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旷新年  页数:2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无足轻重和并不讨好的休闲娱乐。文学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这已经成为了困扰许多文学工作者的一件事情。  文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这种困扰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在米勒中心为美国宪法二百周年庆典举办的一个有关宪法的讲座上,肯尼思提到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发生的一场重要的争论。攻学家和生物学家常常对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家说:“我们不断地发明东西: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新的各种谷物和麦类,而你们这些社会科学家除了单纯地重复过去,又做过什么呢?”  所以被讲述的历史始终是一个故事,并且总是具有传奇的性质。我们只有通过帮事才能接触历史。“历史除非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再)文本化才能接近历史。”文学史也是一个故事,或者说需要一个故事。问题在于这个故事是由谁讲述的?谁有权力讲述故事?  《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以十一篇学术讲演构成,始终围绕文学这个中心,试图从文化、生活、人性等诸多方面,解释文学以及人文学科的种种困扰。

书籍目录

绪论:不屈不挠的博学第一讲 寻找“当代文学”第二讲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第三讲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第四讲 “寻根文学”的兴起第五讲 “新写实小说”的潮流第六讲 莫言的《红高梁》与“新历史小说”第七讲 余华的小说第八讲 小说的精神:《暗示》第九讲 《上海宝贝》:后殖民时代的欲望书写第十讲 告别“伤痕文学”第十一讲 重写文学史:洞见与盲视附录一 制度化的文学与文学化的制度附录二 文学存在的权力与制度后记

章节摘录

  洪子诚在《问题与方法》中从学科关系出发探讨“当代文学”遭到压抑和忽视的原因。张颐武说,“新时期”形成的“现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巨大学科优势,使“当代文学”被看作是“次等学科”。他认为,在“新时期”,“当代文学”一开始是从“现代文学”研究中分离、派生出来的。洪子诚辨正说,实际上,“当代文学”并不是“文革”后从“现代文学”中分离出来的,并不是依附“现代文学”而获得生存,而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积极建构起来的,它的体系、概念和描述方式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基本确立了,只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文学”这一整套的话语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学科关系上,“现代文学”确立了对“当代文学”的学科优势。在“新时期”,“当代文学”开始移用“现代文学”作为评价标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这一坐标的建立就是移用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启蒙主义”话语作为当代文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价值。然而,在20世纪50—70年代则是另一幅完全不同的文学史图景,相反,“当代文学”被视为是“现代文学”的延续和更高发展阶段,“现代文学”则被视为“不完美的”、有“缺陷”和“局限性”、需要克服的话语,由“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被看作是一个克服问题和弱点而上升的过程。“现代文学”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到了“解放区文学”,只有到了“当代文学”这里,才获得了解决。而到了“新时期”,“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这种学科等级关系发生了颠倒。他指出,这才是“当代文学”出现“危机”和当代文学史研究落后的原因。  ……

编辑推荐

  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无足轻重和并不讨好的休闲娱乐。文学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以十一篇学术讲演构成,始终围绕文学这个中心,试图从文化、生活、人性等诸多方面,解释文学以及人文学科的种种困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发现作者完全是从文化精英主义和保守主义立场出发很多偏颇和自相矛盾的地方,用来批判现代主义和纯文学的措辞完全可以反用在自己身上,批判胡适和王国维不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他自己怎么不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胡适和王国维?
      
      作者最根本的错误是把话语权利混同政治权利,作者的逻辑就是文本已经被话语权力污染了,所以被政治权力污染也没什么甚至应该把也政治权力的污染合法化,作者处处引用福柯的话语就是权力的观点,却无视福柯说过抵抗内在于权力之中,民众不是傻瓜是有可能分辨出文本中隐藏的权力与意识形态并有可能作出认同或抵抗的,不然就是一种无视主观能动性的社会决定论与宿命论,而政治权力的强制命令有抵抗的可能吗?何况,话语的权力是绝对不可能避免的,人就是话语的产物,政治的强制命令对文本来说却是完全有可能避免也绝对不需要的。
      
      作者在绪论也还引用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他怎么看不到余华小说里男性沙文主义这个最大的“文化霸权”或“话语权力”,反而引用了《活着》中一个最对女性具有歪曲与侮辱意味的一段细节描写,并大赞其民间话语的幽默。那段话大意是丈夫经常去青楼,而妻子用“女人下面都一样”来劝丈夫,这把女性完全降为性奴性工具而且余华安排这句话从女性自己口中说出来更多了份扭曲与幻想,民间女子会自愿把自己充当性奴?我表示怀疑,这至少表示底层人民和女性都是知识份子幻想中的被叙述的他者,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掌握知识与文化权力的新阶级,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为被压迫的民众代言,还站在精英的立场对民众指手划脚,作者拙劣地模仿西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和纯文学的批判,但后现代主义倡导的大众文学消费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民主,作者却从精英的立场为文化极权或是已死的政治权力招魂。还是那句话,作者凭什么认为他能代表民众?的确,消费文化中的确有很大的商品经济或是资本主义权力污染,但是,不要把民众当傻瓜,不要认为他们毫无判断力只知道被动接受,在这段话中已经很清楚了,对于男性话语霸权,作者选择了认同,女性主义选择了抵抗。作者自己也知道中国有8亿农民并且未来长期都不会消失那么就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进城务工的农民没有话语权却是在用脚投票。
      
      这本书并没有看完,只是随便翻翻就发现很多没道理的地方,最匪夷所思的是把王小波和“上海宝贝”放在一起骂他们是民族买办“汉奸”什么的,简直好笑,不说了
      
  •   围观楼主
  •   围见楼主
  •   围观楼主
    ㄟ( ̄▽ ̄ㄟ)
  •   作者是新左,而且是属于其中脑子相当不清楚的一位。
  •   这肯定不是原文,应该是从文章开头,后三分之一处,结尾部分,分别截取一段贴出来的。
  •   我承认我只看了开头结尾和中间一些足够吸引眼球的文章,之所以没看完就发表否定的评论是因为网购看不到内容,如果能看到内容我是不会买的,所以有“上当”的感觉,之所以打二星而不是一星是我承认这本书并不是整本都在胡说八道,现在看来应该打三星,至少它可以提供批判的材料,磨练我们的判断力。
  •   楼主烟酒的问题太深沉太严肃了~
    搞不过你~
  •   搞不过啊
  •   汗。。。= =||
  •   ㄟ( ̄▽ ̄ㄟ)
  •   在图书馆翻过 看得堵心
  •   没看过,所以不敢乱评论!
  •   这本书的作者可不是保守主义。。。
    楼主试着进入作者的逻辑,而不是急于跳出来批判他,也许就会发现那些惊人之语还有不少真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