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综合征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美]丹·凯利  页数:256  译者:李凤阳  
Tag标签:无  

前言

它并不威胁生命,所以它不是一种疾病。但是,它危害人的心理健康,所以它并不仅仅是一种麻烦。它的症状众所周知,所以我不能将之称为我的一个发现。但是,其本身的状态从来没有被揭示过,所以本书绝不是老调重弹。“它”是一种新的心理现象。它无法归入任何已知的类别,但没有人否认它的存在。在我从事的行业中,我们称这种异常现象为综合征。在标准行业术语中,综合征是指以某种社会模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我想要告诉你的,是一种在我们的社会中正在造成大量问题的综合征。我们都知道它的存在,但至今还没有人给它命名或做出解释。我研究这种综合征已经很多年了,一直在试图搞清楚其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怀疑这是个案;然而,在过去的20~25年间,由于现代生活的压力恶化了其诱发因素,这一问题的发生频率有了急剧增加。毋庸置疑,在可预见的未来,情况还将会进一步恶化。我的第一个临床病例就是这种综合征的受害者,尽管我当时没有意识到。那时,我和军队的人一起工作,为空军中那些遭受成长困扰的年轻成年人提供咨询。他的名字叫乔治,22岁,但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他的情绪表达很夸张,与其年龄不符并且很可笑;他的话很多,但说出来的东西却很少。在他这个年龄,应该过自己的生活了,而他却还在向往无忧无虑的高中生活。我想他会走出这种对成年的恐惧。但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他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多年来,对青春期的孩子、大学生和年轻已婚夫妇的咨询经验,丰富了我对成年过程中的烦恼和磨难的了解。这让我逐渐明白了,相当数量的年轻男性并没有真正走向成年。有些事情出现了问题。本书关注的是那些从未长大的成年男性,关注他们是怎样走到这个境地的,以及对此应该怎么办。当你读完本书前两章时,你就会发现你身边谁在受着这种综合征的折磨。当你对这个人的行为突然能够理解之后,我想你肯定会恍然大悟:“啊,原来如此!”在十八九岁到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这些男人沉迷于冲动的生活方式。自恋使他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一种不现实的对自我满足的追求使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并且必须去做自己幻想的任何事情。之后,经过几年对现实的笨拙适应,生活似乎颠倒了过来。“我想要”被“我应该”取代了。寻求他人的接纳,似乎成了他们找到自我接纳的唯一方式。他们的大发脾气被伪装成了有男子气概的果敢。他们将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从来认识不到如何通过付出爱来得到爱。他们自认为是成年人,但实际行为却像被宠坏的孩子。一个聪明、善解人意的孩子要变成一个不成熟的、愤怒的成年人,是需要时间的。父母有许多机会扭转这一过程;因此,本书是为父母们写的。但是,妻子和恋人有最好的机会将这些“永远”长不大的男人在“某一天”变为成年人,因此,本书尤其是为那些与这种综合征的受害者有特殊关系(无论是婚姻关系或是其他关系)的女性而写的。那些能对受害者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朋友和亲戚也能给他提供帮助,因此,本书也是为所有相关成年人而写的。最后,一个男人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长大,任何时候都不太晚,因此,本书也是为这种综合征的受害者本人而写的。无论你是一位妻子、恋人、父母、祖父母,或只是受害者的一个朋友,你都能帮助他,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在你努力理解他时,要记住:要爱这个孩子,因为他不爱自己;要信任这个男人,因为他不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倾听他,因为他不会倾听自己。要战胜这种折磨,他必须跨越世间最远的距离——他的口耳之间的距离。

内容概要

  在这部开创性的杰出著作中,丹?凯利博士揭示了一种严重危害男性成长的心理综合征,它中断并剥夺了男性心智成长、成熟的机会。通过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作者为我们揭示了如何辨认和理解这个躲藏在虚假的快乐和自信面具背后的瑟瑟发抖的“彼得?潘”,以及如何帮助他长大。
  本书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并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榜6个多月,精装本在美国售出20多万册,平装本售出数百万册,并被翻译成22种语言,全球畅销1000多万册。

