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日] 清少纳言  页数:362  译者:林文月  
Tag标签:无  

前言

  简体版序言  林文月  翻译的目的,简单说,是把一种语文转换成另一种语文。懂得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的人,时则会有需要为自己,或为别人做这种“翻译”的工作。  三十年代出生于上海虹口江湾路的我,作为台湾人法律上隶属日本公民,而闸北虹口一带当时为日本租界,所以到了上学年龄,我就被指定去上海市第八国民学校读书。那所日本人设立的学校,除我和我的妹妹之外,其余都是日本孩子。说实在的,我们当时还以为自己也是日本孩子,只是家里有些生活习惯和别的同学们略微不同而已。  我的启蒙教育是日语文。我读日本书,也用日本语文思想,或表达心事,似乎是自自然然的;直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中日战争结束,日本投降,中国胜利,我们台湾人的身份由日本籍变成了中国籍。次年,我们举家由上海乘船回到台湾。台湾是我们的故乡,却是一个陌生的故乡。  在陌生的故乡,我们开始了新生活。我听不太懂台湾话,而且在推行国语的环境之下,校内是禁止使用日语的。老师用台语解释国语。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我突然需要适应两种新语文。如今回想起来,大概我的翻译经验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脑中经常需要把中国语文翻译成日本语文。这样的习惯,使我在读大学和研究所的时期,能够驾轻就熟地为台北东方出版社的两套少年读物:“世界名人传记”和“世界文学名著”译成了五本书。那些书都是经由日本人改写为适合少年阅读的文体,所以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和困难。  任职大学之后,教学与研究成为生活的主轴,除了有限的一些日文的汉学研究论著之外,不再有空闲执译笔了。至于再度促使我提笔从事翻译工作,实缘起应邀参加一九七二年日本笔会主办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会议”。依大会规定,参加者需提出一篇与日本文化相关的论文。我以日文书成《桐壺と長恨歌》提出发表。其后,我将日文的论文自译为中文:《源氏物语桐壶与长恨歌》,在台湾大学《中外文学月刊》刊载,同时为了读者便利而试译了《源氏物语》首帖《桐壶》,附录于论文之后,那篇日本中世纪文学深受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中文的读者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产生莫大的好奇与期待,透过杂志的编辑部鼓励我继续译介全书。我在没有十分把握之下,答应下来,开始逐月在《中外文学》刊载的长期翻译工作。费时五年半,共六十六期而译竟了百万言的《源氏物语》全书。  那五六年的时间里,我教书、做研究、又翻译,过着与时间竞走的生活,十分辛劳,却也感觉非常充实。翻译遂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选择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为自己翻译的对象,是基于两个理由的:一者,日本文化从中世纪以来深受我国隋唐文化影响,而且日本人早已有系统地译介了中国的重要著作;相较之下,我们对日本的文学作品则相当冷漠。虽然近二十余年来逐渐有人译出日本文学,但以近、现代作品为主,古典文学的译介仍嫌不够。再者,我个人具备日语文根底,其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或可在这一方面略尽绵薄之力,弥补我们所当做而未做的事情,故自一九七三年以来,自我惕励断续译出了《源氏物语》(一九七三—一九七八)、《枕草子》(一九八六—一九八八)、《和泉式部日记》(一九九二)、《伊势物语》(一九九五—一九九六)等四本平安时代的日本文学名著,以及十九世纪明治时代的樋口一叶短篇小说集《十三夜》(二〇〇一—二〇〇四)。  以上五本书,前四本的著成年代都在千年以上,最后一本也在一百多年前。每一个国家的语文都会随时间而有所变化。现在的日本人阅读古人的这些文学作品,多数会觉得很困难,所以与谢野晶子(一八七八—一九四二)以降,已经有多种现代日语译的《源氏物语》等书出版了。  我的中译本诸书,虽然采取白话文,但是仍有许多地方非译文本身所能传达清楚,或者表现原文的巧妙之处,则不得不借助些注释。注释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原著里引用日本的古老诗歌或隐喻,乃至于唐代以前的中国古诗文,因此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会觉得既陌生而又熟悉,格外亲近动人。  《源氏物语》、《枕草子》、《伊势物语》和《十三夜》即将在大陆以简体字横排出版。容我在此感谢南京译林出版社所有帮助我促成此事的各位。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八日

内容概要

  《枕草子》,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集。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
 《枕草子》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的段落。一是类聚形式的段落,通过长期、细致和深入地观察和思考,将彼此相关、相悖的事物加以分类,然后围绕某一主题,加以引伸;二是随笔形式的段落,内容不仅涉及山川草木、人物活动,还有京都的特定的自然环境在一年四季之中的变化,抒发胸臆,缀成感想;三是日记回忆形式的段落,片断性地记录了清少纳言自己出仕于中宫定子时的宫中见闻,也可说成是宫仕日记。主要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但也不乏当时流传的故事和戏剧性场面,描写手法诙谐幽默。

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せい しょうなごん 约966~?)
 日本平安中期的女随笔作家、歌人,精通汉诗。本名不详,曾侍奉一条天皇的皇后定子,受其器重。《枕草子》之外,著有个人和歌集《清少纳言集》。
  林文月
  台湾彰化县人,1933年出生于上海日租界。1952年入读台湾大学中文系,师从台静农等名师,后留校任教,专攻六朝文学、中日比较文学。历任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捷克查理斯大学客座教授。作品曾获中国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

