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制的衰落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美] 魏斐德  页数:254  译者:邓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作者简介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
1937—2006)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远东史博士学位。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亚洲研
究会会员,全美学者联合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大门口的陌生人》、《洪业:清朝开国史》、《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与孔飞力、史景迁并称
为美国汉学界“三杰”。

书籍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章 农民
农民的刻板形象
农业与土地保有权
中国北方的土地与劳动力
中国南方的人文地理
人际关系与阶级冲突
第二章 绅士
绅士的双重性
官僚阶层:作为社会集团的绅士
地方特权:作为社会阶层的绅士
公共事业与私利
绅士在地方政府的角色
绅士收人与腐败
中央政府与地方绅士的平衡正被打破
第三章 商人
商人的社会地位
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保障
私人专卖
盐业
商人吸收绅士文化
第四章 王朝循环
王朝与长期的变化
道德因素
仪式因素
意志因素
皇帝个人与王朝循环
绅士与王朝更替
帝国专制加强
明朝的衰落
第五章满 族的兴起
边境地带
满族
 ……
第六章 清初与盛世
第七章 西方国家的入侵
第八章 侵略与叛乱
第九章 复兴的幻象与自强运动
第十章 维新与回应
第十一章 天命已尽
参考读本

章节摘录

农民的刻板形象中国共产主义革命提高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用毛泽东的话表述就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然而,无论多么真诚地想对传统中国的农民致意,历史学家发现对老百姓重要性的欣赏只是情感上的,要超越这点极为困难。尽管历史记载充满了他们的身影,然而对于当时人而言,这些耕作帝国土地、养活了帝国统治者的“黎庶”只是一个抽象的刻板形象。他们无闻无名,只能由统治者来定义。直到近代,他们才获得自我的政治实在,开始学会为自己说话。在20世纪的革命以前,中国农民被描绘成两种不同甚至矛盾的形象。第一种是将农民看做勤劳的自耕农。儒家的重农主义者喜欢将他们视为农业社会的中流砥柱。由于农业被奉为“本业”,因此农民理论上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超过“工”“商”,仅低于管理帝国的“士”。勤俭是理想化的农民形象,他们艰辛劳作,乐意交税,来回报统治者家长式的关心与爱护,这样的关爱是统治者理应慷慨给予的。然而,农民也被视为是叛逆的。第二个同样令人熟悉的儒家式描述:这些“黎庶”是一群负重而沉默寡言的牲畜,很容易变为“红巾军”或狂热异端,间歇性地攻击主人。每当时局变坏、饥荒肆虐,农民军便在绝望与愤怒当中壮大,他们攻城略地、驱逐官吏。中国政治理论家们认为这些大众运动极具重要性,他们的反抗代表了上天对现任帝王统治的否决。虽然很少有叛乱领袖掌权,但是他们领导的运动却预示了一个新朝代的来临。这两种并存而又完全不同的角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并不矛盾。农民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今天仍然如此。他们扎根在土地上,受季节支配,常常一生都在从事繁重的日常劳作。当政治腐败、经济匮乏发生时,他们便从这一角色走出来,稍后就坚定地依附于叛军中激进的佛教先知或野心勃勃的匪首。不难看到,梁启超——1898年的改革者,将清朝几个世纪的统治看做一个漫长而血腥的农民暴乱史。仅19世纪,中国官方资料就记载了无数暴乱,留下一幅社会根基不稳、混乱持久的景象。这只是其中的一面,却被晚清异常紧张的阶层关系所扭曲。1800年,帝国遭遇经济困顿,它逐渐将中国农民几个世纪的非暴力积怨汇聚起来。

编辑推荐

《中华帝制的衰落》由黄山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帝制的衰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1条)

 
 

  •   1974年,对魏斐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写成《中华帝制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一书,并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来到中国,意味着他对中国史研究的决心。而魏斐德这一年写成的《中华帝制的衰落》一书,同样表明了他在当时的美国中国史领域中所进行的新探索与努力。
    二战后,在美国中国史研究的领域中,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冲击—反应”模式和以列文森为代表的“传统—近代”模式是当时美国中国史研究的主要方法。虽然他们的研究重点不同,但都是以“西方中心论”为出发点,认为中国是个“停滞”的社?,需要用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来改造中国。虽然魏斐德在本书里无法完全避免“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但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他在本书中提出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在1839年以前,中华帝国是否停滞?魏斐德否定了中华帝国停滞说,并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清朝的灭亡,从而挑战了当时的主流研究模式。这是《中华帝制的衰落》这本书对当时中国史研究的一大贡献。魏斐德此后的一系列著作逐渐从“中国中心观”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他本人也进而成为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新趋势的代表人物。
