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好世界轉動

出版时间:2012-3-26  出版社:圓神  作者:Colum McCann  译者:吳戚河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薦導讀日常之愛與恐懼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吳明益  當我探向未來,以那常人之眼遙望可及之處,  看到世界願景,和一切可能發生的奇妙境遇。  〈洛克斯利大廳〉,丁尼生  For I dipt into the future, far as human eye could see,  Saw the Vision of the world, and all the wonder that would be.  ‘Locksley Hall’ by Alfred Lord Tennyson  十年前的一個早晨,我與母親在永和舊居吃著午餐的時候,我習慣性地打開電視。畫面上正播放著那幾天舉世皆彷彿仰頭就能看到的景像:冒著濃煙的世貿大樓。我和母親在客廳吃著家常菜,那災難離我們如此之近,卻又感覺如此之遠,遠得只是電視上的一個畫面。  我必須承認當時震撼是有的,卻沒有感覺到痛楚,那畢竟對遙遠島國的我來說是個突發的新聞事件。我們甚至可以冷靜地談論、分析它,並且在每年的紀念日彷彿真正的哀慟那樣哀傷它。直到後來讀到伊恩.麥克伊旺的《星期六》,我才感受到從心而發的痛苦,是小說家讓我真正感受到一種災難雖遠,悲傷近身的力量。  往這時間點向前推到一九七四年八月,彼時年方二十六歲的法國雜技表演者菲利普.珀蒂與他的友人躲在世貿塔頂,連夜在這象徵金錢帝國的雙子高塔間架起一道鋼索。隔天他在這道位於約四百公尺高空,一閃神就粉身碎骨的鋼索上,停留了四十五分鐘。或靜立或行走,或小跑步或後退,當時眾人都仰望這個年輕人。在資本主義帝國裡,這既是一樁犯罪也可能是接下來財富的來源,既是一次行動藝術也是預謀的新聞事件。多年後在馬許導演的《偷天鋼索人》裡,無數支麥克風遞向已成英雄的珀蒂:「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回答:「There is no why.」  沒有為什麼。讀著科倫.麥肯的《讓美好世界轉動》,我的腦中始終閃現著這一句話。在那奇妙的四十五分鐘裡,一群仰望著高空鋼索人的平凡人,低下頭後繼續過自己的人生。他們或者是街頭拉客的妓女、對判決他人已然疲憊的法官、為上戰場兒子哭泣的母親、因一場車禍而改變人生的年輕藝術家夫婦、以侵入電話系統為樂的少年,乃至於一個想要承接他人的痛苦,卻沒有想要處理自己痛苦的獻身者……  麥肯用他不賣弄、卻章章改變書寫節奏的筆觸,加上準確的分鏡手法,將人物「藏閃」於另一個人物的故事之中。一開始閱讀時,讀者或許還會分神,但到中段以後,小說逐漸顯露出它的縝密與莫名的魅力,讓人不禁凝神以對。  這本小說並非在歌詠珀蒂瘋狂的夢想和令人震動的才華(雖然小說裡也有鋼索人的心靈描述),相反地,他寫的是一群「老到沒法玩雜耍,但又年輕到死不了」的平凡人。他們都在生活的片段裡看到了鋼索人,都曾在生命的某一刻,挨近過丁尼生所寫的〈洛克斯利大廳〉那般閃現著未來遠景的景象。他們曾短暫地停留在高空鋼索上,離開地面,而後又回到自己的日常之愛、日常之恐懼、日常之悲傷。  比方小說裡寫到一位街頭流鶯的自述:「我是第一個不折不扣的黑人街頭拉客正規軍。他們叫我羅莎.帕克斯。他們過去常說我是一塊吐掉的口香糖。黑色的。在人行道上。那就是人生的真相……」但這樣被社會遺棄的人不是沒有屬於她的「洛克斯利大廳」,她希望賺足夠的錢,回到自己女兒身邊,「買給她一棟大房子,裡面有壁爐,屋後有平台,還有許多精美的家具。」另一個是她也有動心之人:那個為街頭妓女提供公寓和避難所的愛爾蘭人科里根。她說:「我會和他結婚。我會一直要他用他的口音對我說話。我會帶他到州北,煮粗鹽醃牛肉和捲心菜的大餐,讓他感覺好像他是地球上的唯一白佬。假如他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吻他的耳朵。我會將我的愛直接灑到他身子裡。」  讀到這裡,我像是初識憂傷。這段自白是多麼具有詩的色彩、韻律和澎湃如浪的呼吸。而它出自於一位絕望的、在獄中得知她夢想之一的女兒死訊的街頭妓女……不,一個母親的口中。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平凡之愛,更讓我我們動心、彷如心懸雲端?  鋼索的隱喻或許正是鋼索本身,一個由數股鋼線所揉製成的堅韌、同時也是易受摧折之物,一條極細的道路,一條危險又似乎能到達彼端的路。而小說裡人物與人物的關係,也像存在著一條鋼索,每個人走在其上,有時進退兩難,有時彷彿找到世界上最寧靜的處所,有時痛苦難堪,失手或被風吹落。展卷讀者如您,當知平凡的人生,需要多大的生存勇氣。  我願說,這本小說寫的是一種「日常的愛」,「正如在舊珠寶中,我們找到了我們生命中已消逝的日子。」科倫.麥肯以非凡的才華,帶我們走上自己的鋼索,短暫探望了,我們曾經藏在心底的可及之處、遙遠風景。推薦序一條長索與濃縮精煉的人間──關於《讓美好世界轉動》臥斧  試著將人生想像成一條長索。一端是呼吸的起點,一端是心搏的終結。  這條長索不是筆直的。它會彎折、扭曲、繞圈、打結,會與別的長索相互依偎、糾纏,揉絞到無法分解,或者渴望有個小小的交會卻永遠無法發生。長索交纏繞旋而成的圖樣,遠觀是團混亂的線球,近看卻可能發現當中藏著某些奇妙的怪異,或者美好。  如此模樣,便是人間。  