书籍目录

洪范新版序
清少纳言与枕草子
一 春曙为最
二 时节
三 正月初一
四 语言有别
五 爱儿
六 大进生昌府邸
七 宫中饲养的猫
八 正月一日、三月三日
九 奏谢皇上
一〇 现今新宫之东侧
十一 山
十二 岭
十三 原
十四 市
十五 渊
十六 海
十七 陵
十八 渡
十九 宅
二○ 清凉殿东北隅
二一 没志向、老老实实
二二 扫兴事
二三 懈怠之事
二四 教人瞧不起之事
二五 可憎恶之事
二六 可憎恨者,莫过乳母之夫
二七 写信而措词无礼者
二八 晓归的男子
二九 兴奋愉悦者
三○ 往事令人依恋者
三一 心旷神怡者
三二 槟榔毛牛车
三三 牛
三四 马
三五 饲豢牛者
三六 执杂役及侍从辈
三七 舍人小童
三八 猫
三九 讲经师父
四○ 往昔之藏人
四一 菩提寺
四二 小白川邸
四三 七月天热
四四 树花
四五 池塘
四六 节日
四七 树木
四八 鸟类
四九 高贵的事物
五○ 昆虫
五一 七月
五二 不相称者
五三 跟大伙儿坐在厢房里
五四 月夜空牛车
五五 主殿司者
五六 男性役者
五七 后宫苑内板障下
五八 殿上的点名
五九 年轻的贵人
六○ 小孩及婴儿
六一 牧童
六二 牛车走过人家门前
六三 贵人府第中门敞开
六四 瀑布
六五 桥
六六 里
六七 草
六八 诗集
六九 歌题
七○ 草花
七一 不安事
七二 无从比拟者
七三 常青树聚生处
七四 情人幽会
七五 而冬季寒夜里
七六 情人来访
七七 罕有事
七八 宫廷女官住所
七九 贺茂临时祭的试乐
八○ 后宫苑内林木
八一 无谓之事
八二 不值得同情之事
八三 得意畅快之事
八四 得意事
八五 佛命名之翌日
八六 头中将听信流言
八七 翌年二月二十五日
八八 退居乡里时
八九 令人感动的表情
九○ 去访左卫门阵后
九一 皇后在宫中期间
九二 辉煌之物
九三 优美者
九四 皇后提供五节的舞姬
九五 眉清目秀役者
九六 后宫内,在五节庆典期间
九七 无名之琵琶
九八 后宫御帘之前
九九 乳母大辅今日
一○○ 懊恼之事
一○一 教人受不了之事
一○二 意外而令人扫兴之事
一○三 遗憾之事
一○四 五月斋戒精进时
一○五 皇后的兄弟、贵公子,和殿上人等
一○六 中纳言之君参上
一○七 阴雨连绵时节
一○八 淑景舍主入内为东宫妃之际
一○九 皇宫方面
一一○ 二月末,风吹得紧
一一一 遥远的事情
一一二 令人同情的表情
一一三 方弘
一一四 关
一一五 森林
一一六 卯月末
一一七 温泉
一一八 听来有异常时之声音
一一九 画不如实物者
一二○ 画胜实物者
一二一 冬
一二二 夏
一二三 令人感动之事
一二四 正月,参笼寺中
一二五 极不满意之事
一二六 看来萧条之事
一二七 教人看来苦热之事
一二八 难为情之事
一二九 不成体统之事
一三○ 修法
一三一 窘事
一三二 关白公自清凉殿
一三三 九月的时分
一三四 七日嫩草
一三五 二月,太政官厅
一三六 头弁处送来的
一三七 为什么要用后宫东南隅土墙的木板
一三八 为了替先主公追福
一三九 头弁来到后宫
一四○ 五月,无月的暗夜
一四一 円融院丧期终了之年
一四二 无聊事
一四三 可慰无聊者
一四四 无可救药者
一四五 世间奇妙绝顶之事
一四六 故主公过世后,世间扰扰
一四七 正月十日,天空阴暗
一四八 两个清秀男子玩双六
一四九 贵人下棋
一五○ 可怕的东西
一五一 看来清爽的东西
一五二 看来污秽的东西
一五三 看来卑劣的东西
一五四 令人忐忑难安的事情
一五五 可爱的东西
一五六 人来疯
一五七 名称可怖者
一五八 写起来夸张者
一五九 杂乱无章者
一六○ 小人得意
一六一 看来极苦之事
一六二 可羡者
一六三 很想早早预见结果之事
一六四 令人焦虑之事
一六五 为故主公服丧时期
一六六 宰相中将斋信与中将宣方
一六七 记得也徒然之事
一六八 不可恃者
一六九 诵经
一七○ 似近而实远者
一七一 似远而实近者
一七二 井
一七三 地方官吏
一七四 地方官吏叙爵前暂任之职
一七五 大夫
一七六 六位之藏人
一七七 独身女子所住的房子
一七八 仕宫的女官宅里
一七九 积雪未深
一八○ 村上天皇时
一八一 一日,御生宣旨
一八二 当初,开始参上后宫
一八三 得意者
一八四 官位,可真是了不起的东西
一八五 风
一八六 台风过后次日
一八七 优雅有致之事
一八八 岛
一八九 海滨
一九○ 湾浦
一九一 寺院
一九二 佛经
一九三 文
一九四 佛
一九五 物语
一九六 原野
一九七 陀罗尼经
一九八 奏乐
一九九 游戏
二○○ 舞蹈
二○一 弦乐器
二○二 笛
二○三 值得参观的
二○四 五月时节,漫步山里
二○五 溽暑时分
二○六 五月五日的菖蒲
二○七 刻意熏染过香料的衣服
二○八 月色分外明亮之夜
二○九 大为佳者
二一○ 短小为宜者
二一一 与家庭相称者
二一二 出门途上见一清俊男子
二一三 天子行幸,诚可赏
二一四 最讨厌乘坐敝陋的车
二一五 有个不配在走廊出入的男子
二一六 皇后住在三条宫殿时代
二一七 十月十几日,月分外明亮时
二一八 再没有人比大藏卿更锐耳的了
二一九 砚台脏兮兮地积尘
二二○ 援引他人砚台
二二一 信函虽未必是稀奇之物
二二二 河流
二二三 驿站
二二四 冈陵
二二五 神社
二二六 自天而降者
二二七 日头
二二八 月亮
二二九 星星
二三○ 云
二三一 喧嚣者
二三二 不精整者
二三三 言语令人觉其无礼者
二三四 看似聪明者
二三五 公卿达人
二三六 贵族公子
二三七 法师
二三八 妇女
二三九 仕宫处
二四○ 可憎恨者,莫过于乳母之夫
二四一 一条院,而今称作新宫
二四二 教人感觉:莫非是投胎重生的罢
二四三 雪降积得挺深
二四四 打开厢房的拉门
二四五 流逝不稍停者
二四六 他人不怎么注意事
二四七 五六月的向晚时分
二四八 参诣贺茂神社途中
二四九 八月末,参诣太秦
二五○ 极腌臜的东西
二五一 十分可怕的事情
二五二 可以告慰的情形
二五三 铺张万端,好不容易招了女婿
二五四 可喜之事
二五五 皇后尊前,有众多女官伺候着
二五六 关白之君于二月二十一日
二五七 神圣之事
二五八 歌谣
二五九 裤袴
二六○ 狩衣
二六一 单衣
二六二 不论男人或女人
二六三 穿在袍下的衣服
二六四 扇骨
二六五 桧扇
二六六 神社
二六七 岬角
二六八 屋宇
二六九 报时,最有趣
二七○ 日暖暖的中午
二七一 成信中将,系皈道者兵部卿宫的少爷
二七二 总是寄会后之情书来的人儿
二七三 早起,并无甚征兆的天空
二七四 庄严肃穆者
二七五 雷神大鸣时
二七六 坤元录的屏风
二七七 忌避方向
二七八 雪降积得挺厚时
二七九 阴阳师身边的小童
二八○ 三月的时候,为着忌避方位
二八一 参诣于清水寺之际
二八二 十月二十四日
二八三 仕宫的女官们退出之后
二八四 我喜欢房子宽宽敞敞
二八五 见了人就学的
二八六 不可掉以轻心者
二八七 有个右卫门尉者
二八八 又据说,小野之君的母亲
二八九 又如,业平的母宫
二九○ 将自己认为好的和歌
二九一 身份地位挺不错的男士
二九二 有一回,大纳言殿君
二九三 有一回,我跟僧都之君的乳母
二九四 有一个男子,母亲死后
二九五 定澄僧都无挂袍
二九六 真的要赴高野吗
二九七 有一位女官
二九八 某次,与一位男士
二九九 唐衣
三○○ 裳
三○一 织物
三○二 花纹
三○三 夏天的外衣
三○四 俊美的贵公子
三○五 疾病
三○六 讨厌的事情
三○七 来访仕宫女官的男子
三○八 有一次去参诣初濑寺
三○九 难以言传者
三一○ 四位、五位之盛装
三一一 品格
三一二 人的脸部当中
三一三 工人吃东西的样子
三一四 不管是普通讲话
三一五 有个地方
三一六 女官在退出、参上之际
三一七 好色之徒单身独居
三一八 清俊的年轻人
三一九 屋前林木高耸
三二○ 难看的景象
三二一 天色逐渐暗下
三二二 左中将仍为伊势守时
三二三 我只是想将自己心中所感动之事对人谈说
跋文

