列火车隆隆驶过,你看到他了吗?
  •     文 / 朴九月(旧作,8记得发在哪一期的《非音乐》上面了)
      
      在文化的废墟上,狂乱的过去如在眼前。——苏珊•桑塔格
      
      初接触“巴登夏日”这个书名的时候,一直以为小说所要描述的,是在德国旅游胜地巴登度过的一季逍遥夏日,于是故事应该带着闲适的、缱绻的意味,并且因着夏日的骄阳而不断向读者传递一种浓烈的喧嚣、热闹气氛。但是当我合上书卷,我所获得的感觉是悲凉的,久未拥有的故事失落感重新泛滥在我的心海当中。我在此所说的“故事失落感”指的是在阅读完一本好书、观看完一个好电影之后,因为知晓这个故事已然结束、或者它们拥有着一个我们无法逆转的结局时,内心当中不禁泛起的某种强烈的莫名失落感,并且还可能因为这一“故事失落感”而久久未能开启另外一段阅读和观看旅程,尽管我们明知这个故事不是属于自己的,甚至可能是假的。
      
      长篇小说《巴登夏日》所包含的悲凉性,在其终于得以问世的过程当中,就已经被彰显开来。由苏珊•桑塔格所撰写的本书序言当中,我们清楚地知道,《巴登夏日》是作者列昂尼德•茨普金生平当中最后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在《巴登夏日》得以刊登之后不久,茨普金便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他甚至尚未来得及看上一眼被发表在国外报刊上的他的这篇小说。小说另外具有的一重悲凉性还在于小说所描述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俄国一代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其新婚妻子安娜被流放之后由圣彼得堡一路沿途旅行至列宁格勒之间的一些生活琐事,并描写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离世前的那一时刻。不管是这个故事的背景还是这个故事的结局,毋庸置疑都是某种悲剧的前后延展。
      
      时间的跳跃性和故事的跳跃性是《巴登夏日》所遵循的某种易被人观察而出的写作特点,它不遵循任何的时间轴或者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这很可能是由于作者是将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个世纪以前的生活故事糅杂进了作者“我”此时的生活当中——小说当中的“我”此刻正坐在开往列宁格勒的火车上,并伴随陀斯妥耶夫斯基当年的旅行路线而一路尾随这位他所仰慕的文学巨匠——基于这种讲述手法,陀斯妥耶夫斯基当年的一切更像是忽而插入作者脑海当中的某种回忆。但你要知道的是,小说当中的“我”或者说即列昂尼德•茨普金,根本不可能与距他一个世纪之外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共同生活,也就是说他根本不可能拥有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生活记忆。他回忆的凭证第一源自于他生平对于陀斯妥耶夫斯基文学作品孜孜不倦的阅读;第二源自于他研究过很多有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生平的传记、回忆录等,尤其以当时便握在他手中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妻子安娜所撰写的《日记》为主;第三恐怕就是源自于他自己的想像了。无论是陀斯妥耶夫斯基所生活的十九世纪还是列昂尼德•茨普金所生活的二十世纪,文化界都处于一种杂乱和参差不齐的状态当中,于是苏珊•桑塔格所言的“在文化的废墟上,狂乱的过去如在眼前”就正是这本小说最真实的写照和最全面的解读。正是这种一如呈于眼前的缤纷过去,得以让茨普金像描述真正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一样去描述离他一世纪以外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生活。
      