一九七四年八月七日,法國高空走索藝術家菲利普.珀蒂,在美國紐約的世貿雙塔間拉起一條長索,長索橫越雙塔當中大約六十一公尺的間隙,離地四百一十七公尺(大約一百一十層樓)。上午七點十五分,珀蒂跳上鋼索,開始表演走索特技。  這是《讓美好世界轉動》故事的開場。  有的人在當時看見這個高懸在空中的人影,有的人在事後聽聞這樁極度不可思議的事蹟;作者科倫.麥肯利用這條真實鋼纜長索出現的時點,鑽進都市虯結的線球當中,挑出其中幾條看似沒有交集的人生長索,朝過去張望、朝未來探尋,勾勒出人間的種種眾生樣貌。  那時,世貿雙塔才正式落成一年多。  珀蒂並不是一時興起跑上世貿雙塔玩命,事實上,他在雙塔落成前就已經開始探勘,前後耗了六年的時間籌劃;除了行走之外,珀蒂還在鋼纜做了不少高空表演動作,一共待了四十五分鐘,某個角度看來,這或許只是短短一瞬,但麥肯緊抓著這個剎那,輻射出探入不同層面的生命樣態。獻身宗教的傳道者對人生與神學悟出不同的見解、妓女以自成一格的蠻橫及哲學在街頭掙扎生存、藝術家們在揮霍縱慾的放肆生活與逐漸降溫的嬉皮潮流裡尋找新的創作型式、越戰之後出現渾沌的政局與心碎的家庭。這些人生長索搭構出小型的人際線球,呈現紐約百態,也具體而微地描繪了當時的美國。  事實上,這些小小的線球,還跨越了時空。  社會的生態或許不盡相同,但無論在哪樣的時空背景當中,每個人總都有意或無意地尋找著人生的意義、因長索之間的交疊與分離驚喜或傷心;一九七四年珀蒂在落成不久的世貿雙塔間表演時如此,二○○一年雙塔因九一一事件而崩毀之後十餘年的現今如此,美國如此,台灣,其實也是如此。  不只是那個時點的紐約;而是一個濃縮精煉的人間。  二○○九年在美首次出版的《讓美好世界轉動》,當然可以視為一個創作者在九一一事件發生接近十週年時的某種回顧,或者視為閱讀者們一窺三十幾年前紐約生活的小窗;但珀蒂搭起的長索,不僅串起了人間種種,並且提醒我們:人生長索當中的每個片刻,再怎麼平凡日常,都仍是無法重複的唯一。  只要一仰頭改變視角,就可能發現異乎尋常的美麗。作者後記走在離地只有兩公分的鋼索上  我岳父的鞋子仍然擱在我書房櫃子的一個盒子中。我好幾年沒打開來看了,不過鞋子依舊在那裡,覆蓋在世貿中心雙子星大廈的塵埃中。偶爾我會納悶自己究竟為何要保存這雙鞋子,不過,在二○○一年,他就是穿著這雙鞋子從世貿中心北塔的五十九樓跑了下來。他涉過大廈底部的積水。旁邊的南塔此時已經垮下。他穿過暴風雨般散落的殘骸。他仍然記得當時奇異的冷靜景象:好幾千人在市中心這張新的白色巨幅畫紙中移動。  他一路往市郊的方向走到我位於第七十一街的公寓,我和我的妻子及兩個小孩在此等候。一見到他,我的女兒伊莎貝拉先是撲到他的懷裡,卻又從擁抱中退縮,問他是不是被燒到了。他告訴她,這只是倒塌的大廈留在他衣服上的煙味。她說,不,不,一定是從裡到外都在燒。  我的岳父立即換掉身上的衣服。他一想到身上的西裝、襯衫、領帶,它們的味道、所沾染的東西,他就無法承受。他把衣服丟棄了,卻將鞋子留在我家門邊。鞋子擱在那裡好幾個星期後,我們終於明白,我們之所以把鞋子保存在那裡,正是因為它將他帶了出去,到達安全之處。不管如何微不足道,這雙鞋子正是希望的燈塔。  即使到了現在,要將這雙鞋子丟棄還是滿困難的。我仍然覺得,每次碰觸它都會失去一些塵埃。而我對塵埃可能包含的東西震驚不已,它有可能是一份履歷、一個混凝土梁、石膏板、一個公事包、一副損壞的耳環、一根睫毛、另一個男人的鞋子。鞋子就擱在我身後的一個櫃子中,在我的寫作室,在我左肩之後,是一份對過去的責任。  在九一一事件之後不久,曼哈頓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緊密的意義。超級市場的架子上買不到洗眼藥水。廢棄的消防栓似乎與這座城市下面奔馳的一切有所連接。一輛停在第八十五街的轎車起初被開了一張又一張的違規停車罰單,但是很快地罰單變成了鮮花,因為在儀表板上有消防隊員的停車許可證。一隻孤單的狗走過布魯克林大橋。不知怎麼地,每件事物都與下一件事物和最後一件事物連接在一起。一朵朵的塵雲仍然從市中心悶燒著的某處吹來。我不想開窗。有一天傍晚,我站在第三大道上,看著一個女子吃著巧克力慕斯蛋糕:這似乎是一個奇異又動人的復甦時刻,紐約城終將恢復它特有的魯莽和貪欲。  我們很容易就瞧見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擺在我們眼前。這時,身為一名作家,問題就在於如何從中找到意義。假如一切事物都有一些意義,甚至是一個小孩關於燃燒的簡單問題,那麼,如何才能創造出一個不同的意義?或更精細地說,如何才能創造出一部小說呢?  多年以前,我在保羅.奧斯特的《紅色筆記本》中讀到了一篇文章,內容寫的是一九七四年法國走索人菲利普.珀蒂在雙子星走鋼索的事,這位表演者在空中來回走了四分之一英里,是一項藝術和逞能的驚人之舉。從下面,他看起來很可能只是一小粒移動的塵埃。  這次的走索是一件行動藝術,似乎是在直接對二十七年之後的毀滅行動表示蔑視。  現今,這似乎已不再是一個原創的形象。這次的走索已經偶像化了:珀蒂寫了一本書《凌空之夢》,而詹姆斯.馬許拍了一部很棒的紀錄片《偷天鋼索人》。此外,還有一本童書、一齣戲、一些畫作,及一部卡通影片。  不過,還是有故事要說,而且每個故事隨著每一次的說故事而有所改變。時間改變了它們。邏輯改變了它們。文法改變了它們。歷史改變了它們。每個故事隨著每個新的一天的來臨而被移到角落。沒什麼結束。正如福克納所說,唯一重要的東西是衝突的人心。其中,最關鍵的是,創造出對人類的康復和歡樂本能具有意義的藝術作品的可能性或欲望。  我原本的構想是要讓我筆下的走索人跌下來,正如布希總統主政的年代似乎暗示著他必須如此:畢竟,行政當局已經將正義轉變成報復,而還會有什麼是比扭曲歷史並將走索的藝術顛倒過來更好的隱喻?  