章节摘录

  枕草子 一 春曙为最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 云轻飘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 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 只地飞过,平添感伤。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 风情。而况,日入以后,尚有风声虫鸣。 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 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 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二 时节 时节以正月、三月、四、五月、七、八月、九、十一月、十二月为 佳。实则,各季各节都有特色,一年到头皆极可玩赏。 三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天色尤其可喜,霞雾弥漫,世人莫不刻意妆扮,即 祝福君上,又为自身祈福,这景象有别于往常,实多乐趣。 七日,在雪地间采撷嫩草青青,连平时不惯于接近此类 青草的贵人们,也都兴致勃勃,热闹异常。为着争睹白马,退 居于自宅的人,则又无不将车辆装饰得美轮美奂。牛车通过待 贤门的门槛时,车身摇晃,大伙儿头碰着头,致梳栉脱落,甚 或折断啦什么的,尴尬又可笑。建春门外南侧的左卫门阵,聚着 许多殿上人,故意逗弄舍人们的马取笑。从牛车的帷幕 望出去,见到院内板障之外,有主殿司、女官等人来来去 去,可真有趣。究竟是何等幸运之人,得以如此在九重城阙内任 意走动啊!有时不免这般遐想;实则此处乃宫中小小一隅而已, 至于那些舍人脸上的粉往往已褪落,白粉不及之处,斑斑驳驳, 一如黑土之上的残雪,真个难看极了。马匹跃腾,骇人至极,连 忙抽身入车厢内,便也无法看个透彻。 八日,人人为答礼奔走忙碌。车声喧嚣,较平时为甚,十 分有趣。 十五日为望粥之节日。既进粥于主上,大伙儿偷偷藏着 煮粥的薪木,家中无论公主或年轻女官,人人伺机,又提防后头 挨打,小心翼翼的样子,挺有意思。不知怎的,打着人的,高兴得 笑声连连,热闹极了;那挨了打的,则娇嗔埋怨,便也难怪她们。 去年才新婚的夫婿,不知何时方至。害公主们等待得焦 虑万分。那些自恃伶俐的老资格女官们,躲在里头偷窥着,伺候 公主跟前的,不禁会心莞尔,却又被连忙制止:“嘘,小声!”女主 人倒是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仍端庄地坐着。有人借口:“让我 来收拾收拾这儿。”遂趁机靠近,拍了女主人的腰便逃走,引得 举座之人哄笑。男主人只是微微地笑着,倒也没有什么特别吃 惊的样子,面庞泛红,别有风情。大伙儿互相打来打去,竟也打 起男士来。这究竟是什么心境呢?于是又哭又生气,咒骂那打 的人,连不吉的话都说出来,倒也挺有趣。像宫中这种尊贵之 处,今天大家也都乱哄哄,不顶讲究礼节了。 叙官除目时节,宫里头可就更热闹了。大雪纷飞,天寒 地冻之中,人人捧着自荐书奔走。那些官居四位、五位的年轻 人,精神抖擞,看来挺令人欣慰;另有一些白头老人,托人关说, 特别到女官处所自吹自擂,年轻的女官们却学着那口吻开玩笑, 当事人又怎会知晓呢!“千万拜托,向主上好好儿禀奏啊!”说 得可真费心。得着官位的固可喜,若是得不着,岂不太可怜! 三月三日,风和日丽。桃花始绽,柳色亦欣欣然可赏。而柳 芽似眉,更是有趣,但叶卷一旦舒展开来,便若人憎厌。花散之 后,也同样教人不愉快。 P1-4

