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

出版时间:2009-10-1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页数:343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的进行方式比较特殊:第一,师生之间有很多讨论;第二,全部课程都由香港凤凰卫视播出;第三,根据课堂录音出了这本书。说起来,各个大学里都已经有了这样的课程,我为什么要另开一门呢?理由是,一般大学里的这类课程,都力求规范化、均质化、平衡化,而我们的课程恰恰是想突破这一切,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这样一探讨,就牵涉到一系列文化理念,因此所有的课程似乎又变成了一门“文化哲学”。这种探讨,还需要测试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已有记忆。这不仅仅是在测试大学生,也是在测试中国文化,看看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占据了后代的心。为此,我们的课程就要花费时间进行一次次问卷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话题。所有的话题都是我设计的。我故意把中国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因为我认为它们是全部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我故意在某几个古人身边反复流连,因为我认为他们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魂魄所在,至今还活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我又故意在某些漫长的历史走廊里快步走过,因为我认为那里的故事只属于故事,出于古代宫庭史官和现代说书艺人的谋生需要,不必让很多人长久记忆??这些话题设计,与我的著作《寻觅中华》有一种呼应关系。但是,活跃的课堂讨论就像一个磁场,把我这个当老师的深深迷醉了。对我来说,写作是一种享受,主持这样的课程更是一种大享受。每次课程结束之前,学生们都会随口问几个与课程无关的问题,大多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在网上产生了动静。我不上网,因此回答起来不必考虑别人意见,只单刀直入,数语相迎。这种由陌生感造成的痛快感,使学生们很高兴,于是就一直问下来了。我和学生们都觉得可以把这样的问答选一部分放到书里,因此读者们可以顺便看到全书最后的“闪问”。无论是“闪问”还是“闪答”,都是力求其快,在快中寻找直觉反应。直觉反应常常会出错,但我又相信,这部分很可能在全书中最受读者欢迎。回想起来,这真是充满愉快的一年。年轻人的敏捷、轻松、好学,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前途增添了几分乐观。我曾经说过,在这之前,我的文化心态是比较悲观的。我遇到过太多的中国文化人,把极端当做深刻,把嫉妒当做正义,把诽谤当做评论,把挑唆当做舆论,致使文化的毁损机制远远超过了文化的创造机制。而且,我还分明看到,不少年轻人正在纷纷加入那种文化毁损机制,并参与对文化创造机制的围啄。通过这一年,我实实在在地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令人沮丧。我想,如果我眼前这些可爱的年轻人能够获得更多的正面鼓励并产生集体从众效应,中国文化也许会有一个说得过去的未来。自从我们的课程在电视台播出之后,从第一个月开始,就有很多观众来信要求出书;从第二个月开始,参与课程的一些学生已经成了“亚明星”,有不少观众能够随口说得出他们的名字。一位台湾教授问我:“男学生都那么帅气,女学生都那么漂亮,是不是你特意挑选的?”我说:“没有挑选,这是青春的自然美色。当这种青春美色与老旧话题连在一起的时候,产生了一种令人惊讶的吸引力,把您老人家也吸引住了。”文化能够滋润生命,生命也能够滋润文化。中国文化,本应与更多的青春生命产生互动。有很长时间没见到这些可爱的学生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了吧?记得最后一课结束时我曾对他们说,今后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如果遇到什么麻烦而我又帮得上忙的,尽管来找我。他们笑着说,一定来找。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来找过我。我想,他们遇到的麻烦一定是少不了的,不来找,是因为懂事。

内容概要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希望文化能够被我们这个正在觉醒民族的绝大多数人能够听到。    我希望能够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国际其他文化,有一种总体的透视,而不要局限在一点上,挽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认为是全部的文化了。我们从乾嘉学派开始,就看到很多人都在这样的玩,那么我们不要再继续,因为我们出现了一批有宏观思维的文化人。大家知道,越有宏观思维,它就越理性,越平静。越是从只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就越激愤,越极端。我希望你们是这样具有宏观思维的人,更多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世界文化,有感情是不错,但是我们也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我们民族的一切。    什么时候用一种真正的汉文字之美,用一种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来传播文明的话,那么就能够使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一起让大家接受。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问学余秋雨

作者简介

余秋雨,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九十年代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图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为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课 童年的歌声第二课 文明的咒语第三课 古老王朝的归来第四课 文明的胎记第五课 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第六课 人类文明的早期分工第七课 世界性的老子第八课 道可道,非常道第九课 寻找真实的孔子第十课 一路冷遇成就的伟大第十一课 黄昏晚风萧条第十二课 君子的修身与治国第十三课 关于下一项记忆的争论第十四课 一个让我们惭愧的名字第十五课 中国会不会因他而走另一条路第十六课 诸子百家中文学品质最高的人第十七课 一个真正的世界奇迹第十八课 长江推举他出场第十九课 生活在别处第二十课 何为诗人第二十一课 “二十四史”的起点第二十二课 汉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马迁的目光第二十三课 《史记》的叙事魅力第二十四课 失落了的文笔第二十五课 混乱和美丽同在第二十六课 如果换了文学眼光,三国地图就完全改变了第二十七课 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群文人第二十八课 一座默默无声的高峰第二十九课 光耀千古的324个字第三十课 中国第一个知名的大画家第三十一课 山川间的文明融合第三十二课 胡汉相融共强第三十三课 中华文化为什么会接纳佛教?第三十四课 一种文化的制高点第三十五课 盛唐是一种心态第三十六课 诗的时代第三十七课 顶峰对弈第三十八课 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第三十九课 多记一个名字第四十课 夕阳下的诗意第四十一课 精雅大汇集第四十二课 一些让人难忘的宋代文人第四十三课 短暂而丰富的九十年第四十四课 文化集权下的沉闷第四十五课 五百年斯文所寄第四十六课 远方的目光第四十七课 走向现代的困惑附录 闪问秋雨