但是我寫得愈多,我愈是對街道上的凡夫俗子感到興趣,那些走在離地只有一寸的鋼索上的人。我研究了一九七四年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在燃燒。軍人從越南返鄉。這座城市即將破產。藝術家不停地自我質問。解放神學家對他們的上帝有了新的看法。司法體系正在崩潰。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署網路(俗稱阿帕網,現網際網路的前身)正在發展一整套的附件和郵件系統。我對當時的紐約挖掘愈深,它對現在的意義似乎就愈深邃。  我們作家有一個不值一提的小秘密:在寫一部小說的當下,我們並非始終知道自己的目的。大部分時候是本能運作,受到需要的驅使。當歐巴馬選上總統時,我認為這個寫了多年的故事,必須往不同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就努力這樣做,朝一個康復點邁去。是否成功,非我能掌握。其實,閱讀本身即是一種創造活動,寫作和讀者的想像有很大關係。一本書只有在被讀者讀完的時候才算是完成。這是藝術的特權。也是活著的特權。在說故事時,我們正從事一項無以比擬的民主活動。  然後,始終都有鞋子。  有一件事一直讓我難以平復:我的岳父一直惦記著年輕的消防隊員衝上世貿中心的樓梯,而自己得以往下逃生的情景。他不會忘記他們的面孔。他走出大廈,進入白色的暴風雨中時,耳朵仍然聽到他們的長靴踏在樓梯上的聲音。他絕對不會忘記他們,而且他知道榮耀他們的最佳方式就是說出他們的故事,或是一個提到他們的故事。  我寫作時,他的鞋子正放在我身後。小山羊皮稍微起皺,一些塵埃已掉入盒中,鞋帶稍稍打開,彷彿等著要說話。博客來專文推薦2009外文館年度之最:這本小說裡的真實故事如此魔幻,而虛構的各自人生卻如你我般真實  博客來外文館編輯 埃內斯特  每一本小說 都有著「我」,並透過他的眼睛來看見建構整個故事中的世界。有的「我」靠小說家近一些,有的遠一些。一本小說,往往是一個或幾個 「我」的故事。  但這本小說 不同,他想說的正是那些在故事中的「我」以外的故事,那些所有的「在場的其他人」的故事。  一九七四年的美國,當年年底《教父》續集上映、越戰正打到歹戲拖棚的程度、尼克森當年八月九日因水門案正式下台、告示牌排行榜上好幾首艾爾頓.強和約翰.丹佛。而一九七四年紐約市的夏天,整座城市像是座融化的泥巨人,快速往郊區攤開,犯罪率提升到前所未聞的程度,當時人口大約七百萬,有著七百萬種的生活方式。  就在這年,在這一天,數百萬的紐約人親眼見證了一場魔法。前世界第一高樓世貿中心雙子星大樓落成。就在八月七日星期三早晨七點十五分,在這上班日的通勤時刻,超過百萬人看到了一個奇異的景象。一個大小比如小指甲一半的人影黑點,正凌空走在雙塔之間。  超過百萬人在同一時間,中斷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不自覺張著嘴,抬著頭向上看。  這部分的故事你可能有聽過,一個法國人菲利浦.珀蒂,就在此時踏出第一步站上鋼索,在剛完工還未開放的雙塔間。珀蒂自己的故事,有紀錄片《偷天鋼索人》,與他自己寫的書《凌空之夢: 一九七四,我在世貿雙塔上走鋼索》來說。  但當天數以百萬、仰著頭向上看的人們,他們這幾百萬個的故事呢?這一本書,屬於他們。  走鋼索的人從這端走到彼端,有開頭有終點,底下的人為他擔憂或者喝采;但這其他的所有人,其實也走在各自的鋼索上,在自己的生活裡,臨淵履薄。  無論那些生活可能被看作是多麼地淺薄平庸。  比如一個來自愛爾蘭的天主教僧侶,混居在當時墮落的布朗克斯區,懷抱著一種難以對抗的苦行態度,過著浪蕩的生活。比如一群固定在公寓聚會的媽媽們,她們的共通點在於兒子都死於越戰。比如懷抱著藝術家夢想住在格林威治村的女生,她除了連自己都懷疑的藝術天份之外,依靠著假波希米亞式男友與毒癮維持自己仍進行藝術生涯的錯覺。比如尖刻的法官,帶著進入中產階級軌道後看不見其他生活可能的疲勞。比如一個三十八歲就當上祖母,總給人樂天無憂表現,內裡苦於是否早失去對生活信仰的黑人媽媽。  這些人不只在當天都為鋼索上的這個奇幻舉動擔憂或者心神震動,甚至都早將自己的身影疊合上那高空,也想起早已看著自己跌下了鋼索,跌出了屬於自己曾經想望的美好生活舞台。只是生活不是場清清楚楚有始有終的任務。這些跌落後的「餘生」,甚至得帶著更多的努力才能將日子過下去。  在這些各自 不同的故事裡,在當天都發生了一個中斷,他們曾經共同經歷了這件絲毫不日常的魔幻時刻,之後或者因為一場意外,或者是更多的偶然與巧合,在此之後,命運交錯。這般日常生活裡魔幻的中斷,像是個無預警的轉捩點。在魔法解開,各自動作各自回到原本生活之後,這 些交織的生命就此轉向前奔,或者找到答案,或者是放下的勇氣,或者是更溫暖的原諒,原諒他人或者自己。  這不是個童話故事,小說裡所引用的真實事件遠景,奇異魔幻到不似真的曾經發生,但虛構的各自人生卻如此寫實。  在讀完這本小說之後,你會對自己與世界的對峙,有著另一種全新的感受。想到那些每天的生活之中,通勤的車廂裡、壅塞的等待隊伍裡,那些遇見或者永遠無緣遇見的人、那些認識或者彷彿有些面熟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煩惱與夢想、秘密的輝煌或者留下的傷痕。就如同自己,與自己直到目前的人生,同樣塞滿細節,栩栩如生。  從此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就不再相同,只因為閱讀了這一本小說,這本為了「所有其他人」而寫的故事。

