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词谱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舒梦兰/选编  页数:312  译者:王晓乐/评析  
Tag标签:无  

前言

天香回望蓬莱曲天香回望蓬莱曲词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是形成于唐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词如同乐府诗一样,最初是来源于民间的。20世纪初发现和整理的敦煌曲子词,就是唐五代时期流行的民间燕乐词曲。王重民辑有《敦煌曲子词集》,收词161首。因为词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故而内容多是写男女情爱的艳词,是宴饮之中用来助兴的。虽有李白最早填词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并不为学术界所接受。中唐时期的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从民间借用曲调,填写新词,这被认为是文人填词的开端。到了唐末和五代时期,更多的文人开始从事词的创作,涌现了一批出色的词人,在形成词的语言风格和拓展词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晚唐时期的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填词的诗人,今存词60多首,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五代时期的词坛形成了两个中心,一个是在蜀地,一个是在南唐。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除温庭筠之外,主要收录晚唐至五代时期蜀地词人的作品,其中以韦庄、牛峤等人的作品最为出色。在南唐的主要词人是李璟、李煜父子和冯延巳,其中李煜对于词的抒情个人化和拓展词境有重要的作用,是成就最大者。北宋初期的词作继承了五代词风,多为短章小令,不过语言风格却逐渐从浮艳过渡到清丽,这其实是词的雅化过程。最早推动词的雅化取得重大进步的是晏殊。他的词工于造语,多以男欢女悦、别绪离情为内容,情致闲雅清婉,词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继承晏殊而继续推动词雅化的是欧阳修和范仲淹,这两人均出自晏殊门下。与词的雅化同时,出现了一位大量创作俗词俚曲的词人——柳永。柳永经常出入于秦楼楚馆,因此创作了大量以歌伎爱情为主题的词,加之多用白描等手法,语言通俗轻松,故而一时流传甚广。在创作俗词俚曲的同时,柳永也写下了许多描写羁旅愁思、抒发个人感慨的词作,这被后世认为是柳永最杰出的作品。柳永对于宋词的发展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创制了大量的长调慢词,极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力。经过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和柳永的努力之后,词已经由“伶工之词”变为“文人之词”,完成了抒情个人化的转换。继他们而起的是北宋两位备受后世推崇的词人——苏轼和周邦彦。苏轼的部分词作扩大了词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风格豪迈旷达,开创了与婉约词派相并立的豪放词派。周邦彦精通音律,善于自创曲调,所作之词音律韵脚相当和谐,另外词风较为多样,缜密典丽、浑厚沉雄和华美轻狂等都很擅长,因此他的词独步文坛二百年,为世人广为喜爱,他也被尊为“词人之冠”。同一时期的王安石词作仅20余首,虽不以词名世,但确有词中名篇。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有秦观、贺铸等,前者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婉约清丽,情韵兼胜;后者刚柔兼济,风格多样,善于锤炼词句并且富于音乐美。由北宋入南宋的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一位重要的女词人,她在词论上强调音律的严谨与和谐,是对苏轼以诗入词的有力争鸣,创作上延续词学正统,对婉约词的境界有所开拓。她早期的词作描写自然风光,抒发离愁别思,风格清丽明快,后期词作抒发怀乡悼亡的情感,寄托着强烈的亡国之思,词风一转而变为凄凉悲痛。南宋词人大体上可以分成辛派和格律派:前者远承苏轼,近学辛弃疾,主要抒发爱国情感,词风慷慨豪放,主要有张孝祥、陆游、陈亮等词人;后者以周邦彦为宗,讲求音律严谨与和谐,注重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词的风格尚雅避俗,或追求清空,或追求密丽,具有唯美主义倾向,主要有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张炎、蒋捷等词人。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的作品,优点是感情显露,晓畅自然,缺点主要集中在对音律和写作技巧的忽视上。格律词派的创作,优点是音律和谐,词句精美,缺点主要是抒情隐晦,不易理解。这两个词派的形成,其实是词在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自由发展的产物,是词成熟的标志。事实上,所有的诗歌形式都会经历浑然一体、两极并立、多元共存的过程,这是艺术发生发展的自然表现,也是词人施展才思、不断求索的可贵成果。金、元本是北方外族,在其统治下,文化艺术遭到抑制,只有元好问、萨都剌等人写出了不错的词篇。有明一代,文人多提倡诗文,从事于诗文创作,出现了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唐宋派等等,可是词的创作却陷入混乱,大多数词作并不为后人所认可。到了明朝末期,填词之风又得以重振,最终使得词在清代得以中兴。词在清代的创作数量是空前的。根据已出的各代总集统计,唐代共有词人170余人、词作2500余首,宋代共有词人1430余人、词作20860余首,金代共有词人70余人、词作3570余首,元代共有词人210余人、词作3720余首,明代共有词人1860余人、词作25000余首。