编辑推荐

  春,曙为最。  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夏则夜。  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五月的黯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  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伤感。又有时间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久以后,尚有风声虫呜。  冬则晨朝。  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盆火,搬一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枕草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2条)

 
 

  •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代的散文集,十一世纪初完成。作者清少纳言,平安时代有名的才女,家学渊源,深通和歌又熟谙汉学。作品以“春曙为最”起始,“跋文”终结,长短不一,共有三百余段。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在日本文学史上,《枕草子》和《源氏物语》并称平安时代文学双璧,极受尊崇
  •   从清少纳言写下《枕草子》至今,已经差不多过了一千年的时光。文字的力量历久弥新,其中字句虽然隔了漫漫千年,又隔了一国的语言,借用周作人先生的译文,仍可读出隽永的意味。最广为传颂的是启始的第一句——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横飘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清少纳言的一生不足六十载,两度婚姻都匆匆结束,后半生颠沛困苦,中间真正可说得上幸福的日子,大约只有从二十七岁起的短短七载。这七年之中,她作为女官随侍在中宫(也就是皇后)藤原定子身旁。定子比她小了差不多十岁,素来也以才思敏捷著称。
       《枕草子》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大雪天,定子和女官们在放下了格子窗的室内烤火闲聊,定子问清少纳言:“少纳言呀,香炉峰的雪怎么样啊?”少纳言一听,便叫人把格子窗架上,又站起来,将窗上的帘子高高卷起。见到这一举动,定子不由得会心微笑。
       两人的应对,其实凭借的是白居易的诗:“香炉峰雪拨帘看。”日本的流行比中国晚了一百多年,正在推崇白诗,才女们的闲话也要用其诗来作注解,不是当时人,还真没法解那般风情。
       清少纳言爱用“有意思”来形容美好的事物,一部《枕草子》中,有不少分门别类的“事物纪”。如“得意的事”,“可羞的事”,“着急的东西”,“可爱的东西”,细碎地一路写来,颇似今天某些女文青的博客风格。如这段“秘密去访问”——
       “秘密去会见情人的时候,夏天是特别有情趣。……还有,在冬天很冷的夜里,同了情人深深地缩在被窝里,听撞钟声,仿佛是从什么东西底下传来的响声似的,觉得很有趣。”
       三百余段《枕草子》,乍看之下,尽是女性视角所投射出的小世界。说风流也罢,说狭隘也好,概括的不过是这部绵长作品的一隅。清少纳言在定子死后仍继续写作这部随笔,其中多少也有把私人记忆留存于世的心境。如果结合历史来看,在她恬淡的琐事记录背后,竟然也有惊心动魄的波折。
      
       先来絮叨一下历史。定子出身于藤原世家,未满十四岁就被册封为中宫,一条天皇当时比她还小三岁,随着两人年纪渐长,情深日笃,定子的父亲和兄弟均受厚禄,藤原家族权倾朝野。定子十八岁那年,父亲去世,关白的大印没能传给兄长伊周,而是辗转到了叔父藤原道长手中。虽然是叔父,并不见得有多亲厚,定子的兄长伊周因为弟弟隆家的家人箭射花山法皇而遭到牵连,被以“大不敬”的罪名流放到孤岛。当时,怀有身孕的定子因父亲逝世而出宫退居二条宅邸,兄弟二人逃到二条宅邸,在她眼前被逮捕。受了这个刺激,定子当即削发为尼。
       在这一变故之后的第二年,定子生下脩子内亲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公主。一条天皇思念妻子,也盼望见到未曾谋面的女儿,所以不顾关白和其他大臣的阻拦,在宫中的角落设了一处“中宫职院”,让定子迁进来居住。作天皇的不得不顾及天下人的闲话,不能公开宠幸已经“出家”的前皇后,所以他每晚先去别的侧室那里,再偷偷跑去看望定子。如此辗转很是劳累,只好又设了一处行宫在中宫职院附近,方便夫妻往来。
       当皇帝的不能随心所欲,这也算是个极致的例子了。让我们先回到《枕草子》,看清少纳言怎样写定子在二条的往事,彼时,清少纳言被人传言与藤原道长一派的左大臣有暧昧,觉得人言可畏,便离开了定子的身旁,回家居住。一天,定子送了一封信给她。她发现是定子的亲笔,顿时“心里觉得发慌”,打开来看时,却发现里面没有书信,只有一片“山吹”的花瓣(中国叫做“棣棠花”),花瓣上写着一句话。
       “不言说,但相思。”
       这又是一个典故,清少纳言在回信里写了对应的古歌:“心如地下河。”定子的信使她决心不再顾忌人言,不久后便回到了定子身边。自此主仆相守,直到定子去世。这两人说是主仆,但心灵相通,更像姐妹或友人。难得的是两人都个性温和隐忍,可惜的是,她们都不曾长久幸福。
      