内容概要

  原來,平凡的人生,也需要無比的生存勇氣……  獎項肯定絡繹不絕的傳世大作:  美國國家圖書獎:「藐視重力的壯舉!」  愛爾蘭都柏林文學獎:「最能代表二十一世紀的經典!」  《紐約時報》:「近年來,最激動人心、最深邃美麗的偉大小說!」  *美國國家圖書獎  *愛爾蘭都柏林文學獎  *法國杜維爾獎  *中國微山湖最佳外語小說獎  *亞馬遜年度好書榜首  *博客來外文館年度選書之最  *《觀察報》年度選書  *《衛報》年度選書  *歐普拉年度選書  我們跟著哭笑,因為我們也正踩在同一條鋼索上,  在同一個世界裡,轉動著自己的悲喜人生。  曙光乍現,一位神秘男子現身在紐約的天際線上。  他是誰?喧囂世界突然噤聲,望向110層高樓上的他。  他優雅地走在鋼索上,像天使般地向死神挑釁。  突然,他止住腳步,低頭俯瞰,彷彿在問:你們又是誰?  觀看的人群中,有服務於貧民窟的修士,傾全力助人,自己卻因為愛情,而陷入信仰與欲望的拔河。也有來自各個階層的母親,群聚悼念死於越戰的兒子,卻發現悲傷是如此私密的回憶。還有渾噩度日的藝術家、憧憬真實戀愛的電腦怪客、脫離不了困境的妓女、用相機捕捉光影的男孩……  這些人一起經歷當下的魔幻時刻,共同仰望天邊。他們的生活會起什麼變化?彼此會有什麼交集?透過十種不同身分與聲音,堆疊出對生命的想像,共同譜出一首扣人心弦的交響樂章。期望、失落、迷惑、孤獨、愛情、死亡,這些說著別人的故事,深沉悲憫,心碎卻撫慰。  *一部立體、充滿不同視角的小說,全新的閱讀體驗:由七○年代的紐約說起,透過世貿雙塔的走索事件,串起歷史和社會的元素。作者大膽使用各種書寫,凸顯角色的外在孤傲與內心渴望。  *獻給尋求安身立命的勇氣的「每個人」。  *電影由《星際迷航》製作人籌畫中,預定2012年上映。  *本書榮獲愛爾蘭文學交流會贊助出版。譯文經由作者審定認可。

作者简介

  科倫.麥肯 Colum McCann  歷史家寫大人物的小故事,小說家寫小人物的大故事。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已有七本著作的他,被譽為「最聰明、亮眼的文壇新星」。擅長書寫平凡人物的故事與情感,作品被譯成三十多國語言,文章散見於《紐約客》《巴黎評論》《GQ》《紐約時報》《衛報》《愛爾蘭時報》《德國時報》等國際知名刊物。  一九八六年,二十一歲的他,帶著一台打字機,還有寫出一部偉大小說的志氣,他來到了美國,開始寫作生涯。人生的磨難滋味,是成就偉大作家的必備養分,麥肯也不例外。當開始厭倦自己的文字時,他二話不說,騎上單車,開始尤里西斯般的流浪旅程。他造訪四十州,騎了近兩萬公里,聽了數不盡的故事,仰望了各地的星空。  《讓美好世界轉動》完成他勾勒二十多年的美國夢。該部小說除了獲得二○○九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也贏得了二○一一年的愛爾蘭都柏林文學獎。不凡的文學成就,讓他接連獲得愛爾蘭文學院士、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等至高榮譽的肯定。  麥肯認為,小說家是另類的歷史學家,探討細微渺小、沒沒無聞、不一定會被記載的時刻。因此身為小說家,有必要加以陳述記錄這些看似不重要、卻映照著我們今天的小小時刻。譯者簡介吳戚河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文字工作者。

书籍目录

導讀推薦 日常之愛與恐懼 吳明益推薦序 一條長索與濃縮精煉的人間 臥斧看到他的人都安靜了下來第一部我非常尊敬上帝,可是我喜歡待在這牆上的米羅啊怕愛讓美好的世界永遠轉動第二部塗鴉乙太網海洛因之家無窮變化的軌道第三部零件中的零件一分錢硬幣祝福你!哈利路亞!第四部朝向大海呼嘯而去,然後我走了作者後記作者注

编辑推荐

吳明益、臥斧、歐普拉、《安琪拉的灰燼》法蘭克.麥考特、《房間》愛瑪.唐納修、彼得.凱利……等聯手推薦。國際級重量媒體、名家推薦:一部從紐約出發,向美好世界致敬的偉大小說  .這本小說寫的是一種「日常的愛」。作者以非凡的才華,帶我們走上自己的鋼索,短暫探望了,我們曾經藏在心底的可及之處、遙遠風景。──吳明益  .這條長索,不僅串起了人間種種,並且提醒我們:人生長索當中的每個片刻,再怎麼平凡日常,都仍是無法重複的唯一。──臥斧  .以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讓美好世界轉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Let the great world spin
       To my surprise,a novel can be written like this.I can’t make it clear that what the novel tells us at first.The author divide his novel into several parts and each part contains several passages.Each passage tells us a story and each story has its own leading character.Story was described by each leading character on their view.Some of these stories don’t have any relations at first ,some are the same story but described in different people’s eyes.With the developing of these stories,different stories and lead characters begin to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and get together to be one story.The author combine the New York city with New York people in this never seen way and seize the American spirits during period of transition:extraordinary hope and heartbreaking innocence.
       Through the eyes of people in different social status,we can see their own values,consideration about life, sense of right or not,living environments,attitude to life,bravery,hope and so on.Prostitutes ,lawyers,godfather,wealthy lady,Africa American,nurse,job lower,painter and so on all describe 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in their eyes.One thing may have two opposite meanings in different eyes and one person may be misunderstood by others often.The society may be unfair to you and you feel despair and helpless sometime.We don’t have enough force to change the darkness in world but we can reflect on ourselves,look into ourselves carefully and find disadvantages of ourselves.Everyone has his own weakness,for instance,we can’t insist until the final time,we can’t deal with our duty for lazy or something else,we are always complaining but not to take action.Once we begin to make sense of our mistakes,we may have a try to make up for it.All of us expect a better life and we should have bravery to make change with extraordinary hope like characters in this novel and the god will always bless for you.
       Then,share two sentences in the novel.One is’Interestingly speaking,everyone has his own little world to guard and has intense aspiration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the bottom of heart.Every one has his own story and each story begin at the strange middle part.The teller try to express all of his story and make it full of meanings and logic at once. ‘ The other is’People always think they can know about others’ secrets in the bottom of heart clearly.In fact we don’t know at all.No one can really know unless ourselves who carry the secrets day by day.’
      
