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良说郑板桥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书良  页数:185  字数:164000  

内容概要

《陈书良说郑板桥(诗书画印糊涂人)》由著名学者、作家唐浩明鼎力推荐!
郑燮,号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字,在人民群众中是并不陌生的。人们对他的多才多艺津津乐道:他是一位著名画家,所画兰竹,摇曳多姿,名播中外;又是著名书法家,自创的“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炉,现在也还有人学“板桥体”;他的诗词、道情也很出色,“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至今还在人们口头传唱—尽管他离开人间已有两百多年了。
《陈书良说郑板桥(诗书画印糊涂人)》对郑板桥行踪的考证探讨和对诗、书、画的分析研究结合起来,从他的生平活动中探索其作品的寓意,同时又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剖析来钩稽他的踪迹。

书籍目录

小引
第一章五颜六色众生相
第二章故园风雨古板桥
一、不幸的“麻丫头”
二、少年意气
第三章教馆生涯彻骨寒
第四章十载扬州作画师
一、卖画扬州
二、壮游
三、天宁寺读书
四、穷途挣扎
第五章花枝有恨晓莺痴
一、朦胧的追求
二、徐夫人
三、饶五娘
四、与娟女等下层女子的酬酢
第六章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一、枝桂影功、名小
二、读书焦山
三、乾隆进士
四、待宦
第七章红桥酒影友朋欢
第八章山左官声竹马寒
一、范县任上
二、潍县任上
三、罢官离潍
第九章狂怪文风世所仇
一、板桥诗词概况
二、狂怪雄风
三、渊源
第十章画到生时是熟时
一、心血为炉熔铸今古
二、篆刻
第十一章梦醒扬州一酒瓢
一、文人相亲
二、纵横议论析时事
三、终老维扬
附录郑板桥年谱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四章 十载扬州作画师一、卖画扬州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为了摆脱因立庵先生去世而日益蹇困的家境,板桥决定不设教馆,而以卖买为生。后来,他在山东任上写的《署中示舍弟墨》追叙说:“学诗不成,去而学写。学写不成,去而学画。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他卖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计,这是很明确的。而前面已简略谈到,卖画的主要市场是距兴化约两百里地的扬州。须要研究的是板桥卖画的年代问题。板桥在潍县任上所作《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云:“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说明大约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他曾卖画于扬州。很多学者认为“十载扬州”是指从雍正九年至乾隆六年,亦即板桥四十岁至四十九岁离开扬州入京前。我认为此说是错误的。理由如下:一、板桥六十一岁辞官,归扬州重理旧业,作《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云:“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治印云:“廿年前旧板桥”。如果按四十九岁离开扬州算起,到六十一岁只有十一、二年而非二十年。所以“旧板桥”是指从三十一岁至四十岁那一段卖画生涯。二、“作画师”云云,指主要以卖画来维持生计。三十岁以后,板桥能辞馆出游,其家计及盘缠就是依仗卖画收入。这种笔耕生涯,他一直坚持到四十岁。四十岁他中举后,就逐脱离卖画行业,去准备更高一级的会试(他在焦山读书即是为应试而温习功课)。四十四岁考中进士后,就象大多数进士一样,进行宦游活动,在官场应酬拜谒,准备当官,卖画就更不是赖以谋生的主业了。所以,我以为将“十载扬州作画师”定为板桥三十一岁至四十岁,理由是很充足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三十年前,余负笈武昌,与书良相识于珞珈山下。时书良与易中天同为吴林伯先生高足。书良以六朝为学问功底,于中国历史之畸人奇形,体悟甚透。其《说唐伯虎》《说郑板桥》为叙说艺术人物之姊妹篇,其目光之老到,文笔之细腻,钦佩感叹者再三!书良谨守家风,淡于名利,为今日长沙城里少见之读书种子。读其书,可想见其风慨。  ——唐浩明(代表作《曾国藩》,著名学者)教授写书,当然不乏深度;书良挥毫,更是才情横溢。这是两本过瘾的书,快看慢嚼都适宜!  ——何顿我虽不才,但素来景仰有才之人;我虽性情拘谨,但素来膺服敢于袒露自己才情人生的侠士。所以书良教授《说唐伯虎》《说郑板桥》二书在手,自然喜不自禁。因为我可以在这两本书中过一小阵对于我来说是非现实的生活,过一小阵忘乎所以的才子瘾。  ——何立伟

编辑推荐

《陈书良说郑板桥:诗书画印"糊涂人"》:著名学者作家唐浩明鼎力推荐。读书种子陈书良教授奇人怪才双璧之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陈书良说郑板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作者占有的史料相当充足,研究分析十分冷静、客观,喜爱郑板桥、了解郑板桥的好书!
  •   糊涂的看一看。
  •   这是我喜欢的书
  •   一说起郑板桥,我们会马上联想起那郑体的“难得糊涂”和那些竹子。而《陈书良说郑板桥?诗书画印“糊涂人” 》是对郑板桥进行了全方面的解读:一个疯疯颠颠的怪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有傲癖的穷书生、大才子、佛教信徒,一个狗肉饕餮家,爱神的幸运儿,一个学历过硬的七品“父母官”,酒徒,一个创新的篆刻家、假画制造者,一个不讨上司欢心的“糊涂”人,诗人,一个民间曲艺作家、大书法家、大画家,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与当局不合作的狂人,一个兰、竹、石的苦恋者。书中附有郑板桥的诗文、书画及篆刻作品。
  •   错字不少啊
  •   对于郑板桥的轶事从小就有耳闻,出于对这位“怪人”的兴趣读了陈书良教授这本书,却发现在我的开怀一笑之后,原来隐藏着一个杰出文人坎坷的一生,使我不得不加深了对郑板桥的敬仰之情。
  •   陈书良老师的作品还是很值得学习的,推荐购买
  •   爱情一直是世人追寻的美丽,可是板桥的爱情却被封建主义无情地扼杀。和表姊妹青梅竹马,可是有情人终不成眷属。纯真的爱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苍白。那么封建主义留给我们的终究是什么呢?正如陈书良教授所说:“这是封建礼教的罪恶。”
  •   读了这本书,就把它放到了枕边,觉得它的确让我懂了很多。陈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文字根基,朴实深刻的语言风格,向我们娓娓道来了郑板桥的人生,从而我们更加认识了那个唱着“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的孤傲才绝的老人,让我们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对人生又多了一些更深刻的思考,感谢陈教授!
  •   郑板桥在寄舍弟墨中写道:谁非皇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窘穷逼迫,无可奈何。他认为,身份低贱之人并非血统低贱,哪个中国人不是源自同一祖先呢?故板桥对下层女子时有平生知己的深切共鸣之感。试问,一个对下层女子都能有如此感情之人,怎不让人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