作者简介

  丹·凯利博士(Dr. Dan
Kiley),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他在自己作为心理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自己治疗的很多男孩子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扰,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他用英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詹姆斯?巴里(James
M.
Barrie,1860~1937)的作品《彼得·潘》中的主人公为这种心理现象命名,出版了《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书,首次揭示了这一心理现象。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概述
 第1章 你认识这个“孩子一样的男人”吗?
 第2章 成人彼得潘综合征患者:一个测试
 第3章 彼得潘综合征概述
第二部分 彼得潘综合征
 第4章 不负责任
 第5章 焦虑
 第6章 孤独
 第7章 性别角色冲突
 第8章 自恋
 第9章 大男子主义
 第10章 爆发期:社交无能
 第11章 30岁之后:绝望
第三部分 做出改变
 第12章 给父母们的建议
 第13章 给妻子和恋人的建议
 第14章 给朋友和兄弟姐妹的建议
 第15章 给患者的建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现实能够抵消仙尘的力量。如果父母、老师和其他相关的成年人能帮助孩子面对现实,彼得和他那群人对孩子的影响便会很快消失,而只留下愉快的回忆。但是,如果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仍全力追求永恒的青春,那么,随着现实出现阴影,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而且,如果他们在进入20岁时仍有同样的想法,那么在他们二十岁出头的某个阶段,严重的身份危机就会毁灭他们。有许多男孩子对彼得·潘一时的兴趣最终却变了味。起初,他们像我们其他人一样,对令人兴奋的永恒青春深深着迷。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对永无乡的白日梦变成了悲惨的噩梦。一些人恢复了过来,但越来越多的人却没有恢复。你的儿子可能就是个受害者,你的丈夫也可能是。那些追随彼得·潘脚步的孩子们,最终会遭受严重的心理问题,常常导致他们无法适应社会。他们中的许多人有情感缺陷和人际交往障碍。当他们遭遇到对行为举止像个孩子的成年人没有多少耐心的社会时,就会充满隔绝感和失败感。但是,这些人不明白自己感觉如此糟糕的原因。他们认为这是个暂时的问题,会尽力忘掉它。不用说,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因为这个问题反映了一个经典英雄的虚构生活,因而有助于我们解释和理解,我没花多少时间就给这种状况找到了一个名称——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综合征根源于童年早期。然而,在青春期——始于12岁或12岁左右——才开始表现出来。从12岁到18岁,那些仍在追寻永恒青春的男孩子会慢慢出现四种症状。每个症状都是现代社会压力的产物,这些压力施加于家庭,并最终施加到了孩子身上。从18岁到22岁,会出现另外两个症状,都是由四种基础症状造成的。这两种中间症状会强化已有的问题,并为爆发期做好准备。在爆发期,这种年轻的男性必须面对并解决多年的魔幻思维和边缘自我意识的发展。如果他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就有可能继续受到彼得潘综合征的困扰,或许在整个余生都是如此。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下这六种症状,以及社会压力在每种症状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催化作用。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文学作品、媒体、教育理念中一直弥漫着对孩子的娇纵态度。这让父母们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即: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权威和惩罚,绝对不能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采取这种养育方式的父母,助长了孩子的不负责任。我指的不是懒惰或轻微的拖拉,而是完全没有责任感,孩子认为规则对他来说统统不适用。如果这种不负责任没有受到挑战,孩子就无法学会基本的自我照料习惯。在小事(保持清洁、有序和良好的举止)上的失败,会导致懒散行为像雪崩一样出现,埋葬孩子的自信。孩子会认为:“如果我连小事都不知道如何处理,我绝对处理不了大事。”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充满焦虑。在他们小时候,家里就开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这种紧张气氛逐年加剧,它包围着孩子,最终成了每一个生活场景的底色。这种无处不在的焦虑的原因,就是父母的不幸福。彼得潘综合征患者的父母都对婚姻和自己不满意。这种不满的原因各有不同并且很复杂。一些比较突出的原因是:缺乏情感的温暖和分享、工作和娱乐失衡、自律性不强、传统角色和价值观的剧变。父亲和母亲的不幸福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父亲将自己的痛苦用硬汉形像伪装起来,用一些套话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振作点,不要为自己难过”或者,“噢,你会好起来的”)。其结果就是父子关系的疏远,儿子把父亲看成是一个谜,认为自己绝对得不到父亲的爱和赞同。这种焦虑就像一种隐痛。 母亲试图默默地忍受,但她做不到。她像显示军功章一样展现自己做出的牺牲,并假装自己很满足于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除了你的幸福,我自己从来没想要得到什么”)。儿子会察觉到母亲的孤寂和失望,他很想责备父亲,但他没有,因为他需要父亲的爱。于是,他就责备自己,认为母亲有理由排斥他。这个不合理的推论始终萦绕在他心头,造成一种类似于震耳欲聋的咆哮的焦虑。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假装幸福,他们害怕面对自己的感受,害怕直面真相。因为他们并不是极度不安,只是有点痛苦,这助长了他们对现实的回避。所以,他们带上假装的笑容,逼迫自己参加全家不定期的外出,说着模棱两可的话,听上去仿佛价值能高达一百万美元,而实际上却连五美分都不值。在不经意的旁观者看来,这些家庭没有任何问题。他们相处融洽,经常受到邻居们的羡慕,但这种表象是一种错觉。实际上,不满就像情感癌症一样在扩散,吞噬着孩子的安全感和心灵的平静。尽管父母通常不会说出来,但他们是因为孩子才待在一起的。他们不应该这样。孩子们因此饱受煎熬。

编辑推荐

如果你是一个女友或妻子,《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就是给你的!如果你是一个男孩的父母,《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就是给你的!如果你是一个17~50岁的男人,《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就是给你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名!翻译成23种语言,全球畅销1000多万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彼得潘综合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7条)

 
 

  •     拿到这本书后,已捧读了一大半,然后在办公室里就不翼而飞了。犹豫过久,还是重新买了一本,因为隔了一段时间,不得不又重读了一遍。然后发现,这次重读是值得的,它把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误读解除了,让我看清了这本书的脉络。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普及性心理学著作,我会将它推荐给我的学生。
      
      本书认为,这种综合征在时代的变迁之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多发于中上层阶级的最年长孩子,始发于11-12岁,这些孩子会先出现四种基本症状(也称为“症候”吧?):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在此基础上随后出现两种中间症状:自恋和大男子主义、海盗式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爆发期的社交无能。这些孩子虽然在这些症状上的表现程度不一样,但都有一个相同的妄想:即想留在“永无乡”——不想长大。同时,这种综合征将使孩子出现七种心理特征: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等。作者认为,彼得潘综合征“是现代社会压力的产物,这些压力施加于家庭,并最终施加到了孩子身上。”
      
      的确,我们从彼得潘综合征的最初产生、定型及最终爆发,看到了家长在沟通过程的“隐含信息”于孩子的影响,看到了社会(以媒体为直接作用力),看到同辈群体“盲人引路”的作用,作者以极其生动的案例,暴风骤雨式地为我们的潜常识进行了揭疤。最后的预防及矫正建议也是可行的。作者对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也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创新。
      
      以上是我对整本书内部的初步概括以及总体评价,以下是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P65,父母对对方的指责,通过隐含信息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则敏感地以“他的忠诚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把责备的手指指向了自己,认为“自己错了”。这让人联想到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但问题是:第一,埃里克森认为孩子的自主与内疚形成的关键期是4-5岁;第二,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似乎更不易让他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所以我觉得这种分析并未完整。那么,孩子这种揽责任的心理趋向是怎么引起的?
      
      P4,如何判断一个男人身体长大了,但心智未长大?成人的年龄与心智发展是否有着对应的常模?尤其进入30岁之后,我会觉得自己有很多行为和思想都未必像一个成年人,而且,我觉得有些人表现得成熟世故,但又未必获得成年人所给予的那种角色稳定感。(这句话我怕我将来再看一次也不明白我最初所指的是什么……)
      
      P84,书中提到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我明白人会根据需要层次的满足,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插一句:现代人总追求着一种“安全感”,那是否表明他们只完成的温饱需要?那么,那些女孩在择偶的时候,既要安全感(第二层),又要人家爱你疼你(第三层次),还要人家尊重你给予你空间(第四层次),是不是太奢求了?】那么当到了第五层次的时候,什么东西才能使人自我实现呢?我盗用一下经济学的概念,是否可以认为,“一个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是那些边际成本不变的东西”呢?我想我可以进一步认证一下。
      
      P134,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真正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是从作者对几名彼得潘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开始。那么,作者是否为变态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结果及相应的诊疗方法?当一个心理医生未识别患者为彼得潘综合征时,他的治疗过程与作者的治疗过程是否会不一样?这种症候群归根结底就是因家庭紧张、不合适的家庭教养和社会压力导致的成长问题,那么,除了症状可分辨出来之外,实质上我并不认为它对心理咨询领域有太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还特意学习了一下“综合征”这个概念。)
      
      P91,你自己是你爱人的“温迪”还是“小叮当”?我认为最突出的一个指标是:你所认为你最爱他的是什么?是那种他把脸埋在你的脖子间,你抚摸着他头发的宠溺感;还是你趴在他的身上,细数他的微笑的惊异感?
      
