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漫步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汉宝德  页数:235  字数:162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如何落实美育?(代序)⊙汉宝德  有不少朋友看我的美感谬论一段时间后,都说要拿出个具体办法来。我并不是没有办法,然而我的办法涉及台湾的美育政策,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呢?为了国民教育,我曾写过《艺术教育救国论》,虽然在朋友间起了一些回响,但仍然被大家当成野孤禅。  前些日子,林怀民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了一些意见,这位声名显赫的老弟说话应该是有影响力的。他一改往年的沉默对文化政策说了些话,说的就是全民美育。他与我完全不同路,却有相同的体会,使我觉得应该在美育的具体办法上多说些话。林怀民虽然表示了明确的意见,相信他的想法并没有具体到可以落实的程度。  全民美育的实施,在政府中分属于两个部门,一是文化,一是教育。在过去只有教育部,是教育部部长的责任,如今有了文建会或文化部,两者就要分开了。这两部分的划分其实是很明确的:教育是指正式教育,也就是学校教育,文化是指非正式教育,也就是课堂之外的社会教育,这两种教育在全民美育的实施上是不相同的。先谈正式教育  与知识和道德教育一样,国民美育的成败大多要看学校教育是否积极推动,以及方向是否正确。我国自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的理想,一百年来没有走上正道,实在是没有头脑清楚的教育家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当然与国家动乱不无相关)。其实在当时欧美各国推行美育,方法是很具体的,而且很有效,也许就是我们的国民小学中“美劳”课的来源。  “美劳”二字是英文Art and Craft的翻译,是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后在艺术教育观念上的产物。以手脑并用的方式从事美育是它的基本精神。这两个字不是美术与劳作的合并,不能视为画画与手工两样东西,应视为通过手工艺而完成的美感教育。这一教育观奠定了西方工业产品的美学基础,也成为生活美学的根本要件。  我们的艺术教育在错误的观念下敷衍了一百年,到今天有些积重难返了。时代飞逝,再回到一百年前重新出发是很困难的,目前改为“艺术与人文”的办法如何呢?  不成。教改的大人先生们以为把各种艺术让孩子们沾点边,就可以提高人文的素养。这把艺术素养当成科学知识了。“人文”谈何容易!不但是小孩子,即使是大学生、研究生,吸收人文价值都是有困难的。学校的艺术教育要先检讨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先要问学校通过艺术教育要完成什么?在蔡元培的心目中,艺术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提高审美的素养,进而提升精神境界,因此他认为美可以代替宗教。这些到今天好像已经没有人相信了,那么在学校里教艺术何为?  如果教艺术为的是人文素养,必须把艺术与人文课,亦即历史、科学、哲学等合起来教。在美国已有学校这样做,要在高中实施。纽约有一所Ross School就是这样的学校。这是很高的理想,把艺术当成施教的主轴,需要一群非常成熟而且能与学校合作的老师。这样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来认识文化,深度地了解人文现象。只是要达到其理想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在贵族学校中才有此可能。  在二十世纪的三○年代之后,欧洲开始把艺术教育视为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教育。这显然是受了现代艺术的影响。教育的方法就是创造,美感的培养是在创造中潜移默化而得到的。与十九世纪的艺术教育比较起来,是自写实的图画与工艺性的绘图转化为自由表现的绘画与几何图案艺术。不论是强调规矩的图,还是强调想象的画,都可以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达到审美训练的目的。只是早期的艺教偏重于国民就业与工业生产的实用观,后来的艺教则以中产阶级的感性教育为重点而已。  可是台湾的美术教育仅止于教学生绘画,对于有些才分的学生就要他进才艺班,当小艺术家来教育了。没有艺术天才的孩子失掉了接受艺术教育的意义,美术课就成为聊备一格的课,大多数的学校,为了学生准备升学考试,都出借给主科补习之用。老师们也乐得轻松,可以多些时间创作,为自己的美术前途努力。  台湾的美术教育就这样混了几十年,但是二十世纪八○年代西方在艺教上的观念变革,把艺教的功能自人文素养转变为对社会与文化的理解所形成的混乱,也还没有影响到台湾。  那么,我对艺术正规教育的主张何在?  首先要按学生的年龄分为三阶段。在国民小学的阶段要以动手、创作、描绘为主要内容。在这种年龄的孩子可以发挥想象力,以手脑并用的动手制作或创作多少带有游戏意味的作品为课堂的作业,激发他们在造型上释放创造力的兴趣。描绘实物,也就是写生,对于某些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也可以发生兴趣,因而通过绘画深刻地认识外在世界。这一部分在台湾艺教中做得大体不差,只是在落实的方法上尚有问题而已。  在创作的教育之中一定要佐以知识与思辨的内容,美术的初步判断要在这时候引入课堂教育中,最好把抽象画的欣赏与讨论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学的一部分。  第二阶段,也就是国中,是美感教育施教最重要的年龄。在重创作、表现的小学艺教之后,在身体机能逐渐成长,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应以设计教学的方式施以生活美学教育。  