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所之骤死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  页数:270  译者:谢顿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一天,是理查德爵士的亡妻塞拉菲塔的过世周年祭。爵士的孙子孙女济济一堂,全都来到了天鹅泊老宅。这本该是一次其乐融融的聚会,哪知最终的结果竟是理查德爵士横死于宅邸门房。门房的前后门都是紧紧锁住,凶手只能从落地长窗潜进门房,然而落地长窗前面的砂砾小径上,却找不到一丝脚印的痕迹。这看似无法发生的犯罪,最终变成了每个人都具有嫌疑的谜般案件。十人之中,将有两人被害,还藏着一个凶手。扑朔迷离的杀人游戏,即将在乡村别墅里展开……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1907-1988),推理小说黄金时期的最后一位大师,推理小说史上的传奇女子。1941年,当推理小说全盘出现桎梏之际,她竟陆续推出了两部小说,而数年之后,更以一部《绿色危机》敲开无数读者心扉。1946年,她顺利加入了门槛颇高的英国侦探作家俱乐部,自此益发佳作不断,备受瞩目。1972至1973年间,布兰德以其杰出的成就,荣任英国犯罪作家协会主席。

章节摘录

01爱德华·崔维斯静坐在一间昏暗的房内,心情愉快地向自己新近聘用的心理医生倾诉心声。这位心理医生是大约十五年前,从被敌军攻占的奥地利逃亡出来的,那段经历自是惊心动魄。“对,医生,我刚刚年满十八,这次是偷偷地跑来见你的,因为我的外祖母总是坚持要和我一起来,而她会唠叨一大堆乏味无趣的琐碎蠢事……你问我的外祖母是谁?哦,她是马奇夫人,我的外祖父是理查德?马奇爵士。只是,您瞧,他们的女儿,也就是我母亲,是个私生女。当然了,我母亲和我父亲是经过正规的嫁娶程序的,因而……”“尽管如此,你还是对你母亲是私生女的污点念念不忘,可怜的年轻人,是不是这样?”“哦,上帝,确实如此,我就是难以忘记这一点,”爱德华答道,他从未意识到这个想法竟会对他发生深深的影响,“您瞧,接着还发生了件可怕的事,我父母在一次划船事故中双双溺死,我亲眼目击到惨剧发生……”严格来说,这并不是实话,因为事故发生的时候,小爱德华正忙着用沙子筑城堡玩。但在那天的晚些时候,好心的保姆给他画了张图,描述了事故的经过,还添油加醋地说,这样的遭遇足以让小孩子变得性格乖僻。于是,等到爱德华下次本该接受打屁股的惩罚时,他就用小手掩住脑门,声称自己的脑袋感觉不舒服。事情的发展令小爱德华又惊又喜,打屁股的惩罚被延期执行,而他本人则显然成了全家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他被带去见过多位神情严肃的叔叔,他们通常都带着浓重的颚音,总是说些令人舒心的话,譬如“不要过分要求他”、“要允许他自由发展”、“最好别逼这个孩子”等等。外祖母自那之后,就时常说说这些言语,而小爱德华自然而然就将这些言语当成了救生圈。无论何时,一旦他在幼稚园遇上了麻烦事,只要靠着这几句话就能万事大吉。靠着这些言语,爱德华在好几所预科学校里度过了几个不同寻常的学期,每次学期结束之后,那几所学校的校长都会用圆滑得体的措辞写来信柬,委婉地表明他们的学校或许太过鄙陋,无法教育好爱德华这样一个性格纤弱的孩子。及至后来,对爱德华这个可怜的小精神病患者来说,住宿在学校里成了件无法忍受的事情,甚至连他本人都分不清楚,自己的那些怪异的举动中,到底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自己装出来的。