      写到最后,我几乎忘了自己看这本书的初衷,因为我以为自己家中也有着一个彼得潘一样的男人。他在家中呆了九个月之后,在另一个城市找到了另一份薪水高一倍的工作,然后义无所顾地离开了。他没有考虑我、我们的小家庭以及我们的婚姻,那份工作当然也不是他最重视的,流浪是他的本性。那时我就觉得他是小飞侠。我是那个一直容忍的温迪,甚至鼓励着他:“再出发,再出发吧,你是勇敢的小飞侠……”他甚至也为此沾沾自喜起来,这次回去,带走了我新买的《彼得 潘》。我一直无法相信他会永远留在我身边,留在这个连饭都不会做的不称职的替身母亲身边。十年了,对彼得潘来说,是不是耽搁得太久了呢?我找不到答案。但其实,我如小叮当般爱着你。
  •   儿童利益和家庭教育
    评《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

    从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父母们仿佛一下子就会成熟很多,因为那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婚姻、生命延续带来的整个家庭都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以前那个父母的孩子,现在又多了一重身份: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们多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多年以来的生活感悟来教育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利益和期望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完成自己的家庭教育任务。事实上,在这个美好愿望的背后,很多言行和举止都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我们在《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中看到了很多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他们仍然遗留着孩子般的性格。

    在中国,因为翻译和文化背景的原因,“彼得潘”的名字远不如“小飞侠”有名。托孩子的福,我也是在给他准备一些书籍和影像的时候认识的“彼得潘”,那个小孩子充满了神奇,他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可以再“理想之地”(书中说的是“永无岛”)自由地嬉戏玩乐,他还有很强的正义感,并以打败海盗船长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小飞侠的正义和力量可以和蜘蛛侠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这本《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书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彼得潘的神奇,而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以及由此引申的各种社会性无能。我们更多人只注意到了小飞侠的天真无邪和超级力量(如同我们小时候的梦想一样),却没有关注家庭教育的原则性和导向性。孩子在成长中还要注意与社会的接轨,读书的过程中我才逐渐明白:原来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也是要有一定的理性和原则的,家庭教育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在一定的“受限空间”中逐步找到自己的角色,并逐渐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自由地任意生长。人非完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手段也可能失之偏颇,孩子成长以后仍保留那些孩子气的彼得潘综合征,还是要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

    Syndrome的中文意思通常是“综合症,并发症”,但书中作者也提出了彼得潘的孩子气可能只是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之外的一种性格特征,而不是病理,而且这种特征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会危及社会与个体;当然这种“孩子气”的特征可能会进一步演化成心理疾病,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的关注目光从孩子快乐玩耍的场面,转移到孩子躲在小黑屋偷偷哭泣的场景;也让我们在和孩子共同欢乐的同时,也引导他慢慢分享我们的伤心。诸如《新警察故事》里面那些高干子弟和富贵子弟们,他们的父母就是过多放纵了孩子的利益,疏忽了家庭的教育。
    2012-4-23
  •   买来了解男人的思维 还是有些帮助
  •   十分有趣的一本书,说的其实是大部分的男人,O(∩_∩)O哈哈~
  •   很不错的书,看了觉得周围这些长不大的成人是到处都有的,更了解他们一些了。唯一遗憾的是:不知道怎样可以让他们可以较快的长大呢???
  •   那些长不大的人 不会选择不长大
  •   书还没看完 研究这方面的心理学者可以参考 不建议作为大众读物
  •   其实这本书的营销做的不错,从定位上看读者基本涵盖了所有的人,一生当中你总会经历这些,总会成为一个男孩抑或他的家人、朋友。总之这本书很好,非常值得推荐。
  •   因为作者研究的是美国的青少年,与国产青少年有一些差异,但是读了很有感触,毕竟相似之处很多。
  •   拿到书一口气看完了,虽然不是所想的那样,但看完了整本书对家庭的脉络和动力有了更进一步清晰的理解和认识,里面的故事很好,写得也很好。
  •   很值得看,尤其那些思想不是很成熟的人。当然女人也可以看看,更好的了解另一半。
  •   老公不太成熟,希望有用
  •   看了这本书后,发现自己的很多特点都很符合
  •   应该检讨我们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了解自己,丰富人生。
  •   大众好书
  •   买来给老公看的,希望老公看完会有所收获,身边的人都推荐这本书很不错!
  •   写得很不错的一本书
  •   很喜欢 一本内容很丰富的书 不过我还没有看完~~~~~~~
  •   值得推荐: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   不错的书~~喜欢的朋友可以买来看哦~~
  •   道理很深刻,有很大的启发
  •   挺好的,便宜。挺好的,便宜。挺好的,便宜。
  •   都是为了爱,让我们心动心碎心有所依
  •   本来只打算在书店看看,帮别人买的。
  •   还没看哦,
  •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这是《不想长大》的歌词,听到SHE演唱这首歌时,心中涌起莫名的惆怅和隐隐的痛。拒绝成长,拒绝责任,永远活在自我的世界,这种俗称成人幼稚病的心理障碍,就是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就是那个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的童话人物。

    丹•凯利博士作为心理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自己治疗的很多男孩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扰,拒绝成长,他用彼得潘为这种心理现象命名,揭示这一严重危害男性成长的心理综合征,它中断并剥夺了男性心智成长、成熟的机会。

    信手翻开书页,随着丹•凯利博士的目光探寻彼得潘综合征三部曲,本书由概述起笔,彼得潘综合征,最后落笔于做出改变,三部曲环环相扣,通过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作者为我们揭示了如何辨认和理解这个躲藏在虚假的快乐和自信面具背后瑟瑟发抖的“彼得潘”,同时给父母、妻子、恋人、朋友等人建议,帮助患者克服彼得潘综合症,从永无乡返回到现实。

    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多是青年人,他们依赖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敢承担责任,逃避诸如父亲、母亲这样的社会角色,迟迟不敢结婚或者不能拥有固定的人生伴侣,也容易频繁更换工作;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动关心别人,而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这类患者多是生长在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这种过分保护的家庭教育导致了他们的不成熟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只有面对现实,审视自身,慢慢学习,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蝴蝶终会破茧而出……
  •   选择《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这本书,不是因为彼得潘,也不是因为丹·凯利博士,更不是因为彼得潘综合征,而只是因为这本书的的副标题——那些长不大的男人——深深的吸引了我。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在妻子千百次重复的说我不成熟、长不大之后,我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到底长大了没有?我迫切的想要通过这本书来了解长不大的男人到底有些什么特征,以及如何才能快速的“长大”。

    说实话,我挺孤陋寡闻的,我根本不知道他们都是何方神圣、何许东东。原来,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的剧本《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中的主人公,后来被迪斯尼公司改编成为《小飞侠》系列动画电影,再后来又于1980年被美国心理学家丹·凯利博士作为一种严重危害男性成长的心理综合征的名称,用以指称那些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依赖他人,畏惧承担责任的人。

