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教中学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华东师大  作者:方帆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在美国加州林肯高中执教多年,对中国大陆基础教育状况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本书汇集了作者在林肯高中的教学经历、课堂实录,以及他对中美教育的深入思考,系列文章曾在K12教育网上连载,引发许多教师陷入沉思中。

作者简介

方帆,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现任美国加州旧金山公立林肯高中双语系主任,担任该校中国语文课和高中生物课教师。曾任加州教育厅“中小学生中文课外阅读书目”编审委员, 并主编旧金山校区的高中中国语文课程和课本。2001年获“加州最卓越教师奖”。

书籍目录

第一辑:遭遇美国学生 我在美国教高中 我与小留学生 作弊的故事 美国考场趣闻 美国有高考吗 活在考试地狱中的美国学生 毕业生恶作剧 毕业舞会的难题第二辑:遭遇美国老师 开学了 美国的教师培训 “开会啦!” “我的老师不教书!”  ——漫谈美国的教师评价 漫谈加州教师的待遇和评价 美国的公立中小学老师为什么不爱看教学杂志 系主任的一天第三辑:遭遇美国家长 拥有巨大权力的家长第四辑:我在美国的课堂实录 中国语文课堂实录:我在美国教《荔枝蜜》 我在美国教鲁迅的小说单元 我们的期末考试试题 我在美国教中文作文 生物课堂实录:我在美国教《新陈代谢和酶》 “挑战式”教学设计:以文具为主题的挑战式学习第五辑:遭遇美国式的教育 蒙尘的教室电脑 美国高中的生物课程设置 美国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与国内的难度比较 美国加州旧金山公立学校的中国语文教学标准 从高中语文阅读的课程标准,看中美课程标准的异同 美国老师如何教作文 美国的母语教学 英语母语教育中的阅读技巧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沦为错误教育理论牺牲品的美国数学教育 美国“新”教育的泡沫 从一所美国的普通高中看学分制 美国公立高中的“重点学校” 美国高中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加州当公立学校教师 游戏与文化第六辑:中美教育的对话 不应该取消重点中学 从双语教育的迷思看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 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挑战 我看中学生恋爱 美国学校的体育教育 美国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 美国教育如何处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问题的症结在于人口

章节摘录

   那年,我知道学校开暑期班,便报名当暑期班老师。   暑期学校我不是第一次教,我知道来上暑期班的基本是平时上课不及格,暑期来补课补学分的学生,当然就没有什么好学生。不过,惟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因为暑期班的学生基本是自愿来上课的,不像平时,13年义务教育,不想读书的孩子也得被政府强迫上学。   暑期学校开学之前,照例有两天是学生注册。收到暑期学校录取通知的学生,一早就得在学校餐厅门口排队,校长在门口每次放进来10个人,这些人根据自己要读什么科目,就到教那个科目的老师的摊位前面,签名登记。每一个班35个学位,当学位都被登记完以后,科任老师就会把“名额已满”的牌子亮出来,学生就只好选另外一科了。   我一边为学生登记,一边观察我的未来学生们:平时,林肯高中的学生是亚洲人,特别是华裔占多数,但是,暑期班却是黑人和拉丁裔人占多数了,因为平时不读书,不及格的基本是他们,另外,也有不少越南裔的学生。看样子,来登记的学生没有“超人”,大概不会在上课的时候发难什么的。   暑期班的上课时间跟平时不同:每天只上两节课。早上八点到十点半是第一节,然后学生休息十分钟,到另外一个教室上第二节课,一点十分放学。每节课的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平时我们每节课才52分钟,因此,我们不可以用平时上课的方式来上这暑期班的长课的,相信这也是很多高中老师都不愿意教暑期班的一个原因。另外,上面规定暑期班的课程不可以使用跟平时一样的课本,只能用其他材料教这门课的内容。这样,便强迫教暑期班的老师自己要编一套跟平时的课程目标和要求一致,却不可以跟平时的课本内容相同的教材。这才是老师们不愿意教暑期班的最大原因。不过,对于我来说,因为我是受过小学教学法训练的,教长时间的大课没有问题;而且,编有趣的教材是我的爱好,因此,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要学生不捣蛋。   我教的是高中生物。校区统一的课本不可以用,这当然难不倒我,因为达到同样教学目的的课本,出自不同出版社的,我的手头就有三四本,我选了一本刚好能在暑期学校这六个星期学完的,信心满满地就上班了。   刚走出电梯,就发现我的课室门口挤满了人。糟糕,第一天就打架?   我赶快走过去,原来不是打架,而是人都坐满了,也站满了,没有地方坐和站的只好站到课室外面。等等!我只注册了35个人啊,怎么现在有50多出现在我的班里面?谁开的玩笑?!   校长满头大汗地从课室的人堆里面挤了出来,苦笑着对我说:“方先生,不好意思,因为很多学生都不及格,而今年我们暑期学校只有你一个老师教科学,所以只好安排给你了,总不能把学化学的同学安排到英语课或者历史课吧?”   我有点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或者校长不是在说英文,而是外星语。“老大,有没有搞错?我只教生物,你把这些个笨头笨脑、傻头傻脑、无法无天的家伙全塞给我,我究竟教什么?他们的成绩单上面是生物,还是化学,还是物理,还是海洋科学?”   “辛苦了辛苦了,克服克服困难吧,算我求你了……你现在有学生物、化学、物理、海洋科学、生理学、地质学、生物技术的学生,他们都是上学年没有及格的,很多是明年毕业,等着要这个学分啊,你不教他们,难道眼看着他们不及格吗?这样吧,你有什么要求,我尽力支持你!”   我几乎被他气乐了,心想,这是美国吗?这就是美国教育?   “校长,我没有要求,我一定能教好这个班的!”   校长跟我握了五分钟的手。   受过所谓“世界最先进的教学法”(上教师执照课程第一天我们教授说的)训练的我,岂能被这个新状况难倒?而且,55个学生,嗯,对于美国老师来说是多了点,但是,我想起当年自己在中国读高中的时候,一个班好像有60个人,老师还不是一样教?不可以让老美看低咱们老中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在美国教中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2条)