两年前,爱德华曾遭遇一次小事故,就算往轻里说,这次事故也大大加剧了他的病症中的臆想成分;而此时此刻,从这位新聘用的心理医生嘴里,他听到了令人欣喜的消息:他可能极易陷入无意识状态,医学上称为神游症、自动症。只有上天才明白这到底是……“医生,你是说,我可能会到处走来走去,做些事情,却不知自己在做些什么?”“年轻人,这很有可能。”“天啊!”爱德华往后一仰,失声叫道。“你不该太快地抬起脑袋!这对你相当有害,也许会导致你丧失记忆。可能你会扔掉手里拿着的东西。所以,请万分小心,别太快地抬起脑袋!”每当一个人走出昏暗的房间,踏上外面的街道,他便常常会有抬头望天的冲动。爱德华小心沿着街道前行,视线一直盯着地面,哪怕是走到一个电话亭前,塞入两便士的硬币,拨打表兄菲利普的电话号码之时,他的眼睛都始终没有离开地面。不过,这段危险的行程总算是有惊无险地结束了。“你好,埃伦?是我,爱德华。你和菲利普是否准备今天去天鹅泊?我在伦敦呢,如果你们有这个计划的话,我想,你们能否在车里给我留个座位?”在电话线的另一头,埃伦拿着电话听筒,思忖着爱德华的请求。“是这样的,乘客已经有我、菲利普和孩子———还有小孩必备的那些东西。爱德华,这些东西多得很,我们还答应了佩塔和克莱尔的搭车请求。”然而另一方面,到天鹅泊老宅的人越多,埃伦自己和菲利普、克莱尔之间的关系就越不容易紧张,所以她最后还是应承道:“爱德华,我不清楚该怎么腾出空间,但我琢磨着我们能办到。”“行吗?那太谢谢你了。其他人都到你那里了?”“克莱尔已经在这儿了。”埃伦说道。“哦,好吧,我估计佩塔已经动身了。那就半小时后见……”爱德华挂上电话,戴上帽子。这个身材苗条、肤色黝黑、神经紧张的年轻人继续往前走着,脸上挂着颇为迷人的笑容———却始终不敢抬起头来!但是,佩塔不仅还未动身,而且还在焦躁不安地忙碌着。护士长在一边慢条斯理地清点着枕头套的数目:“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第三十个在哪里?”她从容不迫的态度着实令佩塔发狂,显然她就是要刁难一下佩塔。“在罗伯特中士的膝盖下面,护士长,就在四号病床上……”在佩塔苦苦哀求的目光下,罗伯特中士抬起膝盖,使劲在下面摸索着,仿佛膝盖底下藏着一个枕头。“好的,第三十个就在这儿。”护士长将第三十个枕头套丢到一大堆枕头套上,发出一记令人满意的响声,同时说道,“希望这会让军需官满意,他明天就会到这儿来。”护士长向护士郑重地鞠躬致谢,带着她的手下径直离开病房,对佩塔这个小小的志愿救护员丝毫不加理睬。然而,刚刚走出病房门口,护士长就向那位大家都称之为“肥臀”的女士打听道:“那位淡金色头发、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高个子漂亮姑娘是谁?”“是马奇护士———相当不错的护士。她祖父,”“肥臀”谦恭地说道,似乎她的下一句话就能将一切都解释清楚,“是位爵士。”“她的制服不合规矩。”护士长说,“制服太贴身了。她肯定私下改过制服,这个小狐狸精。”佩塔正式向护士道别,又向罗伯特中士道谢,此举令中士感到一股暖意在体内涌动。接着她又向其余的病人挥手告别,带着灿烂的微笑,从他们的病床前面走过,然后快步穿过走廊,边走边脱下护士帽和制服。对护士而言,这种举动本来是严令禁止的。“很快,我就能见着斯蒂芬了!”佩塔匆匆脱下制服,兴奋地穿上大衣,扣好纽扣,将她的那顶可爱的草帽戴在发丝闪亮的脑袋上,脑子里不停地想着“不久我就能见着斯蒂芬了!……”当佩塔坐在伦敦的红色巴士上,颠簸地向圣约翰伍德驶去时,她一直在心里祈祷:“敬爱的主啊,这次别让我再干出蠢事,傻傻地挥手,令斯蒂芬因此而总是轻视我……”自从他俩青梅竹马的孩提时代起,斯蒂芬就在嘲笑佩塔傻傻的挥手动作了。