    虽然《中华帝制的衰落》一书无法像《大门口的陌生人》、《洪业:清朝开国史》等书一样,使作者充分领略魏斐德的历史叙事风格,但读者仍能借助他宏大的历史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地看待中华帝国的衰落。本书一开始对中华帝国的各阶层——农民、士绅、商人和国家进行了分析,然后简要描述了满族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后半部分则主要叙述清朝受到外部入侵和内部叛乱的影响,为维持自身的统治,清政府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没有明显改观。而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随着国家机构基础的改变,促成了地方政治的独立化和军事力量的增强,最终造成清政府的灭?。
    值得一提的是,魏斐德在书中分析了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内部的差异性。他多次引用中国社会经济史资料来说明历史事件形成与变化的原因,说明他当时对从经济方面说明政治事件的原因的重视。
    魏斐德教授是享有盛誉的中国史学者,他的史学思想和观点代表着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魏斐德著作的中文版有《大门口的陌生人》《洪业:清朝开国史》《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上海警察》《间谍王——戴笠与国民党特工》等。
  •   这本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   近现代中国历史有很多种写法。一种是剑桥中国史为代表的“挑战-回应”模式:在遭遇到来自外部的挑战之后,这个停滞的文明在不断的刺激之下予以被动的回应,向现代化转型;而另一种更符合标准教科书的论述则是:一个在内忧外患之下不断沉沦的国家,最终被革命和新思想所拯救,这或许可称之为“沉沦-救赎模式”。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最知名的学者之一,魏斐德无意固守上述任何一个叙述模式,他似乎更在意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实体、一种文明的兴衰。      如果一定要做一个类比的话,本书可能更接近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而不是《剑桥中国晚清史》。魏斐德着眼的时段长达数百年,将帝制中国的衰落视为一个从晚明以降的长时段现象,具有极强的历史纵深感,这本身否定了那种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才骤然没落的历史观。与其他近代史著作不同的是:他在一开始首先用了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分别叙述传统中国的三个基本社会阶层:农民、绅士、商人。这不仅是为了让读者对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有一个鸟瞰式的了解,也是为了说明:这些人是中国文明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所在,而最终的衰落就在于这一超稳定结构受到了无可挽回的破坏。      这种异常强大的自我维持能力、抵制外界影响的稳定惯性,在近代西方列强看来,无异于一种“停滞”,因此,帝制中国走向没落的必然性就此得到了证明。对这种偏颇的论述,魏斐德不无讥讽:“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忍耐成为对其死亡的解释。”正如他指出的,传统中国的制度安排或许在激发现代化变迁方面有缺陷(虽然有世上最好的商人,他们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是资产阶级”),但却远不是一个没有弹性的僵化机制——社会仍有相当多的阶层垂直流动机会,贫寒家庭出身的平民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在任何时候,都有1/3的绅士是新鲜血液,他们的父辈从未获得任何功名”,而这种机会,在任何其他传统文明中都是不存在的。      任何社会中缺乏希望(无论是现世中向上流动的机会,还是来世更好生活的承诺),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爆发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国的衰落,在于社会原有的秩序无法再向人们提供出路。农村的凋敝,使农民以武装起义的方式表达不满。魏斐德正确地指出:“农民主导的起义,更多缘自绝望而非决议。他们叛乱不是为了商议,而是为了表达普遍的社会不满。然而,这种涣散的群众运动却是被寻求秩序的农民激发出来的。”也就是说,农民起义的吸引力,往往在于它承诺恢复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这也是民国时期各种政治运动和革命的吸引力所在。      在清朝的全盛期,社会秩序仍处于一种稳定的运作之中。在早期,满族政治精英及八旗的军事力量仍可依恃,而从乾隆时期起,清廷的合法性逐渐转移到统治者能否符合传统儒家理想角色。