    丹·凯利博士研究这种综合征已经多年,他在这本书中通过大量的现实事例对其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具有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社交无能、魔幻思维、与母亲的矛盾、与父亲的疏远、两性之间的问题这七大特征,表现在性格上就是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和大男子主义,以及海盗式的生活方式,他们无法适应社会,始终在幻想着逃避,飞回到“永无乡”。他认为,这种病症产生的原因在于男孩儿幼年所受到父母之间关系的影响,以及生长在受到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所形成的依赖,长时间的不负责任又强化了他们的不成熟感,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迫使他们直面现实。

    丹·凯利博士借这样一个名称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男性面对成长而产生的困境,或者说是男性面对成长的应激策略的失败。什么是长大?就是做到年龄和身体、心理的“与时俱进”。但是他所谓的彼得潘综合征患者真的是没有长大吗?从书中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罹患彼得潘综合征的人并不是贫困潦倒,并不是衣食无着,而是很好的适应了社会,有一技之长。所以,在我看来,虽然他们拒绝长大,他们逃避责任都是事实,但绝对不是没有长大,不是不成熟,而是在发泄对现实的一种不满而已。也正是因为他们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而压抑了自己,所以才会患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逃避,正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负担了太多的责任,才会在另一方面拼命的想要拒绝……这绝对不是幼稚,而是人之常情,就和我们平常工作累了都会想到去放松一下、放纵自己是相同的道理。

    其实,在中国社会也有是否长大、成熟这样的讨论。除开那些心智发育极端不成熟的例子,对于很多年轻人的叛逆、不正干、不成器、不负责任,中国人都会解释为成长中的正常现象,认为“树大自然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好,并不会冠以“……征患者”之名。在我的初中同学中,就不乏被家长进行强制管教的例子,甚至通过让早早的娶妻生子这样的方式,来让让其尽早负起责任,快快“长大”。他们现在都生活得很好。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自以为自己的青春与众不同,但从普遍意义上说,长大的过程都与他人无二——面对长大,我们会有向往,也会有焦虑。现实很残酷,常常令人不满,那么我们时常回忆一下过往或者畅想一下未来,让心智轻松一下,又有什么过错呢?所以,我并不认同这是一种什么病,即使算是,它也会随着年龄的渐增,自我痊愈。这也是作者对这种“综合征”的产生原因和治疗途径语焉不详的原因所在——因为的确没有什么好讲的。

    我确实是并不认同丹·凯利博士这样的定义,这样讲可能会让我背上彼得潘综合征患者自我辩解、甚至逃避治疗的嫌疑——因为我已经被妻子冠上了“长不大”之名。虽然如此,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讲述这种心理病征,让我们知道确实存在这么一种心理现象,而读者以此来对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长大”,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至少可以加深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那么,我也可以在你的耳边恶作剧般的问上一句——你长大了没有?
  •   对于只看过电影《虎克船长》和《小飞侠》的我来说,彼得潘是个正直纯真,充满冒险精神和新奇想法的孩子,他带给人们希望,让我们相信邪恶的力量终究会被正义所打倒。在《虎克船长》的故事里,已值中年的彼得潘为了拯救被虎克船长绑架的孩子,在小精灵的帮助下飞向千变万化、险象丛生的“梦幻王国”,与邪恶的虎克船长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并最终成功地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尽管这部电影涵盖了童真与成人世界的对抗的主题,但我们从电影中并没有看出太多彼得潘的心理缺陷,相反,它以童话的形式反映出成人世界的虚伪与狡诈,并带领观影者进入纯真的孩童世界。

    所以,我很难接受将勇敢可爱的彼得潘与综合症三个字连在一起的这种说法,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会是一种危及当事人及身边至亲至爱之人生活的可怕病症。自丹.凯利(Dan Kiley)于1983年出版《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即本书)又于1984年出版《温蒂穷境》(The Wendy Dilemma)后,“彼得潘综合症”似乎成为一种热门的现象,就象我们每个人性格中都存在劣根性一样,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也被贴上了拒绝成长、逃避责任等种种不良标签。然而根据我所查阅的资料,《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并没有列入“彼得潘综合症”这个疾病,而美国心理学会也没有承认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也就是说,它只是作者为了说明某种危害男性心理健康的现象而人为形成的一个名词。

    这样的解释令我的内心多少有些释然,无论如何,我都不希望自己心目中那位勇敢的英雄沦落为心理疾病的患者,它不符合我的理想。当然,要承认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一些有着类似“症状”(事实上,我更喜欢用性格而非“症状”两个字来形容,因为“症状”二字本身就是一种侮辱,把问题上升到心理疾病的角度,对于轻微的“患者”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可能使得他们主动地为自己找到解释的理由,从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那一行列)的男人,他们内心有着深重的孤独感,却喜欢伪装成一副快乐的样子,他们抗拒成长,只因害怕承担本应承担的责任。他们满足于现状,懒于并且害怕改变。他们对朋友两肋插刀,却往往会忽视家人的感受……在我看来,彼得潘综合症的症状应该一分为二,其中有一部分属于育儿问题,应该在孩子童年时就予以纠正。而另一部分,则应归因于人的劣根性,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的弱点,可以理解接受并慢慢改变。如果单独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并按照书的后半部分所提出的建议,一一予以解决,那么这个令人头痛的男人所有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不再被可怜兮兮地冠以心理疾病的名号。

    《彼得潘综合征》针对12~50岁的男人所表现出来的彼得潘式负面性格,如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社交无能、绝望等等,究其心理根源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讨,其内容涉及大量心理学分析,最终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彼得潘“患者”的解决及改变方式,从形式上来看勿庸置疑是很全面的,然而从效果来看我觉得并不尽然。事实上,每个人内心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对于彼得潘综合症患者这类并不危害社会的人群而言,与其将他们定义为一种心理疾病,不如承认他们性格中好的一面,将不够完美的那一面以另一种形式加以改变。这是作为此类人群的父母(尤其关键)、女友或妻子(第二道防线)的一种责任。所以我更喜欢书的第三部分,做出改变。那些给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的建议才是本书中真正有用的东西,尽管在翻译上过多地使用“应”和“不应”感觉略嫌生硬,使作品失去了生动的韵致而更象是一本标准规范。但作者提出的建议确实可以改善这类人群的某些弱点,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我想这才是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人群。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他们浑然天成般地相辅相成于这个世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逐步成熟和长大。但是,不经意间我们或许会发现某些人永远地长不大。

    以前我对于如此的现象总是一笑了之。毕竟,这有点难以捉摸。按照我的理解便是这些男人由于直接或者间接儿时成长的不良影响而导致的。但是,今天意外地读了一本题为《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后,我颇有某些触动和想法。

    原来,这样的情形还并非个例。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的分析和讲解下,它俨然更是一种特殊的案例。有着一定的人群,属于某种相关的心理症状。它的名字便是彼得潘综合征。虽然目前我们或许无法把它归结为人的某种病症,但是严重起来,这个症状会影响到当事人的人生发展前景。作为男性,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的是与之相匹配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假如一味沉迷于长不大的阶段,那么这样的男人又如何能够让人们信服,如何让女人青睐,如何让自己一展宏图呢?