圣约翰伍德的一栋小宅子里,埃伦正吩咐家里唯一的一名女仆将铜质餐碟擦亮,如果有人打电话来,就告诉他们,从今天算起,医生要过一周才会回来,值此期间,他们可以打电话给布莱尔医生。埃伦讲话的同时,她丈夫菲利普慢慢地从楼梯上拾阶而下。“哦,菲利普———爱德华打电话来,问我们能否捎带他一程。我估摸着我们能送他?”菲利普和他的表弟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肤色同样黝黑、同样神经紧张、同样有种风趣的魅力;但菲利普此刻怒气冲冲,并丝毫不加掩饰。“那样车里会挤死人,要是我们在途中停车,那时场面会很尴尬。”“你去看望爷爷有完美无缺的理由:你是个医生,是要去给祖父看病。”“那样说来,我还得感谢爷爷长了颗虚弱不堪的心脏喽。”菲利普的话音一顿,夫妇两人都有些尴尬。须臾,他继续说道:“你有没有将医务包放进车内?”“是你自己放的。”埃伦说。菲利普心里非常清楚,确实是他将医务包放进车里的。他同样清楚,自己是在拖延时间。他和埃伦都在拖延时间,两人都不希望回去客厅。当他俩回到客厅里继续打包行李时,克莱尔应该会在那儿“避开小孩”。克莱尔很早就从报社办公室来到这儿,因为她认为在共同度过这个假日之前,他们要“进行一次谈话”。“埃伦,不要对注定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我们最好坦诚些,菲利普……”克莱尔坐在客厅里,紧张不安地绞着双手,脑袋前倾,垂头盯着自己的一双小脚。她有着谷物般灿烂的黄色头发,打着大大的卷,低垂在她粉嫩的颈背上。克莱尔的一张小嘴是何等能说会道,菲利普常常会如此心想;而埃伦则会想到,克莱尔把自己惯坏了,说话时竟露出这种神情。她的神情诚挚、热情洋溢,还带着些紧张,不确定自己在寻觅什么———她会将他们所有人拉进一场风波:“你一定要知道,埃伦,你肯定知道这事情好几个月了,菲利普和我坠入了爱……”埃伦扬起单眉,这个动作意味深长:“亲爱的克莱尔———我们只聊家常!”菲利普背对着壁炉架,伫立一旁,此刻疲乏地从踮脚站立换成了后脚跟着地。在过去的六年里,他的日子过得沉闷极了。他从美国回到祖国,在英国拿到了学位,在一个颇有前途的行业安顿下来。紧接着,简直是霎那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降临到英国人的头顶。他之所以没去军队服役,唯一的理由就是还需要有人继续正常行医。四年以来,他每天都要辛勤工作十到十二小时———这生活既沉闷又匮乏新意,给医保系统内的病人看病的收入只有区区一点。很长一段时期,伦敦城里只剩下这种普通病人。菲利普偿还掉取得诊所合伙人资格的花费,还要在合伙人提高股份时同样提高股份,手头资金自然变得非常紧张,又加其操劳过度、生活乏味无聊,平日里的脾气自然很差,而且愈来愈讨厌他的妻子。菲利普的妻子埃伦个子娇小、肤色较黑、身材丰满、性格活泼,此前从未给菲利普添过什么烦恼。她从不使小性子,也从不过分感伤,一直有着无忧无虑的欢乐笑声,对以前的菲利普来说,埃伦的大部分魅力就来自这些笑声。但是,男人需要的不只是笑声,到了如今,埃伦的笑声时常变得过于唐突,缺乏感情,太不亲切。而克莱尔则和埃伦截然相反,显得更加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埃伦遭遇到他俩生活中的一场货真价实的婚姻危机,却想用一句“只聊家常”轻松打发,这就是埃伦的典型做法。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会发现布兰德的对手、都是那些最最伟大的名字。  ——著名推理小说评论家、作家 安东尼·布彻