      小说当中的“我”所经历的现实时间与一百年前陀斯妥耶夫斯基所经历的巴登夏日时间相反,作者从来没有描述巴登夏日的炎热或者骄阳,他所描述的唯独只有“我”所看到、体察到的冬日的寒冷,那些关于雪花、道路积雪、行人行走于积雪路面上的声音被其反复提及,一种冬日无处不在的寒气硬生生地刺入一个世纪以前的巴登夏日当中去,让本身就带着悲凉意味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巴登一行,更是含带上了全数的冰冷气息。茨普金将本该属于夏日的热烈、闲适之情全盘打翻,故事像一扇洞开的窗户一般灌进了一百年后的寒风暴雪。茨普金或许正是运用此种方式将一个我们所无法确知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茨普金的笔下,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永远无法自我遏制的赌徒、一个拥有强烈反犹太意识的俄国人、一个随时可能突发癫痫病的病人、一个对妻子无端端厌恶又无端端忏悔的丈夫,在这种矛盾的生理体质、心理性情左右下,陀斯妥耶夫斯基又仍旧对文学和生活怀着某种虔诚的信仰,他不断追求某种人生高度,在这个人生三角上不断爬起、跌落又爬起。于是也是这种不屈挠的精神投射在《巴登夏日》作者茨普金的生命当中。
      
      茨普金在故事当中扮演了三个角色,并且没有主次之分,他一会儿是生活当中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小说当中作者使用的是陀妻对其的爱称“费佳”,一会儿他是陀斯妥耶夫斯基挚爱的妻子安娜,一会儿他又变回了他自己,这一切使得茨普金更像是一个在一个世纪以前便不断追随着陀斯妥耶夫斯基四处漂泊的一个看不见的幽灵。因为茨普金语言与时间转换上的流畅,让我们在阅读《巴登夏日》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凝滞感。并且《巴登夏日》与普通意义上的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它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情节的小说,它虽然是一个故事,却不带有情节,即没有起因、高潮、结果,所有的一切就像是一册流水账本。在巴登的那段时间里,作者更是不厌其烦地描述着陀斯妥耶夫斯基每一天不断往返于住家、赌场、当铺之间,描述安娜的等待、他的忏悔以及每晚睡前与妻子的“告别”。故事的结局直接跳转至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死亡,以小说所主要描述对象的死亡作为小说的终结。
      
      但不能说小说是不具有任一点可探讨性的,小说所要探讨的问题,简介地概括说来应该有两个,一个是作者茨普金对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爱戴到底是出于一种什么原因,在小说的结尾处茨普金也运用了一个长句来抛掷出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这个人的生命历程让我如此感兴趣、如此着迷,尽管我这种人是他明摆着不喜欢的那种?”茨普金在此所说的陀斯妥耶夫斯基所“明摆着不喜欢的那种”指的很有可能就是茨普金是犹太人这一点,而陀斯妥耶夫斯基又是一个不明就里就厌恶犹太人的人。对于这个所需要探讨的问题,后来将茨普金的这本《巴登夏日》隆重推出面世的苏珊•桑塔格在该书序言当中就做出了回答:“爱陀斯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
      
      小说所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掩藏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当中,作者茨普金描述了两次死亡,虽然不是特别深入地做了描述,但也在字面或者意义之上提及了死亡等类似的字眼——作者之所以没有做深入地描述或者说逃避做深入的描述,极有可能是因为茨普金是一位医生,医生从很大程度之上是避免提及死亡的一类人——于是在安德列•乌斯季诺夫撰写的后记当中第二个问题被引了出来,这第二个问题便是关于“永恒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身上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也在茨普金逝世后的这么长时间以后获得了回答。茨普金,这位以其理论著称的医学研究人员,一生都不忘对文学投入其最大的热情与精力,不仅阅读过大量的文学书籍,自己也写过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我们所看到的这部《巴登夏日》就是茨普金最后、亦是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只是茨普金本人一生当中都对在文学领域当中所应当获得什么地位或者肯定没有抱着太大妄想,于是他的作品常常是自己写自己阅读或者赠予亲友阅读,极少得以刊登、发表,于是茨普金在其在世的时候确切的说更像是一个抽屉文学作家。我曾经与一些人讨论过写作者到底应不应该在写作的时候过分地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水准或者阅读能力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茨普金应该就是一个持否定态度的回答者,他的写作很有可能并不去考虑他的读者。这种“抽屉文学”的写作方式,不该归咎于当时的政治局势问题,而更应该是“抽屉文学”爱好者本身的性格决定其选用了这种文学创作方式。但这种创作方式又与日本的“私小说”是不同的,“抽屉文学”的特点不在于它是私密性的、个人性的,而是在于他作品当中饱含着某种外人所不能理解、不易理解的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这种对文学所持有的不易被理解的热爱,陀斯妥耶夫斯基就在最大程度之上拥有了,这很可能就是伟大作品诞生的最基本原因。而列昂尼德•茨普金也拥有着这种热忱,他们很有可能并不真正关心着自己的作品在其存在的这一段时间当中不被他人所关注与重视,在他们内心当中所澎湃着的对文学的爱以及孜孜不倦的追逐态度,肯定会在后世当中得到世界的肯定。这就像是爱因斯坦1948年在拒绝担任以色列新国家总统邀请时所说的一句话:“政治是为当前,而一个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他们将以他们“不死”的文学作品永远鲜活地活在后世人的世界当中。
      
