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历史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发行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  作者:程念祺  页数:242  
Tag标签:无  

前言

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核对历年读史时随手做的一些史料摘记,并将其中部分具有故事性的摘记,写成了“历史故事”。我写这些“历史故事”,是希望能够从中写出一番历史的意趣,而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趣味”。    历史的意趣,是历史与人的关系的微妙处。故事虽小,所呈现的历史的意趣,往往能反映出历史的大问题。本书所讲的故事,散在先秦、秦汉,以及秦汉以后的各朝。每一个故事,都关乎故事所发生的时代的一些重大历史变化。为了使这些故事中的历史的意趣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我在叙述这些故事时,尽可能使每一个故事都具有完整性。这种“完整性”,不在于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而在于把与故事相关的历史场景尽可能地展现出来。我以为,只有如此,一些人们已耳熟能详的故事,才得以呈现出丰富的历史意趣;一些原来为人们所忽视的故事情节,才能因其历史意趣的呈现,而彰显出时代的特点。    历史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要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行为的复杂性,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分析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入手,而是要懂得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发生的变化。比如汉朝的叔孙通,从来就是一个善于阿谀逢迎的人。但到了晚年,他却对刘邦要废太子的事情,表示强烈的反对,说引颈溅血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事情,显然是不能从叔孙通性格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方面来加以解释的。实际的情况是,当时反对刘邦废太子的,都是曾经与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丰沛老臣;他们与吕后的渊源很深,却与戚夫人没什么关系;因此无论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对实际利益的考虑,都只会支持太子刘盈;而刘邦对他们支持吕后和太子,早已是无可奈何了。所以,叔孙通一反常态,敢于“犯颜直谏”,其实牵涉到吕后与丰沛老臣结盟这一汉代历史上的重要问题,是叔孙通对丰沛老臣与吕后的投靠。而另一方面,叔孙通“与时变化”的风格,其实也是驭儒的一个特点。司马迁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是大有深意的。后人谓汉儒的“利口之俗”始于叔孙通,指的就是他那种“与时变化”的风格。讲叔孙通的“与时变化”,不把上述这些东西讲出来,就难以深入到历史与人的微妙关系之中,势必淡而寡味,意趣全无。    本书的写作,力求在叙述方式上有所变化;希望能够根据每个故事的特点,找到一种尽可能合理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努力,未必不会“弄巧成拙”。对此,我深知唯一可以有所补救的,就是使自己的叙述尽可能地在史实的把握和文字的表达上做到准确。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难免不贻笑于人。至于读者是否能够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意趣”,则又当别论。    衷心感谢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热情帮助的诸多朋友。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使我受益。    是为序。    程念祺    2011年2月23日

内容概要

  历史的意趣,是历史与人的关系的微妙处。故事虽小,所呈现的历史的意趣,往往能反映出历史的大问题。《故事里的历史:江山人物》所讲的故事,散在先秦、秦汉,以及秦汉以后的各朝。每一个故事,都关乎故事所发生的时代的一些重大历史变化。为了使这些故事中的历史的意趣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我在叙述这些故事时,尽可能使每一个故事都具有完整性。这种“完整性”,不在于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而在于把与故事相关的历史场景尽可能地展现出来。我以为,只有如此,一些人们已耳熟能详的故事,才得以呈现出丰富的历史意趣;一些原来为人们所忽视的故事情节,才能因其历史意趣的呈现,而彰显出时代的特点。《故事里的历史:江山人物》的写作,力求在叙述方式上有所变化;希望能够根据每个故事的特点,找到一种尽可能合理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努力,未必不会“弄巧成拙”。

作者简介

程念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以及《大风一曲振河山》、《衰颓的年代_—一仁宣致治后的明帝国》等通俗历史读物,并在《文汇报》、《南方周末》和《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社会学家茶座》等报刊上撰写学术书评和历史随笔。

书籍目录

1  宋襄公的历史价值2  阴谋世家的“阴德”与“阴谋”3  商鞅的刻薄少恩与战国风气4  把政治当生意的吕不韦5  荆轲的寂寞6  刘邦以一人兼并天下7  “汉家儒宗”叔孙通8  周亚夫冤案的由来9  说一套做一套的西汉风气10  西汉亡于宫廷,王莽亡于豪强11  班固笔下的侠12  “一人逃死,祸及万家”13  宦官得志,士人丧气14  申屠蟠不仕15  诸葛亮治蜀16  司马氏阴谋家世17  “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18  高洋与杨惜19  “经世神仙”李泌20  “狼虎丛中也立身”21  宰相赵鼎的悲剧性结局22  刘基与朱元璋的政见分歧23  汪文言与东林党案