编辑推荐

《寓所之骤死》:古典推理文库,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寓所之骤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这样的情节见过不少,但能写出不一样的内容,非常不错
  •   这本书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   布兰德是我仅次于阿婆第二喜欢的女侦探小说作家,她的书一定要买
  •   人们常把婚姻比作搭车,一会嫌公交车破旧,不上;一会嫌乘车人拥挤,不上。一直等到又破又挤的末班车,只能硬着头皮不上也得上。廹于生计,布兰德面临搭乘推理黄金期末班车的窘迫;幸运的是,她能独辟蹊径,写出了叫好又卖座的推理小说。鲁迅揶揄中国人有凑全“十景”的癖好。推理评论界的好事者也喜欢凑个“黄金三女王”,但版本不一,往往是从阿加莎、塞耶斯、铁伊、阿琳汉姆、布兰德等人当中选三。姑且不论谁该位列三甲,单就个人喜好而言,我偏向阿加莎、铁伊、布兰德。阿加莎凭“无人生还”一书,极具开创性,且集童谣杀人、暴风雪山庄模式等古典推理原素大成,就无愧“推理女王”的称号。当然若从严格意义上挑剔,“无人生还”不算推理小说,倒像海史密斯“聪明的瑞普利先生”一类的犯罪小说,或谋略大师系列。“无人生还”在历届粉丝票选中都稳居第一,奇怪的是莎婆倒偏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的“罗杰疑案”。可惜莎婆也仅有一部“无人生还”让我叹赏,我喜欢看电视剧远胜于看莎婆原著,喜欢马普尔小姐远胜于波洛。一部享誉全球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结果乘客个个是凶手,难怪钱德勒对莎婆大为不屑。阿加莎、奎因、卡尔若不从名字来辨,单就作品而言,是不太容易分出他们性别的。塞耶斯的作品加进了一些女性视线,开始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扯些彼得勋爵的恋爱、家人,把主角从过去脸谱化的侦探,变成更具生活化、更有人情味的大活人,但我总觉得塞耶斯的小说语言不够清爽、时髦。铁伊、布兰德的小说更女人化,还是城市小女人、小资女。铁伊在“萍小姐的主意”里大谈面相,布兰德在“寓所之骤死”描写女人吵架,那真是不怕泼妇没文化,就怕泼妇有文化(据说泼妇打架打不痛人,光撕人衣服,非要让对方走光在众人面前出丑,难怪“狠毒不过妇人心)”。布兰德小说的女性人物,更像好来屋三四十年代常出现的带点敢爱敢恨、快意恩仇、使性妄为的小姐脾气(有点接近二战后的雅皮士),而非维多利亚式的清教徒或村妇。看来,温莎王朝乔治时代的女作家,民国时代的才女,跟当下的女小资所思所想无异。时尚这玩意,落后十年是背时的老土,落后五十年就成了怀旧的经典,周而复始地流行。思维再跳跃些,铁伊、布兰德的小说跟张爱玲的作品有点神似。张爱玲的作品,好就好在能用上海小女人独特敏锐的文笔,道出常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情浓时,我等俗人只恨言拙辞穷达不了意,张爱玲了了几笔却能将这份感受具像化,很符合中国古典文学对“意境”的追求。“金锁记”开头谈月亮“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十八春”里讲男女悸动“好像是立在一个美丽的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悸动,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皆是神来之笔。当然,铁伊、布兰德说话的语言没有张爱玲的古怪精灵,只是说话的姿式有点像。言归正传,即是推理小说,就得谈诡计。这方面我觉得布兰德挺老实,不遮掩、不藏拙,反正此时古典推理的杀人诡计已是“竭泽而鱼”,光是卡尔一人就写了50多种密室,所以她大大方方地遵从诺克斯、范达因守则,将各种可能的杀人方式全盘向读者托出(这点比PD詹姆斯厚道,PD詹姆斯常快到尾声时插个让个案情急转直下的情节,而非步步紧逼、一气呵成),再挑一个最合情合理的结尾。诡计均是布兰德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中所学来的,虽不是天外飞仙,倒也不落俗套,过得了关。如果把布兰德小说当言情加推理来看(特别是“绿色危机”),你会得到更多的快感。
  •   可能是被阿婆、EQ、卡尔等人惯坏了胃口,拿到这本号称黄金时代最后一个推理小说家的作品,期待还是很高的,然而,情节的琐碎,没有悬念和激情,人物面目可憎(罪犯、受害者、侦探、甚至路人都无一例外的惹人厌烦),侦探性格刻划的失败,都让人非常失望,没有想要一口气读完的兴趣。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矣。