      陀斯妥耶夫斯基以此种方式活在了茨普金的小说《巴登夏日》当中,活在了茨普金的世界当中,而茨普金也很有可能因为他的这本《巴登夏日》而活在了很多人的世界当中,巴登夏日是一个永恒的时间,而那辆载着陀斯妥耶夫斯基和他的妻子安娜的列车,那辆载着列昂尼德•茨普金的列车,开过了很多很多相似的悲凉的站台,衍生出一个又一个或悲壮或平淡的故事,最末的终点站即是永恒。
      
      
  •     利用晚上值班时看了两小时,很快发现是个错误的选择,这书必须得有足够的时间一气看完才行,只好暂时不看了.
      但仅仅是看前言,以为作者的经历所感动,也理解他为什么能够这那样的环境下几乎耗费毕生精力完成此书的写作.
  •     很想读一读陀夫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某一天一定要读一下,看了这本《巴登夏日》之后,读他的作品的欲望越来越大了。《巴登夏日》不是很长,读它,就是进行一次旅行,跟着作者进行旅行,跟着陀夫妥耶夫斯基进行旅行,作者的时空和陀夫妥耶夫斯基的时空交融在一起,彼此不分。陀夫妥耶夫斯基世俗的一面,崇高的一面尽收眼底,但作者一直对他怀着宗教般崇敬,作者是他的很忠诚的fans。这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喜欢用破折号,我对里面这些破折号的理解也很费劲。
  •       今天在等人的时候,我进第三极书局溜了一眼,注意到了这本《巴登夏日》,因为封面上有珊.桑塔格的推荐:“如果想读一本书就能体验到俄罗斯文学的深刻与力量,那就读这本书;如果想读一部小说灵魂就会变得坚强、对感情的理解就会更博大,那也就读这本书。”我觉得这段话,与我所了解的苏珊.桑塔格一惯的风格不太一致,所以打开一本,看到里面这样的介绍:“这部最初以英文出版的小书,在伦敦街头被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偶然发现。被剧烈震撼了的桑塔格看来,这部小说仅仅被出版是不够的,仅仅意识到它的杰出也是不够的――必须要确立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再往下翻了一页,确实是桑塔格亲自写的序言。我不禁心里一动:想当初看所谓的文学名著,以为它们天生就是名著,后来才知道正如人的发迹需要机遇,书要知名也一样。被称为名著的,不见得最有价值。在看多了诸多作家轮番上阵倾力推荐的那些杰作之后,我倒是真有点怀疑那些默默无闻的作品带走了最多的甘美。不过我比较喜欢桑塔格,看看她怎么说。。。。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学是一个已经研究得非常深入的领域,人们密切关注的几个语种里似乎不太可能还有什么杰作有待人们去发现了。”或许她有资格说这种话。有段时间我也相信某个朋友的话:“翻开书页,已难再见到让我两眼发光的诗行。”但真读起来还是觉得开卷有益。。。。而她,也于偶然之中发现了这本名为“巴登夏日”的书,并称之为“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十大尚未为人们所知的杰作之一。”这句话,挑不出什么毛病。文学作品,无论给予任何评价,只要加上“之一”来就万无一失。
      