  •      致科里根
       我们全部都躺在阴沟里,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在仰望星空。——王尔德
      
      
      
       我在想,过上平常的生活,需要多少勇气呢?科里根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答案终归是不能。
      
       在飞速旋转的失控汽车里,在生命的最后分秒里,他有没有想起那个瞬间——艾德丽塔,他看着她,那眼神让人感觉如在诀别。
      
       不是我不想上天堂,我喜欢这里。他说。
      
      
      
      
      
       科里根跟哥哥这样说过,基督其实很容易理解的,该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哪里需要他就呆在哪里。他从不拒绝世界,如果他拒绝世界,他也就是在拒绝神秘,如果他拒绝了神秘,他就是在拒绝信心。
      
       科里根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可信的上帝,一个能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上帝。从肮脏、战争、贫困这些艰难而冷酷的真理里,他得到的安慰是,他能看到生活中小小的美丽。他对来世的荣华和天国的甜蜜都没有什么兴趣,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地狱的更衣室;相反,让他感到安慰的是,在现实世界如果定神去看,他能在黑暗里看到光亮,这光亮或许残缺不全,但终归还是小小的光亮。他只是想让这世界变得更好,他也始终不渝地怀着这样的希望。
      
       他所关注的生活主题都是快乐:快乐是什么,怎样会不快乐,在哪里能找到快乐,在哪里快乐会消失。
      
       大家只觉得他来自另一个时代,一个时光缓慢的时代,一个不那么复杂的时代。人类彼此之间尽管有丧尽天良的恶行,也不会挫败科里根的信仰,或许他很天真,但他也无所谓。他说,他宁可不长心眼地死掉,也不愿让这世上再多一个犬儒出来。
      
       他不知道他的出现让人满足,让人快乐,让人心生莫名的渴望,他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只是埋头向前。
      
       他是那种听不到自己步子声都不相信自己在走路的人。现实如悬崖,他站在窄窄的崖边。他和痛苦有种默契,如果他不能治愈这痛苦,他就染上这痛苦。
      
       一个疯狂而荒谬的天使。
      
      
      
       这里是世界的边缘。
      
       而他总是只身一人。
      
       “我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同是修士的同行哭诉,他是个老好人。“他们是我的兄弟,但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谁,我让他们失望了。”
      
       许多年前,他一个人在那里举办守夜纪念,没有照片,没有记者,只有他和铺在他地上的纸盒子。
      
       许多年后,他还是只有自己。
      
       “我再次回想起,多年前,我们一起去散步,他一个人走开被海潮包围那情景——科里根孤零零的,站在一片沙洲上,纷乱的电筒光从四周照向他,海滨的声音向他飘过来,叫着他的名字。 他抬起头挥挥手,从齐腰深的水里蹚回来。”他的哥哥这样回忆。
      
      
      
       他是门下的一道光,可是这门却对他关闭着;他只能散发零零碎碎的自我,最终会被它所穿越的东西阻挡。
      
       这里糟透了,就像哥哥对他的怒吼:人的希望,不过是双眼看到的这些。你不管有多少同情,他们这些本性也是改不了的。
      
       醒醒吧,找个把你当回事的地方。 你要找到自己心中的穷人是不是?那干嘛不在富人脚前谦卑一回呢?难道你的上帝就专门喜欢这些人渣?你为什么不拿出你的慈善来,让富人难堪一下呢?去坐在一个阔太太的台阶上,也把她带到上帝面前?告诉我,如果穷人身上真有耶稣的形象,为什么这些人个个都这么惨不忍睹呢?
      
       可是,终有什么是不一样了。
      
       这般的荒凉里,还有没有什么希望,给我带来安慰? 有的,科里根用他的背影告诉这个世界,告诉心中那个上帝。
      
       就连他的哥哥也不得不承认:那一瞬间,科里根似乎是对的,这里有需要去认可、需要去拯救的东西,这里也有一些快乐。
      
      
      
       茶杯落地时,情书来了;最后的一声呼吸中,吉他激昂地响起。
      
       人死的一瞬间,是不是就是这样呢?世界在喧嚣,人安静地离开这喧嚣。
      
       安静地与艾德丽塔道别,科里根是否见到了他心中的上帝?
      
       潮来,潮往,余下的,只有一些渣子。
      
      
      
      
      
       文学提醒我们,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已记载:人类还有很多的故事有待去讲
      
  •     之前看了方柏林先生翻译的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进而看到了同样由他翻译的作家科伦.麦凯恩的一本与911事件有关联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在《转吧》这本小说里,作家以菲利普.珀蒂于1974年8月7日在世贸双塔之间走钢丝这个真实事件为线索,串起了一个虚构的故事。菲利普.珀蒂的这一冒险并未经政府同意,他浪漫地袭击了曼哈顿的上空和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庸常重复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不凡。
      小说中的人物直接或间接与这一事件发生着关联。年青的修士从法庭接黑人妓女回公寓的途中被一辆车撞到并一起丧生车祸;在越战中失去儿子的几位母亲聚集在公园大道一位有钱妇人的家中回忆她儿子的过往经历时,看到窗外走钢丝的人;青年画家夫妇撞到修士的车后离开,没人知道他们是车祸的肇事者,内疚的女画家在妓女的葬礼上遇见从监狱假释的妓女的母亲;在越南工作的黑客小子正巧接通在世贸大厦下观看走钢丝的妇人的电话,问询走钢丝人的情况;回到监狱的黑人妓女的母亲希望去看她的青年女画家能帮她再见到黑人妓女的两个女儿、她的孙女;法庭里,一个法官——公园大道有钱妇人的丈夫——正在准备审理几起案件:黑人妓女和她的母亲正在等候审理,年青修士准备接黑人妓女回公寓照看她的两个女儿,和他们在一起等候审理的还有那个走钢丝的人;在公园大道聚会的几位丧子母亲之一的一位黑人母亲,以自己的角度描述当天在有钱妇人家里的情景,有钱妇人送黑人母亲回公寓时,碰到正要被送往孤儿院的黑人妓女的两个女儿,失去儿子的黑人母亲收养了她们;黑人妓女的女儿长大,在有钱妇人弥留之际来到了她的身边。至此,人物都被走钢丝事件串联起来,故事旋转。
      如今双塔已经消失,读到小说中那些浪漫的冒险、纯真的爱意、交流的渴望还有时间的原谅,让人既有一种回想起美好往事的欣慰感动,又有一种时光逝去无法挽回的怅然失落,然而故事延续,生命轮回,这个世界不断旋转。
      
      
      
  •     我真高兴我看了这本书。有关于生活和信仰。
      
      很难说主线是那个无名神秘的走钢丝者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科里根,故事是围绕那个特定时代展开。
      
      看完第一部分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国内就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作者用一种包容的、理解的、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态度来诠释“美国精神”。而我们,我们的信仰又在哪里?
      