       一条天皇和定子可说是恩爱夫妻,却还是拗不过道长的强势。定子回宫两年后,生下了可成为继承者的长子。同年,道长逼天皇立自己的女儿藤原彰子为中宫。彰子这一年才十二岁。天皇夹在中间,迫不得已地立了彰子,又封定子为“皇后宫”,结果招了个“一皇二后”的骂名。
       定子在生第三个孩子时难产死去,终年二十三岁。她所生的长子终于没能成为皇子,多年以后继承皇位的,是彰子在二十岁那年生下的次子。正如定子有清少纳言陪伴,彰子身边的女官们则更为花团锦簇,除了紫式部、和泉式部,还有写下《荣花物语》的赤染卫门。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入宫时三十六岁,彰子那年十八岁。熟女陪伴萝莉长大,似乎是宫闱世界历来的习俗。紫式部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她在日记里评判当世才女,惟独对清少纳言恶言相向——“总是故作风雅的人,即使在清寂无聊的时候,也要装出感动入微的样子,这样的人就在每每不放过任何一件趣事中自然而然养成了不良的轻浮态度。而性质都变得轻浮了的人,其结局怎么会好呢?”
       按理来说,清少纳言在定子死后出宫的时候,紫式部还未入宫,两人连面都没有见过,这样的评价实在有些苛刻。至于她这话的背后是否出于嫉妒,或是源自定子与彰子的微妙关系,时至今日,早已不得而知。
       清少纳言曾列举“可憎的事”,其中并没有指名道姓说别的才女不好,只有一条,指的该是某种絮叨女人。
       “羡慕别人的幸福,嗟叹自身的不遇,喜欢谈论别人的事,对于一点小事都喜欢打听,如不告诉,便埋怨人家。”
       至死,清少纳言大约也没有“嗟叹自身的不幸”。《枕草子》的字里行间浮动着轻盈的幸福感,那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温婉的女性的力量。缘此种种,比起紫式部,我更爱清少纳言多一些。
  •   和紫式部并称日本平安双壁的女作家清少纳言是个文艺的女人。若放在中国,唯有李清照、林徽因等等文艺女性才有这样文艺的生活情趣吧。
    文艺的书看过不少,雪小禅、白饭如霜、三毛、张晓风、毕淑敏,不一而同。有些写手长篇大论,末了却是抒发一通无病呻吟,不免扫兴。然而阅读《枕草子》,却有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源自生活中点滴细节,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却能反映出记述者内心对生活的敏感纤细,大开大合的男性作家是没有这样的细腻。就算是村上和三岛由纪夫,乃至日本另一位国宝级作家夏目漱石,作品中也少有这样自然天真的情调。
    或许,这就是女子特有的文艺感作祟吧。天性中罗曼蒂克的基因一旦发作,便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情趣多样。
    译者林文月,乃是台湾有名的散文家与翻译家,也是一位心思细腻的女子。或许因为“女人才懂女人的心”的缘故,林文月的译本里也有许多心思细腻之处,更显得风姿绰约起来。
    其实最难译的是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书,尤以日本为甚。习惯于将情绪内敛的大和民族在文学表达上也往往倾向于意境之美,如何将这种意境译出成为了不少译者头疼的地方。尤其是《枕草子》这样纯以抒情的手札,介乎散文与日记之间的表达方式。林文月的译作亦采取半文半白的叙述方式,显得全书也带了一股子平安时期的清癯之气,不同于“翻译腔”浓重的日系推理小说。
    中文系出身的林文月,将日本的意趣以中国的文字再现给了读者,实在很不容易。也正为如此,捧卷阅读时才会更生发对那个遥远年代、一衣带水的国家那种独有的文艺范儿的向往。
  •   まくらのそうし
    日本 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集。
    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
    其中文译本以周作人的译本流传最广、评价最高。
  •   一直想买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这次终于买到了。封面很素雅,很令人舒心。里面对和歌的翻译也是很有美感的,至少我喜欢这种楚辞体的翻译。本来以为清少纳言写的是那种很有美感的散文,没想到里面大多数是记载宫廷日常事情的,语言比较平淡。不过作为平安时代文学双璧之一,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   刚回石家庄拿到别人帮忙签收的礼物 心情激动并且舍不得拆封 约两年前和源氏物语一起粗略翻过枕草子 清少纳言这样恃才傲物的姑娘自然别有一番风骨 平安时代极尽繁华好像也只是为了衬托她的别致 千年传世作品本不该妄自评论 依稀记得她说情人幽会 最好是在夏天 夏夜绵长飞鸟无穷尽。
  •   在日本文学史上,《枕草子》和《源氏物语》并称平安时代文学双璧,极受尊崇。这个译本译得不错
  •   封面很别致,外封是一张纸叠成的两层样子。内文的确也有清少纳言的简劲之风,定子皇后时代的明快、绚烂一如我想象中的样子,很好,很美好的一本书。此书跟《十三夜》一起入手,《枕草子》适合放在枕边品玩,每天睡前翻翻,很有雅致和情趣。
  •   几天前偶然在《散文》上读到一篇介绍《枕草子》的文章。一句“春,曙为最。”就打动了我。细细读来,感觉许多小事,在清少纳言的笔下都变得饶有趣味。忍不住买来一读。应该说,林文月译的《枕草子》比起以前的译者更胜一筹。准备好好品读她的译作。