    作为如此的出发点,本书在概述中详细地与读者探讨着这些男孩般的男人。以一个测试的方式,我们可以较为客观地认识到相关评测的男人是否患有此种彼得潘综合征。事实上,我们也只有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才能去研究并发现相关的解决办法。如果连问题都未曾揭露,那么又何来的纠正和克服呢!随后,在第二部分中,本书的作者进行了有关于此种病症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接触的这类男人,我觉得作者真的很是观察细微和分析准确。因为随后的第四到第十一章节分门别类地对不同症状的反应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这里的分析并非文字意义上的纯理论探讨。相反地,书中列举了患有此类症状的不同表现形态的病人的特征。类似于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等等。说实话,现实生活中我本人就很反感如此类型的男人。因为他们实在太有缺陷,让我这个女子也无法容忍。而通过本书的讲解,我也产生着某种的同情和理解。原来,这样类型的男人并非本身希望如此。他们只不过深陷于一种名为彼得潘综合征而已。本书最后第三部分中则是详细列举了如何引导此类病症的人们做出改变,克服难题,迈向成熟。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提出的相关建议是根据不同身份的人们展开。所以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务;所以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建议需要加以研究和参考。

    解读男孩般的男人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集中火力于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摆脱彼得潘综合征。这是一次通过较为系统,理论,科学的方式进行的引导,分析,建议方式。值得感兴趣的朋友们拿出来探讨和研读一二。
  •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s a state of mind.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作者丹•凯利博士以心理学的手法解读《彼得•潘》童话故事,叙说“孩子一样的男人”被深度忽略的真相——彼得•潘综合征。作者 巧妙地把彼得•潘综合征,想象成一个七块积木搭建出来的立体模型。每块积木代表综合征的一种症状。第一层是“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四块积木,作为基石的初期症状,而第二层“自恋,大男子主义”是基石与爆发期之间的“中间症状”,顶层就是“社交无能”的积木,即为彼得•潘综合征的爆发期,最后的终极状态。当我们看清了男孩长不大的危机,心里无由的涌起一阵悲郁。

    涉世未深的少年们,猎奇地观望世间,求关注的幼稚与对未知现实的懵懂,不愿意长大,父母失职,他人的默许,纵容他这般耗着,也许男孩们偏爱这样的甜蜜,享受年轻的特权,渐渐养成不负责任的调调。可是随着日子的越来愈长,身边的人不会一直容许男孩这样,社会也不认可。小聪明的混日子,固然容易轻松,可是小聪明只是小,而不是大智,他的“孩子额度”早已透支,每个人都不得不按时长大。因为男孩不愿意告别过期作废的孩子期,开始逃离现实,他愿意沉溺在永无岛的世界,不愿意接受改变,他还以为自己还是可爱的孩子,自我的误解促成了长不大。

    男孩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被父母言语里的“隐含信息”的双重折磨,因为初临人事的稚嫩,没有成熟的理解喜欢自以为是的判断,没有选择性的让自己囫囵吞枣的接受。听见父母隔阂发出越来越多的信息,心也变得模棱两可,在父母冲突的夹缝里艰难成长,得不到一个真实的答案。他陷入焦虑的伤害里,形成了情感障碍。他对很多事渐生疲倦,对此毫无兴趣。

    财富对一个男孩而言,这或许只能是种原罪。他慢慢的发现拥有的与支配的悬殊,产生被金钱所累的认知障碍。当他迫切需要被认同,依赖金钱最初带来的满足感已经很薄弱了,他会觉得很孤独。当他不断冒险的努力求得注意,可是越是受累的失败,这些敏感少年不知所措地低下头,不知如何继续,开始为自己找借口。

    “性别角色冲突”是彼得•潘综合征的关键症状,因为社会不承认不符合男性的特征出现,造成了男孩子一种不安全感,他发现自己对待男女的标准期,竟然没有人配合。苦闷和脆弱的急剧夸大,整个人完全变了,因为他们的敏感是超乎你想象的,他们偏向用相对拙劣的伎俩来隐匿自己喜欢的东西,却相应的成为一个不好捉摸的人,当然他给自己的心围上了一道墙,并不是把所有的人拒之墙外,而是等待一些足够在乎的人来拆墙。

    这些东西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当男孩们最终走向社交无能,那是因为很久以来的不容,不融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空洞感,让他们清晰感受到,就是他不再对这个世界抱有任何希望,身心以令人心酸的迅疾速度衰老。

    彼得•潘综合征,是一种男人成长的心理伤害,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书。它在告诉我们,男人,你应该长大了。
  •   虽说我是中文系的,但毕竟不是外国文学专业,所以像《彼得潘》这样大名鼎鼎的著作也没怎么读过,只是从教材上知道些大概内容,胆量这并不影响我阅读手头上的这本书,作者尽管大量的借用《彼得潘》中对同名男主角的形象刻画,但非常贴心的将重点对话段落都照录在每章的前面,让人省事不少。
    《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这本书我建议和北京联合的另一本书《爱得太多的女人》结合在一起读,尤其是第九章的内容,越往后读,和我一样看过《爱的太多的女人的》读者就会越发的感到有必要两本书都收。这本书令我激赏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他的封面,虽然少不了天头上的畅销多少登上什么榜单,但看在字小且位置偏僻的份上可以忽略不计。封面设计的负责人将本书的针对对象用凝练的三句话表达了出来:如果你是一个女友或妻子,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如果你是一个男孩的父母,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如果你是一个17-50岁的男人,这本书就是给你的。语法上完全可以再做一些修改,但是这三句非常简洁有力的点出了适宜的阅读人群,那是不是说你几样都不是就不用读这本书了呢,我没结婚没恋爱,我没有哥哥弟弟,那我需不需要读,需要,因为我的教师,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丈夫,儿子也是有可能的。其实作为社会成员,你不会缺少与男性接触的机会,即便是出于利害关系,你也应当读读这本书,学会辨识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他们可不是僵尸,自动在脑门上贴一张符纸对你广而告之。
    正如作者所言“彼得潘”综合征是一种症状众所周知,但其本身的状态从来没有被揭示过的病症。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综合征:在标准行业术语中,指以某种社会模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彼得潘综合征的问题主要存在与七个方面:情感麻木、社交无能、魔幻思维、与母亲存在的问题、与父亲存在的问题和不能理性处理两性关系的问题。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加在一起可以分出六种主要症状:焦虑、性别角色冲突、孤独、不负责任、自恋、大男子主义。很多人看到我总结出来的以上“条条框框”后长嘘一口气,原来如此,那我离有这种表现的男人远一点不久行了么?不行!作为普通的社会一员,除了科班出身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士,我们对以上症状所指的表现理解其实都是非常片面而样板化的。举个例子来说,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转向向电视求取慰藉甚至解决方法,一个小男孩常常为自己身上的各种毛病苦恼不已,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某一角色与自己非常相像的时候,他就会不自觉的将该角色身上的所有问题映射到自己身上,假如人物设定此人是一个同性恋,男孩子就会惊恐的认为自己也是这样,开始认为自己是肮脏的,可耻的。然后开始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实际上根本就没破)。女性的自以为是其实非常相像,认为自己很了解,但实际上根本不懂,比如大男子主义,女性的误读就是甩手掌柜,啥都不干,往床上一躺认为自己是爷,就该让人伺候着。这是大男子主义,但只是最低级的一种,当人类的辨识能力提高的时候,大男子主义也在不断的修炼,男性在潜意识中不断的暗示自己“要很忙”“要无法从各种各样的交际应酬”中抽身,让妻子或女友觉得不该向自己求助,请自己坐下来好好谈一谈都深感罪恶,当然,这并非他们有意为之,还是意识深处的不自觉行为。再加上女友们,妻子们总是觉得自己理应“谅解”“宽容”(书中非常多这样的案例,这就是真正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于是,“长不大的男人”与“爱得太多的女人”凑到了一起,相爱相杀,互相指责,充满硝烟的凑活完了这辈子,留下一个或一堆问题更加严重的孩子在这个地球上。
  •   让男人从尿布时代飞跃到约会时代,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一种能力的象征,是对人体本能的激发和驯化,也是从内到外的一次自我形象改观和提升,是那些长不大的男人成长和锻炼担当的必经阶段。