 
 

  •   几年前,偶然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题目,内容,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手不释卷。无论是老叶的敬业,还是他的经历,都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当老师?当个什么样的老师?美国中学的真实生活什么样?双语老师怎么当?(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我们这个城市响当当的双语学校,孩子来上学,不能说比登天还难,但也足足能八父母一张皮。可双语教学怎么看都让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看完后,热心的我逢人就夸这本书妙不可言。可是,一共只藏了两本的图书馆里,再也不见了他的踪影。当我从浩如烟海的网上搜寻时,也失望连连。
    去年,我终于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遇见了一本,就迫不及待地据为己有,还告诉图书馆的老师,如果给我买不着,这本就坚决不还了。
    上周,因为要找一本书,无意中在连接中发现了他!!!!
    老叶,他的风格很像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能在繁琐的工作中理出一条“头绪”,实用,可操作。作文、生物、物理、化学。。。啊!我这样愚笨的人用十年、二十年也摸不着门的事,人家居然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看看吧!也许老叶也会成为你的朋友。
  •   有很多介绍美国教育的书,但都是国内一些匆匆路过者,呆上几个月后的感受,远不如本书中作者的笔下真实。美国基础教育同样有利有弊,学生同样也有压力,当然,不好学者哪儿都有。但美国高中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在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上,确有独到之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孩子准备考美国的大学,希望能上个好的学校,买回家做参考用,希望能有所帮助!书是高中老师推荐的
  •   以前总是觉得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就是好,让孩子不辛苦又能发挥创造力,看样子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学校也相差很大,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一个真实的美国中学教育,看来有好学校还要有好老师,这跟中国是一样的。作者写得很细致,我刚刚看到“我在美国教《荔枝蜜》”一节,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真是不错,本来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是培养了孩子更加全面的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并能归纳总结,还能通过互相交流,彼此提高。
    真是不错的一本书,不是搞教育的,也可以开阔眼界,非常好!
  •   非常好的一本书,能够很客观地了解美国中学教育,看后有所感有所悟。中学语文教师不可不读。
  •   作者从亲身经历出发,对他在美国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所见所想进行阐述。家长读者能清晰地体会到真正的美国教育是如何的,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的孩子。学生读者能感受到, 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好在哪里,最后帮助我们调整好心态,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   作者语言生动,讲了林肯中学很多中国留学生的不堪,并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好些问题。而且可以看得出来作者是一位非常的好的老师。
  •   我们眼中的美国中学和美国中学老师眼里的中学生,关键是中国人写的,比较了大量中国和美国学生的区别,教育理念和环境,发现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家庭。
  •   作者具有两国文化教育背景,了解两国不同的国情和差异,从他的角度来看,在美国很多的老师上课都可以不用教学生的,那些在国内的家长应该好好看看,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素质,来考虑是否真的值得把孩子独自放在国外去的,不要盲目行动。作者文笔不错,写得也很有意思,美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在他们从小就开始培养了的,创造力随处可见,这个是我国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   希望作者再出一本反映美国教育现状的新书
  •   挺不错,可以从中了解美国的教育状况,从中对比我们的教育。
  •   从一个美国中学老师的视角来写美国教育,和平时看到的从学生角度及学者研究角度的书有所不同,值得一读.写得也很有趣.