  •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清少纳言说---枕草子是一本安静的书它把宫廷生活描述的像极了最常见的家庭清少纳言她是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那些细微之处的趣味而林文月的这份译本也是很好的演绎了源自女性内心的这份细微和温柔像是隔着一个国度千年的时光一种文化和语言一个伟大的女性把一份美好虔诚的交给了另一个伟大的女性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恩我在枕着她笔尖的文字而眠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   没有宏大叙事家国命运,纯真质朴的文字里,是清少纳言用好奇的眼光看到的四季时令、服饰、佛法人事、山水花鸟、草木、日月星辰等生活片断,有一种素面朝天的明净和雅致。一篇篇读来,颇饶情致。至于“春,曙为最。夏则夜。秋则黄昏。冬则晨朝”,凡读《枕草子》者,大概没有不知道的。
  •   两个人同一时代,但各侍其主。不同的是写的不同类型的文字,相同的是同样流传后世,也同样的命运坎坷。
    一见枕草子,即觉得清少纳言是个内心恬静的女人,否则怎能想起这样优美而又朴素的名?她的文,被天皇,女御,及宫廷里其的人传看,以致在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以后才进来的紫式部,在看了之后也暗自嫉恨。
    枕草子里,各文都明快,各文都阳光,好像夏日午后,枕在绿茶做枕芯的枕头上,刚刚睡醒一觉,睡眼惺忪看着院子里斑驳的树影和叽喳的小鸟,从身到心都恬适,都舒爽。
    买一本,放在家里,心情好的时候随手翻看,如果这时候再配一杯红茶,感觉真是很好。
  •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是与《源氏物语》齐名的优美的散文。除去了解历史风物以外,也给我们今天忙于物欲生活的人们注入一股荡涤心灵的清流。生活原本如书中所记录的那样简单而平实,从自然到生活,从日常到节庆,从悲喜到平和。还世界以安宁,还心灵以宁静。
  •   枕草子是日本有名的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对日本以前的风俗习惯有很详细的描写,对日本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读
  •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看了大半本,没想到像这样的非白话文也能让我欲罢不能,每晚看上几页,又忍不住再看上几页,真是很有日本特色的一本书,对于我这样的对于日本历史、文化、习俗了解的可以称的上是无知的人,从这样生活化的文字中去看,虽有些不甚解其意,可也多多少少窥到了些彼时的充满日本文化的时代气息
  •   《枕草子》可以说是清少纳言心灵情趣的结集,类似于宋人的笔记小札,寥寥数语,写景抒情,一生只怀一种愁似的,绵延悠然的情怀都在里头。
  •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在我看来,就是一部长长的古代日本女人,一点一点罗列出社会的细节,然后对此进行吐槽……至于吐槽成功与否,那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   读过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的日文原著片段,非常非常的美,虽然只是些小片段,但是这些平日里的所见所感不也正是所谓的生活吗?
  •   清少纳言本来我就很喜欢,觉得枕草子这本书既然出自他之手就不会失败。意料之中的好看。书的质量也很好。强烈推荐。
  •   高中的时候偶尔看见有关于枕草子的评论,觉得清少纳言写来实在是妙趣横生。
  •   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把和歌翻译成楚辞体,和歌应该更接近于唐诗吧?平安朝受大唐政治,文化,建筑影响极深,各方面都很接近大唐……不过翻译也不错,古典美。有时间去找找其他版本的枕草子,对照阅读,也是一种享受。
  •   在日本时就读了日文版的枕草子,知道它的优美与深含的情趣,我一直以为翻译是译不出原文的味道的,但看了林文月教授的译本,才知道翻译可以达如此高之境界。绝对是了解日本古典文化,感受日本文学之美的一册经典译著!
  •   如果你喜欢日本文学,如果你喜欢日本古典文学,那么林文月翻译的《枕草子》会是你不得不看的书。林文月的译本具有古典意蕴,却又不让人一头雾水。用现代语言讲述古典韵味,这一点做得相当到位。
  •   知道枕草子这部书是因为七堇年的《青春是被窝的坟墓》这本书= 其中讲到他送了她一本书《枕草子》,于是颇有兴趣的买着想看~ 虽然还没有看 想必一定很喜欢的 他讲的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日本的平安时期 我想 我的兴趣是颇大的
  •   绝对是好书!开卷“春,曙为最。”这样看似平淡的字眼,却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气势,喜欢随笔的朋友,林文月的《枕草子》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   从前只知有《源氏物语》而不知有《枕草子》,一次上课的时间,偶然的机会听老师讲解,“春,曙为最。夏则夜。秋则黄昏。冬则晨朝”颇有情致与韵味。那份闲适与清淡,却是极有意思的。
  •   第一次听见这本书是在七堇年的文章里。后来去买了《源氏物语》,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地买了这本同是林文月译本的《枕草子》。呵呵,书的外观很淡雅,也很新,木有磨损。内容很爱。译文很有美感。再次感谢当当的发货速度!!!好快滴~~~
  •   很喜欢林文月作品,已经迫不及待读完了《读中文系的人》,喧嚣红尘中守护一方安宁纯净的心田。《枕草子》还未阅读,读后再评
  •   最开始看枕草子时,接触的是周作人先生的译本。后来看到林文月先生的译文,相比较之,觉得后者更雅致一些。这只是我私人的审美趣味,两者各有所长,有机会希望能收集两个版本的书。
