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闻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张林岚  页数:29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故事新闻(张林岚九十年回忆录)》作者是一位从事新闻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著名老报人;曾长期用“一张”笔名撰写贴近时事、思想深刻、文字隽永的短评,在广大读者中享有美名。《故事新闻(张林岚九十年回忆录)》乃其九十年生涯的回忆录。
  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将他个人的经历与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这个大背景融为一体,以见证人的身份、参与者的心路历程,叙述了大量亲历的细节,将当时自己的思想、感受给人以亲临历史场景的感觉,给人近乎触摸的真实,能引起广大读者很大的思想共鸣。作者在貌似平静的记录文字下面,埋藏着对社会深深的忧患和对正义的热切呼唤,这一切都是这部回忆录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回忆录的最可贵、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作者在不同时期与众多文化名人(如陈铭德、张恨水、赵超构、张友鸾、郑拾风、石西民、叶以群、罗隆基、浦熙修、彭子冈等)的交往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作者的文字极佳,老辣而传神,处处留露出特有的文人气息。这不是一个人的历史,也不仅是报史,完全可视为中国现当代史的一个侧影。

作者简介

  张林岚,浙江省浦江县人。1922年生。1937年抗战开始时参加救亡运动,加入中共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县宣传部长,主编队刊《吼声》杂志。  1941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西安《青年日报》、《华北新闻》(山东济南内迁日报)、自贡《新运日报》,及重庆、上海《新民报》(曰、晚报)记者、编辑、主笔、正副总编辑半个多世纪。  1985--1996年,与老漫画家张乐平、华君武、丁聪、特伟共同创办《漫画世界》画刊,为主持日常工作的执行主编。  业余文学写作,已出版单行本的杂文、随笔集有《月下小品》、《月下小品及其它》、《月下三叹》、《月下霜天》等;传记文学有《腊后春前》、《赵超构传》;小说、散文《梦里的童年》、《怀梦草》、《红毹道故》、《笑谈录》、《国家机密》;其余散见各报刊的部分文字收入个人文集《一张文集》(六卷本)。此外,作者还创作了长诗《灰色马》、《积雪的山林》、《草原情歌》等。  由于在新闻工作的贡献,作者曾获全国新闻工作协会新闻工作五十年荣誉奖状、奖杯。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外,曾任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闻学会副会长。  作者曾用笔名林岚、一张、马蓝、东阳马生、墨雨、卜点、芳洲、叶如华、鸟巢、大旗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背景:山水画屏似的一个自然环境
第二章 湖山如梦少年游
第三章 向太阳,向自由
第四章 端阳惊变:发生在节日的非常事件
第五章 从东南走到西北
第六章 唐诗里的都城南庄变成黑狱——西安的四JlI义园
第七章 在似明似暗的迷惘里
第八章 铁马秋风大散关:第四次过秦岭
第九章 雾都重庆的能见度
第十章 风雨如晦的革命胜利前夜
第十一章 硝烟未散的新天地
第十二章 这个渡口风高浪大
第十三章 夏日降霜:桎梏巢由迷眼尘
第十四章 极“左”倾向时代的历史叫《左传》
第十五章 十年浩劫中欲哭无泪的一些细节
第十六章 碧云天,黄叶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背景:山水画屏似的    一个自然环境    一百多年中我们家族出了二十五六个秀才,都是只读书,不做官,远离政治。    很难说自己是生逢盛世还是生不逢辰,因为我出生时正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封建军阀四方割据、连年混战的年代。这时候已是公历1921年、1922年之间腊后春前的日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了,民国建立已十年。但北方还是直奉军阀统治;南方是非常大总统孙中山的革命政权。他五月下令北伐,六月变生肘腋,陈炯明叛变,围攻总统府。孙先生亲率海军打了一仗,败走上海。    风雨如晦之际,地平线上出现一道亮色,这就是五四运动和其后2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我几乎是与党同庚,命中注定了这一辈子要与之一同度日。    我的出生地浦江,是浙东中央腹地一个山区小县。东北角与诸暨为邻,中间隔一座五泄山。发源于县西北山中的浦阳江——实际上只是一条大溪,绕城南滔滔东去,北流百里就是西施浣纱溪。再百余里,汇集许多溪流于钱塘江出海。同出西山的壶源江也是一条溪,川流小些,北流富阳百里。在三国孙权故里汇于富春江。元人黄公望的名画《富春山居图》,绘的正是这些地方。两水之间有座仙华山,乃仙霞岭余脉龙门山的一支,是浦江县主山,本地人叫仙姑山。元末明初散文家宋濂在一篇游记中说:“浦阳以仙华为屏,大江为带,中横亘数十里而山势盘行周遭若城,洵天地间秀绝之区也。产于是者,族每繁衍而悠长,高智远略之士多由他郡徙居之,若大羽之乔林,巨鳞之沧海。”宋濂也是高智远略之士,为避战乱从金华迁居浦江。