章节摘录

第一课 童年的歌声(1)余秋雨:每当我在世界各地一个个伟大的废墟间看到文明殒灭的证据时,总是感到非常震撼。只要看到一次就能震撼一次,看到十次就能震撼十次,震撼的力度一点儿也不会减弱。看得多了,也就慢慢形成一个结论,那就是:每一种文明都有可能突然面临灭亡,而这种灭亡是正常的,不灭亡才是偶然的。灭亡有多种等级。土地的失去、庙宇的毁坏,还不是最高等级的灭亡。最高等级的灭亡是记忆的消失,而记忆消失的最直接原因,是文字的灭亡。可以设想一下,当侵略者进入一个国家,废除了这个国家的文字,类似祭司这样能够读懂文字的人很快也被遣散,随着他们的老去,关于这个民族的历史记载就再也没人能读懂。于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一种文明,就此失去了“身份证”,成了一种不知道自己父母亲和子女在哪里的文明,这个人群的文化记忆也就从此消失了。世界上如此多的古文明都灭亡了。有的遗迹还在,传承没有了;有的连遗迹也不多了,只剩下传说;有的连传说也没有了,失去了最终的记忆。这种情景既让人感到苍凉,又让人产生达观。天下匆匆,能留在历史上的事情是不多的,而且它们也未必是最重要的。因此,就产生了佛家和老庄对于历史的不在乎,甚至对于记忆的不在乎。中华文明是特例中的特例。人类最早的四大古文明中只有它没有中断,不仅遗迹处处,而且传承显豁,甚至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记忆系统,连很多琐碎的细节也在被后代长时间折腾。大家知道,太琐碎的记忆,很容易导致记忆的失去。而且,我们的很多记忆往往是宫廷化、征战化的,与我们最看重的文化记忆有很大距离。因此,我们这次为时一年的讨论型课程,一开头就要设立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记忆,最好从哪里开始呢?王牧笛:我认为应该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开始。整个中华文化正是在诸子百家的背景下得以展开的,而且,诸子百家的记忆比神话传说要真实可信;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化记忆应该起源于秦汉,因为中国真正延续到现在的一种文化体系,不论是正统还是道统都是以秦汉作为基本的规制。万小龙:我觉得应该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最初的文化记忆大多来自于物质,来自于生产生活,无论是半坡还是河姆渡,物质文明提供了记忆的可能,否则记忆怎么可能流传?王安安:我倒觉得,“文化”记忆并不一定要以物质为依据。早在那之前,我们的远古时代就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它们才应该是文化记忆的开端。余秋雨:文化问题往往没有简单的是非。作为中华文明的子民有这样一种奢侈感:从不同的记忆起点出发,都会延续到我们脚下。能够讲这句话的民族,在当今世界已经不多了。把神话作为记忆的起点,我赞成王安安同学的这个想法。其实,神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世记忆而产生的。如果给“神话”这个词更多的诗化定位,那么,那些主干性的神话故事就是西方的文化人类学家所说的“原型”,它们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形态,已经成为我们记忆的基础,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渗入我们的文化DNA。第一课 童年的歌声(2)但是,这是现代文化人类学和艺术哲学才能阐释的高度。我们国家的神话研究大多还没有抵达这个境界,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专门谈论一下这个问题。话说回来,对于我国多数传统型学者来说,神话只是一种浪漫的传说,缺少历史说服力。因此,大家都期待着切实的证据。他们希望,中华民族的记忆应该依凭着实实在在的生态资料和精神资料。刚才万小龙所说的新石器时代,是指生态资料;而王牧笛所说的诸子百家,是指精神资料。那么我们也只能把安安设定的神话起点暂时搁置一下了,来看看多数文化学者心目中的文化记忆。但是,文化记忆的获得,并不像万小龙和王牧笛设想的那么按部就班。它往往由一种发现激活全盘,就像在欧洲,维纳斯、拉奥孔雕像的发现,庞贝古城的出土,激活了人们的遥远记忆。记忆不是一个严整的课本,而是一个地下室的豁口。记忆不是一种悠悠缅怀,而是一种突然刺激。我想在这里讲一段往事,说明一种文化记忆的被唤醒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事情。中华文明也曾经面临过差一点灭亡的时刻,最严重的一次距离现在并不遥远——十九世纪晚期。也许有很多学者听到这种说###不同意,心想:当时还有那么多懂文言文的人,还有那么多热血的知识分子,中华文明怎么可能灭亡?但多少热血也没用,多少古文化也没用,当装水的盘子被敲碎了,水就会慢慢地漏光。当时的政局、当时的国土、当时的民心就像盘子一样出现了很大的裂缝,盘子里的文明之水眼看一点点地漏光。中国在与西方交手的过程中居然浑身散架,这几乎使每一个国民都大吃一惊。我们怎么会败得这么彻底,这么狼狈?一次次炮火、一次次流血、一次次惊人的结局、一次次屈辱的条约,中国似乎变得处处不如人。虽然中间也有很多英雄故事,但无法挽救整体上的江河日下。一开始是撕肝裂胆的痛苦,后来很快因为不断的失望而到了麻木的程度。1900年,八国联军要攻进北京了。朝廷完全没有办法,这个国家只能靠乡间的巫术和蛮力来与西方文明周旋。而这些巫术与蛮力并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真正力量,所以在寒冷、肮脏、混乱的北京、天津等地的街道胡同里,发生了一场场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追逐、打斗与围攻。由于民族感情的原因,对于这场混乱的评价,到现在还存有分歧,但是这场混乱的后果却可以想象:民族将不可收拾,文化将支离破碎。当时世界上很多人都得出了结论:中国没救了,中华文化没救了,它很可能像过去已经消亡的那些文化一样,夹带着高贵的怨气飘荡在云中,再也没有未来。十九世纪末,在中华文明快要灭亡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信号:1899年的秋天,在北京有一个人,他发现了甲骨文。这次发现,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记忆。这个人叫王懿荣,山东福山人,时任国子监祭酒,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掌门人。他生病了,于是家人到北京菜市口的一个药店里买药,在送来的药包里,他发现了一种叫做“龙骨”的药料上面有字。所谓“龙骨”,其实也就是古代的乌龟壳和动物的骨头。王懿荣是一位研究中国古代钟鼎文的金石学家,对这些文字非常敏感,于是他把北京中药店里的这种甲骨都收集了起来,有一千多块。他觉得这应该是非常遥远的古人占卜用的一种记录,这里有祖先的声音。第一课 童年的歌声(3)遥远的古人在行事之前,往往要卜问冥冥上天。卜问的方法是在乌龟壳或者动物的骨头上打洞,背面用火烤,然后根据裂纹的形状看事情的凶吉。在用火烤之前,已经有字刻在这些动物的甲骨上面,记录的内容大多类似于能不能和哪一个部落打仗、什么时候发兵为好等这样的问题。古人几乎天天占卜,大事小事都卜。这样通过甲骨的卜文,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许多情况,于是,这种甲骨就成为了打开遥远记忆的一扇最真实的门户。王懿荣发现了这扇门户后还没有来得及研究,他的命运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王懿荣当时还担任着另一个很紧迫的职位,叫做京师团练大臣。朝廷派他和义和团联系,同时处理关于防卫北京和抵抗八国联军的事务。中国历史上每一次面临国破家亡的时候,那些防卫性的最后职务,往往会交给一个文官。这与中国的科举制度有关,与传统中国文化人的气节有关。此时的王懿荣被迫要用大量的精力去处理当时已经濒临沦陷的北京城的防务,并处理朝廷和义和团的关系。而那一千多块甲骨就只能安安静静地躺在他家的书房里,他没办法去梳理这个记忆,只能搁在那里。1900年8月15日,也就是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早晨,他得到消息,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已经逃离了北京。作为一个负责防卫事务的长官,他不愿意成为八国联军的俘虏,成为象征一个文明古国首都沦陷的道具,于是他选择了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都会选择的道路——自杀殉国。他先是吞金,但这个山东大汉居然没死。然后他又服毒,但是他依然没有死去。于是他选择了最后一个方法——投井,他的妻子和儿媳妇也跟着他一起投井了。我相信他去世前肯定有很多不舍,最放不下的也许就是他书房里边的那一堆甲骨。他刚刚听到了祖先有关这个民族凶吉占卜的启示,还没有完全听懂,就没有时间了,决绝地走向了死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甲骨文的突然发现,在这风雨飘摇、血迹斑斑的时刻,似乎有一个神秘的声音在启示这块土地:你们不该这样灭亡,你们应该去听一听童年的声音!此时的情景,中华民族就像一个遍体鳞伤的武士,在奄奄一息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自己童年的歌声。他会精神一振,想起有关自己生命的本原问题,重新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一定会撑着长矛慢慢地站起来,这就是我们民族当时的形象。而那童年的歌声,就来自甲骨文。世界上所有其他古文明灭亡的时候都没有听到这个声音,而当后世的考古学家发现他们远古的声音时,这种文明早已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当童年的歌声传来时,武士们已断气多时。1839年玛雅文明被发现时,它已经灭亡几百年了;1871年特洛伊古城被发现时,特洛伊文明早已消失了3000多年;1899年古代巴比伦文明被发现时,古代巴比伦文明也已经灭绝了3000多年,这个时间和甲骨文被发现是同一年。甲骨文连接的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但是古巴比伦文明已经灭亡很久了。1900年,也就是王懿荣自杀的那一年,古希腊的克里特文明被发现,而这个文明在3600多年前就没能继续;再晚一点的1902年,当古埃及文明重新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时,这个文明也消失几千年了。幸运的是,当中华民族童年的歌声传来的时候,这个文明还存在。上天似乎担心我们听不懂甲骨文的声音,就在王懿荣自杀前不久,敦煌的藏经洞又被发现了。接二连三地让我们听到自己童年的声音、青年的声音,告诉我们这种文明命不该绝。正是这种歌声,重新唤起我们对文明最初的记忆。王安安:刚才听到秋雨老师讲王懿荣的故事,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遗憾。王懿荣面对文化遗产和政治困局的时候,他选择了政治的责任,而没有选择文化的使命。我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数学家阿基米德在临死前,当古罗马士兵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时,他只平静地说了一句:“请让我演算完最后一道题再杀死我。”如果是王懿荣,他会做出这种选择吗?余秋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文人确实太政治化,但是对于王懿荣这样的情况,我不赞成安安的意见。如果身处其间,我的选择一定会和王懿荣差不多。作为父母之邦的首都已经沦陷了,自己又担任着这座城市的防卫大臣,其间已经很难把文化单独析滤出来。因此,王懿荣的选择无法像阿基米德那么潇洒。如果王懿荣带着甲骨文远走高飞了,可能他会做出很好的研究成果,但我们就会对他的整体人格有另外一种看法,而人格也是文化。如果说得开脱一点,王懿荣之死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仪式。学术很重要,但是一种关系民族荣辱存亡的学术一定要在某种整体气氛当中才能显现出它真正的价值。王懿荣在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刻,用生命投入了卜问,只是这次的卜问,他像一片甲骨一样折断了。局势暂时平静下来以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来了。人们都忙着处理和列强的关系,?着给朝廷找台阶下。王懿荣之死对于朝廷而言似乎很没面子,八国联军也不会说什么,老百姓更不了解内情,以为他只是朝廷的一个殉职官员而已,所以他很快就被埋没了。大家都忘记了他,但是我们要记住他,不仅仅是记住这个人,更要记住那个极其关键的时刻,有一个结束中国学者生命的井台,以及井台附近窗子里边的那堆甲骨,就证明这个民族、这种文化,还没有灭亡。……

