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民间传统手艺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华东师大  作者:矫友田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雨烟尘的身影就倒影在这条长河之中,但这些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却正在被边缘化,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越来越被人们遗忘,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伴随着老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这一切都在岁月的长河中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遥远。但传统似乎有种魔力,让人无法忽视与漠视,它的地位更不可替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争奇斗艳的面塑传说中的面塑面塑行的祖师节形形色色的面塑磕"巧饼"的由来一双巧手捏天下北京面塑面塑李面人大王山西面塑第二章  鬼斧神工的玉雕远古时期的玉雕和氏璧的传说玉辟邪与"渎山大玉海"昆吾刀神玉器是慈禧的钟爱玉雕的工艺北京的"四怪一魔"扬州玉雕南阳玉雕第三章  神秘古老的面具面具的起源傩祭与面具面具的舞台民间面具的分类贵州傩面具藏戏面具戏曲脸谱第四章  钟灵毓秀的剪纸剪纸的起源剪纸艺术的发展剪纸的技法与分类广东剪纸高密剪纸蔚县剪纸中阳剪纸丰宁满族剪纸扬州剪纸第五章  情趣盎然的烙画烙画的起源古代烙印烙画的发展烙画的工艺"烙花王"的传说野三坡烙画新会火画葵扇第六章  古朴实用的编织编织的古老芳香编织的历史编织与民俗三大草编草编名席柳编棕编藤编麻编竹编第七章  千姿百态的砖雕砖雕的起源砖雕的发展徽州砖雕苏州砖雕临夏砖雕广东砖雕第八章  厚重大气的陶艺陶艺的起源古陶的呼唤陶俑石湾公仔界首彩陶宜兴紫砂陶第九章  瑰丽无比的瓷艺原始青瓷神奇的"秘色瓷"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瓷艺的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瓷德化窑的白瓷醴陵的釉下五彩瓷第十章  风情万种的刺绣嫘祖的传说刺绣的发展青代的宫廷服饰与刺绣民俗文化中的刺绣艺术苏绣湘绣蜀绣粤绣顾绣苗绣

章节摘录

传说中的面塑我国民间的面塑艺术具体起源于哪个朝代,已经无法考证。有文字记载的民问面塑,可追溯至汉代。在《论语·乡党》、《礼祀·月令》等古代典籍中,均有对时人驱疫除病的祭祀场面的记载:祭拜者头顶着面质的鬼怪头具,一边舞蹈,一边祈祷神灵。据现代著名学者沈从文先生考证,我国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用面捏制的俑。据唐代封演撰写的《封氏闻见记》一书记载,在唐玄宗驾崩的时候,送葬者不计其数。在众多祭品当中,便有用面捏制的假花、假果和粉人。由此可以看出,面塑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得非常早。然而,由于面塑作品极易受潮发霉、变质,或虫蛀、干裂等,民间面塑实物很难长久保存。故而,在现代考古发现中,面塑实物极其难得。但是,这一点并不能完全影响我们对这门古老艺术的憧憬和遐想。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一座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古墓中,发现了面质的女佣头像、男佣上半身像和面猪。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距今最久远的面塑实物。此刻,我们或许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面塑最初是作为祭祀供品出现的。古代,人们在祭祀的时候,勤劳手巧的农妇用白面做出各种动物、瓜果等式样的蒸馍作为供品,并在上面涂以各种颜料,借此增添喜庆的色彩。这些用面做成的“果实花样”既好看,又好吃,还蕴涵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他喜庆吉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贺。慢慢地,在社会上便出现了专门捏面人的师傅。他们用一双巧手或者模子将面料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沿街叫卖。那些色彩绚丽的面人儿,逐渐成了专供人们欣赏的民问工艺。在我国民间的许多地区,关于面塑艺术的起源,还流传着一个与大禹治水有关的传说:相传,在距今约4000多年以前,人们的生产能力低下,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泛滥,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很多人被淹死,或者被饥荒和瘟疫夺去了生命,而活着的人们只好逃到山上去躲避。众部落首领协商之后,便派鲧去治理水灾。鲧非常任性,从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到了治水的地方之后,沿用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结果洪水闹得更凶了。鲧治水9年,劳民伤财,却并没有把洪水控制住。舜接替尧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便将鲧处死在羽山(神话中的地名)。然后,他派大禹接替鲧的任务。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后来,大禹因为治水有功,继任舜的职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祈求风调雨顺,便用面捏成猪、羊、鸡等,替代宰杀的动物来祭奠他。虽然这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一个传说,但从中也能够反映出面塑艺术在中国的久远历史。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当时民间“炊熟”的风俗。在寒食的前一天,人们用面捏制成“飞燕”的形状蒸熟,并穿上柳条插在门楣上,俗称“子推燕”。宋、元两代,在社会的上流阶层的大型宴会上流行一种“看席”的习俗。在客人入席之前,先摆好一份“看席”。“看席”是用蔬菜、水果做成飞禽、走兽,用面粉捏成寿星、仙人,放在席上。等到客人入席之后,就把“看席”撤下,再换上可以吃的珍馐美味。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则记载,每到农历七月,百姓人家为了祈祷庄稼丰收,家家户户都要用面捏制果子蒸熟,然后挂在庄稼之上,俗称“挂地头”。以上文字所记载的飞燕、面果,都是用熟面或生面捏制后蒸熟的面塑祭品、供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民间传统手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