今天的设计教学以计算机为工具,已经不是枯燥的功课。把基本的审美原则通过计算机软件使学生自游戏中学习,应该很容易成功。当然了,只靠高科技工具是不够的。传统的工艺,如应用陶艺、简单的金属工艺,甚至木工,都可增进孩子们对生活器物的理解与审美判断力。但是国中的艺教仍然应以平面设计为主,反复练习点、线、面的组合,比例与构图,色彩的调配与造型的原则。这些都是在现在的美术课中点到为止、不受重视的那一部分,其实正是美感教育最有效的工具。  换言之,在国中阶段要完成手与眼的训练。其主要目的在审美眼力的养成。美感以眼为窗口,通过手的实践,联结理性与感性,为一生的审美生涯打下基础,这是最重要的阶段。对于有艺术天分的人,在此阶段可以加强写生画的训练,培养作为创作家的基础。在九年国教的计划中,还应该注意适当增加些名画的欣赏与讨论。  高中课程则应实施结合创作、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的综合性课程,视学生的性向,三部分的份量可有增减,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是自欣赏到认识艺术,从而深度地体会其文化背景与社会涵构。  高中的审美教育中应该包括空间美感的体验与创造。这是生活美感的基本架构,我认为是高尚国民的基本素养,因为篇幅有限,在此就不多说了。次说非正式教育  课堂之外的教育,不包含补习班,指的是以场域为主的,也就是美术馆与类美术馆的教育。一个美好的场域中布置了美术品,供大家自由浏览就是美术馆。同类的场域而没有美术馆的名称与形式,就是类美术馆。由于非正式的教育是受教者自由参与,自由吸收的,平常我们称之为文化,以与正式教育有所区隔。可是正因为没有出现“教育”二字,过去的非正式教育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文化是很高尚的字眼,好像不是一般人必须接受的。过去的美术馆所持的态度正是如此。一栋很高贵严肃的建筑里挂着一些大家看不太懂的画,是传统美术馆的形象。那只是已经懂得美术的人去消磨周末闲暇的地方,不是一般大众接受艺术教育的场所。  在台湾,由于国民不曾受到适当的艺术教育,他们长大成人,以至于老年,都是美盲。他们既然不可能再回学校去受教育,要提升国民的审美水平,文化机构就必须担当起教化的任务。文化机构的效用与国民教育比较起来是很有限的,但是亡羊补牢,这一部分仍然是很重要的。  其实在化育方面,类美术馆比美术馆还重要,一切都市与公共空间,如善加设计,结合美术品,因与生活直接相关,其化育功能尤胜过偶尔去一次的美术馆。自家里的客厅,到街巷的景致、公园的风貌、广场的气势,都可以是类美术馆。国人近年花费很多金钱在公共艺术上,可惜没有考虑到场域,因此未产生类美术馆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台湾的公共空间还没有一个设计的机制,只有听任其自由发展。在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中,要想把公共空间及其附属的艺术达到欧洲的美感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国民美育最大的悲哀。  美术馆的发展近来略有进步。主要的现象是美术馆开始注意观众,并设法降低观众之年龄层。在展示方法上,也开始考虑到趣味性,甚至引进亲子活动。可是因为对艺术教育中的美感部分没有重视,甚至忽视,所以艺展之于观众的意义是很不明显的,有时只有靠超级特展的国际知名画家的名气,用好奇心来招揽观众,这种展览看上去成功,其实是缺乏教化意义的。  美术馆在美育上缺乏实质贡献,归根到底是太重视纯美术,忽视了生活艺术。台北市立美术馆近年来颇重视建筑,引进不少建筑展,但在美育的效能上,建筑不容易展出其空间美感,在真正的生活艺术中也还没有具体的表现。原本要作为第二美术馆之用的前市政府建筑,没有照原定从事美育的计划,改变为当代美术馆,而是以推动前卫艺术为目标,而设立了现在的“台北当代艺术馆”。  如依我的想法,当代艺术馆办理前卫艺术,台北市立美术馆应把三分之一以上的空间用来策划生活器物的艺术展。当然了,最理想的方式是另外设立一座生活美术馆。  我所设想的生活美术馆一方面要造成与生活结合的目的,所以要以生态式展示为主;另一方面要达成艺术欣赏与充实生活的双重目的,所以要以交互式展示为主。在生态式展示中,我们像走进真实的生活空间,在这里美的器物还原在它应该放置的位置,而不是放在玻璃柜里。观众在生活化的展示中可以得到启发,大大提高自己的生活愿景,及对美感的渴求。  在交互式的展示中,观众可以与精美的展品有直接的接触,对于器物的功能之美,不直接动手试用是无法体会的。一把著名的座椅除了美观之外,坐上去一定要舒服,生活美术馆的交互式展示好像一个高级产品的卖场,让大众免费试用,但其不同之处除了不卖之外,还有导览人员的深度解说,及现代的影音等辅助设施。艺教与美育分家上面简单地说出了我对国民美育的看法。这只是一个轮廓,再多说恐怕连读者都感到厌烦了。实施这样的美育有什么困难呢?最大的阻力是意识形态。我在这“谈美”系列的文中一再提到,后现代的多元社会中,否定了美的存在,才是真正的问题。先要不为时下的思想所误,才能迈出第一步。为了解决学界的争论,我的建议是把艺术教育与美育分开。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是一门课,美育是另一门课,艺术专以创作与文化的理解为主,美育则以美感的培养为主,在观念上不再冲突,就可按部就班地施教,免除学生在不同观念间的挣扎,美育可以当成准科学来教。在文化机构上也可把艺术与美感分开,凡以前卫艺术为表达内容的机构,应该称之为艺术馆,凡以美育为内容的才可称之为美术馆。所以当代艺术馆不能称为美术馆,如果市立美术馆以展示前卫作品为主,就不应称为美术馆。美术馆应该名副其实地陈列美的造物,要以各种方式推行美感大众教育,其收藏品都要以美为原则进藏。这样一来,美术馆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大众呈现美的造物,宣扬美的价值,不必为社会主义与多元价值的观点所牵累。以上就是我在实施国民美育上的梦想。虽为梦想,也是有实际效用的构想。剩下来就是政治权力的问题了。比如教改,有了李远哲先生的大力呼吁,形成政府政策,推动了十来年。美育比起全面教改要单纯得多,而且容易收效,可是缺乏政治力量的推动,就只能是一种个人的看法了。