  •     有人说,推理小说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读者与推理作家斗智的过程。作为读者,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细心阅读推理小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要被作者的叙述性诡计蒙骗,竭尽全力,用碎片化的线索拼凑出事件的真相。而作为推理小说家,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并不同于其余小说家,评判他们的作品的质量,首先并不是看文笔是否优美动人,或者人物内心刻画是否深刻,作品蕴含的意味是否发人深省。推理小说迷们品评作品,首先就是看作者是否能把谜团保持到最后一刻,当你阅读到最后一页再回过头去看整个推理过程,作者是否做到了公平和缜密?倘若一部推理小说既拥有原创性的诡计,线索交待又很公平,推理过程够缜密的话,那么它绝对称得上是一部杰作。    总之,推理小说家们绞尽脑汁的首要目的,就是力求构思出一部能让读者不那么容易猜到案件真相的推理小说。不同的推理小说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推理小说界不乏天赋异禀之人,屡屡在貌似题材已经别写烂的当口开创出新的局面。    至于其余的大多数推理小说家,只能以勤补拙,用各种手段来让自己作品中的诡计不那么容易被人猜到。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在《寓所之骤死》中展现的手法大概可以用“鱼目混珠”来形容。在美国,有一套知名的童书,名叫《沃利在哪里?》(Where's Wally?),沃利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红白相间的套头衫,头顶绒球帽,手持木手杖,戴着一副眼...镜。阅读这一系列童书的小读者的目标,就是要在各种图画里找出躲在不知哪个角落里的沃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寓所之骤死》其实也是个寻找“沃利”的游戏,不过作者设置的干扰项和线索的数量多得惊人,使得对于读者来说,要确定真正的杀人凶手是谁简直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必须得说,布兰德是相当公平的。破解案子的线索在前文中都已经清楚明白地交代过。只是作者借着小说中的诸多人物之口,提出各种假设,令一起原本是不可能犯罪的案件变了方向,变成人人都可能是凶手,人人都洗脱不了嫌疑。她靠着这一方法,成功地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掩盖了真正的焦点。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难免有“迷沙乱眼”之感。    笔者认为,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以她自己的方式,在与读者的斗智过程中达到了完胜。    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的“考克瑞尔探长”系列,总共出版了八部,包括一部短篇集和七部长篇。有评论家评价考克瑞尔探长这一角色,称他为“真相的助产士”,言外之意就是考克瑞尔探长并不常采用单刀直入的侦探方法,而是在一旁耐心观察,倾听众人的证词和猜想,从细微之处发现真相所在。    在这部《寓所之骤死》里,考克瑞尔自从介入案件之后,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考察现场和盘问涉案人等。大多数的案情猜想,都是由马奇一家人贡献出来的,考克瑞尔一直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假若出声,必定是言之有物,恰好无误地道出最关键的细节。    平心而论,《寓所之骤死》中的考克瑞尔探长还称不上是一个神探,而且还是个城府极深的侦探,笔者也谈不上对他的喜爱。很难知道探长在某一阶段掌握的真相到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他是否有能力阻止第二次谋杀?他的推理是否曾经误入歧途,直到第二次谋杀发生之后,才回返到推理的正途?与别的侦探推理小说不同,“考克瑞尔探长”系列中的故事里,探长与涉案人都属于相识关系,因此他办案时就有了一份顾忌。他的这份顾忌,揣测起来,也是作者安排情节所必须的。譬如《寓所之骤死》中,本来案情早就能揭晓,但作者为了营造跌宕起伏的结局,硬是让考克瑞尔探长将秘密藏掖了许久。    《寓所之骤死》中出现的人物多达十余个,要将整个故事介绍清楚,是件不容易的事。假如采取时下的欧美通俗小说里常见的仿照电影镜头切换的写作方式,即短而多的章节,每换一个叙事角度,就开始一个新章节,那么或许还容易些。可布兰德的写法,是一般人不该采取的。打个或许不恰当的比方,布兰德的小说有点像乱麻,要随着小说的发展,脉络才显得清晰起来。翻译的时候,常常惊叹于小说中线索和预先埋下的伏笔数量之多。笔者认为,这足以反映出布兰德思维缜密而细致的一面,要无懈可击地处理那么多线索,也是一般人所不能为的。    谈布兰德,不得不谈她的文风。对于译者来说,算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布兰德喜欢用排比、倒装、暗喻,小说中特长的句子或者段落比比皆是。如果要保留原文风格,必然会损害译文的可读性,取舍之下,译者还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限于个人能力和精力的有限,译文中必然还存在谬误之处,欢迎大家给予建议和指正。 阅读更多 ›
  •   很喜欢古典推理的书,除了阿加莎,布兰德也是不错的选择
  •   很吸引人呐
  •   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的名作
  •   送货速度快 价格相对便宜
  •   寓所之骤死
  •   很期待的作品
  •     布兰德的作品看了四部,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绿色危机》和这本《寓所只骤死》了。
      