元王朝下诏征辟,他先逃进小龙门做了道士,后来又隐居青萝山做教书先生。小龙门、青萝两山都在仙华山左近。我们浦江人每年都作兴攀登仙华山。此山是丹霞地貌,岩石异彩纷呈,时有丹光出现。最高峰名少女峰,海拔近千米,民间传说轩辕黄帝幼女在此修炼成仙,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宋元以来浦江县一直属于婺州。《汉书》天文志说“越地婺女之分野”,婺女又名须女,是天上八位仙女的星座。金星与婺女争华,同放异彩,故婺州又名金华。婺州属县,也是八个。城东有座叫龙峰的小山,早年出现过恐龙蛋化石,可能是个古代龙窝。山顶有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建造的龙德寺塔,寺早已废圮,塔还残留大部。山麓有一道院,名宝婺观,祀八婺星君,宋濂有记。宝婺观早已由和尚当家,供着财神、关公,俗名叫塔下寺。    浦江交通不便,十分闭塞。在杭江铁路与后来的沪杭甬和浙赣铁路通车之前,全靠浦阳江的竹筏运输。全县只有东乡是小片平原,丘陵山地占百分之七十,可耕地只有百分之十四。农业人口平均每人不到半亩地。而且稍好些的田地,都在极少数大地主手中,产业有一千石以上的。无地少地农民耕种山上的梯田,此外只能当长工、学点手艺餬口了。有个奇特的现象:如此蕞尔小邑僻壤穷乡,读书风气倒也长盛不衰。家境宽裕人家的子弟自然要读书仕进,贫家只要有口饭吃,也要读书,一次又一次地去攀登南乡的高山峻岭,到金华府考秀才。那座山名叫太阳岭,旧时方志说“高干仞,长十里,古木苍藤,石磴连云”。读书人夜半出发,走六十里路,爬到山顶,恰好日出。下山六十里,就到了府城。那岭上的太阳照亮过祖祖辈辈的希望,也送走过无数失落的岁月。极少数人春风得意平步青云;更多的是攀了十多回山岭,始终捞不到一领青衿,终于老死牖下,委身沟壑。少年时代,我也爬过多次太阳岭。开头一次是应试,到金华投考省立中学,后来是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这是后话。    浦江于东汉末年建县,隋代一度废置。过了一千三百多年,又一次被撤销县的建制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个大跃进运动当中。原因是解放二十年,社会经济还是十分滞后,几乎没有发展。经过连年人祸天灾的折腾,更加雪上加霜,全县百姓不但吃饭成问题,连草根树皮都啃得精光!1960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太阳岭所在的通化乡划归兰溪;东北二乡归诸暨,其余作为一个区并入义乌。    浦江虽穷,历来以“小邹鲁”自居,文化水平高人一等,不大看得起穿街走巷做“鸡毛兑糖”小生意的邻居义乌佬。何况作为义乌一个区,国家分配的物资、建设资金、干部编制和各种代表名额等等,都大大减少。有点成绩、出产却属于义乌县名下。浦江佬觉得处处仰人鼻息,矮了一大截。满腔怨愤,大约也与古代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吃了败仗,退到浦江来泄愤的情况不相上下。因此两县之间的矛盾冲突已非一日。“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两地干部、群众就因“分与合”的问题展开大辩论。继而由文斗发展为武斗,发展为成千上百人的械斗。这一带民风剽悍好斗是出了名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祖先原是金华人(后裔有一支定居浦江南乡戚宅、戚村桥,与义乌隔水相望)。戚继光在闽浙沿海防御倭寇时,就在浦江、义乌一带招募丁壮三千,号“戚家军”,专在山地和沼泽流动作战,打得倭寇抱头鼠窜。“文革”的大械斗,充分表现出本地乡土特色;械斗群众捉到对方的人就一一抛进野外的露天溷池,灌饱粪便污水方才放走。1967年浦江造反群众上访省委、华东局,没有结果,又上访北京,终于上访成功,得胜还乡,经国务院同意分县:除原属浦江东北部的马剑、青山两个乡划归诸暨,南面通化乡仍留兰溪之外,浦江县建制终于得以恢复,但是缩小了许多。其后改革开放,形势发生变化,义乌兴起小商品市场,万商云集,本地人也发了大财。现在的义乌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小百货批发市场,浦江佬自怨自艾,追悔莫及。    我家世代耕读传家,从不参与械斗。听父祖两代老人说,先世原是山东青州人,祖上做过剡令、吴兴太守,南宋时流寓东阳白鹿山,是个读书人家。浦江一世祖张祚,字叔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同时的抗元志士。辛晚年曾官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方志说张祚幼尚气节,见国事蜩螳,临安小朝廷危殆,决定投笔从戎,“散资财,结宾客,土多乐为之用”,拉起了一支队伍,与蒙古兵狠打了几仗。后来以承信郎、浙东安抚使司的武职提兵镇守浦江。这一年是宋理宗淳祜二年,即公元1242年,他24岁。他与辛弃疾会不会是先后同僚呢?无从查考。此时蒙元大军已渡过淮河,攻掠扬、滁、和、萧等州县,势如破竹,直破通州,在城乡大肆屠杀掳掠。但朝廷还是主张和议。君臣上下重文轻武,崇尚理学,朝议:“以周敦颐、张载、程灏、程颐、朱熹从祀孔庙”,论辈分,排座位。只是大势已去,古圣先贤也难以挽救他们了。    叔元公被张氏后裔称为提镇公。一说,他最后的官衔似是死后追赠浙东安抚使司副使;也就是游击队司令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盗墓贼挖开他的坟,企图劫取民间传说的黄金首级。结果,只挖到几个瓶瓶罐罐,并没有金银。我跑去看了离城五里路的祖茔,发现了清康熙年间的碑文。    P1-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故事新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