内容概要

  本书是汉宝德又一部谈美并致力于国民美育的作品,全书分为四辑:
  (1)美与生命的体悟。分别谈了美与生命、阶级、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美的独特性
  (2)美育出了什么问题。分析了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对美育存在的误解,并指出了美育的方向和道路。
  (3)寻找美的途径。本辑首先廓清了美的范畴及美感培养的对象,然后举例分析了寻找美的途径,比如从简单中寻美,从艺术、宗教、形式等中间寻找美。
  (4)美与人文内涵。介绍了“美”与“人文”之关系、感官美与心灵美的关系,美与复杂、矛盾之间的关系,并用“美的阶梯”表达了作者对各层次美感之间关系的看法。
  总体来说,本书主要是厘清美感的内涵与外延,辨析美感、人文、艺术等长期以来人们容易混淆或者等同的领域,指出人们在美感、美育等问题的认识上所走入的误区,并指出寻找美的途径和培养美感的正确方向,表达了作者对后现代社会美感缺失的担忧。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年生,成大建筑系毕业,美国哈弗大学及普林大学硕士,在建筑、书法、美学等各领域颇有建树。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校长。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著有《汉宝德谈美》《给青年建筑师的信》《中国的建筑文化》《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建筑的精神向度》《建筑、社会文化》等。