    这本《彼得潘综合征》的关键词就是让男孩迅速成长为男人,在相应的年龄有与之相匹配对应的举止的行为指导和心理辅导课程,利用《彼得 潘》作品中那个可爱的彼得潘形象的虚构残酷现实案例的方式,来感受长不大男性“患者”的心理微妙变化和行为举止异常等特征,通过对白的方式来展现什么是彼得潘综合征,然后针对当时设置的场景语境以及从12岁左右的少年到青年以及成年时代等,不同年龄段逐一进行解答,通过三部分的清晰条理来对彼得潘综合征症候人群进行分解拯救,至少让我了解了一个陌生的名词——彼得潘综合征。这种危害男性成长的心理综合征,是通过对患者年龄到行为的心理变化观察,提供让男性心智成长成熟的有效方法。

    第一部分对彼得潘综合征的特点、概念讲解让人有了初步了解、在随后的测试中又能够对号入座,第二部分则细分了该病症的几个比较显著的临床表现症状,即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社交无能(爆发期)、30岁之后的绝望等。在这一系统化的框架之后,通过第三部分给父母、妻子恋人、亲友和兄弟姐们及患者的建议提出忠告和解决方法。才可以,让恐慌的心情有那么点的安抚镇定。

    虽然不是男人,但在看这些文字的时候还不免有些心慌,不是因为这惊险的跨越,已经超越了刘翔跨栏的速度,而是因为在看这些临床特征中,总会在平静和事不关己的姿态中被掀起阵阵波动引发阵痛,身为异性的我似乎也可以从中偶获自己某刻的晦暗影子,那么至于男人而言,是否这些特点都更重一点?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说所有的男人在坚强和支撑的背后,都有一份脆弱,在冷静沉稳的外表下都有一颗孩子般调皮的心,其实每个男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小孩,都需要去哄。这话有几分道理,也或者有一定科学依据,而对照彼得潘症状,似乎时刻潜伏在人的内心不是来袭,当一个人有足够的抵御和压制能力的时候才能制服它们,让自己变得成熟成功,但即便有再多的招数,都并非每个男人都能始终如一的按照人们喜欢和希望的理想样子“装”下去,因为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个彼得潘,每个女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彼得潘,他们的形象舒适自由也可爱,但现实并不允许它们以这种方式存在,因为这种长不大,被称为是一种不会致人死亡却会要人命的病。
  •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书,余秋雨的《霜冷长河》,里面有一篇文章叫什么名字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那文论述“小男人综合症”,批判他们的同时也没忘记给那些将他们培育成“小男人”的女人敲敲警钟。其实,无论男人女人,如果什么年龄不办什么事,思维永远滞后于年龄,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可怕而且悲哀的事情。
    我很喜欢丹·凯利博士的《彼得潘综合征》。从前我喜欢小飞侠彼得潘,他住在永无乡里,永永远远是个孩子。孩子的纯真是每个已经老去成年人的青春童话,我们无法不喜欢有点任性不想长大的彼得潘,因为没有人想要长大,想要失去青春失去任性妄为负起责任目前成人的世界背后的残缺。可是,多年之后,突然在这样一本心理学书中看到即便是童话也有阴影,童话中的彼得潘,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就是一种令人头疼的候症群。
    虽说论述的对象是男人,但是却也从症候特征上看到了不少自己的毛病,想来,东西方都是男人承担的社会责任更重一些,于是,对男人的责任感也就要求更高一些。在丹·凯利博士的研究中,基本山把“彼得潘”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年轻的小男人,一类是已经青春不再的老潘们。一个“彼得潘”症状的男人,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已见端倪。因为他也并非空穴来风,很多时候,候症群的根源还是在家庭。原生家庭——哎,西方心理学研究如何也绕不过的一关,但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丹·凯利写到,可能一个这样的男人,是因为成长于一个不负责任和一个情感冷漠的母亲组成的家庭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也是受害者。作者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还是用爱来感化她们,倾听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不过我个人的意见倒有些不同。到我们这个年代,社会的中流砥柱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不是所有的独生子女都有“彼得潘”式的焦虑、不负责任、自恋和孤独,但是比例确实不少。我遇到过一些这样的人,个人的意见倾听和理解并且帮助他们——除非你是“温迪”式的女孩,否则还是敬而远之为上策。一般,小男人是很少能听进去意见的,和他们交往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如今那些有点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上怪父母没本事,下怪自己出生的时间不对,这样的人,早早晚晚也会怪到女人身上,而你,其实是对他们无能为力的。
    作者还是希望广大女性,从母亲到妻子能帮“彼得潘”们一把,因人而异吧,小男人这种候征,真的很难治愈。
  •   对心理的重视有时还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有些咱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到了美国心理专家那儿就成了毛病,譬如本书所讲的“彼得潘综合症”,指的便为咱们常见的未开窍的男孩——那些不懂事不成熟的男性。我们通常会说男孩一开窍,就会飞速进步超越女孩。所以,有男孩的家长,多半需要耐心等待孩子开窍的那一天。有些开窍的早,成绩优秀,样样勿需大人操心;有些开窍的晚,闷皮,让大人抓心,某一天突然懂事,是为开窍了。还有一些,似乎永远不开窍。开窍的晚和不开窍的基本都可归到“彼得潘综合征”里,前者自愈,后者需要帮助。
    这看上去是个不太好的消息,感觉现代社会,简直人人都有那么点心理病。好消息是,这些患了“彼得潘综合征”的男孩在父母、妻子的帮助下能够变好。“彼得潘综合征”有六种典型症状,分别是: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和大男子主义、海盗式的生活方式。实际上造成后五种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不负责任”,也就是不肯长大,不愿承担起与自己年龄相符的责任。
    “彼得潘综合征”的成因,往往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这些患者,在年幼不少是讨人喜欢的乖乖儿童,天真曾经是他们的“杀手锏”,于是拒绝成长,以为“扮小”可以解决所有难题,无论做什么错事,都可以借此获得原谅。当年龄长大到令这一招不管用时,他们的性格便走向另一极端。与这类患者截然相反的是,有些从小脾气暴躁,问题不断。后面一类容易引起重视,早早得到治疗。前一类,往往要进入青春期,才开始出现异常。“彼得潘综合征”通常指的是从12岁至50岁的男性。那么对于父母而言,在男孩进入青春期时,特别需要留一份心。
    对于没有大量时间阅读的读者而言,本书作者提供了捷径,第16页,作者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给出了阅读那些章节的建议。不过,我认为还是全面读一读比较好,只读几章可用作救急。另外,无论是以父母、妻子还是本人的身份来读这本书,都要从主观上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先从调整自己对““彼得潘”或自己的认知着手。
  •   想看这本书,也是源于一点恐惧,很怕自己就是“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之一,特别是看到封面上写着“如果你是一个17-50岁的男人,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就更迫不及待的想翻开一看了。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恐惧感,也许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吧!书的第二章给了一个测试,可以测出被试者是否患有彼得潘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只不过这个测试是为妻子和恋人们设计的。于是,我特意叫妻子认真答了这20道题,在她答题的过程中,我还略有些紧张和不安,所幸,结果还没有突破10分的边界。虽然心里踏实了,但仍觉得自己的一些情况与彼得潘们有些接近。