  •   《枕草子》是一直想买的书,总等不到周的译本,买了这本书也还可以吧,封面很是喜欢,但是还是比较钟爱周作人的译本,摘录两句大家感觉吧:
    “我想念你呢?还是不呢?假如我不是第一想念你,那么怎么办呢?”
    ——周作人译
    “要是我疼你与否?若非第一疼爱,当如何?”
    ——林文月译
  •   《枕草子》是继《源氏物语》后最令我感到欣喜的一部作品。此本书印刷版面精良,内容详实,有多处注释和插图,方便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书中内容读着便能让人感觉心境安宁,褪去浮躁,宜心养性。
  •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枕草子的论文,对于林文月的译本印象颇好。如果可以结合周作人的译本,可体会到原作的十之八九。会让人着迷的一本书,强烈建议购买。
  •   枕草子 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林文月译本非常好,书的质量也不错。很满意
  •   林文月译枕草子是一直渴望的版本,趁活动收入。很好。
  •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有的只有平淡的叙述。虽淡如水,却美如画。日本古典文学,以枕草子为佳
  •   虽没有买到周作人翻译的枕草子,林文月译的也很好,喜欢。
  •   枕草子与徒然草堪称双壁,慢慢体会日本文化
  •   这本书找了将近一年,周作人版本的已经没有了,但是很看好这本啦。
    日本的文化个人很喜欢,《枕草子》永远都是我最爱的书。
  •   读着《枕草子》,书中的世界慢慢向你展开,让你觉得几乎没有时空的隔离。很多事情,很多情感,似乎也曾发生在我们身上,有熟悉的感觉。简单甚至无聊的事,娓娓道来,却是有滋有味。你会感叹幸福就是简单,生活就是细节。
  •   清少纳言善于捕捉自然界中不经意而转瞬即逝的美,又敏锐察觉人间的万种事态,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部完整的画卷,描述声、光、色、形,总斯斯文文的。此大写意手法竟出自一个小女人之手,不得不让人佩服。
    作者天资聪颖、感觉敏锐,心细如丝,她的字如其人——女人味十足,俗中带雅,时时透出率真的稚气,却偏要作出老练的姿态。时而豪情顿起,挥笔潇洒,时而在情人面前露出小女人态,单纯而细腻,颇让人为之心动。
    她的爱憎喜怒总是鲜明而不失含蓄,所下判断,几乎无不是以本能和悟性托出。不过下判断时就显出功底尚浅,比如常用“真有趣”、“真窘”、“实在受不了”等幼稚的词收尾。如此做法,倒也为读者带来的雅趣。而最大的缺陷则是过分崇拜地位高的人(尤其是皇上和皇后),贬低地位低微的人,难免让人感觉作者势利而肤浅。
    我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过作者所处的年代以及她的生活背景,所以对她的文字理解必然不够深入,难免有说得不恰当之处,希望各位见谅。
  •   装帧精美 文字更加诗情画意
    闲暇时读来值得品味一番
    确实是枕草子
  •   对此书仰慕已久。故当当一开始预售,便坚决买下了。
    清淡雅致的装帧,疏朗有致的排版,读起来非常舒服。
    林文月的译文亦相当美,女性文字细腻,优雅,清新,简约,具有音乐性,与清少纳言的风格想来是相符的。
    另有序跋,对作者做了补充描画,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此书。
    适于作为藏书。任何时候翻出一两篇看看,会有一种细微的趣味感,自枯燥生活中悠然而生。
  •   看过《源氏物语》特意又买来《枕草子》看看。
  •   我的藏书癖可能就是从《枕草子》开始的。
    从我接触的几个版本来看,最珍贵的当属对外翻译周作人的版本。
    这次林先生的简体版,包装风格是我最喜欢的,看得出来整体设计很用心。因为是洪范授权出版,所以采用洪范版的封面图案来做封皮内层,体现了与洪范书店的联系和沿袭,又在洪范基础上有了改进,配色淡雅很协调,封皮包书突出设计感(那截白色的部分开始我以为是腰封来的,结果是折了两层)。正文纸张用淡黄的护眼纸,正文字体也比较大,看着不累(不厚道的想也有借此增加厚度之嫌~~)。文中涉及的注释都在当页的下面,我觉得这点比对外翻译那版考虑周到。
    至于翻译风格嘛,如人饮水,各有所爱,不做评论啦。
  •   在繁忙的社会环境里我们忙碌着浮躁着总是感叹生活的不易和枯燥,但却忽略了某一些能给我们带来欢愉的细小东西,它们就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感悟,去欣赏。而枕草子里的少清纳言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发现生活中闪亮之处的女性,她明亮的双眼,细腻的感觉,把生活中一些细细碎碎的东西变得有意思起来,仿佛都有了生命,让人随时都可以开心赏玩。
  •   很早以前就喜欢枕草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译本,书一到翻开看到的语句译得很美,收藏
  •   虽淡如水,却美如画。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第一次听见这本书是在七堇年的文章里。看似平淡的字眼,却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气势
  •   很久以前,读七堇年的被窝,里面有提到枕草子,一直对着本书念念不忘,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书的包装很好,都舍不得拆掉。
  •   枕草子需要耐心读下去,因为有许多字要查字典。我读了两个月,还没有读完,更没有查完。
  •   安妮说,《枕草子》的好,在于它虽琐碎细微,却蕴含了世间的清朗情意。
  •   =枕草子这书不错,简直很经典。就是看不大懂
  •   没来由的