书籍目录

如何落实美育(代序)
辑一 美与生命的体悟
 美感的育成
 美与生命的体悟
 美与创造力
 美不是阶级的产物
 外在美与内在美
 科学与美感之间
 美是科学
 美可以代替宗教吗?
辑二 美育出了什么问题
 美育出了什么问题?
 “公民美学”的落实
 美感与快感
 美是多元的吗?
 美的多元观
 美为什么与艺术分家
 解构之美
辑三 寻找美的途径
 美的文化观
 穷人才需要培养美感
 美的范畴之辨
 自极简中寻找美
 形式美与内容美
 自艺术中找美
 欣赏质感之美
 宗教艺术之美
辑四 美与人文内涵
 美与人文内涵
 真有人文之美吗?
 复杂与矛盾中有美吗?
 人文素养的阶梯
 感官与心灵之间
跋 为美解惑的努力

章节摘录

什么是“解构”建筑的美本是古典美的基础,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是我不讳言,我碰到了一个问题,即前卫的建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忽然也抛弃了美的原则,变成一种表现艺术了。我要怎样自圆其说,仍然倡导以环境艺术为前导的美育论呢?以古典美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建筑,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种种非美学的因素受到严厉批评,面临非改变不可的命运。后现代的理论就出现了,以满足求新求变的心理需要,革新家先在传统建筑中找语汇,找不到路子,这时候,碰巧遇上了法国的哲学出现所谓的解构主义。建筑思想界常常要从哲学中寻找营养,而哲学家德里达先生正愁着自己的思想没有办法具体地呈现,两者一拍即合,就产生了解构主义的建筑。二十年来,这种思想一直主导着前卫建筑的创作方向。解构主义,顾名思义,是要解析固有的观念,否定其真理的地位,所以它原是非常理性的一种思想。比如说,我们曾相信忠孝是伦理道德的根本,不敢有所怀疑。可是仔细想想,它是不是某一特定的社会阶级、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呢?如果我们解析它们的理论架构,就可以发现它们有其独特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是偏见。这样解析下去,会发现世上每一件事都有其个别的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其实中国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所以把那些死抱着“忠”字、不分青红皂白就要为上司牺牲的人称为愚忠。我不是哲学家,读一点有关的文章,觉得这就是合理主义中“理未易明、真未易察”的观念。只是经过把固有的信仰加以解体,认识得更为清楚而已。这样的观念怎么用到建筑上呢?其实是可以的,因为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部分所组成的,建筑自然也不例外。建筑的形体是由功能(软件)与结构(硬件)所构成,而功能与结构都是可以进一步解析的。建筑造型的象征意义何尝不可以解析呢?举例说,功能指的是空间的用途,任何一类建筑都可以解析为不同的空间,如卧室与客厅等,同样地,结构当然也是可分解的,人人都知有屋顶、墙壁、门窗、地板等,也可分为柱、梁、板等。现代主义以前的建筑常常为固有的观念所限,认为应该方正、对称,按照习惯分配房间,因此建筑以火柴盒居多。实情不应如此,每家的屋子都应不同才对。如果建筑师有解构主义的精神,解析成一些部材,重新来个创意的组合,是可以既合用、美观,又有创新价值的。可惜的是前卫建筑师接受解构主义的时候不是这样的。解构是支离破碎他们接受的是解构的表面现象。解构其实并没有有系统地拆卸原有的组织,而是大刀阔斧,把它斩成散乱的片段,像垃圾一样地丢在一起。依我粗浅的了解,解构论的思想家只是想建立一种开放性的、多元而动态的秩序,并不是不要秩序。这种新秩序比较接近自然现象,初看起来似乎是紊乱的,细察之,可发现乱中有序,是生命的秩序,因此也会呈现生命的美感。可是把这种混乱的外观用在建筑上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把这种哲学的表面现象用在建筑上,就会产生与装置艺术类似的垃圾造型观。问题来了,这样的造型仍然有美存在吗?它们仍然可以满足建筑的功能吗?答案是,“解构”用在建筑上纯粹是为造型之新鲜、刺激的目的,与功能是无关的。也可以说,解构建筑是在建筑史上第一次形式完全脱离了功能。在我看来,他们的解构只是借用了一个深奥的名词,与其原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此这些前卫建筑师只是抢风头、趁风尚而已。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美还是存在的。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是有一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斗志,不顾一切地创造出惊人心魄的建筑环境与形式,以领导风尚,创造时代。散乱的垃圾,偶然的堆置,也可以产生美的造型吗?