    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彼得潘综合征的六种症状,以及社会压力在每种症状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催化作用。这六种症状包括“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和大男子主义”,本书第4-9章分别对这六种症状的表现形式进行详细解读,并辅以部分案例加以佐证。虽然在现实中,能同时具有这六种症状的人不多,但从每一种症单独来看,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沾点边。回想过去,自己也曾出现过焦虑、孤独、自恋的生活状态,那的确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大学初期的彷徨,各种不曾预料的不确定、以及对未来生活毫无方向感曾让我无比焦虑,曾躲在网络游戏的世界寻找心灵的寄托,却发现网吧之外依旧空虚落寞。那时的我发现人生没有目标是不行的,可如何确立目标,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筹莫展。空虚的心灵不但让人焦虑,还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所以我试着各种可能的方式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打成一片,却发现很多时候集体行为也不过是一起沉沦。后来我试着学会承受孤独,自己思索该走的路,最后总算找到了方向。我也曾比较自恋,也许是高考前的顺风顺水,亲朋好友的赞誉让我有些飘飘然,还真把自己当那么回事儿啦,直到后来遇到挫折,才发现很多能力的欠缺,才明白曾经的自己有多么可笑,多么可悲!年少轻狂,确是如此,现在回头看看,所幸自己无论在失落或自恋的状态下都还存在一丝理性,才不致堕入彼得潘的阵营。