  •   其实这本书并没有讲多少教育方法,比较详细地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   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再看看本书,原来我们推崇的素质教育竟然是美国的垃圾教育。为什么我们在拿来的时候总是戏其糟粕,去其精华
  •   据友人推荐,本书可让我们看到美国中学现状。别以为美国学生学习很轻松!
  •   是我们正确认识美国教育的窗口,美国的学生也很苦。
  •   写得很真实,仿佛真的看到美国中学生活了一样,很好~
  •   震撼!惭愧!学习!改进!争取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所革新!
  •   这个超级值得教师读
  •   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另一个世界的窗子,开阔了我们的眼界,非常值得现在的教育工作者看一看。
  •   内容很好,看后很值得去思考.
  •   单位停电,拿出这本书看,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对这位老师真的很欣赏,佩服!
  •   看了这本书觉得心理平衡多了,老师到哪都难做的也很受启发,原来教书的方法还有这么多~~~~~~~~
  •   来货快,好书
  •   大开眼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我看到了美国教育比较真实的一面,至少是给那些大力鼓吹西方教育万能、中国教育完全失败者一面镜子。虽然中国的教育弊端重重,但照搬西方的也未必就能行。
  •   觉得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带给我们美国教育的现状,有些教育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有意思的书!
  •   虽然还没读完 但是觉得这本书的角度很特别 它不同于国内的书籍 因为它是在外国教中学 教学模式等方面肯定不同 所以值得一看
  •   通过本书了解了外国的一些教学模式和风格,特别对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非常不错,开阔了眼界,看完很久了,有好些片段都还记得。
  •   增长了见识,也引起了许多的思考,特别是儿童学习软件那一部分。
  •   读来很有收获,对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   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不同国度对教育的认知,或许对我们的教育体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然我们不会全盘照收,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真正的减轻学生的负担。
  •   除了文化差异,还有理念。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反思,更要改过啊!
  •   语言诙谐生动,了解到很多国外的信息。
  •   值得家长和老师看
  •   有些部分挺有趣,有些挺无聊。随便看看吧。
  •   还是挺有意思的。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西方。
  •   虽然有心里准备,但是才看了几个章节就被震撼了。文化的不同真是导致差异大啊!!
  •   从中国教师在美国教学的方式角度看还可以,里面有很多教学感悟甚至教案,对学生及社会环境的描写不多.
  •   书很旧,感觉像是积压了很久似的。
  •   很好··值得一看
  •   内容还不错,只是觉得文字有点罗嗦,看的有点累
  •   实在是不好看,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泛泛而谈,内容杂乱,没有深度,很乏味,远没有我同时买的<零距离美国课堂>好,真不知那么多好评从何而来?难道有托?
  •   太偏激了,美国的教育没有那么差。
  •   配送速度还好,但打开包装后发现商品整洁度很差,一个字:脏。
  •   在网上买了不少书,第一次买到旧的,强烈 要求换新的。
  •   怎么在配货的时候不好好检查呢,这么烂的书居然配给人家
  •      这本书里有很多爆笑的故事,让我觉得很好玩。
       作者在美国教一所公立中学教生物和中文,因为欧洲的老师刚开使是奴隶或者女性做的活,所以中小学老师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没有像在中国那么高,只是工资还是可以吧。
       由于公立学校不能拒绝某人不来报到,所以学生质量良莠不齐,这就证明了重点学校的必要性。如果公立学校没有重点,一个学校什么人都有,那么老师就会跑私立,有钱人也就跑私立去了。这样就更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了。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关于药家鑫的学术讨论会,其实开得像茶会一样。大家都说现在的高材生问题怎么这么多,好像只是教育的问题一样,其实说到底还不是社会问题吗?
       思维问题~
      
  •     1. 自由的学习平台。教育是艺术,松紧有度的平衡点不易把握。自由有自由的问题,因为不是每个学生和老师都会自觉,自由的地方总会有混日子的人。把这样一个不易评估教学质量的自由环境放在中国,可能制造混乱,可能制造腐败。
      
