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金融学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成  页数:529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从理论上对金融发展进行介绍,立足不同视角揭示金融发展的内在机理。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制度的演进、变迁和合作,信用制度的主要理论和秩序规则,金融体系的变化和动态比较,银行的规模、竞争和发展趋势,资本市场的博弈和国际化发展,外汇市场的理论、风险和兴衰,保险市场的需求、创新和开放,农村金融的曲折和方向,行为金融的理论、预期和运用,金融生态的范畴和标准,金融调控的理论和货币政策效用,金融聚集的崛起和发展,金融管制到金融深化的逻辑,金融危机的爆发、传染和金融安全网,金融监管的效率和国际合作,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动因和总体趋势。  本书主要供在校硕士研究生使用。对于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具有一定金融学基础的在职工作人员,以及金融管理机构的干部等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书的宗旨在于提高读者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对于培养读者金融研究的思路和逻辑,以及攻读高层次学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货币制度:循环演进中的变迁逻辑 第一节 货币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第二节 我国主要的货币思想 第三节 货币制度历史变迁的逻辑 第四节 国家管理下的货币制度演进 第五节 我国货币制度的发展轨迹 第六节 金融全球化对国家货币制度的影响第二章 货币合作:市场、规则与欧元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在机理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市场兴衰 第三节 欧洲货币合作的破土运行 第四节 亚洲货币合作的努力探索第三章 信用制度:理论、秩序与现代市场 第一节 信用制度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 信用制度的生命基石 第三节 欧美国家的信用体系 第四节 中国信用制度的剖析第四章 金融体系:体系、动态与变革趋势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共性与个性 第三节 金融体系的动态比较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变革取向第五章 银行竞争:结构、规模与效益 第一节 银行理论认识的曲折 第二节 银行竞争动力与外部性 第三节 银行规模的成本与效益 第四节 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构造 第五节 国际化环境下的集团化成长第六章 资本市场:博弈、跌宕与经济风向标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理论脉络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 第四节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步伐第七章 货币市场:运行机制与国际环视 第一节 货币市场的理论足迹 第二节 开放环境下的货币市场运行 第三节 发达国家货币市场的繁荣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货币市场的兴衰 第五节 我国货币市场的快速培育第八章 外汇市场:从美元霸主到多元国际货币 第一节 主要汇率理论的梳理 第二节 外汇储备的规模与风险 第三节 美元国际货币的收益与约束 第四节 美元与欧元的联动钳制 第五节 日元国际货币的实力与脆弱 第六节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展望第九章 保险市场:发展、创新与全面开放 第一节 保险市场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国际保险市场发展与创新 第三节 我国保险市场的曲折变化 第四节 当前保险市场的理论争鸣第十章 农村金融:困惑、代价与出路 第一节 农村金融理论简介 第二节 农村金融道路的蜿蜒 第三节 农村金融的经营性机构 第四节 农村经济中的政策性金融 第五节 中国农村金融的制度创新第十一章 行为金融:理性、预期与模型 第一节 行为金融研究的催生 第二节 传统金融理论解释的局限 第三节 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挑战 第四节 心理学理论在金融中的运用 第五节 对标准金融理论模型的改进 第六节 行为金融学在现实中的检验第十二章 金融生态:生存环境与金融健康 第一节 对金融生态的理论认识 第二节 金融生态的理论范畴 第三节 金融生态平衡的标准和条件 第四节 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开放条件下金融生态的维护第十三章 金融调控:开端、争论与有效性 第一节 国家金融调控的开端 第二节 货币政策理论的学派争论 第三节 如何衡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四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用验证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第十四章 金融聚集:交易、信息与金融中心 第一节 金融聚集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雄踞 第三节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 第四节 我国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第十五章 金融深化:管制、深化到金融自由化 第一节 金融深化理论的问世 第二节 金融深化的政策与指标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第四节 我国金融向市场化的转型 第五节 我国金融深化的制度与政策第十六章 金融危机:风险、传染与金融安全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传染 第三节 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纵览 第四节 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 第五节 金融安全网的多层次构筑第十七章 金融监管:约束、效率与国际合作 第一节 金融监管理论的逐步完善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功能演化 第三节 金融监管重心的位移 第四节 金融发展中的金融监管 第五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第十八章 金融全球化:动因、收益与趋势 第一节 如何认识金融全球化 第二节 推进金融全球化的动因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中的国家利益 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第五节 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货币制度:循环演进中的变迁逻辑  第三节 货币制度历史变迁的逻辑  一、货币的起源及其形态演变  货币的起源及变迁与商品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理解了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货币分析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商品发展成为货币伴随着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原始社会劳动产品由共同体所有。不存在商品,就无所谓货币。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由于经验积累,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能移负担起一些交易成本。私有制的产生使人们可以实现自由价格决策机制和自由择业。自利决策的交互作甩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反过来又增加专业化水平,良性的循环导致分工的自发演进。  纵观货币的漫长演进历程,期间曾出现过形态各异的货币。中国在大约公元前两千年就有了关于货币的记载,最早充当货币的是贝。印度、欧洲、非洲都有用贝做货币的记载,其中非洲的一种被称作“卡乌里”的贝壳在当时非常流行。其他充当货币的实物也是五花八门,有用牲畜、盐、烟草、羽毛、石头、盐块、兽牙、兽皮等作为货币的,也有用烟草、可可豆等作货币的。15世纪越南商人诺克罗·德·康第的(15世纪的印度》一书中,甚至有用人头骨做货币的记载。但是,交换对于货币商品的要求不断提高,最终金属以其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易携带的独特属性,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货币材料。最早用于铸造货币的金属是青铜和黄金,之后使用白银。由、于金和银数量的提高,造就了广阔的市场和与其他金属相比相对稳定的价格。可以看出,货币演变是由经济发展推动的,变迁过程也是货币功能的体现和完备过程。  二、货币制度的发展演进  金属货币的出现使其成为“一个共同的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最终从众多等价物中脱颖而出。伴随人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分工水平的提赢、市场体系的完善以及市场结构的复杂,金属货币本身的特性也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有序、稳定的交易环境的追求,条块形态的金属货币在每次交易时均需要履行称量、检验成色、分割等繁琐程序,犬大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并且严重影响了交易的效率。商品经济发展对统一的,具有稳定价值的赞币的需求使货币制度呼之欲出。从货币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金属货币的出现为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面国家的建立则使货币制度成为现实。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级金融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