在魏斐德看来,这表明乾隆“不慎做了文化同化的示范”,“他的行为不可避免地推进同化”,虽然这个观点现在有争议,但有一点确实是事实:传统的儒家政治秩序仍以其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灵活性,成为清帝国构筑自身合法性的基石,而帝国内部各族文化融合加速也是在乾隆时期。实际上,太平天国正是由于对儒家政治秩序构成了革命性的挑战,才使得其“激进的社会蓝图后来不能实现”;而且太平天国最终也不得不允许士绅介入地方政府,其程度比清廷治下更甚,“旧社会吸纳了新王朝,而不是相反”。甚至民国初年立宪的咨议局人员也还是由上层绅士控制。      这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叙述:中国社会内部儒家规范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不能自发产生一个内部的变革力量。甚至于政治途径也无法造成根本的改变,由此,“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蛋”,逻辑上势必依赖两种力量:1840年后来自西方的外部变迁力量,以及1919年后打破文化偶像的五四运动,尤其是后者,才带来了“彻底的正式改革”。虽然谈论的是“帝制中国”,但魏斐德强调,1919年的五四运动比1912年帝国政府的倾覆更具革命意义。不但因为推翻清朝并非连贯、有计划的革命政变,也因为它在当时并非立刻导致迅速的社会变革。清帝国甚至不能说是因为激进分子的行动而覆灭的,而更多是由于1901年后政府推行的变革加速了精英政治自觉及帝国自身衰落的进程——也就是说,清朝与其说是死于他杀,不如说是死于自杀。      作为中国近代史最好的教科书之一,魏斐德此书确实别具一家之言。据说这是他在希腊一个小岛度假时全凭记忆写就的,可谓功力惊人。不过毕竟成书较早,有些观点不无值得商榷之处。由于着眼于一个帝国的“衰落”进程,它不像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那样强调中国人作为主体的自发、主动的奋斗,对中国文明内部的活力和灵活适应能力也偏向低估。说到底,“衰落”并非是直线式发展的,而且,衰落和复兴常常是同一个进程的两面。不过在大体上,其视野和观点仍是相当可取的——毕竟它盛行那么多年,并非偶然。      最后或许值得一提的是:魏斐德在论述明清帝国的衰落时,还融入了儒家的王朝循环观念,即认为王朝和个人一样具有生死周期,历史由此呈现四季交替般的螺旋式发展。准此,书名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或许也可译为“帝制中国的秋天”,英语中fall兼有“衰落”和“秋天”两层意思,就像赫伊津哈的名著也常被译为《中世纪的秋天》。应当注意的是:全书谈的是“帝制中国”,而非“中华帝制”,这两者显然是有差别的。
  •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本经典教科书。经典之处就在于,它跳出了大部分近代通史使用的编年形式,先从社会结构开始讲。浅白直接脉络清晰,展现一个帝国面对外来文明无可避免的衰亡过程。本书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王朝循环”的天命论。看完本书,问题更多。本书因此成为很好的中国近代史入门读物。
    不想多写评语,推荐的话就是了。
  •   关注此书很久了,上学的时候就知道魏斐德这位汉学大家,写论文都参考他的原版作品,还得自己翻译,词不达意。这本书如今竟然出版了,真是非常不错,很权威。外国人写中国历史就是角度不一样,观点很奇特,他超越了冲击-反应学说,指明中国社会内在的发展动力加上国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中华帝王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再赞一个吧。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些事情,尤其是中国近代史,自己拿放大镜都看不明白,何况是带着墨镜看呢?因此,读一读老外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著作,不愧为研读中国近代史的悉辟巧径。本书除了分析中国历史上的各个阶层外,重点就是简述了中国1940到1911年间的近代史实,说了下中华帝国制度衰落的过程,并顺带穿插了对某些特定事件的评论,并没有深入研究分析中华地址衰落的原因。看中国近代史书,只要看作者对于两件事的态度,就知道值不值得买了。第一件是太平天国,第二件是义和团。虽然本书没有具体回答中华地址衰落的原因,但是在客观的描述史实方面,也足以让国内很多专家学者汗颜。因此,我强烈推荐此书。
  •   作为美国汉学界三杰之一,这本书充分彰显了魏斐德博士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独特视角,是本值得一读的近代史经典,可惜翻译的质量太差,有碍阅读。
  •   汉学三杰之一的魏斐德以高产著称,此书更是国外研究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必读教科书。
  •   中华帝制的衰落,纵横漫长的古代史,纵横捭阖,有着历史的深度。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以细细阅读,寻找线索和真相,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   中华帝制的衰落,刚刚收到,还没有看,翻了几页。
  •   两千年的帝制 如何衰落的 及其原因 分析一下
  •   这本书是许多国外大学研究中国史的教材,其中提供了都i我们国家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轴上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懂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祖先。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更好的计划未来~~十分推荐这本书
  •   本来是想要《大门口的陌生人》,但是没有,所以就买了魏斐德的这本书。没想到很是不错。
  •   看看中华帝国是怎么衰落的!!好书,值得一读!!