      书的尾声非常棒。爵丝玲坐在克莱尔的身边,闻着她的呼吸,思考着交织的生命。读到这里,整个心房都被小心地呵护了起来,心满意足就是这样的吧。
      
      每一个角色我都很喜欢,包括那个电脑黑客“小子”和理发店干活的“路人甲”。会不会拍成电影?
  •     读的是英文版,而且是用很纠结的方式读——在iPad和iPhone上,通过Amazon的App读,于是留下的Highlight无法转到任何地方。不擅写评论,就抄抄书吧。
      
      原文: Page 20
      
      “ The comfort he got from the hard, cold truth -- the filth, the war, the poverty -- was that life could be capable of small beauties. He wasn't interested in the glorious tales of the afterlife or the notions of a honey-soaked heaven. To him that was a dressing room for hell. Rather he consoled himself with the fact that, in the real world, when he looked closely into the darkness he might find the presence of a light, damaged and bruised, but a little light all the same. He wanted, quite simply, for the world to be a better place, and he was in the habit of hoping for it. Out of that came some sort of triumph that went beyond theological proof, a cause for optimism against all the evidence."
      
      原文: Page 83
      
      "The world is run by brutal men and the surest proof is their armies. If they ask you to stand still, you should dance. If they ask you to burn the flag, wave it. If they ask you to murder, re-create."
      
      原文:Page 262
      
      " -- What is it about wine, Harry?
       -- What d'ya mean?
       -- What is it that cures us?
       -- Made to glorify the gods. And dull the idiots. Here, have a little more."
      
      
      原文: Page 304
      
      "Some people think love is the end of the road, and if you're lucky enough to find it, you stay there. Other people say it just becomes a cliff you drive off, but most people who've been around awhile know it's just a thing that change day by day, and depending on how much you fight for it, you get it, or you hold on to it, or you lose it, but sometimes it's never even there in the first place."
      
      原文: Page 331
      
      "She's always thought that one of the beauties of New York is that you can be from anywhere and within moments of landing it is yours."
      
      
      原文: Page 339
      
      "The only thing worth grieving over, she said, was that sometimes there was more beauty in this life than the world could bear."
      
      原文: Page 350
      
      "The world spins. We stumble on. It is enough."
      
      
      
  •     —— 战争是关于虚荣心的,他说。战争属于老人,老得不忍去照镜子、所以让年轻人去送死的人。战争是虚荣的聚会。他们希望简化一切:恨你的仇敌,别去对他有任何了解。他声称,战争是最不符合美国精神的,战争背后没有理想主义,只有失败。
      
      —— 所有这些关于自由的大话。全是胡说,真的。自由只能受不能施。
      
      —— (论钢丝人在城市上空走钢丝表演)一个人,与一个城市相交,让那公共空间突然改变,突然被利用起来,把一个城市变成了艺术。在那上面行走,让城市焕然一新,成为一个不同的空间。
      
      ——走到另外一头,是他的一种信仰。
      
      —— 田园诗般的世界结束了。自由这个词语每个人都会提起,但没有人会了解。除了特立独行的权利之外,再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去卖命的东西了。
      
      —— 他怎么敢这样对待自己的身体?把自己一条命摆在每个人眼前?让她儿子的死显得这么廉价?
      
      —— (隐喻911)她听说晚上,成群的鸟儿飞向世贸中心大楼,飞向自己在玻璃上的影子。撞击,跌落。那空中行走者会不会一样,砰然落地?
      
      —— 我能看到青春在我面前败退。
      
      —— 不喝咖啡?我可要打电话给众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了 。
      
      ——科里根从来没有提到任何形式的葬礼。凯兰肯定,他宁可散到很多东西里面,成为它们的一部分。
      
      ——法官大人,我唯一的武器,就是一块炸鸡。
      
      —— 我这身材放的电,都能发动整个纽约城。
      
      —— 人们总觉得我可爱,所以就好欺负。
      
      —— 见你妈鬼去你妈头干你老母操你老婆!
      
      —— 男人都喜欢想着自己能救你。就好像你有病,就他有治病的方子。来吧,亲爱的,你要不要有人来理解你?我就会,我理解你。就我这样的人懂你这种小妞。我的鸡巴长得像第三大道上餐馆的菜单,可是我的心开阔得像布朗克斯。他们操你,还觉得像是帮了你多大忙似的。每个男人都想找个妓女来拯救一把,这心态的存在千真万确。
      
      —— 人们总说,男人总想成为女孩的第一个男人,女孩总想成为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可是对科里,我们大家都想做第一个。
      
      —— 科里根绝对是那种含而不露的性感。
      
      —— 科里说,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活着,每个理由都不错。
      
      —— 大部分人用“爱” 这个字眼的时候,他们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描述他们的饥渴。
      
      —— 我都不知道我室友的名字。她胖得很,穿绿色袜子。我告诉她,我要找那欢乐管上吊,她说:“哦。” 过了几分钟她又问:“什么时候?”
      
      —— 因为这个城市不相信历史。怪事的发生,正是因为对过去缺乏必要的尊重。这个城市过着混一天是一天的日子。它不同于伦敦或者是雅典,甚至不同于悉尼、洛杉矶这些新世界的标志性城市,因为它没有必要相信它自己。
      
      —— 年轻就是资本,自然会这样自以为是。你会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可是,人早晚会开悟。你会找到一个小小的地盘,将其据为己有。
      
      —— 做法官的关键是选择打什么的仗。
  •     “一部情感万钧之力作...充满电力,思想深刻...就像在鼎盛时期的投球手,麦凯恩以不断变化的速度,用不同的声音、音调和叙事风格,在不同情节间自如转换...麦凯恩不断推出新的人物,却又让其相互关联,让其故事走向令人惊奇、感人至深的结尾...小说立意的颇为高远,且一一实现...《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感觉如...《繁华篝火》(汤姆·沃尔夫著)之前奏...
      —— 《纽约时报书评》
      
      “令人称奇 ...麦凯恩等于也在走自己的文学钢丝,他编织了一部立意高远的马赛克拼图式大作...生动地捕捉了纽约最坏和最好的那些侧面...如对昔日希望的一次怅然回首。”
      —— 《今日美国》
      
      “第一部关于9/11的伟大小说... 成就不凡...带着深深的温情,去理解人类的原罪,最终或许达成了‘原’谅的结果。”
      ——《绅士》
      
      “纯属惊人之举,以一种令人目眩的方式证明:为了保持平衡,你得知道如何跌落。”
      ——《奥普拉杂志》
      
      “这里能看出麦凯恩的天赋:从忧伤中找到优雅,寻常中找到超凡,他让读者完全沉浸下去...小说里个性和情绪五彩纷呈。菲利普·珀蒂在双塔间走钢丝的事件,把那些各自在走向成熟的人物,完美地牵连到了一起。”
      —— 《旧金山纪事报》
      
