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范式论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成海  页数:250  

内容概要

  《教师教育范式研究》将教师教育范式的类型划分为两类:客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和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这两种教师教育范式的对峙根源于客观主义哲学与主观主义哲学的对峙,由于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各自坚持不同的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种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歧异是两种教师教育范式在目标设置、组织管理和课程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根源。客观主义哲学与主观主义哲学的对峙也是社会学、心理学领域不同流派对峙的根源,这些流派的对峙也为两种教师教育范式的对峙提供了支持。

书籍目录

引言上篇 教师教育范式的理论基础第一章 教师教育范式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哲学中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第二节 客观主义、主观主义哲学对峙下的教师教育:知识观的维度第三节 客观主义、主观主义哲学对峙下的教师教育:人性观的维度第二章 教师教育范式的社会学基础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与解释主义社会学的分立第二节 结构功能论:客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社会学基础第三节 符号互动论: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社会学基础第三章教师教育范式的心理学基础第一节 客观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分野第二节 客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以客观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第三节 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下篇 教师教育范式的结构特征第四章 两种教师教育范式的目标追求第一节 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师教育目标第二节 客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目标追求:达成预定的“能力”和“标准第三节 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目标追求:建构“信念”和“认同第五章 两种教师教育范式的组织管理第一节 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的范式转型第二节 客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组织管理:科层组织与控制取向第三节 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组织管理:共同体组织与赋权取向第六章 两种教师教育范式的课程教学第一节 国际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及发展趋势第二节 客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课程教学:理论的传授第三节 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课程与教学:偏重经验的反思结 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不管是“能力指标”还是“专业标准”,都重视对教师可观察的能力或行为的规范和塑造。1980年代后,随着对教学工作复杂性认识的增加,认知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及教学研究范式的转移,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教师研究的焦点由“教师行为和表现”转向“教师认知和思考”,其原因正如克拉克和彼德森(Clark&.Peterson)指出的那样,关于教师认知和思考过程研究的兴趣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教师行为主要是由教师的思维过程影响甚至决定的。”②学者们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室里表现出的教学行为有其深层的认知基础,学者们赋予这一“基础”不同的名称,如“教师信念”、“教师假设”、“教师认同”、“教师意象”等,它们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作出决策、采取行动的深层指令。教师信念和认同作为教师主体的一种内部心理结构,是教师个体的一种深层特质,教师研究从关注教师行为转向关注教师信念和认同,代表了教师研究向更深层次拓展的趋势。毫无疑问,并不是每位教师所持有的信念和认同都一样,因而教师信念和认同是因人而异的,是主观的。根据我们的经验,两位同样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他们的知识结构也很相似,但是他们的课堂教学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位教师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用严格的纪律、超量的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另一位教师则把自己视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来完成教学。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二者的信念体系和价值认同存在着差异。教师的信念系统和专业认同影响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知、课程与教学的决策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的教师信念和教师认同,使他们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基于这种认识,休(SueVartuli)甚至指出,“教师信念是教学的心脏”③。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师教育范式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