章节摘录

宋是商朝的后裔。在这一问题上,宋襄公是颇有些自负的。泓之战前,子鱼告诫宋襄公:“上天抛弃商人已很久了。您想让我们祖先的事业重新兴起,是不会得到上天宽恕的。”宋襄公没有理会他,却也没有否认自己确有光复旧物的憧憬。战败之后,当他向子鱼表明,他决不会下令进攻尚未排兵布阵之敌时,还特别强调了自己作为“亡国之余”的这一身份。意思是说,以他的身份,打起仗来就该堂堂正正,是决不屑以诈取胜的。    宋襄公绝对不是一个虚伪的人。还在做太子时,他就向宋桓公提出,让自己的异母兄长目夷(即子鱼)继位。这种推位让国的行为,其实正寄托着他对古代圣贤的仰慕和自许。目夷也是个仁者,说宋襄公能够推位让国,又是何等的仁,自己比不上他。亡国之余,必有亡国之痛。既奉先祀,慎终追远,对于祖先的事业与精神,往往会有超乎寻常的珍重,而更专注于自身道德和精神上的向往;而当此天翻地覆的“无道”之际,于光复旧物更怀有某种时不我待的特殊情感,精神上也更易受其支配。何况临阵而讲“君子”所为,讲“古之为军”,也是一种悠久的传统,至春秋之世并未荡涤殆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楚、晋“夹泯而军”。晋国的阳处父对楚国的子上说,如果要交战的话,晋军将后退七里,等楚军渡过衹水,摆好了阵势,两军再行交战。约定之后,晋军后撤,子上欲挥师渡河。有人提醒他说,晋人不讲信义,如果楚军才渡过一半,晋军就发起进攻,恐怕悔之无及。最后,楚、晋都撤兵了事。此事发生于泓之战后的第十年。可见,“不鼓不成列”的交战规矩,当时也还在沿用。想来泓之战前,宋、楚就此事应有事先的约定;而楚人对于宋襄公信之不疑,亦足以说明宋襄公的为人了。    齐桓公生前曾嘱托宋襄公在他死后扶持太子昭继位。齐桓公死后,嬖臣易牙、阉宦竖刁发动宫廷政变,立公子无亏为君。宋襄公于是率诸侯伐齐,迎立太子昭为齐孝公。有人认为,宋襄公此举,不过意在与楚国争霸;何况无亏为兄,立孝公是“奉少夺长”,“乱上下之分,长篡弑之阶”,分明是不仁不义。至于滕国不服从宋,滕宣公就成了宋襄公的俘虏;邯国单独与邾国会盟,宋襄公就命令邾文公将郎国的国君用作祭祀的牺牲;曹国毁盟,宋襄公遂率军围攻曹国,也都被人指责为严重违背仁义。这样一来,宋襄公的“仁义”,不仅犯蠢,而且还纯粹是一种作假。然而,齐桓公之“不仁不义”,未必逊于宋襄公。齐桓公既已做了齐国的君主,仍不能放过逃亡在鲁国的异母兄公子纠,说自己不忍对亲人下手,一定要鲁国帮他把公子纠杀掉而后快。至于齐桓公“并国三十五”,则更是宋襄公所望尘莫及的了。    泓之战后的第二年,宋襄公终于因伤重去世;宋国经此一败而不振。后人以成败论英雄,宋襄公的仁义,就成了“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他那些违背仁义的行为,也正好用来证明他的假仁假义。宋朝的苏轼说得最甚,以为宋襄公如果成功,则是又一个王莽。    宋襄公的历史价值    在中国的文化中,向来就存有一种苛责失败者的传统。如果宋襄公具有齐桓公那样的实力,能够使诸侯“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同样成为诸侯争霸中的胜利者,那么,对于宋襄公的“仁义”,将会是一片赞扬。仁义,必须是胜利者的仁义,才具有历史的价值?齐桓公行“仁义”,惟其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目的,其历史的价值就应当予以肯定。然而,泓之战,楚国如果也像不信任晋国那样,对宋襄公的信义有所怀疑,是否还会渡过泓水,而与宋军开战呢?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的意思是说,仁难道真的那么遥不可及吗?只要我心中对于仁有真正的向往,仁不就在我的眼前吗!以仁责人,则世无仁人。但是,一个时代,如果对仁义彻底丧失了信心,又有谁会以仁义号召天下?又有谁能以仁义号召天下?天下向往仁义,而视仁义为具文,则是与天下为敌!齐桓、宋襄都想称霸,心中却未必没有仁义。问题在于,齐桓公的确有能力举起仁义的旗帜,而对于宋襄公来说,仁义这面旗帜的确是太重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历史教训。泓之战,宋襄公确实实践了自己对于仁义的追求,却也导致了自己的战败身亡。    为“仁义”而亡,而又成全了“仁义”,这就是宋襄公的历史价值。吕思勉先生说:“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岂徒讲权谋形势者所与知哉?”P6-8

编辑推荐

《故事里的历史(江山人物)》作者程念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富有深厚学养。书中所讲人物、故事,其实是作者的读史心得。全书文字清新,娓娓叙来,精彩纷呈;每个故事,都关乎时代的一些重大历史关节点,充分展示出历史的场景,使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绽发出丰富的历史意趣,从而可提高读者的读史品位,增强人们的读史兴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故事里的历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