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古典教育传统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铁芳 编  页数:17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朴实而细密的言说,展现当下中国教育问题的央在人文机理,汇集不同领域的学者、广大教师以及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士对各自所经验的教育问题的真切思考与微表达……之所以命名为“教育人文”,就是要传达我们置身喧嚣与浮躁之中所坚守和践履的这样一种心向:为教育实践找魂。

作者简介

  刘铁芳,男,1969年生,湖南桃江人,1986年中师毕业,1990年入湖南师范大学,于1994、1999、2003年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书籍目录

人文立场 重温古典教育传统重申“知识即美德”:古典主义教育的意蕴大学文化与古典文学为何“工具教育”与大学精神相违背从“五四”出发寻找真与美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语言教学的解释的限度在哪里?(外一篇)从语言教育的情感泛滥到柏拼图的《伊安篇》教育现场 让孩子沐浴人性的光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看前辈如何帮助学生让孩子沐浴人性的光辉放飞孩童们的梦想我的学生朋友郭郜知识生活 一个人的教育史阅读与写作是我的生命读书之境界一解萧红和张爱玲:文学天才的两种境界一个人的教育史人物 追思张刚微笑着面对死神“独立精神” 自由思想民间语文 拿什么来充实我们的生活超越苦难致南京师大附中20085届语文教师的一封信拿什么来充实我们的生活编后语暨稿约

章节摘录

  人文立场 重温古典教育传统:  重申“知识即美德”:古典主义教育的意蕴:  虚无作为现代性的症候:  知名社会学家鲍曼曾分析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主的一次偶然的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功能。正是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等这些现代性的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之间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鲍曼试图从现代性的、社会整体的层面来揭示现时代个体生命存在的内在虚空以及由此而导致大屠杀得以可能的个体依据。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认识,则进_步从个体层面揭示了大屠杀如何可能的本体性依据。个人把自我投入于社会整体行动之中,消解个人对自我行为的整体性担当,使人性中的恶以狂欢的形式加以充分地释放。这中间显现出来的正是心灵世界的空无,正是个体存在的虚无导致人世间任何形式的恶都有可能发生。  在《书屋》2007年第1期上读到王晟晖的文章《解开心理链条上的现代死结》,眼前忽然一亮。我原来思考如何面对虚无,主要是从积极的一面去考虑,即如何拓展个体与超验的联系,厚实个体存在的底蕴;拓展个体的现实交往,增进生活的意义;引导个体走向他者与历史,提升个体存在的内涵;回归自然,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原来,在现实中,面对虚无,还有另一种方式,一种不能不考虑的重要方式,那就是如何逃避自由与个人对自我主体性的坚守,把个体重新投入到权威的怀抱,寻求精神的庇佑,或者在破坏与施虐受虐之中逃避虚无;或者把自己交给流俗,自动地适应个人周遭的一切,顺水推舟。这正是成就希特勒的个体生存依据。  文中引用了希特勒《我的奋斗》中的一段话,很值得思考:“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种不宽容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意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这一种高贵自由能做什么感到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为此感到被遗弃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温古典教育传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