       《巴登夏日》我还没有看,估计应该是不错。引我幻想的却是:桑塔格挺厉害,她具有确立某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影响力。我记得在某篇文章里看到,她的作品大受欢迎,她的孩子们负责给她管理版税收入。
      
      
  •     伴着beatles的let it be,我合上《巴登夏日》的最后一页,无法压抑自己强烈的心跳声和失去控制的泪水,喉咙发不出声音,只能默默的哭泣。当打开这本书时,我并没有预想到,这竟然是一部如此出色的作品。
      该怎么说呢,我完全的沉醉其中,感动的无以复加。
      
      甚至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停留在小说里,书中的人物,还清晰的在我的眼前闪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仍坐在那张皮质沙发上,胡子上凝固着暗红色的血,而他可爱的妻子安娜正跪在他的脚下,把头深深的埋进费佳的双腿里,极力掩饰自己倾泻的泪水,她的肩膀微微颤动,我似乎能听到她的心碎了的声音,那么轻微,又那么的触动人心。
      
      而作者就站在我的身边,同样热泪盈眶,他拼命的攥紧拳头,不停的咬着嘴唇,那一瞬间,空间里只剩下了我、作者、安娜、费佳,我们像被遗忘在了不知名的星球中,漂流,没有尽头。
      
      不用语言,我就可以听到安娜心中不停重复的画面:
      
      任性的费佳、窘迫的费佳、愤怒的费佳、忏悔的费佳、饱含爱意的费佳、充满怜悯的费佳……每一个费佳,都冲安娜招手,挥别这个自己深爱的女人。也许,还有那么多的抱负、还有那么的作品没有完成,但此刻,此刻的费奥多尔 米哈伊洛维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在了他妻子的怀抱里,死在深爱的孩子面前,死在关心自己的朋友面前,死在了上帝无尽耀眼的光芒里,这一切,终于就像费佳祈祷的那样,结束了。
      
      如果,死亡可以被称为一种结束的话。费佳,在这最后一刻,可以走进那道白光里,无论那白光背后是什么,都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费佳死了。
      
      死在安娜的面前,死在作者的面前,也死在我的面前。
      
      很少有作品,可以让读者这样直面死亡,茨普金完美的做到了。通过一个作家的笔,我目睹了另一个作家的死。
      
      严格的说,茨普金是通过安娜的日记目睹了费佳的死,而我是通过《巴登夏日》目睹了费佳的死,我在眼睛的后面窥视眼睛。
      
      俄罗斯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费佳,他的形象,跳出了他的作品,通过他妻子的日记鲜活的存在于茨普金的小说中,而我则通过茨普金的小说得以在想象中塑造这位作家。
      
      费佳——经常被生活穷困所窘、喜爱转盘赌博、会因为其他男子对自己妻子的殷勤而大发脾气、也会在深夜邀请妻子“游泳”、即使朋友背叛自己仍深爱着他们。费佳,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俄罗斯文学皇帝,而是一个平凡的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男人,他有自己的烦恼,有自己的忧愁,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欢乐,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如同你我一般曾经来到过这个世界上的人。不同的是,他还有另一个自己,一个可以用笔来创造世界的自己。
      
      When I find myself in times of trouble
      
      Mother Mary comes to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费佳,他一直在等待与圣母的邂逅,只是他不知道,圣母早已通过他的笔传达了讯息,也早已无声的亲吻过他的面颊,给了他甜蜜的一瞥。
      