与此相比,清代词坛仅仅是在顺治、康熙两朝就有词人2500余人、词作60000余首。不仅如此,事实上清代词作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较前代都有提高,与宋词相比亦不逊色。明朝末年,陈子龙、李雯等人形成云间词派,流风所及,主宰顺治一朝。康熙年间,清代词坛出现阳羡词派和浙西词派双峰并立的局面:前者以陈维崧为领袖,宗法苏轼、辛弃疾,或悲慨激扬,或凄清萧瑟;后者以朱彝尊为代表,宗法姜夔、张炎,以醇雅、清空相标榜。与此同时,尚有云间词派流变的各个羽翼,如以陆圻等“西泠十子”为代表的西泠词派,以曹尔堪为代表的柳州词派等。嘉庆、道光年间,张惠言编选《词选》,创立了常州词派,强调词要有所寄托,该派理论后经周济发展完善,成为影响清代中后期的重要词学主张。除了诸多词派之外,纳兰性德、黄景仁等独立的词人也有很多。事实上,清代词坛中虽然号称诸多流派,如广陵词派、吴中词派、临桂词派等,其实词的创作已经渐趋个人化。正因为对词派的超越和以个人为主体的自觉创作,清代词坛风格更趋多样、成熟。词大兴于两宋,其后长期衰微,直到四百年后的清代才得以中兴,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呢?金、元两朝为外族政权,其本身文化艺术的底蕴不够深厚,难以承继两宋尤其是南宋词学的精深高雅,因而致力于更为通俗的散曲和杂剧创作,这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词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注定了它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唐宋人填词都是要依照词谱,合于音律的。到了金元时候,由于战乱和语音流变,宋代的词谱很多已经散佚,因此填词也就没有了可供依凭的标准。明代依然面临这一状况,因为没有可依凭的词谱,只能是“依词填词”,局面便容易混乱,优秀的诗人也不会参与其中,也就不会有好的词作产生。明代最早的词谱是张綖的《诗余图谱》,初刻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诗余图谱》的影响下,明朝末期又出现了徐师曾的《文体明辨》、程明善的《啸余谱》等词谱著作。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一时期的词谱与唐宋时期的词谱有本质上的区别。唐宋时期的“词谱”指的是音乐谱,而此时的“词谱”指的是格律谱。格律谱是在分析研究唐宋大量同调词的基础上,从词的字声、句法、韵法等方面总结出的词体格律规范。它虽然与唐宋时期的音乐谱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对于已经演变为案头文学的词来说,也是恰当的。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词谱对清词创作的指导意义。到了顺治、康熙时期,在清理总结明代词谱的基础上,出现了万树的《词律》和官方制作的《钦定词谱》。这两本词谱的出现,标志着明清词谱学已经走向成熟,奠定了词的格律知识的规范体系。清代中后期的词谱,都是在《词律》和《钦定词谱》的影响下发生发展的。一方面人们着力于补遗拾缺,校订错讹,另一方面人们致力于词谱的钞选重编,制作规模适中、较为实用的词谱。虽然这期间也曾出现了许宝善的《自怡轩词谱》和谢元淮的《碎金词谱》等,试图将格律谱与音乐谱结合起来,但是对词的创作没有形成影响,很快就分化了。舒梦兰的《白香词谱》是一本实用的词谱,成为清代中后期应用最为广泛,也被后世最为推崇的词学入门书。舒梦兰,字香叔,一字白香,晚号天香居士,江西靖安人。他的《白香词谱》大约初刻于乾隆末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刻此书时附录了《晚翠轩词韵》,成为谱韵完璧,影响日益扩大。《白香词谱》规模不大,仅选一百调,每调一词一谱,颇为精省。另外,全书除去图谱的内容,就是一部风格化的词选。所选的词作,大多为思想性和艺术水平都比较高的名作,这也是它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清人谢朝徵《白香词谱笺》,对词调和词人作了大量的考证研究。1918年,陈栩与其子陈小蝶编成《考正白香词谱》,根据通行词谱与词韵书籍,详考书中百调原委,并且厘正图谱,词后例注“考正”和“填词法”两项,使得《白香词谱》的内容更为丰富完善。重新整理评订的这本《白香词谱》包括“题考”、“作法”、“词选”、“图谱”、“注释”和“评析”等六个部分。“题考”考证词调或词调名称的来源变化。“作法”主要对该词调填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句法、韵法等问题进行说明。“词选”和“图谱”部分合而为一,以图谱的符号标注于词选的文字之下。其中表示平声,表示仄声,表示可平可仄,△表示平声韵脚,▲表示仄声韵脚。“注释”和“评析”部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词作而添加的,希望对读者有益。以上部分的整理评订主要基于《考释作法白香词谱》、《白香词谱笺》和《考正白香词谱》三本书,同时也参考了《钦定词谱》、《词律》等前人著作。另外本书依重刻本例,附录了《晚翠轩词韵》。这样做是为了使图谱和词韵联璧,读者可以更方便地“倚声填词”。附录的“词学常用名词解释”和“词人简介”参考自多种资料,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词学知识和本书收录的词作有更多的了解。书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合梳理,非敢掠前人之美,故在此申明,以志无限敬意。书中部分地方对前人说法作了少量的订正,非敢妄篡旧籍,只是为了方便今天的读者阅读、使用罢了。另外,在整理本书和对词作进行评析的过程中,也对丁如明先生评订的版本多有借鉴,在此谨致谢意。由于个人知识和能力有限,书中一定有不少错讹疏漏之处,敬请方家与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2010年8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舒梦兰(1759—1835),字香叔,又字白香,晚号天香居士,江西靖安人,清代诗人。嘉庆三年(1798),编选《白香词谱》成为风行至今的词谱著作。