  •   帝国的衰落因素当然很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不无道理,于今也有意义。
  •   美国人写的中国一部分近代史,同样的史实资料,不同的解读,值得一读。
  •   很有意思。看国外汉学家如何描述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
  •   我们别想多么伟大了,其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早已不是以前的人,只有中华帝制留下来。。。。。
  •   作者的翻译水平成问题,主要是翻译生硬,完全按字面意思以及英语的语言逻辑去翻译,读起来非常难受!分析原因可能是译者的近代史理论功底有问题,没有自信将作者欲要表达的意思准确的翻译成中文所致。
  •   从社会阶层分析入手探究中国社会变迁,同时客观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经过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书通俗易懂,翻印确有硬伤。第一遍才粗略地看,有时间再读一遍。
  •   很好的一本书,对中国的历史解析的很到位。
  •   魏斐德,邓军译,不错。看老外写的书,就是能有与国内著作的不同感觉,其思路,思想内涵能启发人思考,而不至于平白的直述。
  •   作为西方学者,作者能提供一个中国人通常不接触的视角,更好地看穿中国封建王朝的本质。
  •   这本书是一本写得非常好的书,大学读过,现在买回来,准备重读,估计收获可能比大学时更多一些。
  •   关于民国前期中国研究的好书,刚好和中国人性情搭配在一起看,有更深的了解。
  •   书很后,黄色的纸张,很适合在午后看看,了解辛亥那段历史,理解为什么中国没有君主立宪
  •   中国的历史需要重新写啊!
  •   从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未尝不可。。确实有些真知灼见!
  •   对帝国的盛衰,始终吸引着研究者,但是也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现实远比书中的叙述残酷!
  •   应该成为我们的教科书,历史就应该如此写。
  •   很不错的书,魏斐德的书,很不错的,翻译的质量也很好。
  •   魏斐德的书值得看
  •   老外眼中的中国政治体制
  •   外国学者的中国史作品,值得一看
  •   很经典的研究书籍,翻译也不错!
  •   介绍是说相当于教科书。
    不过,看了一下目录, 果然与国内的历史教科书的叙述方式不同,角度很有新意。有时间再好好读一读,读完了再来评内容\(^o^)/~
  •   角度十分独特的一本书,需要历史基础。建议有基础的人士阅读,这样可以有更容易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   很好的一本书,分析得很到位,很好,受益匪浅
  •   好 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
  •   魏德迈的每本书都是经典。
  •   本书内容是非常经典的,观点中立,内容精简
  •   总觉得国外汉学家对中国的理解是很独到的,很少很到位的。
  •   了解君主制是怎么在中国灭亡的
  •   这本书看下来不是很顺畅,可能是对历史的不太了解吧
  •   对那段历史是我们历史教育的薄弱环节,而这个时代所能给我们的启迪是非常多的。不妨看看这本书。
  •   很好的通俗读物,但也仅仅是通俗读物哦
  •   作者试图探讨近代巨变的内部机制,比较感兴趣。
  •   书还来及看,不过看过相关书评,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刚拿到时发现书被人踩了,一个脚印,很清晰,严重影响心情!