      故事可能比较老套,发生在大家族中的谋杀案。而明显围绕在大家身边的动机无非就是遗产云云……然而,怎样把这样一种大家用烂的题材写出新意,就看作家的布局、诡计、公平性、逻辑性和人物塑造了。当然,布兰德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书中包括了两个密室杀人(准确点说是广义的无足迹杀人),诡计在当时也算是个亮点。不是像《耶洗别之死》中那种宏大的诡计,而是十分简单,但是可行性强的小花招。但是在结尾揭开答案的时候,却能使人心中微微一颤。
      
      在书的开头,布兰德照旧宣布了嫌疑人的范围,并且告知了在十个人中有两个将被杀死,有一个是凶手。而且在故事中布兰德给出了所有线索,其公平性毋庸置疑。这是作家对自己的自信。然而虽然看过那么多侦探小说,但是只有布兰德的作品我从没有真正猜到过凶手。尽管她之前已经告诉了我这么多的信息!
      
      侦破方面,我总结了一下考克瑞尔探长的办案方法。他不像福尔摩斯那样一个人到处搜索证据,也不像波洛那样不断地和嫌疑人对话,更不想H·M那样一边暗地里算计,一边装腔作势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由于他所经办的案子中的嫌疑人大多都是他的相识,而这些嫌疑人往往会为了某种原因保持默契。于是他就像个狡猾的老狐狸一般,不断地游走在每个嫌疑人之间,仅仅一两句话就制造出大家的矛盾,从而使他们间的默契裂开一条细微的缝隙。然后这个老家伙便会见缝插针的进行自己的调查工作。就像在本书中,我们会看见马奇一家人怎样由之前的相互配合被考克瑞尔探长忽悠到互相指责猜疑……
      
      本书的推理十分精彩,首先是针对每个嫌疑人都有一套推理。这形成了一连串的多重解答。而且每个推理都会有一些亮点。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最终的推理与之前的差别不算大,感觉像是平行出现的。所以其震撼小了许多。好在其最后一句话的处理算是小小的弥补了。
      
      故事的节奏控制的很好,人物塑造也很成功。这是布兰德的特色,她喜欢让笔下的人物把所有的东西都展现给读者。她喜欢使用较多的心理描写来使每个人的性格都很鲜明。她会让笔下的人物表达出很真实的感情,祖父死了,他们会哭,会悲痛,也会考虑自己的未来,并且会担心某个家庭成员被当做凶手。他们会希望凶手是与自己家族关系最浅的一个人,但是当迷雾笼罩在他们周围多时,并且警方带来的压力过强的时候,他们才会逐渐变的歇斯底里,变得对同伴不信任。这一过程显得十分自然而且合理。不是像有些小说中那样,自己的亲人死后,仅仅过了几秒钟大家就开始相互怀疑和指责。
      
      另外,在读布兰德的小说时,完全不会觉得罗嗦。这是其优美的文笔带来的效果。故事在最后还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动作大戏,并且夹带这一个漂亮的逆转,这些都是本书的亮点!
  •     遗嘱修改期间的谋杀,每个可能的继承人都是嫌疑犯,每个人看起来都邪恶而可怜……这个经典的推理小说框架让人想起乱步的名篇《恐怖的三角公馆》,当然,布兰德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感觉。
      
      和那些名声显赫的女性推理作家一样,布兰德尤其擅长塑造人物,而且也独具功力,他的人物不想阿婆的,带有过于宽泛的人类共性和标签式的文学式特征,也不像铁伊的,个体性格太闪光使案情变成附庸,她的人物处理更倾向于二者的平衡,人物和案件互相不抢风头,人物不因案件变得扁平,案件不因人物变得苍白,在《寓所之骤死》中,这种状态呈现得比较理想。
      
      比较本作和之前名头更盛的《绿色危机》,布兰德的共性是极易发觉的,同样的战时背景,有助于作者塑造人物时赋予那种既故作姿态,又歇斯底里的性格,而同样的医药学元素也是作者提供,最为明显一点,就是作者最热衷于描绘的,是案件发生后每个嫌疑人的个人状态,承受压力,互相猜忌,又必须和睦相处,做出姿态坦白的样子,再掺杂上案子发生前人与人之间原有的纠结与羁绊,戏剧张力表现的功底就充分展现出来。
      
      与《绿色危机》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烦恼相比,彼此平行交织相比,本作嫌疑人的关注点更加集中,所以实际存在的矛盾冲突更强烈,也制造出了更加浓厚的,惴惴不安的集体氛围,我们常常会被推理小说中死者家属只用3分钟就恢复平静之类的桥段搞得倒胃口,但又知道如果认真描写丧偶、丧父、丧子者的真实表现会让故事讲不下去,布兰德在这一点上处理得非常好,把涉案者的不平静情绪和案情结合在一起,使故事的现场感和读者的参与感格外强烈,也特别体现出布兰德作为一个作家的不俗质量。比之《绿色危机》,我觉得这一本要更出色一些。
      