作者简介

舒梦兰(1759—1835),字香叔,又字白香,晚号天香居士,江西靖安人,清代诗人。嘉庆三年(1798),编选《白香词谱》成为风行至今的词谱著作。

书籍目录

序言:天香回望蓬莱曲
忆江南·怀旧
捣练子·秋闺
忆王孙·春闺
调笑令·宫词
如梦令·春景
长相思·别情
相见欢·秋闺
醉太平·闺情
生查子·元夕
昭君怨·春怨
点绛唇·闺情
菩萨蛮·闺情
卜算子·剐意
减字木兰花·春情
采桑子·春暮
谒金门·春闺
诉衷情·眉意
好事近·初夏
忆秦娥·思秋
更漏子·本意
荆州亭·题柱
清平乐·晚春
误佳期·闺怨
阮郎归·踏青
……

章节摘录

版权页:评析:这首词写暮春时节,一位闺中女子怀人念远、惆怅寂寞的相思之情。作者笔法高妙,曲折顿挫,将执著的相思表现得深刻细腻,生动传神。有人说这首词要表现的是对山河分裂的忧虑和收复失地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愁闷,实际是香草美人手法的运用,如《蓼园词选》云:“此必有所托,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上片开头写一对有情人在烟雾迷蒙的杨柳岸边分别,情凄意切,只得以宝钗相赠。分别之后,相思难解,于是登高望远,伤心怅惘。这本是陷于相思的人常有的举动.可是作者在这里却说“怕上层楼”。“怕上层楼”是因为“十日九风雨”。靖康之变以后,南宋政权内部投降派占据上风,他们不思恢复中原,只知偏安江南,纵情享受。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主张北伐、恢复中原的主张自然不受欢迎,因而是“十日九风雨”。现在是暮春时分,落花流莺,没有人分心去管,只有这位闺中女子经受着断肠的相思。唐代金昌绪有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处的“倩谁唤、流莺声住”,即是借用此意。下片写晚上的闺房之内。这位女子在枕侧斜倚,把头上的珠花摘下来一瓣一瓣地数,以此来卜问所思念的人何时能够归来。她数完之后,将珠花刚插在头上,却又匆匆摘下来再数。这一细节,更加突出表现了这位女子思念远方情人的复杂心理。天已经晚了,他还不回来,只有她孤独一人在昏暗的闺房内,偷偷地哭泣——看来只能在梦中相见互诉衷肠了。最后写女子对春天的埋怨:“我的愁是春天带来的,可是春天已经走了,为什么不连它一起带走呢?”这个埋怨不近情理,但是这正是女子相思至苦、愁闷幽怨的真情流露。

编辑推荐

《白香词谱》:学词入门第一书,流传最广的词谱著作。断人肠之词,遏流云之响!暮色弥漫江上,明月照进高楼、远行的人在墙壁上写下、思念的平仄与韵脚,听清风短歌微吟、柳絮叹息年华,游丝萦绕分别、多情的人在芳草中轻歌、哀伤的幽婉和绵长,任冷雨敲碎檐铃、一曲哀伤的歌、一段欢乐的情、清绝的诗韵之中绽现出一个明媚的春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香词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白香词谱是填词者的入门必备书,对大量的名词好词做了注解和评析并且画出了格律平仄的符号,词的规矩没有诗那么多,但是填词最好也要按着名家的范本来。这本书收录了大量词牌名,每一个都给出了具体的作法,按着书来才能填出不管好不好最起码合乎规矩的诗词。书脊有一点受压变形,希望以后能够注意。
  •   学词入门第一书
    流传最广的词谱著作
  •   词作的入门首选,适宜进行古典文学研究创作的同学~~O(&;cap;_&;cap;)O~~
  •   优美的词,值得一辈子玩味。谁都值得拥有。
  •   书很漂亮,内容也还可以,不错
  •   很高端霸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书……不过估计要寒假才有时间研究了……
  •   书还可以,就是物流慢哭了
  •   极好,不错不错
  •   看起来很好,内容不错,是正版书籍,物美价廉
  •   韵律全有诶
  •   粗略看了一下,对于初学者不推荐,建议初学者看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
  •   装帧清秀雅致,非常美观,很喜欢这个版本。
  •   有彩印,很难得。
  •   帮同事定的,同事看了样本,挺满意的。
  •   这本词谱在每篇谱的基础上有附加了一首词,并有大量赏析。不过附加的这篇赏析明显有喧宾夺主之嫌,反而使得对词谱本身的解析过少,致使本书看起来更像是诗词赏析而非词谱。因而整体上不够专业。
  •   我觉得对于对词已经有所研究的人来说,它的词的评析很套话 ,这不太好。这本书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是不错的,就是生僻字没有注音,我字典查了好多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