      2. 校委会。美国中小学里,家长和学校之间有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不同于中国,此平台可绝非虚设,因为校委会能决定教育预算,这从机制上保证了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时至高无上的权力,公众集体监督及参与也从机制上杜绝了教育经费使用方面的财务腐败。家长的积极参与,还有利于学校与时俱进,避免其成为封闭体系而与社会脱节。
      
      3. “研究性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看上去很美,然而不具备前提的这类学习,可能成为闹剧。3个前提:坚实的基础和技能,教师的专门训练,学术自由须得到尊重(没有“标准答案")且具备充分的研究资料。
      
      4. ”挑战式教学” 。挑战项目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通常接近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分几个不同团队各有侧重、综合多种技能和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包括真刀真枪的社会实践和调查。好处:学科间并非彼此割裂,创造了团队合作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学习跟社会结合。中国教育最缺乏这点。
      
      5. 作文。授课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对一篇文章进行充分且多元的脑力激荡,在中国的政治及人文环境下不敢奢望(联想起范跑跑)。但历史和文学配在一起,重视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其所处时代,了解任何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以及学生自己根据评估标准相互评估作文,这些国内应该是能借鉴过来的。美国课堂上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的剖析竟然比中国课堂上深刻多了,委实是国人的悲哀。
      
      6. 母语教学。非常严格的母语教学训练体系,辅以大量广泛的阅读,及对自我表达训练的重视。每一步都有“拿起来就能用”的标准,可操作可测量,教学不会流于盲目。语言教学的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口头报告、协作等。国内的母语教学,路似乎走得有些偏呢。
      
      7. 双语教学。沉浸式,原则为“语言分离,双语并重”,非常赞同。国内有些外国语小学开设“英数”课,是此原则下的尝试。看看书中所附旧金山的中文教学标准,比国内的高呢!不禁佩服美国对语言学习规律的把握,科学、系统和连贯的语言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可操作的标准下一步步成为具有坚实文字基础和交流能力的人才。不像中国的学子们,还在与无聊生字默写、标准答案抗争,在曲折的学习道路上苦苦摸索。
      
      8. 数学。原来,在美国,新数学派和传统派的争论是很激烈的。目前美国已对新数学派的教学质量深刻反思。其实,两派教学理念的确不同,但关键是凡事不可走极端。过犹不及。
      
      9. 体育。高中每天一节体育课,大量的学校运动队。每个人都可参加运动队,而无需参加选拔,参加者均可得到正规训练。中国的孩子就望尘莫及吧,能睡够觉就不错了。
      
      10. 生物。非常受重视。比国内更深度、更广,课时多很多。
      
      11. 课程难度比较。语言一直要求比国内高。其他科目,小学美国更浅,是一个老师跨科目教学,有利于孩子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高中,美国的课设置更广更细,例如科学是分科的,跟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差不多。要想上好大学,美国的高中是非常非常累的,这点是与高燕定的书中所述一致的。
      
      12. 科学与宗教。科学与宗教所涵盖范畴有所不同,因此,在美国,教育贯彻的原则是“科学与宗教分离”。这个几乎
       全民信教的国家,科学最发达。而无神论的中国呢?
      
      13. 学分制。与中国生产千篇一律同一规格产品的分班制相比,美国的学分制生产出来的教育产品是个性和多样的,因为它予以学生更多的选择。学生象顾客,课程象超市商品,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同时,学分制与美国高校招生相配合,使得招生选拔的人才也是多元的,而不象国内只使用高考一种选拔方法来选拔单一标准的人才。
      
      14. 学生管理。由于是学分制,没有班级。多元管理层次:训导主任、学生顾问、家房老师、学生会、学生内阁。相比单一权威(班主任)的班级制,这个多层次的管理系统与未来学生要进入的社会是更接近的。
      
      15. 中国基础教育的症结在于人口。 人多产生竞争,竞争导致越来越极端的选拔方式。想抵制?生存第一!
  •   症结不对,其实还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是人口的多寡。人口再多,香港、新加坡,日本的人口密度绝对不比内地差。国内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经济条件的差异也是触目惊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期待引进或者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只有先从思维模式的改变做起,知道我们要培养的下一代是独立、完整的个体。
  •   确实不同国家的资源和环境条件需要确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每个孩子必须有符合自己个性的不同发展,而不是要求他们进入同一个模子里去刻画。
    另外,一个社会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是很难改变的,而这个价值观又正是影响我们这个教育体系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   现在的中国人才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适应社会,导致畸形发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