      最后提一句结局的处理,这时候你才忽然发现布兰德其实是个美国人了哈
      
      
      
      
  •     有人说,推理小说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读者与推理作家斗智的过程。作为读者,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细心阅读推理小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要被作者的叙述性诡计蒙骗,竭尽全力,用碎片化的线索拼凑出事件的真相。而作为推理小说家,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并不同于其余小说家,评判他们的作品的质量,首先并不是看文笔是否优美动人,或者人物内心刻画是否深刻,作品蕴含的意味是否发人深省。推理小说迷们品评作品,首先就是看作者是否能把谜团保持到最后一刻,当你阅读到最后一页再回过头去看整个推理过程,作者是否做到了公平和缜密?倘若一部推理小说既拥有原创性的诡计,线索交待又很公平,推理过程够缜密的话,那么它绝对称得上是一部杰作。
      
      总之,推理小说家们绞尽脑汁的首要目的,就是力求构思出一部能让读者不那么容易猜到案件真相的推理小说。不同的推理小说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推理小说界不乏天赋异禀之人,屡屡在貌似题材已经别写烂的当口开创出新的局面。
      
      至于其余的大多数推理小说家,只能以勤补拙,用各种手段来让自己作品中的诡计不那么容易被人猜到。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在《寓所之骤死》中展现的手法大概可以用“鱼目混珠”来形容。在美国,有一套知名的童书,名叫《沃利在哪里?》(Where's Wally?),沃利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红白相间的套头衫,头顶绒球帽,手持木手杖,戴着一副眼镜。阅读这一系列童书的小读者的目标,就是要在各种图画里找出躲在不知哪个角落里的沃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寓所之骤死》其实也是个寻找“沃利”的游戏,不过作者设置的干扰项和线索的数量多得惊人,使得对于读者来说,要确定真正的杀人凶手是谁简直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必须得说,布兰德是相当公平的。破解案子的线索在前文中都已经清楚明白地交代过。只是作者借着小说中的诸多人物之口,提出各种假设,令一起原本是不可能犯罪的案件变了方向,变成人人都可能是凶手,人人都洗脱不了嫌疑。她靠着这一方法,成功地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掩盖了真正的焦点。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难免有“迷沙乱眼”之感。
      
      笔者认为,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以她自己的方式,在与读者的斗智过程中达到了完胜。
      
      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的“考克瑞尔探长”系列,总共出版了八部,包括一部短篇集和七部长篇。有评论家评价考克瑞尔探长这一角色,称他为“真相的助产士”,言外之意就是考克瑞尔探长并不常采用单刀直入的侦探方法,而是在一旁耐心观察,倾听众人的证词和猜想,从细微之处发现真相所在。
      
      在这部《寓所之骤死》里,考克瑞尔自从介入案件之后,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考察现场和盘问涉案人等。大多数的案情猜想,都是由马奇一家人贡献出来的,考克瑞尔一直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假若出声,必定是言之有物,恰好无误地道出最关键的细节。
      
      平心而论,《寓所之骤死》中的考克瑞尔探长还称不上是一个神探,而且还是个城府极深的侦探,笔者也谈不上对他的喜爱。很难知道探长在某一阶段掌握的真相到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他是否有能力阻止第二次谋杀?他的推理是否曾经误入歧途,直到第二次谋杀发生之后,才回返到推理的正途?与别的侦探推理小说不同,“考克瑞尔探长”系列中的故事里,探长与涉案人都属于相识关系,因此他办案时就有了一份顾忌。他的这份顾忌,揣测起来,也是作者安排情节所必须的。譬如《寓所之骤死》中,本来案情早就能揭晓,但作者为了营造跌宕起伏的结局,硬是让考克瑞尔探长将秘密藏掖了许久。
      
      《寓所之骤死》中出现的人物多达十余个,要将整个故事介绍清楚,是件不容易的事。假如采取时下的欧美通俗小说里常见的仿照电影镜头切换的写作方式,即短而多的章节,每换一个叙事角度,就开始一个新章节,那么或许还容易些。可布兰德的写法,是一般人不该采取的。打个或许不恰当的比方,布兰德的小说有点像乱麻,要随着小说的发展,脉络才显得清晰起来。翻译的时候,常常惊叹于小说中线索和预先埋下的伏笔数量之多。笔者认为,这足以反映出布兰德思维缜密而细致的一面,要无懈可击地处理那么多线索,也是一般人所不能为的。
      