后记

跋 为美解惑的努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自台南艺术学院校长任上退休,正规划一个轻松的晚年生活。《明道文艺》的社长陈宪仁兄怕我太过清闲,约我写一个专栏。我在约二十年前,有为他写专栏的经验,写了两年后出书,就约定以后有适当的时机可以再次合作。再度接到他的邀约之后,我就立刻答应,因为我想讨论美感教育的问题已经闷了很多年了。再为《明道》执笔,本想以两年为期,没想到一写下去就收不住了。这实在出乎我自己的意料。美,确实是我想谈的问题,帮国家做点美感教育的工作是我多年的愿望,但谈那么多,占有《明道》的篇幅那么多年,是我没有想到的。这说明闷在肚子里的话太多了,一旦有个出口,就倾泻不止。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起孟子那句大剌剌的话来了:“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己也!”  孟子是为仁义道德而辩,因此辩得义正词严。美,也值得我们有不得已而辩的感觉吗?对我而言,这是毫无疑问的。真伪是非之辩、美丑之分是文明社会高尚品格价值建立的基础。美未必较善容易分辨,可是古圣先贤把精力都用在教人为善上面了,却忽视了美感的重要性。我国几千年来,开口闭口谈美,却连美是什么都没有厘清,因此到今天,在美感方面我们远远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而不自知。这未免太可怜了。  在《明道》写了两年多毫无动静,忍不住又在联合副刊上发表了一篇《艺术教育救国论》。没想到这篇边栏文章引起艺文界一些反映,反映之一就是联经的林载爵兄决定把我写的那些牢骚结集成书。这就是那本《汉宝德谈美》的由来。同样没想到这书居然引起读者们的注意,一时之间很多机关、学校、民间团体都邀请我去谈美。这使我对美感教育的推动产生了某种信心。在这股信心鼓动下,又在《明道》写了三年。  写来写去写些什么呢?其实仍然不脱一个“辩”字。我们的社会对美的误解太多了。为使美育迈出第一步,开始写的时侯,主要的内容是“美是什么?”(What),“为什么谈美?”(Why),写到后来,反复地讨论,重点偏在“什么不是?”与“什么是?”的激荡之中。我有时想,写这些做什么呢?又想起古圣人的一句话:“必也,正名乎?”我深切地觉得,美育在我国一直因为名不正得不到国人的支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太关心美育了,我岂好辩哉?我只是为关心美的朋友们解惑而已。  决定停笔已快一年了,联经决定把后三年的专栏文章再集起来。我很想把书名题为“解惑篇”,但未免太托大了,没有这个胆量,仍然用一个“谈”字。联经的朋友们花了不少时间把书编好,准备付梓前,我突然要求加一个跋,以便向读者们交心。我向爱护我的读者保证,如天假我年,于再次退休后,一定会再写一本,以“如何增进美感”(How)为内容,以完成我在促进大众美感教育上的夙愿。

编辑推荐

《美学漫步》编辑推荐:1、这是我所读过的最好读的美学类书籍,语言亲切,摒弃了西方翻译美学所带来的逻辑复杂、句子过长的写法,让人轻松享受阅读的过程。2、汉宝德是台湾非常有名气的建筑家、美学家,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有颇多建树,具有文艺复兴的气质。作者本人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美学、美育的传播与推动,而此书很多观点、示例也是结合自身实际来谈的,态度和蔼、言辞恳切。3、本书所谈美学,领域宽广、境界开阔,从文艺到绘画、书法乃至建筑,见解独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学漫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进入美的教育,全民认识美
  •   这是本不错的书,启发对美的深刻认识
  •   公民美学 呵呵
  •   尽管还没读,看看内容介绍就喜欢。
  •   老师推荐。静下心来读,应该有收获吧。
  •   还是有点泛泛而谈不够深入与深刻。
  •   应该不错吧,不然老师也不会推荐我买。
  •   正品!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