    自我的警醒固然重要,可并非每个人都能及时的调整自己,一旦失控被彼得潘拉下马,没有亲朋好友的帮助则很难解脱。所以,在本书的最后几章,作者分别为父母们、妻子或恋人、朋友和兄弟姐妹、以及患者自身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以帮助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做出改变继而走出困境。总体来说,这本书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或亲友是否具有彼得潘综合征的特征,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而这对于男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   首先是书名引起了我的兴趣,彼德潘小飞侠的故事我从小并没有读过,也没有看过动画片,所以我并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直到前不久,儿子翻出家中一张旧光盘,也许是从姐姐那里得来的吧,他看时我也看,那可真是一个有趣的动画,充满趣味与顽皮。
    孩子看的是热闹,但是我几乎立刻就感觉到了这个故事背后所寓意的成人世界。坚决认为自己不会长大的彼得,认为所有母亲都是坏人,调皮与不顾忌别人感受,有些自私有些专横,以及那个虽然只是很少出现却让人极其厌烦的达林先生。一个不愿意长大,一个虽然长大了内心却像个孩子的男人,与我们身边的男人,有多么相似的生活啊。
    所有的现象都在说明,男孩子是晚熟的,所以他们可以晚一年上小学。男人的晚熟是不是从幼年就显示了它的独特性呢?所以当女人在婚后很容易就投入角色,为家庭做奉献时,男人们却毫不犹豫地再也不肯长大了。
    都说男人是树,是脊梁,是靠山,是大海,可现实却是,我们与他们走得越久,就越得独自坚强起来,男人们骨子里,比女人更柔弱,更不堪一击,更容易偷懒,更喜欢撒娇。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长不大的彼得潘们,他们的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的冲突,自恋以及最让人讨厌的大男子主义,表面看起来强大无比,实际上就是一个戳就破的大气泡。
    当然在这些实例中,我们足以了解彼得潘男人的形成原因。那当然不是他们的错,说到底,是教育出了错。如果是你的男孩儿,那么你还来及修正他的人生。如果他是你的爱人,那么你可能就要费些劲来扳回你不幸的人生了。
    仔细看书中那些事例,在你身边,你总会找到几个这样的男人,而追溯他们的人生,家庭模式几乎都是一样的。母亲在操劳中在父亲的漠视中越来越喜欢抱怨,父亲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自己做父亲的责任,并把问题推到无辜的母亲身上。女人在抱怨中只能强大起来,男人则越来越退缩。而孩子则成了表面幸福,实则波涛汹涌的家庭的牺牲品。当他们长大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生活,成了父亲后则沿用父亲的旧方式继续下去,又一个彼得潘到来了。
    如果你意识到了,这种行为模式的不当,那么就改变吧。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恰当的建议。关于如何做父母,不论是预防还是矫正,都要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再造就一个新的彼得潘了。自私的父亲,过度保护的母亲,是太多家庭的模式,而这正是彼得潘的温床。
    如果你已经做了彼得潘的妻子或恋人,那么试着改变一下相处方式。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再纵容他继续欺骗生活下去。
    如果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本人,那么你更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别不肯承认,别再装模作样,让你的日子过得再漂亮一些,让女人们活得像女人吧。
  •   总觉得嫁的老公不是当年谈恋爱的那个男人,他总像个孩子茫然无依无靠,对我总是过于冷漠不善于表达,连我临盆当天都可以把握一个人留在医院,自己跑去上班。对于这些罪状不是沟通就能解决的,我哭着说过骂着说过,但回应从来都没见过,连改变都没有。我也只能自强不息,照顾孩子自己来,生活费自己赚,到最后我不禁问自己,老公除了用来提供精液还有什么用途吗。
    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就马上开始翻看。这本书应该是心理学家写的论文类畅销书,所以书籍的逻辑性前后呼应性论证性都很好,当然不像论文有那么多的数据支持让人更想读畅销书一路畅通。书籍提出的理论也很新颖就像标题展现的,看上去成熟稳重的男人其实内心就像彼得潘一样彷徨无依,他们大多不善于表达,甚至用不在乎来掩饰自己。书籍从如何鉴定彼得潘式男性到成因到解决方法都描述得很清楚,而且通俗易懂,所以可读性很强。
    只是这种书籍其实有一个盲点,就是当大家作测试确定是不是有此症状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主观的,甚至于有些人是已经有了判定结果然后用测试做深入说明的。这样对阅读后面的文字又会带有更多的主观印象。
    不过阅读完全书我仍觉得书写的有些偏颇,男人有彼得潘情结,女人就会长大吗,女人梦想更多追求更多,面对自己的孩子确实被逼着成长了,但是也成熟到与自己年纪相仿吗,很难说。不过这当然不是书的重点,重点是男人的彼得潘情结。
    每次看完这种书我都在反思,我们一生中有太多可以变坏的机会了, 甚至于路人甲的一个眼神我们都有可能受到伤害,不思成长或者叛逆,但不管我们是不是在成长,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己的选择。找到根源固然重要,到不如忘掉根源自己成长来的快。
  •   关于男人成长的一本书,内容主要是指导男人如何长大。。。!
  •   前夫就是一个心住着个彼得潘的人,买来此书研读。
  •   此书被赞很多次,相信不会让我失望的。静下心来读一读,相信会对自己有帮助!
  •   书的内容感觉就一般
  •   老婆买的,本人还没看……不知道内容如何,所以不予评论
  •   题目吸引了我,但看了一部分。毕竟感觉外国人的思维跟中国人的有点不同,还没有完全看完。
  •   还没看完 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有用
  •   多多少少会有这么些类似的状态
  •   放那儿有点久了,还没有怎么看,大概翻了下还能看吧,没有看完后的评价仅供参考
  •   一般,感觉说得不是很有道理
  •   包装质量还行
  •   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内容,看你怎么看咯。
  •   不好看,没什么内容!不知道说些什么,没有解决问题
  •   边缘很毛糙 这本实在太不正规了要不是内容很好的话
  •   与期待的内容差别很大,觉得写得一般般。
  •   恕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到“彼得潘综合症”这个词。之前我懵懵懂懂地听说过“彼得潘”这三个字,却不甚了解其意。读了《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书,我才知道彼得潘综合症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患有该综合症的人就是那些生理年龄很大已成年,而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却还停留在孩童阶段、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的男人! 《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丹•凯利博士所著。丹博士在自己作为心理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自己治疗的很多男孩子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扰,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他用英国剧作家詹姆斯•巴里的作品《彼得•潘》中的主人公为这种心理现象命名,写了《彼得潘综合症》一书,来揭示这一心理现象。 这样一本美国心理学家所著的关于男人的书籍被引进中国,我想,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正如我们在电视上、网络上、大街上,随处可见行为幼稚、心理稚嫩、没有责任感的长不大的男人。以前我们会对这类男人熟视无睹,不以为然,即便他可能是我们亲近的父亲、丈夫、男朋友或者儿子。现在,透过这本《彼得潘综合症》,我们了解到,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可能就在身边,也可能是我们比较遥远和陌生的人,他们在心理上、情感上、生活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若没有得到解决,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和他身边的人将会陷入巨大痛苦和烦恼中,而且这些男人会永远生活在他们的“...永无乡”里。在解决彼得潘综合症男人的问题之前,往往需要先从他们身边的女人着手,因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边女性的纵容、忍受、消极等等因素,助长了那些长不大的男人的这些心理问题和行为特征。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书中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可以细细阅读了解。 这本书是我在几个月前阅读的,在读的当时,我对照书中所阐述的患上彼得潘综合症的男人的特性,对身边关系较为密切的男人进行了比照,比如爸爸、先生、男同事、男性朋友等。还好,我身边和熟识的男人都是成熟有担当的人,他们跟彼得潘综合症完全无缘。如若他们有人出现了彼得潘综合症的迹象,帮助他们,是我责无旁贷的事。如若没有,如何在男孩还小的时候就培育他们往健康、阳光、成熟、有责任感的方向发展,预防彼得潘综合症,则是我身为一名男孩妈妈所要考虑到的。 阅读更多 ›
  •   为人父母很多人只是到了结婚年龄就结婚了,并没有做好做父母的准备,他们还是需要成长的孩子,还不能为自己负责,所以在婚姻中会推卸责任,他们的孩子就会到父母的影响,成为不想长大的男人。
  •   偶老公是典型的彼得潘综合征,只可惜他不肯学习不肯读书,否则真应该给他看看。
  •   看评价高才买的,还没看,但是相信一定不错的。希望男友看了有所收获
  •   收到书了。竟然发现有重页现象。56页以后竟然把26-56页又印了一遍。但是除了这个总体来说没什么问题。又买了一本送朋友了。
  •   两本书都是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很值得一读。不论是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能从书中得到启示,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但有一本书收到书皮就破了,包装很不到位。
  •   非一般的差啊,内容,心理学的书?勉强说成心灵鸡汤?呀,甭玷污鸡汤的名声了。可恨的书商给了那么多暗示:销量啦什么的,很多正是我这样的受害者!总结一下,心理学类书质量好的还数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万千心理系列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 阅读更多
  •   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临床心理学,但对于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并没有很详细的解说病因,只是粗略的介绍了彼得潘综合征形成过程中伴随的病症,偏向于西医的治疗方法。而我个人,对于心理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更偏向于用中医的治疗理念。毕竟,中医才是“医人”~
  •   仅翻看10页,求证后发现自己没有该症状后,就直接放入书柜了!
  •   推荐一本好书,都那么不容易。凑够十个字了吗?
  •   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了,要想了解彼得潘综合征,这本书绝对是权威。
  •   书很好,很喜欢这本书,推荐
  •   看了后,发现周围很多病人
  •   挺好的挺好额
  •   字都印斜了,怎么看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