  •   很好的一本书,很好看,期待已久
  •   外国的历史教材 有点意思
  •   内容很详实,堪称经典。
  •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历史,深究,那就好玩了
  •   衰败,总有原因,欢迎喜欢历史的同学阅读。
  •   非常不错的,换个视角了解历史,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不同的声音。
  •   重新学习历史!
  •   用客观的视角看待历史。。。。。。
  •   对了解历史很有帮助
  •   特意找了这些历史书,非常不错的书,元旦3天就看这些了,很享受
  •   很写实,与历史上学的差不多
  •   还没看,看评价说不错,先收着
  •   主要是为了作者而买的,果然名不虚传,绅士的那节很受启发。
  •   很好的书。。。。。。。。。。。。。。。
  •   很好的视角,很好的观点,很好的行文
  •   很好的书籍 客观 实事求是 值得读
  •   受人推荐买的,还不错的一本书,在读中
  •   买了,觉得很不值,不客气地讲,译者的学养有限
  •   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
  •   不错的一本书,很受启发
  •   看问题的角度与传统国内文人不同的,值得一看
  •   送货及时,书很正。还没来及品读
  •   感觉一般,写的不是很深刻
  •   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值得推荐
  •   是正版。书品相很好,非常整洁。
  •   纪念一下而已
  •   外国史家总能以不一样的眼光看待我们的过去。
  •   这一类书籍都不错,很有启发。
  •   感觉此书名过于实,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
  •   如题所示,值得一看
  •   文笔流畅,引人入胜!
  •   外国人所写,眼光独特
  •   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   名字就很吸引人,书也不错
  •   相信能不错
  •   送给理科生的 希望会喜欢
  •   还没看 做活动的时候买的 大家都说好 应该还不错
  •   翻译的有点儿生硬,内容还好
  •   受些启发
  •   典型的用软件译的,不是用中文来译英文,是用汉语词来译英语词,上句不挨下句,驴唇不对马嘴的
  •   内容还好,从多方面分析了政治环境的演变,但是感觉没有说明白为什么衰落,更多的是变化过程。不得不说书太旧了
  •   书的内容不够深刻,但是提供了看古代中国另一个角度,翻译很差劲,还有些错别字。
  •   近现代中国历史有很多种写法。一种是剑桥中国史为代表的“挑战-回应”模式:在遭遇到来自外部的挑战之后,这个停滞的文明在不断的刺激之下予以被动的回应,向现代化转型;而另一种更符合标准教科书的论述则是:一个在内忧外患之下不断沉沦的国家,最终被革命和新思想所拯救,这或许可称之为“沉沦-救赎模式”。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最知名的学者之一,魏斐德无意固守上述任何一个叙述模式,他似乎更在意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实体、一种文明的兴衰。
  •   1.汉学名教授!2.一本教课书!3.回溯传统,主要是写清朝兴亡!4.汉学作品,只是具有像西方介绍中国的作用!5.对我们来说,提供新视野!6.内容很浅白!因为是教科书!
  •   魏菲得先生的书写的很不错,但是翻译一塌糊涂,谷歌的痕迹太重,虽说无病句,但译者连调整中英语法习惯这些事都不做,只能让人怀念钱穆之类的一代大师啊
  •   《中华帝制的衰落》的原本虽说我没看过,但从翻译看来,应该有删节,而且严重的是,标点符号不规范,以句号来断句的地方比比皆是,翻译真是侮辱了经典。话虽如此,好书终究是好书,特别是最后一章,很有意思!还是推荐吧!
  •   后悔了,不该买。译者大概是用软件翻译的吧
  •   为什么评论了两次都不让发呢?是因为我公布了一个活动被当成广告了吗?呵呵,其实,我只是想说这本书确实不错,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各个角度进行剖析,值得一读。
  •   插图精美,越看越有味
  •   还没看,赚点分
  •   诗与史 诗人与史家 奇妙的交叉小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