媒体关注与评论

行者的岛屿•余秋雨印象     董晓磊接到采访任务的时候我正在和一个年轻的设计师对话,刚感慨完“政府只能算是物业”的设计师听到我要去见余秋雨,不可思议地瞪大双眼,“余秋雨?你们是要问捐款门吗?”我很尴尬,事实上,我们是去谈《问学》的。余秋雨,是名学者,是名作家,是名主持,九十年代开创“大文化散文”,刮起“余秋雨旋风”,成为世人目光集中的焦点。2002年统计的全国十年来最畅销书籍的前十名中有三本出自他手,他是公认的全球华人社区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也是余杰和易中天的挑战对象,是被无数次口诛笔伐、无数次质疑的争议人物。他还是汶川地震后,灾区都江堰三个学生图书馆的捐款修建人。从没有一个学者像他那样备受关注,喜欢他的人和讨厌他的人一样坚定,他是最受争议的学者和作家。有人用他的作品来标榜自己的文化品位,也有人对他的抨击来标榜自己的思想深度。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余秋雨作为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的公众人物,同时满足了以上两种需要。人民需要日神来创造艺术,也需要在酒神的狂欢节里杀死国王以满足内心的狂热。以色列人把行淫的妇人带到耶稣面前,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拿石头砸她。以色列人听后,就默默退去了。感谢主的宽容,须知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妇人一定会被围观的人群砸死——并不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也有这样那样不为人知的过错,而是我们有掩饰自己的狡猾的生存智慧——扔的石头越大,就越说明我们自己的人格完美无瑕呀。很难说这场全民娱乐的表演中,谁的姿势更难看一点。在火车上颠簸着读完了《问学》,这部稿子脱胎于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节目做了两年,之后他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修改。根据视频整理出来的原始纪录有五十多万字,删改后变成十九万字,他不满意,又删掉了十万字,然后又补写了十多万字,最后的成稿是二十一万字。姑且不论别人怎么评价他,从编辑的角度来看,这位六十多岁的长者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高到近乎苛刻,许多年轻作者在这一点上都远远逊色于这位前辈。当天晚上,我们在“大可堂”见到了余秋雨。“大可堂”坐落在襄阳南路曲曲折折的小巷子里面,难以想象这条小巷子里还藏着这么一所标准的老式花园洋房,融融灯光伴着氤氲茶香,这里出名的是普洱茶,醇厚而回味甘甜。原想余秋雨那么红,肯定要等很久才能来。于是念叨着“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品茶,浅浅一盏还没饮尽,余秋雨已经进来了,面有歉意,对每个人都点点头,“抱歉,久等了吧?”大家坐下谈书。余的语速很快,谈话中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正是学者本色。他说起自己的书,“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改变那种单方位地讲故事,改变那种‘高头讲章’的形式”,他说自己要呼唤一种互动的文化气氛出来,“这种文化气氛呢,我们说得大一点,就是从诸子百家和学生们当时在稷下学宫的时候的气氛,和后来在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他们所要延续的文脉就是这种气氛——就是探讨的气氛……可探讨才好玩。如果说,余秋雨讲的话不对,某一个人讲的话不对,这就不好玩了,变成封闭型了。就像普洱茶一样,普洱茶的的好处是,它的发酵过程永远都在继续……我们这个讨论就是用气场引起的发酵过程,它能够在大家一生中,不断地按照他们的提供的方式,在心中不断的提问。”他说自己作为一个老师,每当思考问题的时候,心中都会想学生们会怎样提问。而经过这种氛围熏陶的学生心中也会永远有一个教室,伴随他们思考。“任何一个年轻人,有个一年半载进入这种气场,他人就不一样了。他走下岳麓山或者走下白鹿洞的时候,可能什么结论也没带下来,但是那个气氛就带下来了……文化是一场伟大的对话。文化的传导、思考、延续、传播,都是以这个气氛为基准,没有这个气氛就是没有这个水了,没有这个水,它的草、它的鱼、它的微生物……都无法生存。”这让我想起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过的话,“我喜欢他(孔子),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可能所有的学生,内心深处都渴望这种“匹克威克俱乐部”式的宽容而自由的课堂气氛。所以才会有稷下学宫,有雅典学派。所以今天才会有“秋雨时分”这个文化俱乐部。他与北大学子现场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在这里,任何讨论都是被允许的。孔子、老子……李白、王维,这些几个世纪前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向观众们走来,与观众对话。观众既在历史之中,又在历史之外——余秋雨曾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唐朝诗人做排名,出来的结果是:李白第一,杜甫第二,原以为第三会是白居易,结果却是王维。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讲了自己支持王维的理由:第一、王维“有貌”,长得不错;第二、王维在妻子死后没有再续娶过;第三,王维晚年对宗教的虔诚,以及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这三个听来来有些“囧”的理由并没有被打回去,大家大笑着通过了这项排名。对此,余秋雨表示,这种讨论非常有价值,“重要的是形成风气,而不是得出结论”,“不是居高临下地给80后的学生讲中国文化。而要从80后的年轻人身上知道中国文化能存活到什么程度。”“可能再过二十年,排名就不是这样了,不是这样也很好。以前不是有人对中国作家也重新排了一回吗?就是一群博士生投票,一投票,结果茅盾没有投上,茅盾的小说没有投上,张爱玲却投上了,沈从文也上去了,茅盾下来了,郭沫若也下来了,我就觉得蛮好的,呵呵。”他还捎带怀念了一把青春岁月,“我当时在军垦农场劳动的时候,晚上也没有灯,电都没接通,当时部队里也不可能打牌。就在黑暗中就开始谈论中国古今文化,没别的东西好谈啊,这个谈话如果当时有记录下来的话,现在一定是非常珍贵。尽管当时很可能错误百出,因为没有书,也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什么都没有。但是大家在草棚里面,在黑暗当中,和同学在讲李白和杜甫,在讲谁更喜欢谁不喜欢。这种谈论这要记录下来,它的价值就多了很多……现在我们这个谈论也是有价值的,比你单向地讲唐代、魏晋南北朝其实有价值。那个讲述可以改变,但这个讲述你永远不可改变。”当我们的记者询问他是否上网时,他摇摇头,“我不上网,我也不看报纸,但我看电视,我看新闻联播,凤凰台的新闻直通车,有这两个就够了。其实大事每天发生的不多。不要说我们的孔子孟子,包括亚里士多德,包括黑格尔,他们的新闻一定没有我们多,但他们成就了伟大。我们的主要问题是:面对的垃圾信息太多。垃圾进入我们非常珍贵的肌体。人的脑子也成了一个垃圾处理器了。我们现在羡慕的古人,在野外面对着枫叶,面对落日,面对着长天大河,想着自己和宇宙的关系,他们的内心是最干净的。”“现在的信息每天像潮水一般来来去去,人永远是潮水中的一个木桩。不,木桩都谈不上——是一个木桶。如果用漂亮的语言讲起来,就是“在传媒的信息的浪潮中要组建一个岛屿”——这是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的话,寻找岛屿。我们这次谈话实际上也是临时组建的一个岛屿。我们在岛屿上生活了一年,最后大家坐着船离开了。这是一座岛,文化其实就是海上的一座岛。”他停了一会儿没有说话,抬头凝神思考,想象着他组建的岛屿。我忽然想起里尔克的《秋日》:“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里尔克选择一个人孤独地徘徊,而余秋雨则努力建造自己的岛屿。六十年代,在军垦农场,现实和精神的双中黑暗中,一群年轻人抓住最后一点文化记忆悄悄地搭建自己的岛屿,好让文明的灵光冲破层层愚昧,开启智慧之门,现在,他老了,又把这条路指给学生,让他们看到,思想还有另一种存在方式。在这部文化通史背后隐藏着一个宏大的创作意图,他默默地在历史的汪洋中搭建着属于自己的岛屿,同时也告别了旧时的言志与载道,踏入开启民智的立人之途。努力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这个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岛屿,他说。他努力与时间对抗,希望在时间无尽的荒野和垃圾信息的滚滚洪流中留下一点什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说,这是儒家的精神。新书中有一个抢眼的亮点,是余秋雨精心设置的“闪问”。学生在节目现场提出问题,他以最精简的方式迅速回答,智慧携带着速度扑面而来,那种阅读快感就像看乒乓球国手的对局,击球回球都在瞬间完成,言者声色不动,观者惊心动魄,来得及欣赏,来不及赞叹。他说,“就要那种痛快!”有人提出要恢复繁体字。余秋雨回答,“干脆用甲骨文算了。”有人讨论陈晓旭的佛教信仰。余秋雨说:“就连黑社会也不议论别人的宗教信仰。中国堕落到什么地步了?干涉人家的宗教信仰!”还有人质疑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余回答道:“如果有一颗星球我们没发现,这颗星球就在科学之外吗?只是你的科学目前没有办法解释啊,世界上最多人数的人种就被这种医学养活到现在,这是个事实。”据说金庸曾这样回答王朔对他的攻击:“北京有一位年青人在批评我时说浙江人写不好文章。我是写不好,但从鲁迅到余秋雨,都是浙江人。”余秋雨未必能达到鲁迅的高度,但“闪问”确实有些《无花的蔷薇》的味道。浙江人的犀利,睿智,幽默,在此闪出流星般的光芒。喜欢智力问答的读者,在此处可以获得满足。余秋雨毫无疑问是有着旅人情结的。《文化苦旅》和《行者无疆》中都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行旅气息。在《问学》中,他借孔子之口问出“我们不是犀牛,我们也不是老虎,为什么总流浪在这荒凉的旷野上?”他说,他喜欢那个“一路被人拒绝,一路自我安慰,唱唱歌,说点经典,狼狈的孔子”,一路冷遇才成就了孔子的伟大。又感慨顾炎武对孔子的评价,“仲尼,一旅人也。”顾炎武也是一个旅人,终生为反清事业而奋斗,二十余年遍游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骡背上载着《汉书》,且行且读,行了万里路,也读了万卷书。也许那种行走在大地之上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从古到今都是文人心中最隐秘的梦境。所以他才会一再写到老子骑着青牛出关的寂寞背影;所以他赞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这位哲人追寻着希罗多德的足迹,从埃及走到巴比伦、古波斯,一直走到了印度(漫长的路途耗尽了父亲留给德谟克利特的遗产,他被控告挥霍祖产。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在法庭上朗读了一路上写的《宇宙大系统》,这本书征服了法官和听众,使他不仅打赢了官司,还获得了高额奖赏);所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余秋雨会与凤凰卫视合作,冒着生命危险穿行四万公里当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遗址。此后,他又考察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以便对中华文明作比较研究。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具有人文学科教授头衔的人。除了南美洲之外,全球没有他没去过的大陆。他说孔子是“一个走路的人,很亲切,很好。”其实余秋雨给我们的感觉,也是一个旅行者,同时还是一个博学而亲切的老师,很好。离开时,我们的随行记者追问余秋雨,“我看到您有许多耀眼的头衔,上海市政府为您成立了大师工作室,称您为大师,但我觉得您是一位诗人……”他立刻打断记者,“头衔?没有头衔!”“就是文化巨匠呀什么的……”“不!就是一个旅行者!”说完,他起身告辞。他说他是一个旅行者。