      “锻造得十分精美...充满活力而又全面完整。和往常一样,麦凯恩那种让人心跳停止的简单描述,让人赞叹不已。”
      —— 《娱乐周刊》
      
      “异常丰富...用一种乔伊斯式的多重而纠结的声音 —— 包括被虚拟化钢丝艺人珀蒂的声音 —— 麦凯恩编织了一幅纽约城和那特定时刻的图景,读来让人眼花缭乱,心满意足,难以释卷。”
      —— 《西雅图时报》
      
      “令人着迷...伟大的纽约小说...让人想起沃尔夫、道科特诺...科伦·麦凯恩这部新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多声部和谐统一,引入入胜,情节虽发生在35年前,但对于1974年的描写,仍恰如其时,甚至是一种预言....小说结构精巧而复杂,声音多重而合一,语言优美而抒情,让人想起唐·德里罗的名著《地狱》...本年度最佳小说之一。”
      —— 《野兽日报》
      
      “如果你相信救赎,或者希望有这个信仰,这个小说的高潮部分...应该是个不朽的参考,是个启迪...如果威廉·巴特勒·叶芝和艾伦·金斯堡合起来写本小说,就会是这模样:忧伤、深刻、都市、狂躁、充满电力...麦凯恩式力量 —— 他的语言,他的人性化理解,他的远见 —— 就如同这伟大世界本身这样,环抱着我们读者。
      —— 《布法罗新闻》
      
      “如果唐·德里罗和杰伊·麦金尼在早期的9/11小说中,没有捕捉到悲剧影响下声音的多元性,那麦凯恩算是成功了...最后,麦凯恩在这个国家看到了希望,这个国家就如同他的叙述一样,认可了各样人物的各样声音。这希望也体现在这个国家对于其缺憾的坦诚,对过去失误教训的记取 —— 尽管我们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 《堪萨斯城星报》
      
      “编织精美之小说,充满凡尘的强烈欲望。麦凯恩的句子如有魔力,让你忘却它们本身的存在。”
      ——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丰满的人性细节,粗朴的同理心...麦凯恩以其妙笔,不仅编织出一系列虚构的生活,并通过他们的挣扎,为日后蒙难之人,开拓出一条通往疗治、救赎的道路。”
      ——《密尔沃基哨兵报》
      
      “美丽的小说 ...和麦凯恩的人物那样充满沧桑感,每个人都在生活的下沉中,英勇挣扎,不甘沉沦。这便是小说让人感动的地方。”
      ——《里士满时代快递报》
      
      “壮丽非凡 ...科伦·麦凯恩这部《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有魔力,也有挑战重力一般的电磁力量...带着这样的优雅往下铺陈,以至于你读后数周,仍觉得喉咙发紧。”
      —— 《路易维尔信使快递报》
      
      “实在优秀 ...构思巧妙,文笔优美,其视野如此开阔,对于人性中渴望、欲念的刻画又是如此细致入微,这样的小说,掩卷后我们会抬起头,彼此对视。”
      ——《新奥尔良时代花絮报》
      
      “实在诱人 ...叫人不忍释卷...麦凯恩的风格抒情而敏锐,他将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巧妙地编织到了一起。”
      ——《俄勒冈人报》
      
      “洋洋洒洒,优美抒情...科伦·麦凯恩是一个值得你去进一步了解的小说家。”
      —— 《纽约杂志》
      
      “引人入胜 ...辉煌 ...如同交响乐...如果上帝在细节中,那么麦凯恩肯定离天堂很近。”
      —— 《圣彼得堡时报》
      
      “此书光彩照人 ...令人印象深刻... 文笔优美得让人心痛...麦凯恩的文字,读来不由产生眩晕和惊喜感,就好比转过街角,看到有人在摩天大楼之间走钢丝时那样。”
      —— 英国《金融时报》
      
      “麦凯恩娴熟地描述出每个人物的声音来...他带着一种宽容和温柔,给一个古老的理念 —— 其实除了一张皮,我们并无多少不同 —— 添注了新的活力,我们每个人都渴求爱,渴求美,这样的联系,消除了我们各自的孤独。”
      —— 《书页》
      
      “有光彩,有冲击力...麦凯恩这部小说充满智慧,又充满怅惋,几番开始,几番终局,一一从容地铺展开来,他笔下的人物出人意料地相互联系到了一起,就如同在深渊上方走钢丝,每一步都散发出勇气。”
      —— 《书单》(精选评论)
      
      “这是一本美丽的书,层次繁多,感情深入,且读来真他妈过瘾。居然让一个爱尔兰人,写出了一部关于纽约的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这里面充满感情,幽默和生命力,读来目眩头晕,震撼不已。”
      —— 戴夫·埃格斯
      
      “现在我替科伦·麦凯恩担心了。写出这么一部鸿篇巨制空前绝后令人心碎形同交响乐的大作之后,他怎么办?纽约没有哪个小说家在写作上如此高峰入云,却又这般深不见底。”
      —— 弗兰克·麦科特
      
      “多重声音的合唱...1974年,菲利普·珀蒂在未曾完工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之间,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走钢丝表演,科伦·麦凯恩以此为主线,带着抒情的笔墨,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纽约城的全景图。”
      —— 理查德·普莱斯
      
      “科伦·麦凯恩用他那坚韧而抒情的声音,用那温情、娴熟、深入的文字,将一些灵魂带到光里,将痛苦、美丽和意外,一一带到我们的面前。”
      —— 艾美·布卢姆
      
      “每个人物...都像是在扼住你的喉咙,让你去关心。麦凯恩这部迷人的、多声部的小说,本身就像是一次高高在上的走钢丝表演,而且十分成功。”
      —— 艾玛·多诺霍
      
      “科伦·麦凯恩是我们中间的巨人 —— 无惧,善良。他也是一个诗人,处处存有生活气息的诗人。”
      —— 彼得·凯里
      
      “多了不得的一本书啊!复杂而迷人…一部充满感性的小说。”
      —— 约翰·博伊恩
      
      南桥 译
      
  •     采访、撰文/钟蓓
      
      像很多“花心”的作家一样,科伦•麦凯恩(Colum McCann)在过去20年时间里,平均每3年换一个创作主题,完成一部不同的小说。2009年,第7部作品《让伟大世界旋转》(Let the Great world Spin)出版后,麦凯恩获得同年第60届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0年1月底,麦凯恩来到不曾谋面的中国。作为中国行的“处子秀”,在“老书虫餐吧”面对一屋子听众,他朗读了《让伟大世界旋转》的段落,读书声也拉开了2010年书虫国际文学节序幕。
      