      作者擦了擦眼镜,那白亮的光晃着我的眼睛,我不得不用手遮挡这光线,透过手指的缝隙我看到作者嘴角的笑意和眼角的泪水,也看到了安娜紧握着费佳的手。
      
      “他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作家。”茨普金在我身边轻声说道。
      
      And when the night is cloudy
      
      There is still a light that shines on me
      
      Shine until tomorrow
      
       let it be
      
      Oh 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巴登夏日》这本书很短,是俄罗斯一个不知名的作家茨普金的作品,这本书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甚至此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都无人关注,但这无损此书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关于它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冷静的语言,书前附送的苏珊 桑塔格的论述已经很详尽了。我写的这篇严格意义上不能称其为评论,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的宣泄,高潮和结尾都用死亡作为注解,让人无法不深陷其中。就用梅特林克的一句话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吧——过去永远存在于现时。
      
      
  •   他就像是去过地狱的人•••我也爱他呀我爱他,从来没有人像他对我那么好 比伯格曼更甚。
  •   你没看懂
  •   зачем фёфёфёфёфёфёфёфё, а не фефефефефефефе?
  •   ...原来你会俄语啊!
  •   чёчёчёчёчёчёчё
  •   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难以阅读在于作者喜欢炫耀文学功底所以全是长的像段落的句子以及长的像散文的段落
  •   其实,再艰涩的句子,都不能改变一个好的故事胚子。再糟糕的翻译,也不能改变一个闪光的灵魂。
    除非它原本就很没意思。
  •   挖 好八
  •   我会为了这篇评论买下这本书
  •   很喜欢的书评~
  •   倒着看,一样像春天滋进骨子里,怎能这样热烈,而这样清甜。
  •   唉~决定看了。
  •   无所不原谅但永远高贵的爱
  •   读这本书 我也是顺着桑塔格摸过来的 感觉桑塔格给我们的那些读书单 的确带来足够大的精神沉淀 而巴登这书给我的感觉像一首忧伤但不忧郁的摇滚 基本没法停下来 只有等到曲终
  •   老夫少妻很可爱,老陀的任性和暴躁就是让人又爱又恨吧,他的阿尼娅想必是这么认为的,安娜真是个小天使啊天呐。
    说到屠格涅夫,老陀是一直很爱攻击他,《群魔》里还愤愤地塑造一个以屠格涅夫为原型的大作家,说他拿腔拿调、神态甜兮兮,虚荣又做作,骨子里极端媚德……反正这种纠葛就是挺有趣又好笑的
  •   这是我暂时看到的写得最好的一篇书评……很多我之前的疑问得到了详解……
    我不敢评价是否有人读懂了这本书——几乎所有好书都有这个特点,有一种从狭窄的缝隙钻入后却发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的感觉——永远读不透的感觉……而最难的过程应该就是这进入的过程……谢谢你帮我渡过难关~
  •   对于每一个热爱俄国文学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来说,[巴登夏日]这本书无疑是一份让人惊喜的礼物。
    ——————————————————————
    非常认同。
  •   终于有想读的书了
  •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的典范
  •   这也要相对来说了,陀在宗教问题、犹太问题还有许多个人问题上相当不独立,称不上是典范
  •   桑塔格也喜欢巴登夏日
  •   这部如此艰难的作品,LZ竟能读得如此细心而激情,实在令人感动.就像这个繁华浮躁的世界里竟能开出一朵宁静的水仙.
    伟大的作家往往被误读,例如这个茨普金,这个妥斯的影子.就想起<罪与罚>,想起<死屋>,就像在巴登赌城,就像他最后咽气,其实就是自己向自己施加"罪与罚",自己将自己驱向了"死屋".
    没有LZ这么感动,但是从赌桌疏忽一转到西伯利亚的一瞬间,我震动。
    就像重走费佳走过的冰天雪地的大街一样,那街老了,旧了,不是物是人非,是激情不再的绝望。
  •   拥有过于严肃的生活态度的人,生活就是出悲剧。陀氏如此,茨普金也不能例外。我讨厌将作家本人的人品性格带入其作品,但是我控制不了我自己。我更欣赏他对于赌徒的描写,对奴性和耻感的描写,以及陀氏与屠式的关系。如此的真,如此的残酷,我不能自伤到那地步,我写不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