编辑推荐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

名人推荐

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人文学者五年来的唯一新作用最具个性的文笔精心淬炼华夏5000年文化中国文坛首度创制“散文式”文化通史从“学者”到“先生”,秋雨治学的感动进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问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0条)

 
 

  •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希望文化能够被我们这个正在觉醒民族的绝大多数人能够听到。
    我希望能够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国际其他文化,有一种总体的透视,而不要局限在一点上,挽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认为是全部的文化了。我们从乾嘉学派开始,就看到很多人都在这样的玩,那么我们不要再继续,因为我们出现了一批有宏观思维的文化人。大家知道,越有宏观思维,它就越理性,越平静。越是从只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就越激愤,越极端。我希望你们是这样具有宏观思维的人,更多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世界文化,有感情是不错,但是我们也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我们民族的一切。
    什么时候用一种真正的汉文字之美,用一种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来传播文明的话,那么就能够使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一起让大家接受。
  •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初初知道余秋雨先生,是读他的《文化苦旅》,文字精练,如佳酿般提纯,功力深厚,悠扬挥洒,跟随着秋雨先生的文化之旅,探访千秋墨客骚人,探寻古来文化遗迹,是很愉快的事,读《文化苦旅》的时候,也是读古人,读古人的时候,也是在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后,每有秋雨先生的著作出版,必然立刻买回来捧读,可惜的是,感觉都难以超越《文化苦旅》,心里想到,《文化苦旅》乃是秋雨先生积数十年之功力,非一时一月而写下的文章,而是于壮盛时期,从多篇精文里再精选的散文的结集,《文化苦旅》后所出的书,数量虽多,也许出也匆匆,当然也就不及《文化苦旅》的多年提精了,不独是现今的秋雨先生,就算是其他才俊,而今也难以超越《文化苦旅》这座当代中国散文集的高峰,有《文化苦旅》,秋雨先生已然不朽,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已可安居高位,古往今来,以一本书,一篇文字,一首诗而留名千古的,多的是,因而也就没有再对秋雨先生的新著有所苛求。直到看到《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史》,这虽然不能算是文字精练的散文集,是秋雨先生在凤凰卫视上的一年来,与北大学生坐而论道的结集。但这却是他开拓的另一遍广阔的天空,一次历时一年,与北大学子一起探讨中国文化的旅行。由翻开第一篇起,便欣喜畅读而不舍放下。以前,只在凤凰卫视看过秋雨先生的一集节目,由于我不是很能听得懂秋雨先生的说话,便没有再看下去,现在捧书阅读容易理解,感觉特别有味,这一次文化之旅,从商代的甲骨文开篇,到先秦的诸子百家,从《诗经》讨论到《离骚》,从汉唐的气象,到六朝的气节,从宋元的意韵,到明清的思想家和四大名著。并且收录了现场观众的闪问和秋雨先生的闪答,现场的沟通和思辩,虽然未必成熟和完善,但也因此让人感觉到率真可爱和不假辞饰。《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史》的每一篇里,都是秋雨先生先起话题,然后众学子各抒己见,大家见解各异,秋雨先生作最后的评说和总结,就算与秋雨先生有不同的看法,秋雨先生也会表示尊重和理解,甚至感觉欣慰,没有居高临下的学霸威势,因此思想是自由的,启发是相互的,讨论是无拘无束的,师生坐而论道互相欣赏。这个时候,主角不独是秋雨先生,北大学子也是精彩的一部分,老师、学生、读者,一起穿梭于中华历史的长河,一起遨游于中华文化的海洋。很庆幸自己对中华的历史文化有着天然的热爱,也略读过点古书,因而当秋雨先生起题的时候,自己也很自然地加入到讨论,将心得看法写到书页的空白处,虽然这只是单方面与诸君子论道,但也已足够自己好好品味,读到会意快意处,感觉如享醇酿,读到相同的见解,便会心生兴奋,即使是意见相左,也会有启发性,思想上的撞击是让人感觉蛮愉快的事。这也让我很容易地联想到《论语·先进》,故将夫子与众弟子各言其志的对话记之于结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http://xwgzi.blog.163.com/
  •   余先生的作品我非常的喜欢,在他的作品里我找到了中华文化的光荣与荣耀,中华文人的脊梁与骨气,中华历史的博大与精深,也找到了中华历史的可爱。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百家争鸣,但结局确迥然不同,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以无形的形式融入民间,而只有儒家为官方所独尊而发扬光大。但是经过二千多年一代代统治者根据帝国郡县制的需求而不断的进行修改,儒家已经失去了其本来的面目,变成了“吃人的礼教”。帝国郡县制选择了独尊儒术,使得中华文化没有中断的延续了二千多年,而且大部分时间文化、经济的综合国力领先于世界。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向民主共和制过渡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儒家已经不适应民主共和的要求,全盘西化更使中华民族走向消亡,新的时期我们能否回到中华文化的百家争鸣时期,重新审视诸子百家,重新认识儒家,选择适合民主共和的中华文化之源。炎黄子孙需要从诸子百家找寻中华文化的脊梁,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复兴运动。余先生的这部作品继续带领我们回到源头,找寻那条曾经让中华文明延续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脊梁:甲骨文、商代、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王羲之、北魏孝文帝、盛唐……,找寻中华文化复兴的种子: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不折腾,墨家的兼爱与非攻,孝文帝的民族政策,盛唐的包容与开放……。让我辈充满着文化的自信,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以博大的胸怀学习一切本民族之外的优秀文化精粹,继往开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中华文化传承出新。不同于传统课堂和百家讲坛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模糊了教师与学生的界限,让我们在自由的、互尊的问答、质疑、解惑中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文化,尽管有些争论没有结论与对错,但这也正是本书所采用的方式的魅力和实质精神之处。当然凤凰卫视里的《秋雨时分》的视频比书更精彩,因为视频比书少了一份修改与校正,原始的、原创的精神火花更多。在书里,在凤凰卫视的栏目里我们又重新看到了那个睿智的余先生,我佩服他对中华文化的见识,佩服他在岳麓书院讲课的勇气,与处在捐款风波、亿万富翁等商业社会旋窝中表现拙劣的余先生判若两人,是不屑与人争辨,就像他所痛恨的中国知识分子们的“文化毁损机制”百口莫辩,还是确有实情,只好逃跑,但愿是前者。但是余先生的这部作品还是有些遗憾的地方。首先,少了学者的独立与自由,多了商业的矫情,《问学余秋雨》的书名与余先生所倡导的自由碰撞相背离,不如栏目原名《秋雨时分》般充满了文化的、自由平等的诗意,多了一份高高在上的傲气、霸气、俗气。封套所谓的“古有三千弟子论道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的广告语更是俗不可耐,让人像吃了颗苍蝇,我想我会把这封套扔掉的。我也更加善意的想这不是余先生的本意,余先生也是无奈于世俗书商们的俗气或者出版的规矩的。其次,整个碰撞的氛围似乎多了一团和气,和谐的过了头。北大学生的发言似乎总是不够那么的精彩、坚持,似乎总是有些保留与矜持,感觉像被余先生的光芒所笼罩的不敢自由的思想了。但愿余先生多一份学者的从容与淡定,少一些商业的俗气,我想以余先生现在的名气与财气应该可以有些商业的免疫力吧。对于本书的建议:读者们静下心来,暂时扔开凡尘俗世余秋雨的是是非非,投入到书中那关于中华文化的自由讨论中,追寻中华文化的脊梁去吧。人是有争议的,但书真的是好书,凤凰卫视的栏目更是值得一观。