    就是很喜欢枕草子

    很久以前朋友介绍我看了

    受益匪浅
  •   《枕草子》这个版本还不错!
  •   以前的《枕草子》看的都是只言片语,买了书才发现居然是厚厚一大本。在冬夜的灯下慢慢翻,内心感到温暖。
  •   还是喜欢周作人先生版的《枕草子》
  •   清少纳言的名字就让人过目不忘,他的文字更是清秀隽永,不止影响了日本作家的文风,也一度和我国随笔文学相似。书的装帧和印刷都是极好的。
  •   本来一直对清少纳言有所耳闻,说她作品怎么怎么透露智慧,文笔怎么怎么凝练通透。实际看了以后,可能是自己级别低吧,我反而十分不喜欢书中字里行间对作者自身的标榜和得意。也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那个年代做到这个官阶级别的女性,也确实有自我欣赏的权利。其实说到作者的语言,确实很有特点,日记一样凌乱的语言,译者的翻译偏文言文,读来非常舒服。、推荐这个版本,是因为翻译的人文学造诣很高
  •   清少纳言喜定子皇后等高贵之人 厌恶平庸之人 对山川花鸟流水有独到的见解
  •   清少纳言的知名作,是日本文学的古典随笔。语言很美,值得一读。
  •   清少纳言的文字风雅,林文月的译文老道,真真是心头所爱,但还是有些怀念周的译本
  •   好喜欢清少纳言,才女。林文月翻译得也很好
  •   装帧精美,林文月的翻译亦是精美。文字中的情绪,是淡淡的小清新,可能清少纳言并不关注太大太空的论题,所以行文显得小女人味。
  •   只有像清少纳言这样的女子才能写出这样精致的文字,也只有林文月这样的女子才译的出如此细腻的情感吧!
  •   该书与《源氏物语》并称“平安时代双壁”,林文月译文有女性的细腻。
  •   林文月的版本很有些清少纳言语言中“简劲”,细细读之,颇有收获
  •   清少纳言语言简劲,文笔优雅,林文月译笔流畅优美,
    读来满嘴余香,耐人寻味。
  •   当时买之前还犹豫会不会看不懂,但是刚拿到书看到第一篇是春曙为最,立马就爱上它了,春曙、夏夜、秋黄昏、冬晨朝,四季还有更美好的时候么,清少纳言得是内心多细腻纯真的女性啊
  •   一直喜欢清少纳言的书,林文月的这本没话说,就是经典。
  •   清少纳言和紫式部都是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集总能给人一种优美典雅的心灵享受
  •   非常好的一个译本。不管从封面设计还有内容都非常有感觉。让清少纳言的形象跃于纸上。一个才华横溢,精通古学,心思细腻又骄傲的女文人就这么显现出来了
  •   这本书,将日本平安时期女仕悠然的生活淡淡写出。文字闲逸。可以读一下。
  •   清少纳言的感受生命,观察生活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   清少纳言真不亏是才女啊,生活琐事都记录的那么有趣~~
  •   最为平安时代的代表,有必要读一读,好好体味,林文月的译本很棒!
  •   清少纳言在简单生活里的细心感悟从文字中飘来,让人心静。
  •   很具有诗情画意的散文,能从文字里看到平安时代的生活,看得时候总会联想起紫式部,都是才女啊
  •   和《徒然草》并称为日本的随笔双冠!
  •   清少纳言的文笔轻松 看了之后 觉得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事都是“很有意思的”。
  •   一直都想买的书 ,终于到手了。很喜欢清少纳言的文字。
  •   清少纳言是个机敏感挑剔的人,也是一个极有生活品味的人。她的笔端,衣物颜色翻飞,低调奢华,她的眼中一切俗物皆可憎恶,她追求高雅,品味直至今日也教人赞赏。
  •   清少纳言关注别人所不关注的世间一切细小美好之物,笔下的灵气文章让人慰藉
  •   中国历史上就少了清少纳言式视角去了解帝王
  •   因为非常讨厌日本鬼子,已多年没读过日本的书了。但一直很喜欢日本文学中带有古典美的作品,比如东山魁夷、川端康成、谷崎润一朗等人的作品。特别喜欢周作人老先生的译文。林文月先生可能是目前华语界最适合翻译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学者,所以要搜集几本留着。如果能有台湾出版的繁体(应当称为“正体”)竖版的就好了。
  •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可以跟徒然草拿来做对比阅读。
    林文月版的翻译很赞,有女子情趣,文字清新自然得多。
  •   很好的书 清少纳言原名清原
  •   清少纳言的文章一直很喜欢啊
  •   清少纳言的传奇。
  •   感觉要比徒然草好看一些,毕竟原作者的官职也不较大,能与紫式部并称一时瑜亮,肯定差不到哪儿去,林文月的日文翻译造诣很高,值得一看。
  •   值得看的一本书 作者的亲身体验,但也不乏当时流传的故事和戏剧性场面,描写手法诙谐幽默
  •   先前买了《徒然草》,喜欢这种恬淡的文字,对于各种事物的描绘,细致、有趣,充满智慧。生活中的禅。
  •   凡是喜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对日本文化产生亲切感,固然是两个民族,但两个民族的文化却可以说是一个起源。而林文月的文字是我极为欣赏的,或许因为“女人才懂女人的心”的缘故,林文月的译本里也有许多心思细腻之处,更显得风姿绰约起来。
  •   包装印刷的质量都无可挑剔,内容更是!!林文月这一版相当具有文学价值,值得珍藏。另外,要读日本古典文学就找林翻译的其他书籍读读看,都很不错!
  •   适合一天一页的枕下书
  •   经典之作没的说,林文月译本也相当赞,好书啊,非常喜欢,读起来有脱离凡尘的感觉。了解唐朝时期的日本文化礼节。
  •   苇花虽是全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地方,但是古时有人称它作币束,所以也很有意思,不是寻常的东西。苇芽生长出来的时候,与尾花不相上下,但是到了秋天一长了穗子,就大不相同了,在水边上想必很是有趣吧。人家说,在“草花”中边,没有把苇花放进去,很是可怪。的确是的,在秋天的原野上看去,最有意思的要算是苇花了吧。穗子顶尖染着浓的苏枋色,为朝雾所濡湿而随风飘着,这样有趣味的事物,哪里还有呢?但是到了秋天的末尾,这就全没有什么可看了。种种颜色乱开着的花,都已凋谢之后,到了冬季,苇花的头已变成雪白了,蓬蓬的散乱着,也并不觉得,独自摇摆着,像是追怀着昔日盛时的样子。仿佛和人间很是相像。想起有些人来,正可比喻,觉得这更是特别的可怜了。




  •   日本著名随笔,林文月译得也很好,看看
  •   很喜欢这本书,最喜“春曙为最”。
    很喜欢林文月的译本,字词恰到好处又有一种古典美,读起来很清新舒畅。
    书的封面很漂亮,质量也很好。
  •   包装很好,算是买的书中十分万幸的一本,干净无压皱,没灰尘污渍。
    印刷明了,封面清淡如文,作者是京城的女侍官,所述之事多为宫中贵族来往事宜,也有山野游玩之趣,淡非无味,清朗如月,不大众,心性相近者自喜
  •   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有多深的渊源,从文学形式上也可窥见一斑
  •   以前读林文月的散文就很喜欢,一直挺期待林的译本,到手看过,确实译得清新漂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