      谈布兰德,不得不谈她的文风。对于译者来说,算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布兰德喜欢用排比、倒装、暗喻,小说中特长的句子或者段落比比皆是。如果要保留原文风格,必然会损害译文的可读性,取舍之下,译者还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限于个人能力和精力的有限,译文中必然还存在谬误之处,欢迎大家给予建议和指正。
      
      
  •     《寓所之骤死》开篇就告知了读者,十人之中,二人会遇害,而一人是杀害两人的凶手。
      
      两起案件,起初表面看来都是不可能的犯罪。
      
      但是随着情节的深入,天鹅泊宅邸的理查德爵士一家提出各种假设,使得几乎每个人都有犯罪的可能性。
      
      这些假设一个个抛出来,有些确实很有质量,让你感觉眼前一亮。假如是短篇的话,完全可以直接拿这个做解答了。有些是你自己也想得到的,当然可能是我本人比较聪明吧。(笑)
      
      到最后还剩下两章的时候,我对于凶手是谁,毫无头绪,也没有去猜。
      除了死掉的两个人,剩下的八个人里面起码有六个是重大嫌疑人。
      
      在知道凶手是谁后,作案手法依然不明。
      
      还是由考克瑞尔探长最后揭晓了答案。
      
      本人比较纳闷的是,小说里一对堂兄妹陷入恋爱,但似乎他们肯定算直系亲属,不能结婚的啊。真奇怪……
      
      至于布兰德的文风与叙事手法,本人存保留意见。
  •      一部频繁见于各大密室书单的作品,美版名字叫The Crooked Wreath,这部作品和Carr的The Crooked Hinge至少有2点是相似的,第一点是无足迹杀人,第二点嘛就是公平性问题。因此读完后不免有点失望,当然这是以Christianna Brand的作品应有的水准来评价的,因为这显然不是她最好的作品。
      
       两起不可能犯罪,都是关于无足迹杀人,第一起处理的是有关沙地的足迹消失。第二起表现形式比较新,至少我以前没有见过(在这里就不提了,留给大家慢慢去体会吧)。解答极其简单,同时也比较老了,而且还略带点不公平(这点还是针对Brand而言,习惯了她毫不吝惜的公平给出线索的方式之后,就会对这种一闪而过的隐晦线索不免觉得有点不舒服了)。而且,两起无足迹杀人的解答,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因为作者根本就没有给出详细的解答,只给出了核心手法),本质上竟然是完全一样的,而也由于具体环境的不同,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手法。不过作为无足迹杀人的诡计而言,到现在依然没有能让我满意的,这几天的阅读结果更是发现本来认为很好的《吸血之家》的那个雪地密室竟然在黄金时期就已经被用滥了,真是……唉!
      
       另一点是关于plot的设计,这一点在Brand作品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诡计。本作的plot设计,一如继往的复杂,伏笔,转折与意外性都安排的很好,凶手和动机都相当的简单,但却被作者用更明显的红鲱鱼给掩盖了。不过缺点也很明显,最大的缺点就是两起案件的关联性处理的不太好,因此看起来像是两个谜题而不是一个整体,虽然这和凶手的心态有关系,不过这种解释过于薄弱牵强了点,同时这种薄弱还导致了我对第二起案件的误判……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败。
      
       人物形象塑造的很成功,家庭成员中每个都相当的个性鲜明,而且对这个家都有种病态的维护(无语ing)。凶手很可怜,真的很可怜,动机那块让我唏嘘不已,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社会太常见了,可以说是家庭的悲剧吧!
      
  •   http://www.douban.com/register?confirmation=8cb450107f81d414
  •   你是翻译呀?好厉害!
    侦探小说中出现大段大段的抒情描写的确让人厌烦,但侦探小说家往往不甘心只做通俗小说的作者,总想加些什么。
  •   是导读吧。呵呵,刚开始看
  •   只等上市,上市即收!
  •   关于第一个诡计,好像在哪里见过(在雪地上?),但却有模模糊糊的不敢肯定。剧情处理得不是十分好,很多地方显而易见的众人却视而不见,非要兜一个大圈子讨论后才突然“发现”它,很无语。
  •   可能是白修道院吧……不过我还没读过,不出意外年底能拿到
    这本书的两个诡计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