  •   余秋雨的文字一直是我喜欢的,他对文化的研究和提出的观点也总是让人耳目一新!家里的电视收不到凤凰卫视也看不到余秋雨的讲座,所以读眼下这本《问学余秋雨》就仿佛跟随学者们讨论的思路,来重温先秦诸子的学说和各种思潮的精要,来感受百家争鸣的热闹和百花齐放的艳丽,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哪些思想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是值得我们后代记忆的瑰宝。相信大多数的读者像我一样,不是研究历史也不是研究文学的,所以完整读过诸子百家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史书的寥寥无几,最多也只是对其中部分名篇名句,或者某段感兴趣的史书进行单方面的阅读过而已,真正进行多方互动讨论,并从中产生全新观点的过程更是没有的。那么不妨随着这些专门研究历史和文化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一起,看看在浩瀚如烟的历史中,他们最最关注的内容和人物是哪些?余秋雨是从远古神话和发现甲骨文开始的,先讲了商代的记忆,然后讲诸子百家,用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的出现作为人类东西文明比照,讲述了这种百家争鸣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使我感兴趣的是对老子、孔子、庄子和墨子进行了浓彩重墨的重新解读,讲述了这些重要人物一路冷遇成就的伟大,他们的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的精华和对未来发展需要借鉴的取向。其中有一些观点与我之前看过的余秋雨写过的文章有了一些变动,我想这是他经过了深思熟虑以后重新确立的负责的结论。世界发展到现在,靠单一文化发展的社会几乎不存,信息在爆炸,思潮在涌动,各种文化的冲击更是不可避免。当我们面对许许多多良莠不齐的东西作筛选的时候,应当如何抉择呢?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对国家的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小处讲,对个人的习惯爱好、生活习性乃至人生价值观也起着相当重要的引导。我们无法说大师现在讲的东西一定就正确,但从客观的角度加以分析判断,其内涵是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的参考意义。在聆听中思考文明,在记忆中穿透历史,在领悟中传达信仰,这是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和感动!
  •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除了他专讲戏曲的书,我几乎每本都看了。他的文字大气,实在。我觉得看多了那些华美惊艳的文章,看他的书就好象在洗濯自己一样。自他封笔以后,中国文坛真是一片寂寞。终于等到他又出书了,真是太高兴了。单位图书室准备新书时买了一本,看看觉得实在是好,于是又自己买了一本。这本书是余秋雨和一些北大学子一起讲学、探究中华文化的课堂记录。有点有面、有讲有议。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慢慢理一条脉络出来。余秋雨提点,学生们讨论,然后总结。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讲学的方式,老师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但给予一定的指导;允许学生保留不同意见,但同时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个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过程——是我梦想中求学的模式。书从一个设问开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记忆,最好从哪里开始呢?”于是由学生们纷说,余老师赞成“把神话作为记忆的起点……”。就此,中华文明开始在他们的课堂上徐徐展开。“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将文明的开端定位在殷商时代;其后的诸子百家,延展到西方的“轴心时代”;然后选择老子作为个人记忆的开端;孔子、墨子、庄子,诗人屈原,司马迁,继而三国两晋南北朝,将曹操提出来从文学的角度看……书的视野宽阔正直,不带政治眼光,不带有色眼镜,不带种族感情。我喜欢这样的中正平直,将文学分开来单讲,又将她溶入世界的大流,不狭隘、不自诩。我生活在睚眦必报的环境,心总是越来越小,气也总是不平。看看这样眺望人类无论过往还是未来的几千年的书和文章,好舒气。心胸也开阔,眼界也大开。我喜欢余秋雨的书,每一本都带给我思考和洗濯。
  •   花一个星期把这本书看完了,跟随秋雨老师从殷商一路走到辛亥革命,收获良多!非常羡慕那些问学与秋雨老师的北大学子们,可以享受到如此启发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可以直接面对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余秋雨。秋雨老师引导大家从整个中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评析文化,这种看文化的眼光弥足珍贵!阅读本书感觉踏着历史的脚步回到了一个个文化的年代,身临其境,别有一番趣味和收获!
  •   读余秋雨老师的书的同时也在感受着那份善意的人文情怀。如果一定要想从鸡蛋里挑骨头,读书的过程就成了自己对自己基本素养的心理投射,变成一种实际意义上的赎罪心态。秋雨老师的书也不是为这种人写的。读了这本《问学》,自己感觉中华文明史在头脑中变清晰了,文化记忆和文化现实有了关联。同时对世事的观察多了一把解谜的钥匙。这本书不但在讲历史和文化,也在演示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如果当代文化人需要一个标准和楷模,就向秋雨老师看齐吧!
  •   感觉这本书像是塔罗牌中的隐者,手提夜灯缓缓前行,所及之处甚是有限,然,明且暖;孤独且前行。
    刚看书不久的时候觉得很受用,推荐给他人,却被告知余秋雨是骗子、伪君子,又有人说他一朝“在朝”得势时风声没有这么强,但“下野”就有来自各方的刁难了。其实这些都是文人、政客、小人的思量,予我们无甚关系,我们总不能去花大力气去调查他那么多是是非非吧。他也算是大名人(大家都知道名字的人),有点绯闻、争议很正常,没有必要捕风捉影、人云亦云,面向自己内心更重要。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者,是指学习的人。我们今天是应当踏着有学问的人的足迹好好完善充实自己,学习做人、学习能力(感知力)。
    其实,回到读书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做了很大贡献的,一些角度、力度、思维方式、倡导的理念均适用于今天的我们。文化也好,记忆也罢,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把学过的东西都悉数交还给老师了?我们不快乐,不够智慧,怎么都是老师学者的错呢,是我们不够勤勉,是我们没有放下懒惰,思考是自己留给自己的作业,不是哪个大师给总结好了看看就明白了,不要主动放弃判断是非的权利、放弃求学问的心态,却偏要用这分别心看待别人和自己。
    再看《问学》,笔者想,余秋雨可能是希望借由这个问答的形式再现当年孔子教学的热闹场面,有问有答,有思有辩,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课堂活跃且学而不僵。(且不管是不是比得上孔子,然,他就是他,孔子就是孔子,本就无从比较);他为我们呈现的是文化课,不是历史课,由历史的各个时期引出不同背景下的文化起源、冲突、局限、突破、精彩、大成、衰落等,在这之中又借由出现的不同的历史文人谈论今天的我们为人、处事、为官、做民的一些道理和方法,这个角度也很好;虽然,觉得他每个时期谈的有些不够痛快,但他更多的是滤出一条思路,主线明确并没有太拖沓,如:对一些重要的人物、作品或事件和容易被忽视的或与主线人物有必要联系的人物,加以不同程度的介绍和品评。
    又回到那个画面,孤独的隐者,手提暗灯,所照之处是目力所及,发亮的却是本心。
  •   支持和反对余秋雨先生的人都十分坚定,别人我不去讲,我自己十分支持和信任秋雨老师。有人说,“余秋雨总是以大师自居”,而大家可以去查,除了在“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挂牌仪式后余秋雨在博客中自嘲了自己外,其他任何地方,秋雨老师都没有自称过“大师”。支持秋雨老师的人一定能理解,虚名对于他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从没在乎过虚名却总因别人推举的虚名而被麻烦纠缠。有人说,余秋雨在文革中有历史问题,而我们知道,秋雨老师早已公开发布悬赏,凡是能拿出确凿证据的秋雨老师可以把自己一年的薪水相赠,并道歉。而至今无人前来。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易中天先生身上,《品三国》播出后,易先生红了,批评也来了(请注意这个顺序),面对这些批评,易中天说:我倒真希望有人能面对面来批评我,我欢迎那些有分量、实事求是、切中要害的批评。而至今也无人前来。这就是柏杨先生说的“丑陋的中国人”。有人说,余秋雨的作品中有文史差错,他们的证据是那本《石破天惊逗秋雨》,而我们知道,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黄佐临老先生就专门撰文指出此书纯属污蔑,黄佐临的身份和《石破》一书的资料大家都可以去查。《石破》一书大家也可以下载或租借来看,看作者所谓的证据到底是不是证据。我说这么多,并不打算说服反对余秋雨先生的人,而是向支持秋雨老师的人们发出声音,你们并不孤单。而那些中间派,你们如果不能确定自己已经很了解事实情况,那就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包括我刚才说的,大家都可以自己去查证,得出自己的结论。秋雨老师之所以如此受争议,原因一定很多,我认为,秋雨老师太过出名,而且是在活着的时候,受到央视和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的邀请出席了一些有影响的大活动,于是引起了很多“丑陋的中国人”的嫉恨。就像音乐界的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一样,生前尽管如此的成功,如此的支持慈善,但还是被“漂白皮肤、背叛种族”的谎言折磨。让所以歌迷和有良知的音乐人欣慰的,也许只有MJ死后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肯定了,尽管这样的肯定已经太迟。再次对所有默默支持秋雨老师的人说,不要怀疑你们的选择,不要动摇你们的信仰。我们永远在一起。
  •   读余秋雨的《问学》,讲到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时,不自然的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惑和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说得出的也不是永恒的名。

