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地学文化发微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霍有光  页数:305  

前言

《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汉武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承前启后、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作为百科全书,《史记》既记录了我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与人彼此联系的社会关系史,也海纳了人与自然彼此联系的生产发展史。尽管《史记》被尊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绝唱型的集大成之作,可是以往研究《史记》多侧重人与人联系的社会史,对《史记》所反映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还缺乏比较系统的钩稽与研究,或者说至今鲜有从科技史角度来研究者。司马迁出身天官世家,曾“学天官于唐都”,身为史官却谙天官(天文)之学。他以天官的视野——“究天人之际”;以史官的眼光——“通古今之变”,以朴素、思辨、唯物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视角,洞察社会科学领域,所以《史记》自然而然蕴涵了十分丰富的自然科学史信息和科技文化。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曾有一段著名讲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类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点,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参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74页。)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科学思想,我国古代哲人已有初步认识。司马迁《货殖列传》转引管子的话并加以发挥:“故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生于有而废于无。”“有”的内涵是什么?概言之就是首先要解决“吃、喝、住、穿”等问题,从“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中创造出满足人类之必须生存物。然而,人类必须的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要取之于自然界,要开发、利用、加工各种自然物,联接人与自然的中介是科学技术。

内容概要

全书以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以及孕育的相关科技文化为纲,剖析《史记》,运用文献、矿冶、考古、经济等交叉学科的成果,旁征博引,探幽发微,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五帝至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至秦代、以及汉兴百年间的地学文化,内容包括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地图、地质灾害等方面,展现出地学文化对政治、经济、人文的影响,用大量事实说明中国地学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周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司马迁的天地(世界)观与方法论、灾异观、资源观等,司马迁“法天则地”,得出国家兴衰、民族团结有赖于德治与发展科技经济的思想,已成为中华各族人民千百年来自觉以中央文明为核心、形成生生不息凝聚力的精神支柱与思想源泉。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五帝与夏商周时代的地学文化  一、国土和大地四方形学说的萌芽与发展    1.“度四方”与疆土四方观    2.四方观与建筑文化    3.四方、居中与五行文化  二、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用    1.治五气、其动也时与节用水火材物    2.建立行政管理体制  三、非金属矿产文化    1.前陶文化期非金属矿产的开发特点    2.从石器文明到玉器文明    3.由制陶技术肇始发明各种人工自然物    4.版筑技术与城市文明    5.打井技术与定居文明  四、金属矿产文化    1.黄金文化    2.铸铜文化    3.锡铅文化与青铜冶金    4.白银文化  五、《夏本纪》与《尚书·禹贡》的地质地理学思想  六、测绘、交通工具与中国山文水文第二章  春秋战国至秦代的地学文化  一、金属矿产文化    1.黄金文化    2.青铜及白银文化    3.钢铁文化    4.水银文化  二、非金属矿产文化    1.岩石矿物类颜料与北山石椁    2.玉石文化    3.人造宝石    4.盐文化    5.水泉与治水文化    6.陶土文化  三、地图文化  四、地质灾害及文化第三章  汉兴百年间的地学文化  一、金属矿产文化    1.黄金文化    2.白银文化    3.铜官与铜矿冶    4.铁官与铁矿冶    5.黄白之术与找矿  二、非金属矿产文化    1.石材文化    2.玉石文化    3.盐官及盐矿开采    4.煤炭文化    5.地下水与陶土开发    6.药用矿物  三、地图与地理文化  四、地质灾害及文化第四章  司马迁的地学思想  一、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  二、天地观与灾异观  三、徼山海之业与矿产开发  四、地理居中与四方辐辏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锡铅文化与青铜冶金锡和铅是冶铸青铜的重要材料。《夏本纪》说:青州贡铅,扬州贡锡。《史记集解》引郑玄对“锡”的解释说:“有锡则贡之,或时乏则不贡。锡,所以柔金也。”《周礼·职方氏》:扬州“其利金、锡、竹箭”。铅矿锡矿的开发与铜矿开发所取得的科技进步几乎应该是同步的,商周时期铅锡除满足制造青铜合金外,某种程度上也出现了富余。安阳小屯有过金属锡块出土,大司空村出土锡戈六件,殷墟一件铅戈长23.5厘米,宽4.2厘米,厚O.3厘米。洛阳出土的铅卣(y6u)高24.1厘米,底径15.2厘米×13.2厘米,呈椭圆形,下腹大于颈口,带提梁,有盖、圈足,腹上有兽面纹。人类社会出现铅、锡单金属制品,意味着矿产开发水平提高,矿石和冶金数量增长,随之带来新的金属消费文化,《史记》中也留下痕迹。《屈原贾生列传》提到贾生渡湘水吊屈原,赋云:“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锸(锋利)。”《刺客列传》:“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用来击砸秦始皇。所谓“铅刀”可能是锡刀;在弹奏的乐器筑中,暗藏铅或铅梃,表明古人深知铅体积小比重大,用暗藏铅的筑接近秦始皇,猛击具有巨大的杀伤力。这是早期铅锡文化在战国时产生影响的两则实例。关于这一时期铅矿的来源问题,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来自我国某一特定的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金正耀先生指出,我国商代青铜器中含有“高放射成因的铅”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经过化学成分测定,发现商代铜器既有高含铅量器物,也有含铅量在微量水平的红铜器和锡青铜器。在殷墟发现高放射成因铅的铅锭,在郑州紫荆山公园商城遗址发现有含这种高放射成因铅杂质的孔雀石。四川三星堆遗物坑、江西大洋洲商墓等出土器物,也先后发现青铜合金中含有“高放射成因的铅”。表明其原料来源地可能为同一铜锡铅多金属矿产地区。因此,“提出商代青铜器中高放射成因铅的青铜原料可能来自川南滇东地区的几处矿山”之说法。虽然有研究者提出,这种高放射成因铅可能在河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都有出产,但没有充分证据,未必能够成立。目前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的古代矿山遗址,无论出土古代铜锭还是矿石,铅同位素数据都不是高放射成因铅。由此引出一个相关联的问题,即殷墟等地青铜器的这种高放射成因铅数据,分布范围很宽。如果它们属于同一产地来源,为何出现这种情形?高放射成因铅的金属铅矿在全球范围都十分罕见,国外经过较为充分的研究;如美国密西西比地区的铅矿,其数据分布范围也较宽。

编辑推荐

《〈史记〉地学文化发微》:西安交通大学学术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史记》地学文化发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