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审评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木树  页数:4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乌龙茶创制、分类和名优茶品质特征;评茶基本知识,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茶叶色、香、味、形的本质和形成乌龙茶品质的因素;阐述了乌龙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茶叶品质的描述、结果计算判定和品质判定的审核;介绍了茶叶产品审评的新技术、新方法;最后介绍了茶叶质量检验技术。本书可作为茶叶专业的教材和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收购、营销、科研部门工作者学习的资料,也可作为评茶员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张木树,福建省安溪人,197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高级讲师,高级茶叶加工技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高级茶艺技师。历任茶叶教研室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主任、站长。现为中国茶叶学会会员,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理事、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评茶师、茶艺师和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专家、高级考评员。
  作者长期从事茶叶科技教育、茶叶审评研究和技能开发工作。著有《铁观音加工技术》、《茶艺师》等书,发表了《安溪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乌龙茶香气和品质审评的探讨》、《不同生态乌龙茶品质审评》、《鉴定茶叶首重风韵》等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业绩传略载人《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世纪英才荟萃》、《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辞书。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乌龙茶概述
 第一节 乌龙茶创制
 第二节 乌龙茶分类
 第三节 乌龙茶名优产品
第二章 评茶基本知识
第一节 评茶设备
第二节 扦样
第三节 评茶用水
第四节 茶叶冲泡
第五节 评茶程序
算三章 乌龙茶色香味
第一节 鲜叶化学成分
第二节 茶叶色香味
第三节 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因素
筹四章 乌龙茶感官审评
第一节 毛茶审评
 第二节 精茶审评
 第三节 品评茶叶首重风韵
 第四节 绿色茶叶鉴别
第五章 茶叶品质描述
 第一节 评茶术语
 第二节 茶叶品质评分
 第三节 茶叶品质描述
第六章 茶叶品质判定
 第一节 茶叶产品标准
 第二节 茶叶品质判定
 第三节 茶叶品质判定的审核
第七章 茶叶审评新技术
第一节 茶叶产品审评方法
第二节 茶叶审评新技术
第八章 茶叶检验
第一节 茶叶检验标准
第二节 茶叶理化检验
第三节 农药残留量测定
第四节 铅和铜含量测定
第五节 茶叶特殊检验
第六节 茶叶包装检验
第七节 茶叶衡量检验
附录一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附录二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附录三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附录四 茶叶理化实验室安全知识
附录五 中国十大名茶
附录六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附录七 计量单位换算表
附录八 中国出口成品茶商品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乌龙茶审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我接触茶,算是从乌龙开始,当时读大学时,买到一本《福建乌龙茶》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次接触到茶的理论。算来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开始做茶也多年,对于乌龙茶的评审,这书算是一个权威了。跟大家推荐推荐,虽然我们不是评委,但学点评审的规则,还是需要的。
  •   对于理解乌龙茶很有价值
  •   很好的书,比一般的书分析的都透彻
  •   这本书内容丰富,是一本好书!
  •   不太喜欢沒有精致图片
  •   内容比较深,还要多看看看。有少许内容是过时的,予以更新就好了。
  •   内容丰富、翔实,很实用。
  •   可以说是目前同类书籍中最好的。希望有人能来推翻我的观点,因为作为读者来说,追求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一本很专业的乌龙茶品评书,对于闽南茶文化的理解帮助很大
  •   专业,不过感觉回到了学生时代
  •   感觉像教材,但有很笼统。缺乏生动的介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