    “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人们讲仁义的前提是大道不存,否则“仁义”就是毫无意义的;当智慧过度时,就有虚假和欺骗出现;当家庭不和时,才会有”孝慈”的概念;当国家混乱时,才会有“忠臣”的概念。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崇尚自然,容不得造作。老子的学说看似怪诞,难以理解,细想过后,有种神秘下的深刻,迷惑后的恍然。以此理论,人们心向往的往往是自己所缺乏的。因为贫穷,所以渴望富裕;因为混乱,所以渴望和谐;那么,现在的社会,大力弘扬英雄主义,正是这种英雄情怀在日渐淡去;过于强调廉洁,正是目前的政体腐败丛生。所以当我们大肆宣扬的时候,或许就是某种精神,某种文化的缺失之时吧。。。。。。

    相对于孔子,老子的思想更加难以理解,也难以达到那个境界,他追求自然,追求“无为而治”,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理论,但是在现实社会,有些思想似乎很难有立足的空间。像我们常常讲的加大宣传,挖掘典型等等不是一种刻意的做法吗?所以,像余秋雨老师说的,这需要在一种“理论假设”前提下,设想着在人们自然人性都十分健康自足的情况下,一切过分的管理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但事实的基础已经不是这样,因此适度的管理就成了必须。否则,设想中的“自然”会被暴虐和混乱所吞没。

    所以也引发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被大家奉为经典的理论,学识,哪些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和朋友的聊天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拿来主义”。朋友说:“我心中没有任何偶像,也不曾崇拜任何人,我只是崇尚他们那种向坎坷命运抗争的精神,我只是利用他们,利用他们的精神,利用他们的知识来充实和完善自己。”

    毕竟我们不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我们也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专家,我们只是立足于各个领域的芸芸众生,对于这些哲人的思想,或许我们真的要实行“拿来主义”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
  •   余秋雨五年来唯一新作,创制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从“学
  •   有人说余秋雨不能称为大师。但我要说的是余秋雨绝对是位大师级作者。我记得我读高一时,那是94年吧,在新华书店看到他的《文化苦旅》,才翻了一页就深深被吸引,毫不犹豫买了下来,当时书价是16元。我当时家里比较穷,我读高中,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就是十来元。我可是花了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啊。但我毫不后悔。直到现在我认为很值。之后,我就深深迷上了余秋雨的书,之后的《山居笔记》,可惜买了一个盗版的,就是余秋雨说的那个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说实话当时那本书印刷精美,编排很好,基本上没什么错字,我还真以为是正版,花了20多元买的。直到后来真正的正版出来,才知道买了一个盗版。在之后,他的霜冷长河,借我一生,出走十五年,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我都买了,且一一拜读。而且我还买了一些评论余秋雨的书籍。现在我又买了《问学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点评本》,正在一一拜读。
  •   秋雨老师的文化散文是我最喜欢的读物,不但长知识,长见识,更让我体会到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秋雨老师以文化视角出发,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平易的语言描述,和时下流行的戏说历史风格迥异,凸显了儒雅,倍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
    文人有着诡异的人生经历,只有在贬黜之后才激发出文学才情,流传千古,从屈原到李白再到苏轼无不都是如此,但是这些文化人实为中国文化亮丽的瑰宝创造者。
    秋雨老师,当代文人之楷模。
    如有机缘,若能不嫌弃本人的粗陋,真心希望能跟随学习。
  •   书送过来了,从头开始看,刚看了几页,便有点看不下去了,便仍在了一边,我自己都觉得奇怪,每次余秋雨的书我都是一气看完,这么这本就看了开头一点就看不下去了呢?
    后来把书拿在手上,随手翻饭,发觉还是能看下去的,除非,不去看书中的“北大”学生的那些段落。