      “因为小说家和读者相信文字,所以我们必须进入人类经验的隐秘角落,并将它们摆正。”麦凯恩在获奖当晚说。正是这部让他获奖的小说《让伟大世界旋转》探究了纽约人隐秘的情感角落——“9·11”事件。故事从1974年法国杂技狂人菲利普·佩蒂(Philippe Petit)在两幢世贸大厦之间,距离地面442米的高空走钢丝说起。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织变换中,佩蒂走钢丝的事前事后穿插其中。最终,这些看似平行独立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千丝万缕联系的整体。
      
      摄影师为麦凯恩拍照时,他没完全放松,下意识理了几次外套和鸭舌帽。他有点尴尬地对我说:“简单点儿就可以了,我不想摆太花哨的姿势。”
      
      事实上,他把“花哨”的结构形式放进了《让伟大世界旋转》——过去与今天的对照、多人叙述、从6世纪到19世纪再到21世纪的标题延伸……所有的一切让人眼花缭乱。作为一位正经职业是在Hunter College教写作的老师,实践证明麦凯恩至少是合格的。
      
      “每年我们收6个学生,2年12个。我不教他们怎么写作,我更多的是鼓励他们写作。写作是天赋,教不会也逼不成。当然,我们有讨论课,讨论文章的段落,句子甚至字词。”麦凯恩享受今天在曼哈顿的生活。
      
      麦凯恩是移民。那口爱尔兰腔,即使在纽约呆了20年,到今天都没改。这位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的“布鲁姆”(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代表作《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20岁时,骑自行车横穿北美,巨大的动力来自凯鲁亚克,来自《在路上》。后来他才有了2本护照(一本美国护照,一本爱尔兰护照),以及在曼哈顿的幸福家庭。
      
      “萨缪尔•拉什迪曾说过,这个世界上的国际混蛋既没有父国也没有母国,但是他们能享受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生活。”麦凯恩否认自己是世界公民,这和他有几本护照无关。可能在他脑袋里,心心念念的还是那点儿爱尔兰文化。就在前一天他和我们热身聊天时,都不忘讲一讲他和乔伊斯的深层联系。
      
      作家的妻子通常是他们的第一读者,艾莉森也不例外。她有很好的直觉,告诉麦凯恩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艾莉森也是老师,平日教5岁~12岁的外国小孩英文。两人现在有3个孩子,最大的姑娘13岁,老二11岁,最小的男孩6岁。
      
      “孩子们很可爱,我的小儿子有时会拿着我的书,嚷嚷着对我说,‘爹地!看!这儿有个脏字。’所以说这会儿还是让我太太做第一读者比较合适。我希望孩子们年长后再看我的书。”麦凯恩说。
      
       MW=周末画报
       CM=科伦·麦凯恩
      
      MW:《让世界旋转》几乎是一部有关纽约的小说,它可能发生在世界其他城市吗?比如北京。小说中的人物是否有“普通人”的品质?小说是否需要纽约城也跟着“旋转”?
      
      CM:是的,很有可能发生在其他城市,但是这个故事中有一些特殊的纽约的语言、纽约腔。《让世界旋转》是一个关于人类的小说,关于生存、关于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可能发生在北京、都柏林……我是有意识把它设置在了纽约。
      
      MW:为什么?因为纽约是个“旋转”的城市?
      CM:纽约是个包容了众多文化的城市,这些文化从外面涌入。虽然城市里有一个个的小群体,但是他们影响了更大的外围环境。这就像是蝴蝶效应——一个人动一动翅膀,结果影响到的是纽约城的生活。
      
      MW:你刚从爱尔兰搬到纽约曼哈顿时,有没有感受到任何文化上的冲突?
      
      CM:纽约是个世界型大都市,混杂了各种人:中国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但是纽约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让你来后很快能融入当地文化的城市。
      
      MW:小说中大部分情景发生在世贸塔完成的1974年,当时解放神学(liberation theology)塑造了Corrigan的认同感,艺术家们都被推到了前线,互联网诞生,当整个国家开始学习处理越战留下的心理创伤。在你的小说中,是不是创造多于毁灭?
      
      CM:世贸塔于1974年建成,之后2001年倒塌,这是一个从建造到毁灭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冲突,也造成某种平衡。如果你回头看看1974年的纽约,当时有自由解放运动、有越战……你再想想现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所有过去的,在今天都有一一对应的问题。从创作上说,我有意识地采用了结构主义的写法。
      
      MW:这部小说由4部分构成,前三部分由走钢丝的人串联在一起。可否我们认为书中所有的人都在走钢丝?他们的人生是否也像那些走钢丝的人?
      
      CM:我认为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钢丝,小说里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钢丝,我感兴趣的是,他们彼此挨得很近,但是每个人下落时,都有自己的路径。写作是某种形式上的“走钢丝”,区别在于作家可以从“钢丝”上“坠落”,大不了再重写一遍。而真正走钢丝的人,一旦摔下去就完了。
      
      MW:故事里的主人公之一Adelita说,“爱是我们活在不是自己的身体里”。怎么理解这句话?
      
      CM:我们无法成为他人,真爱的可能性在于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理解他人,感受他的快乐、痛苦,以及任何极端的、微小的情绪。我们爱某人,不仅仅是在感受自己,也在感受对方。
      
      MW:你怎么做到的?我知道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位好太太和三个孩子。
      
      CM:试着移情。即使在巨大的政治运动中,如果我们试着去感受他人,我想今天我们会过得更好。所以你并不仅仅是你自己,你也是很多人。我把这些不同的体验和感受都放进了书里。
      
      MW:《让世界旋转》要改编成电影,导演是J.J. Abrams,虽然他执导过很多精彩的电视剧和电影,比如《迷失》(Lost)、《星际迷航》(Star Trek),但是很多小说一被改编成影视剧后,整体的内涵会被降低。或者说,改编成电影的故事会降低你的读者的品味。你担心这点吗?
      
      CM:不担心。J.J. Abrams是个非常聪明、极其有创意的家伙。我相信他一定会拍出一部很棒的电影。
      
      MW:写作上你不是快手。
      
      CM:我觉得已经够快了。我认识的作者中有花10年时间写一本书的。朱诺特·迪亚斯(Junot Díaz),我所知的当代美国作家中最棒的一位,我推荐我的学生读他所有的作品。他花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
      
      我不会允许自己写太快,3年是刚好的时间——1年用在研究素材上,其余2年写作、编辑,然后让整个故事像一曲音乐。
      
      《周末画报》第582/583期合刊,新闻版A26
  •   貌似人物关系很复杂?
  •   呀,想看呢,只有英文版的吗?
  •   期待中文版。。。
  •   繁华篝火 是不是 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译为《名利场大火》好些,已有译本。
  •   又获都柏林文学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