    因为这本书是源于电视节目,有一些北大学生会在节目过程中提问或是抒发一些感想,这个节目因为我家没发收看凤凰卫视,所以只是偶然看过那么1、2集而已。这些学生的话对于节目是必须的,但对于这本书,对于我这个读者而言,这些学生的话就完全是多余的。我感觉,完全是个人感觉,这些学生的发言是一种“打断”,一种“破坏”,一种“苍白”,一种“空洞”。读书需要一种“势”,一种从头到尾的势,就好像一直在听一个人讲故事,讲课一样,但是突然有一群不相关的人突然插进话来,问一些问题,问的问题很白痴,说的话也是故作深沉,不是有感而发,只是为问而问,就会打断这个故事,打断这堂课,好听的故事也会变得没发听下去,这群不相关的人就是那群学生。假设,他们的感想或者问题能作为余秋雨的一个注脚,一个补充,倒也还可以,但是从他们的话里,只能看出无知和苍白,很明显的节目前几天去google或者百度上看了看,然后就跑来提问了。举个例子,讲到诸子百家的时候,完完本本去读过老庄,读过墨子、韩非子的人,去理解过,去思考过,去感受过的人,提的问题绝对不会那么表面化和娱乐化和引用术语的故作深沉。


    于是我又重新拿起书,看的时候,对北大学生的内容完全无视,要不是我不想破坏书的精美,我会用黑笔把那些内容全部涂掉。

    这样,我便可以舒服的享受余秋雨先生提供的精神食粮了。

    我建议你也这样读这本书。
  •   这本书最初是同事推荐的。买回后,最初的感受是来自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体验。的确,从授课方式看,这样的师生交流是每一位做教师的向往,教学相长,太好了。其次,是敬佩余秋雨先生对中国以及西方文化纵横捭阖的把握。其三,想对中外文化加以了解和学习,这也不失为一本好书,因为书中提供了许多文化的线索。第四,这是一本适合各阶层、多年龄段阅读的好书。现在我上六年级的女儿正在看。问她,喜欢吗?她说,喜欢。能看懂吗?能。
  •   曾经在某处,或者甚至就是在余秋雨的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一般人很少有谈论人生、文化的,只有那些在学校中刻意要写出好文章的学生,或者那些年已耄耋的老者会偶尔对此评论一二。当时感触很深,这样的话题太大,有些时候甚至显得有些虚无,实际生活中或许的确没有多谈的必要。不过仍然,每每看到讨论这些的文章或书,总能让人精神为之一震,或自豪,或担忧,但总是能够引发沉思,这本《问学》就是这样一本书,给烦扰的日常生活之余多带来一些令人思考的东西。
  •   展示余秋雨先生的宏大学术视野,一部散文式的中国文化通史。
  •   一直很喜欢秋雨老师,他的思想理念一直为我所钦佩,他对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的选择也证明了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化人,为秋雨老师这样纯粹的文化人喝彩!希望中国当代能多更多这样的大师!
  •   余秋雨与北大学生互动,老师教的好,学生问的好学的好,如涓涓流水,娓娓道来。可能于老师的观点可能我不能完全同意,但是于老师的那种从容、博学的精神确实让我肃然起敬,不愧为文化学者。
  •   很早就看完这本书了,一直忘了写评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很欣赏余老师与北大学生的这种沟通方式。帮助我们把整个中国文明给勾了一条线出来。此书问学,我觉得重点是在问,就像是一把钥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式,去问,,,我们已经都丢掉了许多老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东西了,看完此书,推荐大家看看“认得几个字”,你会发现,原来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有许许多多的字,我们都还不认识呢。。。
  •   余秋雨先生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   很高兴,看到这本书.可惜没看到电视转播内容.

    每人的思路,才思以及我们可以体会余秋雨文章的思想方向.

    难得见到余秋雨对于中国文学历史的串烧.似乎很多的话题因为课时的原因而嘎然而止,有些可惜.对于,这样的思路我们需要有严谨研读历史的态度来深思.我们的文化传承需要我们思考下去,否则就会和京剧最近的演化历程相近.

    认真读,细体会.值得再读.
  •   跟着余秋雨老师了解中国文化,有不同的感觉。
  •   一直比较喜欢余秋雨的文字,且不管舆论媒体如何评价其为人,就纯粹文字和国学修养而言,还是很令人钦佩的。这本书以互动交谈的方式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品评,读起来并不艰涩,个人决得获益良多。
  •   我是一个正在备战2015翻译硕士考研的战士 今天刚刚拿到书 还没读 不过听师哥师姐说起考MTI的汉语文化与百科知识 会从余秋雨老师的这本书出题 所以特意买来看看 看过以后有心得再来补充追评 ~
  •   这本书用学生问题进行讲课的形式非常独到,余秋雨的观点客观中肯,没有政治气息,完全是循着文人的视角来客观的评价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此书后收益颇多.
  •   出乎我的意料 余秋雨是我在当代算是最喜欢的作家了 带我们走进中国文化 甚至是世界文化 感受文化的魅力 甚至有对文化产生怜悯之情
  •   余秋雨先生,已平淡的语言和学生们的直接对话,显示了作为一个文化大师特有的深邃。值得一读。
  •   读余秋雨的书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好途径。深入浅出,学识渊博。
  •   中华文化的细致脉络,余秋雨老师的经典阐述,精辟绝妙的课堂教学,令人目不暇接,深受感染,夜幕降临,于安静的小室内点一盏灯,周围响起轻轻的音乐,摊开这本书,独自一人静静地享受着文化的洗礼,感受灵魂的涤荡!好书
  •   余秋雨是个有学问的人,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
  •   秋雨老师带我们走过中华文化之峰,受益匪浅。
  •   一如既往的中国文化,一如既往娓娓道来,喜欢余秋雨的不能错过。
  •   余秋雨真的是大师,他是第一个在书里写文化不会让我感到枯燥的人,每次看都热泪盈眶
  •   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用散文的形式谈文化,读起来很休闲。一部中国文化通史,读起来那么轻松,记得小学的时候读华罗庚教授的“从孙子的神机妙算谈起”,把一个很复杂的数学问题,讲的妙趣横生,今天读“问学”好像也有这样的感觉。商周的甲骨文献,先秦诸子,魏晋人物,唐诗宋词,元明杂曲,直至清朝的小说。涵盖了几乎整个中国的文化的发展历史。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历史背景创造了文化,还是文化背景生成了历史。还有就是,中国的文化从先秦以来有没有发展?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创造的中国文化是不是以后就是表现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陶渊明的诗里,王羲之的书法中,李杜的诗歌里,苏东坡的词里,汤显祖的牡丹亭里,还有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里,甚至是鲁迅的杂文里?每个时代文学形式不同,这种形式是不是就是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还是每个时代所表现的文化内涵,还是和先秦差不多?
  •   一些人够博学却不够深刻,余秋雨即博学又深刻,只不过与那些浅显的学生讨论也实在有点委屈余老师了,学生们或许踏上社会再历练一翻才有资格与余老师论道。

    国学与国人,哪个重要,似乎分不出来,国学滋养国人,国人体现着国学,所以国学不仅仅藏在经典当中,还藏在国人的血液当中。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洗牌,内地国学似乎衰于台湾,承载国学的大师们一个个被毁于文化大革命,渐渐地内地的大师似乎没有台湾的大师足够“大”。

    但事实证明,内地的国人的血液里承载的国学足够大。经济上取得的瞩目成就大家都看得见,军事上力量使世界上任何国家不敢小觑。纵然有诸多不满意的问题,但凭这两点就证明国人内里是足够大的,有“大”的血液在流淌,有“大”的志向被逐渐实现,这些并不需要凭几名大师来完成,只凭血液里的“大”足矣。由此可见,“正宗”在哪里!
  •   一直喜欢余秋雨的文字。《问学》是偶然在某网站上看了电子书,风格依旧,思想依旧。不过还是喜欢纸张的质感,所幸,这本书印刷质量很好,纸张不错,捧在手里心情会很愉悦。
  •   一种全新的方式解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读完以后受益匪浅很庆幸文化届还有这样一位大师,引导我们这些迷茫的青年深入文化的海洋,而不是停留在其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余秋雨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与北大学生就撞击出更大的创意。分段分节的方法,给读者思考的时间,再看下去就能知道自己与作者、北大生的差距。
    史观涵盖中外,像“轴心时代”就是个传神的历史观点,其形成原因书中各有说法,不仅对历史学习很有帮助,也具有哲理性。
  •   很不错,值得一读,余秋雨五年来唯一新作
  •   一直都很余秋雨先生的书,很不错,可以了解许多知识
  •   很早之前就喜欢读余秋雨的东西,余秋雨的文字里面总是充斥着生活的味道。平平淡淡中有很多的惊奇。刚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欣喜若狂,里面问答的方式让我能够深刻地理解到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真的很好!
  •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老师的书,很长时间没读到他的新作了,又可以一饱眼福了,很期待!
  •   我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余秋雨,我只觉得他的文笔好,写的东西我爱看,有收获,就够了.

    这是一本典型的余秋雨式的历史散文,文字精美,观点独到而深入,容易理解,便于阅读,形象生动,


    收获很多.

    强烈推荐.
  •   恩恩,当当发货很快。质量也很好。《问学》不愧为余秋雨大师的作品,很值得研读。
  •   在浩瀚书海中,一个、二个、无数个亮点,该去看看哪个?如何捕捉亮光中的意境,秋雨先生在与学生的互动之中,提纲切要,如路标。最喜欢论及宋代的那及篇。
  •   这几天在看余秋雨的《问学》,蛮好的一本书。说这本书好,不是说内容解释了什么,把什么东西说清楚了。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本书好就好在没有把什么说清楚,却把我们思索的锁打开了。嗯,这本书相当一把钥匙。
  •   五年来余秋雨唯一新作,必须收藏
  •   从记忆深处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近距离的感知文化的魅力,体验什么叫文化人格。当甲骨文的出现就注定了中华文字的五千年文明,就象血液一样贯穿整个中华大地,让人们感到骄傲与自豪。它却默默的在地下深埋了几千年,直到近代在药店被发现它千年的光辉才重见天日。作为中华儿女因它而骄傲。因为它才有了诸子百家,才有了稷下学宫。才有了今天让世界共同礼拜的孔子,才有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余秋雨先生学识渊博,学生提问深刻,不论年轻人还是年龄大的人,都值得一读。
  •   这已经是第二次买余秋雨的问学了,很赞
  •   还没看,但是看秋雨老师的书总能学到很多,书本质量很好。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比较值得信赖,书的质量很不错。因为书中余秋雨和北大学子讨论的一些课题我非常感兴趣,就买下来了。慢慢看,相信会有收获。
  •   秋雨先生的课可谓是每每让人反思,特别是那拍案叫绝的一刻,让你回味无穷。这一次花费真值。
  •   余秋雨先生的书一直都是精品,就是400客服服务太差
  •   余秋雨的还用问?
  •   老师推荐的,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
  •   我老父亲说是好书,说秋雨先生是大师
  •   秋雨老师不愧为大师
  •   作秀的不是余秋雨,是损他的那些人,他们学不会如何把自己的见解表达的清晰可观的,可悲!
  •   轻松的问答中领会中国文化、文明
  •   余秋雨就是余秋雨 给我了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 书的质量很好 拿在手里看也很舒服 排版也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   余秋雨先生的书是我所喜欢的,基本上都买了
  •   很欣赏余秋雨的才华,他入木三分的深刻和大悲大悯的胸怀,北大学子的机敏,可爱也在书中让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   前些年读过余秋雨的好多本书,喜欢他文字里厚重的感觉。前些日子听朋友说起他的这本书,评价很不错。买来看看,重温余秋雨。
  •   挺不错的,余秋雨的书挺喜欢的,挺很厚一本,看了也挺长知识的。
  •   一直挺喜欢余秋雨的文章,家里有好几本了,这本也不错
  •   余秋雨的作品都不错
  •   真正從最真最辯證的角度帶你了解中國古文學的精髓,因為有北大學生的對話,使得全篇不會顯得只有單調的作者一人的見解,反而反映出各種思考的角度與觀點,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地方!不僅了解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更啟發了讀者不同角度的思考,這是中國廣泛文人及學者缺少的。
  •   记得高三的时候必须为了作文而看一些东西背一些东西。而余秋雨的这本书嘛,不仅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还可以当消遣来看,看过之后心里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记。记得第一次看他的书是行者无疆,那时候就觉得怎么会有人把趣味和思想兼具呢!!!!!绝对的文学巨匠
  •   书内容格式以历史顺序为纵轴,边走边看,边看边说,以大家讨论的方式把中华文明史快速浏览了一遍,喜欢书的内容,也喜欢此书的叙述方式,如果每个历史书都能够像这样一样,我想国人的历史文化观念会全面提升一个台阶!美中不足是,有些自己很感兴趣的历史世界都一笔代过,还得日后慢慢来品读了!
  •   很喜欢余秋雨的文字。像以往一样,看到他的新书非常开心。
  •   真不错,还买到一本余秋雨的签名书。
  •   很习惯余秋雨的书,不错
  •   虽然不是非常喜欢余秋雨的书,但是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史实还是让人涨了不少姿势!
  •   很好的一本书。要是买了余秋雨的另一本《...四十七堂课》就不要买这本了,内容有重复,后一本比前一本更详细。
  •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但是不喜欢他的两部自传性的书~
  •   余老师的书,不用说,文化内涵丰富,而且与北大学子之间思想的碰撞,真的是一点都不枯燥
  •   秋雨的书,不看都知道很好,肯定的
  •   正版的是必须的,虽然不喜欢余秋雨的人。但是还是,买了、看看有什么新意没有。
  •   喜欢余秋雨,散文的魅力!
  •   一直都在看余先生的书,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品味这文化的气息
  •   一直比较喜欢余秋雨的书,这本也没有让我失望,赞
  •   一直都很喜欢余秋雨的书,曾经在书店买过一本送朋友,后来终于忍不住又买了这本自己读
  •   一种对话式的启迪,引导式的教学,让人向往,北大是个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学子理!
  •   另一个余秋雨,值得一读。
  •   与北大学生谈文化。跟着走,发觉这本书的写法非常有意思。师生对话式,启发式,学生大量阅读式,适合闲来静读。
  •   欢迎大家买余秋雨的书,写得好
  •   老公最爱余秋雨,拿来送给他,自己也顺便看看
  •   不管多争议,欣赏秋雨!
  •   搜有余秋雨的书都那么好。任何一本都值得收藏。
  •   秋雨的好书
  •   非常好的书,带领我们领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从朋友那看到这本书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值得拥有和收藏。
  •   自从我看了他写的《文化苦旅》之后,我就喜欢上了他写的这类文化特色很突出的著作。这本对答式的笔体很新颖独到。
  •   余秋雨的书非常的好,而且性价比也很高
  •   喜欢看余秋雨的书,涨见识。
  •   余秋雨老先生永远是那么经典!
  •   买了很多书,还没来得及看呢,但是余秋雨的书,应该会好看的。
  •   喜欢余秋雨的书,充满睿智,受益匪浅
  •   帮同学买的,他很喜欢余秋雨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